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家乡地理

第一章家乡地理

第一章家乡地理

我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00~2000米之间。在西部御道口至白水之间,有一道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的塞罕坝(全称“塞罕达巴罕色钦”,蒙语意为“有河源的美丽的山岭”),把全县分为高原和坝下山地两部分。坝上高原,地势平缓,流水侵蚀微弱,风蚀强烈,多风蚀洼地,地表呈波状起伏,海拔均在1200~2000米。坝下山地是阴山余脉、大兴安岭余脉和七老图山的交接地带。深山区山岭连绵不断,山峰层峦叠嶂,山环交错,沟谷纵横,山高林密。整个坝下山地,川大山低,许多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下。北部的大光顶子山,海拔1940米,为全县最高峰。

第一节我县的气候特点

冬季酷寒干燥,夏季凉爽无暑热,春秋两季多风沙。我县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特别强烈,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一月平均气温-13.2°C,极端最低气温-42.9°C(御道口1957年1月12日)。夏季盛行偏南风,七月平均气温20.7°C,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春秋季风力较大,最大可达8级。

我县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年均气温33℃,年均降水量455毫米,且雨热同季,对农林牧业非常有利。每年九月至次年五月为霜冻期,无霜期短,南北相差悬殊。

第二节河流特点

县内的河流分为滦河和辽河两大水系,均源于本县境内,水浅流急,受雨水影响,流量变化较大。

伊逊河(“伊逊”蒙语九的意思,即“九曲河”)源于西北部第三乡,向东南注入滦河,是我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在县境内长855公里,流域面积2485平方公里,流域内为主要经济区。在我县南部伊逊河上建有庙宫水库,总库容量为1.83亿立方米,是以防洪灌溉为主,是全县唯一的大型水利工程。除此之外,沿河还有四个小水库,即扣花营、黑山口、钓鱼台和二道川水库。

小滦河发源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向南流经御道口牧场和御道口、老窝铺、西龙头乡,由南山咀乡的官地村出境向南流经隆化县半壁山村。上游支流有双岔河、如意河、头道河。境内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18233平方公里。水流清澈,河套狭窄,水深0.8~1米,因流入滦河而得名,细鳞鱼是小滦河著名的鱼种。

伊马吐河(蒙语为山羊河)为西北东南走向,有三条支流,即燕格柏川、城子川和孟奎川。此河流经半截塔、下伙房注入隆化县伊逊河,境内长62公里,流域面积149.8平方公里。

阴河源于北部接坝地区,有南北两条支流:北支流发源于姜家店乡庙子沟村,向东流经姜家店、山湾子、殷家店;南支流发源于宝元栈乡丰富沟村,向东流经宝元栈、新拨,在殷家店与张家湾交界处的二道河子村与北支流汇合,经张家湾向东流入内蒙古大庙乡。阴河境

内全长62.1公里,流域面积1547.7平方公里,上游有一座杨树沟水库。

乌拉岱河发源于朝阳湾镇的孤山村,东西走向。北侧有四条支流,即广发永川、育太和川、半截川、郭家湾川,向东流经杨家湾,在兴巨德流入内蒙老哈河。该河流境内长517公里,流域面积630.8公里。

思考题:你们已经了解了自己家乡的地理概况,你们还知道全国哪个地方的地理概况特点?

第二章家乡历史

第一节木兰围场的由来

木兰围场最初叫“兴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陪伴祖母第一次来到木兰围场,他写下了纪事诗《夏日奉太皇太后避暑兴安》,随后行猎围场月余,曾写下八首诗,题为《驻跸兴安八首》,而且在诗序中记述了围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不过,“兴安”仅是一种对木兰围场的泛称。

