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网络教育-2016计算机网络作业第一次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16
中⼭⼤学计算机⽹络课平时作业(2)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络(09DE)作业3参考答案⽹络层1、IP分组的头部长度≤ B,选项长度≤ B,整个IP分组长度≤ B。
答:60,40,655352、针对因特⽹的⽹络层,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多选)(a) 该层提供⽆连接的不可靠的尽⼒服务;(b) ⼀台源主机发往同⼀⽬标主机的多个IP分组将会经过相同的路由器到达⽬的地;(c) ⼀个IP分组被中间路由器分拆成多个⽚段(fragment),它们将会经过相同的路由器到达⽬的地;(d) ⽬的主机发现IP分组的某个⽚段丢失后则丢弃整个分组;(e) 中间的路由器既将分组拆分为⽚断也负责⽚段重组;答:(a)(d)3、IP协议是如何防⽌分组⼀直在⽹上绕圈的?答:采⽤TTL,经过⼀个路由器将减1,减⾄0将被丢弃,并⽤ICMP分组通告源主机.4、⼀个路由器收到⼀个⽆选项的IP分组(协议号=6,TTL=60,TOS=0,没有选项,标识=26208,源地址=192.168.1.120,⽬标地址=172.16.45.96,Payload的长度为4000),现在需要将该分组转发到⼀个以太⽹上(MTU=1500), 该路由器将如何分段,先填写原分组的值,然后写出拆分后各个⽚断的字段值。
5、指出以下IP地址的类别(A,B,C,D类),并分别说明它们的⽹络号和主机号:(a) 66.144.54.160(b) 190.168.1.34(c) 218.30.66.5(d) 192.168.1.1答:类别⽹络号主机号(a) A类 66 144.54.160(b) B类 190.168 1.34(c) C类 218.30.66 5(d) C类(私⽤⽹) 192.168.1 16、给定⼀个C类地址202.116.64.0, 如何采⽤⼦⽹掩码划分为8个⼦⽹,使它们都可以容纳20台主机,写出每个⼦⽹的主机地址范围和⼦⽹掩码。
答:202.116.64.1~202.116.64.30202.116.64.33~202.116.64.62202.116.64.65~202.116.64.95202.116.64.97~202.116.64.126202.116.64.129~202.116.64.158202.116.64.161~202.116.64.190202.116.64.193~202.116.64.222202.116.64.225~202.116.64.254⼦⽹掩码:255.255.255.2247、采⽤VLSM将⼀个C类⽹202.116.64.0/24划分成如下四个⼦⽹(允许⼦⽹号为全0):(1)⼀个可以容纳100台主机的⼦⽹;(2) ⼀个可以容纳50台主机的⼦⽹;(3) ⼀个可以容纳18台主机的⼦⽹;(4) 2个点到点⼦⽹;写出每个⼦⽹的主机地址格式(主机位采⽤X表⽰)和⼦⽹掩码。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1.关于Interne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DA.Internet是全球性的国际网络B.Internet起源于美国C.通过Internet可以实现资源共享D.Internet不存在网络安全问题2.下列IP地址中,非法的IP地址组是______。
AA.259.197.184.2与202.197..184.144B.127.0.0.1与192.168.0.21C.202.196.64.1与202.197.176.16D.255.255.255.0与10.10.3.13.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即______,属于工业标准协议,是Internet采用的主要协议。
BA.TelnetB.TCP/IPC.HTTPD.FTP4.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______、指定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
AA.指定本地主机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B.指定本地主机的主机名C.指定代理服务器D.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5.Internet是由______发展而来的。
BA.局域网B.ARPANETC.标准网D.WAN6.网上共享的资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AA.硬件软件数据B.软件数据信道C.通信子网资源子网信道D.硬件软件信道7.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实现______。
DA.数字信号的编码B.数字信号的整形C.模拟信号的放大D.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N通常是指______。
BA.广域网B.局域网C.资源子网D.城域网9.Internet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也是世界范围的重要的______。
AA.信息资源网B.多媒体网络C.办公网络D.销售网络10.Internet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包括路由器、主机、信息资源与______。
DA.数据库B.管理员C.销售商D.通信线路11.TCP/IP协议是Internet中计算机之间通信所必须共同遵循的一种______。
1.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_______。
A.ENIACB.MARKC.EDSACD.EDVAC答案:A2.在计算机领域,信息是______。
A.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B.未经处理的数据C.一种连续变化的模拟量D.由客观事物得到的、使人们能够认知客观事物的各种消息、情报、数字、信号等所包括的内容答案:D3.______包括体积、存储容量、输入输出能力。
A.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器件B.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C.计算机的规模和处理能力D.计算机的使用范围答案:C4.______领域是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A.信息处理B.人工智能C.过程控制D.辅助设计答案:B5.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处理,需要计算机具有的基础条件是_______。
A.高可靠性B.存储程序C.计算精度高D.计算速度快答案:B6.微型计算机主机由______组成。
A.运算器和显示器B.运算器和外设C.运算器和打印机D.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答案:D7.下列各项中,______是正确的。
A.键盘是输入设备,显示器是输出设备B.操作系统是一种很重要的应用软件C.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D.计算机中使用的汉字编码和ASCII码是相同的答案:A8.字长是CPU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_______。
A.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长度B.最长的十进制整数的位数C.最大的有效数字位数D.CPU一次能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答案:D9.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______。
