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翁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一、(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颔联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人生遭遇。
2.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说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二、(2022·青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曲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4.请从感官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表达效果。
三、(2022·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责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找,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
②吴:地名。
③馀:同“余”④中夕:丰皮。
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⑥垠:边际。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黄金卷01-【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河北专用)【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出自《周易》的箴言,理至易明,让我们受益匪浅。
它告诉我们君子处世应该遵xún ( )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多种多样。
首当其冲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只有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1)请根据拼音和语境,给小涵资料卡上的括号填上相应的汉字。
(3分)遵xún( ) 坚韧.( ) 精髓.( )(2)资料卡中,划横线的成语有一个运用错误,请找出来( ) (2分)A .理至易明B .生生不息C .首当其冲 D. 自强不息【答案】(1) 循 rèn su ǐ(2) C【详解】(1)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能力。
xún——循,遵循:指遵照、遵守、遵从;坚韧.—— ji ān rèn 坚固而柔韧,不容易折断精髓.——j īng su ǐ 一指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二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
(2)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理至易明:指道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极容易明白。
使用正确;B.生生不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
使用正确;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
不符合“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多种多样。
……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语境,使用错误;D.自强不息: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
息:停止。
使用正确。
故选C。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5分)(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逮。
(《关雎》(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句,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
Philip FreneauThe Wild Honeysuckle野忍冬花美好的花呀,你长得,这么秀丽,却藏身在这僻静沉闷的地方-——甜美的花儿开了却没人亲昵,招展的小小枝梢也没人观赏;没游来荡去的脚把你踩碎,没东攀西摘的手来催你落泪。
大自然把你打扮得一身洁白,她叫你避开庸俗粗鄙的目光,她布置下树荫把你护卫起来,又让潺潺的柔波淌过你身旁;你的夏天就这样静静地消逝,这时候你日见萎蔫终将安息。
那些难免消逝的美使我销魂,想起你未来的结局我就心疼,别的那些花儿也不比你幸运-——虽开放在伊甸园中也已凋零,无情的寒霜再加秋风的威力,会叫这花朵消失得一无踪迹。
朝阳和晚露当初曾把你养育,让你这小小的生命来到世上,原来若乌有,就没什么可失去,因为你的死让你同先前一样;这来去之间不过是一个钟点-—-这就是脆弱的花享有的天年。
(黄皋炘译)CommentaryThe short lyric was written in 1786。
Freneau was inspired by the beauty of the wild honey suckle when he was walking at Chaeleston,South Carolina. It was virtually unread in the poet's lifetime, yet it deserves a place among major English and American works of poetry of that time。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quoted works of Freneau。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the best of Freneau’s poems, and the best poem on nature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verses of William Cullen Bryant, William Wordsworth,and Ralph Waldo Emerson’s The Rhodora。
《卖花翁》吴融唐诗鉴赏【作品介绍】《卖花翁》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通过写皇亲国戚肆意买花的景象,表现了豪门势家的奢靡生活。
此诗以委婉的笔法,加强了讽刺意味。
【原文】卖花翁(1)和烟和露(2)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3)。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注释】(1)卖花翁:卖花的老翁。
(2)和烟和露:花采摘下的露珠和水气。
(3)许史家:汉宣帝的外戚,代指豪门势家。
