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检验卡片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
1、检查条件:正常室内光线,视距30cm,检验时间不超过3秒。
2、检验内容:一、卡基尺寸序号缺陷类别检验方式二、卡基外观序号缺陷类别检验方式1A 目检 菲林尺2A 目检 OA 3A 目检4A 目检5A 菲林尺6A 菲林尺7B 目检 塞尺8A 目检表面线圈、模块印迹Inlay的顺序或方向混乱不允许有气泡、气斑、图案变形,不允许不良类别使用MCC8模块的INLAY厚度标准要求为0.42~0.46mm;使用MOA2模块的INLAY厚度标准要求为0.45~0.49mm;卡基弯曲变形卡损伤 ①最大翘曲≤0.95mm(包含卡厚) ,允收;②卡基翘曲1.3~0.95mm且不影响个人化设备生产,B类;③整卡的最大曲翘大于1.3mm(含卡厚),A类。
①变形、破裂:不允许;②凹凸不平:无明显手感,且30CM距离正视(不反光)看不见可过版面错误卡基分层层压不良A\0检验标准长:85.47~85.72mm(85.60+0.12mm-0.13mm)图案、字体与样卡、OA不符,不允许;OA中标注有尺寸的,需要测量,符合要求光面、哑面不符合OA要求,不允许不允许厚:0.78mm~0.84mm (0.81mm±0.03mm)宽:53.92~54.03mm(53.98+0.05mm-0.06mm)在同一个生产批内的卡片长宽偏差要求≤0.05mm。
卡表面特征不符检验标准版本 游标卡尺B 1不良类别尺寸超标不允许2013-9-1生效日期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IC/ZY-ZL-10非接触卡片检验标准三、Inley外观四、内成像卡片(社保卡)特殊要求五、签名条六、磁条七、物理特性八、包装要求。
关于工艺卡片的规范要求
工艺卡片是一种用于记录和传播工艺制造信息的文件,它包含了产品制造的各种工序、工艺参数、质量要求、检验标准等内容。
为了确保工艺卡片的准确、清晰、易于理解,以下是一些关于工艺卡片的规范要求:
1. 结构合理:工艺卡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包括将工序和工艺参数有序列出,便于读者理解和使用。
2. 信息准确:工艺卡片上的信息应准确无误,包括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工艺参数的数值应与实际操作相符。
3. 表达清晰:工艺卡片上的内容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模糊不清的词语,以便操作人员易于理解。
4. 图示规范:工艺卡片上如有涉及图示,应采用规范的符号和比例尺,确保图示清晰、准确。
5. 排版整齐:工艺卡片的排版应整齐美观,文字大小合适,行距和段落间距适中,以提高可读性。
6. 标题明确:工艺卡片中的标题应明确反映内容,便于读者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7. 更新迭代:工艺卡片需要根据实际制造情况进行更新和迭代,及时反映新的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
总之,工艺卡片的规范要求旨在确保制造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和效率。
123过程检验报告单
MZ/QP1001-01
车间名称:生产批号: 当班产量: 检验日期:对于重大质量事件(针对现场的改进措施)质量部应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再发,质量部负责确认责任部门的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检验员签名(日期): 车间主管签名(日期): 质连部主管签名(日期):填表说明:
负责质量的人员(检验员或班组长)应严格按本卡片要求实施过程检验并记录,发现导常情况应按反应计划规定采取措施;对特殊性项目采用控制图进行现场质量控制;负责质量的人员应记录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并作出评审处置意见,如不能确定应通知质技部主管一起处置(必要时可召集客户部共同作出评审处置意见;。
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 1 页曲轴粗车大端外圆,小端面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大端面外圆Ф810-0.16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曲轴大端面外圆上进行测量(见图1)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粗车大端面粗糙度6.3粗糙度样板(Ra6.3)目测比对总长尺寸505.3±0.5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半精车大端面32±0.5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放在大端面进行测量半精车大端面表面粗糙度粗糙度3.2粗糙度样板(Ra3.2)目测比对半精车大端面外圆Ф80.50-0.16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曲轴大端面外圆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27 页第 3 页曲轴车主轴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第三主轴颈宽度31.7+0.30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三主轴颈长度153.90-0.29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粗车第五主轴颈外圆Ф44.10-0.35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外圆上进行测量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主轴颈与轴线的圆跳动圆跳动值0.030百分表(0.02)在水平台上用百分表与被测表面接触第五主轴颈粗糙度粗糙度6.3粗糙度样板(Ra6.3)目测比对粗车第一主轴颈Ф44.10-0.35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外圆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 2 页曲轴钻中心孔,车主轴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粗车第三主轴颈Ф44.10-0.35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外圆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三主轴颈宽度32.7+0.30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保证尺寸154.90-0.52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第三主轴颈粗糙度粗糙度6.3粗糙度样板(Ra6.3)目测比对主轴颈与曲轴轴线圆跳动0.03百分表(0.01)在水平面上将百分表与被测表面接触半精车第三主轴颈Ф42.90-0.140千分尺(0.02)用千分尺卡在主轴颈外圆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4 页曲轴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第一主轴颈宽度29.8+0.30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保证尺寸340.9±0.4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表面粗糙度粗糙度6.3粗糙度样板(Ra6.3)目测比对粗车第二主轴颈Ф44.10-0.35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外圆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6.3粗糙度样板(Ra6.3)目测比对轴颈宽度28.8+0.300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5 