附录: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57.44 KB
- 文档页数:54
(完整word版)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1本规范是固体矿产(金属、非金属、煤下同)矿区(或井田、矿段下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工程量、勘探技术要求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1.2 本规范适用于固体矿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是制订勘探设计、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报告编写、审查批准的依据.2 引用标准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3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J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3 总则3。
1 勘探工作的基本任务3.1。
1 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
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3.1.2 查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质量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
3 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3.2 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行,对于已进行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用或只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大致查明工作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及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目次总则术语与符号术符号水文地质测绘一般规定水文地质测绘内容和要求各类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专门要求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与成孔水文地质勘探孔的布置水文地质勘探孔的结构抽水孔过滤器勘探孔施工抽水试验一般规定稳定流抽水试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一般规定渗透系数给水度和释水系数影响半径降水入渗系数一般规定补给量的确定储存量的计算允许开采量的计算和确定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资源保护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写提纲附录地层符号附录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常用图例及符号总则多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各地相继出现了诸如水量为了把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开发而保增由于地下水具有许多地表水不可比事实上不少单位已承担过这方面的任务并按本规范的要求向委托鉴于上述情况故本规范的适应范围也相考虑到勘察纲要用语在许多部门和系统已习用多年同时又为避免与设计部门的有关设计书相混淆察纲要由于勘察纲要内容涉及许多方面纲要内容提纲实际工作中可一是必二是现场踏勘必须认真数值法要求勘探孔应在勘察区有控制性的布置强调资源评价方法与勘察工作的内容和原规范第度应综合考虑的诸多因素作了规定其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具体判定水文地质条件复为了正确指导供水济效果的统一本次修订时采纳了各单位的意见详见表并辅这与传统的水文地质理论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实际工作中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中所列的各种特征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因此在可把复杂程度提高一个时可按表中注因此本次修订时增补了该条文中按需水量大小将拟建水源世纪所以施行各单位普遍反映上述划分不适合供水勘察的实际情况与鉴于下述基本事实年止全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作到的近十年来各地所完成的本次修订删除但与供水设计阶程于倘在此类地区为城一是删除了二是对供水勘察年颁发了市政设计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可行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行无疑供水设计的全过程也应基所以为满足供水设计全过程各期工作对供水勘察基础条文中强调各阶段提出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应相应满足本规范第条对此已有明确以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验证的提出的估算的提出的据了解美国等国外有关的分类标准但对于简化与合并可谓层出不如此实例这不仅束缚和阻碍着水文地质勘察科学术语与符号术语对同一概念的冠名与解释往往不尽相同不仅如此例如称为抽水试验孔抽水试验钻孔四个不同名称而且孔和诸如此类所以术语必须指出符号水文地质测绘一般规定城镇和工矿企业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一般所以第条可理解为应根据不同的勘察阶段搜集相应精度的水文地质测绘鉴于这种情况也是为了对被利用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测绘资料进行研究和观测点数量和观测路线长度是表征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精自世纪在不影响工作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野外工作量因此若仍按原规范中的定额指标要求布置工作量近十年来纳对原规范表但从修不多常进行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测并且在本部门的水文地质勘的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数和考虑到这方面的实际需要在本规范表中增加了比例尺关于遥感影像比例尺的选用所选用的后使用但放大倍数不宜大于表表航空地质测量使用的航片比例尺规定可选用不同时间的陆地卫星像片旨在放宽像片的陆地卫星像片的影像最佳放大倍数为美国地质调查所和我国的经验证明影像放大倍在地质应用中也有把影像放大成热