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操作及工艺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87
连铸生产工艺流程
《连铸生产工艺流程》
连铸是一种现代化的钢铁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十分复杂,包括连铸机的操作、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以及连铸坯的后续加工等环节。
以下是关于连铸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1.原料准备:在连铸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原料,包括
炼钢炉中的液钢和连铸坯的结晶器等。
这些原料需要在生产开始前得到准备,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倾炉和连铸:原料准备完成后,液钢会从炼钢炉中倾注到连
铸机的铸模中,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最终形成一根长长的连铸坯。
3.结晶器冷却:连铸坯在结晶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使其
表面开始凝固,形成外壳。
同时,连铸坯的内部还会继续凝固,使得整个坯料逐渐凝固成形。
4.切割和打包:当连铸坯完全凝固后,需要进行切割和打包。
这个环节涉及到切割设备和包装机器的操作,以确保最终的连铸坯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5.后续加工:最后,连铸坯将会进行后续的加工,如轧制、拉
拔等,以得到符合客户要求的成品钢材。
总的来说,连铸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了原料准备、倾炉和连铸、
结晶器冷却、切割和打包以及后续加工等几个主要环节。
通过这些操作,连铸生产工艺可以实现高效、自动化的生产,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连铸工艺与操作连铸工艺与操作是指将熔化的金属连续浇铸成板坯、板材或形状复杂的铸锭的一种工艺。
连铸工艺与操作包括浇注、结晶器、凝固过程、拉拔速度、铸坯形状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从工艺参数调整、结晶凝固行为控制、机械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连铸工艺参数的调整对于连铸工艺与操作至关重要。
例如,浇注温度的控制是保证连铸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浇注温度既要保证金属液在连铸道中均匀流动,又要保证凝固能够稳定进行。
此外,还需要注意调整喷口位置和数量的控制,以实现均匀的铸坯形成。
另外,还需要控制下料速度,使得铸坯能够以适当的速度进入冷却设备,保证坯壳质量以及铸坯的尺寸准确。
其次,连铸过程中的结晶器的设计和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晶器的设计和选择应根据铸造的金属类型和产品要求来确定。
合理的结晶器设计可以改善坯壳的质量,减少坯壳的热裂纹以及减少坯壳的非均匀性。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结晶器的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的控制,以保证坯壳的质量。
再次,连铸过程中的凝固行为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凝固过程中的凝固速度和温度梯度等参数对于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具有很大影响。
因此,需要通过调整拉拔速度、浇注温度和结晶器的冷却水等控制参数来实现凝固行为的控制。
合理的凝固行为的控制可以改善铸坯的坯壳质量和组织结构稳定性,提高成材率。
最后,连铸工艺与操作中的机械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操作主要包括轧制、扒皮、拉拔等。
