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防护标准(中文版)
- 格式:pdf
- 大小:514.62 KB
- 文档页数:19
LIMITATION OF LIABILITYTHIS DOCUMENT IS A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STANDARD ANSI/ESD S20.20 – 2007. THE ESD ASSOCIATION, ITS OFFICERS, MEMEBERS AND EMPLOYEES HAVE BEEN DILIGENT IN SECURING AND PROVIDING THIS TRANSLATED DOCUMENT BUT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TRANSLATION.THE ESD ASSOCIATION, ITS OFFICERS, MEMEBERS AND EMPLOYEES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CLAIMS AGAINST OR DAMAGES OR LOSSES (DIRECT OR INDIRECT, ACTUAL OR CONSEQUENTIAL) SUFFERED BY ANYONE DUE TO ERRORS OR MISTAKES IN TRANSLATION WHO RELIES ON THIS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E STANDARD. IN THE CASE OF ANY CONFLICT BETWEEN THIS TRANSLATED DOCUMENT AN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STANDARD, THE ENGLISH VERSION SHALL CONTROL.责任限制此文件为英文版的标准ANSI/ESD S20.20 – 2014之解读,静电放电协会和它的工作人员,会员及雇员都在不断地致力于完善和提供这份文件,但并保证此翻译版本的精确性。
翻译版本中会有错误的地方,对于任何个人或单位因依赖此标准的翻译版本而引发的损失和伤害,静电放电协会和它的工人人员,会员及雇员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和任何赔偿(包括直接的,间接的,现时的或者是以后可能发生的)当标准ANSI/ESD S20.20 – 2014之英文版本和翻译版本发生矛盾的时候,以英文版本为准。
E S D防护要求规范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目的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4.1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2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4.3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4.4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根据ANSI/ESD-S5.2 CLASS M1标准,如下: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ESD20.20 认证标准说明ANSI/ESD相关知识ANSI成立于1918年,原名是美国工程标准委员会(American Engineering Standards Committee;AESC),1928年改名为美国标准协会(American Standards Association;ASA),1966年改名为美国标准学会(America Standards Institute;USASI),1969年正式改为现名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
ESD协会于1982年在美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是一个专家志愿者协会,从事静电防护理论和实践研究。
成立初期不到100名成员,目前成员遍布全球,总数超过2000名。
刚开始其领域只限于电子元器件的静电影响,现今已拓宽到包括诸如纺织,塑料,织物处理,居室清洁和形象艺术等领域,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该协会授权通过标准开发,教育节目,专业书籍,出版物,指南,认证工作和座谈会宣传ESD知识。
ESD20.20 标准ANSI/ESD S20.20:2007 是美国ESD Association(ESD 协会)于2000 年正式推出认可的认证项目,该协会由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使用商组成的,主要成员包括了IBM,MOTOROLA 等公司,这些公司的OEM 工厂或供货商必须要通过ESD S20.20 认证认可,才能获取和保持OEM 和供应产品的资格。
所以,可以认为ESD20.20 是一个买方认证标准,对于那些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源及转换器、显示屏的制造商而言,要成为知名品牌的供应商,ESD20.20 近似于一个强制认证标准。
IEC认证标准说明IEC61340-5-1:2007标准是ESD S20.20:2007之外的另一个新的防静电国际认证标准,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2007年8月之前此标准一直是处于技术规范的状态,并未形成国际标准。
E S D防护要求规范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目的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根据ANSI/ CLASS M1标准,如下: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esd的标准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指静电放电,是一种
由于电荷不平衡引起的电流流动。
为了防止ESD对电子设
备和元器件造成损害,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ESD标准的详细解释:
1. ANSI/ESD S20.20:这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制
定的ESD管理系统标准。
它规定了防止静电放电的最佳实践,包括人员地面连接、防静电工作台和设备、静电敏感
设备的处理等。
2. IEC 61340-5-1: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
ESD防护标准。
它规定了防止静电放电的控制措施,包括ESD防护区域的建立、人员的培训和防护装备的选择等。
3. MIL-STD-1686C:这是美国国防部制定的ESD防护标准。
它规定了在军事设备和系统中防止静电放电的要求,包括ESD防护区域的划定、设备的防护措施和测试方法等。
4. JESD625:这是半导体工业协会(JEDEC)制定的ESD测
试标准。
它规定了半导体器件的ESD敏感性等级和测试方法,以确保器件在正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不受ESD损害。
5. ISO 10605: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ESD测
试标准。
它规定了车辆电子系统的ESD抗扰度要求和测试
方法,以确保车辆电子设备在静电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这些ESD标准主要涵盖了ESD防护措施的制定、ESD防护区域的建立、人员的培训和防护装备的选择、ESD敏感设备的处理、ESD测试方法等方面。
