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 格式:doc
- 大小:671.00 KB
- 文档页数:5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班姓名学号
同组人
实验二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电路
1.降压斩波电路
2.升压斩波电路
三、实验内容
1.PWM性能测试
观察PWM脉宽调制电压(u GE)波形,观察其最大占空比和最小占空比波形,并记录在下表中。
2.降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改变PWM脉冲占空比,观察并记录PWM信号占空比最大以及最小时,输出电压u o波形、输出电流i o波形,以及u o的平均值U o,并记录在下表中。
3.升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改变PWM脉冲占空比,观察并记录PWM信号占空比最大以及最小时,输出电压u o波形、输出电流i o波形,以及u o的平均值U o,并记录在下表中。
四、思考题
(1)根据记录的波形,分析并绘制降压斩波电路的U o/U i- (占空比)关系曲线,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2)如果斩波电路的负载电阻发生变化,对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有何影响,为什么?。
实验二黑盒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黑盒测试的基本方法;2、掌握黑盒测试用例的编写。
二、实验要求1、根据给出的程序分别使用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判定表方法、因果图法、正交试验法、功能图法、错误推测法来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2、输入数据进行测试,填写测试用例。
三、实验内容1、等价类划分法测试练习——创建腾讯QQ号黑盒测试问题QQ用户登录框测试,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QQ帐号,二是QQ密码。
1)划分等价类并编号,在下表内填写等价类划分的结果2)设计测试用例,覆盖所有的有效等价类2、因果法测试用例设计练习——自动售货机软件测试用例设计问题有一个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其规格说明如下:若投入5角钱或1元钱的硬币,按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
若售货机没有零钱找,则一个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亮,这时在投入1元硬币并按下按钮后,饮料不送出来而且1元硬币也退出来;若有零钱找,则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灭,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分析说明,列出原因和结果:原因:1、售货机有零钱找2、投入1元硬币3、投入5角硬币4、按下橙汁按钮5、按下啤酒按钮结果:6、售货机〖零钱找完〗灯亮当售货机中没有零钱的时候就有红灯亮7、退还1元硬币当投入1元,而且售票机中没有零钱可找的时候8、退还5角硬币当投入1元,而且售货机中有零钱可找的时候9、送出橙汁饮料10、送出啤酒饮料画出因果图:如下图1所示,所有原因结点在左边,所有结果结点在右边,建立中间结点,表示处理的中间状态,中间结果有:11、投入1元硬币并且按下饮料按钮,12、按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13、应当找5角零钱并且售货机有零钱找14、钱已付清1售货机有零钱 6 零钱找完,灯亮2投入1元硬币7 退出1元硬币11 该找5角13 可以找5角3投入5角硬币8退出5角硬币12 按下按钮14 钱付清4 按下橙汁按钮9送出橙汁饮料5按下啤酒按钮10送出啤酒饮料图1 售货机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四、实验步骤1、依次按照每种方法的步骤来写出测试用例2、测试,得出结果。
C语言程序设计报告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简单的输入输出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2班王莹0411402011,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了解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的内在关系。
(2)掌握对各种数值型数据的正确输入方法。
(3)学会使用C语言的有关算数运算符,移机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4)学会编写和运行简单的应用程序。
(5)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2,实验内容和步骤(1)输入并运行教材第3章第4题给出的程序。
○1运行以上程序,分析为什么会输出这些信息。
因为第6行是将c1,c2按%c的格式输出,97是字符a的AS CⅡ代码,98是字符b的AS CⅡ代码。
第7行是将c1,c2按5d的格式输出,所以输出两个十进制整数。
○2如果将程序第4,5行改为c1=197;c2=198;运行时会输出由于Visual C++6.0字符型数据是作为signed char类型处理,它存字符的有效范围为0~127,超出此范围的处理方法,不痛的系统得到的结果不痛,因而用“%d”格式输出,结果是不可预期的。
用“%d”格式输出时,输出c1=-59,c2=-58.这是按补码形式输出的,内存字节中第1位为1时,作为负数。
59和197之和等于256,58与198之和也等于256.○3如果将程序第3行改为int c1,c2;运行时会输出因为97和98在int类型的有效范围。
(2)输入第3章第5题得程序。
即:用下面的scanf函数输入数据,使a=3,b=7,x=8.5,y=71.82,c1=’A’,c2=’a’。
运行时分别按一下方式输入数据,观察输出结果,分析原因。
1,a=3,b=7,x=8.5,y=71.82,A,a↙2,a=3 b=7 x=8.5 y=71.82 A a↙3,a=3 b=7 8.5 71.82 A a↙4,a=3 b=7 8.5 71.82Aa↙5,3 7 8.5 71.82Aa↙6,a=3 b=7↙8.571.82↙A↙a↙7,a=3 b=7↙8.571.82↙Aa↙8,a=3 b=7↙8.671.82Aa↙12345678(3)输入以下程序○1编译和运行程序,注意i,j,m,n各变量的值。
