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庭治疗研究综述_余咪
- 格式:pdf
- 大小:428.75 KB
- 文档页数:3
[收稿日期]2009-09-15 [作者简介]姚进忠(1984-),男,福建南安人,助教,主要从事家庭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第31卷 第6期2010年6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O FH A R B I N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 .31 N o .6J u n .2010 [文章编号]1004—5856(2010)06—0140—05国内家庭治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姚进忠(集美大学政法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摘 要]家庭问题的凸现促使了家庭治疗在国内的发展。
相关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经典家庭治疗模式和后现代家庭治疗模式进行介绍和运用。
文章回顾与反思了国内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以便理清思路,为以后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家庭治疗;回顾;反思[中图分类号]C 913.1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家庭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结构、功能、观念、关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于家庭功能转变、家庭结构重组、家庭关系变迁,由家庭带来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果不能有效干预和全面缓解由家庭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将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埋下隐患。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各种家庭治疗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有了重大的发展。
笔者试图对其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做简要回顾,并对研究发展的现状和趋向做相关的分析。
一、国内家庭治疗研究回顾家庭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社区的居委会、单位的工会、妇联、民政部门、公检法系统等组织一直负担着家庭问题的干预职责,但主要是在宏观层面开展相关的政策研究和保障工作,几乎没有从微观层面介入,为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国内对家庭的专业干预,主要运用精神病学、心理学在社会工作领域中推广、培训和发展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巧。
目前,有关家庭治疗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典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介绍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内地被广泛引进和传播的家庭治疗流派有两个:系统式家庭治疗和结构式家庭治疗。
萨提亚结构式家庭疗法研究综述关键词:萨提亚结构式家庭疗法;冰山理论;核心概念1.国内研究现状1.1国内家庭治疗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家庭治疗方法的应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精神病学、心理治疗与咨询中,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才刚刚起步,但是成果也逐年增加。
比如学者余咪、董红,姚进忠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
他们认为家庭治疗为我们解决人类行为等问题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方式,这种理念也可以运用于其他工作领域中。
并且对经典家庭治疗模式和后现代家庭治疗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运用方面进行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要及时解决国内理论不足与混乱的现象,并且指出经典家庭治疗理论本身的不足,如过分强调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身份以及专业性,尤其是结构式家庭治疗容易忽视个体本身的发展,而着眼于家庭的结构本身。
同时表示以目前国内对于家庭治疗认同度低、专业服务需求少以及资源不足的形势下,如何建立符合国情的家庭治疗模式与方法还有待实践。
此外马希权、赵旭东从精神分析层面对家庭治疗的起源和发展、关于家庭治疗的研究方法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尤其是对家庭系统内涵的理解应如何理解、在实证研究中该如何操作以及如何定义作为关系对象的家庭系统等问题做出了探讨。
并介绍了国外学者的“双重束缚理论”对于精神病人及其家庭的价值,以及因为父母扮演的角色失败对子女精神病的影响,家庭支持功能受损等。
相较于其他学者关于家庭治疗的文献综述,他重点对实务中研究资料的来源、结果研究与过程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这三部分的内容进行解析,并指出实证研究带来的量化结果经家庭关系数字化,而不是描述性的研究,但是定性研究又费时费力,得到的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则会被质疑。
最后他提醒我们在研究时应避免数字化陷阱,而应回归家庭真实的互动和联系。
学者赵芳则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发展和运用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论述。
从该理论出发分析家庭问题,主要是由于家庭已经习惯于固有的行为模式应对危机和困境,而这正是治疗的切入点。
家庭治疗(FamilyTherapy)简介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简介北大医学部霍莉钦一.家庭治疗的概念1.家庭治疗的定义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2.家庭治疗的特点1)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
2)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
3)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二.家庭治疗的简要发展史1.家庭治疗最早出现于美国。
其发展归功于婚姻辅导的发起,精神医学的进步和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2.几位开创家庭治疗的重要人物3.家庭治疗的发展三.家庭治疗的适应症1.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冲突、不协调,牵扯到与子女的关系。
2.家庭代际关系紧张。
3.儿童、青春期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困惑。
4.家庭遇到重大的挫折困难。
5.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需要面对的特殊心理问题。
