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课件1-5
- 格式:pdf
- 大小:922.53 KB
- 文档页数:7
疆域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设计说明视频导入,让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使学生为有这样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我国景色多样,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自豪感去学习祖国的疆域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地理区域的方法,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及中国疆域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读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出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而能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并能简要评价其优势。
3.帮助学生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难点: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评价。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思考:如何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方法总结)半球位置:描述该国家或地区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纬度位置:1.找到南端、北端的纬线,读出南、北端纬度区间。
2.找到特殊纬线,并用方位词描述穿过的部位。
3.判断热量带和纬度区。
海陆位置:用方位词描述该国家或地区在哪个大洲,临哪个大洋。
相对位置:该国家或地区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等。
二、学习任务教学模块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江山如此多娇。
教师:我们看到了巍峨的高山、奔流的江河……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祖国景色壮美,缤彩纷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美景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疆域,在世界地图中先找出中国的位置。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对自己祖国的认识先从位置开始。
1.地理位置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以及中国疆域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1节疆域第一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知识与技能】1.初步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1.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能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重点】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
【难点】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读和与其他国家位置的比较;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新课导入】导入:(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的视频资料)每天早晨,鲜艳的五星红旗都会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在祖国的心脏——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升起,我们每个人都为出生和成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今天开始,我们地理课开始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先来认识一下辽阔的疆域。
知识点优越的地理位置【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2、P3的内容,自主完成)读图思考:1.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范围及温度带。
__答案:东半球、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__2.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什么方位。
__答案: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__(教师点拨)1.地理位置的判读技巧:判断南北半球,需要找到赤道;判断东西半球,需要找到20°W 经线和160°E经线;判断纬度位置,要借助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重要的纬线。
2.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广,容易误认为我国跨寒、温、热三带,要注意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探究活动)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表现(讨论交流)1.结合教材图,找到俄罗斯、巴西,判断其所处的温度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屿是海南岛。
5、我国分为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新,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政区,简称黑,广东省简称粤,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首都北京,简称京。
7、与我国陆上14个国家相邻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重点掌握俄罗斯、蒙古、印度、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
第二节人口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3、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均教育经费减少、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等。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第三节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全国的西北、东北、西南。
4、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我国少数民族习俗: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摔跤、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课时1 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语言描述、画出我国轮廓图,用经纬度表示.)2.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说明中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指出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
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从本学期开始,我国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海陆洋位置和所在半球.【出示板书课件】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展示电脑投影】P2图1.1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图【提问】 1.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图】用红线闪烁再现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等三条经纬线。
【指图归纳并板书】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引导】再从地球仪上观察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指图归纳并板书】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小组讨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P3活动1和活动2)【用多媒体展示俄、加、巴西、地图并全班归纳】俄、加均为北极圈穿过的国家、巴西为赤道与回归线穿过的国家,而我国没有寒带,只有少数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展示蒙、日多媒体地图并全班归纳】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板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海陆兼备【活动】完成P4活动3【全班讨论并展示多媒体课件】国土位置的优越性发展农业生产略对外交往合作:陆兼备,既能在北部、西部、西南部与欧亚邻国进行陆上交往,也能利用东部沿海优良港湾进行对外海上交往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海洋环境多样,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近42个纬度,岛屿众多,盐场、渔场;有海底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海上交通便利其他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过冷、过热的地区很少,利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
人教版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海陆兼备的大国”分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疆域“背靠大陆,向海挺进——海陆兼备的大国”一、课时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总结我国的位置特点。
(区域认知)2.结合资料,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对照地图,指出与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我国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通过读图找位置、记顺口溜、填图等方式,熟悉并尝试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与行政区划划分。
(二)教学难点我国海陆兼备的优越性。
三、教学方法主题式情境教学:以“背靠大陆,向海挺进”为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认识我国疆域特点。
问题式探究教学:依托主题情境,设置探究问题链,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向海图强(5分钟)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认识我国的海上建设项目【教师展示】展示广东省湛江市“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建设材料,认识我国建设的海上工程项目。
【教师追问】我国有何资源、有何能力开发建设如此多的海上项目?【学生观看】观看图像、视频材料,自主讨论。
【预设回答】我们有广阔的海洋面积、我们有广阔的大陆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从学生生活的细微方面着手引入疆域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我国疆域面积广阔,拥有广阔的海洋面积可以大力发展海上项目,向海图强,又拥有广阔的陆地疆域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总结过渡“我国拥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可供进行开发,同时由于我国陆地面积广阔,人和众多的产业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所以我们更加积极向海图强,这都得益于我国海陆兼备的疆域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疆域的学习,认识我国的疆域分布、划分及其优越性”·自主归纳交流【教师引导】根据所学习的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地图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