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正常发育及发育异常
- 格式:ppt
- 大小:18.43 MB
- 文档页数:30
儿竘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牙颌面生长发育是儿童和青少年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牙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规律对于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整形美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异常现象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规律1.1 乳牙和恒牙的萌出时间乳牙是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先萌出的牙齿,大约在6个月至1岁之间开始出现,直到2岁6个月至3岁之间全部萌出。
而恒牙则在6岁至7岁的时候开始萌出,一直到12岁至13岁全部完成。
1.2 牙槽骨生长随着芳龄的增长,牙槽骨也在发生相应的生长和发育。
5岁时,牙槽骨的生长已经完成了大约50,11岁时,已经达到近完全成熟状态。
牙颌面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是5岁至11岁。
二、影响因素2.1 遗传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的牙颌面生长发育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父母的牙齿和牙颌面形态往往会对孩子的牙颌面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2.2 生活习惯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习惯也对牙颌面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例如长期吮吸手指、咬指甲、咬物等不良习惯会影响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
2.3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也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比如生活饮食习惯、骨骼发育等都会对牙颌面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异常现象3.1 龅颌畸形龅颌畸形是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中比较常见的异常现象。
主要表现为上颌前牙过度突出,下颌前牙牙齿排列不整齐。
3.2 开颌畸形开颌畸形是指上下颌骨的关系异常,上下颌骨之间的垂直距离增加,导致口腔开合时存在异常的咬合关系。
3.3 反颌畸形反颌畸形是指下颌骨过长或者上颌骨过短,导致咬合关系异常,这种异常现象往往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进食和发音。
四、预防和治疗4.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吮吸手指、不咬指甲、不随地乱吐等不良习惯。
这篇关于⼉童⽛齿发育异常的常见现象,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今年的9⽉20⽇是我国第25个“爱⽛⽇”。
世卫组织将⽛齿的健康列为⼗⼤健康标准之⼀。
⽛齿的健康不但关乎⼝腔卫⽣,它更对塑造美丽容颜⾄关重要。
孩⼦在替⽛期间⽛齿长得不好,常常会影响脸型和⽛齿发育,有的甚⾄就此留下⼼理阴影。
拥有⼀副健康整齐的⽛齿,是许多⼈的梦想。
在欧美的⼀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见到戴着⽛套的孩⼦们出现在荧幕上,前些年⼤家还觉得⽐较新鲜,⽽近⼏年随着⼤众对⼝腔健康认识的不断提升,我们对孩⼦的⽛齿健康也是⽇趋重视,为孩⼦进⾏⽛齿矫治的家庭也越来越多。
世卫组织将⽛齿的健康列为⼗⼤健康标准之⼀。
⽛齿的健康不但关乎⼝腔卫⽣,它更对塑造美丽容颜⾄关重要。
孩⼦在替⽛期间⽛齿长得不好,常常会影响脸型和⽛齿发育,有的甚⾄就此留下⼼理阴影。
据⼝腔科专家介绍,在西⽅国家,为孩⼦在替⽛期进⾏矫治是⼀种普遍⾏为,经过这种治疗,孩⼦在成年后⽛齿不但特别整齐漂亮,整个⾯部也会周正饱满,甚⾄连发⾳吐字都会有所改善,这对于孩⼦成年后⾛向社会起着⾄关重要的作⽤。