6.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情感问题及人格障碍。
四.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一)Bateson等的发现与家庭系统概念的引出Bateson:“双缚理论”:家庭带来的“病人”常常是一个伪装成情绪困扰家庭的密使,他自己可能不是这个家庭中受到最大困扰的成员,而病态的家庭系统运作方式应该是治疗师关注的焦点。
(二)家庭系统的概念家庭系统由数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其功能,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出此家庭的整体功能。
1.家庭系统的特点家庭系统中各部分(子系统) 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
家庭系统在家庭规则之下运作,经历着平衡机制与改变机制的冲突与调整。
2.系统的两个机制:·平衡机制·改变机制3.用系统的视角看家庭:(1)个人的情绪、行为是在家庭人际互动关系中产生的。
(2)案主是系统运作结果的承受者,他(她)常常处于“身不由己”的状况。
(3)家庭问题分析:直线的“因果关系”—→循环的“互为因果关系”。
家庭治疗现状与展望1、家庭治疗简介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治疗性会谈、行为作业及其它非言语性技术来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系统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
虽然家庭对于精神卫生的重要性早已受到关注,但文献普遍认为,家庭治疗的正式开始应该从1950年左右算起。
在家庭治疗产生、发展的初期,以下几个因素发挥了影响:1.精神分析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地涉及家庭问题;2.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被引入行为科学领域;3.与精神分裂症成因有关的家庭研究;4.儿童辅导、婚姻咨询领域的发展;5.集体治疗等新临床技术的出现。
多数家庭治疗师都认为,家庭是由互相关联的个体和子系统以复杂方式(如反馈调节)自我组织的、持续发展的因果网络;个体的异常心理及行为,不仅是发生于个体内部的过程,而且也是社会现象,受到系统内互动模式的影响,或者本身就是对于系统过程的反应或干预调节。
近50年来,家庭治疗吸引了具有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
发展到80年代已趋于成熟,成为既有一般性理论基础,又有多种变异、流派,与精神分析治疗、咨客中心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并列的领域;从业人员有了基本认同,整个领域高度职业化、组织化和国际化;90年代更加趋于融合。
各种流派的方法虽不同,但均以处理人际关系背景中的心理问题为目的,以人际系统(最普遍的即为家庭系统)为干预对象。
体现以上思想的操作性概念体系和技术种类繁多,主要的有:系统家庭治疗(也称交流/策略治疗);心理动力性家庭治疗;鲍文家庭系统治疗;行为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以及体验/人本主义家庭治疗,等等。
系统家庭治疗是此类疗法中的一个流派,目前在我国影响较广。
其理论和方法既反映家庭治疗的一般特性,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发展了一套操作性概念和技术,突出体现与传统直线式因果思维、还原论思维不同的循环因果思维和整体思想。
近年来,这些理论和方法还影响了不以家庭为基本治疗单位的其它一些治疗和咨询工作,如个别治疗、集体治疗、企业管理、教育等,因而,“系统治疗”后来居上,近来成为比“家庭治疗”含义更广的概念。
家庭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个案干预研究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包括社交交往以及沟通和语言能力障碍,以及一些刻板、反复的行为模式。
基于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务市场的多元性质,家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比于其他干预方式,家庭治疗更具有效性,成本更低,且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儿童的特殊需求。
针对家庭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个案干预研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庭治疗的定义家庭治疗,也叫家庭训练,是针对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家人进行的一种治疗方式。
这种治疗模式通常包含多种方法,如言语矫正、认知行为疗法和找到、发掘儿童的优点等。
家庭治疗还要求家长团结协作,理解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并致力于从多方面提供帮助,包括心理、社交和教育等方面。
二、家庭治疗的优势1、个性化支持:对于每一个自闭症儿童来说,家庭治疗提供了极为个性化的支持。
一对一的治疗方式比较适合注重个人需求的自闭症儿童,这也能够缩小个体差异,提升治疗效果。
2、便利简单:和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家庭治疗更为便利和简单。
儿童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得到治疗,他们也更乐意与自己的家人沟通合作,相较于外面的疗法,家庭治疗更容易通过简单的沟通得到更好的效果。
3、在家环境的持续联系:家庭治疗从与儿童和整个家庭长期交往的角度,有帮助于儿童的学习和心理治疗。
在自己的家庭中学习,儿童们也能够在改变个人行为的同时,更习惯自己熟悉的环境。
4、影响家庭环境: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治疗也可能带来整个家族病程的帮助,增强家庭间亲密度,从而创造一个更积极、更健康的家庭环境,有助于促进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
5、合理化健康资源:家庭治疗成本相对较低,也为孩子以及需要照料更多的家庭提供了可行的选择。
相比于同时治疗多个家庭,家庭治疗能够更好地利用健康资源,满足更多家庭的需求。
三、家庭治疗的方法1、沟通技巧的培养:自闭症儿童通常沟通技巧有限,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家庭治疗通过一对一的互动,可以帮助儿童进一步提升沟通技巧,改变孤独的状态。
家庭治疗的发展与研究趋势探索二十世纪初个体治疗兴起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流派成为治疗界三大潮流。
当时西方个人心理主义盛行,注重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潜意识冲突等)、个人性格及行为模式的转变,了解家庭也多是为了探讨个人心理疾患的成因,如弗洛伊德是为了了解当事人的童年经历及恋母、恋父情结等。
当时的个体治疗是同家庭分开的,并且有很多的精神病院为使家人免遭家庭迫害(家庭暴力、儿童虐待等),有意让当事人远离家庭。
后来临床上的多年研究观察和当时的社会历史原因,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开始关注家庭系统,认识到家庭结构及家庭互动模式对个体心理问题行为所起的作用,于是家庭治疗应运而生。
家庭治疗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产生到现在,磕磕绊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家庭治疗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各个流派逐渐由竞争走向整合,现象学范式的家庭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并且家庭治疗研究也呈现新的方向,更趋于应用于实践领域。