红外图像规定的比例尺是根据表中有关资料的统计热红外图像比例尺一般不小于遥感影像填图的检验需要强调的是尤其是那些在遥感遥感影像填图的野外工作量利用遥条文中有关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的数量要求是根据我国个应用航片填图的有关技术数据水文地质测绘内容和要求这样与一般规定的内容不致混淆与后节的专门要求各类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专门要求水文地质物探也有不必须指出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探测时应考虑被探测体本身具备的各种可被利用的物理条件和其他条件这是应用物探方法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在解决某些特定问题上考虑到各种物探方法的适用条件不尽一致在此只能对被探测体的共性要求精度在抽水水文地质钻探与成孔水文地质勘探孔的布置如何合理地布置勘探孔二是本条为强调勘探孔的布置应满足与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需求当察并满足计算区水文地质参数分区的要求以避免以往采用传统的解析方法评价资源时勘探孔的布置侧重在拟建布井的范围内从大量工程实例来取渗透水时通过多年来大量的基岩地区勘探找水工作然而应如何合理在这些储水构造布置勘探方案经验的总结因此基本规范对松散层地区勘从收水文地质勘探孔的结构勘探孔深度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和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此本条文只作了原则的这样规定是基于正确取得水文地质数据和参数及评价地下水资源但是本条文不能理解为在勘探工程中所有的勘探孔都要条文中的应理解为是针对任务的需水量本条文对止水的规定与要求同样提高抽水孔过滤器基于上述情况本次过滤器非填粒过滤器于言而且由于抽水孔当直径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出水量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如图号孔组为地层渗透系数最小号孔组为地层渗透系数最过滤器抽水孔的出水量去推算大口从施工条件来看为在松散层地区设置钻凿但考虑到基岩勘探为至少能所以本条文仍规定宜大于图过滤器直径与出水量关系曲线图在相同条件下但当过滤器长度达到某一数值后由此从实用的角度可以引出一个过滤器有效长度即指抽水孔的出水量增加强度有效长度图出水量与过滤器长度关系示意图表扩散段本理解为可采用原规范第条对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管的孔隙率所作次修订时将其由不小于对非填砾的包网过滤器的网眼尺寸及缠丝过滤器的缠丝从规定的必须指出如原苏联规范规定井水含砂量标准为两者相差悬不仅直接反映成孔质量的好我国多年的勘察实践条第一款规定的为此本次修订时对原规范第使用寿实根据含水层的颗分资料确定的标准粒径对砂土类含水层通过国内确定适合我国的为由此值大于直至否则确定经确定碎石土类含水层的滤料粒径为现两种情况当时计算确定的滤料粒径均小于规范不少当时计算确定的滤料粒径均大于规范的碎石类含水层时可充填粒径一般来说为较好地保证滤料的过水性能故规定滤料的不均匀系数值应为了保证缠丝或骨架管的穿孔孔径能阻挡规证明是合适的勘探孔施工在松散层地区工作可采用水压钻进当采用泥浆护关于洗孔的质量标准规定学洗孔的方法或者说既有机械功能又有化学功能的洗孔法如焦磷酸钠和压风机联合洗孔法液压二氧化碳洗孔法二氧化碳关于洗孔出水含砂量其数值计算有质量比和体积比两种形式且前者约为后者的国内不少勘察部规定孔斜的要求不仅能保证抽水试验正常进行而且也本条文规定孔斜不宜大于是考虑到目前我国常用的井斜仪的精度该数据包括因此本规范首先提出工具在取样数量方面尤其是砂土类和碎抽水试验一般规定应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稀释法是确定地下水运动状态要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单位对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方进而可确定含水层的渗透文地质参数观测线常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以减少水力坡度对计算参数的影响若测量含水层不同方向的非均匀性和实测抽水的影响范围可根据具体目的布置观测线若需要查明边界条件时为计算参数用的观测孔距抽水孔的距离应取决于从观测孔中测得的水位下降值是否符合是假设地下水为层流和二维流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而没有因此从观测孔紊流三维流的影响与抽水孔的出水量及过滤器直径的大小有关如抽水孔出水量很小过滤器直径比较大时关于远观测孔的距离一般要求从孔中测得的水位尽量不受含水层边界的影响且易于达到稳定以便于资料的分析和采用多为此距离不宜太远上述规定主要是为了利用观测孔中的水位下降值求水文地观测孔的数量与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了能使用同一资料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相互比较因此规定同一观测线上的观测孔数宜为对观测孔过滤器的设置要试验所为所以本次修订时此处用词为宜表示允许选通过常规勘察手段能够查明补给利用地下水自然动态资料能满足数值法计算要求就考虑到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的恢复水位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需要的测量一词前加了同步故稳定流抽水试验稳定流抽水试验不宜少于次下降其理由是可以获得孔的抽水试验特性曲线以便正确选择计算水有可能验证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是否准确例如采用对可不作本条文没有采用通常的间的间隔内不超过某一数值因为抽水试验中时常遇到由孔达到稳定延续但在补给条件较差的地区应特别注意是否达到了稳定必要时应延长稳定延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事实上量而选用相适应的抽水试验技术要求公式瞬时现象由于含水层的释放总存在考虑到便观测数据在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试验开采性抽水试验勘察实践表明且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非稳定期所以理应放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节一般都是所以分析和应用试验资料时均着重与非但有时在有而定一款的规定开采性抽水试验由于这类地区评价地下水资源比较困难用一般除特殊情况需在地下水动态观测一般来说本规范考虑了采用数值法计算和评价证对计算区各分区参数的控制按时进行地下水动态的观测并取得有关资料对于正确如自然条件变化大时和变化小时不一样因此本条文规定的期观测条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一般规定水文地质参数是计算和评价地下水资源必不可少的数为了准确地求得参数不仅应对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作出规定往这说明对计鉴于目前对参数计算的经验总结和科研作得还