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编制与设计实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1
1:193万《山东省地图》的设计与制作实习报告一、实习任务ArcGIS软件是实现数据库环境下地图设计与制作的有利平台。
本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在ArcGIS环境下进行地图设计与编绘的基本方法。
要求:1、学习态度端正,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纪律良好。
2、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普通地图的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的一体化地图设计与制作。
3、成果要求:每位学生的作品都应达到地图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要求。
点、线符号精度:±0.2mm,内图廓对角线精度:±0.3mm二、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1、地图实习具体步骤(1)数据准备1:100万中国数字地图,内容包括境界、居民地、交通、水系等矢量数据。
本次实习的制图区域以山东省为主,省外范围包括河南、安徽、河北、江苏省的部分区域。
居民地——分为:省会城市、地级城市驻地、县城驻地三级;境界——有线状省界、省级行政区,中国地州界;交通网——包括主要铁路和主要公路;水系——包含主要河流和中国湖泊,其中河流的河段分为五个级别。
1:193万山东省地图(栅格数据),用于更新山东省境内的铁路及补充乡镇级居民地。
1:178万山东省地图(纸质),其它中、小比例尺的普通地图。
(2)地图配准和投影设置1)启动ArcMap→点击“Add Data”按钮添加数据。
将山东省地图加载到界面中。
2)使用经纬度进行配准,右键单击工具栏右侧空白处,在配准工具条前进行勾选,加载配准工具条。
勾选去Auto Ajust,分别在图像四角与图像中部选取5个控制点进行配准。
并将配准后的图像输出。
3)使用工具箱中的Define Projection命令对新生成的配准图像进行坐标系统定义。
点击Coordinate System右侧按钮,选择WGS84地理坐标系。
点击OK,完成地图坐标的定义。
4)在工具箱中选择Project Raster工具,对配准后的地图进行投影转换。
弹出Project Raster对话框,选择输入图层为配准图,输出数据命名为投影图,点击Output Coordinate System右侧按钮,弹出Spatial Reference Properties 对话框,点击New按钮下Projected命令,打开New 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对话框,选择投影为Lambert_Conformal_Conic,中央经线设置为120度,两条标准纬线分别设置为30度与62度,下方地理坐标系统设置为北京1954,点击Finish,点击最下方的Save As选项,对该投影进行保存,命名为“touying”。
地图实习报告5篇地图实习报告5篇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图实习报告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图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了解地形测量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
2、熟练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测量工具的操作使用。
3、明确地形特征点的选择。
4、掌握距离、角度、高程测量的方法。
5、根据实测地形点勾绘等高线图。
6、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所学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7、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8、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工作素质。
二.实习内容:学会综合熟练运用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钢尺等工具,进行高程测量、方位角测量、控制测量等工作;对学校白马湖及其周围地形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按1:500比例尺转绘到图纸上;接着扫描,导入MapGIS软件进行数字化,最后进行整饰,包括图例,标题,比例尺等;导出成果,打印装订在实习报告中。
(一)准备工作:水准仪×1,水准尺×2,尺垫×2,经纬仪×1、钢尺×1、平板仪×1,平板仪脚架,铅笔,图纸,大头针,橡皮,记录板,计算器等测量工具及辅助工具。
(二)水准点的选设:根据白马湖测区的实地情况进行选点。
选点时要求通视条件良好,能够测到尽可能多的地形特征点,就地把水准点标记为A,B,C,D,E,F,G,H。
(三)用水准仪测量相邻控制点的高差。
要求高程闭合差不超过±12√L。
(四)水准路线长度丈量:用钢尺往返丈量水准路线的长度,相对精度要求小于1/20xx。
(五)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h=∑h测-∑h理(2)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h≤±40√L,L的单位是km。
(3)调整:反符号按比例分配。
(六)导线控制点的选设:根据白马湖测区的实地情况进行选点。
专题地图制图实习报告专题地图制图实习报告专题地图制图实习报告四川农业大学专题地图制作实习报告指导老师:班级:姓名:学号:一、实习目的专题地图所反映的主题内容十分广泛,从自然地理现象到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现象无所不容,既能表示各种具体有形的实物和现象,又能表现抽象。
专题地图还有具有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双重内容的层面的特性,他表现方法多样,图面配置灵活。
因此学会制作专题地图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我们基本掌握了专题地图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它的编辑设计。
本次实习的作用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题地图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专题地图的表现方法与图例设计的理解和操作。
本次实习对巩固专题地图所学理论基础,加深对GIS软件的认识与操作,将所学内容付诸于实践,提高自己动手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习要求1 每位同学自选两项各省市的指标进行统计,或自然环境内容或社会经济内容(如201X年各省的GDP及其增长率),制作一张专题地图2写一份2000字左右的实习报告,阐明该图的表示方法、设计与过程等内容打印纸质文档,以小班为单位,1月4日前交三、实习 201X年12月26日四、实习地点:四川农业大学三教109五、实习内容:利用GIS软件进行专题地图的制作,学会数字化成图与GIS连接。
在网上自己查资料,然后再平时实验内容的基础自选两项各省市的指标进行统计,或自然环境内容或社会经济内容(如201X年各省的GDP及其增长率),制作一张专题地图。
