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纲要复习提纲-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9
科学史纲要复习资料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
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2.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
7、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1、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物质基础;2、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包括外来宗教),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5、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础。
总之,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科学史纲要八大要点1.西方医学巫医分离,从思辨猜测医学理论到分析和实证.(题意是从盖伦是怎么发展到哈维(标志西方医学开始,开始认识器官的工作)的呢?)雅典时期——希波克拉底,被誉为“医学之父”1)将医学从原始巫术中解放出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病、治病2)提出“体液理论”人身上有四种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3)提出希波克拉底誓言--医生要处处为病人着想,要保持自己行为和这一职业的神圣性。
亚历山大时期——盖仑,希腊医学的集大成者1)盖仑系统总结了希腊医学自希波克拉底以来的成就,创立了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
2)他的理论是基于自己大量的解剖(动物)实践和临床实践,对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功能有比较正确的描述和说明。
3)盖仑奠定了西方医学的基础。
4)对神经生理学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将神经分为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混合神经5)对药物学有所研究6)提出血液运动理论(人体主要器官为:肝脏、心脏和大脑,肝脏——静脉系统的潮汐运动,动脉系统——人体的单向吸收,这两大运动之间通过右心室与左心室之间的隔膜相联系)16世纪——帕拉切尔苏斯,文艺复兴时期医学革命代表1)提出人体的生命过程是化学的过程2)主张使用德文写书和演讲,使医学易为大众接受达•芬奇1)首先革新解剖学,绘制出大量精美准确的解剖图2)发现主动脉根部瓣膜活动及其性质。
维萨留斯1)著有《论人体构造》,系统阐述了他多年来的解剖实践和研究。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插图多而且精美。
2)“我在这里并不是无故挑剔盖仑缺点,相反地,我肯定盖仑是一位大解剖学家。
他解剖过很多动物,但限于条件,就是没有解剖过人体,以致造成很多错误。
在一门简单的解剖课程中,我能指出他的两百种错误。
但我还是尊重他。
”3)维萨留斯发现盖仑所谓的心室相通的观点是错误的。
塞尔维特1)在《基督教的复兴》中提出了小循环的机理:血液并不是通过心脏中的隔膜由右心室直接流入左心室,而是经由肺动脉进入肺静脉,与这里的空气相混合后流入左心室。
科学史纲要复习第一章科学的前史第一节神话自然观:自然观:是对自然界存在的形态、运动形式、发展规律的总的看法。
神话自然观是对自然的神话式的认识,核心是万物有灵和神灵崇拜。
很多民族历史上都经过这样的时期。
神话自然观的特点:1人与自然一体化。
人在自然之中而非自然外,自然是有灵性的人格性存在。
2.自然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另一主体而存在的。
有着知、情、意等精神特征,有时温和,有时暴虐;有时给人以恩惠,有时给人以惩罚。
3,自然的行为是人格性的创造活动,无规律可言。
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通,必须用祭祀、仪式等来进行。
第二节东方的古老文明一、尼罗河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是世界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文字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金字塔二、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世界上另一个最古老的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楔形文字(泥板书)汉谟拉比法典天文学(占星术、历法)数学冶铁术城市建筑三、古印度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所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神秘的国度、宗教的温床。
历法宇宙论数学医学四、中国古代文明:重视现实世界、遵从生活经验农学中医药学天文历法数学冶金和丝织技术第二章古希腊辉煌的科学思想古希腊是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文化是科学思想的主要源泉之一。
第一节古希腊的理性(哲理)自然观哲理自然观的形成: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使人们不再认为反复无常的事件决定于不负责任的天神的偶然意志了,他们开始认为在神圣的和普遍的法则之下,天律是不变的哲理自然观的特点:1.脱离了人格化的自然,自然是客体,是人探索的客观对象。
2.自然具有规律,宇宙是有序的。
规律是可知的。
3.宇宙具有本原,可用统一的原理进行说明。
第二节爱奥尼亚学派的自然哲学一、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拉克西曼德阿拉克西美尼阿拉克萨哥拉赫拉克利特二、理性主义学派: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芝诺三、体系化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科学历史是指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和总结,通过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
本文将对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一、古代科学史1.古代数学:古代数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埃及的金字塔建造、巴比伦的星象观测和中国的古代算法等。
古代数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何学、代数学和算术学方面。
2.古代物理学:古代物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界和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和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理论等。
3.古代医学:古代医学主要通过草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来治疗疾病。
古代医学的代表性人物包括中国的黄帝、叶公好龙和希波克拉底等。
二、近代科学史1.近代数学:近代数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分析几何学的发展和微积分的推广等方面。
欧拉、高斯和牛顿等众多数学家为近代数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力学、电磁学和热学等领域。
伽利略、牛顿和麦克斯韦等科学家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3.近代化学:近代化学的发展主要在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领域。
门捷列夫和达尔顿等化学家的实验和理论为化学科学奠定了基础。
4.近代生物学:近代生物学主要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分类等问题。
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生物学奠定了基础,门德尔的遗传学研究为后续基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现代科学史1.现代天文学: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主要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