遵守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ESD对电子设备和元器件造成的损害,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ANSI/ESD-S20.20-2007静电放电协会标准ANSI/ESD-S20.20-1999之修订版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方案 ⎯电气和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不包括电动引爆装置)的保护静电放电协会7900 Turin Road, Bldg 3, Ste 2,Rome, NY 13440‑2069美国国家标准2007年3月1日批准ESD Association Standards CommitteeStandards Interpretation BulletinJune 19, 2008The ESD Association Standards Committee is issuing this interpretation bulletin regarding ANSI/ESD S20.20-2007. This bulletin modifies the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Table 3 EPAControl Items (Garments). Table 3 should now be modified to disregard the two garment types; “Groundable Static Control Garment” and “Groundable Static Control Garment System”, along with their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Additionally, the “Static Control Garment” Required Limit should be: 1 x 105 ohms to 1 x 1011 ohms, per ANSI/ESD STM2.1-1997.These changes are necessary because the referenced document, ANSI/ESD STM2.1, has been brought back to a Work in Progress (WIP) status and therefore these two garment types (mentioned above) are also brought back to WIP status.Reference InformationTable 3. EPA ESD Control ItemsProduct Qualification 1Compliance Verifica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ESD ControlItemTest Method RequiredLimit(s)2Test Method Required Limit(s) Static Control Garment (ANSI/ESD STM2.1) < 1 x 1011 ohms ESD TR53 Garments Section < 1 x 1011 ohms Groundable Static Control Garment (ANSI/ESD STM2.1) < 1 x 109 ohmsESD TR53 Garments Section < 1 x 109 ohmsGarmentsGroundable Static Control GarmentSystem(ANSI/ESD STM2.1)< 3.5 x 107 ohms ESD TR53 Garments Section< 3.5 x 107 ohmsJohn KinnearWorking Group ChairmanTim JarrettStandards ChairmanESD Association Standards CommitteeStandards Change NotificationJune 14, 2007This notification reports on two typos in ANSI/ESD S20.20-2007, Table 2 Personnel Grounding Requirement. These corrections have been made to the Standard and are highlighted below for your reference.Previous InformationTable 2. Personnel Grounding RequirementProduct Qualification 1Compliance Verification Personnel Ground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 Test Method Required Limit(s) Test Method Required Limit(s) Wrist Strap System2ANSI/ESD S1.1 (Section 5.10)0.8 x 106 to 1.2 x 106 ohmsESD TR53 Wrist Strap Section< 3.5 x 107 ohmsCurrent InformationTable 2. Personnel Grounding RequirementProduct Qualification 1Compliance Verification Personnel Ground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 Test Method Required Limit(s) Test Method Required Limit(s) Wrist Strap System2ANSI/ESD S1.1 (Section 5.11)< 3.5 x 107 ohmsESD TR53 Wrist Strap Section< 3.5 x 107 ohmsJohn KinnearWorking Group ChairmanTim JarrettStandards ChairmanComments can be sent to the ESD Association by one of the following methods: Email: info@ Fax: 315-339-6793静电放电协会标准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方案⎯电气和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不包括电动引爆装置)的保护静电放电协会2007年2月11日批准提醒静电放电协会(ESDA)之标准和出版物是为了公共利益,即消除制造商与买家之间的误解,为产品的交流与改进提供方便,以及协助客户选择和获得他所特别需要的产品。
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4.1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2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4.3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4.4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根据ANSI/ESD-S5.2 CLASS M1标准,如下: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5.1 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5.2 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将防静电工作区内使用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类:五、职责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生产主管、拉长督促生产员工穿好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并戴好防静电手腕带,并对手腕带进行定期测量,确保工作有效,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保安组负责督导外来人员进入制造中心车间前穿戴防静电工衣及鞋套。
