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配网跳闸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5.52 KB
- 文档页数:9
线路跳闸调研报告
根据对线路跳闸情况的调研,我们整理了以下报告:
1. 背景
线路跳闸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停电和设备损坏。
为降低线路跳闸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分析。
2. 调研方法
我们选择了多个供电区域,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以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通过与供电公司合作,我们获得了相关数据,包括跳闸次数、跳闸原因、修复时间等。
3. 情况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发现线路跳闸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 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磨损、缺乏维护等导致设备故障,进
而导致线路跳闸。
- 短路故障:外界因素如天气、物体碰撞等引起的短路。
- 过载:电力需求过大,线路无法承载,进而引起跳闸。
4. 问题解决方案
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以降低线路跳闸率:-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线路设备,发现并修复问题。
- 更新老化设备:及时更换老化设备,提高线路运行稳定性。
- 加强防护措施:安装保护装置,减少外界因素引起的线路跳闸。
- 进一步完善供电系统规划:根据电力需求情况,调整供电系
统规划,提高线路承载能力。
5. 结论
通过对线路跳闸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以改进该问题。
供电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线路跳闸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于配网线路跳闸故障分析及处理摘要:在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线路故障是常见的一种缺陷,面对各种异常的状态,发生故障跳闸是常见的问题,本文针对配网线路跳闸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关的方案进行解决。
关键词:配网线路;跳闸;故障1、10kV线路跳闸类型概述国内10kV配网系统基本采用两段式保护,即以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10kV线路跳闸是因为线路发生速断或过流情况,导致上级变电站的10kV馈线柜断路器动作,使整条10kV线路断电,由于配网线路多且网构复杂,使得故障也比较多。
2、跳闸原因分析2.1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故障自然灾害极容易造成线路的跳闸,比如在雷雨季节之时容易导致用户设备和配电设备损坏,有研究表明,由于雷击而造成的10kV配电线路跳闸占比是比较高的,60~70%左右。
除雷击外还有台风和暴雨等恶劣天气,也很容易造成线路跳闸。
2.2外力破坏所导致的故障就某地区2015年而言,由于外力破坏(比如由于道路改造等原因而导致的交通车辆对电线杆的破坏所引发的事故;市政施工等)引起的故障有23次。
每年由于外力所致使供电线路故障所占比相对较高。
2.3配电设备自身问题所导致的故障常见的配设备故障通常分为配变故障和线路故障,有以下几种:一是负荷过大而造成的变压器超载运行;二是一些早期的设备由于未及时做预防性试验,在运行太长时间而造成设备老旧;三是一些设备或线路在某些污染比较重的地区因腐蚀或绝缘体长期受潮所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而使得线路产生放电现象;四是抢修工程、业扩工程、配网工程中工作人员未认真把关,不良设备投入线路运行。
2.4用户设备引起的故障用户电力设备普遍存在无人管理、配电房防护措施不完善、电缆沟坍塌积水等问题,运行着多年的老型号电力设备相对现行的要求,技术标准偏低,与此同时,其内部绝缘、瓷瓶老化严重,经高温或风吹雨淋后易发生故障。
3降低10kV线路跳闸率主要措施3.1电缆故障应对措施根据某局在2015年对辖区故障跳闸率的统计得出:电缆类故障引起的跳闸有22单,占比为31.2%。
配电室开关跳闸事件事件分析报告书配电室开关跳闸事件是企业生产运营中常见的事故之一。
每当发生此类事件,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事件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
事件经过:2021年8月15日,某公司生产车间的一台机器突然停机,工人检查后发现是该机器所在的配电室的开关跳闸了。
经过初步排查,工作人员发现该配电室内的两个开关同时跳闸,而其他电器设备仍正常运行,因此怀疑是该配电室电路问题。
随即,负责维修该配电室的电工前来查看,发现两个开关都没有损坏,也没有发现任何短路和漏电的情况。
电工通过检查及时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组成该配电室环网的两台变压器的其中一台出现了故障,导致了该配电室的两个开关同时跳闸。
事件产生的影响:1. 生产工艺的中断。
该车间的机器停机,生产工艺中断,造成了生产的直接损失;2. 业务数据错乱。
造成了生产数据上的不准确,对数据行业造成了损失;3. 影响公司的声誉。
企业为高度的质量,服务水平,企业信誉和其它方面的要求引起大众的一种认识;分析与总结:1. 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企业要重视安全生产,增强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认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教育。
2. 设备的维护保养问题。
企业应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 漏洞问题的解决。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提高识别和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加强对关键设备的监控和检查,提高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能力。
