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化学与社会 9.1 化学与能源开发教案 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九章第一节化学与能源2
第九章第一节化学与能源
检测
1.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
2. 液氢可做推进火箭的燃料,这是因为()
A 氢气难溶于水
B 氢气没有颜色
C 氢气燃烧时放热多
D 氢气没有气味
3. 若用锌和一种酸反应制出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则发生装置中盛放的酸是
作业
据报纸登载,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的一串氢气球爆炸。
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20多人的皮肤。
请简要回答: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兴趣化学小组进行探究时,用了稀有气体氦气可以较好地代替氢气,原因是。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认识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2)知道电池中的能量转化,了解常见的电池及其性质、使用和回收;(3)了解氢能源的优缺点,及其发展前景(4)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并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了解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关系;(2)能够熟悉并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注意联系周围事物,培养自己的观察、对比和实验探究能力二、学习重点、难点:(1)制备H2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及氢能源的优点;(2)电能是由化学能转化而成,燃烧化石燃料的缺点,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3)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增强节能意识。
(4)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三、教学准备教师:1、世界生机盎然的景象的图片;2、准备演示实验。
学生:1、搜集资料(如何解决能源危机?)2、搜集资料:废弃电池对环境都能造成哪些污染?3、并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小组分析讨论。
四、预习导航:1、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鬼枯竭,这将迫切需要人们开发新能源,如能、能、能、能、能、能等。
2、使用化学电源将能直接转化为能,既减少,又能提高。
常见的是化学电源。
3、氢能的优点有、、。
4、实验室常用与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的收集方法:可采用原因是,还可采用法,原因是。
(2)可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及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3)根据是否可再生进行分类?列举一些消耗能源多的事实学习任务三:氢能1、氢能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优点?氢能源的缺点?2、氢能源的发展前景如何?3、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探究镁、锌、铁等这些都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中为什么选锌粒比较合适?1、绿色能源是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风能B、太阳能C、煤D、氢能源2、检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的纯度,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这时可应采用的措施是()A、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B、直接用于实验C、换一支试管再收集D、用原试管继续收集3、煤和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A、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能源B、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C、用高粱、玉米酿制酒精作燃料D、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4、关于用水制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5、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并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化学与能源开发-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与能源开发的基本概念、关系;2.掌握化学能与能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表达式;3.学习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电能、光能等的实际应用;4.思考并讨论化石能源的现状与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化学能与能量守恒定律;2.化学能的转换与应用;3.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化学与能源开发的基本概念、关系 (2课时)学习内容:1.化学能和能量的概念;2.化学与能源开发的关系。
教学重点:化学与能源开发的基本概念、关系。
教学难点:对化学能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
2. 化学能与能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表达式 (6课时)学习内容:1.化学能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2.化学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的转换;3.相关表达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能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表达式。
教学难点:化学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的转换。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举例。
3. 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电能、光能等的实际应用 (6课时)学习内容:1.热能、电能、光能等的基本概念;2.燃烧反应、电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等化学与能量转换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电能、光能等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对不同类型反应的区分。
教学方法:讲授、举例。
4. 思考并讨论化石能源的现状与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方向 (2课时)学习内容:1.化石能源的现状与问题;2.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教学重点:思考并讨论化石能源的现状与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对可持续能源的理解和判断。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展示。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化学能和能量的概念。
教学内容:1.化学能和能量的定义;2.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的关系;3.化学与能源开发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1.引入本课时;2.讲解化学能和能量的概念及其关系;3.提问进行交互式教学;4.总结本课。
教学目标:掌握化学能与能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表达式。
化学与能源开发-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带领同学们学习化学与能源开发的相关知识。
包括以下内容:1.能源与能量的关系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燃料的选择与利用4.节约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能够:1.理解能源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其相关概念和单位。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原理,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3.理解不同燃料的种类及其利用方式,能够进行燃烧方程式的编写和相关计算。
4.掌握节约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3.1 能源与能量的关系1.引入概念:掌握能量的定义和单位;了解常见能源种类及其转化方式。
2.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热量、光能、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3.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对不同能源转化的规律进行探讨。
3.2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引入概念:引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性质。
