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基础分两部分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民族舞蹈教程: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因为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第一节:准备活动1、头部练习: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向左右歪头,绕头练习。
注意立腰,两肩下垂,脚尖绷直。
2、肩部练习:双手扶肩,双肩通过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绕肩。
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练习: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
注意两肩后夹,两腿夹紧绷直。
4、腰部练习:注意呼吸,腰一定要正。
(前腰、胸腰、旁腰、涮腰)5、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吸起。
注意含胸时,不要松散。
6、压胯练习: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向旁压。
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7、勾绷脚练习:脚上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向前蹬。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长。
8、绕脚练习:脚经过勾脚,向外打开绷脚,然后绷脚,打开,绷脚,再绷脚。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长。
9、振臂练习:双臂上举的同时向后振,然后放下双臂下垂。
注意立腰、收腹。
10、下前腰(体前屈):上身前弯曲和腿平行,双手扶地,然后起身。
注意腿要直,腰部放松。
11、双屈膝:双腿全蹲的同时,双手扶膝,起身。
注意注意腿要直,腰部要放松。
12、腰的软度练习:腰要放松、注意韵律。
(前腰、旁腰、后腰、涮腰)13、胯部的练习:左、右胯向上方提起,落下,双胯向前顶,左右摆胯,注意不要坐胯。
14、膝部的练习:双膝弯曲半蹲,起身。
注意腰立直,膝盖打开。
15、脚腕练习:脚尖向里转成正步,再打开成小八步,半脚尖立起落下。
注意立腰,腿紧夹。
16、手腕练习:绕手。
舞蹈启蒙二段舞蹈教案第一节,舞蹈基础训练。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姿势,培养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舞蹈基本动作训练,包括舞蹈的基本步伐、转身、跳跃等动作。
2. 舞蹈姿势训练,包括身体的站立姿势、手臂的姿势、头部的姿势等。
3. 舞蹈节奏感训练,通过音乐节奏的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并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
4. 舞蹈表现力训练,通过情绪表达、眼神交流等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三、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拉伸、踢腿、摇臂等热身活动,准备好身体。
2. 基本动作训练,教师示范基本舞蹈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姿势训练,教师讲解舞蹈姿势,学生模仿练习。
4. 节奏感训练,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习。
5. 表现力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情绪表达和眼神交流的练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姿势,培养节奏感和表现力。
2. 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舞蹈动作和姿势可能不够灵活和准确,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五、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2. 游戏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动作和姿势。
3. 鼓励教学法,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节,舞蹈创作训练。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舞蹈创作方法,包括舞蹈编排、舞蹈编舞等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舞蹈合作训练,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
3. 舞蹈表演训练,通过舞台表演训练,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
三、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拉伸、踢腿、摇臂等热身活动,准备好身体。
舞蹈课教案一、教学目的:1、经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本事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本事,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本事、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白板教室三、资料安排:(一)身体基本本事训练: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构成弓型,初学者能够经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坚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
