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0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204.00 KB
- 文档页数:9
AC-20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交通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3、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4、交通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二、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下面的规定三、材料要求1.沥青下面层采用优质AH-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下表。
AH-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石灰岩。
沥青下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3.细集料沥青面层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杂质.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沥青面层细集料规格4.矿粉矿粉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等杂质应除净。
矿粉要求干燥、洁净,禁止使用回收粉尘。
沥青面层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四、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标准AC-20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如下)五、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类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合要求,使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其中特别使0.075mm、2.36mm、4.75mm的筛孔通过量控制接近标准级配的中值。
2、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AC-20目标配比中各矿料的含量,进行冷料仓调配,使之符合进料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调试。
各冷料仓进料比例如下:仓号集料名称进料比例(%)4 10-25mm碎石 243 5-10mm碎石 282 3-5mm碎石 141 0-3mm石屑 31外加矿粉:3%3、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用计算的矿料组成采用的油石比范围,按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用试验室小型拌合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五组马歇尔试件。
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参加试验检测人员一览表目录1概述 (1)2主要设计依据及试验仪器 (1)2.1主要设计依据 (1)2.2主要试验仪器 (1)3设计结论 (1)4设计过程 (2)4.1岩石鉴定 (2)4.2试验用原材料技术性质 (2)4.3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6)4.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8)4.5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 (9)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1概述1.进行原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并判断材料的性能;2.按集料的筛分结果,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及“设计文件”中对AC-20C 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围的要求,对其进行矿料组成设计;3.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确定出最佳沥青用量;4.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测;2主要设计依据及试验仪器2.1主要设计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 G E20-20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2.2主要试验仪器采用的主要试验仪器有:自动针入度仪(SYD-2801F)、烘箱(101-4)、沥青混合料拌和机(SYD-F02-20)、电子天平(HX100001)、车辙试验机(YLDCZ-8S)、轮碾成型机(YLDCX-6)、脱模器(LST-80)、马歇尔自动击实仪(ZYJ-H)、低温延度仪(SYD-4508G)、全自动软化点仪(SYD-2806H)、标准筛(0.075~90mm)、恒温水槽(HWY-501A)等。
3设计结论(1)最终确定的矿料级配组成通过毛体积相对密度、VV、VMA、VFA、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等技术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定级配组成见表1。
表1 级配组成(2)马歇尔法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35%(折算最佳沥青用量为4.2%),结果见表2、3。
检验报告样品名称:AC-2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日期:检测编号:****************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第1页,共6页1材料 第2页,共6页1.1沥青材料AC-20C 采用70#沥青。
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
表1 70#沥青的基本性能1.2集料筛分AC-20C 混合料的集料采用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的碎石。
碎石规格有:5-10、10-20,细集料采用0-5机制砂,矿粉采用细磨石灰石粉。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2。
表2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1.3集料性能实测上述集料的各种性能见表3。
2 AC-20C沥青混合料设计第3页,共6页2.1级配及配合比根据级配要求,由表2中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设计出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合成级配通过率如图1所示。
表4 AC-20C合成级配计算表孔径(㎜)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合成级配(%)96.7 83.8 70.3 61.6 40.2 29.3 23.0 16.7 11.1 7.7 5.8 要求范围(%)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图1 合成级配通过率示意图选用的AC-20C混合料配合比为:矿粉:0-5:5-10:10-20=5%:32%:26%:37%。
2.2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按0.5%的间隔取3.5%、4.0%、4.5%、5.0%、5.5%,5个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
实测不同油石比时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取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为最佳设计油石比。