防范措施:1. 对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安全宣传,提高企业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意识,让安全成为企业每个人的生命线。
2. 对于重点设备和电缆线路进行常规检查,保证设备和电线路顺畅运转,防止出现故障。
3. 严格落实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作业安全可靠。
4. 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参与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并培育员工安全文化。
5. 加强设备诊断、预防与维修工作,及时检查工作,保证设备安全性。
跳闸事故分析报告1. 引言跳闸事故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其发生可能导致供电中断、设备损坏甚至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对跳闸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跳闸事故的定义和分类入手,通过实例分析和对相关因素的考察,探讨跳闸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可能的预防措施。
2. 跳闸事故的定义和分类跳闸事故是指电力系统中某个或某些设备突然失去电源供应,导致电路中断的异常情况。
根据跳闸事故的发生原因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2.1 过载跳闸过载跳闸是由于电路或设备长时间承受超过其额定负荷的电流而引起的跳闸事故。
过载跳闸常见于电力系统负荷突然增加或设备老化损坏等情况下。
2.2 短路跳闸短路跳闸是指电路中出现短路故障,导致电流突然增大,超过设备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跳闸事故。
短路跳闸常见于电路故障、设备绝缘损坏或人为操作失误等情况下。
2.3 漏电跳闸漏电跳闸是指电路中出现漏电故障,导致电流异常泄漏,超过保护装置的动作阈值而引起的跳闸事故。
漏电跳闸常见于设备绝缘损坏或设备内部故障等情况下。
3. 跳闸事故的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跳闸事故的发生原因,本文将以一起过载跳闸事故为例进行分析。
3.1 事故描述该起事故发生在某工业区的配电房中,导致该区域的生产线全部停工。
事故发生时,供电房的电源突然中断,所有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经过排查,工作人员发现是一台额定电流为100A的设备发生过载跳闸。
3.2 事故原因经过进一步调查和分析,确定该起跳闸事故的原因如下:•设备负荷超载:该设备长时间运行时,额定负荷已接近或超过其额定电流,导致设备过热,进而引发过载跳闸。
•配电线路老化:供电线路老化严重,电阻增大,导致电流通过线路时产生过大的电压降,进而导致线路负荷增加,设备过载跳闸。
3.3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的跳闸事故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定期检查设备负荷情况,确保设备运行在额定负荷范围内。
跳闸事故分析报告范文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总结跳闸事故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跳闸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故障,经常导致电力中断和损坏设备。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跳闸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事故概述跳闸事故是指电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突然断电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电力负荷过大、设备老化等。
跳闸事故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因此对跳闸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至关重要。
事故分析跳闸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可能,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见原因进行详细分析:1. 过载过载是导致跳闸事故的一个常见原因。
当电力负荷超过设备的额定容量时,设备会出现过载现象,进而引起跳闸。
过载可能是由于设备额定容量不足、负荷突增等原因引起的。
2. 短路短路也是导致跳闸事故的一个常见原因。
短路是指电流在电路中绕过正常路径,在不经过负载的情况下形成一个低阻抗的回路。
这会造成电流异常升高,导致设备保护装置动作跳闸,以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
3. 设备老化设备老化是跳闸事故的另一个可能原因。
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内部部件可能会损坏或耗损,导致设备工作不正常,进而引起跳闸。
因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非常重要,以防止设备老化导致的事故。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跳闸事故可能的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1. 升级设备容量对于过载问题,我们建议升级设备的额定容量。
通过增加设备的额定容量,可以提高其负荷承受能力,从而避免因电力负荷过大而引起的跳闸事故。
2. 定期检修维护设备设备老化是跳闸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定期检修维护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在发现问题之前及时修复和更换设备的损坏部件,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老化导致的跳闸事故。
