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柳永词的特点是什么柳永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为宋词的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改变词的审美和内涵,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柳永的词有什么特点?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柳永的词的特点柳永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全心全意致力于写词的文人,也是带领北宋文人开启宋词之路的引路人。
坎坷的仕途经历,让他流连于各种青楼场所,倾听歌妓和市井的心声,为宋词的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改变词的审美和内涵,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柳永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柳永扩大了词的范围,不论是题材上还是立意上都和以往的词人不同。
柳永写了很多描写男欢女爱的词,将词涵盖的对象转向了市井百姓,甚至青楼,所以柳永的词带有很浓重的乡土气息,很是亲切。
其表达的内容更是标新,其词中有的表达了世俗女子泼辣大胆的爱情观念,有的则表现命运多舛的悲苦女子的痛苦心声,还有的表达了对下层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第二是柳永发展了词的长调慢词这种体制,改变了小令一统词坛的格局。
再加上柳永本人精通音律,所以自创了很多新调,后来长调蔚然成风,柳永功不可没。
第三便是柳永的词运用很多的表现手法,柳永将小赋上的许多变现手法都运用到词曲的创作上。
柳永的词里有很多铺叙、渲染的艺术手法,他的词中还大量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他的词格外优美。
第四声是柳永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多。
他的词没有唐五代词人那种雕琢的习气,而是吸收了很多生活中的口语、俗语,通俗易懂。
他的词中还借鉴了不少俗曲和新的腔调,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
柳永蝶恋花内容赏析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是常用的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
它有一定的词牌格律,分为上下两阕,总共六十个字,双调,上下片各四仄韵。
一般用于作者表达心中的愁绪和缠绵悱恻的情感为主。
柳永的词曲多以歌女和少妇做为主题,抒发种种离愁和相思之情。
此篇蝶恋花是一首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怀人之作。
上阙写女子登上高楼倚栏远望,春天原本该是令人心情愉悦的时节,万物复苏,春光明媚。
柳永诗词艺术特点
柳永诗词古朴质朴,以描写日常生活的景物和故事为主,且表达简洁、明确、健康,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诗歌抒发感情细腻,含蓄不禁,千变万化,立意新颖,传神大气,意蕴深远。
其中也融入了当时商业文化的灵性精神和流行文化的观念。
柳永诗词的表达方式大多是通过比喻来表达,在它里面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创意和独特性,往往一句话分析,就能勾起很多的感悟,表述也很精致而淡雅,简洁而有力,普遍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使他成为宋朝词坛的一代宗师。
柳永诗词又写实、又雅,不少诗歌将自己だ深沉的情怀变成字里行间,加以句法的把握,使用比喻的美妙来详细描写,娓娓道出感情深处的情感,隐喻之中散发出千丝万缕而郁郁葱葱的情思。
柳永诗词艺术特点还体现在其讲究凝练,诗词表达多极简,重在情思,节奏重在造型,音节讲究协调,把素材及思想揉合在押韵语言中,以上述几个特点,柳永诗词在宋词界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总之,柳永诗词艺术特点在于其结构精巧、意蕴深远,表情象征,抒发真挚的情怀,充满无限的韵味,清新古朴,使得柳永诗词成为宋朝诗词艺术珍贵的瑰宝。
柳永诗词特点柳永诗词特点柳永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
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1)、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
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
第三,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
(2)、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
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3)、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4)、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
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摘要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体的发展过程中,他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词风多接近民间艺术特色,融合多家特点自成一派,含义深远。
语言多用俚语,却又不乏雅言,贴近人民,浅显易懂,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柳永词语言雅俗共赏引言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号柳屯田,崇安人。
景祐元年进士,一生怀才不遇,终身落魄,穷困潦倒,死后甚至由几个妓女埋葬。
虽然他官场失意,但却写出了一手好词,从词调到作词都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他的很多词调都出于市井新声,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其独特风格,并以之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
他完成了从小令到慢词的发展与转变,并且在词的内容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展,是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领军人物。
一、柳永词的语言特点柳永词的语言特点主要为吸收大量的俚俗语言,却又不失雅致,在词中喜用典故,这样的特点使得柳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都能理解和欣赏,他通过反映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来表现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怜惜。
1、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柳永在词史上率先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入词,更多的展示市井平民的生活与心态,写俗人,写俗世。
他被认为是俗词的开创者,是俗文学中的一枝奇葩。
