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的应用作业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3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课件(共26张PPT)(共26张PPT)5.7三角函数的应用第五章学习目标学科素养1.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2.会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数学建模2.逻辑推理1自主学习函数y=Asin(ωx+φ),A>0,ω>0中参数的物理意义Aωx+φφ2经典例题题型一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解列表如下:2t+0 π 2πts 0 4 0 -4 0描点、连线,图象如图所示.(2)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多少?解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4 cm和-4 cm.(3)经过多长时间小球往复振动一次?解因为振动的周期是π,所以小球往复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π s.跟踪训练1已知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为I=Asin(ωt+φ).∴ω≥300π>942,又ω∴N*,故所求最小正整数ω=943.题型二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解三角函数应用问题的基本步骤跟踪训练2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一般为120~140 mmHg 和60~90 mmHg.心脏跳动时,血压在增加或减小.血压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计上的读数就是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120/80 mmHg为标准值.记某人的血压满足函数式p(t)=115+25sin(160πt),其中p(t)为血压(mmHg),t为时间(min),试回答下列问题:(1)求函数p(t)的周期;(2)求此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3)求出此人的血压在血压计上的读数,并与正常值比较.解p(t)max=115+25=140(mmHg),p(t)min=115-25=90(mmHg),即收缩压为140 mmHg,舒张压为90 mmHg.此人的血压在血压计上的读数为140/90 mmHg,在正常值范围内.3当堂达标√√√4.如图,某港口一天6时到18时的水深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3sin +k.据此函数可知,这段时间水深(单位:m)的最大值为A.5B.6C.8D.10√解析根据图象得函数的最小值为2,有-3+k=2,k=5,最大值为3+k=8.【课后作业】对应课后练习。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前提下单独一节来学习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进一步突出函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验一些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时分配本节内容用2课时的时间完成,本教案为第2课时,主要通过对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由图象求解析式的方法,体验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问题的过程并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教学目标重点:精确模型的应用——即由图象求解析式,由解析式研究图象及性质.难点:分析、整理、利用信息,从实际问题中抽取基本的数学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并调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知识点:通过对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由图象求解析式的方法.能力点:让学生体验一些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建模、分析问题、数形结合、抽象概括等能力.教育点: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考试点: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问题.拓展点:让学生体验一些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三角板课堂模式学案导学一、引入新课(情景展示,多媒体显示)1.情景展示,新课导入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在客观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周期性变化现象,而要定量地去刻画这些现象,我们通常需要借助于三角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模型.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在山海关孟姜女庙有一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其中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长消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这其中对海潮的描述也是感性的.今天我们将从数学的视角理性地研究有关潮水涨落的一些实际问题.2.问题提出,探究解决情景设置:若干年后,如果在座的各位有机会当上船长的话,当你的船只要到某个港口去,你作为船长,你希望知道关于该港口的一些什么情况?问题探究1:阅读课本P62:例4给出某港口在某年某个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的关系表,思考并回答:①你能够从表格中的数据中得到一些什么信息?②水的深度变化有什么特点吗?③为了更直观明了地观察出水的深度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怎么做?具体操作是:④若用平滑的曲线将所描各点连起来,所得图象形状跟我们前面所学过哪个函数类型非常相似?并尝试求出该函数模型.⑤有了这个模型,我们要制定一张一天24内整时刻的水深表,就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如何计算在4时的水深?