3.讨论: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
3.3 燃料的选择与利用1.引入概念:介绍不同燃料的种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计算:引导同学们对不同燃料的能量含量和燃烧产物进行计算。
3.实践:让同学们在小组内选择不同的燃料并进行燃烧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3.4 节约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1.引入概念:介绍节约能源和新能源的相关知识。
2.实践:让同学们利用自身所具备的相关知识,进行节能实践,或开展与新能源相关的科技活动。
四、教学评价1.学生针对所学知识进行答辩,包括定义、概念、原理等方面。
2.学生完成相关探究性实验,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3.学生组织相关活动,展示节能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实践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从能源与能量的关系、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燃料的选择与利用、节约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和探究。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元备课 (上) 课题: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化学电池与氢能;知道常见的玻璃、塑料、玻璃钢及其应用,认识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农药的成分及作用;了解典型的大气、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危害、防治措施,认识“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2、能力目标 1、初步形成“学习与研究化学的目的就是实现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观念 2、知道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是储存于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电能、光能等;可使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3、认识化学在开发新的储能物质、实现物质转化、改良物质性能中的作用。
3、育人目标 1、感受化学在能源开发、材料研制、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新能源开发、新材料、化肥和农药的研制、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密切关系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设置本单元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站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化学。
帮助学生体验化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和社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还应使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本观念,2、重点:化学电池与氢能;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常用化肥、农药的成分及作用;典型的大气、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危害、防治措施;“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难点: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典型的大气、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危害、防治措施3、教法与学法:分组合作、实验探究、调查研究、自主学习等三、学情分析四、作业设置(1)课堂练习助学中的《知识概要》及课后习题(2)课堂作业助学中的《自我检测》(3)课外作业助学中的《自我挑战》五、课时安排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单元备课 (下) (学情总结)一、学生对新授知识掌握情况(教学小结)1、基础知识2、基本技能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况三、单元测试情况(分析) 四、补救措施第九单元 测试题一、选择题:1、绿色能源是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太阳能 C 、煤 D 、氢能源2、绝大多数人认为氢是未来时代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化学与生活: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交通、医疗等。
2. 化学与工业:学习化学在石油、钢铁、纺织等工业领域的应用。
3. 化学与农业:掌握化学在农药、化肥、粮食等农业方面的作用。
4. 化学与能源:了解化学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
5.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化学在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在生活、工业、农业、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课堂讲解:分别讲解化学在生活、工业、农业、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意义。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相关内容。
2. 课件:生动的化学应用实例图片、视频等。
3. 案例材料: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化学在解决问题中的实例。
化学与能源课题化学与能源氢气的制法课型新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氢气的制取和收集方法2. 认识氢能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过程和方法1. 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化学物质的能力2. 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氢能是理想的能源的认识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 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重点氢气的制法、氢能源难点氢气的制法、验纯课前准备教师:有关氢气制取、收集所需药品、仪器学生:查阅有关氢能源的资料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课一、氢气的制取让学生回忆从含氢化合物中制取氢气的方法回忆、书写方程式、交流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二、实验室制取氢气让学生在所回忆的方法中分析、比较、选取适合在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交流、讨论、比较、分析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自己的能力,运用比较的方法作判断指导学生讨论:(1)如何检验气密性(2)如何验纯(3)夹紧导气管上的夹子时,试管中的硫酸的液面为什么会下降?讨论参与讨论,激发积极性,活跃思维,锻炼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氢气并验纯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氢气的制取和验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讨论:氢气的贮存、运输、使用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讨论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学习三、氢能源大屏幕展示对氢能源的认识交流、分析通过交流分析培养正确看待化学物质的能力小结练习 1.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 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前面学习过的制取相似;3. 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取氢气是各国正努力研究的课题。
日本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402nm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在上述过程中,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该反应的方程式。
检测1.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2. 液氢可做推进火箭的燃料,这是因为()A 氢气难溶于水B 氢气没有颜色C 氢气燃烧时放热多D 氢气没有气味3. 若用锌和一种酸反应制出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则发生装置中盛放的酸是作业据报纸登载,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的一串氢气球爆炸。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知识梳理一、清洁高效的氢能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如此理想的能源仅在少数领域使用,原因:_______________。
2.要使氢气得到广泛的使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以氢燃料为动力的汽车已在北京市试运行。