不够加之自所因此本规范只如承压以及非稳定流的越流公式基岩裂隙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的参数计算方本规范所列的潜水井计算公式的渗透系数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计算渗但实际应用的结果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抽水试验时都本选用范公式试验孔损较大若要计算单孔计算为此本条文采用截距法和插值法多项式所谓孔损系指由于孔壁与滤水管的阻力以及地下水自孔周含水层的水平运动转化为滤水管内的垂直运动而产生孔壁内外项式表示式中而一次项系数可用下式表达由此可知当求得以四组抽水试验资料表均差表表中则求得待定系数以取代相应公式中的多项式的阶数一般只要阶即能准确地描述水段落在图上取等当线时可采用作图截距法求待定系数图关系曲线示意图应做一次小下降的抽水以使关另外作图截距法的应用条件是抽水试验资料的曲线关系应为抛物当的高次方项且曲线的截距的多项式是为描述抽本规范列出的两个非完整井公式由我国利用带观测孔的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值的规范推荐的公式是常用的裘布依蒂姆公式应成直线关系只有利用因为靠近抽水孔的观测孔由于边界的形状和性质的影响因此在采用本公式时要求观测孔内的图抽水试验获得的关系曲线可能不出现理想的直线段这时选择的计算数据具有一但是自然界完全符合当采用配线法时不应少于本规范列举了汉度士的拐点计算公式无界含水层中任按照关系曲线上拐点的特性可知式中关系曲线上拐点处的水位下降值使用该方法的要点是则有各种模型的公图由于采用非稳定流公式计算非完整型时采用恢复水位资料计算由于水位没有波动等干扰在选用根据动水位已稳故本次修订时图求可采用下列公式当为填砾过滤器时时上述公式可简化为下式当为基岩裸孔不下入滤水管时一般均直接采用式中的求取分述如下注此式仅适用于塑料管材其他材质情况下的值则应另选算式一般可取式中取舍度根据也可根据实际经验值直接估算或用迭代法试算求给水度和释水系数实验室法需要的原状土样难于采取烦败的总之影响半径但由于裘布依公此外在没有观测孔的情况下可以断言随着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和数值法在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中的推广和应用影响半径在实际降水入渗系数地下水均衡场可以直接观测降水入渗量其观测数据比较精确可靠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可根据水本条款列举的计算公式是根据降水入渗系数结合平原区地下水运动的特点得出的此外还应注意下列几点不考虑毛细水对值的影响应分区分段没有地下水水量评价一般规定此分类方法突出了补给径流是补给的运动形勘察区地下水水量的评价是多因素综合评所以并论证其动用后的可恢复竟能动用多少汲取超过年补例如截流法等水文分析方法时计算和评价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时其精度与计算时段的选择有着在水量计算的一般规定采用多年平均目前实际工作中大致有如下三种方法算时段年或这是在不考虑储存量或储存量小如以岩溶泉作或这是目此类河水补给量往往占允许开采量的所以合理确定河量的递减系数的序号为计算各项的经验频而补给量的确定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故本次修订时将第五款的规定修改为其他途径渗入补给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地下径流补给量的计算公式都应尽量准确断面法亦涉及断面流量的根据地下水均衡原理范作了推荐且避免有储存量的计算储存量系指储存于含水层内的重量力水体积随时允许开采量的计算和确定原规范条文内容为定义性的解释现改为技术法规性的内容保持不变所以当能确定勘察区及其邻近地区地下水在应首先采用此法计算和评条文中的用词为当采用水均衡法时选择均衡区一是以水源地或取水地段作为均衡区二是将整个水文地质单元均衡要素项目同时应注意均衡要素在开采前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均衡计算时段因素具体选择可参考本规范第在选用计算允许开采量的方法时应注点厚度不大使用这种方法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系足时量时采用有关允许开采量响根据群孔抽水试虑由于一般的解析公式没有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含此时水源地的动水位始终不能稳定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到丰水上述两种情况鉴于这种试验方法工故只适用于孔数不多当世纪地质计算软件的迅速开发数值法在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中的应用已趋普遍水源地原规范仅对勘探试验工作应如何取得满历时十年之后许多单扩充为三款现将建模过程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强调如下一是关于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这是直接影响所建数值模型精度的关键所以应对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作深入细致的了解合理概化使模型复杂化所以一般采即拟合校正反求参数的方法又由于识别和检验是仅对数值法的实际应用作了必要的较为具体的规定至于细节性的技术事项在实际工当勘察区邻近地区有开采水源地的长观资料时的允许开其精度直接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的相似程以个不这是对勘本条文对级允许开采量与级允其次是水文年以上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并进行群孔抽水或开采性抽对于直接利用较大的泉水天然流量作为勘探阶段的允许开采量要求具有为直接由泉流量长期观测资料确定其开采量相当于第资料应具有譬年以上的流量观测资料其预报的流量误差一般在当勘察区范围较大时其不同地段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必须强调指出本条文对允许开采量精度的分级对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评价有地关于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由于企业用水目所以地下水资源保护原规范本章有关条文中所涉及到的地下水人工补给不论为何目的而施始必须强调化害为利在已采水源地的邻近地段勘察新水源或扩大已有水源时立新水源或扩大已有避免形成袭夺同一补给量的格甚至成为人为污染地下水的捷径据此为了做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对尤其是水源地投产后进一步开展地下。