A.CPU和控制器B.控制器和存储器C.控制器和运算器D.运算器和I/O接口答案:C10.一般将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_。
A.操作系统B.办公软件C.数据库管理系统D.系统支持和服务程序答案:B11.下列不是存储容量单位的选项是______。
A.BYTEB.MIPSC.GBD.KB答案:B12.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志自动进行工作,主要是因为采用了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1、国务院于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任务。
所选答案:C、《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远程教育是采用多种媒体、跨越教学时空、将分开进行的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重新整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我国通常采用()的方式开展。
所选答案:A、自学为主、助学为辅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远程教育的最突出的特征是()所选答案:B、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准永久性分离。
4、我在学习《远程学习方法与技术》这门课程时,每学完一章内容我都会去交流讨论区发帖提出我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也会把我的问题通过E-mail(电子邮件)发给老师,老师在看到我的帖子或邮件之后会给我回复,那么我与老师之间的这种交互是()。
所选答案:D、异步交互5、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形成固定的学习组等学习团体,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是()模式。
所选答案:C、协作学习问题6得2 分,满分2 分6、在远程教育中,每门课都有一个(),负责整个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并与课程制作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人员沟通。
所选答案:A、课程主持教师7、在远程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最多,负责课程的网上答疑,配合主讲教师进行辅导课件制作,以及参与课程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工作的教师是()。
所选答案:B、课程辅导老师8、张三是一名远程教育学生,开学很久了她还没拿到教材,她应该咨询()所选答案:A、学习中心9、通过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哪些组织可以获得各种教学信息()所选答案:A、教学管理10、为了发挥各部门优势,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采用了什么办学模式()所选答案:A、三位一体11、现代远程教育一般采取两级管理模式,其中的“两级”是指哪两级?()所选答案:C、网络教育学院与学习中心12、以下哪项不是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特色()所选答案:A、开设热门专业13、中山大学的远程学习平台是()学习平台。
《计算机网络》第1次作业注意:作业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老师,提交时在“文件名称”和“注释”处也要写清楚“学习中心,学号,姓名,入学时间”,以便登记你的作业成绩。
注:标*的书后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划分为七个层次,其中下面四层为( A )。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会话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和传输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 TCP/IP 参考模型可以分为( B )。
A)应用层、传输层和互连层B)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C)应用层、表示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D)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3. 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是( B )A)算法B)协议C)程序D)对话4.移相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 C )来表示数字信号1、0。
A)振幅B)波长C)角频率D)相位5. 数据报、虚电路、报文交换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A )。
A)各结点都要存储转发B)都可以用在交互式通信C) 都可以把信息送到多个目的地D)都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6.在OSI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的层是( A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表示层D)应用层7.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 C )。
A)比特流B)数据帧C)数据分组D)数据报文8.( B )信号的电平是连续变化的。
A)数字B)模拟C)脉冲D)二进制9. 香农公式告诉我们:信道极限数据率=Wlog2(1+S/N),其中W 为信道带宽,S/N 为信号功率/噪音功率。
但在实际使用中,( B )。
A)可达到的信道极限值要高得多B)可达到的信道极限值要低得多C)可达到该信道极限数据率D)可接近该信道极限数据率10.假定通信信道的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那么该信道能达到最大数据传输率约为( D )。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试卷(课程代码 0214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概念、结构和网络设计方面,都为后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网络是A.DECNET B.ARPANETC.NSFNET D.TETNET2.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这种通信方式称为A.单工通信 B.半双工通信C.全双工通信 D.双向交替通信3.停止等待ARQ差错控制的特点是A.所需缓冲空间小,信道效率低 B.所需缓冲空间小,信道效率高C.所需缓冲空间大,信道效率低 D.所需缓冲空间大,信道效率高4.最早推出的无线局域网标准是A.IEEE 802.11a B.IEEE 802.11bC.IEEE 802.11g D.IEEE 802.115. IP地址128.60.222.18的地址类别为A.A类地址 B.B类地址C.C类地址 D.D类地址6.HTML标记<pre>和</pre>的作用是A.将文本分段显示 B.中断文本中的某一行C.给网页命名 D.按文本原样进行显示7.IP地址具有固定规范的格式,一个IPv4地址的二进制位数为A.16位 B.32位C.64位 D.128位8.Internet支持多种应用协议,其中用来进行文件传输的协议是A.HTTP B.IMAPC.SM[TP D.FTP9.IPv4地址通常采用点分十进制数的形式来表示,每个十进制数最大不超过A.64 B.128C.255 D.55510.电子邮件从用户代理发送到邮件服务器所采用的协议是A.SNMP B.SMTPC.HTTP D.FTP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空1分,共l5分)11.计算机网络按照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公用网和______。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1第一章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功能有( A )。