精心整理一、目的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4.3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4.4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根据ANSI/ESD-S5.2 CLASS M1标准,如下: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五、职责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处理;生产主管、拉长督促生产员工穿好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并戴好防静电手腕带,并对手腕带进行定期测量,确保工作有效,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保安组负责督导外来人员进入制造中心车间前穿戴防静电工衣及鞋套。
设防静电地垫,并保证有效接地。
禁止直接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7.2.1.3 天花板及墙壁建议使用抗静电型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制品或石灰涂料,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7.2.1.4 应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4欧姆,为保证人员安全,应加装欧姆限流电阻。
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防静电工帽防静电烙铁(如需使用烙铁)离子风机7.2.2 II级区域要求7.2.2.1 防静电工作区应清楚标明区域界限以及警示标志7.2.2.2 一般情况下允许直接使用自流坪地板,禁止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七、作业程序及内容8.1、作业内容:各类型之晶体皆有其抗静电能力。
实际上芯片在达到能承受静电压值的1∕4以后, 这些芯片就会产生”衰退”的现象。
一、目的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4.1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2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4.3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4.4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根据ANSI/ESD-S5.2 CLASS M1标准,如下: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5.1 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5.2 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将防静电工作区内使用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类:五、职责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处理;生产主管、拉长督促生产员工穿好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并戴好防静电手腕带,并对手腕带进行定期测量,确保工作有效,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保安组负责督导外来人员进入制造中心车间前穿戴防静电工衣及鞋套。
权责声明本文件是为了促进国内电子行业静电防护水平的提高,恒信静电中心通过对ESDA新版标准ANSI/ESD S20.20-2014研讨的解读文件,并不保证本文件的准确性,其中可能存在理解偏差或错误,对于任何个人或单位因此而引发的损失,本中心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任何赔偿,当本文件与标准发生矛盾时请以ANSI/ESD S20.20-2014标准为准。
我们欢迎阅读者对我们译文指导和纠正,交流与探讨,促进我们防静电措施符合性。
标准制定是为了保护静电敏感件(电子电气零部件、组件和装置(排除电动引爆装置))建立一套静电防护管理控制程序,系统化地采取防护措施,从而减少静电敏感件受到静电放电损害。
前言新标准范围涵盖了静电放电控制程序的设计、建立、实施和维持所必要的要求,控制程序适用于静电放电敏感度大于等于人体模型的100伏和带电器件模型200伏的电气或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等的制造、处理、组装、安装、包装、标签、服务、测试、检验或其它处理活动。
200伏限值是基于减少可能产生场感应导致损坏的必要的绝缘体的处理程序。
今后设备的静电放电稳健性将完全由人体模型和带电器件模型表示,因为带电器件模型描述导体与导体接触与原来机器模型有关,也因此机器模型测试将不再要求设备资格,同时测试数据也将不可用。
新版标准范围有较大变化,在原范围基础上增加了带电器件模型限值,以及定义了孤立导体的要求,孤立导体具体可参考原标准机器模型。
标准仍然是根据军方和商业组织的历史经验来建立一个处理静电放电敏感件程序的要求。
参考文献包括静电放电协会、美国军方和美国国家标准局批准的关于材料特性标准和测试方法。
静电放电控制基本原理是未发生大变化,仍然是:A.环境内所有导体(包括人体)应该连结或电气联接在一起并与已知接地或人造接地(如在船或飞机上)相连。
这个连接将所有物体和人体之间建立了一个等电位平衡,只要系统中所有物体都处在同一个电位上,就可以在高出地电位“零伏特”时仍然可以维持静电保护。
权责声明本文件是为了促进国内电子行业静电防护水平的提高,恒信静电中心通过对ESDA新版标准ANSI/ESD S20.20-2014研讨的解读文件,并不保证本文件的准确性,其中可能存在理解偏差或错误,对于任何个人或单位因此而引发的损失,本中心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任何赔偿,当本文件与标准发生矛盾时请以ANSI/ESD S20.20-2014标准为准。
我们欢迎阅读者对我们译文指导和纠正,交流与探讨,促进我们防静电措施符合性。
标准制定是为了保护静电敏感件(电子电气零部件、组件和装置(排除电动引爆装置))建立一套静电防护管理控制程序,系统化地采取防护措施,从而减少静电敏感件受到静电放电损害。
前言新标准范围涵盖了静电放电控制程序的设计、建立、实施和维持所必要的要求,控制程序适用于静电放电敏感度大于等于人体模型的100伏和带电器件模型200伏的电气或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等的制造、处理、组装、安装、包装、标签、服务、测试、检验或其它处理活动。
200伏限值是基于减少可能产生场感应导致损坏的必要的绝缘体的处理程序。
今后设备的静电放电稳健性将完全由人体模型和带电器件模型表示,因为带电器件模型描述导体与导体接触与原来机器模型有关,也因此机器模型测试将不再要求设备资格,同时测试数据也将不可用。
新版标准范围有较大变化,在原范围基础上增加了带电器件模型限值,以及定义了孤立导体的要求,孤立导体具体可参考原标准机器模型。
标准仍然是根据军方和商业组织的历史经验来建立一个处理静电放电敏感件程序的要求。
参考文献包括静电放电协会、美国军方和美国国家标准局批准的关于材料特性标准和测试方法。
静电放电控制基本原理是未发生大变化,仍然是:A.环境内所有导体(包括人体)应该连结或电气联接在一起并与已知接地或人造接地(如在船或飞机上)相连。
这个连接将所有物体和人体之间建立了一个等电位平衡,只要系统中所有物体都处在同一个电位上,就可以在高出地电位“零伏特”时仍然可以维持静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