3. 安装过载保护装置为了防止跳闸事故的发生,可以安装过载保护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监测电流并在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切断电源。
通过安装过载保护装置,可以及时发现并切断因过载而引起的电流,保护设备和电路的安全。
配网线路故障总结汇报故障总结汇报:配网线路故障一、故障背景:近期,公司的配网线路出现了多次故障,严重影响了生产运行和业务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对故障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汇报,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原因,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故障描述:1. 故障频次:最近两个月,配网线路出现了10次以上的故障,包括线路跳闸、供电不稳定等问题。
2. 故障范围:故障发生在A区和B区之间的主干线路上,涉及到多个分支线路和配电箱。
三、故障原因分析:1. 线路老化:经过初步调查,发现部分线路存在严重老化问题,电缆绝缘层出现破损,导致导线间出现短路、漏电等问题。
2. 负载过大:当前业务量逐渐增加,但配网线路的负载能力并没有相应提升,导致负载过大,线路频繁跳闸。
3. 设备故障:部分配电箱和开关设备存在设计缺陷或老化现象,导致开关不灵敏,造成线路跳闸。
四、解决方案:1. 线路检修:对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全面检修,更换老化的电缆和设备,修复破损的绝缘层,并提升线路的负载能力。
2. 设备维护:加强对配电箱和开关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并进行常规的设备测试和维修。
3. 系统升级:在解决当前故障的基础上,考虑对整个配网系统进行升级,引入智能监控和调控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预防措施:1. 定期巡检: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对配网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2. 负载管理:根据实际负载情况,对配网系统进行合理的负载管理,避免负载过大导致线路故障。
3. 设备更新:定期更新和维护配电箱和开关设备,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六、结论:通过对配网线路故障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问题主要是由于线路老化、负载过大和设备故障等因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够有效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提高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线路频繁跳闸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运行数据和实际情况汇报,我单位所属线路出现了频繁跳闸的情况。
经过多次排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可能导致跳闸的原因,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改进。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首先,我们对线路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了一些老化、磨损严重的设备和部件。
这些问题导致了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进而引发了跳闸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已经组织了专业人员进行了设备更换和维修,以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其次,我们注意到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线路负荷较大,导致了设备运行压力过大,从而引发了跳闸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经对线路进行了负荷分析,并对负荷较大的时间段进行了调整,以减轻设备负荷,降低跳闸风险。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人为操作不当的情况,例如操作错误、设备设置不当等,也是导致线路跳闸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加强了操作规范和设备使用方法的宣传,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此外,我们还对线路的保护装置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对线路的接地系统进行了检查和整改,以提高线路的接地性能,减少因接地故障导致的跳闸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线路频繁跳闸的情况,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处理,以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排查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感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努力奋斗!谨此汇报。
此致。
敬礼。
跳闸故障分析情况报告背景介绍:本报告旨在对某电力系统中发生的跳闸故障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一、故障描述:在某电力系统中,发生了多次跳闸故障,导致电力供应中断。
故障发生在变电站的一台主变压器,具体表现为跳闸保护器动作,主变压器无法正常运行。
经初步调查,故障可能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引起的。
