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零状态 全响应 三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550.50 KB
- 文档页数:21
三要素法求电路全响应电路的全响应是指电路在初始状态和外部激励作用下的完整动态响应。
为了得到电路的全响应,我们可以使用三要素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要素法是一种基于电路元件特性和初始条件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强迫响应来求得电路的全响应。
我们来了解一下三要素法的基本概念。
三要素法将电路的全响应分为三个部分: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强迫响应。
零输入响应是指在没有外部激励的情况下,电路元件本身的特性所引起的响应。
在零输入响应中,电路元件的初始状态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一个电容器在初始时刻具有一定的电荷量,当没有外部激励时,电容器会通过内部电路元件自行放电或充电,产生一种独特的响应。
零状态响应是指在没有初始电荷或初始电流的情况下,电路在外部激励作用下产生的响应。
在零状态响应中,电路的初始状态不起作用,电路的响应完全由外部激励决定。
例如,一个电容器在初始时刻没有电荷,当外部电压施加在电容器上时,电容器会根据电压变化情况产生相应的电流响应。
强迫响应是指在有外部激励作用下,电路元件和初始条件共同引起的响应。
在强迫响应中,电路的初始状态和外部激励都对电路的响应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电路中同时存在电容器的初始电荷和外部电压,当外部电压变化时,电容器的初始电荷和电容器本身的特性都会对电路的响应产生影响。
根据三要素法,电路的全响应可以表示为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强迫响应的叠加。
通过分别计算这三个部分的响应,然后将它们相加,我们可以得到电路的全响应。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利用电路的传递函数来求得不同部分的响应。
传递函数是电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转移函数,它描述了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通过对传递函数进行拉普拉斯变换,我们可以得到电路的传递函数表达式。
利用传递函数,我们可以将输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和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相乘,然后进行反变换,得到相应的时间域响应。
在计算电路的全响应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实验二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原理。
2.掌握用简单的R-C电路观测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1.THBC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2.PC机3. THBXD数据采集卡一块(含37芯通信线、16芯排线和USB电缆线各一根)三、实验内容1.连接一个能观测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电路图(参考图2-1)。
2.分别观测该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动态曲线。
四、实验原理1.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模拟电路如图2-1所示。
图2-1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电路图图2-2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曲线其中①---零输入响应②---零状态响应③----完全响应式(3)等号右方的第二项为零输入响应,即由初始条件激励下的输出响应;第一项为零状态响应,它描述了初始条件为零(Uc(0)=0)时,电路在输入E=15V 作用下的输出响应,显然它们之和为电路的完全响应,图2-2所示的曲线表示这三种的响应过程。
五、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1 将“阶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至实验台上“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单元的“+2V”输入端,调节“阶跃型号发生器”正输出的“RP1”电位器,让阶跃输出为“2V”;1.2 将“直流稳压电源”的“+5V”接至“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单元的“+5V”输入端。
1.3 将“零输入、零状态和完全响应”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接口单元”的AD1通道相连。
2. 零输入响应将S1短接到2处,S2短接到1处,使+2V直流电源对电容C充电,当充电完毕后,将S2接到2处,用“THBCC-1”软件上的“虚拟示波器”观察并记录Uc(t)的变化。
零输入响应2.零状态响应先将S2短接到2处,使电容两端的电压放电完毕,将S1接到1处,S2接到1处,用虚拟示波器观察并记5V直流电向电容的充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