A. 资源共享B. 病毒管理C. 用户管理D. 站点管理2.下列选项中是网络软件的是( B )。
A. DBMSB. 操作系统C. Office软件D. 计算机主机3.计算机网络硬件包括( C )。
A. 网管B. 复活卡C. 交换机D. 代理节点4.网络资源子网负责( C )。
A. 数据通信B. 数字认证机制C. 信息处理D. 路由器5.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 A )和广域网三种。
A. 城域网B. 有线网C. 无线网D. 星型网络6.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和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 A )。
A. 通信子网B. 有线网C. 无线网D. 资源子网7.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把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 D )。
A. 通信子网B. 有线网C. 无线网D. 资源子网8.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通信方式分类可以分为:( D )和广播式传输网络两种。
A. 星型网络B. 总线型网络C. 树型网络D. 点对点传输网络二、填空题1.(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两大功能。
2.网络资源包括有(数据)、(信息)、(软件)和(硬件设备)四种类型。
3.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4.计算机网络主要解决(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矛盾。
5.“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6.“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
7.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两种。
三、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资源共享、数据通信、集中管理、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安全功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含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1章节一:介绍1·1 作业目的1·2 作业内容1·3 作业要求章节二:背景知识2·1 什么是计算机应用基础2·2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性2·3 相关概念解释章节三:计算机硬件与软件3·1 计算机硬件介绍3·1·1 主机3·1·2 显示器3·1·3 键盘与鼠标3·1·4 内存3·1·5 存储设备3·1·6 外部设备3·2 计算机软件介绍3·2·1 操作系统3·2·2 应用软件3·2·3 开发工具章节四:计算机网络基础4·1 计算机网络概述4·2 网络拓扑结构4·3 网络协议4·4 TCP/IP协议4·5 安全与保密章节五:计算机编程基础5·1 编程语言介绍5·2 算法与流程控制5·3 数据结构5·4 文件与输入输出5·5 调试与错误处理章节六:数据库基础6·1 数据库概念与应用6·2 数据库管理系统6·3 数据库查询语言6·4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6·5 数据库安全性章节七:数据分析与可视化7·1 数据分析概述7·2 数据收集与清洗7·3 数据分析方法7·4 数据可视化工具7·5 数据分析实例章节八: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8·1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8·2 图形渲染算法8·3 图像处理基础8·4 图像处理算法8·5 图形与图像应用领域章节九: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作业要求详细说明附件2:作业答案示例章节十:法律名词及注释10·1 版权法10·2 商标法10·3 信息安全法10·4 网络安全法10·5 私隐条例10·6 知识产权法附件:附件1:作业要求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如下:1·使用任意编程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第二学期《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Telnet 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
一、2、目前局域网系统中采用的物理拓扑结构大多数是星状。
3、在IP地址中,C类IP地址在一个网络中最多只能连接 254 台设备。
4、计算机网络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TCP/IP协议,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5、我国的顶级的域名是 CN 。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35分)1、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2、计算机网络常见的传输媒体有哪些?试分类描述答:常见的传输媒体有以下几种:1.双绞线特点:①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②双绞线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的干扰,误码率高;③因为其价格便宜,且安装方便,既适于点到点连接,又可用于多点连接,故仍被广泛应用。
2.同轴电缆特点:①在局域网发展初期被广泛采用;②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
3.光导纤维特点:①传输损耗小,可实现长距离传输;②直径小、质量轻;③传播速率高、通信容量大;④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好、误码率低。
4.无线电微波通信无线电微波通信分为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
特点:①传输频率宽,通信容量大;②受外界干扰小,传输质量较高;③初建成本低,易于跨越山区、江河。
3、以太网适配器(网卡)的作用有哪些?答: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发送时将上一层交下来的数据加上首部和尾部,成为以太网的帧。
接收时将以太网的帧剥去首部和尾部,然后送交上一层。