在任一时刻的水深怎么计算?问题探究2:针对课本P62:例4(2)问,思考:①货船能够进入港口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②怎样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一条件呢?③在[0,24]的范围内,该怎么求解?④你能说清楚解的实际意义吗?问题探究3:货船在进港,在港口停留,到后来离开港口,货船的吃深深度一直没有改变,也就是说货船的安全深度一直没有改变,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货船载满货物进港,在港口卸货,在卸货的过程中,由物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随着船身自身重量的减小,船身会上浮,换句话说,随着货物的卸载,货船的安全深度不再向开始那样一直是一个常数,现在它也是一个关于时间的变量,而实际水深也一直在变化,这样一来当两者都在改变的时候,我们又改如何选择进出港时间呢?针对课本P62:例4(3)问,思考:①“必须停止卸货”,是在货船即将面临什么危险的时候?②反过来,“货船安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用数学式子表示为③对于上式,如何求解呢?④尝试说说解的实际意义.二、典例剖析研究典型例题,总结解题规律例4根据相关数据进行三角函数拟合【背景材料】 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码头;卸货后,在落潮时返回海洋.下面是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思考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每天水深的变化具有什么规律性?思考2:设想水深y 是时间x 的函数,作出表中的数据对应的散点图,你认为可以用哪个类型的函数来拟合这些数据?思考3: 用一条光滑曲线连结这些点,得到一个函数图象,该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以是哪种形式?思考4:用函数sin()y A x h ωϕ=++ 来刻画水深和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确定解析式中的参数值?思考5: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用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似描述,你能根据这个函数模型,求出各整点时水深的近似值吗?(精确到0.001)思考6: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思考7: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思考8:右图中,设点00(,)p x y 有人认为,由于P 点是两个图象的交点,说明在0x 时,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与港口水深相等,因此在这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水域就可以了,你认为对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练习1:如图所示,是一个缆车示意图,缆车半径为4.8m,圆上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为0.8m,60秒转动一圈,图中OA 与地面垂直,以OA 为始边,逆时针转动θ角到OB,设B 点与地面距离是h. (1) 求h 与θ间的函数关系;(2) 设从OA 开始转动,经过t 秒后到达OB , 求h 与t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缆车第一次 到达最高点时用的最少的时间是多少?2.已知某帆船中心比赛场馆内的海面上每天海浪高y (米)可看作是时间t(024t ≤≤,单位:时)的函数,记作()y f t =,经长期观测,()y f t =的曲线可近似的看成是cos y A x B ω=+曲线,下表示某日各时的浪高数据:求能近似的表示表中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函数解析式.[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及良好的解题习惯,巩固所学知识.例2、:一根为Lcm 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组成一个单摆,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 的位移s(单位:cm)与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是),0[,6sin 3+∞∈⎪⎪⎭⎫ ⎝⎛+=t t l g s π.(1)求小球摆动的周期和频率;(2)已知g=980cm/s 2,要使小球摆动的周期恰好是1秒,线的长度l 应当是多少?[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验一些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课堂小结(1)三角函数应用题通常涉及生产、生活、军事、天文、地理和物理等实际问题,其解答流程大致是:审读题意,设角建立三角函数,分析三角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根据实际问题的背景材料,建立三角函数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灵活的运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解答.(3)根据三角函数图象建立函数解析式,就是要抓住图象的数字特征确定相关的参数值,同时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4)对于现实世界中具有周期现象的实际问题,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模型描述其变化规律.先根据相关数据作出散点图,再进行函数拟合,就可获得具体的函数模型,有了这个函数模型就可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四、布置作业1.阅读教材2.书面作业必做题:已知某帆船中心比赛场馆内的海面上每天海浪高y (米)可看作是时间t(024t ≤≤,单位:时)的函数,记作()y f t =,经长期观测,()y f t =的曲线可近似的看成是cos y A x B ω=+曲线,下表示某日各时的浪高数据:求能近似的表示表中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函数解析式. 选做题: 一、选择题1. 初速度v 0,发射角为θ,则炮弹上升的高度y 与v 0之间的关系式为( )A.t v y 0=B.2021sin t g t v y ⋅-⋅⋅=θ C.t v y ⋅⋅=θsin 0 D.t v y ⋅⋅=θcos 02. 