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5,根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如图2-图7所示:表5 不同油石比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第4页,共6页图2 毛体积密度-油石比图3 空隙率-油石比图4 矿料间隙率-油石比图5 有效沥青饱和度-油石比图6 稳定度-油石比图7 流值-油石比油石比 (%)理论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 ,(%) 矿料间隙率VMA ,(%) 饱和度VFA ,(%)稳定度(kN )流值 (mm )3.5 2.543 2.407 5.3 14.0 61.7 8.17 2.1 4.0 2.527 2.419 4.3 14.0 69.5 8.54 2.6 4.5 2.509 2.420 3.5 14.3 75.3 8.49 3.0 5.0 2.491 2.413 3.1 15.0 79.1 8.27 3.4 5.5 2.474 2.403 2.9 15.7 81.8 7.98 3.9 技术指标——4~6≥14.065~75≥81.5~4第5页,共6页从上图中可以得出:最大毛体积相对密度时油石比a1=4.5%;最大稳定度时油石比a2=4.0%;设计空隙率中值5%时油石比a3=3.7%,沥青饱和度中值70%时油石比a4=4.0%,从而可计算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OAC1=(a1+ a2+ a3+ a4)/4=4.05%同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求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OAC min~OAC max,计算沥青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2:OAC2=(OAC min+ OAC max)/2=3.95%根据OAC1和OAC2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OAC:OAC=(OAC1+ OAC2)/2=4.0%结论:AC-20C最佳油石比为4.0%。
设计说明1. AC-20C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来自于《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指南》.2. AC-20C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1)集料:按13.2米米〜19米米(1号)、9.5米米〜13.2米米(2号)、4.75 米米〜9.5米米(3号)、2.36米米〜4.75米米(4号)、0米米〜2.36米米(5 号)备料.(2)沥青:XX生产SBS改性沥青.(3)矿粉:自产.3.按规范要求,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4.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5-175(℃),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55-160(℃).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4%,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油石比宜控制在 4.3%-4.6%之间淇合成级配应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7.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进行验证,旋转压实仪的单位压力为600KPa,设定旋转压实次数为125次.2012年7月2日.原材料试验1.沥青试验结果2.集料试验(1)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2)粗集料材质试验结果⑶各级粒径集料的相对密度试验结果(4)矿粉质量试验结果(5)细集料的砂当量试验结果二.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1. XX高速公路AC-20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2.郴宁高速公路AC-20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AC-20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1.各级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及合成级配集料规格集料比例(%)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1号33 10088.553.4 4.00.10.10.10.10.10.10.10.1 2号14 100100100100 5.90.10.10.10.10.10.10.1 3号18 10010010010087.3 1.90.40.40.40.40.40.3 4号9 10010010010010087.611.8 1.10.90.90.90.8 5号23 10010010010010010074.949.127.918.210.17.1矿粉 3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8.594.883.4合成级配结果100 96.2 84.6 68.3 51.6 34.2 21.4 14.5 9.6 7.3 5.4 4.3级配范围100 901007688637546582939192914229-17 7-13 5-10 3-6备注/AC-20C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 率过通AC-20混合料级配合成图0.075 0.3 0.6 1.18 2.36 4.75 9.5 13.2 16 19 26.5--------------------------------------------- 孔径(mm)|T一上限 T-下限上中值合成级配2.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体积指标油石比(%)3.4 3.94.4 4.95.4 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 2.578 2.559 2.541 2.523 2.505 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 2.412 2.426 2.435 2.437 2.435 试件空隙率 (%)6.4 5.2 4.2 3.4 2.6 VFA (%) 52.2 61.2 68.9 75.4 81.6 V 米 A (%)13.4 13.4 13.5 13.8 14.1 稳 定 度 15.07 15.48 16.06 15.20 14.24 流值(米2.12.93.74.44.8AC-20C 型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毛体积相对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油石比2 4 2 2 Z度密对相积体毛 一 44油石比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AC-20C 沥青混合料指标与油石比的关系如下:从上图及表中可知,OAC 1=4.50%,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的油石比范围OA 厘米反〜OA 厘密度 空隙率 流值 稳定度 VFA米ax为4.12%〜4.50%,因此:OAC2二(OA 厘米ix+OA 厘米ax)/2=4.31%.取OAC1与OAC2的中值为最佳油石比,得:OAC=(OAC1+OAC2)/2=4.41%.由上述计算确定郴宁高速公路AC-20C的最佳油石比OAC为4.4%.3. AC-20C型在最佳油石比OAC=4.4%时淇各项体积指标与强度指标如下表:(1)马歇尔试验结果(2)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强度、车辙试验结果(3)AC-20C型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验证试验结果经过马歇尔试验及其相关的验证试验,郴宁高速公路路面AC-20C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取为 4.4%时,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应根据拌和机的除尘效果,确定矿粉的掺量,以使混合集料的级配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的级配一致.主检:审核:审批:2012年7月2日。
沥青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书1 概述本次AC-20沥青混合料室内配合比设计参考施工图设计文件并依据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以下简称“规范”)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进行了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2 材料依据设计要求,进行了集料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1)、矿粉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2)、沥青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3)。
3 设计级配选择3.1 初选级配依据设计方法,在选择集料结构时,以4.75mm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选用粗、中、细三个级配,选择三个级配的初试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这三个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稳定度、流值等体积指标和力学指标。
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见表3-1,各种集料的筛分试验结果、三种试验级配的矿料比例及三种试验级配各筛孔尺寸矿料通过率明细见表3-2。
3.2 试验级配的评价根据初始沥青用量___%进行室内拌和三种级配。