轧制是将铸坯通过轧机辊牵拉成连续板坯或板材的过程。
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辊缝的控制以及轧辊的选择,以保证板坯或板材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扒皮是将板坯或板材的表面不良的层剥离掉,以减少金属表面缺陷和提高表面质量。
拉拔是将板坯或板材进行拉伸,以改变其尺寸和形状。
在拉拔过程中,需要注意拉拔速度的控制,以保证拉拔过程中板坯或板材的机械性能不受到损害。
总之,连铸工艺与操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艺参数调整和操作控制。
合理的工艺参数调整和操作控制可以保证金属铸造的质量和产品的性能。
炼钢厂连铸工艺流程1.钢水准备:从炼钢炉中输出得到熔化的钢水,然后通过脱氧、温度调节和脱气等工艺处理,得到适合连铸工艺的钢水。
2.连铸结晶器:将处理后的钢水通过倾转、倾倒和挤压等技术,直接浇注到连铸机结晶器中。
结晶器内部有一组多孔结晶器衬套,通过冷却水的循环,将钢水快速冷却并结晶。
3.凝固:钢水在结晶器中快速冷却,开始凝固成为连续铸坯。
凝固过程中,还会通过控制结晶器内的冷却水温度和流量,来调节钢坯的凝固速度和结晶器壁的温度。
4.伸展:连续铸坯凝固后,通过拉伸机构将钢坯从结晶器中拉出,使其变长,同时也能控制钢坯的截面形状。
这个过程中,还会进行坯底冷却,以控制坯底凝固的厚度。
5.切割:钢坯经过拉伸后,通过切割机构将其切断成合适的长度,以供后续工序使用。
6.冷却:切割成合适长度的连续铸坯通过冷却水箱,进行冷却。
冷却的目的是使钢坯的内部和外部温度均匀降低,以便后续的轧制工艺。
7.钢坯调整:冷却后的连续铸坯,根据需要可能需要进行尺寸调整。
这个过程中通常使用钢坯矫直机、切割坯边机等设备,对钢坯进行校直和修边,使其符合轧制工艺要求。
8.轧制:经过调整后的钢坯将被送入炼钢厂的轧机进行轧制。
根据需要,钢坯可能还会经过多道次的轧制和调整。
9.检测:轧制后的产品将进入质检环节,通过各种非破坏性和破坏性检测手段,对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0.成品:经过检测合格后,轧制后的产品成品将根据需求进行打包、标记和存储,以便销售和运输。
综上所述,炼钢厂连铸工艺流程是将熔化的钢水通过连续铸造技术直接浇注到连铸机结晶器中,经过凝固、伸展、切割、冷却、调整、轧制、检测等一系列工艺处理,最终得到质检合格的连续铸坯。
这种工艺流程具有工艺连续、设备高效、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炼钢厂的生产中。
连铸工艺与设备连铸的工艺流程与设备连铸工艺是现代钢铁产业中的一种重要工艺,用于生产连续坯料,取代了传统的铸造方法。
连铸工艺可以提高产能和质量,并减少能源消耗。
连铸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熔炼、净化、调质、铸型和冷却。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以及所使用的设备。
1.熔炼:连铸工艺的第一步是将原料熔化成液态金属。
通常使用高炉或电炉进行熔炼。
高炉熔炼常用于大规模连铸生产,而电炉熔炼常用于小规模生产和特殊钢种。
2.净化:熔化后的金属通常含有杂质,如硫、氧化物和杂质金属。
净化的目的是去除这些杂质,提高金属的质量。
常用的净化方法包括氧气吹炼、脱氧剂和渣化剂的添加。
3.调质:连铸生产中的钢种通常需要具有特定的性能,如强度和韧性。
为了实现这些性能要求,可以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合金元素进行调质。
调质可以通过在熔炼过程中添加合金元素,也可以在连铸过程中通过急冷或深冷处理实现。
4.铸型:连铸工艺的核心步骤是将熔化的金属倒入连续铸模中,并形成连续坯料。
连铸机是实现这一步骤的关键设备。
连铸机通常由铸模、浇注系统、冷却系统和收缩系统等组成。
-铸模:铸模是用于形成坯料形状的关键部分,通常由耐火材料制成。
铸模由多个细长的连续铸模组成,形成钢坯的形状。
铸模的冷却系统用于控制钢坯的温度和形状。
-浇注系统:浇注系统用于将熔化金属引入铸模,通常由浇注槽、分流器和导流板等组成。
浇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是影响连铸质量的重要因素。
-冷却系统:连铸过程中,冷却系统起到冷却钢坯并凝固的作用,以形成坯料。