【白话译文】卖花翁摘下一丛新鲜的花朵,担入了许府和史府。
东风吹来,不见百花绽放,寂寥空空,心中失落无比,只知百花闭锁进豪门深府。
【创作背景】赏花、买花以至养花,本出于人们爱美的天性。
但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耽玩花朵又往往形成富贵人家的特殊嗜好。
唐代长安城就盛行着这样的风气。
白居易有《买花》诗,真切地反映了这种车马若狂、相随买花的社会习俗,并通过篇末“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评语,对贵家豪门的奢靡生活予以揭露。
吴融的这首《卖花翁》,触及同样的题材,却能够不蹈袭前人窠臼,自出手眼,别立新意。
【赏析】“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这一联交代卖花翁把花送入贵家的事实。
和烟和露,形容花刚采摘下来时缀着露珠、冒着水气的样子,极言其新鲜可爱。
许氏与史氏,汉宣帝时的外戚。
“许”指宣帝许皇后家,“史”指宣帝祖母史良娣家,两家都在宣帝时受封列侯,贵显当世,所以后人常用来借指豪门势家。
诗中指明他们住在宫城以内,当是最有势力的皇亲国戚。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这后一联抒发作者的感慨。
东风送暖,大地春回,鲜花开放,本该是一片烂漫风光。
可豪门势家把盛开的花朵都闭锁进自己的深宅大院,剩下那白茫茫的田野,不容点缀些许春意,景象十分寂寥。
“不教”一词,显示了豪富人家的霸道,也隐寓着诗人的愤怒,但诗人不把这愤怒直说出来,却托之于东风的惆怅。
东风能够播送春光,而不能保护春光不为人攫走,这真是莫大的憾事;可就连这一点憾恨,也无处申诉。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
所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必须要把握的。
形象人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柳永《雨霖铃》苏轼的《定风波》中的“我”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考查类型一、人物形象的鉴赏二、景物形象的鉴赏三、事物形象的鉴赏一、人物形象的鉴赏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1)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2、人物形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明特点——析特征——明意义(感情)(1)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3)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3、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2008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09年天津卷,2010年山东卷、福建卷,2011年四川卷、山东卷,2012年安徽卷、湖北卷、江苏卷,2013年辽宁卷、重庆卷都有此类题目。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弄清诗歌形象三要点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形象概括:特征+身份)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花翁
[唐] 吴融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卖花翁
[南宋] 方岳
不论袍紫与鞓红,一朵千金①费化工。
人共醉花花亦醉,莫教山圃不春风。
(注)①一朵千金,语出唐代张又新的《牡丹》“牡丹一朵值千金”。
19.吴融诗中用“和烟和露”描写出了“一丛花”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方岳诗中的“化工”是__________________之意。
20.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19.新鲜。
(意思对即可,如“鲜润”。
)化工:天工(答“大自然的创造力”“造化之工”等亦可)
20.①吴融的《卖花翁》运用拟人(或移情、借物抒情、间接抒情)的手法,以东风的惆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豪门贵族倚财仗势攫走鲜花,贪占春光的愤慨,也抒发了对装扮春天的人们(普通百姓)却不能享有春色的不平。
②方岳的《卖花翁》,直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姹紫嫣红的牡丹的喜爱以及对大好春光(大自然伟力)的赞美之情。
高二下册语文重难点高二下册语文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古诗文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与写作、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
一、古诗文鉴赏古诗文鉴赏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
在高二下学期中,重点学习了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诗篇。
在学习古诗文鉴赏时,要注意理解诗文的意境和感情,抓住诗文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此外,还要熟悉古代文化和作者的背景,了解诗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诗文。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的重难点之一。
在高二下学期中,重点学习了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等文言文篇章。
在学习文言文阅读时,要注意理解古代文化和作者的背景,抓住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同时,要熟悉文言文的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典故、夸张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
三、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二下学期中,重点学习了《头号英雄》、《卖花翁》等现代文篇章。
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抓住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同时,要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如对比、对话、修辞等,从而更好地阅读和分析现代文。
四、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查点。
在高二下学期中,重点学习了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技巧如写景、描写人物等。