采用马歇尔成型试件方法,成型试件温度___℃。
初始沥青用量三种试验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于表3-3。
表3-3 三种试验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表依据表3-3的评价指标分析,可以得出级配______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级配______不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结合实际应用经验,本次配合比设计选择级配_____为设计级配。
3.3 确定设计级配的最佳沥青用量设计级配确定后,采用沥青用量3.4%、3.7%、4.0%、4.3%、4.6%,成型试件温度___℃,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试验结果见表3-4。
由表可知OAC1=____%,OAC2=____%,所以OAC=____%,最佳沥青用量取用____%。
3.4设计结果表3-5 最佳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通过表3-5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得出:级配____为设计级配,配合比比例为0-5料:5-10料:10-20料:矿粉=___:___:___:___,最佳沥青用量取用_______%。
AC-20C型沥青砼生产配合比设计(试验段用)哈同高速公路双佳段扩建工程建设项目AC-20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生产配合比双佳公路C4合同段2009年5月24日设计说明双佳高速公路C4合同段主线路面下面层结构为:下面层6 cmAC-20沥青混凝土。
本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219+000-K241+826.4。
为保证公路沥青路面材料的质量,我们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前,对所用的沥青、碎石、矿粉等材料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评价和筛选工作。
采用辽宁盘锦的90#石油沥青、新华石场生产的碎石、吉林四平生产的矿粉。
在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时,我们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冷料比例上料、烘干、再经过振动筛筛分,将各种规格的碎石,重新二次筛分成为五种混合矿料,我们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程中,充分考虑了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等要求。
最终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各项技术要求。
生产配合比设计步骤一、AC-20级配曲线的确定在确定AC-20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曲线的选择上,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一些因素:(1)满足AC-20调整型的级配范围;(2)使合成级配接近标准目标配合比的合成级配.(3)满足马歇尔试验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4)施工控制的波动性;(5)使沥青路面密实、不透水、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外观较好;(6)便于摊铺(离析现象小),碾压(不产生过大的推挤);(7)经济合理;二、马歇尔试验2009年5月27日科研所根据调整的合成级配,采用最佳沥青用量4.2%,上下间隔0.3%,分别以3.9%,4.2%,4.5%进行了马歇尔试验,其结果详见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单。
三、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由生产配合比设计得出的最佳沥青用量为4.2%,其混合料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由于本路段属高速公路、重载交通路段,将最佳沥青用量降低0.1%,最终的最佳沥青用量确定为4.1%。
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参加试验检测人员一览表目录1概述 02主要设计依据及试验仪器 02.1主要设计依据 02.2主要试验仪器 03设计结论 04设计过程 (1)4.1岩石鉴定 (1)4.2试验用原材料技术性质 (1)4.3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5)4.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6)4.5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 (8)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1概述1.进行原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并判断材料的性能;2.按集料的筛分结果,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文件”中对AC-20C 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的要求,对其进行矿料组成设计;3.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确定出最佳沥青用量;4.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测;2主要设计依据及试验仪器2.1主要设计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 G E20-20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2主要试验仪器采用的主要试验仪器有:自动针入度仪(SYD-2801F)、烘箱(101-4)、沥青混合料拌和机(SYD-F02-20)、电子天平(HX100001)、车辙试验机(YLDCZ-8S)、轮碾成型机(YLDCX-6)、脱模器(LST-80)、马歇尔自动击实仪(ZYJ-H)、低温延度仪(SYD-4508G)、全自动软化点仪(SYD-2806H)、标准筛(0.075~90mm)、恒温水槽(HWY-501A)等。
3设计结论(1)最终确定的矿料级配组成通过毛体积相对密度、VV、VMA、VFA、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等技术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定级配组成见表1。
表1 级配组成(2)马歇尔法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35%(折算最佳沥青用量为4.2%),结果见表2、3。
AC-20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4.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二、原材料2.1沥青:A-70石油沥青。
沥青试验结果2.2粗集料采用碎石集料规格:15~23mm、10~15mm、5~10mm、3-5mm粗集料试验结果2.3细集料采用石屑集料规格:0-3mm细集料试验结果2.4填料采用矿粉:矿粉试验结果材料筛分汇总三.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3.1委托方拌和楼料仓为1#料仓0~3mm,2#料仓3~5mm,3#料仓5~10mm,4#料仓10~15mm,5#料仓15~23mm。
3.2按集料筛分进行组配,配合比为5#料仓:4#料仓:3#料仓:2#料仓:1#料仓:矿粉=19% :27%∶19.5%∶12%∶20.5% :2%。
四. 最佳含油量的选定4.1根据目标配合比以3.8%、4.0%、4.2%三个不同含油量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
4.2采用表干法检测试件密度,根据集料比例及含油量,分别计算试件的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和计算见试验记录表。
4.3标准击实的试件冷却至室温后,将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测定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
数据见试验记录表。
试验记录表4.4根据试验数据选定最佳含油量为4.0%。
五、配合比设计检验5.1按最佳含油量为4.0%制作二组试件,测得其毛体积相对密度(平均值)为2.416、空隙率(平均值)为4.6%、饱和度68.8%为均满足规范要求。
5.2将第一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9.47 KN。
5.3将第二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48h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8.34KN,计算其浸水残留稳定度为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