当两人提重为G 的书包时,夹角为θ,用力为F ,则θ为____时,F 最小( )A .2πB.0C.πD.π323.某人向正东方向走x 千米后向右转150,然后朝新的方向走3千米,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3千米,那么x 的值为 ( )A .3 B.32 C.332或 D.3二、填空题4. 甲、乙两楼相距60米,从乙楼底望甲楼顶仰角为045,从甲楼顶望乙楼顶俯角为30,则甲、乙两楼的高度分别为_______5.一树干被台风吹断折成60角,树干底部与树尖着地处相距20米,树干原来的高度是_____. 三、解答题6、有一长为α的斜坡,它的倾斜角为θ,现在要倾斜角改为2θ,则坡底要伸长多少?[设计意图]设计作业1、2,是引导学生先复习,再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书面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七、教后反思1.本教案的亮点是例题及变式训练的编排,既注重了与本堂课内容的联系,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难度, 提 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2.由于各校的情况不同,建议教师在使用本教案时灵活掌握,但必须在根据实际问题的背景材料,建立三 角函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3.本节课的弱项是由于整堂课课堂容量较大,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予针对性地诊 断与分析.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主要采取了提纲式、对称型,以讲写结合、主辅相随、语言准确、内容完整为原则,将复习内容及新课引入、概念写在黑板左侧,整齐、准确,将例题、习题及解答过程写在黑板右侧,随意中不失规范.。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1.简谐运动y =4sin (5x -π3)的相位与初相是( ) A .5x -π3,π3 B .5x -π3,4C .5x -π3,-π3D .4,π32.如图,为一半径为3 m 的水轮,水轮圆心O 距离水面2 m ,已知水轮自点A 开始1 min 旋转4圈,水轮上的点P 到水面距离y (m)与时间x (s)满足函数关系y =A sin (ωx +φ)+2,则有( )A.ω=2π15,A =3 B .ω=152π,A =3C .ω=2π15,A =5D .ω=152π,A =53.电流I (A)随时间t (s)变化的关系式是I =5sin (100πt +π3),则当t =1200 s 时,电流I 为( )A .5 AB .2.5 AC .2 AD .-5 A4.音叉是呈“Y ”形的钢质或铝合金发声器(如图1),各种音叉可因其质量和叉臂长短、粗细不同而在振动时发出不同频率的纯音.敲击某个音叉时,在一定时间内,音叉上点P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y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y =11 000sin ωt .图2是该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根据图中数据可确定ω的值为( )A .200B .400C .200πD .400π5.(多选)如图所示的是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质点的运动周期为0.7 sB .该质点的振幅为5C .该质点在0.1 s 和0.5 s 时运动速度为零D .该质点的运动周期为0.8 s6.某港口在一天24小时内的潮水的高度近似满足关系式f (t )=2sin (5π12t -π6),其中f (t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是h ,则12点时潮水的高度是________m.7.如图,弹簧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它在t 秒时相对于平衡位置(即静止时的位置)的高度h 厘米满足下列关系:h =2sin (t +π6),t ∈[0,+∞),则每秒钟小球能振动________次.关键能力综合练 1.如图,一个质点在半径为2的圆O 上以P 点为起始点,沿逆时针方向运动,每3s 转一圈.则该质点到x 轴的距离y 关于时间t 的函数解析式是( )A .y =⎪⎪⎪⎪⎪⎪2sin (2π3t -π4)B .y =2sin (2π3t -π4)C .y =2sin (2π3t +π4)D .y =⎪⎪⎪⎪⎪⎪2sin (2π3t +π4) 2.人的血压在不断地变化,血压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计上的读数就是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120/80 mmHg 为标准值.设甲某的血压满足函数式p (t )=102+24sin (160πt ),其中p (t )为血压(单位:mmHg),t 为时间(单位:min),对于甲某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相应的标准值B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相应的标准值C .收缩压高于标准值、舒张压低于标准值D .收缩压低于标准值、舒张压高于标准值3.福州新港江阴港区地处福建最大海湾兴化湾西北岸,全年全日船泊进出港不受航道及潮水的限制,是迄今为止“我国少有、福建最佳”的天然良港.如图,是港区某个泊位一天中6时到18时的水深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 =3sin (ωx +φ)+k ,据此可知,这段时间水深(单位:m)的最大值为( )A .5B .6C .8D .104.车流量被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十字路口的车辆数,单位为辆/分,上班高峰期某十字路口的车流量由函数F (t )=50+4sin t2(0≤t ≤20) 给出,F (t )的单位是辆/分,t 的单位是分,则下列哪个时间段内车流量是增加的( )A .[0,5]B .[5,10]C .[10,15]D .[15,20]5.(多选)如图,一圆形摩天轮的直径为100米,圆心O 到水平地面的距离为60米,最上端的点记为Q ,现在摩天轮开始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30分钟转一圈,以摩天轮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Q 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与时间的函数为h (t )=50sin (πt 15+π3)+10B .点Q 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与时间的函数的对称中心坐标为(15k ,60)(k ∈Z )C .