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6
(1)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
(2)他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
他创造性地将赋法移植于长调慢词后,便可用铺叙递进的方式,对事情发生场面和过程进行逐层描绘,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的不同的情感心态,从而大大地扩展了词的叙事言情空间。
就意境而言,柳永的这类羁旅行役词直接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背景为其行踪所及的关塞山河,当然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境的容量。
(3)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的特殊贡献,他将赋体的铺叙手法运用到体式开拓的长调慢词上来,音律协婉、叙事详尽,绘景必工,而又有一二警策语,为全词生色。
柳词雅、俗并陈,敢用俚俗的语句直露地表现艳情,或抒发诗人漂泊的情绪,除了写都市词、歌妓词外,尤以善写羁旅行役词著称。
柳永诗词艺术特点
柳永诗词古朴质朴,以描写日常生活的景物和故事为主,且表达简洁、明确、健康,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诗歌抒发感情细腻,含蓄不禁,千变万化,立意新颖,传神大气,意蕴深远。
其中也融入了当时商业文化的灵性精神和流行文化的观念。
柳永诗词的表达方式大多是通过比喻来表达,在它里面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创意和独特性,往往一句话分析,就能勾起很多的感悟,表述也很精致而淡雅,简洁而有力,普遍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使他成为宋朝词坛的一代宗师。
柳永诗词又写实、又雅,不少诗歌将自己だ深沉的情怀变成字里行间,加以句法的把握,使用比喻的美妙来详细描写,娓娓道出感情深处的情感,隐喻之中散发出千丝万缕而郁郁葱葱的情思。
柳永诗词艺术特点还体现在其讲究凝练,诗词表达多极简,重在情思,节奏重在造型,音节讲究协调,把素材及思想揉合在押韵语言中,以上述几个特点,柳永诗词在宋词界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总之,柳永诗词艺术特点在于其结构精巧、意蕴深远,表情象征,抒发真挚的情怀,充满无限的韵味,清新古朴,使得柳永诗词成为宋朝诗词艺术珍贵的瑰宝。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词人之一,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词作品,被誉为“南唐二主之首”。
他的词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想象丰富、意境深远著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一、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柳永的词作品以情感真挚、深沉著称,其作品往往引人入胜,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例如《雨霖铃》一词,就表现出了柳永出色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细腻的想象力。
整篇词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细致的探究,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怀旧之情,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思之中。
此外,柳永的词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一些寓意深刻、含蓄隽永的意象,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是中国词坛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这些意象呈现了柳永的丰富想象力和对自然世界的深刻认识,更展现了柳永独特的词人风度和艺术手法。
二、语言朴实,体裁灵活柳永的词作品以其朴实的语言和灵活的体裁著称。
他的作品中使用的语言简单明了,具有强烈的口语色彩,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柳永还擅长使用描绘细致、抒情凝练的手法,让读者在接收信息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此外,柳永还善于运用不同的词体,如词牌、格律、词种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作品多样化、变化多端,既有《浪淘沙·北客行》这样高亢豪迈,蕴含浓烈乡土气息的作品,也有《雨霖铃·寒蝉凄切》这样内敛、含蓄的作品,甚至还有《曲江二首·其一》这样流畅、优美、活泼的作品,完美地展示出柳永丰富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文化水平。
三、道德感强,人文情怀深刻柳永的词作品中不仅存在着深情的情感表现和精妙的文学技巧,更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道德的认识。
他的作品中常常反映出对尊师重道、敬老爱亲、德行高尚等高尚人文情怀的追求和崇敬。
其中,柳永的《庐山谣》揭示了对清廉高洁的道德情怀的执着追求,同时又表现了对命运多舛者的深情关怀和同情,具有较高的人文关怀性和社会责任感。
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简析
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简析
(一)表达真挚诚恳
柳永在他的歌妓词中表达了真挚诚恳的情愫,表明衷心的爱慕,传达出真挚的情谊。
他用美妙的词句,诉说出一份心印的爱,把他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令人勾起回忆,使触动最深处的灵魂。
(二)情节跌宕起伏
柳永的歌妓词在情节上,也是跌宕起伏的,令人心碎。
他用优美的词句,捕捉并处理了所有情节,表现出令人感动的深情,令人融入其中,如同置身于情节之中。
(三)语言生动文采
柳永的歌妓词里更是有着语言的生动文采,他用华丽的词句,将感情的思绪形象的表现出来,节奏抑揚頓挫,都是略显伤感的情调,把情绪在文字中完美的展示出来。
(四)情思动人
柳永的词歌,涵盖了无尽的深情,令人情思流连,不但表达了他的个人情谊,更有他对家乡的情愫,对那片土地、对故乡的远方,表达出他一份热深难以割舍的情愫。
综上所述,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在于表达真挚诚恳,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文采,情思动人。