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
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
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
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
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
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
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
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
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
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位。
第一节:准备活动1、头部练习: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向左右歪头,绕头练习。
注意立腰,两肩下垂,脚尖绷直。
2、肩部练习:双手扶肩,双肩通过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绕肩。
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练习: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
注意两肩后夹,两腿夹紧绷直。
4、腰部练习:注意呼吸,腰一定要正。
(前腰、胸腰、旁腰、涮腰)5、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吸起。
街舞视频下载; 注意含胸时,不要松散。
6、压胯练习: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向旁压。
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7、勾绷脚练习:脚上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向前蹬。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长。
8、绕脚练习:脚经过勾脚,向外打开绷脚,然后绷脚,打开,绷脚,再绷脚。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长。
9、振臂练习:双臂上举的同时向后振,然后放下双臂下垂。
注意立腰、收腹。
10、下前腰(体前屈):上身前弯曲和腿平行,双手扶地,然后起身。
儿童恰恰舞蹈视频注意腿要直,腰部放松。
11、双屈膝:双腿全蹲的同时,双手扶膝,起身。
注意注意腿要直,腰部要放松。
12、腰的软度练习:腰要放松、注意韵律。
(前腰、旁腰、后腰、涮腰)13、胯部的练习:左、右胯向上方提起,落下,双胯向前顶,左右摆胯,注意不要坐胯。
14、膝部的练习:双膝弯曲半蹲,起身。
注意腰立直,膝盖打开。
15、脚腕练习:脚尖向里转成正步,再打开成小八步,半脚尖立起落下。
注意立腰,腿紧夹。
16、手腕练习:绕手。
注意收腹手臂要直。
提压腕。
(绕手、提压腕)17、仰卧、举腿、压胯:双腿向上抬起到九十度,位置向旁打开。
注意腿要直,胯要正。
18、地面踢腿:注意爆发力,腰要直。
(仰卧踢前腿、仰卧踢旁腿、仰卧踢后腿、仰卧跪倒踢)。
19、地面搬腿:注意两腿要直,身体要正。
(仰卧搬前腿、仰卧搬旁腿、仰卧搬后腿)。
20、腰的地面练习:注意:腰一定要放松,(胸腰、双腿跪下腰,控腰)。
21、仰卧起坐:上身向前起身,然后再仰卧。
幼儿舞蹈教学基训内容一、素质训练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初学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情况不同,在理解与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之间的距离。
素质训练可分为腰和腿的“软”“开”两个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体语言表达的,要使学生尽快达到肢体所需要的素质条件,应从“软”开始。
软度训练中可分为肩、胸、腰、腿、胯几个部分分别加强训练。
l、压肩胛带是训练肩和胸的软开度。
在训练过程中可用趴把杆前压肩胛带,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后拉肩胛带。
2、腰是身体运动的轴心。
腰的软度训练是为了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训练中,我们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杆吊腰和下腰、甩腰来练习。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
训练中,把杆上压腿使腿内侧的肌肉韧带得以舒展达到软的效果。
而大踢腿则使腿部不仅有软度,还更加强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软度即是髋部的开度。
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扩大动作的空间范围,增大动作的幅度,使身体的下肢更具有表现力。
训练中,可用坐地分腿练习和躺地分腿练习。
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强胯的软度的好方法。
二、形体训练形体训练即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
形体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在这里,一般分为“扶把动作”和“离把动作”训练。
扶把动作是借助把杆进行对身体的柔韧、力量、重心、美感的训练。