六、专题地图制作的具体步骤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他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专题地图所涉及的专业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地学范畴各学科,还可按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化,构成地图、环境地图以及其它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的制作步骤主要包括:数据输入、地图编辑和输出三个过程。
下面对这三个过程进行一一陈述。
(1)数据输入:数字地图的数据来源包括:数字测图、纸质地图以及以各种方式表达的地理要素的定性、定量特征数据。
目录一、实习任务 (3)二、图幅设计方案 (3)1)全国专题地图的设计 (3)①地图内容 (4)②数据处理方法 (4)③地理底图选择 (4)④图型及表示方法设计 (4)⑤地图符号及色彩的设计 (4)2)地方专题地图的设计①地图内容 (6)②数据处理方法 (6)③地理底图选择 (7)④图型及表示方法设计 (7)⑤地图符号及色彩的设计 (7)三、实习小结 (9)四、附成果图 (10)一实习任务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在学习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和掌握地图资料的选择、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图幅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通过实践加深对有关专题地图编辑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编辑理论,以达到全面熟悉和掌握专题地图编制的理论与方法。
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利用arcgis和coredraw软件制作一幅省级以及市级地专题地图,且在省级专题地图中,需要采用一种及以上专题地图表示方法;而全国专题地图则是要采用两种及以上专题地图来表示。
二图幅设计方案在本次实习中,采用了1:1600万的比例尺,Lambert投影,根据专题图的内容选择了合适的地理底图,根据所表达的不同内容设计了不同的图型,最后对地图整体的布局进行调整。
1)全国专题地图的设计①地图内容: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所得到的数据,基于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决定制作全国资源分布专题图。
于是,我从2018年统计数据中提取了三种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包括各地区湿地面积(千公顷)、水资源(亿立方米)、森林资源(万公顷)。
通过不同的符号大小和颜色的显示,表示这三种自然资源的多少和大小。
②数据处理方法将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2017年各地湿地面积、水资源数据、森林资源数据输入Excel表格,仔细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使用。
观察数据,发现湿地面积种包含较多种类,如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等,为了尽最大可能表示湿地面积,即选择湿地总面积作为分类总数据,即将其分为<300、300-700、700-1000、1000-2000、>2000(千公顷)五各部分,利用符号的多少进行表示,符号的多即为湿地面积多;水资源也是如上述所示,即分为<200、200-500、500-1000、>1000(亿立方米)五个部分,利用符号的多少进行表示,符号的多即为水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也是如上述所示,即分为<200、200-600、600-1000、>1000(万公顷) 采用分层设色的方法,为比重较大的部分设定较深的颜色。
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设计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日期:目录一、实习目的 (4)二、实习内容 (4)三、实习地点 (5)四、起讫日期 (5)五、实习经验和体会 (8)不少于2000字二、实习内容针对上述目的,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为:利用地图制图软件设计和编制中国经济发展的专题地图。
具体内容如下:(自己所作工作)1、地图设计:1)根据制图任务收集、整理制图资料,分析并确定各种制图资料;2)确定地理底图及成图的地图投影、比例尺等地图数学基础;3)确定地图内容及其表示方法和形式;4)图形、符号、色彩、注记及图例系统的设计;5)地图概括指标的设计;6)地图图面配置设计;7)确定数字化方法及技术路线;8)根据制图目的和特点选定制图软件,及为下一阶段工作作准备。
2、利用相应的硬件设备及制图软件编制地图1)制图数据输入;2)数据处理;3)图形输出。
3、编写课程设计技术说明书地图学与地图设计与编绘要求学生掌握地图数学基础建立的方法、步骤、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的设计、地图的图形、色彩和注记的设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普通地图设计编绘、专题地图设计、地图集的编制、遥感制图、数字地图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
利用地图制图软件设计和编制某些种类的专题地图。
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六天,首先收集整理资料,然后进行各设计工作,继而用制图软件编制地图,最终编写实习报告。
在设计过程中要有一个宏观的安排,图幅的分配、颜色调整及比例尺大小等搭配协调。
用软件编制地图过程中步骤要明确,地图矢量化,专题数据分析,编制模板等。
4、所作工作交通与测绘学院机房。
四、起讫日期2006年12月29日至2007年1月19日。
五、实习经验和体会到现在为止,为期20天的地图设计与编绘实习接近尾声,通过实习再次温习了Mapinfo软件,图层配置、描图、修图等等。
描图颇为简单,只要主要将图适当放大以确保其范围边界的准确性,描相邻区域公共边界时可用捕捉键(S),此外灵活使用CTRL+S在描图过程中将会省时省事。
班 级:测绘002班姓 名:郭 提 山学 号:54指导教师:马 锐MapGIS 概述:MapGIS 是中地数码集团的产品名称,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全球唯一的搭建式GIS 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实现遥感处理与GIS 完全融合,支持空中、地上、地表、地下全空间真三维一体化的GIS 开发平台。
系统介绍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多层体系结构,实现了面向空间实体及其关系的数据组织、高效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索引、大尺度多维动态空间信息数据库、三维实体建模和分析,具有TB 级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支持局域和广域网络环境下空间数据的分布式计算、支持分布式空间信息分发与共享、网络化空间信息服务,能够支持海量、分布式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MAPGIS 简介 综合介绍: MAPGIS 除了包含MAPCAD 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如下功能:海量无缝图库管理★ 图库操作:提供建立图库、修改、删除及图库漫游等一系列操作。
★ 图幅操作:提供图幅输入、显示、修改、删除等功能,用户可随时调用、存取、显示、查询任一图幅。