实验四园林树木形态性状变异的调查分析一、实验目的观察园林树木形态性状的变异,学习园林树木形态性状变异的调查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园林树木大多为异花授粉植物,基因杂合程度高,其孢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及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从而形成配子的种类非常丰富。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使其自由授粉后代性状变异广泛,为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三、实验材料五角枫四、用具和试剂标签、种子袋、量角器、高枝剪、梯子等。
五、实验步骤1 踏查及五角枫编号:在试验基地踏查观察五角枫叶片及翅果的变异情况,随机选取30株五角枫并编号,绘出各株位置图。
2 采集翅果和叶片:在每株树冠各个方向选取健康枝条,在枝条的中部采集正常叶片,每株树采集30片叶片;同时采集正常翅果,每株树采集30对翅果(每对不要分开,下面需要测角度),翅果和叶片分单株装袋(每袋挂标签)带回实验室。
3 形态性状测量:把采集回来的叶片和翅果分摊于实验台上,分别测量以下指标并记录:(1)叶基角(用量角器测基角,参见下图)表1 叶基角(2)翅长与种长比(测量翅长和种长,参见下图,计算种翅比)4 性状变异分析:(1)叶基角方差分析:用excel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株间和株内变异显著性,均值及变异幅度。
(2)种翅比方差分析:用excel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株间和株内变异显著性,均值及变异幅度。
(3)叶基角与种翅比两性状的相关分析:用excel进行两性状的相关系数计算。
作业:1、原始数据,提交excel电子版。
2、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报告。
附:excel分析。
要求:输入示例程序1:示例程序1计算数据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0.00e+000 + 1.00e+001i -6.12e-017 1.00e+001 0.00e+000 - 1.00e+001i -6.12e-017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2.50e+000 + 9.68e+000i 2.50e-001 1.00e+001 -2.50e+000 - 9.68e+000i 2.50e-001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5.00e+000 + 8.66e+000i 5.00e-001 1.00e+001 -5.00e+000 - 8.66e+000i 5.00e-001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7.50e+000 + 6.61e+000i 7.50e-001 1.00e+001 -7.50e+000 - 6.61e+000i 7.50e-001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1.00e+001 1.00e+000 1.00e+001 -1.00e+001 1.00e+000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5.00e+000 1.00e+000 5.00e+000 -2.00e+001 1.00e+000 2.00e+001要求:输入示例程序2:要求:<2>求系统G(s)=10/(s2+2s+10)的特征根、闭环极点和单位阶跃响应。
分别改变系统阻尼比和自振角频率,观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变化规律。
程序:num=10; i=0;for sigma=0: 0.25: 1.25den=[1 2*sigma*sqrt(10) 10];damp(den)sys=tf(num, den);i=i+1;step(sys,2)hold onendgridhold offtitle('阻尼比不同时阶跃响应曲线')lab1='ζ=0'; text(0.3,0.9,lab1),lab2='ζ=0.25'; text(0.3,1.5,lab2),lab3='ζ=0.5'; text(0.3,1.2,lab3),lab4='ζ=0.75'; text(0.3,1.05,lab4),lab5='ζ=1'; text(0.35,0.9,lab5),lab6='ζ=1.25'; text(0.35,0.8,lab6)程序图像:程序计算数据: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0.00e+000 + 3.16e+000i -6.12e-017 3.16e+000 0.00e+000 - 3.16e+000i -6.12e-017 3.16e+000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7.91e-001 + 3.06e+000i 2.50e-001 3.16e+000-7.91e-001 - 3.06e+000i 2.50e-001 3.16e+000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1.58e+000 + 2.74e+000i 5.00e-001 3.16e+000 -1.58e+000 - 2.74e+000i 5.00e-001 3.16e+000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2.37e+000 + 2.09e+000i 7.50e-001 3.16e+000 -2.37e+000 - 2.09e+000i 7.50e-001 3.16e+000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3.16e+000 1.00e+000 3.16e+000-3.16e+000 1.00e+000 3.16e+000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1.58e+000 1.00e+000 1.58e+000-6.32e+000 1.00e+000 6.32e+000要求:<3>已知系统结构如图,使用梅森公式和SIMULINK结构图模型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白盒测试用例练习
1.为以下所示的程序段设计一组测试用例,要求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流程图.
