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二课时.doc
- 格式:doc
- 大小:142.02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图片+文本学习:找“影子”(1)我做事很认真,像爸爸。
(2)我的脾气有点急,像我爷爷。
与家人性格相似3.图片+文本学习:找“影子”你的眼睛真像你妈妈。
与家人部分长相相似4.图片+文本学习:找“影子”(1)我的爸爸有一头浓密的黑发,我的头发也是又多又黑的哟。
(2)我喜欢唱歌,是受我奶奶的影响。
(3)我看到我妈妈经常帮助别人,所以,我也爱帮助别人。
(4)我的嘴巴和爸爸的很像。
5.素材: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教学环节二:我身上为什么会有家人的“影子”呢?1.图片+文本学习:科普小知识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后天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产生重大的影响。
2.文本学习:我们身上的“影子”和家人完全一样吗?(1)不是。
我比妈妈粗心。
妈妈又比爸爸粗心多了。
(2)我的眼睛比妈妈的大一些,鼻子比爸爸的挺。
3.图片+文本学习:自我分析表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你和家人的相似之处,并说给大家听听。
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理解文本思考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独立填写指名汇报补充汇报观看图片学习文本本教学环节旨在从相貌、性格和做事习惯等方面,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和家人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
通过学生间的对话,提示一家人之间在性格、脾气与做事方式上的相互影响,引导学生体会家人之间血脉相连的重要意义。
小女孩的话提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在外貌上有相似的地方,这也是家人之间血脉相依的重要表现。
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我身上为什么会有家人的“影子”呢?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后天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性格、4.图片+文本学习:我知道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我们有很多方面都和家人很像,当然也有和家人不一样的地方,正因为我们独一无二的存在,才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实录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
2.学会理解、感谢和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你们有什么感觉?(出示一幅小区的图片)生:这个小区整洁而有序。
师:在座的同学也可能生活在类似的小区里。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美丽的小区背后,你能够看到哪些人的劳动与付出。
生:建筑工人给我们修建了高大的楼房。
生:清洁工人为我们打扫卫生,清理垃圾。
生:保安每天守护小区的安全。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与许多人的劳动息息相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和了解他们。
(板书:他们)活动一寻找最美劳动者师:课前,同学们开展了寻找最美劳动者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我们回顾下活动要求。
(要求:1.调查身边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
2.了解发生在劳动者身上的真实故事。
3.选出你心目中的最美劳动者,并说明推荐理由。
)师:接下来,请每个小组推荐一名最美劳动者。
(要求:1.小组成员介绍自己寻找到的最美劳动者,经过讨论,小组确定一名最美劳动者。
2.小组派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小组寻找到的最美劳动者。
)生:我们小组推荐的是小区清洁工李阿姨。
我每天去上学时,都能看见李阿姨在认真地扫地。
有一次,我问李阿姨,您每天几点起床,她说5点左右。
起这么早!我当时很惊讶。
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李阿姨都起早贪黑地辛勤工作。
生:我们小组推荐的是我们社区的王医生……生:我们小组推荐的是公交车驾驶员张师傅……生:我们小组推荐的是快递员小刘叔叔……师:听了各个小组的汇报,老师被你们推荐的劳动者所感动。
老师也想为大家推荐一名最美劳动者。
他是我小学时候就认识的一位好朋友。
当我和他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常常在一起讨论自己的理想。
后来,我进入了学校从事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他进入了电力部门。
当我每天带着学生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的时候,他却在高高的山岭间架设电网;当我和家人在空调房里看电视的时候,他却在炎炎烈日下攀上爬下地检修线路;当深夜来临,我和孩子进入梦乡时,他正在值夜班……他无怨无悔,一直坚守着岗位。
比西巴格乡比西巴格村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课题授课时间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具民族团结教育内容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我和我的家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
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萌发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法幻灯片、音频资料 ( 歌曲《让爱住我家》 ) 与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照片、家庭录像、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什么?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巩固知识,导入新课1、师:欢迎小朋友们步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节学的关于家庭成员思考回答问题的称呼与关系,你还记得吗?哪位小朋友能给老师背一下“认家人”的儿歌呢?(学生根据所学情况自由发言2、课件播放儿歌《认家人》,学生跟随背诵。
寻找家人的“影子”1、师:我们讨论了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那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有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家人的“影子”呢?请小朋友们在自己身朗诵儿歌讨论上寻找家人的“影子”,并跟自己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分享。
3、教师请善于表达的学生在班内分享自己的发现。
4、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身上会有家人的“影子”呢?5、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我们身上有家人的“影子”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三、让爱住我家1、师 :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击鼓传花话家人”的游戏。
游戏规则 : 听鼓声传花,鼓声停,花传到谁的手里,谁就来介绍自己的家人。
活动提示 :学生可以边展示图片边介绍自己的家人。