柳词俚俗拙朴、真实动人,用平实的语言形式传唱出真实的思想情感,以平民的姿态叙写平民的心理和生活,作为通俗歌词,它具体地体现了“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的、所喜悦的,投合了最大多数民众之口味的”这一俗文学概念。
例如柳词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
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用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她们,他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词人之一,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词作品,被誉为“南唐二主之首”。
他的词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想象丰富、意境深远著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一、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柳永的词作品以情感真挚、深沉著称,其作品往往引人入胜,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例如《雨霖铃》一词,就表现出了柳永出色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细腻的想象力。
整篇词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细致的探究,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怀旧之情,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思之中。
此外,柳永的词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一些寓意深刻、含蓄隽永的意象,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是中国词坛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这些意象呈现了柳永的丰富想象力和对自然世界的深刻认识,更展现了柳永独特的词人风度和艺术手法。
二、语言朴实,体裁灵活柳永的词作品以其朴实的语言和灵活的体裁著称。
他的作品中使用的语言简单明了,具有强烈的口语色彩,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柳永还擅长使用描绘细致、抒情凝练的手法,让读者在接收信息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此外,柳永还善于运用不同的词体,如词牌、格律、词种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作品多样化、变化多端,既有《浪淘沙·北客行》这样高亢豪迈,蕴含浓烈乡土气息的作品,也有《雨霖铃·寒蝉凄切》这样内敛、含蓄的作品,甚至还有《曲江二首·其一》这样流畅、优美、活泼的作品,完美地展示出柳永丰富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文化水平。
三、道德感强,人文情怀深刻柳永的词作品中不仅存在着深情的情感表现和精妙的文学技巧,更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道德的认识。
他的作品中常常反映出对尊师重道、敬老爱亲、德行高尚等高尚人文情怀的追求和崇敬。
其中,柳永的《庐山谣》揭示了对清廉高洁的道德情怀的执着追求,同时又表现了对命运多舛者的深情关怀和同情,具有较高的人文关怀性和社会责任感。
柳永名词解释1. 引言柳永,全名柳溶,生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人。
他以其婉约细腻的词作著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南宋词人之一。
柳永的词作独特而且富有创意,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对柳永进行全面的名词解释,介绍他的生平经历、词作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 生平经历柳永于宋徽宗元丰三年(1070年)出生在江苏苏州。
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家族世代务农,家境富裕。
他的父亲柳青是一名文学爱好者,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
柳永从小勤奋好学,尤其对诗词赋曲有浓厚的兴趣。
早年的柳永曾游历南方各地,见闻颇为广博。
他曾在南京读过书,也曾在杭州、苏州等地游历。
在这些地方的旅行中,柳永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材,也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
柳永追随词人秦观学习,广泛涉猎古今文学,对唐代杜牧、元代陆游的诗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精通音律,善于创造优美的音韵,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动听的旋律。
3. 词作特点柳永的词作以婉约细腻而著称,他的词作在汉语词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柳永的词作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充满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以下是柳永词作的几个主要特点:3.1 唯美主义风格柳永的词作追求唯美,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他的词作常常展现出深情、细腻、细致入微的特点,给人一种温婉如水的美感。
他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使词作充满了美的意境。
3.2 抒情主题柳永的词作多以抒情为主题,他常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欢乐或伤感。
他的词作不仅描绘了爱情的喜怒哀乐,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3 借景抒怀柳永善于通过借景抒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常常以描绘自然景物为媒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他的词作中常常出现江河湖海、山林花草等自然景观,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
3.4 叙事性强柳永的词作中也存在着较强的叙事性。
他通过叙述一些故事情节或通过对某个场景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增强了词作的艺术吸引力。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一、本文概述柳永,这位北宋时期的词坛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的词作,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被誉为雅俗共赏的典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柳永词的雅与俗两个层面,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其词作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我们将对柳永词的“雅”进行分析。