木兰围场名称的来历是:“木兰”是从满语“哨鹿”的发音衍生而来的,“哨鹿”是当时清代在此打猎时的一种诱猎方法。狩猎时,八旗士兵或猎人潜伏在草丛中,头戴假鹿头,口中吹木制的长哨,吹出仿效鹿求偶时发出的“呜呜”声,引诱鹿到此以便猎杀。围场的含义就是像渔民打鱼一样用八旗士兵事先设制包围圈,将猎物围起来再进行集中打猎的方式。自从康熙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选中了这个地方,就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敬献牧场”,据清廷(清末《围场厅志》记载:“两部所献之山川约在伊逊河以东,为围场全境之东半”),再加上西部原属清廷的领地,构成了阔达一万平方公里以上,在围场内根据山势地形的变化和飞禽走兽的分布情况,划分为六十七个小“围场”。以木栅、柳条边为界,设置了四十座巡逻哨所(满语称卡伦),巡边保护,绝对禁止一般平民进入这个皇室禁地。也许正因为如此,境内林木参天,野兽遍地。

据历史记载,围场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迹,春秋战国时期属燕领地,秦朝属渔阳郡(秦长城就修在围场县境内,乾隆皇帝还有关于《古长城考记》现还有古长城遗存),两汉三国时期,为鲜卑地,隋唐时期为契丹属地,宋时不属中原,属金中京路大定府辖地,元代为羽林军猎场,明代为鞑靼人放牧地,清初为蒙古族游牧地,康熙二十年(1681年),也即大清王朝平定“三藩之乱”的当年,康熙皇帝在这里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狩猎场和“肄武绥藩”之所———“木兰围场”。

第二节木兰围场的历史沿革

据史料载,远古时代,这里的居民乃轩辕之裔。1990年5月,河北省文物普查队旧石器调查组在我县境内的营字、前进、坡字等地发现了一些打制的石核、石片等石器,经考证,所采集的石器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所制,距今约1万年之久,从而填补了我县旧石器考古的一项空白,也说明约在1万年以前,围场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六七十年代,我县先后在张家湾、望道石、五道川等地出土了石刀、石斧、石锤、石锄等文物,据考证,这些物件均属新石器时代所打制,但出土时并未弄清遗址的文化性质。1990年5月,河北省文物普查队和我县文物工作者对全县各乡镇进行了较全面的文物普查和复查,发现了下伙房靛园子、殷家店地井沟门等1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考证,这些遗址的文化性质均属中国北方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

商周时代,这里被称为“鬼方”,属燕地,燕长城以北为东胡,以东是山戎活动的地区,他们分别是燕统治下的政治集团。我县北部有燕长城遗址,清朝乾隆皇帝在岱伊梁立有《古长城说》碑,文中所指古长城,即是燕长城。

秦灭六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划郡定县,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围场西部濡水(今滦河)流域属渔阳郡;东部的索头水流域(今伊逊河、阴河一带)属右北平郡,1977年在龙头山乡小锥子山旧城址

出土了两枚秦权,沿权体表面作一周分布十四行四十字,自右而左,文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候,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召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状是丞相隗状,绾是王绾),为此为李斯篆书,这类权是当时县级行政单位称禾谷用的,可见,小锥子山所属地域是右北平郡的一个县衙所在地。

西汉时期管辖郡未变。武帝时为塞地,东汉为鲜卑地,三国时期属东部鲜卑。在我县境内曾出土“楼船将军”和“别部司马”两枚铜印,均为篆文。《前汉书武帝纪》中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遣楼船将军杨仆将应募罪人击朝鲜”的记载,据此推断,“楼船将军”印为西汉遗物;而“别部司马”印是东汉遗物,汉后期鲜卑等少数民族渐活跃而南移,这里即成为鲜卑地。

西晋时,初为宇文氏地,后并入慕容氏为燕地。东魏北齐时,均属安州,为厍莫奚地,北周时仍为厍莫奚地,东部为契丹地,隋时大部分为厍莫奚所有。唐时属河北道,北部属松漠都督府,为契丹地,南部属饶乐都督府,为奚地。辽代县境北部属上京道,有“平地松林”之称(亦称“千里松林”),为辽帝避暑狩猎之所,东部为中京道松山州松山县。西部和南部则为北安州利民县地,居民多为契丹人。县境大局子、望道石等辽墓出土过大批辽代瓷器铁器等。