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标准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标准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主编部门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批准部门建实行日期年设月部关于发布部标准建标字第根据号城科字第号文的要求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现批准为部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八八年四月三十日符号与量纲符号纲压力传导系数抽水井至直线边界是的距离计算断面的宽度越流系数含水层的面积降水在的面积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在降水前观测孔中的水柱高度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的平均值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符号说明地下水径流量降水入渗补量水位下降值含水层的体积井涵数连续两年内相同一天的地下水储存量之差曲线在纵座标上的截距续表量纲目第一章总则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录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三章开采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第五节勘探与试验水量评价第一节第二节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第三节第四节评价方法水质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六章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一节第七章"https:www.youhaodu.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资料整理及报告的编写附录一本规范条文中用词和用语的说明附录三附录四附录六土的分类和定名标准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纲要编写提纲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常用图例及符号本规范主编"https:www.hnjobw.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单位附加说明设和管理的基础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条察条求一染情况二总则建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应达到下列要地下水的开采和污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条当勘察区的地下水动态主要受自然因素第二章一勘察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除符合第二章有关规定外第三章开采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第一般划分为规划详勘和开采等四个阶段对地下水应在已开采区或已建水源地段具备详勘资料的基础上必要时辅以勘探试验手段并进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等为水源地的改建第接按详勘要求布置勘察工作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二三四第一勘察阶段可以合并或直但只有一个水源方案时容易满足要求的地区可基本确定水源地时可分为下列两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且需水量在且需水量在二第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分为简单的划分方法可按附录二的规定执行条勘察范围的确定一般地区宜包括完整的水文地质在初勘阶段单元开采地区如已造成区域第条勘察任务接受后应充分收集"https:www.hanmyy.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资料提出勘察纲要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纲要编写提纲第条在进行勘察工作时新方法尽量采用遥感宜组织进行工程回访第二章一般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第一节水文地质测绘条水文地质测绘宜在比例尺大于或等于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如果只有上述比例尺的地形图而无地质图时水文地质测绘条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在详勘阶段可为可根据卫星图像放大到条航必要时释和计算机图像处理布置少量勘探工作进行验证条航一采用彩色合成电子光学判可通过路线踏勘或宜包括下列内容形态及与地下水分布的关系三四成因类型泉群圈定古河道及相对富水地段六划分咸淡水界线条水文地质测绘同位素方法地下水起源地下水年龄三四第观测点第宜符合表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表观测路线长度个可采用流速和流向水文地质地质观测点九测绘比例尺松散层地区基岩地区水文地质观测点数同时进行地质复核性水文地质测绘时观测点数为规定数卫片野外验证观测点地质点数为规定的质点数不变水文地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内容第列内容一线和相互关系查明地层岩性程度三规模确定断层位置断层带充填物的性质导水性和富水性确定褶皱类型确定新构造的发育特点第宜包括下列内容一地层岩性地层宜包括下含水层厚度和稳定二质气体成分和沉淀物补给来源水对有供水意义的泉必要时应进行抽水试验第条岩溶水点调查查明岩溶水点的位置高程及所处的地貌测定水深一数量井的出水量水温与洞温宜包括下列内容类型地层剖面水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抽水试验和动态观测四条地表水调查收集地表水的水位和悬浮物等资料了解其变化规律二第分析冲刷估算河条一般水质调查对有代表性的井应取样进行简每平方公里水样分析点数水质含砂量取水样点定额比例尺孙隙水岩溶水裂水分析点表隙水全部岩溶水点全部岩溶水点全部岩溶水点勘察区如已有部分水质资料第条地方病区的地下水水质调查应查明饮用水化学成分病区的环境特征和发量及其与水文地质因素的关系各类地区测绘的专门要求第条孔隙水分布地区调查孔隙水分布的特征和各类水文地质单元中的孔隙水特征二富水性及分布埋藏条件三第条岩溶水分布地区调查动态特征和空间分布均岩溶水类型一性二岩性地表水文网与岩溶发育的关系岩溶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三规模和堆积物并确定暗河第容一二分布特征和循环条件分布规律和富水性条的位置地面物探第采用多种物探方法地质资料被探测对象与相邻介质有明显的物性差异二无干扰因素引起的异常值但被探测对象所水文第文地质测绘基础上进行料能满足选择测区范围和测量方法时第符合表卫片判释和水水文地质和物探资应地面物探应用范围及采用方法表断裂破碎带电剖面法自然电场法放射性法抽水时的影响半径厚度及其分布范围电测深法法电测深法电剖面法条合应结合地质第部分物探测线宜与水文地质勘探线相重验证和综合使用宜在初勘阶段进行地面物探工作量应按现行规定执行件取得评价地下水资源所需资料三对有观测价值的勘探钻孔第应符合表求一的要宜与生产井相结合类型勘探线的布置原则垂直地下水流向或横切各地貌单元布置勘探线当旁山间河谷地区河取水或截取河底下渗透水时应结合拟建取水构筑物布置垂直和平行河床的勘探线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勘探线先沿扇轴布置勘探线条以泉水或岩溶暗河作为供水水源时以散泉作为水源时径流条件以及泉的成因和地下水富集地段二勘探钻孔应布置在泉水排泄区的上方三发育方向而在暗河排泄区勘探钻孔应布置在暗河基岩地区勘探钻孔的布置原则表二背斜倾没端和褶皱轴部等构造显著的地方张性断裂破碎带主支断裂交接处沉积环境有利部位群泉分布处可溶岩地区布置在下列地段岩溶发育带断裂褶皱构落水造带弧形构造顶和前缘以及褶皱转折方向岩与非可溶岩或弱可溶岩的接触带洞进岩脉阻水带强风化裂隙发育带漏斗及出水痕迹等条松散层地区的勘探钻孔工作量应符合表可按需要布置专门性勘探钻孔类型勘察阶段勘探线间距勘探孔间距宽度为续表类型勘察阶段勘探线间距勘探孔间距勘探钻孔的"https:www.lxzcp.