void DoWork (int x,int y,int z)
{
int k=0,j=0;
if ( (x〉3)&&(z<10))
{ k=x*y-1;
j=sqrt(k);//语句块1
}
if ((x==4)||(y>5))
{
j=x*y+10;
}//语句块2
j=j%3; //语句块3
}
由这个流程图可以看出,该程序模块有4条不同的路径:
P1:(a-c—e)P2:(a-c-d)
P3:(a—b-e)P4:(a—b—d)
将里面的判定条件和过程记录如下:
判定条件M={x〉3 and z<10}
判定条件N={x=4 or y〉5}
1、语句覆盖
2、判定覆盖
也可以让测试用例测试路径P2和P3.相应的两组输入数据如下:
3、条件覆盖
对于M:x>3取真时T1,取假时F1;
z〈10取真时T2,取假时F2;
对于N:x=4取真时T3,取假时F3;
y>5取真时T4,取假时F4。
条件:x〉3,z〈10,x=4,y>5
条件:x〈=3,z>=10,x!=4,y〈=5
5、组合覆盖
条件组合
1)x>3,z〈10 2)x>3,z〉=10
3) x〈=3,z<10 4)x〈=3,z〉=10
5)x=4,y〉5 6)x=4,y<=5
6。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1120172270 姓名刘江班级:02041703 实验时间:2017年10月16日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并负数只考虑原码;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6浮点数的小数点浮动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考表2-7 表示浮点数的二进制串中阶码位数改变实验记录表。
实验2实验报告在我们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实验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冒险,每一次都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实验 2 的奇妙之旅。
这次实验的主题是关于具体实验主题。
为了能顺利完成这个实验,我们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老师提前给我们讲解了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让我们心里有了个底。
实验开始啦!我紧张又兴奋地摆弄着实验器材,就像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在检查自己的武器装备。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实验器材名称,眼睛紧紧盯着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出了差错。
旁边的小伙伴也都全神贯注,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我们紧张的呼吸声。
按照预定的步骤,我先进行了第一步操作。
这一步看起来简单,可真做起来还真不容易。
我得控制好操作的关键因素,稍微有一点偏差,可能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
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稳住。
经过几次尝试,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一步,心里不禁小小地欢呼了一下。
接下来的步骤越来越复杂,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在进行关键步骤名称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怎么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急得满头大汗。
这时,我想起老师说过的话:“遇到问题不要慌,要冷静思考。
”于是,我停下手中的动作,重新审视了一遍实验步骤,仔细观察了其他同学的操作,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原来是我在错误的具体方面上出了岔子。
找到问题所在后,我迅速调整,终于顺利地度过了这个难关。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和小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大家都会停下自己的工作,一起出谋划策。
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让我感到特别温暖,也让我明白了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经过一番努力,实验终于接近尾声。
当看到最终的实验结果时,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实验成功啦!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细心,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
这就是我的实验 2 之旅,充满了挑战和收获。
实验2 线性规划问题及对偶问题求解实验内容与答案提示:灵敏度分析设置方式:先在lingo菜单options里面设置general solver 的dual computation里面加上ranges然后在lingo菜单里面选range就行了注意lingo只能对线性的模型做灵敏度分析题1 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美佳公司计划制造 I、II 两种家电产品。
已知各制造一件时分别占用设备 A、B 的台时、调试时间、调试工序每天可用于这种家电的能力、各售出一件时的获利情况,如表 1-1 所示。
1.问该公司应制造两种家电各多少件,使其获取的利润最大。
max=2*x1+1*x2;5*x2<=15;6*x1+2*x2<=24;x1+x2<=5;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2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X1 3.500000 0.000000X2 1.5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7.500000 0.0000003 0.000000 0.25000004 0.000000 0.50000002. 如果资源出租,资源出租的最低价格至少是多少(即每种资源的影子价格是多少)。
min=15*y1+24*y2+5*y3;6*y2+y3>=2;5*y1+2*y2+y3>=1;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3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Y1 0.000000 7.500000Y2 0.2500000 0.000000Y3 0.50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0.000000 -3.5000003 0.000000 -1.5000003.若家电 I 的利润不变,家电 II 的利润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则该公司的最优生产计划将不发生变化。