2、链路管理主要是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的实现3、编码与译码即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
4、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答: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一、操作题1、请在考生文件夹下完成如下操作:(1)通过“资源管理器”窗口,在考生文件夹下建立一个新文件夹,并取名为“我的新文件夹”;(2)为“我的新文件夹”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快捷方式名称为“新文件夹”。
注意:考生文件夹位于d:\w7soft\ks1001\we\win1001操作提示:①在“资源管理器”左窗格选定考生文件夹,单击“文件”菜单命令,选中下拉菜单中的“新建菜单项,在出现的级联菜单中单击“文件夹”选项。
②右键单击“资源管理器”右窗口出现的“新建文件夹”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现在文件名地应的矩形框中输入“我的新文件夹”后再单击窗口空白处予以确认。
③选定此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右键单击桌面创建的快捷方式,在弱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再在文件名对应的矩形框中输入“新文件夹”后财单击窗口空白处予以确认。
2、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18.docx”,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在正文第一段开始插入一张剪贴画,如3磅实心双产经边框,将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
(2)第二段分为三栏,第一栏宽为12字符,第二栏宽为14字符,栏间距均为2字符,栏间加分隔线。
(3)第二段填充黄色底纹(应用范围为段落)注意:考生文件夹位于d:\w7soft\ks1001\we\word001操作提示:①选择“插入”选项卡“插图”功能区,→“剪贴画”命令按钮,打开“剪贴画”窗格,选择一任意幅剪贴画插入。
②右击剪贴画→大小和位置→文字环绕,选定环绕方式为“四周型”→确定③选中剪贴画→设置图片格式→线型→宽度3磅→复合类型→双实线。
④选中第二段,选择“页面布局”选项卡→“页面设置”功能区→“分栏”命令按钮→“更多分栏”项,打工“分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三栏”按钮,第一栏宽为12字符,第二栏宽为14字符,栏间距均为2字符,,栏间加分隔线。
⑤选中第二段→页面布局→底纹→填充颜色选黄色→应用于段落→确定。
1、请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1)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2)采用存储程序原理(3)存储器是按地址访问的、线性编址的空间。
2、什么是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
操作系统的种类很多,各种设备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从手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到超级计算机的大型操作系统。
3、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
4、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1)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采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
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
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
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
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
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5.请列出多种常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
答:输入设备常见的有:鼠标、键盘、扫描仪、手写板、麦克风、摄像头等。
一、单选题1、在远程教育中,以下哪项是主持教师的职责?()所选答案:C监督与评估课件2、远程教育与常规面授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所选答案:A师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问题3得4 分,满分4 分3、小张是某学校教职工的家属,家里开通了校园网,那么当他进入学习平台的时候应该选择何种入网用户呢?()所选答案: B 教育网4、小李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她想通过学习平台查看自己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在哪个组织或交流区中看到呢?()所选答案: B 教学管理5、期末考试一般在每年的什么时间进行?()所选答案: C 1月和7月问题6得4 分,满分4 分6、某同学想学习《远程学习方法与技术》课程,那么可以从学习平台首页的哪个栏目进入课程?()所选答案: B 我的课程7、课程的作业成绩是否计入期末总评成绩?()所选答案: A 是8、小张想要查看自己两次在线作业的成绩,那么他应该进入学习平台首页的哪个栏目?()所选答案:A“工具”栏9、在线作业最多可以提交几次?()所选答案:C三次,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
10、下列哪项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的非实时教学方式?()所选答案:C、光盘课件11、网络教育学院的哪个部门负责辅导答疑、作业和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所选答案:B、远程教育教学部12、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起源于哪一年?()所选答案:B、1998年二、多选题13、成人学生的特点有哪些()所选答案: A 学习目的非常明确B 要为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程序和步骤做决定C 常常会遇到传统全日制学生没有遇到的困难E负责组织自己的学习14、下面哪些选项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所选答案:A.教师和学生处于准分离状态;B.利用多种媒体和技术手段来跨越时空的限制;C.教育组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支持服务;E.提供多种交流方式如电话、网络等;15、远程教育相较于传统教育有何优势?()所选答案:A.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C.有利于构建终生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D.有利于资源共享E.有利于个别化学习16、下列是远程教育教学实施方式的有:()所选答案:A.通过卫星、互联网、视频会议等技术手段实施单向或双向的实时教学;B.