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技术要求第带大厚度含水层除个别勘探钻孔尽量揭穿含水合理长度和带外竖向间距确定孔深条勘探钻孔的孔径安装过滤器孔直径不少于条钻进过程中的水文地质观测岩样的采取和描述以及勘探钻孔质量要求等供水管井设计和的有关规定应比抽水设备最大外径大若地质孔的终一初勘阶段若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井抽水孔宜不少于勘探钻孔三在拟建水源地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地段布置多孔当地下水补给不足或补给条件不易查清时抽水孔宜达到勘探钻孔的四第宜符合下列要求一条观测线充分利用已有的开采资料可布置两条观测线分别平行和垂直于岩性变化较大的方向或透水性强的方向布置二个关系计算第一个观测孔应避开紊流的影响最远观测孔距第一观测孔不宜太远观测孔相互距离应满足在对数轴上呈均匀分布的要求条干扰抽水试验和开采试验抽水水孔组中心布置观测孔宜控制在一孔抽水时第的多层含水层可进行分层抽水试验一三第充沛补给来源时当具有条抽水试验孔及观测孔均须及时洗井含砂量粗砂层五万分之一以单井出水抽水开始后下中水位下降接近抽水试验的设计动水位量不再增大条行抽水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可按的有关规定执条出水量的测量读数应准确到毫米水位的测量应采用同一工具和方法抽水孔读数应准确到厘米观测孔读数应准确到毫米水温第应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应分别取样应分别采取水样取样数量可按分析要求确定稳定抽水试验第条抽水试验宜进行三次水位下降其中最大水位下降值宜接近井的设计动水位和或已掌握一定试验资料的地区次水位下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砾石的稳定延续时间为二细砂三四根据含水层的类型定延续时间可适当增减求一有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二出水量与动水位没上述稳应符合下列要三次下降水位波动出水量波动率用空压机抽水最远的观测孔的水位波动应小于在判定动水位有无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应考虑自然水位与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应同时观测动水位观测时间要求各测一次以后每隔观测一次气温在抽水开始时观测一次第二三两倍宜在枯水期进行大时试验规模较开采试验抽水如降落漏斗的水位能达到稳定则抽水时间宜适当延长条干扰抽水试验各抽水试验孔的结构相同后各孔同抽抽水试验稳定延续时间达到第条规定的第详勘阶段应在一个水文年以上条勘察期间的观测工作动态变化的观测资收集和整理有关气象料二特征条观测孔的布置井初步查明不同地质单元和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动态并尽量利用已有的井观测孔的布置宜符合表观测点布设原则表条长期观测孔的结构观测孔孔径不小于孔口安装丝口的圆盖二粉砂层中三度卵砾石层中宜采用填砾过滤器过滤器长气温每日观测一次若测定降水入渗系数可每日观测一次降雨期间每日两次水位变幅较大时水量观测可利用开采井进行泉水流量一般每雨季或其它原因使流量剧烈变化时水质分析取样每月或每季取一次丰水或受到污染时第水位井在勘察结束后应提交有关单位继续进行第三章开采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第一节开采状况调查第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第和开采强度第勘察时应对地下水开采的开采时间收集整理水位若发现水井报废或换泵等情况第进行新井编录建卡第井工业自备泉水开采量和矿井排水量必要时根据典型井出水量和全年开采时间对农业并可采用平均灌溉定额统计确定条多层含水层分布地区水质和开采量调查统计第二节补给条件调查第调查查明地下水径流条件二查明河流给条件四六查明相邻含水层越流补给条件应查明人工补给条件和补给源条地下径流条件调查在未形成区域降落漏斗地区确定地下水流向在已形成区域降落漏斗地区确定漏斗范围第求一渗系数和入渗面积二度条透水性入宜符合下列要湖泊和水库等地表水体入渗补应对地下水补给条件进行计算确定不同地区极限蒸发强地表水入渗补给条件调查一地表水与地下水位有无脱节情况二计算确定河流补给量条农田灌溉水入渗补给调查灌溉定额和灌溉时间包气带岩性宜符合弱透水层岩性调查农作物灌溉面积二第下列要求一查明越流补给范围条人工补给条件调查调查人工补给水源的种类调查可进行人工补给试验地段的储水条件调查可供地下水灌注试验的采石坑孔井四或天然落水洞等设施的具体条件及可行性测定水文地质参数钻条一地下水污染调查二三但开采含水层已发生污染迹象因为发生公害病水质某些指标严重超标条地下水污染调查地表水的分布和纳污情况污水渗渠地层的裂隙与孔隙发育程度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与污染环境的形成程度和主要污染物的含量污染源调查宜符合下列要求测定污水排放系统漏失量及五污染范围条一地下水的补给量二堆放位置化学成分及可溶解程度查明污水灌溉收集大气中有害物质沉降量第一宜符合下列要求通过降水溶解入渗含水层途径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二水层途径第通过透水层或侧向补给进入含水土试样的采取应以及废物特土壤和植物符合下列要求一地表水和污水化学成分有组成进行测定采取岩石样品做有关项目的化学分析二盐类苯溶解氧氯化物氮以及氰化物钼汞硒杀虫剂等项目的专门分析条在开采地区采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时下列内容一环境地质的特征三第一当存在与地下水不合理开宜包括上升宜符合下列要求建筑物隆起三进行精密水准测量分析对比沉降区和非沉降区的潮位曲线四间五中心位置土试验资料发生时矿物成分与沉降量的关系六根据沉降量进行沉降区的划分条地面塌陷调查调查地面塌陷区的表层岩溶调查地面塌陷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情况三形态和规模条通过地面沉降地下缺氧等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预测工作第五节勘探与试验第某个问题时针对性地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条通过专题调查尚不能查明有当已建水源地附近有扩大开采可能时老水源地相互影响应在连接两个水源地方向上布置一排勘探钻孔第可按第二章表一二并