他的词歌,不但表达了他的个人情感,更有他对家乡的情绪,有独特的韵味,令人激动、感动。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一、本文概述柳永,这位北宋时期的词坛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的词作,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被誉为雅俗共赏的典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柳永词的雅与俗两个层面,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其词作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我们将对柳永词的“雅”进行分析。
柳永的词作中,不乏对自然风景、人生哲理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
他善于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使得词作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他的词作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高度的艺术造诣。
这种高雅的艺术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广为流传,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柳永词的“俗”。
柳永的词作不仅高雅,而且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他的词作中,有许多反映市民生活、描写爱情故事的篇章,这些篇章以平实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种贴近生活的创作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民间广为传唱,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永的词作既具有高雅的艺术风格,又充满了通俗的生活气息。
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使得他的词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柳永词的深入分析,揭示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词坛巨匠的卓越成就。
二、柳永词的雅柳永的词作,不仅以其独特的俗味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更以其深厚的雅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柳永的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柳永的词作语言华美,词藻丰富,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出一个个美丽的艺术世界。
他的词作语言既典雅又优美,既有文人墨客的精致,又不失市井小民的生动,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词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深受读者喜爱。
柳永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他善于以词抒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百态,表达出对人生、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柳永词艺术特点柳永就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就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
她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与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1)、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与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
第二,工于羁旅行役,她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
第三,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就是不曾见过的。
(2)、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
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3)、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她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就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4)、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她贡献最大的却就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
她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
正就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与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她,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她为“曲祖”。
柳永的词作类型
柳永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柳永的词作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婉约词:柳永的早期词作以婉约风格为主,具有清新脱俗的特点。
他的婉约词以爱情为主题,以细腻的描写和委婉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的感性和浪漫情怀。
2. 豪放词:柳永的晚期词作以豪放风格为主,他的词作充满了生命力和激情。
他的豪放词以自然为主题,以豪放的笔调和形象的描绘方式,表现了诗人的豪放和奔放的个性。
3. 爱情词:柳永的词作以爱情为主题,他的爱情词具有深刻的感情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他的爱情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婉约的爱情词,另一种是豪放的爱情词。
不同的类型反映了诗人不同的情感状态和情感表达方式。
4. 田园词:柳永的词作中,田园词占有很大的比重。
他的田园词以自然为主题,以深情的笔调和细腻的描写方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总之,柳永的词作类型多样,从婉约到豪放,从爱情到田园,反映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广泛的视野,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品。
- 1 -。
柳永的写作风格柳永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婉约”主要针对语言风格而言,指和顺婉转、柔美含蓄。