通过特定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实时(异步)教学C.通过刻录光盘等线下教学资源进行非实时教学D.通过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教学E.通过集中面授的形式进行辅导答疑17、中山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括()所选答案:A.资源服务B.信息服务C.面授服务D.导学服务E.教学交互服务18、中山大学的校外学习中心应当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支持服,主要包括()所选答案:A.提供上网学习的条件B.配合网络教育学院组织注册和考试工作,提供考场C.发放各种学习材料(如教材、光盘)E.传达各种教学信息和通知19、远程学习者常常面临的困难有()所选答案:A.缺乏远程学习技巧B.存在孤独感C.缺乏信心D.存在工学矛盾问题20得4 分,满分4 分20、远程学习由于其特殊性,对学习者的要求有如下哪些?()所选答案:A.转变学习观念,尽快熟悉远程学习方式;B.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C.熟悉远程学习流程;D.熟悉学习平台的操作;E.主动学习课程内容,完成各种任务;21、下列关于考试说法正确的是?()所选答案:A.期末考试不合格需要补考;B.考试地点除特殊指定外,一般在学习中心举行;D.考试形式主要有开卷、闭卷、课程论文等形式;E.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70%;22、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特色主要有哪些?()所选答案: A 开设优质专业B 建设优质资源C 提供优质服务D 实施优质管理23、本课程期末总评成绩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所选答案:A、两次课程作业的成绩B、期末考试(学习总结)成绩C、参加学习活动的成绩D、学习中心给予的平时成绩24、现代远程教育对远程学习者有哪些要求?()所选答案:A、转变观念,用远程学习方法进行远程学习C、熟悉远程学习流程和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D、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25、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设计了以下哪几种类型的教学交互服务?()所选答案:A、教师与学生之间B、学生与网络教育学院管理者之间C、学生与学生之间D、学生与学习中心管理者之间。
电大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网考形考作业一及二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D)。
A. 数据处理B. 数据通信C. 资源共享D. 信息交换2. 下面哪一个不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C)A. 星形B. 环形C. 扁平形D. 树形3. 在下列传输介质中,传输速率最快的是(D)。
A. 双绞线B. 同轴电缆C. 光纤D. 无线电波4. 在下列IP地址中,属于私有地址的是(C)。
A. 192.168.0.1B. 10.0.0.1C. 172.16.0.1D. 224.0.0.15. 在下列电子邮件地址中,正确的是(B)。
***********************************************************************.com6. 下列哪种软件不属于系统软件?(D)A. 操作系统B. 编译器C. 解释器D. 文字处理软件7.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的作用是(B)。
A. 存储程序B. 存储程序和数据C. 存储文件D. 存储操作系统8.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C)。
A. 硬件故障B. 软件故障C. 程序D. 数据9. 在下列操作中,不能撤销的是(D)。
A. 剪切B. 复制C. 粘贴D. 删除10. 在Word中,下列哪种视图方式可以看到文档的页眉和页脚?(B)A. 普通视图B. 页面视图C. 大纲视图D. 阅读版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数据通信和________(资源共享)。
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形、环形、________(总线形)和树形等。
3.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________(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4. 电子邮件地址的一般格式为:用户名@________(域名)。
5.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________(应用软件)。
6.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通过________(磁盘)和通过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应用基础》1-6次作业目录第一次作业: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2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1.4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第二次作业: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2.2常见的操作系统及其特点2.3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卸载2.4 操作系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三次作业:办公应用软件3.1 办公应用软件的概念和特点3.2 常见的办公应用软件及其功能3.3 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技巧3.4 办公应用软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次作业:网络基础知识4.1 网络的概念和分类4.2 网络的基本组成4.3 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作用4.4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第五次作业:数据库基础5.1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5.2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5.3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5.4 数据库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六次作业:编程语言基础6.1编程语言的概念和分类6.2 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特点6.3 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基本结构6.4编程语言的应用与发展附件:1.第一次作业附件: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资料2.第二次作业附件:操作系统安装与卸载指南3.第三次作业附件:办公应用软件使用技巧汇总4.第四次作业附件: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详解5.第五次作业附件: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实例6.第六次作业附件:常见编程语言的案例代码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指保护著作权人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经济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法律法规。
