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学书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4
学习《米芾学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对于艺术方面的知识,更是备受关注。
而《米芾学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画家和书法家,米芾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均有深厚造诣,并且他的学术研究也一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
而学习《米芾学书》则能够对我们的文化艺术素养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米芾学书》中打破了常规的书法和绘画方法。
米芾对于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研究并不是从传统的方法出发,而是通过观察自然界和周围的东西,并将其体现到书法和绘画中,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这种创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于艺术本身的技法有一定的彻底理解,还需要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米芾同大自然结合的艺术观念,借鉴他的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
《米芾学书》中关于表现主观情感和外在形态的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在书法和绘画中,艺术家所要表述的主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用简单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而米芾则主张要注重艺术家自身情感的倾注,用自己的心情形态来表现。
通过毛笔或颜料的运用、线条的大小形态等等表现手法和技巧,来让作品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体现出主题,展示出自己的艺术性。
在学习《米芾学书》中,我们可以通过遵循书中的表现方法,来锻炼为人所用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让我们自己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鉴赏上有更多的收获。
《米芾学书》的学习还有助于我们掌握一个个人的艺术创作风格。
学习如何掌握自己的笔触,如何在艺术作品中进行创新,如何在作品中避免瑕疵和不足的地方等等,米芾在《米芾学书》中都有非常详细且独到的解释。
通过他的理论和操作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笔触、色彩和构图等元素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同时,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打造独特的风格,体现自己的个人艺术品味和个性特点,从而得到更多的创作机会和作品的认可与认可。
《米芾学书》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米芾学书》的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描述米芾学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文本分析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朗读、默写、复述等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并感悟米芾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米芾学书》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分析米芾学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对米芾学书故事背后道理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3.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以便做笔记和默写。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米芾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对米芾学书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和魅力。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米芾的背景和书法成就。
4.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4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米芾学书的故事背后道理。
4.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朗读和默写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评价学生的讨论和合作表现。
5.2 课文理解评价: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评价学生对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释能力。
5.3 书法练习评价:评价学生的书法练习成果,包括字迹和书写规范。
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
米芾学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米芾的生平及其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
2、理解米芾学书的故事内涵,明白学习书法需要用心、刻苦和寻求方法。
3、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米芾学书过程中的关键情节和转变。
(2)体会米芾从不得法到有所悟的心理变化。
2、难点(1)引导学生从米芾学书的经历中汲取学习的智慧和启示。