连铸机的冷却系统通常由冷却水道和冷却喷嘴组成。
-收缩系统:收缩系统用于控制钢坯在冷却过程中的收缩,以避免出现内部缺陷。
收缩系统通常包括伸缩器、定位器和收缩量控制装置。
5.冷却:连铸过程中,钢坯会在铸模和冷却系统中逐渐凝固,并形成连续坯料。
冷却过程中,冷却水道和冷却喷嘴将水喷洒到钢坯上,以加快冷却速度和均匀性。
总结来说,连铸工艺是通过将熔融金属倒入连续铸模中,利用连铸机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控制金属的凝固和收缩过程,最终获得连续坯料。
连铸生产工艺流程连铸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熔化的金属液直接注入连铸机中进行连续铸造的一种工艺方法。
此工艺适用于生产大批量、大规模的金属铸件,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连铸生产工艺流程。
连铸生产工艺的第一步是准备工作。
首先是准备铸型,铸型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计。
然后将选好的铸型放在连铸机的铸型台上,用夹具固定好。
接着需要准备合适的合金材料,将金属块放入熔炉中进行熔化,直到达到所需温度和熔化程度。
准备工作完成后,进入连铸生产的第二步——浇铸。
在连铸机的喷嘴下方设置一定高度的浇口,金属液会从浇口直接注入铸型中。
注入金属液的过程需要控制好注入的速度和温度,以保证产品的成形质量。
注入过程中,铸型里的空气会通过喷嘴排出,防止产生气泡。
当金属液在铸型中凝固完成后,就进入连铸生产的第三步——卸模。
在凝固完全后,将铸型从连铸机的铸型台上取下,然后用工具轻轻敲击铸型,使得铸件从铸型中脱落。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取出的铸件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处理,以避免出现温度差过大导致的变形或开裂。
连铸生产工艺的第四步是产品修整。
通过去除铸件上的毛刺、氧化物等不良物质,以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
修整的方法可以是机械切削、手工打磨等,根据产品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修整完成后,再次对产品进行目视或非破坏性检测,确认产品的质量问题。
最后一步是产品的后处理。
后处理的内容会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清洗、镀膜、热处理等。
清洗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物,保持产品的干净和光亮。
镀膜是为了增加产品的耐腐蚀性能和美观度。
热处理是为了改变产品的性能和结构,使其满足特殊需求。
以上就是连铸生产工艺的主要流程。
通过这一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金属铸造。
当然,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对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环境的整洁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等,以确保连铸生产工艺的稳定和可靠。
连铸工艺流程介绍(2010-09-11 15:38:59)分类:我的大学标签:和静中间包结晶器钢水铸坯【导读】:转炉生产出来的钢水经过精炼炉精炼以后,需要将钢水铸造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钢坯。
连铸工段就是将精炼后的钢水连续铸造成钢坯的生产工序,主要设备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拉矫机等。
本专题将详细介绍转炉(以及电炉)炼钢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要求等信息。
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辑水平有限,专题中难免出现遗漏或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连铸的目的: 将钢水铸造成钢坯。