金代,东部为北京路大定府松山县所辖,东南部为长兴县,西部为兴化县。

元代,县东部属大宁路松州;南部为惠州;西部属上都兴路州兴安县。一九五七年在羊草沟出土“虎贲军百户印”铜铸官印,上有“至

元二十四年正月(为元世祖年号,公元1287年)中书礼部造”字样。朝阳地村出土“羽林军百户印”,刻有“至正三年五月(公元1343年)礼部造”字样。两颗印都是八思巴文。据《元史》记载,羽林军和虎贲军都是当时在围场一带屯田就食的禁军。

明代,属于平左屯卫,后为诺音卫,以后划入乌梁海,成为鞑靼人牧地。1935年伪满时期修承围公路,在庙宫一带出土过“洪武十三壕堑”石碑,高约40公分,为屯军壕堑之界。

清朝建立后,康熙帝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率满、蒙大臣和八旗禁卫兵出京北巡,拟设围场,选中此地,遂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敬献牧场”的名义划定了围场。

民国二年(1913年)开始建县,归热河管辖。民国19年(1930年)6月,经县长王耀中据情呈请,批准后,县府从克勒沟移至锥子山(现称围场镇)。史料载:“初新围未开,县署建于克勒沟镇,地势既偏东南,行政尤多不便,自锥子山设市,为全围之中心,不但商务殷繁,而且控制多便。”

辛亥革命胜利后,老百姓本应过几天安生日子,但是,政局始终没能稳定下来,军伐混战,兵匪出没,这时期,整个围场是一部荒乱史。

民国时期的围场,在动荡中度过了20几个春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更大的不幸到来了,热河伦陷,日本侵略军侵占围场。6月成立了伪县公署,从此,围场人民成为任人宰割的亡国奴,在白色恐怖下生活着。1935年日本侵略者为了镇压围场人民的反抗,先后逮

捕百余人,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许多无辜百姓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不仅如此,他们还抓劳工、抓壮丁,去阜新煤矿挖煤,一百多名男青年由于劳累、冰冻、饥饿葬身他乡。

面对日寇血腥屠杀和残酷的经济掠夺,围场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在共产党的影响下,以孟广新为首的红枪会,于1939年在盔甲山组织起义,树起了反满抗日旗帜。

最令人难忘和振奋的是1945年7月6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冀热辽挺北支队,在围场境内打响了小桥子战斗,将滕井、曾田率领的警察讨伐大队杀得屁滚尿流,滕、曾二人亦被生俘。小桥子战斗胜利后,支队召开了北进工委扩大会议,对支队战术做了新的部署,决定政委李越之和支队长师军带领一个连和一支武工队携电台留在丰宁、隆化、围场打游击,建立中心区,并向西发展,王文带一个连和一支武工队继续向围场北部挺进。活动在丰宁北部的李越之、师军和活动在围场塞罕坝一线的王文挺北队,划整为零,神出鬼没,使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7月底,承德日伪第五军管区司令长官赫慕侠和日本顾问根东大佐,亲率六个讨伐队,并出动飞机到围场围剿、堵截。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3日,在马利诺夫斯基指挥下,后贝加尔湖方面军分四路进入热河。普利耶夫率领的第四路骑兵机械化集群军攻入张家口、多伦、围场、承德,日伪军狼狈逃回承德。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出《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0日,王文从大唤起乡五十一号村出发,下午三时进入围场街(史称第一次解放围

场)。从此,围场人民彻底摆脱了日寇的魔爪。

1946年8月,国民党侵占了承德。继而,在9月份又向围场进犯,10月7日下午4点,国民党占领了围场县城,设置了国民党政府,中共县委机关北移至经棚。

1947年5月14日,我冀热察独立十三旅包围围场街,15日下午,炸毁城南三角山下最后一个炮楼和敌师部,歼敌500余人,围场第二次得到解放。

解放后,县委在发动群众进行反报复斗争的同时,还带领全县人民全面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后,我县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我县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1983年年底全县3649个生产队全部实行了“大包干”,废止了沿用29年的工分制。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企业也逐步进行了改革,先后实行了经营责任制、承包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等经营方式。