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训练为主。
腰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须柔韧地灵活地运用。
在把杆上,我们可以用胸腰、前旁后下腰、单腿前后下腰、跪下腰等训练项目。
中职幼儿舞蹈课程标准(一)中职幼儿舞蹈课程标准目的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身体素质、丰富舞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幼儿舞蹈专业人才,制定本标准。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幼儿舞蹈专业二年级学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课程结构幼儿舞蹈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涉及11个模块。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舞蹈基本功•中国民间舞•现代舞•瑜伽•舞剧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美术赏析•音乐赏析•舞台表演•舞蹈编创•舞蹈教学实践•舞蹈科技应用课程内容舞蹈基本功1.身体认识训练2.基础姿势训练3.四肢协调训练4.跳跃技巧训练5.转体技巧训练6.活力呼吸训练中国民间舞1.珠穆朗玛2.壮族舞蹈3.蒙古族舞蹈4.藏族舞蹈5.土家舞蹈6.彝族舞蹈7.哈尼族舞蹈8.舞蹈服饰设计现代舞1.大地之舞2.浅白3.悲歌4.联袂5.雨季6.小行星瑜伽1.瑜伽基础2.瑜伽体式3.气息控制4.集中冥想5.解压减压6.瑜伽音乐舞剧1.《天鹅湖》2.《胡桃夹子》3.《睡美人》4.《红色娘子军》5.《长征》6.舞蹈剧本创作课程实施1.按照模块进行教学。
2.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
3.制定完整的教学实验计划。
4.定期进行考核评估。
5.配置适当的教学设备和器材。
教学评估1.课内表现和课后作业。
2.如期完成学习任务和考试。
3.课外表现和考核。
结束语中职幼儿舞蹈课程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幼儿舞蹈专业人才。
希望这个标准能够为教师提供方向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舞蹈领域得到更加全面、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实施建议1.对于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实践性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际动作演示及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舞台表演技巧。
3.组织教学实验,加强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感性认识,提高舞蹈设计和创作能力。
4.建立多层次的教学考核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保证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提高。
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一,是指对幼儿形体、姿态、腰腿的软度、力度、控制及跳转、基本舞姿等的最基础的训练。
幼儿通过训练,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坐、走、站等姿态,并能使身体的协调、柔韧、力度、灵活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的形体训练训练躯干姿态时可采用抒情平稳的音乐,如;音乐《绿色的祖国》(郑律成曲,谢君丽配伴奏。
)(2)脚尖点地训练点地练习主要训练幼儿的脚背、踝及腿部肌肉的控制力量以及不同方向的点地方法。
动作要领如下:1双手轻轻放在把杆上、收腹挺胸、双眼平视,两脚并拢小八字站立。
2一脚向前(侧、后)点地,绷脚面,两腿绷直,重心在支撑腿上。
3收脚还原时,脚掌紧贴地面收回,保持身体正直,胯部要正。
4易出现错误:点地时绷脚不充分,两腿易屈膝,重心不稳,易出胯撅臀。
脚尖点地训练可采用的音乐,如:音乐《春天来了》(甄荣光曲,谢君丽伴奏)。
(3)蹲姿训练蹲姿主要训练幼儿腿部力量,拉长小腿肌腱及跟腱的弹性、柔韧性。
其动作要领如下:1先面对把杆,双脚站小八字,准备一两个小节。
双手从准备姿势平稳地放到把杆上。
上身保持正直,挺胸收腹、收臂。
2两腿慢慢屈膝半蹲,下蹲时有被压迫下蹲的感觉。
3两腿慢慢直立还原,直立时有往上顶的感觉。
4易出现错误;蹲与起之间动作要连贯,力量要匀衡。
蹲姿训练可采用的音乐,如:音乐《牧童之歌》哈萨克族民歌,石夫编曲,谢君丽配伴奏。
(4)压脚跟训练主要练习幼儿小腿肌肉和踝关节力量及柔韧性。
动作要领如下:1面对把杆,双手轻扶把杆,双肘下垂,两肩放松,挺胸,收腹,抬臀,准备两小节。
2两脚跟向上抬起、两膝绷直,上身保持稳定。
3脚跟下压,落下还原。
,可以双脚同时抬起下压,也可以单脚脚跟拍起下压,动作时,身体重心在 4压脚跟训练脚跟抬起下压的主力腿上,动力腿可屈膝,将脚放在主力腿小腿部位。
5易出现错误:上身不要晃动,两腿膝盖不要放松弯膝,动作要富有弹性。
压脚跟训练可采用的音乐,如音乐《赛木马》(汤六一曲)(5)小踢腿训练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幼儿舞蹈基本舞姿训练知识
幼儿舞蹈基本舞姿训练知识
幼儿基本舞姿与舞步是目前我国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普遍运用的舞姿与舞步。
它比较符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它通过不同的基本
舞姿与基本舞步的训练,使幼儿对舞姿、舞步的动作规则以及速度、重心、节奏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
舞姿与舞步的训练应在幼儿形体
基本训练的`基础之上来进行。
基本舞姿:
根据懂立音、刘振远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舞蹈》教材,幼儿的基本舞姿有:
1、叉腰式:男孩子与女孩子不同,男孩子双手叉在腰两侧,大
拇指在后;女孩子双手在腰两侧脆腕。
2、双展翅:双手臂在身体两旁45度伸直,掌心向下,或两臂向两侧乎伸,做上下拍翅膀动作。
3、睡觉式:双手在左肩或右肩处合掌,头向左或右倒,做睡觉状。
4、交叉式:双臂屈肘交叉、手搭两肩,或双臂屈肘胸前,手腕
立掌交叉。
5、托帽式:一手向斜前方伸出,掌心向上,另一手屈肘于耳旁,做托帽状。
6、双手上下压腕:双手臂在体侧,一手从头顶往下压腕,另一
手从体侧下方朝上提腕,双手臂做上下压腕,交替进行。
7、前进式:两臂伸直,一手在头前上斜方,一手在身后斜下方。
幼儿的基本舞姿大都来自对生活动作的模仿,如飞机式、骑马式、开车式,等等。
教师在进行基本舞姿训练时,根据乐曲及舞蹈表现
的内容,可将一些生活中的动作进行艺术性的改造,创编幼儿舞蹈
教学的各种姿态。
幼儿舞蹈的步法教学1、踮起脚尖向前走踮起脚尖向前走的练习是训练幼儿舞蹈时的良好姿态,也是为学习碎步打好基础。
因为脚尖踮起(又称起踵,即把脚跟提起来)能抬头、挺胸、收腹,使身体有良好的姿态。
练习时先在原位踮起脚尖,然后再向前走。
由于幼儿的控制力差,容易疲劳,所以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向前走时速度不能太慢。
一般双手叉腰,按音乐的节奏和走步相间隔来进行。
踮起脚尖向前走,一般采用2/4或4/4拍音乐为合适,3/4拍音乐亦可用,但不宜多用。
2、蹦跳步提起脚跟并脚跳又称蹦跳步。
做动作时,两脚并立,身体稍向下蹲作准备,一拍或两拍跳一步,按音乐的性质和节奏轻轻跳起,落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屈膝而有弹性。
蹦跳步的音乐采用2/4、3/4、4/4拍皆可,但必须是带有跳音的乐曲。
3、碎步走、小步跑碎步走的动作是两脚踮起用前脚掌轮流快速地向前走,膝盖稍弯曲。
小步跑就是小跑步,半拍一步,每一拍的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右脚离地,膝微屈;后半拍,右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左脚离地,膝微屈,依次交替,连续向前。
跑时双手叉腰或自然摆动,步子应小而轻快,速度要均匀。
碎步动作不受音乐节拍的限制。
而小跑步则必须一拍跑二步,所以小跑步一般常采用2/4、4/4拍的音乐。
为了训练幼儿听音乐改变动作,可以把碎步走和小跑步放在同一乐曲中进行练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4、滑步滑步是一拍一步,向侧面进行。
前半拍左脚向左擦地滑一步,后半拍左脚轻轻跳起,右脚急速向左脚并上。
右脚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滑步一般采用2/4、3/4、4/4拍音乐,但必须有滑的感觉。
5、踏点和踏跳踏点和踏跳是幼儿舞蹈中常用的两个基本步法。
它们都是两拍一步。
踏点步的.跳法是第一拍左脚踏一步;第二拍屈左膝,右脚尖在左脚跟后点地。
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踏点步一般向左侧或右侧踏(又称侧点步),也可以向前或退后踏。
踏跳步有三种跳法:第一种跳法是第一拍右脚踏一步(向前、向侧、向后都可以);第二拍右脚跳起,同时左脚屈膝抬起,脚尖向下。
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基本功训练一、教学目标通过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的基本功训练,旨在帮助幼儿构建自信、提高身体协调、塑造美好形体,并获得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达到以下目标:1. 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3. 提高幼儿的身体形态的美感。
4. 增强幼儿的表演自信。
二、教学内容在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基本功训练中,包含以下内容:1. 呼吸练习(1)自然呼吸练习:让幼儿连续几次做深呼吸,以帮助他们放松身体并提高注意力。
(2)带节奏的呼吸练习:让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下,连续几次进行深呼吸,以提高幼儿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2. 拉伸练习在舞蹈之前进行适当的拉伸,可以让幼儿的肌肉变得柔韧,防止运动过程中的肌肉拉伤。
3. 身体平衡练习平衡练习是幼儿舞蹈中重要的基本功。
老师可以通过互相之间手拉手的方式,或在墙上贴一些小球的方法,让幼儿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手眼配合训练,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平衡。
4. 步伐练习步伐的练习,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掌握舞蹈的基本步伐。
老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跳起简单的步伐,如左右上下的步伐或踏步的方式,让幼儿逐渐掌握舞蹈的基本步伐。
5. 节奏训练幼儿在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音乐的节奏,因此,老师可以在节奏训练中,让幼儿边跟着节奏跳舞,边学会如何把握好音乐的节奏。
三、教学方法1. 模仿法幼儿在刚开始接触舞蹈的时候,往往不会太了解到舞蹈的基本步伐,此时,老师可以运用模仿法,即让幼儿跟随老师的动作,以帮助幼儿学会基本舞蹈步伐。
2. 分解法老师在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时候,可以将舞蹈动作分为多个小步骤,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舞蹈技巧和节奏。
3. 游戏法游戏是非常适合幼儿学习基本功的方法。
老师可以设定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以帮助幼儿更快乐地学习和训练。
四、教学步骤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步骤如下:1. 身体热身让幼儿在开始训练舞蹈之前进行身体热身,以提高身体柔韧性。