(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质量守恒定律观点看,水可以作为制取氢气的原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开发利用氢能源的困难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二、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1.化学电池就是将__________直接转化为__________的装置,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能通常可以转化为______________等。
3.化石燃料日益枯竭,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而又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对新能源的开发研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开辟了新的天地。
知识导学1.在学习过程中记住以下内容:理解由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可以作为制取氢气的原料;大量使用氢能源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是氢气的存储和运输是一个难题;二是用水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
所以开发利用氢能源的困难主要是制取成本高、储存、运输难。
2.理解化学电池的定义: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具有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等特点,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一)鲁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化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化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例,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引发学生对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钢铁的腐蚀与防护、食物的保存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4. 知识拓展:介绍化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新能源的开发、环境保护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二)鲁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化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例,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引发学生对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
鲁教版化学九年《化学与能源开发》教案节化学与能源开发泗洪中学育才实验学校梁龙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氢气用作燃料的优点,使学生认识到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2、通过知识回顾及实验探究,使学生明确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不仅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能力。
情感目标:1、树立不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2、使学生初步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运用化学可以开发新的能源;3、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氢能源的优点;化学电池。
教学难点化学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教学媒体的选择多媒体、废旧干电池(1号)、烧杯、电流计、锌片、碳棒、稀硫酸等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解】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思考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投影】一组与能源有关的图片。
【教师讲解】大家听说过吗?在2003年8月14日下午4点,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突然发生大面积停电,成千上万的人被困在黑暗的电梯里;随着交通信号灯的熄灭,还引起了严重的交通阻塞。
可见,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一旦没有了能源,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谁能说说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讲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化石能源的缺点呢?【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讲解】化石能源存储量有限;化石能源燃烧的产物对大气造成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就是化石能源在燃烧时放出的气体造成的…….请大家再看教材P66中的图表,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呢?【学生阅读、讨论】【教师讲解】地球上的化石燃料最多只能使用300年左右了……那么,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没有新的能源被发现或开发出来,300年后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汽车、火车、飞机被废弃;电视、电话的使用将大大减少……为了避免那种可怕局面的发生,现在我们该做什么呢?节约能源,不浪费能源;开发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也正是化学家们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
化学与能源
课题化学与能源氢气的制法课型新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1. 知道氢气的制取和收集方法
2. 认识氢能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过程
和
方法
1. 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
辩证看待化学物质的能力
2. 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 通过对氢能是理想的能源的认识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
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 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
重点氢气的制法、氢能源难点氢气的制法、验纯课
前准备教师:有关氢气制取、收集所需药品、仪器学生:查阅有关氢能源的资料
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课让学生回忆从含氢化合物中制回忆、书写方程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一、氢气的制取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让学生在所回忆的方法中分析、
比较、选取适合在实验室制取的
方法
交流、讨论、比
较、分析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
点,锻炼自己的能力,
运用比较的方法作判断指导学生讨论:
(1)如何检验气密性
(2)如何验纯
(3)夹紧导气管上的夹子时,
试管中的硫酸的液面为什么会
下降?
讨论
参与讨论,激发积极性,
活跃思维,锻炼表达能
力
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氢气并验纯
与他人合作共
同完成氢气的
制取和验纯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
力
引导学生讨论:氢气的贮存、运
输、使用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讨论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学习
三、氢能源大屏幕展示对氢能源的认识交流、分析通过交流分析培养正确
看待化学物质的能力
小结
练习 1.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2. 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前面学习过的制取相
似;
3. 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取氢气是各国正努力研究的课题。
日本科学家最近
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
402nm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在上述过程中,
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方程式。
检测
1.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
2. 液氢可做推进火箭的燃料,这是因为()
A 氢气难溶于水
B 氢气没有颜色
C 氢气燃烧时放热多
D 氢气没有气味
3. 若用锌和一种酸反应制出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则发生装置中盛放的酸是作业
据报纸登载,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的一串氢气球爆炸。
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20多人的皮肤。
请简要回答: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兴趣化学小组进行探究时,用了稀有气体氦气可以较好地代替氢气,原因是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