2.商标法:指保护商业标识(商标)的法律法规。
3.专利法:指保护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的法律法规。
4.侵权:指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作品、商标或发明创造等,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5.著作权:指以某种形式创作的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式所享有的权益。
附件请以下进行:[附件1-第一次作业附件]()[附件2-第二次作业附件]()[附件3-第三次作业附件]() [附件4-第四次作业附件]() [附件5-第五次作业附件]() [附件6-第六次作业附件]()。
中 山 大 学 校 园 网 使用手册中山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2002年9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用户守则(试行)1995年12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接领导管理的全国性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其 目的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间计算机连网、信息资源共享并与国际学术 计算机网络互连,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我国的教育和科研机构。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所有用户必须遵守下列守则:一、必须遵守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执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
二、 必须遵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制定的规定和制度,按时缴纳有关费用。
三、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
不得利用计算机连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和有伤风化的信息。
四、必须接受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采取必要措施。
五、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上不允许进行任何干扰网络用户,破坏网络服务和破坏网络设备的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使用网络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等。
六、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上的信息和资源属于这些信息和资源的所有者。
其它用户只有取得了这些信息和资源的所有者的允许后,才能使用这些信息和资源。
网络上软件的使用应 遵守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
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用户有义务向各级网络管理员报告任何违反用户守则的行为。
八、对于违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办法的用户,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将对其进 行警告并有权终止对其进行服务,必要时将诉诸法律。
目录一、拨号上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Modem的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1、Modem硬件的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2、Modem驱动程序的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安装网络协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2.1、安装拨号网络适配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2.2、安装TCP/IP协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1.3、安装“拨号网络”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4、拨号上网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4.1、创建新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4.2、开始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4.3、断开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二、专线上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1、网卡的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1.1、网卡硬件的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1.3、网卡硬件的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1.4、安装和配置网卡的驱动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1.5、检查驱动程序的安装和配置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1.6、重新配置硬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2、安装和配置TCP/IP协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三、网络测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1、检查IP的配置命令winipc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2、连通测试命令p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四、浏览器的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1、Internet Explorer5.0 中文版浏览器的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1.1、更改主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1.2、代理服务器的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2、Netscape