师小结 :听完你们的介绍,老师发现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交流讨论小组代表汇报2、师 : 在这么温馨的家庭里,肯定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请把你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 !3、学生在小组里讲述自己家的故事,从组中推选出一名讲得最有趣的同学作为代表发言。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这些是大家的》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9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公共物品和资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和保护这些公共物品和资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大家的东西需要大家共同来爱护和保护。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公共物品和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为什么要爱护和保护这些公共物品和资源,以及如何去做,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公共物品和资源。
2.让学生明白大家的东西需要大家共同来爱护和保护。
3.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公共物品和资源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公共物品和资源,以及大家的东西需要大家共同来爱护和保护。
难点: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公共物品和资源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公共物品和资源的图片,如公园、公交车等。
2.准备一些关于公共物品和资源的故事和实例。
3.准备小组合作的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公共物品和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公共物品和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一些关于公共物品和资源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明白大家的东西需要大家共同来爱护和保护。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如何爱护和保护公共物品和资源。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公共物品和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到爱护和保护公共物品和资源。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第九课这是大家的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这些是大家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9.这些是大家的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这些是大家的》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一课。
教材以“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我和公物的故事”以及“大家一起来爱护”四个活动为主线,让学生了解公物是大家的同时,感受公物的来之不易,让学生自然的学会爱护公共财物。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激学法、补学法等,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
【教学重点】知道公物是大家的。
【教学难点】学会自觉爱护公共财物。
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猜谜语,揭课题1、上课前,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好吗?谜语:一块木板四条腿,累了可以靠着背。
只要大家爱护它,相信一定能猜对。
答案:椅子。
每天我们都要坐在椅子上上课,累了我们要坐在椅子上休息,椅子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班级里的椅子是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就是学校的公物。
2、你认为这些公物是谁的呢?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些公物有关的一课——《这些是大家的》二、新课活动一:学校里的公物1、学校的公物有很多,我们一起看一看书中34页的内容,了解哪些是学校的公物?2、找一找你身边还有哪些是学校的公物。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教室里的电灯带给我们光亮;在学校的操场上游戏,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学校花园里的植物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活动二:身边的公物还好吗1、观察学校的公物怎么样了,完成学校公物调查表。
(出示“学校公物调查表”。
)示例:2、全班交流,公物怎么变成这样了?你有没有参与破坏他们?(继续填写“学校公物调查表”。
)活动三:我和公物的故事1、听听桌子的心声,学生们角色扮演说说桌子的心声,体会桌子的期盼。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心中的“110”》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情的发展随机应变,找机会向周围的人求救。
6.图片+文本学习:不要轻信陌生人7.文本学习:虎口脱险(1).保持冷静,不要让对方发现你的异样。
(2).寻找机会,借口上厕所等方式,找到合适的地点下车(不要在荒山野岭下车)。
(3)寻求可靠的大人的帮助,并及时报警。
8.文本学习:吴华的事情给我们一个启示:平时大人们总是叮嘱我们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而刚才画面中的骗子并不是用动听的语言来哄骗吴华,而是利用我们小孩子爱母心切的心理来骗取吴华的信任,进而把吴华骗走。
9.图片学习:被拐儿童悲惨现状10.图片学习:被拐儿童的父母11.素材:爸爸妈妈我要回家教学环节二:要有自我保护意识1.图片+文本学习:宝贝回家寻子网()是隶属于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公益网站,是已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民间志愿者组织,是独具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非营利社会公益团体!2.图片+文本学习:机智的小美一次周末,小美上完舞蹈课后,去路边的精品屋买自己想要的发卡......3. 文本学习: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如何正确对待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都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4.文本学习: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图片学习图片学习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通过情景模拟和事例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当中,掌握脱险的方法。
尽管有脱险方法,但是不一定百分百成功,所以,重点提醒学生防患于未然,不要轻信陌生人,避免后面发生的危险。
被拐孩子的悲惨生活。
他们的父母,因为失去孩子生活变得痛苦不堪;他们不惜花重金寻找自己的孩子,虽然希望很渺茫,但他们依然不会放弃寻找......知道宝贝回家寻子网。