1989年6月29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围场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县。从此,围场县更名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第三节历史事件

乾隆决策定西藏

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巡幸木兰围场,举行木兰秋狝,此时西藏

政、教两界内部矛盾加深,西藏邻近印度,佛教历史悠久,明初创立新迦当教,即黄教。乾隆十二年藏王颇罗鼎病故,其次子朱尔默特袭爵继位,新藏王对清政府十分不满,做好了叛乱的准备,驻藏大臣看到形势十分危急,就以圣旨的名义,将新藏王传到大臣衙内,将其砍杀,藏兵闻讯后包围了大臣衙门,四处防火,将驻藏大臣全部杀死,清政府派兵进藏后才得以平安。

藏王谋反事件引发了进一步健全清朝对西藏的统治体制问题,乾隆皇帝与诸大臣反复研究决定改革,乾隆提出不设藏王,西藏的日常政务有达赖喇嘛任命的葛隆官员管理,重要军政事务由驻藏大臣会同葛隆官员办理的政教合一体制,并起草了《酌定西藏善后章程》,是经过清初以来西藏的地方政务多次变故之后,作出的最后决定。

此章程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又提高了达赖喇嘛的地位,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教领袖,一个具有西藏特色的政教合一的行政体制从此诞生,为后来西藏的长期安定奠定了基础。

思考题:同学们,木兰围场北接蒙古草原南接中原腹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碰撞与融合的重要场所,在这片热土上,曾发生了许多的历史事件,涌现出了许多的历史名人,你们还知道哪些?把你们知道的讲给大家听。

第三章家乡名人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围场繁衍生息了,辽清帝王也

曾在这里行围狩猎。最可恶的是蒋介石匪帮在这里烧杀抢掠,但

是英雄的围场人民主,没有屈服侵略者的淫威,也没有屈从于反

动派的刀枪,他们在抗争,在战斗,用热血浇灌了这块神奇的沃

土,用生命谱写了华夏儿女光耀千古的人生华章。

第一节从木兰大地走出的将军

1914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正是中秋月圆、合家欢聚的良辰,忽然,一声声新生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塞外山村的宁静,在围场兰旗卡伦区烟筒沟村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一个令后来围场人自豪而敬仰的人物降生了,他就是从木兰围场大地走出的共和国的将军——江峰。

江峰,原名牛永和,由于他纯朴、忠厚,父母给他起的乳名叫“得忠”。江峰的童年正是在牛氏家族四分五裂、日渐衰落时期度过的。他的父亲牛荫亭是家族的晚枝,常常受当权兄长的气,子女的待遇也较当权兄长低人三等,江峰在这样一个破产的庄户大家庭里生活,早就厌恶了那种以大欺小,歧视、欺压弱者的家族风气。

江峰七岁时,家里请了一位晚清秀才来教书,学生多是本家兄弟子侄,他们都是少爷,不好好读书,唯有江峰读书最勤奋,手不释卷,还常常帮助长工做活,并与他们的孩子结成朋友,他书念的好,不乱花钱,听长辈的话,办事认真、细致又愿意帮助穷人,因此,家里的人和老师、穷朋友都非常喜欢他。十四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围场街师范,当时,围场镇的许多进步教师如惠世如等传播反帝爱国思想,江峰由此接受了许多爱国济世的进步思想,他不仅学习成绩优良,作文经常发头卷,而且爱国热情也与日俱增,他曾在自己使用的课本封面上撰写“国难当头,同胞应闻鸡起舞,强邻压境,吾侪宜奋勉争先”的联语以自勉。半年后,他抱着救国济世的宏愿,在父亲的帮助下,离家到北平宏达中学读书,17岁那年,他中学毕业,考入北平市高级商业专科学校,当时,他的母亲因难产而死,父亲又病倒在床,但父亲理解儿子的救国之志,多次借款供其上学,江峰非常体谅家里的难处,尽管学资、生活费常常不足,但他仍忍饿、穿破,将有限的一点钱节省下来买进步书刊阅读。这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热河,并把它的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国难当头,在中国共产党