Communicator 4.7的安装和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4.2.1、Netscape Communicator 4.7的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4.2.2、Netscape Navigator 4.7的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4.2.2.1、更改主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4.2.2.2、代理服务器的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五、电子邮件的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5.1、Outlook Express 5.0 邮件收发程序的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5.2、Netscape Messenger邮件收发程序的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5.3、FoxMail 3.11的安装和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六、CuteFTP Pro 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七、socks5代理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27附录一 IP地址分配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附录二用户申报故障须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Windows 98网络安装与配置说明一、拨号上网1.1、Modem的安装Modem的安装分为硬件的安装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计算机网络》第1次作业学习中心:学号:姓名:注意:作业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老师,提交时在“文件名称”和“注释”处也要写清楚“学习中心,学号,姓名,入学时间”,以便登记你的作业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划分为七个层次,其中下面四层为( A )。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会话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和传输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 TCP/IP 参考模型可以分为( B )。
A)应用层、传输层和互连层B)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C)应用层、表示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D)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3. 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是(B)A)算法B)协议 C)程序D)对话4.移相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 D)来表示数字信号1、0。
A)振幅B)波长C)角频率D)相位5. 数据报、虚电路、报文交换的共同特点之一是(A)。
A)各结点都要存储转发B)都可以用在交互式通信C) 都可以把信息送到多个目的地D)都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6.在OSI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的层是(A)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 C)表示层D)应用层7.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C)。
A)比特流 B)数据帧C)数据分组 D)数据报文8.(B)信号的电平是连续变化的。
A)数字B)模拟 C)脉冲D)二进制9. 香农公式告诉我们:信道极限数据率=Wlog2(1+S/N),其中 W 为信道带宽,S/N 为信号功率/噪音功率。
但在实际使用中,( B )。
A)可达到的信道极限值要高得多 B)可达到的信道极限值要低得多C)可达到该信道极限数据率 D)可接近该信道极限数据率10.假定通信信道的带宽为 3kHz,信噪比为 30dB,那么该信道能达到最大数据传输率约为( D)。
A)3000bps B)12000bps C)24000bps D)30000bps11. SDH 信号最基本的模块信号是( B )。
A)STM-0 B)STM-1 C)STM-3 D)STM-412. 网桥是用于(D)的。
A)传输层B)网络层C) 应用层D)链路层13. 以太网的帧中的前导码由( C )字节组成。
A)4 个 B)6 个 C)7 个 D)8 个14.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C)A)帧同步、差错控制、链路管理、拥塞控制B)帧同步、路由选择、链路管理C)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D)帧同步、流量控制、拥塞控制15. ATM 信元由( B)组成。
A)5 个字节的信头和 53 个字节的信息字段B)5 个字节的信头和 48 个字节的信息字段C)10 个字节的信头和 48 个字节的信息字段D)16 个字节的信头和 53 个字节的信息字段。
16. ATM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通过( C )传送数据。
A)数据报交换 B)报文交换 C)虚电路 D)电路交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可以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2.对基带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有(调幅)、(调频)和(调相)3类。
3.在奈奎斯特准则中,通信信道的(带宽)决定着数据传输数据的大小。
4.E1载波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048Mbps)5.以太网采用的协议是( CSMA/CD)方法,即带有(冲突捡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
6.以太网采用的二进制退避算法来减少对信道的争用冲突,第n次冲突后,从随后的(2n)个重传推迟时间中随机地选取一个重发冲突包。
7.网桥可以分为透明网桥和(源路选网桥)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路由选择)的策略不同。
8.网桥要决定接收帧从哪个端口转发就必须建立一张(端口-结点地址表)。
9.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有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 红处线IR)三种实现方法。
三、计算题(要写出必要的分析和计算步骤, 本大题共60分)。
1-13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三、计算题(要写出必要的分析和计算步骤, 本大题共60分)。