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如何正确对待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都当我该怎么办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才更好,下面同学做得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
9 这些是大家的(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公物的方法,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初步树立公共意识。
2.知道爱护公物是守规则、有责任感的表现。
愿意爱护公物,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做文明的小公民。
教学过程:一、身边的公物还好吗1.分享调查结果,了解公物现状(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物是属于大家的。
课前我们对校园里公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下面就请大家来分享一下调查的结果。
(板书:爱护公物)(2)学生分小组汇报。
汇报要求:学生分为调查操场、专用教室、教学楼等不同地点的组别进行汇报。
(3)引导: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公物完好、干净,它们为什么会完好无损呢?2.联系生活,了解损坏原因(1)讨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个别公物有损坏。
它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2)播放图片,看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3)提问:你怎样评价这些同学的行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强调:他们这样做是没有公共意识的表现,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心中有他人,要想到公物是为更多的人服务的。
强调:损坏公物的行为是不遵守规则、不讲文明的表现。
补充:《中小学生守则》中提出:爱护公共财物。
作为小学生,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
(4)小结:同学们,公物是为大家工作、学习、生活服务的,爱护身边的公物,其实真正受益的是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公物吧。
爱护公物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是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表现,是有责任感的表现。
(板书:遵守规则)二、出谋划策,开“药方”过渡:在课前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公物“受伤了”怎么做才能避免公物“受伤"呢?大家出谋划,开个“药方”为爱护公物提出建议吧。
1.诊断公物“伤情”,开“药方”(1)活动说明。
①每个小组选择-张被损坏的公物的图片,共同诊断公物被损环的“病症”,分析“病因”。
针对“病症”和“病因”进行协商,开出爱护公物的药方?现场演练:搬动课桌轻拿轻放,挪好椅子轻轻入座,坐稳椅子不摇不晃。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些是大家的》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9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公共设施和资源是大家共有的,需要大家共同爱护和维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合理使用公共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公共设施和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对公共资源的爱护意识,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公共道德的认识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和资源,如公园、图书馆、公路等。
2.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使用公共资源的良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意识。
4.培养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维护公共利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设施和资源是大家共有的,需要共同爱护和维护。
2.难点: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使用公共资源,培养公共道德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公共设施和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公共道德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和资源的作用,学会珍惜和合理使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公共设施和资源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准备教学PPT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公共设施和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公共设施和资源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呈现公共设施和资源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公共设施和资源的作用,以及如何爱护和维护。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及名师点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学会理解、感谢和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首先,老师出示了一幅小区的图片,让学生们想象在美丽的小区背后,有哪些人的劳动与付出。
学生们纷纷表示,建筑工人给我们修建了高大的楼房,清洁工人为我们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保安每天守护小区的安全。
老师指出,我们的生活与许多人的劳动息息相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们回顾之前的社会实践活动,寻找最美劳动者。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最美劳动者,并介绍推荐理由。
学生们推荐的最美劳动者包括小区清洁工XXX、社区的XXX、公交车驾驶员XXX和快递员小XXX。
老师也分享了自己认识的一位好朋友,他是电力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最后,老师让学生们思考这些劳动者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们纷纷表示,我们的生活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肯定会一团糟。
师:接下来,我们来体验一下装卸工人的工作。
请看屏幕,这是谁?生:装卸工人。
师:他们每天要负重搬运货物,需要有很强的体力和耐力。
今天,我们来体验一下他们的训练——负重深蹲。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模拟,其他同学观察。
在体验完后,每组交流感受。
(准备好负重物品,如书包、水桶等)师:请你们说说感受。
生:负重深蹲很累,腿都快抖不住了。
生:装卸工人的工作很辛苦,需要很强的体力和耐力。