页曲轴车主轴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保证尺寸249.40-0.63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粗车第四主轴颈Ф44.10-0.350千分尺(0.01)用千分尺卡在主轴颈外圆上进行测量第四主轴颈宽度28.8+0.30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保证尺寸63.40-0.400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6.3粗糙度样板(Ra6.3)目测比对第四主轴颈全跳动0.03百分表(0.01)将百分表放在被测表面上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27 页第6 页曲轴车阶梯轴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小头阶梯轴Ф23.60-0.25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轴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保证尺寸63.5±0.5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放在阶梯轴上进行测量粗车大头轴肩Ф56±0.5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轴肩上进行测量大头轴颈13±0.5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放在轴颈上进行测量轴颈保证尺寸3.9±0.3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放在轴颈上进行测量大头轴颈右侧面9.8±0.4游标卡尺(0.02)用游标卡尺放在轴颈右侧面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 7 页曲轴车主轴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大头轴颈右侧面Ф56±0.5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轴颈右侧面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半精车第五主轴颈Ф42.90-0.14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3.2粗糙度样板(Ra3.2)目测比对第五主轴颈宽42.3+0.19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第五主轴颈保证尺寸432.70-0.560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半精车第一主轴颈Ф42.90-0.14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 8页曲轴车主轴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第一主轴颈宽30.3+0.19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一主轴颈保证尺寸339.90-0.500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表面粗糙度粗糙度3.2粗糙度样板(Ra3.2)目测比对半精车第四主轴颈Ф42.90-0.14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3.2粗糙度样板(Ra3.2)目测比对第四主轴颈宽29.8+0.19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27页第 9 页曲轴车主轴颈,阶梯轴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第四主轴颈保证尺寸62.40-0.50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半精车第二主轴颈Ф42.90-0.14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3.2粗糙度样板(Ra3.2)目测比对第二主轴颈宽29.8+0.19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保证尺寸248.40-0.400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小头阶梯轴Ф19.40-0.10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小头阶梯轴上进行测量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页第 10 页曲轴车大头轴及右侧面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半精车大头轴肩Ф550-0.46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大头轴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大头轴颈14.2±0.7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大头轴颈上进行测量大头轴颈直径Ф42.90-0.14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大头轴颈上进行测量大头轴颈右侧面9±0.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大头轴颈右侧面上进行测量大头轴颈右侧面Ф55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放在大头轴颈右侧面上进行测量定位面平面度平面度0.15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平面度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11 页曲轴车连杆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粗车第一连杆颈Ф44.10-0.35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连杆颈表面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一连杆轴颈宽30.6+0.30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6.3粗糙度样板(Ra6.3)目测比对第一连杆颈保证尺寸294.50-0.700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连杆颈的圆柱度0.007 专用工具用专用工具进行测量粗车第四连杆颈Ф44.10-0.35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连杆颈表面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页第 12 页曲轴车连杆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第四连杆颈30.6+0.50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四连杆颈保证尺寸170-0.25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粗车第二连杆颈Ф44.10-0.35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连杆颈表面上进行测量第二连杆颈30.6+0.50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保证尺寸2030-0.63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颈上测量粗车第三连杆颈Ф44.10-0.35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连杆颈表面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13 