一、由竞争走向整合:家庭治疗发展的新趋势家庭治疗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从50年代美国的精神病学家阿克曼(Aekerman,N.)首次提出“家庭治疗”的概念后,各种不同背景的临床工作者致力于发展自己独特的家庭治疗理论和治疗。
因此短短几十年内,形成了大量的理论和很多具有竞争力的流派,如多代家庭治疗流派、结构派、策略派和体验派家庭治疗等,他们为了发展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模式,扩大治疗队伍,增进影响,纷纷建立起各种训练中心和基地,而这些训练中心往往是只有一种主导治疗模式,根据自己的理论假设和实际资源发展自身的临床实践主张,以得到人们的认同及吸引各自的追随者。
各种流派的出现虽然带来了竞争,同时也使得家庭治疗出现黄金发展得局面,到了七八十年代,训练中心在全美国遍地开花,工作坊人满为患,家庭治疗领袖们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年轻的学者都不断师从大师,并崇拜大师。
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学会的成员在刚成立时不足一千人,到1989年已经发展到一万六千人。
家庭教育中的家庭治疗和心理干预研究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养方式、价值观传递等诸多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治疗和心理干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中的家庭治疗和心理干预的研究和实践。
1. 家庭教育的挑战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传统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爆炸使得家庭教育更加复杂化。
父母往往面临着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等问题。
2. 家庭治疗的定义和目标家庭治疗是一种通过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和问题来促进家庭和谐的形式。
它的目标是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理解,并提高家庭的适应能力。
3. 家庭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在家庭治疗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用。
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系统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解决问题的治疗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识别和解决问题,并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通常会采用一些技巧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比如,治疗师可以提问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等,并通过这些问题来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治疗师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练习,家庭成员可以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行为,并最终改变家庭中的动态。
4. 家庭治疗的应用领域家庭治疗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
比如,在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改善家庭中的冲突和问题。
在夫妻关系中,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夫妻解决婚姻中的问题,并提高夫妻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此外,在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家庭治疗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家庭暴力和虐待的情况下,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受害者和施暴者重新建立健康的关系,并促进家庭的康复。
家庭治疗本土化发展与务实研究家庭治疗是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疗法,已被我国引进并在心理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对国内家庭治疗发展进行分析___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家庭治疗模式,根据国情提出我国本土化特色的家庭治疗观,主张建设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和解决问题需要的家庭治疗模式,该研究对促进我国家庭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家庭治疗是将家庭作为整体,从系统的、动态视角看待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展现出来的交往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症状的一种治疗理论和治疗方式[1]。
随着我国 ___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家庭在结构、功能、观念及家庭关系等方面与传统观念激烈碰撞,由家庭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 ___,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种家庭治疗模式引进、应用和研究都得到了实质性地进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家庭治疗理论的引进与吸收家庭治疗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学者在研究各种家庭治疗模式的同时,也 ___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家庭治疗理论的质疑与挑战,综合起来,家庭治疗出现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 ___面。
一是从家庭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看待家庭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起,通过不断对治疗中的文化问题进行反思,家庭治疗师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拥有属于家庭内部的特有文化。
开始尝试运用多元文化心理学理论,将家庭文化与社会变迁、时代演进相统一, ___民族、宗教、教育水平和社会阶层及性取向等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对家庭成员行为影响,着重解决家庭治疗实践中遇到的文化差异性问题。
二是重新审视家庭性别角色造成的刻板思维。
家庭治疗创立之初是以欧美白人男性的视角了解和处理问题的,女性主义认为这忽视了社会因素对家庭中角色预期影响,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男性与女性存在差异与权力不平等,以性别定义的家庭功能蓝图是对女性的一种潜意识偏见。