师:是的,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但他们却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付出着。
让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所有为我们辛勤工作的装卸工人们。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我们推荐的人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但他们的工作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他们。
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就没有我们美好的生活。
他们都是最美劳动者。
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掌声送给他们。
现在请看颁奖词,我们一起来宣读!课件出示颁奖词):心灵的震撼不需要太多的语言,生命的价值不在乎别人的目光。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9课《说说我们的学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说说我们的学校》(第二课时)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第9课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的基本环境、设施设备、校风校纪、班级文化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悉了学校的基本环境,对学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班级文化和校风校纪方面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态度各异,有的学生热爱学校,有的学生对学校抱有负面情绪。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渐发展,可以通过观察、讨论、表达等方式来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情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分享,提高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情感。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分享,提高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学校环境,了解学校设施设备。
2.讨论法:分组讨论学校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表达法:让学生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学校的热爱和关心。
六.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参观学校,观察学校环境和文化。
2.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学校的基本环境,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学校环境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学校设施设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学校环境和文化,每组选择一种方式(如绘画、制作手抄报等)展示本组对学校的了解和热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彼此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心集体,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的意识。
比西巴格乡比西巴格村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
课题
授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我和我的家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
组织语言能力。
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萌发对家
人的敬爱之情。
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法,游戏法
幻灯片、音频资料 ( 歌曲《让爱住我家》 ) 与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照片、家庭录像、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什么?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巩固知识,导入新课
1、师:欢迎小朋友们步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节学的关于家庭成员
思考回答问题
的称呼与关系,你还记得吗?哪位小朋友能给老师背一下“认家人”的
儿歌呢?(学生根据所学情况自由发言
2、课件播放儿歌《认家人》,学生跟随背诵。
寻找家人的“影子”
1、师:我们讨论了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那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有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家人的“影子”呢?请小朋友们在自己身朗诵儿歌讨论
上寻找家人的“影子”,并跟自己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分享。
3、教师请善于表达的学生在班内分享自己的发现。
4、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身上会有家人的“影子”呢?
5、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我们身上有家人的“影子”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三、让爱住我家
1、师 :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击鼓传花话家人”的游戏。
游戏规则 : 听鼓声传花,鼓声停,花传到谁的手里,谁就来介绍自己的家人。
活动提示 :学生可以边展示图片边介绍自己的家人。
师小结 :听完你们的介绍,老师发现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交流讨论
小组代表汇报
2、师 : 在这么温馨的家庭里,肯定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请
把你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 !
3、学生在小组里讲述自己家的故事,从组中推选出一名讲得最有趣
的同学作为代表发言。
4、各小组推选出来的代表结合照片、图片,讲述自己家里有趣的事
情。
师小结 :我们的家多么可爱啊!我们的家充满了快乐,我们要爱
我们的家。
( 播放课件 :歌曲《让爱住我家》)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有关家庭的故事,我们都
有一个家,在这个家里,住着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倾听回答妈妈,这个家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
要爱自己的家,自己的亲人!
板书设计 :
我弟弟妹妹
我和我的家伯伯爸爸叔叔舅舅妈妈姨妈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布置作业 :
1、熟知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回家与父母分享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要爱自己的家庭。
教学反思与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