哈勃望远镜的发明使得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现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世界和相对论等领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对于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现代化学:现代化学主要在材料科学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展开研究。
纳米材料和生物化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物学的突破主要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克隆技术的应用开启了现代生物学的新篇章。
1、距今2300万年前至1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分布在欧、亚、非三洲,它们很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有的人类学家认为380万年前生活在东非肯尼亚的早期猿人已经开始用火。
3、根据考古发现,至少100万乃至200万以前,人类便学会了用打击的方法制造出粗糙的石器工具。
4、大约距今1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古人又发明了研磨技术,能制造出形状规整、表明光滑、使用方便的磨制石器。
5、弓箭标志着人类第一次把以往的简单工具改革成了复合工具,并利用了弹性物质的张力。
弓箭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狩猎的效率。
6、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加工机械。
7、在原始思维中,关于数的概念的产生、艺术思想的出现和灵魂观念的发展,对科学的起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8、人类的自然知识在奴隶社会逐步形成为科学的形态,并得以传播和发展,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和医学三大学科。
9、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是蒙昧和野蛮时期的人类处理自己与还不能理解的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式。
10、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所编《埃及志》重新引起欧洲对埃及的关注。
11、古埃及国家是由原始公社转变而来的农村公社组成的。
12、约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发明了图形文字,后演变成了象形文字,成为僧侣体。
13、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并把一年确定为365天。
14、制作木乃伊——希望复活——积累了很多生理解剖知识——制药技术闻名,这些药物包含植物、动物和矿物。
埃及医学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具有理性和最发达的医学,它后来通过希腊人影响了整个西方医学。
15、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到公元前2800年左右发展成为楔形文字,这种文字后被巴比伦人、波斯人所采用。
16、大约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就发明了阴阳历法,以月亮的盈亏现象作为计时标准。
17、早期的印度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了佛教,佛教的出现有着反婆罗门教的宗教改革的性质。
八下科学复习纲要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拥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头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挤,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红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①定义:使本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取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由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简单消逝,称为软磁资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久保持,称为硬磁性资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能否拥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依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
②依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
③依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④依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二、磁场:1、定义:磁体四周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能够依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的特别物质。
这里使用的是变换法。
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类方法。
2、基天性质:磁场对放入此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经过磁场而发生的。
3 、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觉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四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④说明: A 、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绘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绘磁场的方法叫成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关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散布在磁体四周,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订交。
简答题1:西医如何完成巫术到医术的分辩简答题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于牛顿的时空观的变革在哪简答题3:人类对自然的基本态度的转变论述题1:-古希腊(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原子论、柏拉图理念论)对科学的起源的何在论述题2:试论述逻辑分析和经验实验观测缺一不可B卷简答题1:化学怎样完成与炼金术的分离与转换简答题2:燃素说到拉瓦锡发现氧气的过程简答题3:近代科学的开端是什么论述题:近代科学的起源是啥?为啥?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天文学,医学,数学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作品,言论观点)近代科学的开端中,伽利略,希尔伯特,牛顿是怎么引导时空发展的?古希腊万物本源对近代科学产生的启示作用。
近代科学的起源开端,天文学,医学是怎么样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的突破?1、古希腊、罗马天文学、数学、医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于重要科学发现或理论,不仅考察史实,还要加重对人类观念起什么转变的考察)2、简述西方医学从巫术分离3、相对论的时空观和牛顿的时空观的变革在哪里4、人类对自然的基本态度的转变、高度崇拜到理性自然观5、化学怎么完成与炼金术的分离6、近代科学开端到怎样引导自然科学发展(伽利略、芬尔博特牛顿的时空观)7、古希腊(对万物本源追溯、柏拉图、哲学、原子论、理念论、泰勒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等等)对近代科学的影响8、近代科学的产生(例如逻辑、论证、实证等等方面)科纲考试TIPS (1)虽然科史考试是开卷的,但是题量比较大,时间比较紧,人人都可以做,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这科我们关键是比别人找得快,写得快,写得整齐,那么考试过关就没有问题了。
