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疆域1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5
第一节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辽阔的疆域(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领土四端点我过领土的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黑龙江省,西端是新疆帕米尔高原、南端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2.辽阔的海域: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岛屿:台湾岛(第一大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3.众多的邻国(1)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三、行政区划:(1)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1)纬度位置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省(2)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
(3)位置最东的是黑龙江省,位置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5)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
(6)北回归线穿过的省自西向东依次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第二节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人口增长特点(1)增长特点: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课时1 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语言描述、画出我国轮廓图,用经纬度表示.)2.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说明中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指出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
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从本学期开始,我国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海陆洋位置和所在半球.【出示板书课件】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展示电脑投影】P2图1.1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图【提问】 1.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图】用红线闪烁再现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等三条经纬线。
【指图归纳并板书】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引导】再从地球仪上观察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指图归纳并板书】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小组讨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P3活动1和活动2)【用多媒体展示俄、加、巴西、地图并全班归纳】俄、加均为北极圈穿过的国家、巴西为赤道与回归线穿过的国家,而我国没有寒带,只有少数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展示蒙、日多媒体地图并全班归纳】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板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海陆兼备【活动】完成P4活动3【全班讨论并展示多媒体课件】国土位置的优越性发展农业生产略对外交往合作:陆兼备,既能在北部、西部、西南部与欧亚邻国进行陆上交往,也能利用东部沿海优良港湾进行对外海上交往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海洋环境多样,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近42个纬度,岛屿众多,盐场、渔场;有海底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海上交通便利其他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过冷、过热的地区很少,利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行政区划以及主要岛屿和半岛。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本节内容,部分学生可能对疆域概念、四至点以及行政区划等方面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行政区划。
2.难点:疆域的概念、四至点的确定、行政区划的划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疆域概念、四至点及行政区划。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展示我国疆域的地图、四至点等资料。
2.准备疆域相关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准备小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领土的面积吗?四至点在哪里?”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等基本知识。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对我国疆域有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讲解疆域的概念,明确疆域包括陆地和海洋。
3.操练(10分钟)针对疆域、四至点、行政区划等知识,设计一系列练习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疆域相关话题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