将装有精炼好钢水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使铸件成形并迅速凝固结晶。
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共同作用,将结晶器内的铸件拉出,经冷却、电磁搅拌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板坯。
{连铸工艺详解连铸的生产工艺流程:将装有精炼好钢水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使铸件成形并迅速凝固结晶。
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共同作用,将结晶器内的铸件拉出,经冷却、电磁搅拌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板坯。
连铸钢水的准备一、连铸钢水的温度要求:钢水温度过高的危害:①出结晶器坯壳薄,容易漏钢;②耐火材料侵蚀加快,易导致铸流失控,降低浇铸安全性;③增加非金属夹杂,影响板坯内在质量;④铸坯柱状晶发达;⑤中心偏析加重,易产生中心线裂纹。
钢水温度过低的危害:①容易发生水口堵塞,浇铸中断;②连铸表面容易产生结疱、夹渣、裂纹等缺陷;③非金属夹杂不易上浮,影响铸坯内在质量。
二、钢水在钢包中的温度控制:根据冶炼钢种严格控制出钢温度,使其在较窄的范围内变化;其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从出钢、钢包中、钢包运送途中及进入中间包的整个过程中的温降。
实际生产中需采取在钢包内调整钢水温度的措施:1)钢包吹氩调温2)加废钢调温3)在钢包中加热钢水技术4)钢水包的保温中间包钢水温度的控制一、浇铸温度的确定浇铸温度是指中间包内的钢水温度,通常一炉钢水需在中间包内测温3次,即开浇后5min、浇铸中期和浇铸结束前5min,而这3次温度的平均值被视为平均浇铸温度。
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一.连铸机基本技术参数机型:弧形渐进矫直台数:1台流数:四机四流流间距:1800mm结晶器长度: 900mm半径:R12m断面:振动方式:液压自振式浇注方式:侵入式水口无氧化浇注结晶器液面控制:铯--137塞棒自动控制加渣方式:手动加保护渣浇注钢种:HRB335.本钢种液相线温度1518度,过热度控制在1530-1545左右。
热试期间大包起吊温度控制应不低于1550度。
定尺长度:12米二。
浇注前的准备工作,连铸钢水的准备连铸钢水经过精炼必须保证,充分脱氧,要求均匀。
温度均匀,连浇炉次成分和稳定波动范围小。
上连铸的钢水必须符合钢种的要求和工艺技术标准,新砌的钢包和新砌渣线的钢包不能作为连浇第一炉浇注,如到达连铸的钢包钢水温度偏高,可在回转台上进行吹氩搅拌,钢水的最终化学成分要符合有关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文件进行控制。
中间包的准备和烘烤中间包侵入式水口安装前要严格检查,不得有裂纹和缺陷,安装后要用样板检查。
安装好的侵入式水口必须垂直于水平面,四个流动侵入式水口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其偏差不得超过正负2mm。
水口下部伸中包底部110mm。
水口上部应高于中包底板20mm。
误差不得超过10mm。
侵入式水口上口应高于中间包底板20mm左右。
塞棒固定前,调整塞棒的导向机构,使塞棒有90度的向下运动量,塞棒安装完毕要检查塞棒和水口对中情况并加以调整,要预留一定的负滑差,直到棒头准确复位,中间包内衬预热时间应大于2.5小时,开浇前中间包的烘烤温度不得低于1100度,铝碳质侵入式水口预热在开浇前30-60min进行。
浇注前介质,机械,电气自动化和计量系统的检查介质系统检查包括结晶器水,二冷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氩气,煤气。
设备水必须正常,自动化和液压系统工作正常,称重,测温及Cs-137液面自动控制系统工作正常。
保护渣和覆盖剂等消耗材料浇注平台上干燥存放,不同厂家的保护渣分别存放不得混用,保护渣在开浇前10分钟方可拆开放在结晶器盖板上,保护渣的使用应按钢种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来执行。