在学习修辞手法时,要理解修辞的作用和效果,抓住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
在学习写作技巧时,要熟悉写作的要素和结构,加深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所述为高二下册语文的重难点内容,需要在学习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的练习相结合,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升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加强对语文的实际运用和创造。
只有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奇“诗“共欣赏,疑义相与析——2020年高考全国卷I语文古诗鉴赏题指瑕辨疑◎彭兰彭兰,湖%航天高中教+。
虽然2020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人们对于高考语文试题的讨论热度渐退,但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过程中,高考试卷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精研覃思。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古诗鉴赏题的古诗释义即是问题之一。
读完2020年高考全国卷I古诗鉴赏题及诗歌注释,笔者就感觉诗歌迷雾重重,令人生疑。
首先,作为一首七律,这首诗怎么会出现颔联联重的秀枝”和“不怕江花不满枝”的同,注释,教,诗为“作诗”,诗”一为于人,定的,诗人能在家教书,有出诗14题的B,那么 然解释不通,的宾语 不。
,注释联中注为,令人生疑。
与之对的,律诗颔联对,一,之。
,联诗枝语,语是诗人是友人 B.于人,有的会,作者的诗出。
C.作者虽然身在教,但心中然,领略美好春光)可以看出,出题人认为的语是人休(皮因眼疾无法完成诗人一起的定),诗枝的语是诗人。
此理解,人我出诗篇、在教书两件事之间应该是因果关系,么诗歌一联中不应该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
出题人的理,首抨格难。
最后,颈联法奇特,难,出题人在命制诗题似乎有避难,注释择题中全无涉及。
经查阅,笔者发现对这首诗意有详细解读的资料共有六,一篇是一线教师的解读,见于微信公众号“湘语文”2020年7月9推送文章《首发!2020全国I卷诗歌鉴赏精讲及答案析,超详细哦!》,署名广州天河王子文,四是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的答疑文章,见于凤凰诗刊”微信公众号,是《秀枝钟振振教授答疑信》《就诗答读者钟振振教授答疑信》《2020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之一钟振振教授答疑信六》《年全国高考语文卷,阅读之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七)》,最后就是中华书局、等撰,王锡九校注《松集校注》1263-1265页对于本诗的注解。
这些材料见解各异,为我们 读思的同,诗歌解读复。
于诗歌读的疑难要是联,为于论,笔者首联、颔联、联的序分而论之。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爱国忧民诗一、爱国忧民诗内涵:爱国忧民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
用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国家兴亡命运的关心、以及个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等情感的诗歌。
二、六大爱国诗人:1.屈原,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楚辞之祖”。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2.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创作《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其诗歌中蕴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3.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4.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5.陆游,诗词文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6.文天祥,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三、爱国忧民诗分类:爱国类(忧国忧民,抒发报国之志)忧民类(关心民生疾苦,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四、标志1.看题材:①山河沦丧、归家无望,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②忧国之痛,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③不畏挫折,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2.找意象①.山河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到大山大河去观光游览,或迎风而舒啸,或登临以赋诗。
五岳顶天立地,崔嵬峥嵘;江河浩荡奔腾,一泻千里,它们雄伟无比的景观,充分体现出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炎黄子孙通览古今、胸怀天下的气概。
【例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宋·文天祥《南安军》②.烽火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兰[明]徐渭兰亭旧种越王兰①,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②,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释】①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
②秉,量词,束,把。
(1)诗中的“兰”比喻________,“野香”比喻________;(2)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________。
【答案】(1)君子;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2)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解析】【分析】(1)这首诗的题目是“兰”,第一句写旧日在兰亭种下一片越王兰,第二句描写了兰的叶和花,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第三句写最近把这些野花扎成束,一筐野花也不值五文钱。