2. 节奏训练老师可以在音乐的节奏下,让幼儿进行一些基本的动作,以帮助幼儿掌握舞蹈节奏。
初级中国舞蹈班教学计划(精选5篇)初级中国舞蹈班教学计划1一、现状分析:新学期新的开始,本学期中班的舞蹈班由我和衷丽思老师、殷辉和万芳老师担任两个中班舞蹈班的教学工作,我们每班孩子有二十人左右,大部分是小班刚刚升上来的'孩子,下面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本学期的舞蹈教学计划。
二、学期目标: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两大部分:1、舞蹈基础训练。
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
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2、表演性组合。
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
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
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三、教学安排:课时舞蹈名称1勾绷脚组合2小花猫3弯腰、转腰4半蹲5摆臂6头的动作7前压腿8孙悟空和猪八戒9双吸腿10小鸡11含胸、展胸12手位13推指、绕腕14吹泡泡15大西瓜16展示课,表演给家长看。
初级中国舞蹈班教学计划2大亲爱的小宝贝们,祝贺你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期,又长大了一岁,脱离了爸爸妈妈的怀抱,让我们以全身心的状态投入我们这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吧,新学期开始了,舞蹈老师想给大家说一句,小朋友们加油加油加油呀!针对上学期舞蹈课堂的进程和汇报演出的效率,这学期老师会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在学习各门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加丰富我们的课堂生活,使我们小朋友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根据各个班小朋友年龄的不同,这学期考虑到我们宝宝贝贝班的小朋友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所以新学期增加我们宝宝贝贝班舞蹈课程,我相信在老师的努力下,虽然我们年龄最小,我们也是全园最出色的一支队伍!这学期每周每天舞蹈课程安排计划如下:周一:大班基本功训练,各种前踢腿后抬腿劈叉压腿,训练腿部的控制能力,大腰小腰锻炼我们身体的柔韧性,手臂手腕各种基本功的手位动作,盘坐,手型组合,步伐,前踏步后踏步等等。
幼儿基础芭蕾组合教案芭蕾舞是一种优雅的舞蹈形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自信心。
为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基础,我们设计了一套基础芭蕾组合教案。
教案一:体能训练1. 热身运动:带领孩子们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扭动手腕、摆动脚踝、伸展腰部等,以准备身体。
2. 身体平衡:教导孩子们练习站立直立、单脚站立、平衡球练习等,帮助他们增强平衡感。
3. 柔韧度训练:引导孩子们进行伸展运动,如前后弯曲、左右扭转等,以提高身体的柔韧度。
教案二:基本动作训练1. 姿势训练:教导孩子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势,培养他们的优雅仪态。
2. 手臂动作:教授手臂的基本动作,如圆形、扇形、弧形等,使孩子们学会优雅地运用手臂。
3. 脚步动作:引导孩子们学习基本的脚步动作,如步伐、跳跃、转体等,培养他们的舞蹈感觉。
教案三:舞蹈组合训练1. 小组合练习:将之前学习的基本动作进行组合,创造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2. 舞蹈编排:带领孩子们一起编排一段简单的芭蕾舞蹈,让他们感受协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表演训练:安排孩子们进行小规模的表演,让他们在家长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自信心。
教案四:舞蹈欣赏1. 芭蕾舞观看:带领孩子们观看一些经典的芭蕾舞表演,让他们学习和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
2. 舞蹈讨论:引导孩子们讨论观看的舞蹈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 舞蹈创作:鼓励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这套基础芭蕾组合教案,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艺术修养。
同时,通过舞蹈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坚持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
科目三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部分:
1. 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2. 幼儿舞蹈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3. 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4. 幼儿舞蹈的创编与排练。
5. 幼儿舞蹈的演出与评价。
实践部分:
1. 基本功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力量等方面的训练。
2. 基础舞蹈动作:学习各种基础舞蹈动作,如步伐、手势、跳跃等。
3. 舞蹈组合: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组合,如民族舞、现代舞、街舞等。
