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液压泵
- 格式:ppt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7
教案首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学过程与内容备注
(思路及方法等)
吸、压油口间的压差Δp和输出流量q的乘积
在实际的计算中,若油箱通大气,液压泵吸、压油的压力差往往用液压泵出口压力p代入。
液压泵的总效率。
液压泵的总效率是指液压泵的实际输出功率与其输入功率的比值,液压泵的总效率等于其容积效率与机械效率的乘积。
4.效率
(1)容积效率容积损失是指液压泵流量上的损失,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总是小于其理论流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液压泵内部高压腔的泄漏、油液的压缩以及在吸油过程中由于吸油阻力太大、油液粘度大以及液压泵转速高等原因而导致油液不能全部充满密封工作腔。
(2)机械效率机械损失是指液压泵在转矩上的损失。
液压泵的实际输入转矩T0总是大于理论上所需要的转矩Ti,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液压泵体内相对运动部件之间因机械摩擦而引起的摩擦转矩损失以及液体的粘性而引起的摩擦损失。
(3)总效率泵的实际输出功率与实际输入功率的比值。
三、液压泵的类型
1、分类:
按结构: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
按输油方向:单向泵、双向泵
按输出流量:定量泵、变量泵
按额定压力: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
2、图形符号:
名称符号说明
单向定量液
压泵
单向旋转、单向流动、定排量
双向定量液
压泵
双向旋转、双向流动、定排量
单向变量液
压泵
单向旋转、单向流动、变排量
双向变量液
压泵双向旋转、双向流动、变排量
注:液压泵的分
类和图形符号
梯形学生必须
背会。
液压泵工作原理
液压泵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直接影响着整个液压
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了解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于液压系统的设计、维护和故障排除都至关重要。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吸入、压缩和排出三个过程。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
泵的作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从而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完成工作。
首先,液压泵通过吸入过程将液体从油箱中吸入。
当液压泵的活塞或齿轮运动时,泵内产生负压,使得液体被吸入泵内。
这一过程需要保证泵内的密封性能良好,以免空气进入液压系统影响工作效果。
接着,液压泵将吸入的液体进行压缩。
液压泵内部的活塞或齿轮在运动时,将
液体压缩并推送到液压系统中。
在这一过程中,液压泵需要保证压力稳定,流量充足,以满足液压系统对液体的需求。
最后,液压泵将压缩后的液体排出到液压系统中。
这一过程需要保证液体能够
顺利地流入液压执行元件,从而驱动执行元件完成相应的动作。
液压泵在排出液体时,需要保证排出的液体是稳定的,以免对液压系统造成冲击和损坏。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直接影响着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需要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泵类型,合理设计液压系统的管路和阀门,以确保液压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
总的来说,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通过吸入、压缩和排
出三个过程,驱动液压系统完成工作。
了解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于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液压泵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装置,它通过产生高压液体来驱动液压系统的工作。
液压泵通常由驱动装置、泵体、液压缸和控制装置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1. 驱动装置:液压泵的驱动装置可以是电动机、内燃机或者其他动力装置。
驱动装置提供机械能,通过泵的输入轴将机械能传递给泵体。
2. 泵体:泵体是液压泵的主要部份,它包含了泵的转子、定子和泵腔。
泵腔内有一对相互配合的转子和定子,它们通过相对旋转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3. 吸入过程:当泵的转子旋转时,泵腔内的容积逐渐增大。
在吸入行程中,泵腔与液体的连接口打开,液体被吸入泵腔。
吸入过程中,泵体内的压力较低,液体从低压区域流向泵体。
4. 排出过程:当泵的转子继续旋转时,泵腔内的容积逐渐减小。
在排出行程中,泵腔与液体的连接口关闭,液体被压缩并排出泵腔。
排出过程中,泵体内的压力较高,液体从高压区域流向液压系统。
5. 控制装置:液压泵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液压泵的启停、转速和流量等参数。
常见的控制装置包括手动调节阀、电磁阀和比例阀等。
控制装置可以根据液压系统的需求来调整液压泵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驱动装置提供机械能,驱动泵体的转子旋转。