二、故障分析:1. 环境因素分析:通过现场勘察和数据分析,发现故障发生时,环境温度较高,并且存在大气湿度较大的情况。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主变压器的故障动作起到一定影响。
2. 设备检测:对主变压器进行全面检测,发现变压器绕组温度过高,超出了正常运行温度范围。
同时,发现部分绕组存在局部短路现象。
3. 维护记录分析:通过查看维护记录,发现在变电站主变压器的日常维护中,未进行足够的冷却系统清洁工作,导致冷却效果不佳。
4. 运行数据分析: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内,主变压器的负荷达到了额定容量的90%以上。
这可能会导致主变压器过载运行,进一步影响其正常运行。
三、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环境监控:定期对电力系统环境进行监控,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变化。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冷却设备,确保主变压器运行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2. 提高维护质量:加强对主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日常维护,及时清洁冷却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对主变压器进行维护检修,发现故障和隐患时,及时进行处理。
3. 控制负荷:对电力系统的负荷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超负荷运行。
确保主变压器在正常负荷范围内运行,以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
4. 定期检测:定期对主变压器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温度、绝缘电阻等参数的测试。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以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结论:通过对跳闸故障的详细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可以有效减少电力系统的跳闸故障发生概率。
建议相关部门在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工作,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配电所跳闸情况汇报
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配电所运行情况,我们对配电所跳闸情况进行了汇报和分析,以便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我们对配电所跳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内,配电所跳闸次数明显增多,其中大部分跳闸事件发生在高负荷运行时段,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电。
在跳闸事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设备老化、过载运行等原因导致的,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如雷击、短路等。
其次,我们对配电所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
针对设备老化、过载运行等原因导
致的跳闸事件,我们对配电所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测试。
在检查中发现,部分设备存在老化、磨损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和维修;同时,部分设备在高负荷运行时出现了过载现象,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我们也对配电所的保护系统进行了检查和测试。
保护系统是保障配电所
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保护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以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切除故障,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最后,针对配电所跳闸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针对设
备老化、过载运行等原因导致的跳闸事件,我们将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将对配电所的负荷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合理调整配电方案,避免出现过载现象;针对外部因素引起的跳闸事件,我们将加强对配电所的防雷、防短路等措施,提高配电所的抗干扰能力。
综上所述,配电所跳闸情况汇报完毕。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配电所的运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配电所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XX电网IOkV配网线路跳闸调研汇报IOkV配电线路是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设施日勺重要构成部分,它们肩负着向城镇供电的重要任务,由于长期处在露天状况下运行,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IokV线路和设备发生故障不仅给供电企业导致经济损失、影响广大居民时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反应出我们日勺优质服务水平。
根据我企业配电网络的实际运行状况,对今年1-8月期间所发生的IOkV配电运行事故进行分类记录分析,找出存在日勺微弱点,积极探索防备措施,这对于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汇报只针对属企业资产或运维的线路,不含属顾客资产的供电线路或小水电上网线路。