页曲轴车连杆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第三连杆颈30.6+0.50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三连杆颈保证尺寸108.50-0.46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6.3粗糙度样板(Ra6.3)目测比对半精车第一连杆颈Ф42.90-0.14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连杆颈表面上进行测量第一连杆轴颈宽31.6+0.19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保证尺寸2940-0.440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27 页第 14 页曲轴车连杆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半精车后的第四连杆颈Ф42.90-0.14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连杆颈表面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四连杆颈31.6+0.19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3.2粗糙度样板(Ra3.2)目测比对半精车后的第二连杆颈Ф42.90-0.14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连杆颈表面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3.2粗糙度样板(Ra3.2)目测比对第二连杆颈31.6+0.19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15 页曲轴车连杆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半精车后的第三连杆颈Ф42.90-0.14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连杆颈表面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三连杆颈31.6+0.19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3.2粗糙度样板(Ra3.2)目测比对精车后的大端面28.2±0.5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大端面上进行测量大端面外圆Ф800-0.0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大端面外圆表面上进行测量钻孔深度16.7深度尺(0.01)将测量基面立放在平台上,移动尺框,使测针端面与测量基面平齐,按清零键清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27页第 16 页曲轴钻孔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钻孔直径Ф14 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进孔中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钻孔深度16.7深度尺(0.01)将测量基面立放在平台上,移动尺框,使测针端面与测量基面平齐,按清零键清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钻孔直径Ф24 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进孔中进行测量钻孔深度16.7深度尺(0.01)将测量基面立放在平台上,移动尺框,使测针端面与测量基面平齐,按清零键清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钻孔直径Ф28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进孔中进行测量精车后的孔Ф31+0.014-0.032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进孔中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页第 17 页曲轴钻孔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钻孔深度15深度尺(0.01)将测量基面立放在平台上,移动尺框,使测针端面与测量基面平齐,按清零键清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车后孔的直径Ф45±0.15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进孔中进行测量钻孔深度 2.5深度尺(0.01)将测量基面立放在平台上,移动尺框,使测针端面与测量基面平齐,按清零键清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钻孔直径Ф7.2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进孔中进行测量钻孔深度30深度尺(0.01)将测量基面立放在平台上,移动尺框,使测针端面与测量基面平齐,按清零键清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螺纹M8×1.5-6H塞规将塞规放进螺纹孔内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18 页曲轴车大、小头轴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大头尺寸14.5+0.95-0.1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进大头端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保证尺寸 2.50-0.15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进大头端进行测量小头尺寸Ф22.5+0.034+0.009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小头轴上测量粗磨后第五主轴颈Ф42.60-0.05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主轴颈轴上测量第五主轴颈宽30.4+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粗磨后第一主轴颈Ф42.60-0.05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主轴颈轴上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 19 页曲轴车主轴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第一主轴颈宽30.4+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保证尺寸339.60-0.200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粗磨第四主轴颈Ф42.60-0.05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主轴颈轴上测量第四主轴颈宽29.9+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粗磨第二主轴颈Ф42.60-0.05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主轴颈轴上测量第二主轴颈宽29.9+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27页第 20 