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石油及其产品的性质 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1017.50 KB
- 文档页数:5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是评定石油加工性能及油品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设计炼油设备和装置的必要依据。
一、蒸汽压蒸气压是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力,也称饱和蒸气压。
蒸气压表示该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蒸发和气化的能力,蒸气压愈高的液体愈易于气化。
蒸气压是石油加工设备设计的重要基础物性数据,也是某些轻质油品的质量指标。
1、纯烃的蒸气压对于同一族烃类,在同一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的蒸气压较小。
就某一种纯烃而言,其蒸气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2、烃类混合物及石油馏分的蒸气压与纯烃不同,烃类混合物的蒸气压不仅取决于温度,同时也取决于其组成。
在一定的温度下,只有其气相、液相或整体组成一定,其蒸气压才是定值。
二、平均沸点在求定石油馏分的各种物理参数时,为简化起见,常用平均沸点来表征其气化性能。
石油馏分的平均沸点的定义有下列五种:①体积平均沸点tV(℃);②质量平均沸点tW(℃);③实分子平均沸点tm(℃);④立方平均沸点tcu(K);⑤中平均沸点tMe(℃);这五种平均沸点中,仅有体积平均沸点可由石油馏分的馏程测定数据直接算得,其他几种平均沸点可借助体积平均沸点与蒸馏曲线斜率查表算出。
三、密度1、密度和相对密度原油及油品的密度和相对密度在生产和储运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原料及产品的计量以及炼油装置的设计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2、石油及油品的密度、相对密度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其单位为g/cm3或kg/m3。
由于油品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而密度则随之变小,所以,密度还应标明温度。
例如,油品在t℃的密度用ρt来表示。
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为其标准密度,表示为ρ20。
物质的相对密度是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
因为水在4℃时的密度等于1.0000 g/cm3,所以通常以4℃水为基准,将温度t℃的油品密度对4℃时的水的密度之比称为相对密度。
(产品管理)石油产品基础知识,石油产品基础知识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
各国均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
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205°C,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于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
号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
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
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
喷气燃料: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
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
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于-50C不出现固体结晶。
煤油沸点范围为180~310℃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
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
目前产量不大。
柴油: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俩类。
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
故上述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
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温度,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
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壹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
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
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68。
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2~55,低速的于35以下。
工业燃油:性能和柴油近似,主要用作锅炉及工业炉的燃料,其凝固点于+5~20℃之间,按粘度分为1#燃油和2#燃油俩种标号。
燃料油(重油):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
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
石油溶剂: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
石油行业石油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一、前言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石油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维护市场秩序,石油行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石油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二、质量管理目标1. 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石油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2. 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优化质量管理制度,提升石油产品的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确保用户满意度: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高品质的石油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增强用户满意度。
三、质量管理原则1. 客户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并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持续改进:通过有效的监测和评估,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3. 全员参与: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让每一位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
4. 数据驱动:凭借科学的数据分析,做出决策和改进措施,提高质量管理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四、质量管理体系1. 管理责任:明确石油产品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并建立相应的职责体系和管理制度。
责任部门:负责全面负责石油产品质量管理的部门,包括质量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
职责体系:明确每个部门在石油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确保各个环节的责任明确。
2.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原材料采购: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生产过程控制:建立全面的生产过程控制,包括工艺参数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和操作规范等。
(3) 检测检验:建立独立的质量检测实验室,进行产品的抽样检测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4) 不良品管理:对于不合格产品,及时处理,追溯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质量改进:通过不断的质量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 设立质量改进小组,定期分析产品质量数据,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