号召下,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江峰和许多爱国青年,积极投身到这场运动中,他亲身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并担任了北平市高级商业学校学生救国会主席。不久,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青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担任了小组长。革命的熏淘,时代的砥励,使他终于选择了投笔从戎的革命路,1936年,由党组织介绍到西安东北军学兵队学习,后分配到张学良的警卫部队——特务连任政治助理员。此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江峰所在的特务连担任警戒任务。兵谏和平解决,蒋介石食言,囚禁了张学良,东北军内部也发生了混乱,许多进步青年处境危险。1937年初,经西北救国会介绍,江峰只身赴延安抗大学习,从此,江峰和千千万万追求真理的爱国青年一道汇入了革命洪流,走上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年梦想的光明大道。

江峰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后被编入第二期三大队学习,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做为学员中的精英而留校任教。1938年,随抗大七大队到晋察冀军区抗大二分校工作,先后任政治教育干事、政治教员、主任教员、政治教育科长等职。当时,我军正处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工作条件异常艰苦,抗大二分校有学员近4千人,由于日军的扫荡,他们不得不经常搬家,春、夏、秋还可以在外面随时上课,但在冬季的北方,上课时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江峰仍不断地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泽东的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没有教材,他就

自己编写;没有粉笔,他就用石炭代替,没有黑板,他就在门板上写、画,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的授课技巧,赢得了广大抗大学员的尊敬与热爱,从而为我军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军政干部人才。

1943年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晋察冀军区决定将抗大二分校高上科和附属中学转移到陕甘宁边区。江峰带领200多名干部和500多名十五六岁的娃娃兵,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翻过终年积雪的芦芽山,行程1000多公里,安全到达了延安。抗大七分校成立后,他担任二大队政治处主任,他带领学员们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挖窑洞、建校舍,利用劳动间隙进行军事、政治、文化教育,同时参加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一整风运动。1944年,康生搞的“抢救运动”波及到了江峰,他被扣上“特务”、“反革命”、“异己分子”的帽子,直到毛泽东同志派张启龙专程到七分校,才纠正了这个错误。江峰对自己蒙冤受屈的遭遇,没有怨言,并主动对思想不通的同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加强了团结。

抗战胜利后,他随大军南征北战,在冀东、在察哈尔、在热河、在湖南、在广州,都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1955年,他开始任广州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副主任,由于他在我军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卓越贡献,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第二节好人张国富

在2002年10月的一天,张国富老师在五大古小桥下,看见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寒风中,老人冻的瑟瑟发抖,张老师想向老人

询问情况,但老人却指指划划,不知道在嘟囔些什么,张老师看问不出什么,就把老人扶回了家。

自从老人被张老师带回家,他就把老人当作亲娘一样照顾,让老人吃穿不愁。

有一次,老人提着篮子上山采蘑菇。张老师回来发现老人没在家,焦急万分,就马上去找。过了很长时间,张老师终于在一个小山坡上发现了老人,他立即把老人送回家,当他看到篮子里的蘑菇时,明白了:老人是看张老师这么辛苦,心里很过意不去,所以想用自己的劳动挣一点钱,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迷了路。自从这件事后,张老师更加关心和照顾老人。

渐渐地,张老师发现老人有时一个人坐在那里,而且还不是的发出叹息声。张老师知道老人一定是想念亲人了。所以,张老师四处打听,看能不能找到老人的亲人,但却一无所获。

后来这件事被传到了媒体,媒体也帮助老人一起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原来,老人丢失后,他的家人也一直在寻找。

老人看到家人后,热泪盈眶,那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他的家人告诉我们:老人名叫胡玉荣,老人是上山捡蘑菇迷了路,后被一位好心人领下山,然后辗转到的育太和乡双峰山村。

张老师已经照顾老人5年了,老人拿过钱想给张老师,以示这5年来的酬谢,但张老师却分文没收。

他,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对待一个素不相识的聋哑老人,不求任何回报,无怨无悔地照顾、赡养5年,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充分弘