页曲轴粗磨主轴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粗磨第三主轴颈Ф42.60-0.05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主轴颈轴上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三主轴颈宽33+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保证尺寸153.60-0.130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粗磨第一连杆颈Ф42.60-0.05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一连杆颈上测量第一连杆颈宽31.9+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颈上进行测量第一连杆颈保证尺寸293.80-0.074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 21 页曲轴粗磨连杆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粗磨后第四连杆颈Ф42.60-0.05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四连杆颈上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四连杆颈宽31.9+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颈上进行测量第四连杆颈保证尺寸16.30-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颈上进行测量粗磨后第二连杆颈Ф42.60-0.05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二连杆颈上测量第二连杆颈宽31.9+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颈上进行测量第二连杆颈保证尺寸202.30-0.074数显高度尺(0.01)先将产品底面放于检测平台上用小千斤顶调平,然后用数显高度尺检测产品的尺寸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27 页第 22 页曲轴精磨主轴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粗磨后第三连杆颈Ф42.60-0.054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三连杆颈上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三连杆颈宽31.9+0.07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连杆颈上进行测量精磨后第一主轴颈Ф42-0.08-0.1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一主轴颈上测量第一主轴颈宽30+0.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第一主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1.25粗糙度样板(Ra1.25)目测比对精磨后第四主轴颈Ф42-0.08-0.1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一主轴颈上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页第 23 页曲轴精磨主轴颈、连杆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第四主轴颈宽30+0.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第四主轴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四主轴颈保证尺寸62+0.35-0.65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第四主轴颈上进行测量精磨后第二主轴颈Ф42-0.08-0.1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二主轴颈上测量第二主轴颈宽30+0.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第二主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1.25粗糙度样板(Ra1.25)目测比对主轴颈圆柱度0.004 专用工具将专用工具放在主轴颈上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 24 页曲轴精磨连杆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精磨第三主轴颈Ф42-0.08-0.1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三主轴颈上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三主轴颈宽33+0.35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第三主轴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1.25粗糙度样板(Ra1.25)目测比对精磨后第一连杆颈Ф42-0.08-0.1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一连杆颈上测量第一连杆颈宽30+0.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第一连杆颈上进行测量精磨后第四连杆颈Ф42-0.08-0.1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四连杆颈上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页第 25 页曲轴精磨连杆颈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第四连杆颈宽30+0.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第四连杆颈上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精磨后第二连杆颈Ф42-0.08-0.1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二连杆颈上测量第二连杆颈宽30+0.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第二连杆颈上进行测量精磨后第三连杆颈Ф42.6-0.08-0.10外径千分尺(0.01)将外径千分尺卡在第三连杆颈上测量第三连杆颈宽30+0.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放在第三连杆颈上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粗糙度1.25粗糙度样板(Ra1.25)目测比对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 页第 26 页曲轴钻油孔、铣键槽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钻第一主轴颈油孔Ф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在孔内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一曲柄斜油孔Ф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在孔内进行测量第一曲柄斜角度30°专用量具用专用量具进行测量第二曲柄斜油孔Ф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在孔内进行测量第二曲柄斜角度30°专用量具用专用量具进行测量第三曲柄斜油孔Ф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在孔内进行测量制定校对审核会签标准批准四缸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检验卡片OMS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规范产品名称工艺名称检验性质共 27页第 27 页进气歧管钻油孔、孔过程检验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工具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照片30 第三、四曲柄斜角度30°专用量具用专用量具进行测量每班首检过程检验每小时1件第四曲柄斜油孔Ф4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在孔内进行测量钻孔深度9深度尺(0.01)将测量基面立放在平台上,移动尺框,使测针端面与测量基面平齐,按清零键清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钻孔直径Ф7.6游标卡尺(0.02)将游标卡尺的外爪放在孔内进行测量钻孔深度9深度尺(0.01)将测量基面立放在平台上,移动尺框,使测针端面与测量基面平齐,按清零键清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