一、总体状况分析截止2023年8月鹿,属企业运维IOkV公用配电线路合计64条,IOkV配电线路合计故障跳闸停电146条次(不含重叠闸成功次数,计划检修停电次数),平均故障停电次数为2.28次/条;故障跳闸呈如下特点:(一)从故障性质上分:重要有单相接地和相间短路。
1-8月企业配网共发生单相接地60条次,占所有故障日勺41.1%;相间短路86条次,占所有故障日勺58.9虬(二)从设备产权性质上分:企业资产(运维线路)故障和顾客资产故障。
1-8月企业资产(运维线路)范围内发生故障90条次,占所有故障的62%,其中单相接地故障35条次占23.9%,相间短路55条次占37.7%;顾客资产发生故障56条次,占所有故障日勺38%,其中单相接地故障25条次占17.1%,相间短路30条次占20.5%o (三)从主线、支线上分:1-8月企业配网主干线发生故障停电19条次,占所有故障日勺13%,其中单相接地故障9条次占6%,相间短路故障10条次占7%;支线发生故障126条次,占所有故障的87%,其中单相接地故障51条次占34.9%,相间短路故障75条次占51.3%o(四)从故障原因上分:1、设备自身故障跳闸42条次,占所有故障日勺28.7%;其中:导线故障条8条次,避雷器故障4条次,变压器故障5条次,断路器故障1条次,绝缘子故障4条次,电缆故障2条次,故障原因不明(没有查出明显故障点)18条次。
配网线路跳闸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配网线路跳闸问题是所有电力系统面临的故障问题之一,而引起跳闸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电网供电面积扩大、线路的分支较多、供电半径长、设备的老化较多,种种内外因素导致防御力下降,易发生跳闸,甚至是出现频繁跳闸的现象,本文结合了种种因素给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标签:配网线路;跳闸;分析;治理措施0 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迅猛,无线网络也进入家家户户,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生活对用电质量的要求提高,根据国家要求,现在每年计划的停电次数在逐渐减少,同时在发生故障之后能够及时处理设备,恢复用户用电。
1 配网线路跳闸原因分析1.1 外力的破坏配网线路一般放置于比较复杂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来自大自然的外力干扰,经调查外力的损坏占总比例高达30.2%,例如:狂风的破坏、暴雨的洗刷、雾霾的覆盖、寒冬暴雪的侵蚀,种种外力因素都可使线路的绝缘层遭到破坏导致绝缘层老化、变质,从而发生绝缘层断裂保护力下降等现象,最终导致跳闸。
由此可见,外力的破坏也成为配网线路跳闸的一大因素[1]。
1.2 用户的原因用户对于设备的监督检查管理力度不够,也可导致线路的绝缘能力下降,供电管理部门的检查力度不夠也可引发故障,各项监管工作做不到位,使各种问题和存在的隐患都可导致配网线路的损坏。
一些用户存在对知识的匮乏,缺乏对配网线路规定的额定电压等级的认知,随意使用设备,从而导致设备故障。
用户自身原因或者监管不够的原因占发生故障总比例的17%,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3 设备的缺陷工作人员对于线路检查不够认真,态度随意,不能及时发现、处理问题,且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都为设备造成缺陷致使引发跳闸。
检修人员不按照规定的周期检查,也没有对设备进行清扫和处理,导致设备运行老化、卡涩、变形等异常。
一旦发生异常,都可引发设备故障,导致跳闸。
1.4 绝缘子串闪络放电引发的原因导致绝缘子串闪络的因素之一就是过电压,例如:配网系统自身的暂态过电压、供电的高峰期瞬间过电压等,四面八方的过电压叠加都可使电压值迅速上升,一旦超过系统的额定电压值,就会导致绝缘子串闪络问题,引发对地方电及短路等故障。
线路故障跳闸情况汇报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内线路故障跳闸情况的汇报,我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对线路故障跳闸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内,共发生了10起线路故障跳闸事件,其中有5起是由于设备老化导致的,3起是由于外部短路引起的,还有2起是由于恶劣天气造成的。
这些数据表明,线路故障跳闸事件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我们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和预防。
其次,我们对每起线路故障跳闸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设备老化导致的事件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是由于设备维护不及时和不彻底导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对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进行加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在外部短路和恶劣天气造成的事件中,我们需要对线路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查和维护,以应对外部因素对线路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对线路故障跳闸事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每起线路故障跳闸事件都会对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因此,我们需要对供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改进,以减少线路故障跳闸事件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最后,针对线路故障跳闸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次,我们将加强对线路的检查和维护,以减少外部因素对线路的影响;最后,我们将对供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改进,以减少线路故障跳闸事件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线路故障跳闸情况的汇报,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加强对供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希望各位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共同努力,为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出贡献。