1-13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两者的特点如下表1-14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1-15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成为网络协议。
它的三个要素为⎪⎩⎪⎨⎧详细说明同步:时间实现顺序的以及作出何种响应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的结构或格式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网络协议要素*1-20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s m /1028⨯.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7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3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传播时延=v L=速率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信道长度 发送时延=d s L L =信道带宽数据块长度信道长度(L)=1000km, 传播速率(v)=s m /1028⨯ 1) 当数据块长度=bit 710, 信道带宽为s kb /100时发送时延=s s b bit 100/101001037=⨯ 传播时延=ms s m m5/10210100083=⨯⨯2) 当数据块长度=bit 310, 信道带宽为s Gb /1时发送时延=s s s b bit μ110/1010693==- 传播时延=ms s m m 5/10210100083=⨯⨯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 当需传送的数据量大且传送速率低时,发送时延占总时延的比例较大; 而当发送数据少, 且传送速率高时, 传播时延在总时延中占较大比例. 且传播时延与数据量和带宽无关.尽与信道长度和电磁波的速率有关.*1-21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s m /1028⨯.媒体长度l 分别为:(1) 10cm (网卡) (2) 100m (局域网) (3) 100km (城域网) (4) 5000km (广域网)试计算当数据率为1Mb/s 和10Gb/s 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答:正在传播的比特数=带宽传播速率信道长度⨯=d l⨯⨯8102故,将不同的带宽和信道长度代入上面公式, 可知在不同媒体的传播比特数(见下表):2-0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要解决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开放系统的传输媒体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
由于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的种类非常繁多,而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方式,因此它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的不同。
主要特点:在物理连接上的传输方式一般都是串行传输,即一个比特一个比特地按照时间顺序传输。
但是,有时也可以采用多个比特的并行传输方式。
2-05奈氏准则与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和波特有何区别?答:奈氏准则指出了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若码元的传输速率超过了奈氏准则所给出的数值,则出现码元之间的相互干扰,以致在接收端无法正确判定在发送方所发送的码元是1还是0;香农公式指出了: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方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比特和波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它说明每秒传多少个码元。
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
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秒”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在数量上有一定的关系。
若1个码元只携带1bit的信息量,则“比特/秒”和“波特”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但若使1个码元携带n比特的信息量,则M波特的码元传输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M×n 比特/秒。
*2-17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
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 B: (-1-1+1-1+1+1+1-1)C:(-1+1-1+1+1+1-1-1) D: (-1+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1还是0?2-17解:A站的码片序列A:(-1 -1 -1 +1 +1 -1 +1 +1)B站的码片序列B:(-1 -1 +1 -1 +1 +1 +1 -1)C站的码片序列C:(-1 +1 -1 +1 +1 +1 -1 -1)D站的码片序列D:(-1 +1 -1 -1 -1 -1 +1 -1)总的发送信号的码片序列X:(-1 +1 -3 +1 -1 -3 +1 +1)用A站码片序列与X作规格化内积:A·X=1/8∑Ai Xi=1/8[(-1)(-1)+(-1)(+1)+(-1)(-3)+(+1)(+1)+(+1)(-1)+(-1)(-3)+(+1)(+1)+(+1)(+1)] =1B·X=1/8∑Bi Xi=1/8[(-1)(-1)+(-1)(+1)+(+1)(-3)+(-1)(+1)+(+1)(-1)+(+1)(-3)+(+1)(+1)+(-1)(+1)] =-1C·X=1/8∑Ci Xi=1/8[(-1)(-1)+(+1)(+1)+(-1)(-3)+(+1)(+1)+(+1)(-1)+(+1)(-3)+(-1)(+1)+(-1)(+1)] =0D·X=1/8∑Di Xi=1/8[(-1)(-1)+(+1)(+1)+(-1)(-3)+(-1)(+1)+(-1)(-1)+(-1)(-3)+(+1)(+1)+(-1)(+1)] =1故A站和D站发送1,B站发送0,C站未发送数据。
*3-20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1)(4++=xxxP。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
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由循环冗余检验的原理可知,按下图计算,可得余数为1110由上图可知,加在数据后的余数为1110,即传出的数据为11010110111110。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即收到的数据为11010110101110,则由下面的计算可知,该数据不能被10011整除。
余数为11。
因此可以检查出错误。
若传输时最后两位都变为0,则接到的数据为11010110001110,由下面计算可知,余数为101,因此也不能整除除数P。
故可知也可以检测出错误。
所以,这两种出现的差错都可以检测出来,但无法知道是那一位出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