连铸机工艺流程是指将高温钢水连续不断地凝固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铸坯的过程。
以下是连铸机的主要工艺流程步骤:
1. 钢包准备:
- 钢水在炼钢炉中冶炼完成后,由钢包车运送到连铸机前。
2. 中间包过渡:
- 钢水从钢包倒入较小体积的中间包(也称为分配罐),中间包具有多个流道,可以均匀地分配钢水至结晶器。
3. 结晶器冷却:
- 钢水通过中间包流道进入结晶器,结晶器内壁为水冷铜板,其作用是迅速冷却钢水表面使其形成一层固体外壳(壳状凝固)。
4. 二次冷却:
- 随着铸坯沿着拉矫机继续移动,经过二次冷却区,在此区域,通过喷嘴向铸坯的两侧喷射冷却水或气雾进一步冷却内部,使铸坯逐步完成全部凝固过程。
5. 拉坯矫直:
- 铸坯离开结晶器后,经由拉矫机进行连续拉拔和矫直操作,以保证铸坯形状正确、尺寸准确且内部结构均匀。
6. 切割:
- 当铸坯达到预定长度时,使用切割设备将其切断,形成独立的铸坯段。
7. 辊道输送:
- 切割后的铸坯通过一系列辊道输送系统送至后续处理环节,如热送热装到轧钢厂,或者冷却后入库。
8. 推钢机作业:
- 在某些情况下,推钢机用于将铸坯从一个工位推向另一个工位,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的连续性。
连铸过程中还需实时监测和控制钢水温度、液面高度、冷却强度等参数,以及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清洁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设备高效运行。
连铸机工艺流程连铸机工艺流程是一种现代化的铸造工艺流程,主要用于生产连续铸造工序中的金属产品。
该工艺流程不仅具有高效、节能的优势,而且能够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铸件。
下面将介绍连铸机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
首先,连铸机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准备工作。
这包括设备的调试和试车,确定各种工艺参数,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接下来,进行原料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连铸机的原料是金属液体,如钢水或铝液。
这些金属液体需要经过加热、搅拌等工艺处理后才能投入使用,确保金属液体的温度和成分达到标准要求。
然后,进行连铸机的启动。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金属液体注入到连铸机中,并开启连铸机设备,确保金属液体形成一定的流动状态。
同时,还需要根据要生产的产品尺寸和形状,调整连铸机的模具和工艺参数,以保证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铸件。
在连铸机启动后,金属液体会被注入到连铸机的浇口中,并通过浇注系统进入到连铸机的结晶器中。
在结晶器中,金属液体会逐渐冷却并凝固,形成连续的铸坯。
同时,结晶器内部的冷却水会降低金属液体的温度,以控制铸坯的凝固速度。
当铸坯形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切割和定尺。
这一步骤中,需要使用切割器具将连续铸坯切割成所需的长度,并使用定尺装置精确控制铸坯的尺寸。
定尺后的铸坯将通过输送系统送往下一道工序,如轧制、热处理等。
最后,对铸件进行检测和分选。
这一步骤是确保生产出的铸件质量符合要求的关键环节。
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铸件进行检测,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
同时,还会对铸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并根据质量要求进行分选和打包。
综上所述,连铸机工艺流程是一项先进的铸造工艺流程,能够高效地生产出高质量的连续铸造产品。
通过准备工作、原料准备、连铸机启动、结晶器结晶、切割定尺和检测分选等步骤,可以确保连铸机的正常运行,并最终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铸件。