要做到这几点,我们就要熟悉课本内容的框架,并且通读文章内容。
科纲的考察重点在于科技现象背后的历史意义,而不是具体数据,例子。
应该把重点部分标记出来,便于考试时的查阅。
重点内容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二篇近代科学技术框架分析第一篇古代科技1 人类开始----科技萌芽人→石器弓箭→火→农业→畜牧业→制陶→手工业→冶金(萌芽路线)2 四大文明----两河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西欧文明----古希腊罗马农业→天文学→数学→医学→建筑技术→手工业(两埃印科技线路)第二篇近代科技1 近代前期,自然科学产生,第一次技术革命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航海探险,文艺复兴挑战宗教权威---太阳中心说,血液循环的发现科学体系的形成---经典力学数学技术体系的革命---纺织机(起点)蒸汽机(标志)2 近代后期,科学成就,第二次技术革命科学成就---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机和电力(标志)考过的考题:1 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有什么意义?2 为什么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沿用了两千多年?3 为什么罗马时期的自然科学停滞不前?从柏拉图开始有了希腊天文学的特色:用几何系统来表示天体的运动。
科学史纲要复习一.科学史的前史和古代文明1.神话,原始宗教与科学的关系:1)神话,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①. 宗教所崇拜和信仰的是绝对无限性,神话是宗教的一部分,并伴随着仪式和伦理。
而科学则以现实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
②宗教是信仰主义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则是理性的③宗教往往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则是生产力的引擎;宗教侧重于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科学在一定条件下则会引起社会的变革;例子:①医学生物学领域: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阐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给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以沉重的打击,也遭到了宗教神学的猛烈反攻。
②天文学: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创立了“日心说”,这是近代科学于宗教的第一次分裂。
因为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上帝专门为人类创造的居所。
2)神话,宗教对科学具有启发和贡献①天文学:占星术是最早的萌芽状态的天文学,因为占星术的基本途径就是对天象进行长期观察和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推算;②化学:道教中用铅汞等金属以及其他原料炼制可服之飞升的外丹生物炼丹术,可谓是原始化学;③数学:古代埃及人主观上是为了为法老建造作为墓葬的金字塔,客观上却推动了几何学和力学的发展;2.从神话到科学①传统观念的不断被打破:传统观念不是简单地指宗教神学,而是人类直觉和经验所造成的固有观念;二.古希腊时期的科学思想3)数学,天文学,医学先驱们的思想与贡献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天文学,医学,数学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作品,言论观点)天文学喜帕卡斯“偏心圆”地心说,发现了岁差,测得回归年、朔望月、月地距离和地球半径比,月球半径和地球半径的比等托勒密著有《天文集》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地心说。
提出“九重天”宇宙观,托勒密地心说能很好的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因此在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被视为权威并在多个行业如航海中得到应用。
医学希波克拉底被誉为”医学之父“,提出了”体液说“医学理论,认为人体内有红色血液、白色粘液、黄色胆汁和黑色胆汁4种体液,各种体液比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的进化一、化石: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
(化石可以成为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二、生物进化历程:5亿多年前--------4.08亿年前--------3.60亿年前-------1.44亿年前↓↓↓↓海洋生物---------陆生动植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居维叶是18世纪法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
他认为生物的种是不变的。
拉马克是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他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
达尔文于1859年提出生物进化的理论。
三、马的进化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始祖马出现在6500年前。
▲环境的变化对马的进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始祖马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以植物嫩叶为食,森林中植物繁多有很多可以躲避天敌的地方。
随着气候越来越干燥,部分树木枯死,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始祖马不得不走出森林,失去了森林的庇护,只有奔跑速度快的马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并躲避天敌。
地面变得越来越稀硬,植被越来越稀疏,只有现代马适应这样的环境。
▲骆驼刺的哪些结构适合沙漠的生存环境?①骆驼刺的叶片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蜡质层,可以锁住水分,减少蒸发;②发达的根系可以尽可能多的吸收水分;③部分叶子退化成刺状,既可以减少蒸发,又能防止动物对自身的破坏。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很多。
例如:一种动物模拟其他生物的形态,动物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四、人类的起源▲类人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这些动物与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称它们为类人猿。
▲人类进化过程:南方古猿生活在300万年前,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不会用火,能直立行走。
在我国陕西蓝田公主岭,发现了距今115---6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其脑容量为780毫升,能制造石器。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0----23万年前,与现代人已十分接近,其平均脑容量为1088毫升。
[科纲老师提示]:最后几节课一定要去听试卷由四道题目组成[重点篇章](上学年期末重点)第一篇第一章四、五、六节第二章一、二、三、四、五、六节第三章(重点)古希腊的科学成就、技术成就第四章一、二节第二篇第五章一、二、三、四、五节第六章一、三、四、五节第三篇第七章二、三节第八章一、二、三、四节第九章一、二、三节[往年科纲例题]1.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交响曲。