柳永的婉约词多写离情别绪、个人际遇;语言圆润细腻,讲究音韵格调,结构深细填密。
其写作风格主要有以下特点。
1.善于铺叙层层铺叙,恣意渲染。
柳永词以铺叙见长,且能把写景、叙事、抒情融成一片,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如《雨霖铃》。
慢词长调以铺排的方式,将感情浓密的喷发,慢慢的开展出来,以此抒情,情致缠绵,以此写景,景自如画。
2.白描化表达白描包括两个部份,一个是直言无隐,一个是民间俚语,所谓直言无隐,指词中没有含蓄隐晦的语句,而能明白尽致的表现出来,民间俚语指不避俗字、白字,能以俚语入词,柳永之词琅琅上口,并且反映出市井百姓的生活全貌;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
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3.领字独创领字是指位于句子的最前头,用来带领句子,“领”字在效果上,除了可以提掇全词,使全词在铺扬上更具耸动的效果,而且他还可以在同列式词句之中反覆增强,使词情达到高潮,更重要的,他可以冒起直叙,使词采音韵上均有生动的表现,如《八声甘州》中,首句用“潇潇暮雨洒江天”,点出一个意象或情境,而“对”字,便令人觉得来的突兀。
但其实正是以这个“对”字,提掇出面对潇潇秋景的效果,仿佛身为主角面对景色,作一个强烈的衬托,使人充分领会其中的凄清,这便是领字的效果。
4.序列结构指有首有尾,层层叙述,将一个一个所表现分立的意象,将所有的意象串连,而勾勒出一个情境,如《雨林霖》中,前三句只是分属不同的意象,一写蝉、一写长亭、一写骤雨,但在首尾相衔的叙述中,加上点一点的扩大,便勾勒出秋天的凄沧情境。
5.音律之协婉柳词不仅创作了许多词牌,句法和平仄都和旁人大不相同,敢于采择俗曲的开放精神。
论柳永词语言的俗与雅【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同时他也是两宋词坛最受争议的词人之一。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柳词的雅俗问题之上。
本文认为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
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多写妓女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使用市井俗词俚语,受到大众市民的欢迎。
他的雅词由俗返雅、雅风发微,其大量杰出的羁旅词和都市生活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键词】:柳永词俗雅“柳永是慢词的“大家”,他大量创作慢词。
慢词长调,在北宋词坛上便有了一个速度迅猛、规模较大的发展。
而在这中间,尤其以柳永的慢词影响最为广泛,它开启了宋词的新天地。
《避暑录话》卷三记一位西夏回朝官员说:“凡有井水饮出,即能歌柳词”,而《鹤林玉露》又说金主完颜亮闻歌柳永《望海潮》,“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意”。
可见柳永在北宋众多的词人中间,算得上是一位幸运的“佼佼者”了。
后人一向又把柳永的词判为“俗曲”,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剖析时,才能更加认清柳永词语言“俗不伤雅、雅不避俗、雅俗共济、以俗为美”的特性。
一、柳永词语言的俚俗柳永的词主要贡献虽在于它的热情讴歌恋情方面,但它的缺点也同样与此——其题材内容的狭隘固然已一目了然、不用多说,柳词的大部分语言浅近俚俗。
后人常说,柳词基本属于“俗词”的类型,这个“俗”字的含义应包括多个方面:通俗、浅俗、世俗、俗靡等等。
通俗甚至浅俗,都还不能说是诗歌创作的严重缺点,而“世俗”则又还可以从中“披沙沥金”地检择出一些“合理”成分。
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他的词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柳词的很多作品带有与市民意识、市民作风相一致的俚俗、浅俗、甚至的鄙俗语言风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柳永词的特点:
1.在审美上,柳永婉约词具有婉约美,诗词凄婉绵长,充满儿女之情,而且善于情景交融,诗词多美,充满着音乐与旋旎之美;
2.在题材上,柳永婉约词在题材上有所开阔,部分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北宋前、中期都市的繁华富庶、节日盛况和民情风俗,也有一些羁旅行役和狎妓行乐之词,比较典型的体现了落魄士子和市民阶层的思想乐趣;
3.在体裁上,柳永婉约词在体式上特点是常用慢词,首创了很多词调。
4.在艺术手法上,柳永婉约词采用铺叙和白描手法的创造性运用
5.在语言上,其婉约词语言俚俗浅近,音律婉转,平易轻快,通俗明白,也不失雅致,词造的意境脱俗、显得豪放不羁。
、卷 首 语摘 要:众多宋代词人中,应数柳永最负盛名。
其作品流传度甚广,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可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永词”。
柳永开启了两宋慢词的时代,尽管后人对柳永及他的词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宋词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本文试着探讨柳永的生平,以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柳永;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柳永是一个享誉天下而又谤满天下的人物,然而备受争议的他并不能被历史所遗忘,他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宋词的发展基础。
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所作的词题材较为广泛,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是长调的倡导者,同时他用俗词填词,开拓了宋词的新局面。
一、柳永词的思想内容至今,柳永词共有二百一十二首,收录在《乐章集》中,但被世人通识的却较少。
柳永词的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部分:(一)对繁华盛世的描写柳永词思想内容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繁华都市的描写。
宋仁宗时,天下太平,经济繁荣,国富民强,特别是在都市之中,呈现出一派繁华盛世的景象。
柳永一生奔波坎坷,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难免内心有所感怀,便作下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的词。
这些词展现了广阔又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
柳永词中的许多篇目都是反映当时都市生活的繁荣昌盛与欢乐气氛,比如《木兰花慢》《抛球乐》《迎新乐》《醉蓬莱》等。
(二)抒发羁旅之情自小就有豪情壮志的柳永,游学京都,却屡次落榜,仕途不顺,这对他的人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屡次不第后,他开始奔波行役,缘事而起,创作了大量羁旅诗,借以抒发游子思乡幕归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他的羁旅词大都是以秋景为意象,萧瑟秋景中寓伤感情怀。