扬了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崇高美德。如果人人都向张老师那样,就不会再有饥寒交迫的人,就不会再有流浪的人。让我们一起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张国富被评为2007度“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并承德市委、市政府授予“孝老爱亲模范”荣誉称号。

第三节生死抉择的李文龙

李文龙----我们木兰的骄傲!自豪!英雄2007年11月5日晚,在天津打工的围场银窝沟乡北山根村的19岁农民青年李文龙下班后,在工地附近废水池中发现一名溺水女子。看见后,他奋不顾身的跳入废水池中,但因水性不是很好,而水又越来越深,臭水一直往嘴里呛,使他开始昏厥,这时候他在也坚持不住了。开始向路人呼救,当周围的人听见呼救的声音,赶到现场的时候,他以在污水中奋斗了十几分钟。当大伙把他们二人救上岸的时候,李文龙早以不醒人事。大家急忙把他们送到医院。而李文龙因废水呛入肺部,造成了败血症,肺部严重的损伤,胸腔感染,肺泡破裂等危及生命的病症。

因为病症太过严重,李

文龙被转院。

而又因巨额的医药费用

承担不起,李文龙的生命又

在一次陷入了危险当中。

但是,爱的奇迹在一次

出现,好心人的捐款从四面

八方来到,而好心人也从全

国各地蜂拥而来,从一人到一百多人,从一百元到十万多元。李文龙被这伟大的爱唤醒了,他与死神战斗,拼搏。他终于胜利了。他回来了,他终于回到我们的身边。

李文龙被评为2007度“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8年度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河北十大杰出农民工”候选人后,又被提名参评2008年度“中国十大杰出农民工”。

第四节:铸造绿色丰碑的孟滦人——王尚海在众多的创业者中,有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塞罕坝的恶劣环境锻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他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同志。他时刻关心着那些最艰苦的工人。每天清晨他总是早早起来,看看大风是不是把窝棚的茅草卷飞了,每天夜晚他总是很晚入睡,看看那些来自南国的青年们都做些什么。他是把握党的方针路钱的舵手。他把几百名创业者紧紧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秃山光岭上栽下了绿色的希望,为推动塞罕坝林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他已经长眠于他亲手栽植的树林中。他的精神筑起了一座绿色的碑,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思考题: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家乡名人的故事,请你记录下来。

第四章家乡风物

第一节满族习俗

衣食住是人类自下而上最基本的条件,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它在民俗方面的反映是最为明显,又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近代敦化满族的部分衣食住习俗,仍伴有

古代习俗的影象。

直到民国初年敦化的满族,男人仍留辫子。不过留的不是全发,而是将前顶剃光,颅后留发,梳成单辫,垂于脑后。头戴无檐儿圆顶瓜皮小帽,上缀缨络。冬季戴毡帽头,耳扇儿多为狐、貉、兔皮,以貂皮为贵。毡帽皆为白色,适于冬猎。后期颜色渐多,贫富有别,当官者按其品位不同,顶戴各异。

妇女发式变化较多。幼年时与男孩相同,只留头顶发,编成辫。成年待嫁时方留全发,梳一条大辫子,垂于脑后或挽成“抓髻”。结婚时,临上轿前“上头”,把单辫改梳“两把头”,即满族年轻媳妇梳的标准发式。结婚时,戴一顶用青缎绒做成的扇形冠。老年妇女则把头发束到头顶,在头顶上盘髻。用银簪或匾子横贯于发髻中。

过去,满族男女皆着袍服,世人称之为“旗袍”。早期男女旗袍皆讲究大镶大掩,即在衣服边上镶一寸左右宽的花样贴边,满语称为“火龙”。男旗袍为圆领,开右大襟成筒式。为便于骑射,四面开衩。衣袖上加一块半圆开袖头,称为“马蹄袖”,平时挽起,冬季出猎时入下,射箭时遮着手背以防寒,故亦称“箭袖。早期这里的旗袍又肥又大,后来女式旗袍逐渐往合身方向发展,并去掉了贴边。到民国年间,特别是偽满时期,已变成紧贴腰身的显形长衫,并出现短袖旗袍。旗袍不仅美观,而且能充分表现出满族淳朴的民族风格。因而深受我国各族妇女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满族妇女一般冬季不穿棉裤,只穿夹裤着棉袍。老年妇女穿棉套裤。套裤无腰无裆,只有两个裤腿。