实验二 伯努利实验一、实验目的流动流体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由各种形式的能量所组成,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又相互转换。
当流量在导管内作定常流动时,在导管的各截面之间的各种形式机械能的变化规律,可由机械能衡算基本方程来表达。
这些规律对于解决流体流动过程的管路计算、流体压强、流速与流量的测量,以及流体输送等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一种称之为伯努利试验仪的简单装置,实验观察不可压缩流体在导管内流动时的各种形式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现象并验证机械能衡算方程(伯努利方程)。
通过实验加深对流体流动过程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l 、不可压缩的流体在导管中作稳定流动,系统与环境又无功的交换,若以单位质量流体为衡算基准,其机械能守恒方程式为:∑+++=++fhp u g z p u g z ρρ2222121122(1)式中,u l 、u 2 ——分别为液体管道上游的某截面和下游某截面处的流速,m·s -1;P 1、P 2 ——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处的压强,Pa ;z l 、z 2 ——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中心至基准水平的垂直距离,m ; ρ ——流体密度,Kg·m -3;∑h f ——流体两截面之间消耗的能量,J·Kg -1。
若以单位重量为衡算基准,机械能守恒方程式又可以表达为:∑+++=++fHgp gu z gp gu z ρρ2222121122 m 液柱(2)式中,z l 、z 2 ——液体的位压头,m 液柱;∑H f ——流动系统内因阻力造成的压头损失,m 液柱。
2、理想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若无外加能量和损失,则可得到:ρρ2222121122p u g z p u g z ++=++(3)式(3)表示1kg 理想流体在各截面上所具有的总机械能相等,但各截面上每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并不一定相等,但各种形式的机械能之和为常数,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实验二报告实验一:实验题目:测试74LS153的逻辑功能,验证是否和题目中所给的表相同。
实验目的:掌握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掌握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数字电路实验箱,稳压电源,74LS153;实验原理:数据选择器有若干个数据输入端,D0,D1,D2,.....若干个控制输入端A0,A1,A2....和一个(或两个)输出端Q(或Q’).当控制输入码A0,A1...具有不同数据组合时,将选择组合码所对应的二进制数Dx输出。
由于控制输入端的作用是选择数据输入端的地址,故又称为地址码输入端。
其功能表如图输入输出A1 A0 1S Q1 Q2S2* * 1 1 0 00 0 0 0 1D0 2D00 1 0 0 1D1 2D11 0 0 0 1D2 2D21 1 0 0 1D3 2D3实验内容:将74LS153插入实验箱中,按照原理图用导线进行连接,最后将输出与一个LED灯相连,根据LED灯的亮灭来判断逻辑功能是否正确。
实验结果:实验测得的真值表与题目所给的真值表相同。
实验二:实验题目:用多路选择器设计一个8421-BCD非法码检测电路,使得当输入端为非法码组合是输出1,否则为0。
二进制数与BCD码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写出函数Y的表达式,并进行化简,然后画出电路图,接线调试电路,用发光二极管显示输出结果,观察是否与表相符。
设Y=0表示发光二极管熄灭,Y=1表示发光二极管点亮。
二进制B BCD码B3 B2 B1 B0 Q3 Q2 Q1 Q0 Y0 0 0 0 0 0 0 0 00 0 0 1 0 0 0 1 00 0 1 0 0 0 1 0 00 0 1 1 0 0 1 1 00 1 0 0 0 1 0 0 00 1 0 1 0 1 0 1 00 1 1 0 0 1 1 0 00 1 1 1 0 1 1 1 01 0 0 0 1 0 0 0 01 0 0 1 1 0 0 1 0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1 0 0 1 0 0 1 1111111实验目的:掌握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会设计简单的数据选择器。
实验二运算器实验报告
实验二是运算器实验,旨在让我们了解计算机运算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搭建运算器电路并进行验证,深入理解了运算器的运作过程,为我们今后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原理打下了基础。
一、实验原理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运算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了解了运算器中常用的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接着,我们根据原理和逻辑门电路的特点,搭建了一个16位的运算器电路,并测试了电路的逻辑功能和运算准确性。
二、实验步骤
1. 搭建16位运算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逻辑电路。
2. 对搭建的运算器电路进行测试,如测试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逻辑输出是否正确。
3. 实现加法和减法运算功能,测试运算器的运算准确性。
4. 对搭建的运算器电路进行进一步优化,提高电路工作效率和运算速度。
三、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试,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16位的运算器电路,并对电路进行了多项测试和验证。
在逻辑输出方面,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均能够正确输出逻辑值,验证了运算器电路的逻辑功能。