羁旅行役词,反映了他求仕途中内心的矛盾、苦闷、悲哀、凄凉等复杂人生体会。
这一类词有《倾怀》《梦还京》《阳台路》等。
(三)艳情词屡次不第之后,柳永沦落为繁华市井中的浪子,尽管仕途不顺,他却因此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文做创作中,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因为出众的才华,他经常受到歌妓和乐工的邀约,为他们填词,他也从中获取了谋生的钱财。
柳永十首经典诗词概述柳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以其深情、婉约而著称于世。
柳永的十首经典诗词被广为传诵,深受后人喜爱。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十首诗词,并对其艺术特点、表达意境等进行深入探讨。
一、《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1 艺术特点•婉约风格:柳永的这首词以其秀丽的婉约风格而闻名。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表现了怀人离别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意境独特:词中掺杂了凄凉、留恋、离别等情感,赋予了全词一个伤感、忧愁的意境。
同时,通过描绘雨夜长亭和远方的烟波,营造了一种愁绪、遥远的感觉。
1.2 词的解析这首词通过雨夜长亭的描写,表达了悲伤离别的情感。
寒蝉的叫声切中人心,让人不禁联想到即将分别的场景。
词中的“都门帐饮无绪”表现了词人对将别的人的留恋之情,他们纵然有千言万语,此时却变成了无言之泪。
最后两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了对离开者的思念之情和远方的遥远感。
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楼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1 艺术特点•抒发壮志情怀:词中透露出悲壮的情感,表达了对白发渔樵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唯美优雅:柳永凭借婉约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悠扬的旋律,营造出一种美的境界,使人陶醉其中。
•写实性与浪漫性的结合:词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又融入了一种追求理想、崇尚自由的浪漫情感。
2.2 词的解析这首词写了一个白发渔樵人坐在江楼上,回首看长江东逝水的壮丽场景。
前两句表达了世事如浮云,英雄成败转瞬即逝的意境。
青山依旧,夕阳依然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壮丽景色的赞美。
下半部分通过描写白发渔樵人的生活和饮酒欢聚的场景,以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概括,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快乐的向往。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翻译
摘要:
1.柳永词的特点
2.描述的场景
3.适合演唱的人群
4.具体的歌词内容
5.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义
正文:
柳永的词作以其清新脱俗、优美动人的风格闻名于世。
其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在清晨的微风中,残月挂在天际,岸边的杨柳轻轻摇曳。
这样的景象,不由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这首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少女演唱。
她们年轻美丽,歌声如银铃般清脆动人。
在她们的演绎下,柳永的词作更显得婉约柔美,充满青春的气息。
词中的歌词内容为:“晓风残月杨柳岸,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几句词意境深远,表达了少女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对青春时光的珍惜。
将这首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美丽和诗意。
在清晨的微风中,残月挂在杨柳岸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昨夜的梦境。
少女的泪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而那些纷飞的花瓣,似乎在提醒我们,时光荏苒,青春易逝。
总的来说,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少女的
心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柳永词语言特色整理柳永词语言特色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
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接受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奇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转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柳永作词特点(1)、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深厚的市民气息。
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苦痛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受和美妙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
其次,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原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善的艺术境界。
第三,呈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
(2)、进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力量。
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提倡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3)、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制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协作,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4)、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