20世纪的科学技术,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
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是科学史上伟大的发现,但这并非原子能的错,而是错在人类将它用于战争。
迄今为止,现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他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引发了一些全球性的问题一方面: 科学技术在为人类造福。
其一,科学技术使经济发展。
其二,科学技术使世界变小。
其三,科学技术使寿命增长。
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首先,科学技术使全球变暖。
其次,科学技术使疾病肆虐。
第三,科学技术使隐患增加。
例如:原子核能从此被开发出来了,但是用于战争的原子弹又使人类自身蒙受了多少灾难,破坏了多少文明,使人类遭受了多少苦难。
由此看来,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但其到底是在为人类造福.2.血液循环《产生与发展》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医生盖仑(Claudius Galen)主张血液象潮汐一样地在心脏和血管中一出一进地流动。
16世纪,西班牙的塞尔维特(Michael Servetus1511~1553年)通过实物的直接观察后指出,心脏的中隔上没有盖仑所说的的错误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简述如下:血液从左心室流出,经过主动脉流经全身各处,然后由腔静脉流人右心室,经肺循环再回到左心室。
人体内的血液是循环不息地流动着的,这就是心脏搏动所产生的作用。
哈维在1628年发表了《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他在书中系统地总结了他所发现的血液循环运动的规律及其实验依据。
科学技术史复习提纲绪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历程、意义(P1-4)科学和技术的含义及发展过程;科学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内史和外史的区别第一章科学技术的起源(P5)第一节古代技术的发端(P5)三个标志: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创造文字(除此之外,其他的技术P7中部)(老师补充的十二项技术发明)古代技术发端的意义:(P7)第二节古代科学的萌芽(P8)科学知识的起源:以萌芽状态存在于生产技术之中;天文学、数学发展较早(P8)原始科学和宗教:原始崇拜的四种形式;科学与宗教的关系(P9-10)第二章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P11)第一节古代巴比伦历史变迁;数学、天文学;技术第二节古代埃及历史变迁;数学、天文学(最早的太阳历)、医学;技术;第三节古代印度历史变迁;天文学、数学(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准绳经》)、医学;技术第四节古代中国(P18)历史变迁;天文学、数学(《九章算术》);医药学、地学(《梦溪笔谈》);(P18-24)技术:农业(P24);纺织;瓷器制造;四大发明(马克思: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P27);建筑;水利工程;冶金(青铜冶炼);造船(P24-28)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P29)第一节古希腊(注意原子论P30;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P32、P39)社会历史背景与地理条件:(P29上方笔记)科学:自然哲学(发达的原因、起源于、P30恩格斯评价);天文学;物理学和数学(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波罗尼)(P32);生物学和医学;技术(冶金、造船、建筑)(P34-35)第二节古罗马(P35)科学:自然哲学;天文学(托勒密《天文学大成》);医学(盖伦P36);技术第三节古代中西科技发展特点(P38)西方:善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运用理性探讨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方法的初步确立及应用;形式逻辑成就科学典范中国:创造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形成独特的使用科学体系;大一统的技术结构中西科技比较(见附表1)第四章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14世纪-18世纪,科学发现集中在16-18世纪)(P43)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P43)欧洲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资本主义成长(P44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航海探险、地理大发现(历史意义、科学价值)(P4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P45)第二节近代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P46)日心说的创立:托勒密地心说、宗教神学;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传播发展: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伽利略天文望远镜观测;布拉赫编制星表、天象观测方法;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第三节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P50)观察实验方法的确立、实验科学的兴起:伽利略科学仪器和力学发现(P50-5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惠更斯向心力定律;牛顿成就、《原理》(经典物理学中的经典);发现万有引力的工作途径(P52笔记)16~18世纪其他成就:热学(伽利略、布莱克)、电磁学(吉尔伯特、克莱斯、格里凯、卡文迪许、库伦、高斯、富兰克林、伽伐尼、伏打)、光学(开普勒、斯涅耳、牛顿、巴塞林、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P53)第四节近代生物学、化学、数学的形成(P54-55)血液循环和植物分类体系:(维萨里、塞尔维特、布里斯、威廉哈维血液循环和《心血运动论》、胡克发现细胞、沃尔弗渐成论、林耐双名法)科学化学、燃烧氧化理论:波义尔《怀疑的化学家》、意义(P56);施塔尔燃素说拉瓦锡(近代化学奠基人)质量守恒定律、氧气发现(P56-57)数学发展: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数学分析的形成(P59)第五节第一次技术革命(P59)工业革命三个阶段: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热效率、机械传动);用机器制造机器意义:(P61-62)第五章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第二次技术革命(18世纪-19世纪)(P64)恩格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和定律、元素周期律、达尔文进化论第一节19世纪天文学、地质学(P64)天文观测技术进步:望远镜改进、天体照相术、光谱学技术天体演化理论:康德星云假说和《宇宙发展史概论》(P65);拉普拉斯星云说地质学:魏纳水成论、赫顿火成论、居维叶灾变论、赖尔渐变论(P66-68)第二节19世纪物理学、数学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研究:热质说(伽桑狄布莱克)与运动说(汤姆森、伦福德、戴维);能量守恒定律(迈尔医生P70、赫姆霍兹、焦耳);热力学二定律;统计力学的出现(P73中)经典电磁学理论建立:奥斯特、富兰克林、罗兰、安培、毕奥、萨法尔、法拉第、楞次、麦克斯韦《电学和磁学论》(P73-75)波动光学的建立:电磁波和光波是同一种波(P76)近代代数发展和非欧几何诞生:高次方程求解(拉格朗日、阿贝尔、伽罗华)、抽象代数学、数理逻辑;黎曼几何与欧式几何、罗氏几何的关系(P78)第三节19世纪生物学、化学(P78)细胞学说的创立和发展:施莱登、施旺;胡克、布朗等其他科学家(P78-79)进化论:拉马克学说依据和科学思想、观点和存在的问题、意义(P80);达尔文自然选择内容、提出依据、意义、《物种起源》(P80-81);孟德尔遗传定律原子论(道尔顿、盖吕萨克、阿伏伽德罗)有机化学(维勒合成尿素)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第四节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机的发明和电能的开发:直流、交流电机;电能相对于蒸汽动力的优势(P85)远程通讯技术的飞跃:电报、电话、无线电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呈现的两个特点(P87)第六章近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与启示(P88)近代自然科学继承了古希腊哲学思辨、理性的传统,同时将实现投向实践,在发展科学事实、建立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以观察实验的感性方法与假说推理的理性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论传统(P88)第一节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实验科学方法论的确立:古代-15世纪以前-中世纪末;科学实验与生产时间的不同特点;培根的归纳逻辑,笛卡尔的演绎法,伽利略科学实验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理想实验法(P90),牛顿的分析方法(P52 