经常跳闸原因分析报告经常跳闸是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过载、短路等故障,导致保护装置动作,使电路中断的现象。
本文将对经常跳闸的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电路过载是导致经常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电路负载大于其额定容量时,电流会超过保护设备的额定值,从而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路。
常见的过载原因包括:设备容量不匹配、过多的电器设备集中在一个回路上、电气设备老化等。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增加电缆的截面积、更换额定容量更大的设备、合理分配负载等。
其次,电路短路也是经常跳闸的常见原因。
电路短路是指电源正、负极之间或各个端点之间发生直接短接,电流大大增加,导致保护装置立即动作,切断电路,以保护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
电路短路的主要原因包括:线路绝缘损坏、设备部件短路等。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可以是修复线路绝缘、更换损坏的设备等。
此外,接地故障也可能导致经常跳闸。
接地故障是指电源与地之间的绝缘失效,导致电源中断。
常见的接地故障包括:零线接地、线路器具绝缘损坏等。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可以是修复线路绝缘、更换损坏的设备等。
还有一种常见的原因是电源质量不良。
电源质量不良包括电压波动、谐波、电压闪变等。
这些电源质量问题会对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经常跳闸。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安装更好的电源滤波器、采用稳定的供电来源等。
最后,人为操作失误也可能导致经常跳闸。
例如,在电路维修或改装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保护装置误动作。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规范性。
综上所述,经常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电路过载、短路、接地故障、电源质量不良和人为操作失误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增加设备容量、更换损坏的线路和设备、修复线路绝缘、改善电源质量、加强操作规范等。
跳闸故障分析报告摘要:本文档旨在对跳闸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将对跳闸故障的定义和原因进行介绍。
其次,我们将分析跳闸故障的影响和可能导致的损失。
然后,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和定位跳闸故障,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为预防和处理跳闸故障提供一些建议。
第一部分:引言跳闸故障是指电路中发生的突然断电现象,通常由电流超过安全限制、设备故障或其他外部因素引起。
这种故障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还会对生产和生活造成不便和损失。
第二部分:影响和损失分析跳闸故障可能导致以下影响和损失:1. 生产中断:当设备发生跳闸故障时,生产线将停止运行,导致生产中断和生产损失。
2. 安全风险:某些设备跳闸可能会导致电气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3. 设备损坏:跳闸故障会导致设备过载和损坏,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增加维护成本。
第三部分:跳闸故障识别和定位对跳闸故障进行准确识别和定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工具:1. 监测设备:使用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电流和电压的波动情况,及时发现跳闸故障。
2. 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发生跳闸故障的共同模式和规律,帮助识别和定位问题。
3. 巡检和检修:定期巡检设备,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电气连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第四部分:常见的解决方案根据跳闸故障的具体原因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升级设备:如果设备过载导致跳闸故障,可以考虑升级设备或增加额外的电源支持。
2. 更换保护装置:如果跳闸故障是由保护装置故障引起的,可以考虑更换或修复保护装置。
3. 加强维护:定期维护设备,清洁电气连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五部分:预防和处理建议为了预防和处理跳闸故障,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 建立规范: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明确安全操作程序和禁止操作。
2. 定期维护: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及时处理潜在问题。
线路跳闸情况汇报1. 跳闸次数统计。
本月线路跳闸次数共计15次,较上月有所增加。
其中,城市区域跳闸次数占比较大,占总跳闸次数的60%;而郊区和乡村地区的跳闸次数分别占总次数的25%和15%。