泵体内的转子和定子相互配合,通过相对旋转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液压泵的工作状态。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液压泵能够提供高压液体,驱动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实现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可能因具体型号和创造商而有所不同。
以上是普通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介绍,具体情况还需参考液压泵的产品说明书和技术资料。
第四章习题答案4-1、填空题1.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执行)装置,作用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
2.对于差动液压缸,若使其往返速度相等,则活塞面积应为活塞杆面积的(2倍)。
3.当工作行程较长时,采用(柱塞) 缸较合适。
4.排气装置应设在液压缸的(最高)位置。
5.在液压缸中,为了减少活塞在终端的冲击,应采取(缓冲)措施。
4-2、问答题1.如果要使机床工作往复运动速度相同,应采用什么类型的液压缸?答:双杆活塞缸2.用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q t 和q )如何表示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用理论转距和实际转距(T t 和T)如何表示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请分别写出表达式。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t V q q =η 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q q t v =η 液压泵的机械效率: T T t m =η 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t m T T=η4-3、计算题1.已知某液压马达的排量V =250mL/r ,液压马达入口压力为p 1=10.5MPa ,出口压力p 2=1.0MPa ,其机械效率ηm =0.9,容积效率ηv =0.92,当输入流量q =22L/min 时,试求液压马达的实际转速n 和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T 。
答案:81r/min ;340N ﹒m2.如图4-12所示,四种结构形式的液压缸,分别已知活塞(缸体)和活塞杆(柱塞)直径为D 、d ,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为q ,压力为p ,试计算各缸产生的推力、速度大小并说明运动的方向。
答案:a )4)(22d D p F -⋅=π;4)(22d D qv -=π;缸体左移b )42d p F π⋅=;42d qv π=;缸体右移 c )42D p F π⋅=; 42D qv π=;缸体右移d )42d p F π⋅=;42d qv π=;缸体右移3.如图4-13所示,两个结构相同的液压缸串联,无杆腔的面积A 1=100×10-4 m 2,有杆腔的面积A 2=80×10-4 m 2,缸1的输入压力p 1=0.9 MPa ,输入流量q 1=12L/min ,不计泄漏和损失,求:1) 两缸承受相同负载时,该负载的数值及两缸的运动速度。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是一种通过液压传递能量来驱动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于将液压油转化为机械能。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下面几个步骤:
1. 启动阶段:当液压泵启动时,驱动装置(通常是一个电动机)开始转动。
油泵内的输入轴与驱动装置相连,因此随着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入轴也开始旋转。
2. 吸入阶段:通过旋转输入轴,液压泵会在吸入腔中产生负压。
同时,随着输入轴的旋转,液压泵的吸入口会被打开,液压油从液压油箱中进入吸入腔。
当负压力超过液压油箱中的压力时,液压油会被抽入液压泵的吸入腔中。
3. 排出阶段:当液压油进入吸入腔后,旋转输入轴会使液压油被压缩。
随后,液压泵的排出口打开,压缩的液压油被排出液压泵。
通过这个过程,液压油的能量被传递给液压系统的其他部件。
总之,液压泵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启动阶段、吸入阶段和排出阶段。
通过驱动装置的转动,液压泵能够将液压油抽入并压缩,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液压泵使用说明书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液压泵站目录第一章一般说明1-1 前言1-2 液压站出厂保证第二章液压站的运转2-1 液压站运转前的注意事项2-2 液压站的运转说明及注意事项第三章系统的结构3-1 液压系统的结构3-2 电气系统第四章液压站的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保养4-1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4-2 易损件明细表第一章一般说明1-1 前言本说明书就系统的组成、参数和功能操作及常见故障加以说明。
一般说来液压系统大部分的故障和事故,通过制定的维修方案也就是定期维护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所以本厂建议用户根据此说明书制定适合该套系统的维修计划,进行定期的维护以减少故障停机。
1-2本厂对液压站出厂后的质量保证我厂提供的液压系统总成,在产品交验一年内发生的故障,经确认责任在我厂的,我厂将负全部责任,进行免费维修或调换。
但对于以下的几种情况,我厂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擅自更改超载保护装置的场合。
如,用户超载使用而造成的故障及元件的损坏由用户自己负责。
