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基础职业指导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23
职业指导一、什么是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帮助个人成功获取职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我国职业指导的先驱、教育家黄炎培和社会活动家邹韬奋曾分别指出:“职业指导,外适于社会分工制度之需要,内应天生人类不齐才性之特征”,“为事择人,为人择事,使社会事业与个人才智得其圆满发展之机会,乃其主要目的”。
职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美国波士顿地方职业局于1908年创立,专门从事职业咨询工作。
1918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职业指导作为中学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规定各校必须配备专门的职业指导人员。
此后,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在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对之进行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
现代职业指导理论和技术有许多流派,我国目前较多采纳的是“特性一因素”理论模式。
这个理论认为,每个人先天的心理倾向与早期环境相互的作用对个性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个性心理因素在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起着支配作用,合适的职业选择不但能促进良好的职业发展,而且能优化个性并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
因此,职业指导的焦点在于分析每个人的能力、兴趣、价值观、需要等心理特征和各种具体职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从而寻求个人特性与具体职业要求之间最佳程度的匹配。
根据上述理论,职业指导的过程被确立为一个三段结构模式:第一,通过对个人身心、情感特征的分析,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我;第二,帮助个人认识职业的性质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第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帮助个人根据自身特点和对相关职业工作要素的认识做出理智的职业选择。
议一议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有哪些?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怎么办?二、职业指导的意义职业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就是遵循职业指导规律,将职业指导贯穿到整个职业教育过程,成为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职业指导,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职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增强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