、P91)机械自然观的兴衰(产生、内容、评价、历史必然性、面临问题、衰落);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P92)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培根的格雷山姆学院、吉森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建立)第二节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及其启示(P94)转移:意大利(14—16世纪)→英国(16世纪后期—18世纪后期)→法国(18世纪后期—19世纪前期)→德国(19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期)→美国启示:(P101)第三节近代科技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探析(P101)中国古代科技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封建制度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束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制约第七章物理学革命与现代科学的产生(P108)第一节科学革命的序幕(P108)“以太漂移”的零结果:(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惠更斯、麦克斯韦、布拉德雷、菲索、迈克尔逊、莫雷、菲兹杰热、洛伦兹)紫外灾难:黑体辐射成为研究热点(卢默尔、普林斯海姆、斯特藩、波尔兹曼、维恩、瑞利、金斯)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X射线(伦琴对阴极射线本质的研究,启示:实验家的计较和理论家的头脑同样重要)、放射线(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电子(汤姆逊)第二节相对论的创立(P113)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1902年6月—1909年10月第一次高峰;1915—1917第二次高峰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狭义相对论理论框架(两个前提、得出的结论)(P116)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两个基本前提、时空和引力理论、爱因斯坦方程(P117)第三节量子理论(P118)量子论的诞生(P118):普朗克(黑体辐射能量频率分布的研究)、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和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能量不连续应用于固体原子振动)量子力学的建立(P121):波尔—海森伯途径,矩阵力学(海森伯、玻恩、约丹、狄拉克);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薛定谔途径,波动力学(薛定谔波动方程、狄拉克方程、量子场论);路径积分(费曼图、路径积分理论)世纪之争(P123):哥本哈根学派(玻恩的波函数统计诠释、海森伯的测不准关系、波尔的互补性原理);爱因斯坦的EPR佯谬、薛定谔猫佯谬近代部分小结(P63笔记)附表1 古希腊和古中国文明的比较古希腊1.形式多样、开放,善于继承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形成了多学科的特点。
科学史纲要复习提纲-重点一科学前史及古代文明①神话原始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萌发于人类早期的社会实践,古代文明已包含许多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因素。
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古代的科学知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附属于在思维方式上尚未摆脱想象性和猜测性的自然哲学体系,甚至寄生于宗教神话中。
在中世纪,科学成了神学的分枝。
科学与宗教的历史混合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逐步解体,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和宗教神话中分化出来,成为实证性的科学。
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一书的出版,是近代科学与宗教世界观彻底决裂的第一次宣告。
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科学与宗教走上了公开冲突的道路。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反对用超自然的原因和力量去证明任何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宗教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相信超自然的上帝和神灵主宰世界。
宗教的本质决定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规律。
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和否定,决定了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是不可调合的。
在认识方法上,宗教与科学也是根本不同的。
自然科学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去认识事物的各种联系并尽可能地用经验去证明。
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信仰主义,依靠超经验、超理性的启示或神秘主义的直觉。
在社会作用方面,宗教与科学也是大相径庭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虽然宗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通过宗教运动对社会发展起过特殊的推动作用,但一般说来,宗教在历史发展中是一种保守的因素。
因为宗教往往把现存的社会制度当成神意的体现,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②从神话到科学二古希腊的科学思想①哲学家们对万物起源的追求23。
24p泰勒斯:科学之父(是什么)认为万物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属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去掉具体质,只抽象出抽象量的“数”作为世界的本原;(怎么样)数不仅是万物的本原,而且是万物存在的性质和状态的描述)赫拉克利特:本源是火(不能正确认识燃烧现象的表现)最有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者(古希腊时期),被列宁誉为“辩证法的奠基人”阿那克西曼德:万物本原是无限者(指的是:弥漫的,不固定的物质)地是在空中的,没什么东西支撑他;月亮并不是本身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太阳和大地一样是一团纯粹的火。
科学史知识点总结
古代科学
- 古代科学主要集中在希腊、中国和印度等地区。
- 希腊的科学突破由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等人作出,在数学、
物理、天文学等领域有重要贡献。