跳闸次数的增加对供电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跳闸原因分析。
通过对跳闸事件的分析,主要原因包括:a. 设备老化,部分线路设备老化严重,导致设备故障频发;b. 外部干扰,部分线路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如天气、动物等;c. 过载运行,部分线路出现过载运行情况,导致设备跳闸保护。
3. 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跳闸原因,我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a. 设备更新,对老化严重的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稳定;b. 安装防护设施,在容易受到外部干扰的线路上增加防护设施,减少外部因素对线路的影响;c. 调整负荷,对于出现过载运行的线路,进行负荷调整,避免设备过载运行。
4. 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对上述解决措施进行了效果评估:a. 设备更新,更新后的设备运行稳定,跳闸次数明显减少;b. 安装防护设施,外部干扰对线路的影响减少,跳闸次数有所下降;c. 调整负荷,通过合理的负荷调整,线路运行更加平稳,跳闸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5. 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目前的线路跳闸情况,我们将继续采取以下工作计划:a. 加强设备维护,对老化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稳定;b. 完善防护设施,进一步完善对外部干扰的防护设施,减少外部因素对线路的影响;c. 进行负荷管理,加强对线路负荷的监测和管理,避免过载运行情况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汇报,我们对线路跳闸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且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和工作计划,以确保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希望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降低线路跳闸次数,提高供电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用电服务。
2014年1至11月份配网跳闸分析报告
一、总体情况分析
截止2014年年11月底, 10kV公用配电线路共计65条,10kV配电线路累计故障跳闸238条次,平均跳闸次数为次/条;与去年302条次相比减少66条次,同比降低%。
其中:设备跳闸80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去年同期设备跳闸123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同比下降了%。
树障跳闸44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去年同期树障跳闸50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同比下降了%。
外力跳闸25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去年同期外力跳闸29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同比下降了%。
其它类跳闸89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去年同期其它类跳闸95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同,比上升了%。
10kV配网主干线故障停电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设备原因、树障因素、外力因素、其它类因素。
(见饼状图)
二、配网线路跳闸情况
截止11月底,10千伏主干线故障238条次,比去年同期减少64条次(见柱状图4)
三、暴露问题
(一)配网主干及分支线路故障238条次。
1、其中因设备影响引起的故障为80条次,占配网故障的%,具体分类(见柱状图)。
经过对设备影响引起的故障原因分析发现: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导线原因23次、变压器原因22次、避雷器原因12次。
主要原因:一是我局10千伏配网设备大部分是农网一期以前的线路,当时建设标准低、线径细。
二是近几年负荷增长迅速,配电设备长期在大负荷、重过负荷运行,老化严重,故障较多。
三是设备
接地装置运行时间长,连接点氧化、锈蚀严重,连接不紧密。
四是管理因素:有部分配变未按照规程要求合理配置高压熔丝、低压熔断器和断路器。
有个别杆塔裂纹严重、倾斜或缺失拉线。
有配变高压避雷器更换安装不规范,直接捆绑或直接安装到变压器上。
有未及时发现修路或建房造成导线对地安全距离不够现象。
2、因树障影响引起的故障为44条次,占配网故障的%,具体分类(见柱状图)。
经过对树障影响引起的故障原因分析发现:主要原因:一是我局10千伏配网线路通道内还存在树障未清理现象,特别是偏远偏僻地方。
二是近几年我县部分乡镇开展林木加工富民政策,村民大面积种植速生杨,造成部分10千伏配网线路通道外侧超高树木较多。
3、因外力影响引起的故障为25条次,占配网故障的%,具体分类(见柱状图)。
经过对外力影响引起的故障原因分析依次为车辆原因14次、动物原因7次、天气原因3次。
主要原因:一是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误判误撞误挂。
二是公路沿线杆塔未安装安全警示标志。
三是大部分运行时间长的配变、柱上开关未安装绝缘护套。
四是10千伏配网设备建设标准低、线径细、运行时间长、老化严重,在大风、大雪、冻雨等恶劣天气故障较多。
4、因其它原因引起的故障为89条次,占配网故障的%。
其中重合成功有43条。
主要原因:一是10千伏配网线路通道内还存在树障,在有风天气时瞬间接触导线形成短路造成。
二是鸟类落在配变、柱上开关接线柱处瞬间接触导线形成短路造成。
三是外部异物瞬间接触导线形成短路造成。
(二)配网线路累计跳闸前十条线路。
(见柱状图)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配网线路跳闸前十位的累计跳闸98次,占总比的%。