六机六流连铸机方案全解一、概述六机六流连铸机是指通过六台机械设备和六条连续流水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铸造生产线。
其机械设备包括:铸型机、浇注机、震动台、冷却机、修整机和送料机。
每台机械设备都负责一个特定的工艺环节,通过传送带将铸件从一台设备传送到另一台设备,完成整个铸造过程。
二、操作流程1.铸型机:铸型机是连铸生产线的第一台设备,主要用于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铸型中,形成铸件的外形。
操作人员首先将铸型放置到铸型机的工作台上,并调整好注入熔化金属的位置和角度。
然后,开启铸型机的注入按钮,注入金属,直至铸型填满为止。
完成后,关闭注入按钮,取出铸型机生成的铸件。
2.浇注机:浇注机是负责将铸件从铸型机传送到下一个工艺环节的设备。
操作人员将从铸型机取出的铸件放置在浇注机的传送带上,调整铸件的位置,并开启传送带。
浇注机会将铸件传送到后面的震动台。
3.震动台:震动台是用来从铸件中去除气泡和杂质的设备。
操作人员将从浇注机传送过来的铸件放置在震动台上,并调整好位置。
然后,打开震动台的开关,进行震动,使铸件中的气泡和杂质脱离出来。
完成后,关闭震动台的开关,并将铸件从震动台上取下。
4.冷却机:冷却机是用来降低铸件温度的设备。
操作人员将从震动台上取下的铸件放置在冷却机的传送带上,并调整好位置。
然后,开启冷却机的开关,将铸件传送到冷却区域进行冷却。
完成后,关闭冷却机的开关,并将铸件从冷却机上取下。
5.修整机:修整机是用来修整铸件表面和形状的设备。
操作人员将从冷却机上取下的铸件放置在修整机的工作台上,并进行修整。
修整主要包括去除铸件表面的毛刺和修正不准确的形状。
完成后,将经过修整的铸件放置到送料机的传送带上。
6.送料机:送料机是用来将修整好的铸件传送到下一个工艺环节的设备。
操作人员将铸件放置在送料机的传送带上,并调整好位置。
然后,开启送料机的开关,将铸件传送到下一个工艺环节,完成铸造过程。
三、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要熟悉各个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和高效率地完成铸造任务。
连铸工艺流程连铸工艺流程是指将熔化状态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连续铸造成连续铸坯的工艺流程。
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加热与保温、定量浇注、连续铸造、凝固与定形、剪断与冷却等几个过程。
首先,加热与保温是连铸工艺的第一步。
钢水从炉中出来后,需要进行加热,使其达到适宜的铸造温度,一般为1500-1600℃。
然后,需要将加热后的钢水保温一段时间,以保持其熔化状态,一般保温时间为30-60分钟。
接下来是定量浇注过程。
在钢水进行保温的同时,需要将一定的钢水通过浇口定量地注入连铸机的浇注口。
这一过程需要控制好浇注速度和浇注时间,以确保钢水均匀地注入连铸机,避免铸坯出现缺陷。
随后是连续铸造过程。
连铸机将钢水从浇注口引入连铸机的结晶器中,结晶器内壁上涂有一层绝缘材料,以减小结晶器和铸坯之间的传热和冷却速度,使钢水逐渐凝固。
在结晶器中,钢水经过冷却后,开始凝固。
结晶器内还设有冷却水管,以维持适宜的结晶器温度,提高凝固质量。
凝固与定形是连铸工艺的关键过程。
当钢水进入结晶器后,在冷却的作用下,钢水开始凝固形成铸坯。
这一过程需要控制好结晶器的冷却温度和冷却速度,以确保钢水凝固成坯的过程中,铸坯的组织结构和尺寸能达到设计要求。
最后是剪断与冷却过程。
在连铸机的结晶器中,通过剪切装置将凝固成型的连续铸坯切断为定长的铸坯,同时进行冷却,使铸坯温度降低到适宜的水平。
然后,铸坯通过输送设备运输到下一道工序,如轧机进行轧制或其他后续加工工序。
总之,连铸工艺流程是一套将熔化状态的钢水连续铸造成连续铸坯的工艺流程。
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加热与保温、定量浇注、连续铸造、凝固与定形、剪断与冷却等几个过程。
在每个步骤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参数,以确保连铸坯的质量和成型效果。
同时,连铸工艺也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
炼钢厂2#连铸机工序简介
利用天车将钢包吊起放置在连铸钢包回转台准备浇铸作业.