- 中国古代科学发展主要由兵法、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推动,如孙思邈的药物学研究。
- 印度的科学成就主要在数学和天文学领域,如数学家阿耶尔·塞桑、天文学家阿耶尔巴特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
-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以重拾古代科学
思想为特点。
- 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被推翻的理论,开启了天文学的新篇章。
- 开普勒通过观测数据提出了三定律,为日后牛顿的万有引力
定律奠定基础。
- 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地球自转和物体自由落体,为实验科
学奠定基础。
科学革命后的现代科学
- 牛顿的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现代科学的里程碑。
-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遗传学的发展改变了生物学的面貌。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物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量子力学的兴起给物理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认识。
当代科学的前沿
- 当代科学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
-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改变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
- 基因技术的应用在医学和农业等领域有巨大潜力。
- 纳米技术的突破为材料科学和电子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上是科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通过了解科学的历史和
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现代科学的基础和前沿。
科学复习提纲1.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中的小格子是细胞,我们周围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3.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4.判断: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状是相同的。
(错)细胞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对)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大小不同,作用也不同(对)细胞只会生长,不会繁殖(错)塑料也是由细胞构成的(错)5.课本第三页:要能看图认出这是什么细胞6.能够根据图片标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目镜、物镜、调焦螺旋、载物台、反光镜7.简答题:动植物和人的身体会从小到大,直至衰老死亡,这是什么原因?答:因为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所以生物体也就经历了从小到大,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
8.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9.在妈妈肚子里的孩子,叫做胎儿。
出生时,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头朝下的。
10.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大约呆9个月的时间,靠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慢慢地长大。
11.妈妈孕育胎儿的地方叫子宫。
12.双胞胎可以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
13.判断: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不吃也不喝.(错)妈妈怀孕是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像一粒种子一样种植在妈妈的子宫里。
(对)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呆大约九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对)14.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5.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16.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一要加强锻炼二要合理饮食三要保证睡眠四要心理咨询。
17.不同人、不同地区青春期发育状况不同。
18.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19.我们绘制的身高变化曲线图上,相邻年龄之间的连线坡度大,表示身高增长得快;坡度小,表示身高增长得慢。
血液循环学说 2002年11月19日在古罗马时期,医学被认为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因此相对受到了重视。
在当时的罗马,盖伦是最著名的医生和解剖学家。
他一生写了131部著作,其中《论解剖过程》、《论身体各部器官功能》两书阐述了他自己在人体解剖生理上的许多发现。
盖伦的最重要成就是他建立了血液的运动理论和对三种灵魂学说的发展。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古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非罗劳斯认为人体具有三种灵魂,即(一)生长灵魂,这是人、动物和植物所共有的,在人体它位于脐部;(二)动物灵魂,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它位于心脏、主管感觉和运动;(三)理性灵性灵魂,这只有人才具备,位于脑部,主管智慧。
亚里士多德则分别称这三种灵魂为生殖灵魂、感觉灵魂及理性灵魂。
植物只有生殖灵魂,动物有前二种灵魂,只有人才具备三种灵魂。
盖伦则把这三种灵魂的说法与人体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创造性的结合起来,提出了所谓"自然灵气"、"生命灵气"、"动物灵气"的理论。
他认为这三种灵气,在人体分别位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它们都发源于一个被称之为"纽玛"的中心灵气。
这种"纽玛"存在于空气中,人体通过呼吸,吸进"纽玛"从而获得活动。
盖伦认为肝是有机体生命的源泉。
是血液活动的中心。
已被消化的营养物质由肠道被送入肝脏,乳糜状的营养物在肝脏转变成深色的静脉血并带有自然灵气。
带有自然灵气的血液从肝脏出发,沿着静脉系统分布到全身。
它将营养物质送至身体各部分,并随之被吸收。
肝脏不停地制造血液,血也不地被送至身体各部分并大部分吸收,而不作循环的运动。
盖伦认为心脏右边是静脉系统的主要分枝。
从肝脏出来进入心脏右边(右心室)的血液,有一部分自右心室进入肺,再从肺转入左心室。
另有部分盖伦以为它可以通过所谓心脏间隔小孔而进入左心室。
流经肺部而进入左心室的血液,排除了废气、废物并获得了生命灵气,而成为产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历史部分知识点归纳一、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科学的定义: 科学是一种追求真知的方法和体系,通过经验观察、实验和理论推演来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
- 古代科学: 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中国等文明都有独立的科学体系,并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 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 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开始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科学革命则是科学方法和思想的重大突破,开启了现代科学的时代。