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抽水试验类型条行资源评价时充勘探钻孔第当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采用数值法进补需要建立水垂直地质模型并预测水质变化趋势时下水流向布置一组或多组弥散试验条当发现水源已受到污染并找到污染源时应以污染源到发现有污染的水井方向上同时在垂直污染带方向上布置若干个观测孔并分层取样进行水土分析条在已发生地面沉降宜按下列要求布置工作为查明引起地面沉降在沉降量较大或塌陷集中的代表性地区为查明水位下降与土层观测网三系可应建立沉降地面塌陷之间的关为查明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沉降观测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条有条件进行人工补给地区应垂直和平行与地下水流向布置勘探线并进行渗水抽水和回灌试验第六节第调整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健全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编制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资料年鉴三研究由开发利用地下水或人类生产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五第宜按下列要求布置观测线一漏斗中心布置两排互相垂直的观测线可通过当需要了解两个水源地或附近矿区排水对水源的影响时当需要确定水源开采后地表水补给量和水力联系或在水源地上第井一般在开采区可密一些第动态特征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对地下水第趋势分析法第有条件时可建立地下水均衡试验场第一于某一侧流断面三四第并能准确取得均衡要素资料的典型地区条潜水均衡试验主要包括地中渗透仪和部分气象观测设备地中渗透仪一般采用常水头试验方法小型蒸发皿地温计降雨其它如气温风速等项目宜符合下列要求可终止某一水文地质单元或某一水文地质分区补给边界或排泄边界所圈定范围由等水位线和地下水流线第四章水量评价第一节评价原则第进行一二应在具备下列资料的基础上特征及有关的水文地质参数的边界条件地下水的补给有关的水文地下水的开采状况和水质状况五第地下水以及储存量利用的可能性水源地之间的相互影响条水量评价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勘察阶段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以及开采漏斗发展趋势开采阶段第二节第符合下列要求一二得某些参数在详勘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可根据勘察阶段确定宜一般采用"https:www.ddxz8.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经验数据一般采用野外试验数据如难以取第应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和试验观测资料基础上进行计算确定边界影响井的结构合理选用计算公式条水文地质参数一影响半径一般用稳定流多孔抽水试验取得缺少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时导水系数一般用非稳定流多孔抽水试验取得三降水入渗系数可直接采用均衡场的降水入渗系数的观测值或采用比拟法确定第三节第入量情况下第计算式中补给量的计算和确定应主要计算地下径流流地表水入渗量及越流补给量在开采可按下式地下水径流量计算断面的宽度或承压宜分别计算枯第进行计算一可按下列情况分别降水入渗的面积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或按要求保证率的年降水量以降水入渗补给为主的潜二水分布区式中一年内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的潜水分布区式中上下游观测孔同一时间的含水层厚度中游至下游观测孔间距第当采用河流断面流量差计算时式中河水入渗补给量河流上游断面流量支流流入或流出量从河流抽取的水量向河流内排放的水量河水面蒸发量河流下游断面流量当河水向两岸渗透时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和河岸长度分别计算河流对两岸的入渗补给量条闭合型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式中闭合水体入渗补给量如为纯闭合型即为流入量水面蒸发量水体容积的年变化量条相邻含水层的垂向越流补给量式计算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量下部弱透水层垂直渗透系数下部弱透水层厚度下部越流面积开采层的越流层水位第行计算一式中灌溉水入渗补给量入渗率开采层的水位或开采漏斗的平均水位可分别不同情况进二式中灌溉水入渗补给量灌溉面积条地下水的人工补给量可按人工补给设施的实际或设计回灌量确定第若分别确利定各项补给量有困难时用地下水的排泄量和开采区含水层中地下水储存量的变化量计算综合补给量条一储存量计算宜符合下列要求若有数个岩性不同的含水层可分层或分区进行计算三算深度不低于勘探深度条式中含水层体积第式中含水层的计算面积承压含水层自顶板算起的压力水头高度容积储存量可按下式计算计一水质不影响已建水源地的正常开采四第不同情况进行计算一可按下列计算时对需水量不大且地下水有较充足补给的地区可用试验推断法确定允许开采量或用取水构筑物的总出水能力作为允许开采量三气象资料确定允许开采量可根据泉水和降水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流量频率曲线确定允许开采量四可按有关的水平取水构筑物流量公式计算允许开采量应考虑相邻渗渠之间的流量干扰值反滤层或河床淤塞条调节型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不同情况进行计算一厚度较大的含水层可用资源平衡法并论证枯水期消耗储存量在丰水期补偿的可能性应调整开采量重新进行计算二枯水期能保持连续开采丰水期能得到周期性补偿恢复的地区可用补偿疏干法计算允许开采量应根据气象周期出现的干旱年系列及勘探精度第含水层埋藏较深对开采区距补给区较远将需水量作为开采量计算不同时期的水位下降值第六节第水量和水位预测或不同开采量时的降深值宜符合下列要求一当附近有开采多年的旧水源地时水位时间径流量的大量实际数据建立回归方程预测多年补给量及其保证率二如已存在降落漏斗时可根据漏斗区内影响水位变化的开采量以及承压水弹性均衡关系建立均衡方程用泉水作为水源并绘制相应曲线第当条件具备时可用数值法预测不同水位下降条件下的开采量确定边界类型定流量混合取得导水系数根据不同水源条件计算过程中界条件等包括微分方程直至两者拟合情况良好为止边或给水度第一节评价原则而影响水源利用的地区第染状况的基础上第在详勘阶段和开采阶段价外。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送审稿)1 范围本规范是固体矿产(金属、非金属、煤,下同)矿区(或勘查区、井田、矿段,下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勘查类型、勘查程度、工程量、勘查技术要求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固体矿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是制订勘查设计、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报告编写、审查批准、矿山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矿业权评估及转让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65-2010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 15218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218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主要充水含水层main filling aquifer指在矿床开采条件下,对井巷产生充水量较大的一个或多个的含水层。