4. 音乐节奏感训练:通过听音乐、打节拍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5. 舞台表现力训练:学习如何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包括表情、姿态、动作等方面的训练。
6. 创编与排练:根据幼儿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舞蹈的创编和排练工作。
7. 演出与评价: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通过科目三的学习,幼儿可以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和知识,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和舞台表现力,同时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
幼儿舞蹈基本舞步训练二幼儿舞蹈基本舞步训练二:有关幼儿舞蹈基本舞步训练一可学习1至11种幼儿舞蹈基本舞步训练。
(12)滑步:双腿经屈膝,左脚前脚掌向左经擦地迈出一步,同时双膝直,重心移至左。
然后,右脚前脚掌经擦地滑至左脚旁,同时双屈膝,做反方向。
(13)进退步:右脚向前踏地屈膝移重心,左脚离地屈膝,原地踏步,右脚前脚掌向后踏地,继续反复动作。
(14)大八字踢步:在大八字步的基础上,两脚交替向2、8点勾脚踢出。
上身分别向踢出的方向倾斜。
(15)铃档步:双手叉腰,两拍一步,第1拍双脚在原地做碎步或急速行进。
第2拍,前半拍右脚掌踏地屈膝的同时,左腿伸直向左旁绷脚擦地踢出,身体随之倒向右侧,然后做反方向。
在动作左右交替时,像是摇铃挡一摇一摆地进行。
(16)娃娃步:两脚交替屈膝向两旁踢出,脚心向上、脚踢起时向外撇,双膝尽量靠拢。
双手可以五指张开、随身体自然摆动,也可一手臂侧屈肘于胸前,一手臂侧平举。
(17)猫跳步:丁字步准备,双滕微弯屈、一脚绷脚由里向前掏,跳出、着地的同时左绷脚,由里向前点地,右屈膝。
〔18)前踢步;双手叉腰,正步站立,动作时两脚交替向前绷脚直腿踢起,此动作,可前进做也可后退做。
(19)跑马步:上身稍前倾,一手在胸前,一手扬至头上方,做勒马举手扬鞭状,先左脚迈出,颤膝踮步,再右脚跃过左脚处颤膝踮步,动作呈跳跃状,像马儿奔驰一般。
此种动作在模仿马跑或跳蒙古舞时常用。
(20)交替步;双手叉腰,左脚向前迈一步,重心移到左脚,再右脚越过左脚旁踏地、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离地,接着左脚再向前迈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脚,右脚开始,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21)十字步:先左脚向右脚斜上方跨一步,重心移左脚,再右脚向左脚前上方跨一步,重心移右脚,同时左脚跟离地,接着左脚向后撤一步,重心移左脚,右脚回原位,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稍离地面。
动作时上体随步伐自然扭动。
(22)错步;左脚掌向前上一步,右脚在左脚内侧或脚跟处垫错一步,同时左脚离地,左脚掌向前迈一步。
幼儿舞蹈班展示基本功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能力;2.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舞蹈基本功;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集体表演能力;4.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舞姿、步伐、转身、跳跃等基本动作的训练;2. 舞蹈技巧训练,包括舞蹈动作的连贯性、舞蹈节奏的把握、舞蹈表情的表现等技巧训练;3. 舞蹈表演训练,包括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舞蹈演出的排练等表演训练。
三、教学过程。
1. 舞蹈基本功训练。
(1)舞姿训练,教师示范正确的舞姿,引导幼儿模仿学习,注意姿势的端正和舒展。
(2)步伐训练,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基本的步伐训练,包括行进、转向、停顿等动作的训练。
(3)转身训练,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转身动作的训练,包括自转、跳转等动作的训练。
(4)跳跃训练,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跳跃动作的训练,包括起跳、着地、动作连贯等训练。
2. 舞蹈技巧训练。
(1)连贯性训练,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动作的连贯性训练,包括动作的衔接、动作的流畅等训练。
(2)节奏把握训练,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舞蹈节奏的把握训练,包括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的配合训练。
(3)表情表现训练,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舞蹈表情的表现训练,包括面部表情、眼神表情等训练。
3. 舞蹈表演训练。
(1)舞台表现力培养,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包括站姿、眼神、手势等舞台表现技巧的训练。
(2)舞蹈演出排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舞蹈演出的排练,包括整体动作的协调、舞蹈节目的编排等排练。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舞蹈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学习。