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强调理性、客观、推理和实证,重视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
- 科学方法的步骤: 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验证结论等步骤。
- 科学方法的特点: 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和积累性等特点。
三、科学哲学及其对科学的影响- 科学实证主义: 科学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只应关注可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对主观因素持怀疑态度。
- 科学理性主义: 科学理性主义认为科学应该通过严密的逻辑和推理来发展,理性思维是科学的核心。
- 科学社会学: 科学社会学研究科学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科学家的行为和科学机构等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四、科学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家-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发现了物体间存在的引力相互作用,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提出了物种演化的进化论,对生物学和生态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和质量的认识,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 居里夫妇的放射性: 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上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历史部分的知识点归纳,包括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科学哲学及其对科学的影响,以及科学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家。
一科学前史及古代文明①神话原始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萌发于人类早期的社会实践,古代文明已包含许多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因素。
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古代的科学知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附属于在思维方式上尚未摆脱想象性和猜测性的自然哲学体系,甚至寄生于宗教神话中。
在中世纪,科学成了神学的分枝。
科学与宗教的历史混合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逐步解体,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和宗教神话中分化出来,成为实证性的科学。
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一书的出版,是近代科学与宗教世界观彻底决裂的第一次宣告。
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科学与宗教走上了公开冲突的道路。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反对用超自然的原因和力量去证明任何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宗教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相信超自然的上帝和神灵主宰世界。
宗教的本质决定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规律。
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和否定,决定了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是不可调合的。
在认识方法上,宗教与科学也是根本不同的。
自然科学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去认识事物的各种联系并尽可能地用经验去证明。
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信仰主义,依靠超经验、超理性的启示或神秘主义的直觉。
在社会作用方面,宗教与科学也是大相径庭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虽然宗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通过宗教运动对社会发展起过特殊的推动作用,但一般说来,宗教在历史发展中是一种保守的因素。
因为宗教往往把现存的社会制度当成神意的体现,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②从神话到科学二古希腊的科学思想①哲学家们对万物起源的追求23。
24p泰勒斯:科学之父(是什么)认为万物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属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去掉具体质,只抽象出抽象量的“数”作为世界的本原;(怎么样)数不仅是万物的本原,而且是万物存在的性质和状态的描述)赫拉克利特:本源是火(不能正确认识燃烧现象的表现)最有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者(古希腊时期),被列宁誉为“辩证法的奠基人”阿那克西曼德:万物本原是无限者(指的是:弥漫的,不固定的物质)地是在空中的,没什么东西支撑他;月亮并不是本身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太阳和大地一样是一团纯粹的火。
柏拉图 :理念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单一性和自我的同一性,即理念是一个自我完善的整体,所有的理念都是单一而等同的。
既是一又同一。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许多事物有许多理念,由这些事物所构成的整体即理念世界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
“理念”既具有本质的意义,同时又有“种”和“类”的含义。
按照柏拉图对理念的规定,理念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单一性和自我的同一性,即理念是一个自我完善的整体,所有的理念都是单一而等同的。
既是一又同一。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许多事物有许多理念,由这些事物所构成的整体即理念世界。
他的理念论开西方理性主义之先河,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除了有先验论、神秘主义等消极成分外,又有很多的合理因素,这些合理成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②古希腊为什么是近代科学思想的起源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理性自然观,把自然独立于人,看作有规律的可以把握的对象,创造了一套数学语言力图掌握规律,极大地发展了逻辑演绎方法和逻辑思维,开科学精神之先河。
古希腊是近代科学起源泰勒斯西方第一个自然哲学家“万物源于水”开创唯物主义传统,找到物质性的本原而非任何精神性的本原,从自然界本身说明自然界。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地球-天球概念原子论思想德谟克利特哲学思辨产物现代实验证明了猜想柏拉图数学演绎方法发展数学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从而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总结前人成就创造性提出自己的理论在生物物理天文逻辑哲学有所贡献写下形而上学天象学古希腊自然哲学一诞生就以对自然的思考和探索为己任,为后世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拟定了基本命题。
如果我们把科学精神分为探索、怀疑、理性和实证四个方面的话,那么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已把探索、怀疑和理性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创造了古代文明的奇迹。