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汲取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
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很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进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
柳永词的特点_柳永词代表作柳永是中国宋词词坛上一颗闪耀的明星,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柳永的婉约词清新亮丽,细腻婉转,那柳永的词特点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柳永词的特点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柳永词的特点柳永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柳永扩大了词的范围,不论是题材上还是立意上都和以往的词人不同。
柳永写了很多描写男欢女爱的词,将词涵盖的对象转向了市井百姓,甚至青楼,所以柳永的词带有很浓重的乡土气息,很是亲切。
其表达的内容更是标新,其词中有的表达了世俗女子泼辣大胆的爱情观念,有的则表现命运多舛的悲苦女子的痛苦心声,还有的表达了对下层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第二是柳永发展了词的长调慢词这种体制,改变了小令一统词坛的格局。
再加上柳永本人精通音律,所以自创了很多新调,后来长调蔚然成风,柳永功不可没。
第三便是柳永的词运用很多的表现手法,柳永将小赋上的许多变现手法都运用到词曲的创作上。
柳永的词里有很多铺叙、渲染的艺术手法,他的词中还大量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他的词格外优美。
第四声是柳永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多。
他的词没有唐五代词人那种雕琢的习气,而是吸收了很多生活中的口语、俗语,通俗易懂。
他的词中还借鉴了不少俗曲和新的腔调,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
柳永词代表作柳永的作品其实有很多但是《雨霖铃》是他最具代表的一首。
在众多人的评价里面,《雨霖铃》、《蝶恋花》还有《望海潮》都是柳永的代表作。
在《雨霖铃·寒蝉凄切》里面是缠绵悱恻的离别,被誉为别情名篇,而《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则是成功刻画了思念意中人的痴情人。
《望海潮·东南形胜》展现了宋朝时期繁华的杭州。
在这三首里面传唱最多的就是《雨霖铃》和《蝶恋花》,其中《蝶恋花》里面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人人皆知。
《雨霖铃》是小编认为最具代表之作,这首词中是柳永在汴京南下时与当时的恋人的惜别之作。
柳永因轻薄之词遭到宋仁宗的轻视,所以开始为歌姬们写词为生。
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雅词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闻名。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解释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并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
柳永的雅词作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艺术特点:1. 情感真挚细腻:柳永的雅词以真挚的情感为基调,表达了他对爱情、离别、人生等主题的深切思考和感悟。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他的《雨霖铃》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2. 语言简练优美:柳永的雅词语言简练而优美,他善于运用寥寥数语,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他的词句通常简洁明了,字字珠玑,没有多余的修饰和废话。
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使他的作品更加精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例如,在他的《雨霖铃》中,他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雨夜中的凄凉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忧伤和孤寂。
3. 意境独特丰富:柳永的雅词作品中充满了独特而丰富的意境。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独特的情境之中。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如花、月、雨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意境,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他的《雨霖铃》中,他通过描绘雨夜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4. 表达方式多样灵活:柳永的雅词作品中,表达方式多样灵活,他善于运用对比、夸张、借景抒情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表达方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例如,在他的《雨霖铃》中,他通过对比雨夜和思念之情的描写,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柳永的雅词作品具有情感真挚细腻、语言简练优美、意境独特丰富和表达方式多样灵活等艺术特点。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永的雅词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柳永的词作类型
柳永是南宋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品被称为“柳词”,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柳永的词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思乡离别类:柳永在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离乡异乡的
情况下度过的,因此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悲伤。
2. 情爱抒怀类:柳永的词作中涉及到了许多情感和爱情的主题,他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刻画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3. 骚体小调类:柳永的词作中还有一些骚体小调,这些小调以