在加法和减法运算方面,运算器电路能够正确实现运算功能,并输出正确的运算结果,这表明运算器电路的运算准确性良好。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计算机中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了运算器电路的搭建和运作方法,并初步掌握了在运算器上实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原理和方法。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运算器电路的优化方法和技巧,提高了电路工作效率和运算速度。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今后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报告姓名:李进学号:10130560118 实验时间:2015.4.6班级:教育康复学1班成绩:________ 指导老师:_赵航_ [实验名称] 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实验目的]1.复习巩固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应用。
2.掌握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
3.正确分析两因素混合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实验:不同性质音乐对儿童的心率影响研究。
不同的音乐性质作为被试内变量,包括正性、中性和负性三个水平;将被试性别作为被试间变量,包括男,女两个水平;将被试的心率因变量。
原始数据表如下:(1)要分析男女儿童聆听不同性质的音乐,其心率是否存在差异,应该采用哪种实验设计?并将数据处理为相应的数据结构,输入到SPSS中,并定义好变量。
数据文件以.sav格式保存,命名为“两因素混合实验数据”(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得出其描述性统计(均值、标准差、被试数),并说明方差是否齐性;b.指出其主效应是否显著,并进行多重比较;c.交互效应是否显著?如显著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并进行多重比较。
d.生成折线图。
将所有操作步骤填在[实验步骤]里,所有的图表及文字说明填在[实验结果]里。
(1)答:应该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第一步:定义变量,输入数据。
定义四个变量名,即:性别、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
对性别赋值时,分别设定1=“男”。
2=“女”。
第二步:选择统计模块。
Analyze →General Linear Model→ Repeated Measures第三步:在定义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 Factor Name)的方框中,设置被试内变量音乐性质,在定义水平数(Number of Level)的对话框里输入3,按添加(Add)钮。
第四步:按定义键(Define),进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主对话框。
将定义的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都键入到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s Variables)框中,将性别键入到被试间因素(Between-Subjects Factors)的方框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实验(实习)名称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实习)日期得分指导教师方忠进系计算机专业网络工程年级大三班次 2 姓名严峰学号20112346065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 QL Server 2005 中S 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的环境
2.了解S 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3.掌握使用向导创建和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4.了解表的结构特点。
5.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修改表的定义。
6.学会使用S QL 语句修改表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
1.设有一学籍管理系统,其数据库名为“EDUC”,初始大小为 10MB,最大为50MB,
最大可增长到5MB,
按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
,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_data.mdf,存放
“student_data”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为
1MB 增长。
路径为“E:\sql_data”。
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_log”, 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_log.ldf”,存放路径为“E:\sql_data”。
(1) 使用向导创建上诉描述的数据库。
使用S 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简称S SMS)创建数据库。
(2)使用向导删除上面建立的数据库。
用S SMS 删除添加建立的数据库E DUC1。
2.修改列属性
(1)用企业管理器将student表中birthday字段设置不能为空
(2)用S QL 语句将S tudent 表中的属性s no char(8)改成v archar(20)类型。
2.1添加列
,默认置为空。
(1)用企业管理器在C ourse 表中添加一列y ear ,类型为v archar(4)
(2)用S QL 语句在y ear 字段添加约束,year 的属性值在2004-2008 之间。
2.2删除列
(1)用S QL 语句将C ourse 表中的y ear 字段删除。
三.实验步骤
(1)使用向导创建上诉描述的数据库。
启动SSMS并连接本地服务器,不需要改变密码直接登录。
1.建立数据库
右击数据库选中新建数据库
2.修改数据库名,数据库逻辑名,初始大小,增长方式等
2)使用向导删除上面建立的数据库
用S SMS 删除添加建立的数据库E DUC1
3. 修改列属性
步骤1:用企业管理器将S tudent 表中的b irthday 字段设为不能为空(not
null)。
要用S QL 语句将S tudent 表中的属性s no char(8)改成v archar(20)类步骤2:
由于s no 为主键,
型,则需要现删除主键,修改后在添加主键
4. 添加列
(1)步骤:展开c ourse 子目录,右键点击-新建列,加入y ear 和类型(2)步骤:新建查询,在查询编辑窗口输入:
5.删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