(2)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对书法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些米芾的书法作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感受。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米芾以及他的书法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米芾生平(1)简单介绍米芾的出生年代、籍贯等基本信息。
(2)重点讲述米芾在书法领域的成长历程和他的独特风格。
3、讲述米芾学书的故事(1)老师生动地讲述米芾学书的故事,强调米芾起初不得要领,后来通过一位秀才的指点而有所顿悟。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米芾的困惑、秀才的教导等。
4、分析故事内涵(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米芾学书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启示一:学习要用心。
米芾在起初练字时,虽然勤奋但没有用心去体会字的结构和笔法,所以进步不大。
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用心去思考、去琢磨,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要领。
启示二:学习要刻苦。
米芾为了学好书法,日夜苦练,这种刻苦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启示三:学习要寻求方法。
米芾在秀才的指点下,明白了写字要用心去领悟,不能只是机械地模仿,这说明掌握正确的方法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5、欣赏米芾书法作品(1)再次展示米芾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从笔法、结构、布局等方面欣赏作品的美。
6、书法练习(1)让学生模仿米芾的字体进行简单的书法练习。
(2)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法。
7、课堂总结(1)回顾米芾学书的故事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米芾学书的故事米芾(1051年-1107年),字子夏,号东篱,汉族,山东济南人,北宋书法家、画家。
米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开创了“潇洒”、“豪放”、“隶草”等书体,被誉为“米体”。
他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气韵著称,被誉为“米芾学书”。
米芾自幼聪颖,喜好书法,勤奋好学。
他的父亲是一位文人,对他的书法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家庭的熏陶下,米芾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常常在家中的墙壁上写字,练习书法。
他的父亲看到他的天赋和努力,便请了一位书法名家为他传授书法技艺。
米芾在艰苦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米芾的书法作品以其豪放大气、潇洒隽秀而著称。
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个性与情感,每一笔都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米芾在书法创作中,注重用笔的力度和速度,追求笔墨的韵味和生动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不拘泥于规矩,而是充满了自由与张扬,给人一种豪放不羁的感觉。
除了书法,米芾还擅长绘画。
他的绘画作品也充满了个性和情感,常常表现出豪放大气的气韵。
米芾在书法与绘画的创作中,都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米芾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度过,他对书法艺术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风格被后人称为“米体”,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米芾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完美和自由,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个性与情感,给人一种豪放不羁的感觉。
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米芾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书法家的成长之路,更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分。
他的精神和艺术追求,将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文米芾学书读后感《课文米芾学书》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忠于自我的精神。
通过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精髓和对人生追求的考察。
作者米芾生活在明代初期,他是一位以官职为生的文人,但是他对官场的腐败和世俗之事深恶痛绝。
于是,他选择了远离尘嚣,独自寻求思考和修养的道路。
米芾在文章中说:“宴坐之间,衣食有馀,然而遣淫心解戏,善笑自逐之亲附,功名应繁,草奏:‘百年之夜,请调夜役,各谋难念之地宽娱’?谨防烦俗之歌舞,惟有集友;跻婪之美味,替文共我者。
”这段话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冷漠和对追求个人修养与认识真理的迫切渴求。
米芾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方法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他通过充分研究《书经》中的篆隶字,揭示了文字的演变和发展规律。
他认为“书本中吾生造化之旨,非钳木筑屋,率性同养之谓。
”这说明他能够从字形之中发现自然生命的原则。
他观察文字的笔画和结构,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相比较,进而发现了一些奇妙的共通性和相似之处。
米芾的研究方法深受后来的汉学家和文字学家的推崇,对于后来的字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站在今日的角度来看,米芾的学术方法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令人惊叹。
他通过观察和比较,将文字和生命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揭示了文字背后的文化和哲学。