幽默、调侃、夸张的方式表达了柳永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反思。
4. 风景描写类:柳永的词作中经常出现自然景观的描写,这些
描写以细腻、优美的笔触展示了柳永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综上所述,柳永的词作类型丰富多样,从思乡离别到情爱抒怀,从骚体小调到风景描写,每一种类型都展现出了柳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 1 -。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摘要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体的发展过程中,他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词风多接近民间艺术特色,融合多家特点自成一派,含义深远。
语言多用俚语,却又不乏雅言,贴近人民,浅显易懂,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柳永词语言雅俗共赏引言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号柳屯田,崇安人。
景祐元年进士,一生怀才不遇,终身落魄,穷困潦倒,死后甚至由几个妓女埋葬。
虽然他官场失意,但却写出了一手好词,从词调到作词都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他的很多词调都出于市井新声,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其独特风格,并以之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
他完成了从小令到慢词的发展与转变,并且在词的内容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展,是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领军人物。
一、柳永词的语言特点柳永词的语言特点主要为吸收大量的俚俗语言,却又不失雅致,在词中喜用典故,这样的特点使得柳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都能理解和欣赏,他通过反映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来表现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怜惜。
1、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柳永在词史上率先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入词,更多的展示市井平民的生活与心态,写俗人,写俗世。
他被认为是俗词的开创者,是俗文学中的一枝奇葩。
柳词俚俗拙朴、真实动人,用平实的语言形式传唱出真实的思想情感,以平民的姿态叙写平民的心理和生活,作为通俗歌词,它具体地体现了“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的、所喜悦的,投合了最大多数民众之口味的”这一俗文学概念。
例如柳词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
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用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她们,他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
追前事、暗心伤。
”(《少年游》)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迷仙引》)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词作相比,不仅内容风格有所不同,更体现了观念的变化。
而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词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
不过其中也有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这也是他常常受到宋代文人指责的原因之一。
再例如柳词反映市民生活的隆盛与享乐。
柳词区别于文人士大夫的荒野情趣、田园隐逸,而带有浓厚的世俗享乐之风。
反映出那个时代充满声色娱乐和浅斟低唱的富贵之地中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和在宴饮游乐之中的纸醉金迷,例如《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 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山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 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 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 画堂一枕春醒。
”这首词描写了京都民众清明游乐的真实场景。
“倾城,尽寻胜去”是对春游盛况的总概,万家之管弦新声喧染了节日的气氛,人们带着丰盛可口的美食,打扮“艳冶”的妆容到郊外享受自然风光,极尽当时市民生活的富庶盛隆。
而另一首《望远行》则把世俗享乐生活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
“绣帏”、“藻井”、“金梯”、“凤楼”、“画阑”组成了一个华丽的居住环境,然而在这样的富丽堂皇的闺阁中,却有一位贵妇人“金钗买醉”,可见在当时那样一个升平盛世中,人们丰盈的物质生活仍然代替不了精神上的匮乏和空虚。
2、清雅华丽,雅俗共赏柳永词在吸收民间俚语的同时又不乏雅言,还善于化前人诗句入词,表现人生所持的理性态度,做到既雅又俗,俗中有雅,雅不避俗。
他是词史上第一位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作家。
从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来看,该词所抒写的是词人与恋人的离别之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该词有“执手相看泪眼”之浅俗,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清雅,是该词俗不伤雅,雅俗共赏。
这首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情景相生,别意缠绵;写景造境,虚实相生。
实际上全词所写时空极为有限,就是在分手即将告别登船的刹那间,但作者柳永却铺展开来,有远有近、有虚有实、反复申诉、委婉曲尽,将一对恋人离别之际的神态、动作、心理及所处环境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恰似一幅工笔画,笔笔皆到,但却灵气活现,毫不板滞之感,这既是长调本身具有采用这种铺叙的可能,更是柳永铺叙的才能所致。
本篇的语言自然流畅,雅俗兼备。
“执手相看泪眼”等语,浅近俚俗,当和民间俗曲同调;而“今宵酒醒何处”二句,清雅俊逸,堪与文人雅词比肩,因此被称为“古今俊语”,后人也常用之来指代柳词的风格。
此词体现了柳词俗不伤雅,雅不避俗,雅俗共赏的语言特色。