连铸封好引锭,设备及辅助设施满足浇注条件,将中间包车开到浇注位,连铸浇铸首先打开钢包滑动水口,钢流正常后套上浸入式水口,待中间罐面升至开浇位时,大包测温,开启中间包塞棒,钢流流入结晶器,待正常时套上浸入式水口,液面超过浸入式水口下端后即开始加入保护渣,结晶器开始振动,拉矫机开始拉坯操作,启动结晶器电磁搅拌。
铸坯拉出结晶器后在足辊区就开始冷却,直到铸坯导向段的前
段。
铸坯喷水冷却可防止发生漏钢事故,保证在切割前达到全凝状态,铸坯头部到达末端电磁搅拌位置时启动末端电磁搅拌。
全凝的高温铸坯由引锭杆牵引穿过拉矫机时被连续矫直,引锭装置抬起将铸坯坯头与引锭头脱脱离,引锭杆由存放装置快速提升后存放在辊道上方.被矫直的高温铸坯由中间辊道支承引导送入火焰切割区,首先切下坯头,然后按定尺切割铸坯。
定尺铸坯由输出辊道输入升降辊道后,碰到固定挡板挡发出信号,将铸坯停在升降辊道上。
天车将铸坯吊下辊道堆垛缓冷或入坑缓冷,精整工段对铸坯进行检查精整,精整后的铸坯由天车吊往轧钢部。
铸坯热送时,天车直接将高温铸坯由升降辊道吊运至轧钢部.。
五机五流工艺操作规程1 连铸机主要工艺概况1.1工艺参数1.2生产工艺流程:1.3主浇钢种1.3. 1 低合金钢1.3. 2 优质碳素结构钢2 大包浇钢工操作规程2.1浇铸前的准备2.1.1检查大包平台上仪表控制台有无故障显示,若有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修。
2.1.2按下“试验灯光”钮,检查台面上全部信号灯,确保正常,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电工检修。
2.1.3检查钢包回转台的空载运行情况,两台驱动装置的正、反转和点动情况,及备用气动传动装置的运行情况。
2.1.4检查水口液压站压力、油位指示是否正常,试运行油缸启闭情况,液压推杆是否到位。
2.1.5检查大包回转台升降是否到位。
2.1.6指挥行车将事故钢包放置于事故平台上。
2.1.7准备好大包浇铸所需的工具:大包保护管、吹氧管、测温枪、取样器、冷料、堵水球。
2.1.8准备好大包浇铸所需的的原材料:铬质引流砂、中间包覆盖剂、测温偶头及纸管。
2.1.9上述工作完成后,将回转台的一臂转到接收钢水位置做接收钢水的准备,接收钢水时,应将摆臂升起。
2.2浇注操作2.2.1钢包放上回转臂前,必须在记录表上认真填写钢水到回转台的时间,并从传票上了解该炉钢种及小平台温度,钢水温度应严格按下表执行,当钢水温度低于要求的下限时,应直接回炉。
备注:1、其它钢种或新开发钢种,其温度制度执行有关的补充规定;2、直上钢水连浇炉温度按上表执行。
2.2.2当装满钢水的大包座落在回转臂后,操作主令控制手柄,将其转道“浇铸”位置,控制升降开关按钮将装满钢水的大包水口距离中间包底部冲击区1000—1200mm。
2.2.3大包开浇前,清净水口周围杂物,保证水口畅通用堵锥堵住水口后向每流水口部位加满铬质引流砂。
2.2.4大包开浇要迅速到位,钢水不能自流时立即烧氧引流。
2.2.5当中间包钢水液面高达200mm—300mm时,加入4袋中间包钢水覆盖剂(20kg/包)将液面覆盖起来。
2.2.6当中间包钢水液面高达400mm时,关小水口并通知中间包浇钢工开浇,开浇后迅速将中间包液位控制在700mm—800mm之间,为保证正常浇注,应来回调节水口开度控制中间包钢液面在700mm—800mm之间,直至大包钢水浇完。
连铸工艺与操作[1]连铸工艺与操作[1]连铸工艺是一种将熔化的金属直接注入连续型铸造模具,冷却形成连续坯料的铸造工艺。
它是目前金属铸造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主要应用于钢铁、铝和铜等金属材料的生产中。
连铸工艺的操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连铸机设备、安装连铸模具以及准备熔炼炉和熔化金属的工作。
2.熔化金属: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下,以确保熔化金属的流动性和流动速度。
3.连铸模具准备:将连铸模具装置安装在连铸机上,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检查,确保连铸模具的正常运行。
4.连铸开始:将熔化金属从熔炼炉中注入连铸模具,使其在模具中冷却凝固,并形成连续的坯料。
5.连铸过程控制:通过对连铸机的控制和调整,确保连铸过程中温度、速度和压力等参数的稳定性,以获得高质量的坯料。
6.连铸结束:当连铸模具中的金属充满并冷却凝固后,停止连铸操作,并将连铸出的坯料切割成所需长度的产品。
连铸工艺的操作需要高度的技术和操作经验,以确保生产高质量的坯料。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产品要求,合理调整熔炼温度、连铸速度和模具参数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连铸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连铸过程中的温度、流动性和坯料质量的稳定性。
在连铸工艺中,连铸机设备的操作也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连铸机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以保证连铸过程的高效和稳定。