生产工艺卡片生产工艺卡片是一种用来记录和交流产品生产过程的工具。
它通常包括产品的名称、规格、工艺流程、原材料、环境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信息。
下面是一份示例的生产工艺卡片:产品名称:纯棉T恤规格:尺码:S/M/L/XL/XXL颜色:白色/黑色/蓝色/红色工艺流程:1. 制版:根据设计要求制作T恤的版型2. 选料:选择适合制作T恤的面料,并根据规格切割成坯布3. 准备工作:整理并清洁工作区域,确保卫生和安全4. 缝纫:将坯布按照版型缝合成T恤的基本形状5. 整烫:使用烫斗将T恤整理成平整的样子,并使缝合线更加牢固6. 质量检验:检查T恤的质量,包括缝合线是否整齐、颜色是否均匀等7. 包装:将T恤折叠并装入透明塑料袋中,再放入纸箱内8. 运输:使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将产品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原材料:1. 面料:纯棉布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2. 缝纫线:耐用且不易断裂的缝纫线3. 纸箱和塑料袋:用于产品的包装和运输环境要求:1. 温度:工作区域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确保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2. 通风:工作区域应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确保空气流通和操作人员的健康3. 光照:工作区域应有足够的自然光或人工照明,以确保操作人员能清晰地看到操作细节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着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具,以保护个人安全2.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拉扯面料造成缝合线不均匀或面料变形3. 定期清洁和维护缝纫机,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能通过生产工艺卡片,工厂可以将产品的生产过程清晰地记录下来,以便操作人员进行制作,同时也方便质检人员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
此外,生产工艺卡片还可以用于培训新员工,让他们了解整个生产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工厂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和工艺要求制定自己的生产工艺卡片,以适应特定的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
使用生产工艺卡片可以规范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管理和绩效评估。
检验工艺卡片《检验工艺卡片》1. 工艺的历史:追溯根源1.1 工艺的起源其实啊,很多工艺都有着非常有趣的起源故事,就像我们今天要说的这种工艺,它诞生于人们对某种产品质量的追求。
很久以前,当人们开始制作手工制品的时候,比如说简单的陶器。
那时候,大家只是凭借着经验和肉眼来判断陶器有没有裂缝或者制作得是否规整。
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慢慢扩大,光靠这种简单的方法就不行啦。
就好像你要从一大筐苹果里找出坏苹果,如果一个一个拿起来看,很慢而且可能还会有遗漏。
于是,为了能够更准确、更高效地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这种工艺就逐渐开始发展起来了。
1.2 早期的发展历程在早期,这个工艺还很简陋。
还是拿陶器来说,可能工匠们会制作一个简单的模具,然后把陶器放在上面比对,看看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这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用剪纸模型去剪一样的剪纸,照着模型的样子来剪,这样剪出来的剪纸形状就比较统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个工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从单纯的形状检验,到开始关注陶器的质地、颜色等更多方面的质量因素。
这就好比我们挑选水果,一开始只看有没有烂的,后来还要看新鲜不新鲜,甜不甜之类的。
而且,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对这个工艺进行了各种改进,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工艺的雏形。
2. 制作过程:层层把关2.1 第一步:准备工作说白了就是要先把检验的场地和工具都准备好。
这就像我们做饭之前要把厨房收拾干净,把锅碗瓢盆都准备齐全一样。
对于这个工艺来说,场地要足够宽敞明亮,这样才能看得清楚产品的各个细节。
工具方面呢,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测量仪器,比如说尺子,这就像是我们量身高用的尺子一样,用来测量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还有一些特殊的工具,用来检测产品的内部结构或者其他特殊性能的。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除了用听诊器听心跳,还会用X光机来看身体内部的情况一样。
2.2 第二步:初步检查这一步就像是我们挑选东西时的第一眼印象。
dilone苏州工业园区迪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各类卡片的检验规范各类卡片的检验规范包括:普卡、磁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等的检验规范。
1、目的:为了便于本公司检验人员检验,特制定检验标准作业规范。
2、引用标准1)GB/T14443-1:2000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接近式卡第一部分物理特性2)GB/T15120.1-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凸印(idt ISO 7811-1:1985)3)GB/T15120.2-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2部分:磁条(idt ISO 7811-2:1985)4)GB/T15120.3-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3部分:ID-1 型卡上凸印字符的位置(idt ISO 7811-3:1985)5)GB/T15120.4-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4部分:只读磁道的第1磁道和第2磁道的位置(idt ISO 7811-4:1985)6)GB/T15120.5-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5部分:读写磁道的第3磁道的位置(idtISO 7811-5:1985)7)GB/T 16649.1-200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8)GB/T 16649.2-200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9)GB/T 16649.3-200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10)GB/T 17554.3-2006 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3、条件:(a) 灯光光度600 LM(明),检卡的角度160∠(度)(b) 距离眼睛30cm工具:白手套、手指套、游标卡尺、千分尺、数卡机(JC-1100B)、酒精。