他的研究方法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些古代的文字,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审美价值。
除了对学术领域的探求,米芾在文章中也表达了人生的独立和追求。
他在文章中说:“俗德西行而不任,所竭者志力,而不匮者宲质。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传统道德规范的批判和对个体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他不愿因循守旧,而希望能够保持内心的自由和独立,坚守自己的志向和原则。
米芾的文章给我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下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往往为功名利禄和物质享受而忙碌,但往往忽视了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
米芾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应该经常对自己内心的归宿和追求进行思考和反省。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米芾的背景和性格特点
2.米芾学书的经历和努力
3.米芾的书法作品和书法风格
4.米芾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贡献
正文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族中多有文人墨客,这为他的成长和学术成就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米芾性格诙谲好奇,喜好广泛,不仅精通诗文,而且对书法、绘画等领域也有浓厚的兴趣。
米芾学书的经历可谓是曲折艰辛。
相传,他曾拜师学书,但三年过去了,字仍然写得平平常常,受到先生的责备。
然而,米芾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坚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
后来,他遇到了一位秀才,得知对方书法造诣很高,便毫不犹豫地去请教。
经过不懈的努力,米芾的书法终于有了很大的提高。
米芾的书法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米芾索帖》和《水调歌头·中秋》等。
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字形优美、骨韵兼备、疏朗有致、气势磅礴。
米芾的书法融汇古今之长,而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米芾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更重要的是他倡导了一种执着追求、勇攀高峰的精神。
他的学书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取得成功。
米芾的成就和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激励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去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总之,米芾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级人物。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原创实用版】目录1.米芾学书的背景和经历2.《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3.米芾的书法成就和影响4.对米芾学书的评价和启示正文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书法方面造诣极高,尤擅行书,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他的书法作品《米芾学书帖》更是流传千古,被誉为“行书之冠”。
米芾学书的经历颇为传奇。
相传,他小时候跟随一位名叫蔡攸的太保学习书法。
然而,米芾并不满足于师傅的教学,他痴迷于书法,日以继夜地练习。
有一次,蔡攸拿出自己珍藏的右军《王略帖》给米芾观赏,米芾惊叹不已,请求用其他物品交换。
蔡攸不同意,米芾竟激动得要投江自尽。
最终,蔡攸被他的毅力和热情所感动,将《王略帖》送给了他。
米芾苦练书法,终成一代大家。
他的书法作品《米芾学书帖》原文如下:“襄阳好风景,广陵故江山。
岳阳楼头水,江汉江上关。
相望万里心,唯见双翠峦。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关。
”译文如下:“襄阳有着美丽的风景,广陵有着难忘的故江山。
岳阳楼头流淌着碧水,江汉江上矗立着雄关。
相隔万里,我心中只看到两座翠绿的山峦。
客行匆匆,从早到晚,无处是他乡。
”米芾的书法成就,不仅在于他的技艺,更在于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他以自然为师,注重表现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传世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和鉴赏的珍品。
米芾学书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在何种领域,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勤奋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米芾学书》教学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米芾学书》教学实录《米芾学书》教学实录5篇《米芾学书》告诉我们“学写字不只是要动笔,还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字”的道理。
小学语文课文《米芾学书》米芾是宋代著名的画家,他不但绘画有名,而且书法也很有造诣。
米芾小的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
这位先生拿出一本字帖给米芾,说:"你天天照着字帖写,写好送我批阅。
";米芾学字三年,不知写了多少张纸,可是字仍然写得平平常常。
先生拿着戒尺指着他的脑袋责备说:"笨小子,还是回家放牛吧!";米芾只好停学回家了。
但是,米芾不甘心,总想学写字。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秀才,秀才是赶考路过这里的。
米芾听说这秀才的字写得很好,就跑去求教。
秀才见他虽是个小娃娃,但十分好学,便答应教他试试。
米芾按原先的办法,照着字帖,写了厚厚一沓子纸,一清早,就当见面礼送给秀才看。