经过10分钟点Q 距离地面35米D .摩天轮从开始转动一圈,点Q 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不超过85米的时间为20分钟 6.某城市一年中12个月的平均气温与月份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三角函数y =a +A cos [π6(x -6)](A >0,x =1,2,3,…,12)来表示,已知6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 ℃,12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8 ℃,则10月份的平均气温值为________ ℃.7.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早先的人们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名称的由来.下表中给出了某市码头某一天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夜间零点开始计时).A -B =________.8.某一天6~14时某地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 =10sin (π8x +3π4)+20(x ∈[6,14]),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温度.求这一天中6~14时的最大温差,并指出何时达到最高气温.9.如图,某地夏天从8~14时用电量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 =A sin (ωx +φ)+b (A >0,ω>0,|φ|<π2).(1)求这一天的最大用电量及最小用电量;(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核心素养升级练1.小明给学校设计数学文化长廊,计划将长廊的顶部遮雨棚设计成如图所示横截面为正弦曲线的形状(雨棚的厚度忽略不计),已知入口高度AB 和出口处高度CD 均为H ,为使参观者行走方便,要求雨棚的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雨棚的最高点到地面距离的23,则雨棚横截面正弦曲线振幅的最大值为( )A .H 3B .H4C .H 5D .H62.[2022·福建厦门高一期末]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一个回归年定义为从某年春分到次年春分所经历的时间,也指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一个周期.某科技小组以某年春分为初始时间,统计了连续400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平均值(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取正值,直射南半球时取负值).设第x 天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平均值为y ,该小组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到y 与x 近似满足y =23.439 391 1·sin (0.017 202 5x ),则一个回归年对应的天数约为________(精确到0.01);已知某年的春分日是星期六,则4个回归年后的春分日应该是星期________.(π0.017 202 5≈182.624)3.“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观浙江涛》,该诗展现了湖水涨落的壮阔画面,某中学数学兴趣小组进行潮水涨落与时间的关系的数学建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某港口水深y (米)与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的关系,经过多次测量筛选,最后得到下表数据:曲线,经拟合,该曲线可近似地看成函数图象.(1)试根据数据表和曲线,求出近似函数的表达式;(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与海底的距离不小于3.5米是安全的,如果某船舶公司的船的吃水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8米,请你运用上面兴趣小组所得数据,结合所学知识,给该船舶公司提供安全进此港时间段的建议.5.7 三角函数的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1.答案:C解析:相位是5x -π3,当x =0时的相位为初相即-π3.2.答案:A解析:由题目可知最大值为5,∴ 5=A ×1+2⇒A =3.T =604=15,则ω=2πT =2π15. 3.答案:B解析:将t =1200代入I =5sin (100πt +π3)得I =2.5 A .4.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得,ω>0,T =4×1800=1200,即2πω=1200,则ω=400π.5.答案:BCD解析:由题图可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2×(0.7-0.3)=0.8 s ,所以A 错,D 正确; 该质点的振幅为5,所以B 正确;由简谐运动的特点知,质点处于平衡位置时的速度最大,即在0.3 s 和0.7 s 时运动速度最大,在0.1 s 和0.5 s 时运动速度为零,故C 正确.综上,BCD 正确.6.答案:1解析:当t =12时,f (12)=2sin (5π-π6)=2sin 5π6=1,即12点时潮水的高度是1 m . 7.答案:12π解析:函数h =2sin (t +π6),t ∈[0,+∞)的周期T =2π,故频率为12π.所以每秒钟小球能振动12π次.关键能力综合练1.答案:A解析:由于y 表示距离,为非负数,所以BC 选项错误.P 点的初始位置为(2,-2),在第四象限,所以A 选项符合,D 选项不符合. 2.答案:C解析:∵p (t )=102+24sin (160πt ), ∴p (t )min =102-24=78,p (t )max =102+24=126.所以,甲某血压的收缩压为126 mmHg ,舒张压为78 mmHg. 因此,收缩压高于标准值、舒张压低于标准值. 3.答案:C解析:从图象可以看出,函数y =3sin (ωx +φ)+k 最小值为2,即当sin (ωx +φ)=-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即-3+k =2,解得k =5,所以y =3sin (ωx +φ)+5,当sin (ωx +φ)=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y max =3+5=8,这段时间水深(单位:m)的最大值为8.4.