如果孩⼦在替⽛期间⽛齿长不好,以⾄于影响到⽛齿发育和脸型,这在医学领域被称为“错颌畸形”。
如何让⽛齿和颌⾯发育得当,孩⼦在⽛齿发育过程中家长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齿发育异常⼈群在我国超七成 所谓错颌畸形,是指在⼉童⽣长发育过程中,因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 (如疾病、⼝腔不良习惯、替⽛异常等)导致的⽛齿、颌⾻、颅⾯畸形。
错颌畸形与龋齿、⽛周病⼀起被列为⼝腔的三⼤常见病。
据中华医学会⼀项调查显⽰,我国错颌畸形总患病率为67.82%,在乳⽛期患病率为51.82%,替⽛期为 71.21%,恒⽛期为72.92%。
我国不同城市之间,错颌畸形的发病率也各有不同。
那么在现代⼈群中,错颌畸形的发⽣率为什么会如此之⾼呢?专家解释说,从遗传⾓度来看,这种⼝腔疾病源于种族演化和双亲遗传。
⼈类进化过程中,随着⾷物由⽣变熟、变软,咀嚼功能渐渐弱化,导致⼝颌器官退化。
牙齿的发育过程范文1.胚胎期(第6周-第8周):在胚胎期,牙齿基牙胚在头部部位形成。
基牙胚有两类:一类是上颌胚,即上颌基牙胚,包括前端胚、小臼齿和杯状齿基牙胚,另一类是下颌胚,即下颌基牙胚。
2.婴儿期(第9周-第3个月):在婴儿期,基牙胚逐渐发育成为牙胚,即牙胚阶段。
牙胚是牙齿的初步形态。
3.幼儿期(第4个月-第6个月):在幼儿期,乳牙的牙胚进一步分化,形成牙芽、牙蓬。
牙芽是牙胚的加入增生的结构,牙蓬是牙齿的初步形态。
4.儿童期(2-6岁):在儿童期,乳牙牙芽进一步分化,形成牙冠和牙根。
牙冠是牙齿的可见部分,牙根是牙齿的隐藏部分。
同时,乳牙牙根开始钙化并延伸到牙槽骨中。
5.换牙期(6-12岁):在换牙期,乳牙逐渐被恒牙替代。
恒牙是永久牙,与乳牙相比,体积更大、根更长。
6.恒牙发育:恒牙的发育以身体发育为基础,随着个体的生长而进行。
其中,第一恒磨牙在6-7岁时开始发育,第二恒磨牙在11-12岁开始发育,第二恒前磨牙在7-9岁开始发育,第一恒尖牙在9-10岁开始发育,第二恒尖牙在10-12岁开始发育,第三恒尖牙在17-21岁开始发育。
除了以上的发育过程,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与牙齿发育相关的知识:1.牙胚:牙胚是牙齿形成过程中的原始结构,包括牙原质、围胚皮和结合组织。
牙胚位于颌骨中,并通过齿乳突与唇腭发育相连。
2.牙胚的分化:牙胚分化是指牙齿形态的发育过程。
在牙胚发育过程中,牙原质分化为牙本质、牙釉质和牙髓,围胚皮分化为牙龈下组织等。
3.牙发育的调节:4.牙齿的生长:牙齿的生长是指牙体的体积增加和牙根的延长。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儿童期,随着唇腭发育的进行,牙齿的生长逐渐完成。
总结起来,牙齿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从胚胎期开始,牙齿通过不断的分化和生长,形成完整的牙齿结构。
通过了解牙齿发育的过程和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牙齿的形成和发育,从而更好地保护和护理我们的牙齿。
牙齿各种发育异常的概念
牙齿发育异常是指牙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常见的牙齿发育异常包括:
1. 牙齿缺失:指牙齿没有正常发育或缺失,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2. 牙齿错位:指牙齿在口腔中位置不正常,可能是由于牙齿发育时的空间不足、牙齿大小不匹配、牙齿萌出顺序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3. 牙齿畸形:指牙齿形状、大小或结构异常,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4. 牙齿异常萌出:指牙齿在正常的萌出时间和顺序上出现异常,可能是由于牙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引起的。
5. 牙齿色素沉着:指牙齿表面或内部出现色素沉着,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的。
6. 牙齿发育不全:指牙齿在尺寸、形状或结构上未能完全发育,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牙齿发育异常可能会影响口腔功能、美观和咀嚼功能,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第四章牙齿发育异常牙齿发育异常(abnormality of development of teeth)是指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常和牙齿萌出异常。