柳永的词作中,不乏对自然风景、人生哲理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
他善于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使得词作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他的词作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高度的艺术造诣。
这种高雅的艺术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广为流传,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柳永词的“俗”。
柳永的词作不仅高雅,而且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他的词作中,有许多反映市民生活、描写爱情故事的篇章,这些篇章以平实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种贴近生活的创作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民间广为传唱,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永的词作既具有高雅的艺术风格,又充满了通俗的生活气息。
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使得他的词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柳永词的深入分析,揭示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词坛巨匠的卓越成就。
二、柳永词的雅柳永的词作,不仅以其独特的俗味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更以其深厚的雅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柳永的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柳永的词作语言华美,词藻丰富,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出一个个美丽的艺术世界。
他的词作语言既典雅又优美,既有文人墨客的精致,又不失市井小民的生动,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词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深受读者喜爱。
柳永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他善于以词抒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百态,表达出对人生、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柳永词艺术特点柳永就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就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
她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与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1)、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与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
第二,工于羁旅行役,她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
第三,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就是不曾见过的。
(2)、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
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3)、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她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就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4)、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她贡献最大的却就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
她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
正就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与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她,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她为“曲祖”。
柳永的词作类型
柳永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柳永的词作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婉约词:柳永的早期词作以婉约风格为主,具有清新脱俗的特点。
他的婉约词以爱情为主题,以细腻的描写和委婉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的感性和浪漫情怀。
2. 豪放词:柳永的晚期词作以豪放风格为主,他的词作充满了生命力和激情。
他的豪放词以自然为主题,以豪放的笔调和形象的描绘方式,表现了诗人的豪放和奔放的个性。
3. 爱情词:柳永的词作以爱情为主题,他的爱情词具有深刻的感情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他的爱情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婉约的爱情词,另一种是豪放的爱情词。
不同的类型反映了诗人不同的情感状态和情感表达方式。
4. 田园词:柳永的词作中,田园词占有很大的比重。
他的田园词以自然为主题,以深情的笔调和细腻的描写方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总之,柳永的词作类型多样,从婉约到豪放,从爱情到田园,反映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广泛的视野,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品。
- 1 -。
柳永的写作风格柳永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婉约”主要针对语言风格而言,指和顺婉转、柔美含蓄。
柳永的婉约词多写离情别绪、个人际遇;语言圆润细腻,讲究音韵格调,结构深细填密。
其写作风格主要有以下特点。
1.善于铺叙层层铺叙,恣意渲染。
柳永词以铺叙见长,且能把写景、叙事、抒情融成一片,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如《雨霖铃》。
慢词长调以铺排的方式,将感情浓密的喷发,慢慢的开展出来,以此抒情,情致缠绵,以此写景,景自如画。
2.白描化表达白描包括两个部份,一个是直言无隐,一个是民间俚语,所谓直言无隐,指词中没有含蓄隐晦的语句,而能明白尽致的表现出来,民间俚语指不避俗字、白字,能以俚语入词,柳永之词琅琅上口,并且反映出市井百姓的生活全貌;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