2)用户对液压系统使用方法不当的场合。
如,以后对过滤器修理检查后,漏装过滤器滤芯。
3)由于系统液压油在劣化状态下使用而造成的事故由用户自己承担责任。
4)不经我厂同意,擅自分解拆装油泵、控制阀、电动机等零部件而造成的损失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5)因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带来的损坏。
6)下列消耗品亦不属于保证系列:密封件、工作介质、滤芯等易耗品不属于保证系列内的对象。
第二章液压系统的运转2-1 运转前的确认事项a)确认油箱工作油的液位;b)检查连接控制板上的主开关;c)检查过滤器的清洁度,如有必要,可更换;d)检查控制装置是否有报警信号,如有必要,复位存在的信号。
2-2液压站的运转说明及注意事项准备工作完成后,请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a)合上主电源开关;b)按下电源控制按钮;c)按下工作需要开启泵;d)系统处于无人监控状态时,必须停机。
液压泵绪论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
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运动带来泵腔容积的变化,从而压缩流体使流体具有压力能。
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
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图中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凸轮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当凸轮推动柱塞向上运动时,柱塞和缸体形成的密封体积减小,油液从密封体积中挤出,经单向阀排到需要的地方去。
当凸轮旋转至曲线的下降部位时,弹簧迫使柱塞向下,形成一定真空度,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密封容积。
凸轮使柱塞不断地升降,密封容积周期性地减小和增大,泵就不断吸油和排油。
它由联轴器、液压油箱、滤油器组成。
液压泵传动轴不能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因此不允许在轴端直接安装带轮、齿轮、链轮,通常用联轴器联接驱动轴和泵传动轴。
如因制造原因,泵与联轴器同轴度超标,装配时又存在偏差,则随着泵的转速提高离心力加大联轴器变形,变形大又使离心力加大。
造成恶性循环,其结果产生振动噪声,从而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有如联轴器柱销松动未及时紧固、橡胶圈磨损未及时更换等影响因素。
液压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作用为储油、散热、分离油中所含空气及消除泡沫。
选用油箱首先要考虑其容量,一般移动式设备取泵最大流量的2〜3倍,固定式设备取3〜4倍;其次考虑油箱油位,当系统全部液压油缸伸出后油箱油面不得低于最低油位,当油缸回缩以后油面不得高于最高油位;最后考虑油箱结构,传统油箱内的隔板并不能起沉淀脏物的作用,应沿油箱纵轴线安装一个垂直隔板。
此隔板一端和油箱端板之间留有空位使隔板两边空间连通,液压泵的进出油口布置在不连通的一端隔板两侧,使进油和回油之间的距离最远,液压油箱多起一些散热作用。
滤油器一般粒径在10μm以下的污染物对泵的影响不太明显,而大于10um、特别是在40μm以上时对泵的使用寿命就有明显影响。
液压泵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动力装置,被广泛用于机械、工程和航空等领域。
它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实现液体的输送和压力增加。
本文将介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工作过程和基本构造。
一、工作过程液压泵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吸入、压缩和输送三个阶段。
具体过程如下:1. 吸入阶段:当泵的工作腔体扩大时,造成负压区域。
此时,吸入阀门打开,液体被吸入到工作腔体中。
吸入阀门关闭后,泵的工作腔体体积开始减小。
2. 压缩阶段:工作腔体体积减小,液体被压缩。
此时,液压泵产生一定的压力,并推动液体流向出口。
3. 输送阶段:液体通过出口阀门,进入液压系统或其他设备。
液压泵不断循环上述工作过程,持续地将液体输送出去。
二、基本构造液压泵的基本构造包括驱动装置、泵体、工作腔体、吸入阀门和出口阀门等部分。
1. 驱动装置:液压泵通常由电机或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
驱动装置通过轴连接到泵体,带动泵的旋转运动。
2. 泵体:泵体是液压泵的主要外壳,通常由铸铁或钢制成。
泵体内部包含工作腔体和阀门孔。
3. 工作腔体:工作腔体是液压泵的主要工作部件,通常由可移动的柱塞或齿轮组成。
工作腔体的体积大小决定了液压泵的排量和压力。
4. 吸入阀门:吸入阀门位于泵体的进口处,负责控制液体的吸入。
它能够在工作腔体扩大时打开,允许液体进入;在工作腔体缩小时关闭,防止液体逆流。
5. 出口阀门:出口阀门位于泵体的出口处,负责控制液体的排出。
它能够在工作腔体缩小时打开,允许液体流向液压系统;在工作腔体扩大时关闭,防止液体逆流。
三、应用领域液压泵广泛用于各种机械和设备中,特别是需要大流量和高压力的场合。
以下是液压泵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1. 工程机械:液压泵被用于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中,用于提供动力和实现辅助功能。
2. 农业机械:农业机械中的液压泵可以用于拖拉机、收割机和灌溉设备等,提供动力和实现各种工作功能。
3.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液压泵被用于飞机和火箭的起落架、襟翼和油门等系统中,提供液压力来实现运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