徐渭非常喜欢兰花,写了不少关于兰花的诗。
这些诗表面上是看写的是花,其实是托物寓意,借写兰花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情操。
兰花在文人墨客眼里是君子的象征,这首诗也不例外,相对应,野花就比喻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2)诗中的野花比喻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这些人就像野生兰花一样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他们沽名钓誉,表面看道貌岸然,其实骨子里却追名逐利,没有真才实学,作者说这样的人不值一钱,就明确表达了对这些人的鄙视,也表现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译文:从前我在兰亭种下一片越王兰,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现在一把野花不值五文钱.故答案为:⑴君子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⑵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内涵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分析出其深层内涵。
⑵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浅谈古诗鉴赏作者:吴永福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2年第10期古诗鉴赏的层面较多,这里说一说技法、意象及主旨。
技法层面,不妨从赋比兴说起,《诗经》中就有,甚为古老。
朱熹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的手法,包括了铺陈与直言,铺陈就是铺开来写,直言则直接道出。
例如,《诗经·氓》以女子的口吻写了定亲、成亲、婚后苦况及关系破裂的全过程。
就此而言,赋的手法就是要让人明白整个过程,或对整个过程有所交代。
比兴方面,比是比喻,兴为起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由眼前事物起兴,桑叶的润泽让人想到女子的容貌,再用斑鸠不要贪吃桑葚来比喻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至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又可比女子容貌的衰退及婚姻的裂变。
比与兴的手法常可连在一起,从而比中有兴或兴中有比,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即兴中有比,喻夫妇别离。
技法中,诸如渲染、烘托、抑扬、照应、衬托、讽喻、情景结合、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对面落笔等等,都要能加以确认。
如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里写环境的严酷,月黑与大雪,渲染出将士的杀敌报国。
再如吴融的《卖花翁》:“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花。
”东风能送春花,却被权贵占去,讽刺之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又如梅尧臣的《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野凫眠岸,从中可见一种悠闲的意味。
老树开出的花枝,仍是美的,由景引发的情,是一种欣赏的惬意,却又遗憾住不下来,只得归去。
且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登高时,会想起还少一人,不说自己思念亲人,而说亲人想念自己,即为对面落笔。
古诗词鉴赏《卖花声》(张舜民)古诗词鉴赏(10分)卖花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躇。
地远身孤。
拟将憔悴吊三闾。
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
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参考答案:爱师网整理(1)词的前三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远谪异地,失意孤独,悲愤苦闷。
【评分建议】一点1分,答二点3分,三点5分。
(2)“又看暝色满平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诗人遥看夜色笼罩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用昏沉苍茫的夜色衬托诗人内心的凄怆。
【评分建议】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附诗歌赏析: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
治平进士。
元丰四年(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他当时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兵斫作薪。
”“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
”(《西征途中二绝》)次年十月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坐罪谪监郴州(今湖南)酒税。
南行途经湖南岳阳,赋《卖花声》二首。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
“踟躇”,徘徊不前,逗留之意。
“地远”,张舜民远谪,历时三,涉水六,过州十有五。
自汴抵郴,所至流连。
即言诗人登上岳阳楼,放眼望见山迢水阔,只觉孤身飘零僻远异地,前路茫茫,归路茫茫,满心彷徨,无限悲凉。
起句即以“久踟蹰”写出心思沉重。
拟将憔悴吊三闾。
“拟”即效仿之意。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枯涸。
引申为劳苦,失意。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三闾”,战国时楚国官名,屈原贬后任此职,此处指屈原。
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贾生列传》)后西汉贾谊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受毁谤与排挤,在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以后作《吊屈原赋》,他认为自己政治上的遭遇同屈原相似,因而赋中不但慨叹屈原生前的不幸,对他寄以极大的同情;同时也以屈原坎坷的一生作自喻,揭露了统治者的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的不平和不甘屈服的心情。