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3.领字独创领字是指位于句子的最前头,用来带领句子,“领”字在效果上,除了可以提掇全词,使全词在铺扬上更具耸动的效果,而且他还可以在同列式词句之中反覆增强,使词情达到高潮,更重要的,他可以冒起直叙,使词采音韵上均有生动的表现,如《八声甘州》中,首句用“潇潇暮雨洒江天”,点出一个意象或情境,而“对”字,便令人觉得来的突兀。
但其实正是以这个“对”字,提掇出面对潇潇秋景的效果,仿佛身为主角面对景色,作一个强烈的衬托,使人充分领会其中的凄清,这便是领字的效果。
4.序列结构指有首有尾,层层叙述,将一个一个所表现分立的意象,将所有的意象串连,而勾勒出一个情境,如《雨林霖》中,前三句只是分属不同的意象,一写蝉、一写长亭、一写骤雨,但在首尾相衔的叙述中,加上点一点的扩大,便勾勒出秋天的凄沧情境。
5.音律之协婉柳词不仅创作了许多词牌,句法和平仄都和旁人大不相同,敢于采择俗曲的开放精神。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
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尤其是妓女的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用市井俗词俚语。
但同时柳永的词还有雅的一面,其词之“雅”主要体现在他那些抒写自我怀抱的作品中,尤其是这些词中景与情的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深深的感发。
柳永词之所以形成这种雅俗并存的艺术风格,有着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对后世的词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柳永;雅词;俗词;雅俗并存Theory of words with vulgar liu YongAbstract:Liu Yong Song altar are two big words, the most prominent one, Liu Yong another side of both popular and elegant side.Liu vulgar words mainly in the subject matter content, Civic Square, a large number of in-depth description of the lives of prostitutes, especially the song, singing voice of secular women; in the performance practices and strive to direct light sources, not for subtle, no Xing, sustenance, useelaborate; in language more slang words with the vulgar marketplace.Liu Yong words but also elegant side, the words of the "Ya" i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embrace of those writing a self-works, especially the middle ground of these words and emotion generat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a sense of deep fat.Liu Yong formation of this artistic style of the coexistence of Elegance has a number of factors, but later the word of people who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Keywords:liu Yong; Jas word; Common word; Composed coexist目录一、柳词之俗 1(一)题材内容俗 1(二)语言风格的俗 2(三)审美情趣上的俗 3 二、柳词之雅 3 (一)内容雅 3(二)语言雅 4 (三)情调雅 4三、柳词之雅俗并存 5 注释 8参考文献 8柳永是中国词史上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对宋代以及后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柳永词的特点:
1.在审美上,柳永婉约词具有婉约美,诗词凄婉绵长,充满儿女之情,而且善于情景交融,诗词多美,充满着音乐与旋旎之美;
2.在题材上,柳永婉约词在题材上有所开阔,部分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北宋前、中期都市的繁华富庶、节日盛况和民情风俗,也有一些羁旅行役和狎妓行乐之词,比较典型的体现了落魄士子和市民阶层的思想乐趣;
3.在体裁上,柳永婉约词在体式上特点是常用慢词,首创了很多词调。
4.在艺术手法上,柳永婉约词采用铺叙和白描手法的创造性运用
5.在语言上,其婉约词语言俚俗浅近,音律婉转,平易轻快,通俗明白,也不失雅致,词造的意境脱俗、显得豪放不羁。
市井词人:柳永北宋史上,争议之最大者,毁誉之最烈者,莫过于柳永及其词作。
“浅近俾俗”、“语言尘下”、“声态可憎”等词在那时彷佛都不约而同的汇集于柳永身上。
苏轼、秦观、李清照等名家都在不同程度的对其词作进行一番评论。
李清照在《词论》就不免表达出对柳词的贬损“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那么,柳永词真的如此低俗吗?柳永词真的只是生存于市井之家吗?推崇备至者,誉其为北宋正宗,能与杜甫诗相提并论;贬损唾弃者,贬其靡靡之音泛滥于六七百年而使雅奏从此断绝。
当我们重拾历史,拂去历史的尘埃,用客观的眼光看待,会发现不一样的柳永——一个宋词演进史的里程碑人物,一个能代表北宋勃勃兴起的市民文化巨人,一个能容雅与俗共赏的才子。
一.柳永性格决定其词作每个人都是多棱镜,都富有多重性格,既有光鲜美丽的一面,也有丑陋龌龊的一面,没有谁是单一的,完美的。
当然,柳永也不例外。
大多数人认为,柳永的性格具有双重性。
就柳永的生平来看,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在汴京长大,在汉乐府、唐诗中耳濡目染,年轻的时候就展露出了满腹的才华。
当然,作为一名官宦子弟,自然以功名为重,这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难以置身之外的仕途之路。
柳永在《长寿乐》(尤红殢雨)中表达了“定然魁甲登高第”的雄心,柳永又在《鱼如水》(其二)中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但他一面整日在瓦肆勾栏中依红偎翠、浅斟低作,一面渴望通过科举一跃成为帝王之师。
这不仅仅出于内心的矛盾,更多的是与自身性格有极大关系。
在其词作上也不无表现出这种双重的对照。
两次进士落第,无不给他沉重打击,不过他还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会自我安慰道“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当他好不轻易的考上进士,但是皇帝见其名,便说道“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这无疑宣判了他仕途的死刑。
、卷 首 语摘 要:众多宋代词人中,应数柳永最负盛名。
其作品流传度甚广,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可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永词”。