同时,还需要根据连铸工艺的要求,对连铸机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以提高连铸生产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连铸工艺的操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要求,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只有在合理控制和操作下,才能保证连铸过程中坯料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连铸工艺与操作范文连铸工艺是利用连铸机将熔化的金属直接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和凝固过程形成连续的金属坯料。
其基本原理是将熔化金属通过特殊的注浆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和流量注入到模具中,通过模具中的冷却水进行快速冷却和凝固,使熔化金属逐渐凝固成坯料,并通过拉拔装置将连续的坯料拉出。
连铸工艺的操作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熔融金属的温度对连铸工艺起着关键的作用。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坯料的凝固速度和质量。
因此,在进行连铸操作前需要确保金属的熔点和浇注温度的准确控制。
2.流量控制:连铸过程中,金属的注浆速度和流量需要通过控制泵站的转速和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合理的流量控制能够保证坯料的形状和质量。
3.冷却措施:连铸模具的冷却是保证坯料凝固速度的关键。
通过合理配置冷却水和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能够实现坯料的快速冷却和凝固,并确保坯料的质量。
4.拉拔装置操作:拉拔装置将凝固的坯料从模具中拉出,并通过传送带或辊道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操作拉拔装置需要熟练掌握拉拔速度和拉拔力的控制,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和损坏坯料。
连铸工艺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节约材料:连铸工艺可以直接从液态金属中制造坯料,避免了传统工艺中需要先铸造大坯料后再进行锻造或轧制的步骤,大大节约了材料的消耗。
2.提高生产效率:连铸工艺可以实现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比传统的铸造和加工工艺,连铸工艺可以快速制造出长条形的金属坯料,并有效降低了生产周期和加工成本。
3.产品质量稳定:连铸工艺通过控制金属的温度、流量和冷却速度,能够实现坯料的均匀凝固和形状稳定,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4.环保节能:连铸工艺相比传统的铸造和加工工艺,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金属的浪费,具有较好的环境保护和节能效果。
连铸工艺广泛应用于钢铁、铜、铝等金属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在钢铁行业,连铸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低合金钢、不锈钢和特殊钢等产品。
在非铁金属行业,连铸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铜材、铝材等产品的生产。
连铸机工艺流程
《连铸机工艺流程》
连铸机是一种用于生产连续铸造的设备,是钢铁、有色金属等熔融金属连铸生产线上的核心设备。
它能够将熔融的金属铸造成连续的坯料,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等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下连铸机的工艺流程。
首先,在连铸机工艺流程中,需要将熔融的金属从熔炉中倒入到连铸机的浇铸池中。
接着,通过浇铸池中的浇口,将熔融金属注入到铸模中。
在铸模中,熔融金属会逐渐冷却凝固,形成连续的坯料。
在冷却凝固过程中,需要使用水冷却器来控制坯料的温度,确保坯料冷却得均匀、稳定。
同时,还需要使用拉引机构来拉动坯料,使其能够顺利地脱离铸模,从而形成完整的连续坯料。
完成坯料的冷却凝固后,需要进行除麻处理,去除坯料表面的氧化皮和铁水残渣。
接着,坯料会通过切割机进行切割,形成符合要求的铸坯。
整个连铸机工艺流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确保坯料的质量和尺寸满足要求。
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连铸机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总的来说,连铸机工艺流程是一个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的生产
过程,它能够有效地提高金属铸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现代金属铸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