满族装束,长袍外常套以马褂,故称“长袍短褂”。有一种长至膝盖的马褂,称为“额隆袋”,是长袖对襟、缝制简单、穿着方便的防寒服装。额穆张广才岭林中做山利禄的人爱穿这种额隆袋,有的直接用兽皮缝制,不挂面。早春或晚秋毛朝外反穿着。

男人常在腰上系一条整幅布的腰带,长则丈余,短则7至8尺有的两端镶上花穗腰带。叠成2寸左右宽,一般挂有小刀、烟荷包以及装火镰、火石口袋等。青年人一般用绣花烟荷包,老年人用狍、鹿等动物小腿上的皮,制成毛朝外的毛皮烟荷包,故意留下两个小蹄甲,作为装饰。冬季,满族老人习惯缠棉围腰、戴棉兜肚,以防腰腹寒痛。猎人和一些做山利禄的人,多穿狍、鹿等兽皮做的“白皮子”套裤。腰后系一块长2尺、宽尺余的野猪皮或獾子皮坐垫,以备山野劳动时随处坐着休息,偶遇严寒天气,可转到前面遮挡抽裆风,以防冻坏人。袖头上戴有兽皮套袖。有闲的老人,颈上爱挂一串念珠,满族称做“额里贺”。

满族妇女一般不裹脚,称为“天足”。穿木底绣花鞋,底高3寸左右。木底中间细,两头宽,略呈方形,外包布或涂白漆,称做“寸子”或“花盒底”。到清末,此地劳动妇女放弃了这种鞋,换上了平底鞋。只有那些富人家的妇女,在出头露面的大场面上,才穿这种鞋,讲讲排场。冬季,老年妇女喜欢穿毡鞋。也有穿蒲草鞋过冬的。

过去,满族男人中的官宦及商贾、富豪多穿皮靴。劳动人民冬季都穿“乌拉”。乌拉里絮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旧时在山里做山利禄的人,穿一种极其简陋的乌拉,是用带毛的生猪皮(野猪皮居多),

毛朝外,四周穿孔,穿上麻绳,窝成槽形,絮上草,当乌拉穿。人们称之为“猪皮绑”。还有一种精制的乌拉,样子很象皮靴,做工精细,人们称之为“趟踏马”。夏季一般穿伏德里鞋(傻鞋),鞋面绣有云形纹饰。

满族人喜欢在被面或褥面上镶三条或青或蓝的深色布,称做“镶腰”。枕头,原为条状二人枕,两端是方形的绣花枕顶儿。这种枕头一直用到民国年间,个别村庄到解放后还有用的。现在都用匾方枕。

伴随时代的前进、生产方式的变更、生活条件的改善,满族的衣着装束也在不断变化与革新。现在敦化的满族,包括高龄老人在内,穿旧式服装的很少见。多数着装入时,一般穿制服。青年、工作人员中西装革履者比比皆是,与汉族无差别。女式旗袍,由于妇女穿上显得苗条秀美典雅端庄,在流传中经久未衰,近年又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不但全国流行,而且东洋西欧,争相效仿。

玉米,敦化满族人家,历来以苞米楂子为家常饭。农活重时,早、午餐一般都是苞米楂子豆干饭,晚上做成大楂子或小楂子粥。暑天中午爱吃水捞楂子饭。

小米。一般用来焖干饭或蒸干饭。夏秋两季,本地妇女喜欢用小米干饭打饭包吃。满族妇女在产期,只吃小米水饭煮鸡蛋,称作“月婆子饭”。敦化的满族也常吃“和和”饭就是饭菜一勺烩,据说这种做法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满族以渔猎为生时期最为盛行。解放后,额穆山里那些做山利禄的人,为了精简餐具器皿,大多吃和和饭。

稗子米饭,是老年人最爱吃的一种米饭。味甜、暄腾,不伤脾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