柳永开启了两宋慢词的时代,尽管后人对柳永及他的词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宋词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本文试着探讨柳永的生平,以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柳永;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柳永是一个享誉天下而又谤满天下的人物,然而备受争议的他并不能被历史所遗忘,他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宋词的发展基础。
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所作的词题材较为广泛,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是长调的倡导者,同时他用俗词填词,开拓了宋词的新局面。
一、柳永词的思想内容至今,柳永词共有二百一十二首,收录在《乐章集》中,但被世人通识的却较少。
柳永词的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部分:(一)对繁华盛世的描写柳永词思想内容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繁华都市的描写。
宋仁宗时,天下太平,经济繁荣,国富民强,特别是在都市之中,呈现出一派繁华盛世的景象。
柳永一生奔波坎坷,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难免内心有所感怀,便作下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的词。
这些词展现了广阔又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
柳永词中的许多篇目都是反映当时都市生活的繁荣昌盛与欢乐气氛,比如《木兰花慢》《抛球乐》《迎新乐》《醉蓬莱》等。
(二)抒发羁旅之情自小就有豪情壮志的柳永,游学京都,却屡次落榜,仕途不顺,这对他的人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屡次不第后,他开始奔波行役,缘事而起,创作了大量羁旅诗,借以抒发游子思乡幕归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他的羁旅词大都是以秋景为意象,萧瑟秋景中寓伤感情怀。
羁旅行役词,反映了他求仕途中内心的矛盾、苦闷、悲哀、凄凉等复杂人生体会。
这一类词有《倾怀》《梦还京》《阳台路》等。
(三)艳情词屡次不第之后,柳永沦落为繁华市井中的浪子,尽管仕途不顺,他却因此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文做创作中,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因为出众的才华,他经常受到歌妓和乐工的邀约,为他们填词,他也从中获取了谋生的钱财。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翻译
摘要:
1.柳永词的特点
2.描述的场景
3.适合演唱的人群
4.具体的歌词内容
5.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义
正文:
柳永的词作以其清新脱俗、优美动人的风格闻名于世。
其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在清晨的微风中,残月挂在天际,岸边的杨柳轻轻摇曳。
这样的景象,不由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这首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少女演唱。
她们年轻美丽,歌声如银铃般清脆动人。
在她们的演绎下,柳永的词作更显得婉约柔美,充满青春的气息。
词中的歌词内容为:“晓风残月杨柳岸,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几句词意境深远,表达了少女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对青春时光的珍惜。
将这首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美丽和诗意。
在清晨的微风中,残月挂在杨柳岸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昨夜的梦境。
少女的泪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而那些纷飞的花瓣,似乎在提醒我们,时光荏苒,青春易逝。
总的来说,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少女的
心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柳永词的新变柳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品以其细腻的感觉和深刻的思想著称。
除了传统的琼瑶词和闺情体,柳永也尝试着创造一些新形式的词。
这些新变形的词既保留了传统词的特色,又注入了新的元素。
一、素颜词素颜词是柳永最有名的新变形式之一。
它主要是通过对女性妆饰的描写,来表达女性的真实内心。
这种词的特点是以朴素自然、清新淡泊为基调。
素颜词的“素颜”意指脸上不涂妆容,素颜之美也是一种自然之美。
柳永的素颜词以《望秦川山水图》、《春草堂》为代表。
词中所描述的风景,衬托出了素颜下的女子清新脱俗的魅力。
这些词非常具有艺术性,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女性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刻画。
柳永的素颜词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处境和生活状态。
素颜词将传统的女性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柳永文学的一大贡献。
二、情话词情话词是柳永创造的又一新变形式。
由于传统的琼瑶词和闺情体大多是抒发悲伤和思念之情,柳永在此基础上,通过应用新颖的话语表达方式,创造了情话词。
这种词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并且富有一种浪漫的情感。
柳永的情话词包括《雨霖铃》、《临江仙》等。
这些词体现出柳永极富想象力和对爱情的深刻思考,语言通俗易懂,直接言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人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情感体验。
情话词不仅表达了柳永对爱情的独特见解,而且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在感受到其真挚情感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份心灵的解放。
三、游戏词游戏词是柳永在传统词的基础上创造的又一新变形式。
游戏词常常出现在一些宴会或者活动场合中,以一种欢乐、轻松的方式,让人们感到愉快。
柳永的游戏词主要有《庆宝祭》、《玉蝴蝶》、《拂麝香》等。
这些词巧妙利用了形式和语言的变化,将传统的词形式进行重新的创造,注入了更丰满的美感。
这些词以欢乐、轻松为主旨,使读者在读到这些词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份生活的乐趣。
总之,柳永的新变形式的词作品,既保留了传统中国词的特点,又注入了柳永独创的新鲜知识。
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雅词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闻名。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解释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并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