牙齿发育异常是儿童牙病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病因有的还不十分明确。
有10%认为是外来因素造成的,有10%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而80%病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物理因素:机械的外伤造成在发育中的继承恒牙弯曲畸形。
化学因素:化学药物如氟的含量过高造成发育中的恒牙变色,严重的导致釉质发育不良。
四环素的药物也可造成牙齿的变色和釉质发育不良。
这与牙齿发育矿化过程某些药物的用量和时间有关。
病理代谢产物:如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可使乳牙呈现绿色。
微生物因素:细菌、病毒,如牙胚周围的细菌感染,可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特奈氏牙)。
遗传因素:如牙齿结构异常,常见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遗传性磷代谢障碍,可造成儿童骨骼和牙本质发育不良,另外,如营养缺乏和内分泌激素对牙齿的发育和畸形也有一定关系。
儿童常见的牙齿发育异常,归纳有下列几种: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常、牙齿萌出异常。
第一节牙齿数目异常人类正常牙齿数目是乳牙20颗,恒牙28—32颗。
牙齿数目异常表现为牙齿数目不足或数目过多。
一、牙齿数目不足(hypodontia)牙齿数目不足又称先天性缺牙,有个别缺牙、部分缺牙和全口缺牙。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病因不清楚,据推测是牙板生成不足或牙蕾增殖受到抑制。
大多数可能与遗传有关,也可能与胚胎早期受到有害刺激的结果。
如:放射线。
临床上口腔内缺牙,不足以证明无牙,可能是因为牙齿没有萌出(如埋伏牙、迟萌)或外伤早失。
这要经过询问病史,照X线片等辅助检查后方能做出诊断。
先天缺牙可发生在乳牙列,也可发生在恒牙列。
乳牙列缺失情况较少发生。
一般为上颌乳侧切牙、下颌乳侧切牙和乳尖牙。
恒牙列最常缺失的牙齿为:下颌第二双尖牙〉上颌侧切牙〉第三磨牙〉上颌第二双尖牙〉下颌侧切牙和切牙。
婴儿牙齿发育标准表婴儿的牙齿发育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牙齿的发育不仅关系到婴儿的进食和咀嚼能力,也与口腔健康和面部外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婴儿牙齿的正常发育标准,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婴儿的口腔健康。
下面将介绍婴儿牙齿的发育标准表,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1. 乳牙的生长时间。
婴儿的乳牙是在出生后逐渐生长的,一般来说,6个月左右的婴儿会长出第一颗乳牙,这通常是下颚的中央门牙。
接着,12个月左右的婴儿会长出上颚的中央门牙,18个月左右长出下颚的侧门牙,24个月左右长出上颚的侧门牙,30个月左右长出下颚的第一磨牙,3岁左右长出上颚的第一磨牙,3.5岁左右长出下颚的第二磨牙,4岁左右长出上颚的第二磨牙。
2. 乳牙的脱落时间。
乳牙的脱落时间一般是在6岁至12岁之间,但每颗牙的脱落时间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下颚的中央门牙会在6岁左右脱落,上颚的中央门牙会在7岁左右脱落,下颚的侧门牙会在7岁至8岁之间脱落,上颚的侧门牙会在8岁至9岁之间脱落,下颚的第一磨牙会在9岁至11岁之间脱落,上颚的第一磨牙会在10岁至12岁之间脱落,下颚的第二磨牙会在10岁至12岁之间脱落,上颚的第二磨牙会在10岁至12岁之间脱落。
3. 恒牙的生长时间。
恒牙是在乳牙脱落后逐渐生长出来的,一般来说,6岁至12岁的儿童会陆续长出恒牙。
下颚的中央门牙会在6岁至7岁之间长出,上颚的中央门牙会在6岁至8岁之间长出,下颚的侧门牙会在7岁至8岁之间长出,上颚的侧门牙会在8岁至9岁之间长出,下颚的第一磨牙会在6岁至7岁之间长出,上颚的第一磨牙会在6岁至7岁之间长出,下颚的第二磨牙会在11岁至13岁之间长出,上颚的第二磨牙会在12岁至14岁之间长出。
通过了解婴儿牙齿的发育标准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婴儿牙齿的生长和脱落规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护婴儿的口腔健康。
希望家长们能够关注婴儿的牙齿健康,及时进行口腔护理和定期的口腔检查,为婴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