3、用典柳永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入词,用典又不拘于典,臻于“用事不使觉”(《颜氏家训》)的境地,可见柳永引诗用典的娴熟功力。
《凤栖梧》是《乐章集》中一首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描写音乐的好词章。
在这首词里,柳永处处用典,又处处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如诗如画,清新生动,使人在如闻其声的同时,不仅获得了听觉上的美感享受,还获得了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帘下清歌帘外宴。
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
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
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
坐上少年听不惯。
玉山未倒肠先断。
”古代散文中留下了许多描写歌声的名句佳语,成为后世文人写作时爱用的典故。
这首《凤栖梧》描写歌声,正是在这些典故的基础上写成的,“牙板数敲珠”一句借用《礼记乐记》描写歌声中的“歌者止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累累平端如贯珠”一句,他以珠一串形象化了歌女圆润流转有板有眼的歌声,“梁尘暗落琉璃盏”一句借用刘向《别录》:“鲁人虞公发生,清晨歌动粱尘”。
他以梁尘落来渲染歌声的清脆和穿透力,再别出心裁地增加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盏。
以这个器皿来承接落下的梁尘,化虚为实,带有扩张意味的意象更具有实感。
“渐遏遥天”一句借用《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典故,但加了一个“渐”字,就写出歌声有细到壮,由弱到强,不断加强的力度。
“桐树花深孤凤怨”一句虽为引用前人的诗句,但“梧桐”“凤凰”是古代诗句中常见的意象,而且古代又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传说。
柳永借助这些绘制了一个画面,极易引发人们对歌声的联想。
《望远行》是柳永的一首咏雪词,词中“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隐括唐人郑谷《雪中偶题》中的诗句:“江上往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点化李商隐《无题》诗意,即“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二、柳词语言特点形成的原因柳永在仕途上其实很有天赋,可惜由于性格原因,他屡遭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于是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柳家世代做官。
柳永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
学成之后,他就到汴京应试,准备大展宏图,在政治上一试身手。
不料,一到光怪陆离的京城,骨子里浪漫风流的年轻才子柳永,就被青楼歌馆里的歌妓吸引,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抛在了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与青楼歌妓打得火热,而且还把他的风流生活写进词里:“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
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
”(《长寿乐》)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此行考中进士的目标,只是他“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没把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
他曾经向心上人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
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
其实,从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很有点叛逆精神。
其实这只是失望之后的牢骚话,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鱼水》中一方面说“浮名利,拟拚休。
是非莫挂心头。
”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着“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战科场。
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禁中,上达宸听。
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再度的失败,柳永真的有些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
在官场上受挫后,他对政治失去了信心,从此流连在大街小巷,为歌姬们写词。
由于柳永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
因此,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行股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
此外,也有一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
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三、柳永词在词史上的特殊地位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
如他的羁旅行役词,既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为衣食所役的悲愤,又流露出对游宦生活,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与否定。
他对都市的写真词,也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无论是汴京还是苏、杭,读起来令人感到如临其境、美不胜收。
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
一,开拓了词的题材。
词从晚唐以来,主要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其内容总不出男欢女爱、离别相思。
北宋前期词坛,文人填词大致承袭唐五代花间词风,而以晏殊、欧阳修为盟主。
与晏、欧几乎同时,以柳永为代表的“歌者之词”,却另辟蹊径,把汉魏乐府中游子思妇题材同唐五代词中男女情爱与离愁别绪的描写结合起来,从词的内容、表现手法到语言风格,都令人耳目一新,给文人词输进了新鲜的血液。
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之前,词家多采用花间体小令,由于体制短小,尺水兴波,手法上多用比兴,追求含蓄,讲求余韵不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