其中其它原因故障39次;设备原因故障30次;
树障原因16次;外力原因13次。
一是教育线故障12次,主要是瞬间跳闸及电缆遭到破坏。
二是赵集线路故障12次,主要是由线路廊道与树木安全距离不够、避雷器击穿等造成。
三是城李线与荷6线-邓湾线路各故障11次,主要是是瞬间跳闸及设备故障(变压器故障烧毁、跌落保险烧坏、避雷器和绝缘子击穿)跳闸。
四是曹营线路故障10次,主要是因为线路廊道与树木安全距离不够出现树木断落、倒落及树梢扫线引起的跳闸。
五是张里线路故障10次,主要是线路廊道与树木安全距离不够引起的瞬间跳闸以及线路建设年限久线路老化严重,在天气恶劣的情况出现线路短路接地造成。
六是王岗线故障9次,主要是车辆撞杆、车辆超高挂断线路及树障引起的跳闸。
七是双庙线故障8次,主要是线路通道内还存在树障引起的跳闸。
八是栏杆线故障8次,防元线跳闸7次,主要是设备巡视管理不到位,未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造成的设备损坏和外力破坏等原因。
(三)各供电所10KV线路累计跳闸次数。
(见柱状图及明细表)2014年各供电所10KV线路跳闸柱状图
2014年各供电所10KV线路跳闸明细表
由于各所供电管辖的配电线路数量不同,线路跳闸次数有明显区别。
次数最多的依次为:某某所、某某所、某某所、某某所、
等,次数最少的依次为:某某所、某某所、某某所、某某所、等。
次数因所在区域环境、线路长度、运行时间等因素不同线路跳闸次数也有着较大的区别。
如:某某所管辖12条线路故障跳闸29条次,平均跳闸次数为次/条低于全局平均跳闸次数次/条,其中大部分是县城区路面施工造成地埋电缆损坏造成线路跳闸故障。
某某所线路故障是主要是设备原因造成的,某某所线路故障大多为树障和瞬间故障。
某某所线路故障主要集中在设备原因和树障。
从以上统计和分析中可以看出, 2014年1-11月份线路跳闸故障虽然与2013年同比有所减少,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明显。
主要集中在:一是设备建设标准低、线径细、运行时间长、老化严重。
二是线路通道内树障未清理彻底,通道外存在超高树木。
三是外力因素,如施工、车辆碰撞、鸟害等。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及要求
(一)线路管理方面
1、加强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的水平,保证线路正常运行。
2、各单位在开展配网常规巡视的同时,还要增加设备的特殊巡视次数、力度,加强设备巡视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陷,减少故障对的发生。
3、加强电力线路的移动管理,保证电力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对配电线路进行定时、定点的巡测。
并对运行情况及各种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存档。
作为日后检修维护的依据。
配电线路的巡查是保证配电设备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
确保配电线路最小故障跳
闸的发生。
4、加强线路通道的树木及异物的清理,防止由于天气或砍伐等原因造成的树木倒落线路上引起的线路跳闸。
5、加强设备的检修维护,进行定期电气设备的试验检修工作,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
(二)防止外力破坏方面
1、按照配网线路有关规定,扎实开展配网线路电杆、拉线与道路不符合安全要求缺陷的专项排查治理工作。
消除安全隐患,减少机动车辆碰撞电杆、拉线引发的线路跳闸。
2、加大电力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用电保护用电的意识,密切关注地方各种建设对电力设施的影响。
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外力破坏危机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重点关注地方建设对配网线路影响,严防车辆撞杆、车辆挂断导线、车辆碰断拉线等外力破坏影响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3、密切关注电力线路通道内各类安全警示标准,对主要路口、路边的电杆进行砌护或粘贴醒目标志,确保电力架空线路,电力电缆线路保护范围设置足够鲜明的标识,对所属电力架空线路,电力电缆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对标识牌不清、不足、甚至没有的立即进行补充完整。
(三)树害、鸟害方面
1、大力加强农村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活动,让老百姓知道电杆和拉线上拴牛、拴马也会造成倒杆事故,危机人身安全和可靠供电,同时杜绝老百姓砍伐超高树木造成压断导线的事故。
2、积极联系林业部门和树主,配合砍伐配网线路通道内树木。
做好安全措施进行砍伐或修剪树枝,严防树木断落砸断、搭接引起的线路跳闸。
3进一步加强防鸟害工作,要及时发现并捣毁杆塔上鸟窝;对鸟害活动频繁及活动严重的区段上的柱上开关等设施加装放鸟刺或驱鸟器。
减少鸟类在杆塔上栖息,预防鸟类活动区域或鸟巢造成的短路和接地故障。
(四)用户设备方面
1、供电所检查人员要加大对用户设备检查力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规范电力客户的管理程序,及时下发客户设备整改通知书。
督促客户开展设备整改工作,努力协助、督促客户及时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
2、加强对用户的安全监督管理,督促高危险客户和重要用户对配电室、专用线路等设备加强巡视,排除、治理安全隐患。
(五)其它设备方面
1、加强电力设备的保护宣传工作,向广大群众进行线路保护宣传工作,特别是在伐树、拆除建筑物时要采取安全措施。
保护线路安全,禁止在电力线路附近及其上空放风筝,钓鱼、抛洒杂物等。
2、经常与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发生问题时及时请教,便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3.各供电所要加强对台区高低压(熔丝)熔断器的管理,按照规程要求合理配置熔丝、熔断器和断路器,防止负荷高峰期或故障情况下引起的变压器故障越级到线路引起跳闸。
总之,本年1-11月份线路平均跳闸次数为次/条,仍大于市公司指标值次/条.年,要求各单位要加强管理,2015年线路跳闸次数要小于163次,下降率达到%,以后要逐年下降10%,逐步达到上县供电企业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