4、方法i.目测,必要时用标准参照物比照目测ii.相应读卡机读卡iii.标准尺寸检验。
每批(1000片)抽2-4张卡片作宽度、高度(用游标卡尺)及厚度(千分卡尺)的测量。
标准为:宽度:85.47mm--85.72mm(标准)高度:53.92mm--54.03mm(标准)卡片四角圆角半径:3.18mm厚度:(1)根据客户要求(2)普通卡:0.76mm±0.03mm;0.4mm±0.02mm;0.3mm±0.02mm(3)磁卡:0.76mm±0.08mm;(4)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0.82mm±0.02mm;(5)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0.92mm±0.04mm;注意:进行标准尺寸检查时,只要发现≥1张不规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
继电器的测试方法(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任务五,编写产品检验卡片一,产品检验要求1、测触点电阻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
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
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2主要测试参数及定义表3二,JS7-A的检验仪器及检验工装若无其他特殊要求,所有试验均在GB2421中规定的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
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议。
对于电源没有其他的的规定,电源电压的变化率不得大于10%,直流电源电压波纹系数应不大于5%。
电源极性不得相反。
做好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检验。
三,确定质量重要分度表4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这些特性在产品使用中的重要程度。
包括a)安全、环保要求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e)焊接及铸、锻规定;f)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g)外形、外观要求:b)清洁度要求:i)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产品装配真实项目说明书一 JS7-A时间继电器的机构电磁系统、工作触头、气室、传动机构组成。
各类卡片的检验规范各类卡片的检验规范包括:普卡、磁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等的检验规范。
1、目的:为了便于本公司检验人员检验,特制定检验标准作业规范。
2、引用标准1)GB/T14443-1:2000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接近式卡第一部分物理特性2)GB/T15120.1-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凸印(idt ISO 7811-1:1985)3)GB/T15120.2-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2部分:磁条(idt ISO 7811-2:1985)4)GB/T15120.3-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3部分:ID-1 型卡上凸印字符的位置(idt ISO 7811-3:1985)5)GB/T15120.4-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4部分:只读磁道的第1磁道和第2磁道的位置(idt ISO 7811-4:1985)6)GB/T15120.5-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5部分:读写磁道的第3磁道的位置(idtISO 7811-5:1985)7)GB/T 16649.1-200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8)GB/T 16649.2-200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9)GB/T 16649.3-200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10)GB/T 17554.3-2006 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3、条件:(a) 灯光光度600 LM(明),检卡的角度160∠(度)(b) 距离眼睛30cm工具:白手套、手指套、游标卡尺、千分尺、数卡机(JC-1100B)、酒精。
4、方法i.目测,必要时用标准参照物比照目测ii.相应读卡机读卡iii.标准尺寸检验。
每批(1000片)抽2-4张卡片作宽度、高度(用游标卡尺)及厚度(千分卡尺)的测量。
标准为:宽度:85.47mm--85.72mm(标准)高度:53.92mm--54.03mm(标准)卡片四角圆角半径: 3.18mm厚度:(1)根据客户要求(2)普通卡:0.76mm±0.03mm;0.4mm±0.02mm;0.3mm±0.02mm(3)磁卡:0.76mm±0.08mm;(4)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0.82mm±0.02mm;(5)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0.92mm±0.04mm;注意:进行标准尺寸检查时,只要发现≥1张不规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
金银卡打印检查项目就像印刷界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一样,执行一个任务,揭露这些闪闪发亮的金属卡片生产中的任何狡猾缺陷或错误。
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运行的质量控制过程–这是一个细致的检查,它留下了一切。
我们的打印侦探团队将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以确保你的金银卡符合最高的精度和准确性标准。
我们来这是为了确保最终结果只是眩晕,因为你的卡片应该闪烁而不受任何打印打嗝的阻碍。
请放心,以我们对细节的敏锐眼光,你的金牌和银牌将完全完美!
检查标准文件为我们提供了所有需要检查的细节,即我们的指纹是顶尖的。
它告诉我们到底要寻找什么,比如确保颜色是斑点的,所有的东西都排得很整齐,图像是超清晰的。
它甚至告诉我们,如果事情不完美,我们有多大的空间。
它让我们低调地掌握了检查所需的工具和方法。
基本上,这是我们的指南确保我们的印刷到零。
金银卡印刷检查项目要求在评估印刷材料时采取细致和系统的办法。
检查员必须遵守《检查标准文件》中概述的准则,准确查明和纠正印刷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从而确保交付符合客户质量标准的最后产品。
该项目在保障总体客户满意度和维护印刷厂作为优质金银卡产品采购商的声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