2. 游戏教学法,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进行舞蹈表演训练,增强幼儿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日常观察评价,教师通过日常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幼儿园小朋友的舞蹈启蒙课程幼儿园小朋友的舞蹈启蒙课程舞蹈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儿童的协调能力、动作感知力、空间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幼儿园小朋友的舞蹈启蒙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对于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均有明确要求。
一、课程内容幼儿园小朋友的舞蹈启蒙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舞蹈技能:包括正确站姿、步伐走法、手臂动作、表情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2.身体灵活性训练:通过柔韧性训练,提高幼儿的柔软度和肢体协调性。
3.音乐感知训练:让幼儿学习感知音乐节奏和韵律,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4.舞蹈创意表现:通过给幼儿提供不同的舞蹈课程,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学习舞蹈,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幼儿的身体还比较柔软,通过学习舞蹈,可以促进他们的手脚协调,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在舞蹈中,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通过舞蹈,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让他们在舞台上更加自信和安然。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元素,让幼儿通过游戏愉快地学习舞蹈。
2. 体验教学法: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舞蹈动作,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舞蹈知识。
3. 示范教学法:让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示范,让幼儿模仿学习,从而掌握舞蹈技能。
4. 组合教学法:教师通过组合不同的舞蹈动作来教授舞蹈课程,使幼儿掌握舞蹈技巧。
四、教学资源幼儿园小朋友的舞蹈启蒙课程需要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场地:一个宽敞明亮的体育馆或者演艺室,以及足够的场地,让幼儿可以轻松舞动。
2. 音乐播放器:一台音乐播放器,让舞蹈课程能够配上生动而节奏感强的音乐。
幼儿舞蹈基础分两部分训练
在幼儿训练的教学上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为舞蹈基础训练也可称为舞蹈基础技能训练组合,主要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4~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另一方面为表演性结合。
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的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各幼儿园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又为幼儿舞蹈节目的编排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1.勾绷脚~~~它是舞蹈训练中基础训练之一它的训练价值主要表现在控制脚部关节的能力以及通过腿部肌肉的伸长和收缩,使下肢肌肉线条伸长拉直,更具有韧性
2.伸坐~~~单勾绷脚接交替勾脚~坐地伸腿,膝盖伸直下压,双腿并扰向前伸直脚跟脚尖并扰,“绷脚”或“勾脚”立腰肩膀下放脖子伸长,头视一点双手小七位扶地。
3.提沉,呼吸练习~~~
本组合主要是通过中国古典舞声韵中“提”“沉”二个主要元素训练,训练幼儿学会运用呼吸带动脊椎进行伸展和收缩,使动作更加富有韵律更加协调,顺畅,它是幼儿艺术表现力最基本的训练!
4.压胯组合~~~本组合主要是在“对脚盘坐的”的位置,训练幼儿胯部的开度以及髋关节的前屈,脊椎的拉长和弯曲能力。
5.绕腕练习~~~绕腕动作在幼儿舞蹈中经常使用,为了训练幼儿腕的灵活性与表现力以及适应幼儿舞蹈的需要,特把不同位置上的绕腕动作组织起来编成组合同时它也是幼儿表演性组合一种单元练习。
绕腕为“正绕腕”(里绕腕)“反绕腕”(外绕腕)2种,节奏上要求哒~~~绕腕,正拍完成!
6.波浪揉手组合~~~它是幼儿表现力基础训练之一。
它主要是通过波浪和揉手的训练,加强幼儿的身体语言表达以及小手,眼,身体相配合的表现能力!
7.眼睛训练组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眼睛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孩子的天真烂漫以及内心情感都是通过它表达出来的,因此需要对幼儿眼睛进行训练,让他们学会支配运用眼睛表达情感,同时为舞台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8.压腿组合~~~~本组合属于舞蹈基本软度的练习,通过横叉坚叉的软度练习,使幼儿腿部关节韧带拉长,从而完成一些幅度较大的舞姿造型的动作,使动作具有形式美感。
9.前抬腿组合~~~它属于腿部控制能力的基础训练本组合在地面仰卧上进行。
解除了支持腿和上身控制的负担。
使幼儿腿得到充分的伸展。
这对不能很好控制自己身体的幼儿来讲,是种非常好的训练方法。
10.大踢腿组合~~~它是舞蹈训练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训练目的主要在于训练腿部的揉韧性,速度以及爆发力,为更好的完成舞蹈姿态造型和动作打下的基础。
11.碎步练习组合~~~在幼儿舞蹈中碎步是常见的步伐之一,在组合通过不同姿态的碎步练习,训练幼儿的脚下碎步动作及舞蹈的调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