柳永的雅词作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艺术特点:1. 情感真挚细腻:柳永的雅词以真挚的情感为基调,表达了他对爱情、离别、人生等主题的深切思考和感悟。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他的《雨霖铃》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2. 语言简练优美:柳永的雅词语言简练而优美,他善于运用寥寥数语,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他的词句通常简洁明了,字字珠玑,没有多余的修饰和废话。
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使他的作品更加精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例如,在他的《雨霖铃》中,他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雨夜中的凄凉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忧伤和孤寂。
3. 意境独特丰富:柳永的雅词作品中充满了独特而丰富的意境。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独特的情境之中。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如花、月、雨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意境,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他的《雨霖铃》中,他通过描绘雨夜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4. 表达方式多样灵活:柳永的雅词作品中,表达方式多样灵活,他善于运用对比、夸张、借景抒情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表达方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例如,在他的《雨霖铃》中,他通过对比雨夜和思念之情的描写,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柳永的雅词作品具有情感真挚细腻、语言简练优美、意境独特丰富和表达方式多样灵活等艺术特点。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永的雅词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柳永词的特点
柳永词的特点: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
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1)、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
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
第三,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
(2)、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
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
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3)、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
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4)、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
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
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
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
苏轼词的特点
苏轼以诗为词,打破了词的传统限制,成为了豪放词的主要代表人物。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词仅仅停留在豪放风格上,而是他的词的豪放与婉约的特征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共同形成了苏轼词的旷达,富含理趣的特点.
且先看苏轼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是其代表作,“大江东去浪
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广袤的空间,开阔的时间,使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紧接着,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以及卷起的千堆雪,共同形成了一幅奇异的景象,而且“乱”“拍”“惊”“穿”这些动词的运用从声音,形状等方面描绘了赤壁的景色,也客观的说明了古战场的险要地势。
气势宏大,意境豪放,更显其“旷”的特点。
而“江山如画”这两句,使词自然的由古代战场过渡到了古代英雄人物。
下片中抒写古人的英雄气概,塑造了“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从咏古到咏怀,融入自己的感情,是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以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
这首词中将壮丽雄奇的自然风光与雄姿英发的人物以及个人理想结合在一起,并且与开阔的时空相结合,饱含历史观与宇宙观以及忠义奋
发的天性,不拘泥于庭院楼阁,跳出了事物的本身,体现了苏轼词的豪放旷达以及开阖纵横的特点。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词的最后“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是体现了词的柔美,在豪放的总体基调下婉约多情,不仅仅局限于豪放词的雄浑美。
总之,苏轼的豪放词意境气象宏大,气魄非凡,尽显旷达,豪迈。
苏轼的婉约词中也不乏豪放与旷达。
《永遇乐》中的上片就不是开旷放达的,相反是内心痛苦伤感的,“寂寞无人见”,梦醒之后徒留无助与伤怀,下片中“望断故园”只见燕子楼空,却不知佳人何在。
睹物思人,悲从中来,含有身世苍凉悲慨之感。
细腻深情。
但“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却写出了豪放与旷达,与前面的情感大不相同。
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大的时空概念,而且为余浩叹,这需要多么大的胸襟与气魄才能包揽宇宙。
婉约中有豪放旷达之气。
而在《蝶恋花》中描绘了“青杏”“燕子”“柳绵”等纤细清新隽永的景色,但都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只是能配合渲染行人苦恼郁闷的心情的,但就是在这样萧条压抑的景象中,本应是伤春怨别的意境中,我们却感受到了绿水绕人家的静谧祥和,感受到了行人“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活泼场面。
而且“天涯何处无芳草”更是显示出清旷,达观,富含人生哲理之趣,是一种达不到目标之后的果断放手,有一种沉淀后的通透,与“明月夜,短松冈”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