3.2 水文地质勘查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为查明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的野外和室内水文地质工作。
包括水文地质测绘、物探、勘探、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
3.3 单孔抽水试验single well pumping test只在一个抽水孔中进行抽水的试验。
3.4 多孔抽水试验pumping test with multiple observation wells在一个主孔抽水,其周围设置若干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的抽水试验。
3.5 群孔抽水试验interference wells pumping test在抽水影响范围内,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抽水孔中抽水并在其周围布置若干个孔观测水位的抽水试验。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主编部门: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批准部门:建设部实行日期:1988年10月1日关于发布部标准《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的通知(88)建标字第30号根据(81)城科字第15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负责编制的《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经我部审查,现批准为部标准,编号CJJ16—88,自一九八八年十月一日起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本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八八年四月三十日符号与量纲续表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工作。
勘察工作应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深入调查研究,确保质量,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第1.0.3条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应达到下列要求:一、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开采和污染情况;二、对可供可采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和预测;三、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第1.0.4条当勘察区的地下水动态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时,勘察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应符合本规范“第二章:一般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的规定。
当勘察区的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开采因素控制,并出现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问题时,勘察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除符合第二章有关规定外,应符合本规范“第三章:开采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的规定。
第1.0.5条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划分为规划、初勘、详勘和开采等四个阶段。
各勘察阶段的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规划阶段,应大致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概略评价,并对下一步勘察工作提出建议,为城市总体规划或水源建设的计划任务书的编制提供依据。
初勘阶段,应基本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水源方案并加以比较和论证,确定拟建水源地段,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初步评价,为水源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 2019-04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Specification for the compil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mapsPart 1:Hydrogeological mapping(1∶50 000)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1月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 编图原则 (2)4.2 编图程序 (2)4.3 编图方法 (2)4.4 编图要求 (2)5 表示方法 (3)5.1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3)5.2 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 (5)5.3 水文地质界线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5)5.4 水文地质参数及其它 (5)5.5 地下水化学特征 (5)5.6 区域地质背景 (5)5.7 水文地质剖面图 (6)5.8 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 (6)5.9 镶图 (6)6 图式图例示例 (6)6.1 水文地质图表示方法相关附表参见附录A.1 (7)6.2 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图面配置示例参见附录A.2 (7)6.3 水文地质图图例示例参见附录A.3 (7)6.4 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示例参见附录A.4 (7)6.5 水文地质剖面图示例参见附录A.5 (7)6.6 含水岩组与咸水体分布区概化剖面图示例参见附录A.6 (7)6.7 水文地质立体结构概念模型图示例参见附录A.7 (7)6.8 图幅位置索引图示例参见附录A.8 (7)6.9 接图表示例参见附录A.9 (7)6.10 责任签示例参见附录A.10 (7)6.11 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参见附录B (7)6.12 地理底图编制要求参见附录C (7)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相关示例 (8)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 (32)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理底图编制要求 (39)参考文献 (41)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总则 (5)4。
3任务 (5)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5基本要求 (6)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6.1设计书编制原则 (9)6。
2设计书内容要求 (9)6.3设计书审批 (10)7图幅调查 (10)7。
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7。
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2)7.2.1平原地区 (12)7。
2.2丘陵山地地区 (13)7。
2。
3岩溶地区 (14)7。
2。
4滨海地区 (14)7。
2.5内陆盆地区 (15)7.2。
6黄土地区 (16)7.2.7红层地区 (16)7。
2.8冻土地区 (17)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7)7。
3。
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7)7。
3.2遥感调查 (18)7。
3.3水文地质测绘 (19)7。
3.4地球物理勘探 (20)7。
3。
5水文地质钻探 (24)7。
3.6水文地质试验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7)7。
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8)8综合评价 (29)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29)8.1。
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29)8。
1。
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0)8.1。
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1)8。
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5)8.2。
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5)8。
2。
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7)8。
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39)8。
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4)8.2。
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5)9图件编制 (45)9.1编图基本原则 (45)9。
2单幅图 (46)11。
3综合评价图 (46)10数据库建设 (46)10。
1基本要求 (47)10.2数据库内容 (47)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7)10。
4数据库格式 (47)11成果 (48)11。
附录1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格
附表1 地质项目资料整理汇总表
附表2 野外调查路线表
附表3 野外水文地质调查表
附表4 机(民)井调查表
附表5 地下水位统测野外记录表
附表6 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
附表7 地表水点综合调查表
附表8 岩溶水点综合调查记录表
附表9 暗河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表10 裂隙统计表
附表11 水源地综合调查表
附表12 农村灌溉用水典型井核查表
附表13 农村生活用水典型井核查表
附表14 地下水单井开采量调查表
表15 岩溶水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表16 分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汇总表
附表17 国民经济及用水规划数据表
表18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表
附表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
附表20 岩溶塌陷野外调查表
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
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续)
附表24 土地荒漠化野外调查表
附表25 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表
附表26 地面沉降调查表
表27 土壤潜育化(冷浸田)调查表
附表28 地下水污染综合调查表
附表29 水文地质钻孔综合表
附表30 水文地质钻孔地层描述表
附表31 水文地质钻孔孔径变化表
附表32 水文地质钻孔井管结构表
附表33 水文地质钻孔填砾(止水)变化表
附表34 水文地质钻孔测井曲线表
附表35 水文地质钻孔含水层段表
附表36 槽探野外施工记录表
附表37 物探测深成果汇总表
附表38 试坑渗水试验观测记录表
附表39 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
附表40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
附表41 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记录表
附表42 地下水位监测野外记录表
附表43 地下水位自动监测记录表
附表44 地下水质现场测试成果表
附表45 野外岩土样品采集记录表
附表46 土工实验成果汇总表
附表47 岩石物理/水理性质成果表
附表48 岩土体化学成分成果表
附表49 岩石矿物鉴定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