答案:C解析:由2k π-π2≤t 2≤2k π+π2(k ∈Z ),得4k π-π≤t ≤4k π+π(k ∈Z ),所以函数F (t )=50+4sin t2在[4k π-π,4k π+π](k ∈Z )上单调递增,当k =1时,t ∈[3π,5π]⊆[0,20],此时[10,15]⊆[3π,5π].故选C.5.答案:CD解析:由题意知∠xOQ =π2,OQ 在t 分钟转过的角为2π30t =π15t ,所以以OQ 为终边的角为π15t +π2,所以点Q 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为h (t )=50sin (πt 15+π2)+60=50cos πt15+60,故A 错误; 由πt 15=k π+π2,k ∈Z ,得t =15t +152,k ∈Z ,所以(15k ,60)(k ∈Z )不是对称中心,故B 错误;经过10分钟,h (10)=50cos 10π15+60=35,故C 正确;由50cos πt 15+60≤85,得cos πt 15≤12,得π3≤πt 15≤5π3,解得5≤t ≤25,共20分钟,故D 正确.6.答案:20.5解析:依题意知,a =28+182=23,A =28-182=5,所以y =23+5cos [π6(x -6)],当x =10时,y =23+5cos (π6×4)=20.5.7.答案:-4.2或写成-215解析:由表中某市码头某一天水深与时间的关系近似为函数y =A cos (ωx +φ)+B (A >0,x ∈[0,24]),从表中数据可知,函数的最大值为5.0,最小值为4.2,所以⎩⎪⎨⎪⎧A +B =5.0-A +B =4.2,解得A =0.4,B =4.6,故A -B =-4.2.8.解析:由x ∈[6,14],得3π2≤π8x +3π4≤5π2,所以当π8x +3π4=3π2,即x =6时,y 取得最小值10,当π8x +3π4=5π2,即x =14时,y 取得最大值30, 所以这一天中6~14时的最大温差为20,且14时达到最高气温. 9.解析:(1)最大用电量为50万kW ·h ,最小用电量为30万kW ·h.(2)由图象可知,8~14时的图象是y =A sin (wx +φ)+b 的半个周期的图象, ∴A =12×(50-30)=10,b =12×(50+30)=40.∵12×2πw =14-8, ∴w =π6.∴y =10sin (π6x +φ)+40.将x =8,y =30代入上式,解得φ=π6.∴所求解析式为y =10sin (π6x +π6)+40,x ∈[8,14].核心素养升级练1.答案:C解析:雨棚横截面正弦曲线振幅为A ,则雨棚的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为H -A ,雨棚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为H +A ,由题意有H -A ≥23(H +A ),解得A ≤H5,所以横截面正弦曲线振幅的最大值为H5.2.答案:365.25 四解析:因为周期T =2πω=2π0.017 202 5≈182.624×2=365.248≈365.25,所以一个回归年对应的天数约为365.25;一个回归年对应的天数约为365.25,则4个回归年经过的天数为365.25×4=1 461. 因为1 461=208×7+5,且该年的春分日是星期六,所以4个回归年后的春分日应该是星期四.3.解析:(1)画出散点图,连线如下图所示:设y =A sin ωt +b ,根据最大值13,最小值9,可列方程为⎩⎪⎨⎪⎧A +b =13-A +b =7⇒⎩⎪⎨⎪⎧A =3b =10, 再由T =2πω=12,得ω=π6,y =3sin π6t +10(0≤t ≤24).(2)3sin π6t +10-8≥3.5⇒sin π6t ≥12.∵0≤t ≤24, ∴0≤π6t ≤4π,∴π6≤π6t ≤5π6,或π6+2π≤π6t ≤5π6+2π, 解得1≤t ≤5,或13≤t ≤17,所以请在1:00至5:00和13:00至17:00进港是安全的.。
《三角函数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能够:1. 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3. 学会将三角函数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高度、角度等。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基础知识巩固:(1)复习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如正弦、余弦、正切等,并熟悉它们的符号表示和定义。
(2)练习三角函数基本性质和公式,包括诱导公式和周期性等。
2. 计算技能提升:(1)提供不同角度的正弦、余弦、正切值的计算题目,如特殊角度的计算,包括45°、30°等。
(2)加强实数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计算练习,注重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际问题应用:(1)通过实际问题的情景模拟,如建筑高度测量、航行角度计算等,引导学生将三角函数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测量建筑高度的实验方案或分析一个航行中的角度问题。
三、作业要求本课时作业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 认真完成每道题目,注意书写过程和结果;2.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3. 针对实际问题应用部分,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注重实际操作的可行性;4. 按时提交作业,字迹工整,不得抄袭他人作业;5. 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应及时向老师请教或进行自主学习。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本次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 学生对于三角函数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掌握程度;2. 学生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和结果的正确性;3.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案的可行性;4. 学生的作业态度和字迹是否工整;5. 对于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纠正。
五、作业反馈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教师将进行以下反馈:1.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2. 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其纠正错误并提高学习效果;3. 针对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4. 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