家庭治疗经典理论家庭秘密理论:保密还是公开?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Simmel,Goffman等人开始关注到除了个人秘密,每个人的家庭里面也存在一些秘密。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向父母隐瞒秘密标志着个体开始独立于父母,儿童自我意识得到发展,有利于个体化进程,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之间也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保守秘密。
随着心理治疗尤其是家庭治疗的发展和应用,治疗师发现自己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家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如何认识家庭秘密、如何处理家庭秘密的保守和披露等问题成为治疗师和心理学家关心的议题。
国外相关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而对比国内则非常缺乏,本文主要梳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有关家庭秘密相关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以供国内研究者和临床实务工作参考。
1.家庭秘密的定义Karpel认为秘密包含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互相隐瞒或者有区别地分享的信息,在此基础上Bok将家庭秘密定义为一个或多个家庭成员对其他人有意隐瞒的信息。
对信息的有意识隐瞒是保密的体现。
秘密无处不在,而隐藏在家里的秘密对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常常具有重要影响。
秘密和隐私不同,后者更多强调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同家庭不同成员对秘密和隐私的定义有所不同,如同样一件事对一个家庭成员来说是隐私,对另一个家庭成员来说却是秘密,这主要取决于文化价值观和个人判断。
Bok认为刻意隐瞒是秘密的特性,并且个体试图为秘密不被泄露而付出努力,Karpel则认为隐私和秘密的区别在于,信息与不知情者的相关性——与不知情者密切相关的为秘密,不相关且对当前关系没有重大影响的可称作隐私。
Papp也提到,区别隐私和秘密的一个途径是看信息与不同家庭成员的相关性,Imber-Black进一步支持这个观点,认为隐藏的信息对另一个人的人生抉择和个人幸福有重要影响的是秘密,两者之间的区别受时间、文化和社会政治影响。
综合各种定义,本文将家庭秘密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刻意地互相隐瞒或者有区别地分享的信息,这种人为努力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可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题目:关于家庭治疗实践的调研报告摘要家庭治疗关注的主体是家庭当中的各个成员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沟通的模式,家庭的结构,家庭角色的演绎等等。
在治疗过程中,积极解决家庭成员之间不良的交往方式是处理家庭问题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成员表现出的症状正是不良的交往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成员之间以受害人的身份加入到互动中去,从而拒绝担当责任或者做出任何改变。
交互分析治疗与家庭治疗的不同在于,他不仅仅强调家庭成员本身所处的环境和沟通方式。
他强调从个人分析和沟通分析两部分同时入手,来解决问题,并尝试同时改变环境和个体的不利因素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交互分析既属于传统的个体治疗流派,又与团体治疗和家庭治疗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在解决家庭问题时,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庭治疗交互分析目录一、家庭问题及家庭治疗 (4)二、目标家庭的基本情况和问题概述 (5)(一)问题家庭的基本情况 (6)(二)问题家庭主要症状的表现 (7)三、问题的分析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7)(一)目标家庭问题的分析 (7)(二)根据分析选择治疗方法 (8)四、治疗过程的实施 (9)(一)计划的制定 (9)(二)介入的各个阶段及过程的实施 (11)(三)治疗效果的巩固和维持 (14)五、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关于家庭治疗实践的调研报告家庭作为一个初级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一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从一个人出生那一刻起,家庭就成为一种即成的力量,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动机,性格,甚至包括人们的人格和价值取向。
总的来说,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他提供人们成长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令一方面,他又是人们心理成长的决定性环节。
一个家庭是有多个家庭成员所构成,准确的讲,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他们所承担的角色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构成了家庭的基本结构,如果这个结构出现了问题,家庭就会产生一些困扰甚至是危机……一、家庭问题及家庭治疗家庭生活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赋予每一个成员类似社会角色的一种家庭角色,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成员的成长变化和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生活本身带来影响。
国内家庭治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姚进忠
【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6
【摘要】家庭问题的凸现促使了家庭治疗在国内的发展.相关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经典家庭治疗模式和后现代家庭治疗模式进行介绍和运用.文章回顾与反思了国内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以便理清思路,为以后研究提供借鉴.
【总页数】5页(P140-144)
【作者】姚进忠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政法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11
【相关文献】
1.国内家庭治疗研究综述 [J], 余咪;董红;
2.文学治疗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 [J], 曾宏伟
3.国内外青少年药物滥用家庭治疗的研究回顾与反思 [J], 刘素素;孔诗逸
4.国内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基于国内期刊八年(2009-2016)文献的统计分析 [J], 王颖
5.国内外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研究的方法回顾与反思——基于国内SSCI、CSSCI和核心期刊与国外Journal of Pragmatics期刊19年(2000~2018)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J], 王孟;樊葳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