只是他们囿于奴隶主“劳心不劳力”思想的局限,在实证方面尚有所欠缺而已。
所以一旦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们把实验方法注入其中,近代科学便诞生了。
而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正是古希腊圣贤的真正传人。
近代科学大厦的方法论基石可以回溯到古希腊找到它的根源。
古希腊时代的哲学作为一种古代知识的汇总,既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近代科学得以发生的母体和背景。
它不仅为近代发展的许多科学理论、科学观点提供了胚胎和萌芽,更重要的是它为近代科学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概念框架、以及理性分析和批判反思的一些规则与原理,所以如果没有古希腊的哲学也就不会有近代的自然科学。
③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先驱思想和贡献天文学:亚里士多德,观点:地球是球形,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且是宇宙的中心。
托勒密第一部是《天文学大成》。
第二部是《地理学指南》,是一部全面探讨希腊罗马地区地理知识的典籍。
而第三部是有关占星学的《四书》,书中尝试改进占星术中绘制星图的方法,以便融入当时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托勒密总结了希腊古天文学的成就,写成《天文学大成》十三卷。
其中确定了一年的持续时间,编制了星表,说明旋进、折射引起的修正,给出日月食的计算方法等。
他利用希腊天文学家们特别是喜帕恰斯(Hipparchus,又译伊巴谷)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成果,把各种用偏心圆或小轮体系解释天体运动的地心学说给以系统化的论证,后世遂把这种地心体系冠以他的名字,称为托勒密地心体系。
数学:欧几里德欧几里得是古希腊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也是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成员。
欧几里得写过一本书,书名为《几何原本》(Elements)共有13卷。
《几何原本》的主要对象是几何学,但它还处理了数论、无理数理论等其他课题。
欧几里得使用了公理化的方法。
公理(Axioms)就是确定的、不需证明的基本命题,一切定理都由此演绎而出。
在这种演绎推理中,每个证明必须以公理为前提,或者以被证明了的定理为前提。
这一方法后来成了建立任何知识体系的典范,在差不多在二千年间,被奉为必须遵守的严密思维的范例。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发展的顶峰。
阿波罗尼,他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它将圆锥曲线的性质网罗殆尽,几乎使后人没有插足的余地。
《圆锥曲线论》是一部经典巨著,它可以说是代表了希腊几何的最高水平,自此以后,希腊几何便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医学: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
他把疾病看作是发展着的现象,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从而改变了当时医学中以巫术和宗教为根据的观念。
主张在治疗上注意病人的个性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患病的影响。
重视卫生饮食疗法,但也不忽视药物治疗,尤其注意对症治疗和预后。
盖伦的最重要成就是他建立了血液的运动理论和对三种灵魂学说的发展盖伦则把这三种灵魂的说法与人体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创造性的结合起来,提出了所谓"自然灵气"、"生命灵气"、"动物灵气"的理论。
他认为这三种灵气,在人体分别位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它们都发源于一个被称之为"纽玛"的中心灵气。
这种"纽玛"存在于空气中,人体通过呼吸,吸进"纽玛"从而获得活动。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近代兴起的科学思想方法论上的转变古代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复活毕达哥拉斯主义,使科学数学化(从哥白尼到牛顿)2,提出目的论此外,实用的因素有所增加。
近代近代科学的大发展与近代科学方法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过从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开始觉醒,通过笛卡尔、弗兰西斯·培根、莱布尼茨和牛顿等这样一些大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共同努力,近代科学的研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形成了与古代、现代不同的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特征1、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以定性实验和归纳为主,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2、笛卡儿创立数学演绎法3、伽俐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4、惠更斯强调假说的作用5、莱布尼茨符号技巧的运用6、牛顿的综合分析方法近代科学是以伽利略的物理实验模型为标志的。
引入假设法、限制条件法、对比法、量变质变法等建模方法。
把具体问题模型化和数量化,依靠理性的推理和客观的实验取证。
而这是随着近代哲学发展而发展的。
牛顿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正如他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中的贡献一样,不只是创立了某一种或两种新方法,而是形成了一套研究事物的方法论体系,提出了几条方法论原理。
近代科学和古代科学的区别,我们主要是指近代科学建立的传统和古希腊科学的区别。
古希腊科学在人类的科学探索历程上有重要的意义,它主要表现在古希腊时代第一次把宇宙和神分离开来,人类开始以理性的方式探究自然,但是怎么探究?用什么方式能够真正揭示大自然的奥秘?近代科学和古代科学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人们发现实验是获得自然奥秘的最有效的途径,而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通过实验发现自然规律的方法,就是通过科学仪器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探究自然的规律,用数字来记录实验的结果,通过科学仪器记录这些实验的现象,使得这些实验结果具有可比较性,而且可以利用人类已经发现和发明的很多先进的聪明的数学工具去对这些实验结果进行更高层次的逻辑推理和演算,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奥秘。
这样能够揭示很多大自然深处的规律,这就是近代科学和古代科学的区别古希腊的学者们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做得很多。
人们一直遵循着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通过知觉和经验,以逻辑推理来演绎知识,这样就使得自然科学走进了另外一个误区,人们不重视实验,人们过分相信经验和知觉,过分依赖演绎和推理1.古代科学与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区别近代科学是以伽利略的物理实验模型为标志的。
引入假设法、限制条件法、对比法、量变质变法等建模方法,把具体问题模型化和数量化,依靠理性的推理和客观的实验取证。
2.近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19 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分离的,它们平行地向前发展。
20 世纪40 年代后,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空前增强,具体表现为“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20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如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等,促进了方法论研究的高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