谁知秀才随便翻了翻,把纸一放,冷冷地说:"请我教你写字,有一个条件,得用我的纸才行。
";米芾感到莫名其妙。
但为顺从老师,他满口答应说:"只要能写好字,怎么都行。
";秀才笑了笑说:"我的纸得五两纹银一张。
";米芾吓得目瞪口呆,心想:哪有这么贵的纸呀?这不是成心为难我吗?他犹豫起来。
"不买我的纸,就算了。
";一听秀才说算了,米芾急了,忙说:"我找钱去!";边说边拔腿就往家里跑。
可他家并不富裕,哪里舍得买这么贵的纸呢?但母亲经不住米芾的百般央求,只好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手饰当了五两纹银,给米芾拿去买纸。
秀才接过银子,把一张纸给了米芾,说:"你好好地写吧。
";然后把银子放进袖筒里走了。
米芾拿着五两纹银买的那张纸,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
可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在那里认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和笔锋。
琢磨来,琢磨去,他便入了迷,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了自己的心里。
到了吃午饭时,秀才回来了。
他见米芾坐在那里,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纸上却一字未写,便问:"怎么不写呢?";米芾一惊,如同梦中醒来。
《米芾学书》是小学课本上的一则“杜撰”故事。
讲的是米芾小时候,练字很勤奋,但是总也写不好。
有一天,村里路过一个秀才,听说这个秀才很会教写字。
于是米芾就全请教秀才,如何能把字写好。
米芾去的时候拿了一摞自己的练字纸给秀才看。
秀才瞥了一眼之后说:想写好字,就得用我的纸,得从我这买才可以,五两银子一张。
米芾回去跟他娘说了,因为家里并不富裕,所以他娘为了支持米芾练字,就把簪子当了,换了五两银子,就去找秀才买了一张纸。
(这样的娘真好)纸买回来了,就一张。
练字时不敢下笔,因为纸太贵了。
于是临帖的时候就想着如何下笔才能对得起这张纸。
就开始研究笔法,结构。
研究的了然于胸了,于是开始动笔写了。
写了之后又去找秀才请教。
水平确实提升了。
于是米芾明白了,练字不能盲目贪多,应该以仔细认真为主。
后来秀才走了,并且把钱还给了米芾。
米芾也因此书艺大进。
全剧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有一个支持自己的好妈,是练字成功的基础。
当然这是玩笑话。
这故事只是小学课本的一个故事。
事实上米芾家里虽不富裕,但是也不穷。
因为米芾他妈,是宋朝皇帝的乳娘,俗称奶妈,跟皇帝关系很好。
米芾有官做也是因为皇帝念及他妈的旧情。
当然,故事是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体会?反正我是有过的。
纸贵的时候确实不敢下笔,因为写错一笔,钱就没了。
书法之所以难,就是因为一笔都不能错,错了没办法改。
有一次我买“蜡笺纸”,这种纸四尺对开大概在4块钱左右一张。
也就是相当于一张四尺8块钱如果是练楷书的话,那还不算贵。
可怕就可怕在我这种练行草书的。
看似四尺对开,实则一张纸,一首诗,写起来最多五分钟。
写不好4块钱就没了。
一天不觉,两天不觉,一个星期下来。
先用毛边纸打底,在往蜡笺上写,也得几百块钱的开销。
后来知道“纸贵”了于是下笔就小心了。
每次都是慢行笔,把每个线条的走向,每个转折该注意到的问题都想清楚。
写出来的效果自然就会好一些。
所以,有一段时间,用蜡笺纸写出的作品效果,确实比平时更好。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摘要:
1.米芾的背景和书法成就
2.米芾学书的故事
3.米芾的书法作品及风格
4.米芾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贡献
正文:
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
他在书法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
米芾学书的故事脍炙人口。
据传,他曾在真州拜访蔡太保攸,并于舟中向攸请教书法。
当攸出示王羲之的《王略帖》时,米芾惊叹不已,恳求攸用其他画作交换。
攸最初不肯,米芾情急之下,竟欲投江自尽。
攸不得已,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米芾的书法作品传世众多,其中,《水调歌头·中秋》一词,以抒发对中秋佳节的感慨,展现了他行书的独特韵味。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出一幅美丽的中秋画卷。
米芾的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米芾索帖》则记叙了他向蔡攸索要王献之苏氏宝帖的故事,展现了他诙谐好奇的性格特点。
米芾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贡献不言而喻。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强调个性,注重章法和结构,为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总之,米芾是一位才情横溢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
价值,而且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光山县第五完全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模板
二、释题目猜想内容
师:看到题目你知道了哪些内容?想了解哪些内容?师: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吧。
三、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注意:造诣(yì)米芾(fú)字帖(tiè)一沓(dá)目瞪口呆心领神会夺眶而出铭记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快速浏览,并思考)
2、米芾和私塾先生学书三年为什么没有长进?
3、米芾和过路秀才学书这部分可分为几个步骤?每个步骤用一个词概括。
4、米芾与秀才学书为什么能找到写字的窍门?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相关词语,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品词析句,深入理解
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学生深入体会以下段落:
(1)“米芾拿着五两纹银买的一张纸……印进自己的脑子里。
”这段中“琢磨”一词出现了三次,想(yì)
米芾(fú)
字帖(tiè)
一沓(dá)
目瞪口呆心领神会夺眶而出铭记
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相关词语,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