诗歌鉴赏《卖花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歌鉴赏《卖花声》诗歌鉴赏《卖花声》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三毛《卖花女》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毛《卖花女》原文及赏析【导语】:《卖花女》是三毛写的一篇散文,出自稻草人手记,关于《卖花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卖花女》原文及赏析。
《卖花翁》原文翻译及赏析《卖花翁》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通过写皇亲国戚肆意买花的景象,表现了豪门势家的奢靡生活。
此诗以委婉的笔法,加强了讽刺意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卖花翁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卖花翁》原文唐代:吴融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译文及注释译文卖花翁摘下一丛新鲜的花朵,担入了许府和史府。
东风吹来,不见百花绽放,寂寥空空,心中失落无比,只知百花闭锁进豪门深府。
注释(1)卖花翁:卖花的老翁。
(2)和烟和露:花采摘下的露珠和水气。
(3)许史家:汉宣帝的外戚,代指豪门势家。
古诗鉴赏“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这一联交代卖花翁把花送入贵家的事实。
和烟和露,形容花刚采摘下来时缀着露珠、冒着水气的样子,极言其新鲜可爱。
许氏与史氏,汉宣帝时的外戚。
“许”指宣帝许皇后家,“史”指宣帝祖母史良娣家,两家都在宣帝时受封列侯,贵显当世,所以后人常用来借指豪门势家。
诗中指明他们住在宫城以内,当是最有势力的皇亲国戚。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这后一联抒发作者的感慨。
东风送暖,大地春回,鲜花开放,本该是一片烂漫风光。
可豪门势家把盛开的花朵都闭锁进自己的深宅大院,剩下那白茫茫的田野,不容点缀些许春意,景象十分寂寥。
“不教”一词,显示了豪富人家的霸道,也隐寓着诗人的愤怒,但诗人不把这愤怒直说出来,却托之于东风的惆怅。
东风能够播送春光,而不能保护春光不为人攫走,这真是莫大的憾事;可就连这一点憾恨,也无处申诉。
权势者炙手可热,于此可见一斑。
诗篇由卖花引出贵族权门贪婪无厌、独占垄断的罪恶。
他们不仅要占有财富,占有权势,连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也要攫为己有。
诗中蕴含着的这一尖锐讽刺,比之白居易《买花》诗着力抨击贵人们的豪华奢侈,在揭示剥削者本性上有了新的深度。
表现形式上也不同于白居易诗那样直叙铺陈,而是以更精炼、更委婉的笔法曲折达意,即小见大,充分体现了绝句样式的灵活性。
白居易《买花》鉴赏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
以下是一首白居易的诗作《买花》的鉴赏:买花人,买花人,买得花枝笑春颜。
买花人,买花人,买得花枝笑春颜。
买花人,买花人,买得花枝笑春颜。
买花人,买花人,买得花枝笑春颜。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一首小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的喜爱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诗中的“买花人”形象生动,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或者是一个喜欢花的人,他不仅买花,更是买得花枝笑春颜。
这种描述不仅表达了花朵的美丽和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情。
这首诗的形式非常简单,只有四个字的句子,但通过反复的重复,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种反复的手法使整首诗具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读起来十分流畅。
同时,反复的重复也强调了诗人对于花朵的喜爱和对于生活的热爱,加深了读者对于诗意的印象。
诗中的“花枝笑春颜”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朵的美丽和生机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句话既展示了花朵的妩媚和欢愉,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情。
花朵在春天绽放,笑靥如春颜,给人带来了欢乐和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热情,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
这首诗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写作风格,简洁明快,却又富有情感和意境。
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对于生活美好的追求,让读者在欣赏花朵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和态度。
总之,《买花》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和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
它让读者感受到了花朵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这首诗在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展示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感受生活的细腻情感。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这一联交代卖花翁把花送入贵家的事实。
和烟和露,形容花刚采摘下来时缀着露珠、冒着水气的样子,极言其新鲜可爱。
许氏与史氏,汉宣帝时的外戚。
“许”指宣帝许皇后家,“史”指宣帝祖母史良娣家,两家都在宣帝时受封列侯,贵显当世,所以后人常用来借指豪门势家。
诗中指明他们住在宫城以内,当是最有势力的皇亲国戚。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这后一联抒发作者的感慨。
东风送暖,大地春回,鲜花开放,本该是一片烂漫风光。
可豪门势家把盛开的花朵都闭锁进自己的深宅大院,剩下那白茫茫的田野,不容点缀些许春意,景象十分寂寥。
“不教”一词,显示了豪富人家的霸道,也隐寓着诗人的愤怒,但诗人不把这愤怒直说出来,却托之于东风的惆怅。
东风能够播送春光,而不能保护春光不为人攫走,这真是莫大的憾事;可就连这一点憾恨,也无处申诉。
权势者炙手可热,于此可见一斑。
诗篇由卖花引出贵族权门贪婪无厌、独占垄断的罪恶。
他们不仅要占有财富,占有权势,连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也要攫为己有。
诗中蕴含着的这一尖锐讽刺,比之白居易《买花》诗着力抨击贵人们的豪华奢侈,在揭示剥削者本性上有了新的深度。
表现形式上也不同于白居易诗那样直叙铺陈,而是以更精炼、更委婉的笔法曲折达意,即小见大,充分体现了绝句样式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