★ 图幅剪取:用户任意构造剪取框,系统自动剪取框内的各幅图件,并生成新图件。
★ 小比例尺图库及非矩形图幅建库管理:提供图幅拼接、建库及跨带拼接等功能。
★ 图幅配准:提供平移变换,比地图设计与编绘联合实验报告太原理工大学测绘技术与科学系例变换,旋转变换和控制点变换。
★图幅接边:可对图幅帧进行分幅、合幅并进行图幅的自动、半自动及手动接边操作,自动清除接合误差。
★图幅提取:对分层、分类存放的图形数据,按照不同的层号或类别,根据用户相应的图幅信息,合并生成新的图件。
数据库管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使用空间数据库引擎在标准关系数据库环境中实现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允许多用户同时访问,支持多硬件网络服务器平台,支持超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和属性数据,支持分布式级服务器网络体系结构。
★动态外挂数据库的联接:可实现一图对多库,多图对一库应用要求。
实验课指导书《地图设计与编制》吉林大学地探学院测绘工程系实验一:利用制图软件进行地图制作实验类别:常规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依据:《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仪器与工具:计算机及其制图软件,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地图数字化的方法与过程。
实验内容与步骤:✧栅格数据的导入✧图层的建立✧点、线、面符号的绘制实验注意事项:✧多问勤思考;✧可能情况下多动手操作;✧注意在参观、讲解过程中与课堂教学所授理论建立联系;✧勤于作笔记,随时记录下对问题的理解,课后整理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利用制图软件进行地图制作报告人:报告内容:参观与使用的心得体会,从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参观所见的关系角度进行总结实验二:自然要素的制图综合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依据:《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仪器与工具:计算机及其制图软件,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自然要素的分布规律对制图总和的影响,自然要制图综合的方法;实验内容与步骤:✧水系的制图综合✧地貌的制图综合✧植被的制图综合实验报告二:自然要素的制图综合报告人:报告内容:对自然要素的制图综合的认识与使用心得体会实验三:社会经济要素的制图综合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依据:《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仪器与工具:计算机及其制图软件,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目的与要求:社会经济要素的制图综合;实验内容与步骤:✧居民地的制图综合✧交通网的制图综合✧境界线的制图综合实验报告三:社会经济要素的制图综合报告人:报告内容:实验四:地图的幅面设计与色彩设计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依据:《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仪器与工具:计算机及其制图软件,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目的与要求:图面的设计与色彩的运用;实验内容与步骤:✧图幅✧图名✧图例✧色彩实验报告四:地图的幅面设计与色彩设计报告人:报告内容:对实验获得成果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地图制图实习总结前言地图制图是一项涉及地理信息和数据可视化的重要任务。
在我所参加的地图制图实习中,我有幸能够学习和实践各种地图制图技术和工具。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回顾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经历,并分享一些对地图制图的思考。
学习地图制图技术地图制图软件在实习的第一阶段,我学习了多种地图制图软件,包括ArcGIS、QGIS和Mapbox等。
通过这些软件,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图制图工具和插件来创建和编辑地图。
我熟悉了地图制图软件的界面和功能,并学会了使用它们来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如点图、线图和面图。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图制图实习中,我也学会了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
通过GIS,我可以将各种地理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并将其可视化到地图上。
我学会了使用GIS软件来进行空间查询、地理编码和空间分析,这些都是地图制图中的重要工具和技术。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地图制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适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地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图形。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各种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符号化、色彩映射和图表制作等。
我了解了如何选择适当的可视化方法来展示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
实习经历与项目实习经历在地图制图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了多个地图制图项目。
这些项目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目标。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地图制图的技术和方法,还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项目中,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各种任务。
项目一:城市人口密度地图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制作一个城市人口密度地图,用以展示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
在项目中,我首先收集了相关的人口数据,然后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空间分析,最后使用QGIS进行可视化制图。
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入理解了数据清洗和处理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将统计数据转化为地图上的可视化效果。
项目二:旅游景点推荐地图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制作一个旅游景点推荐地图,用以向游客展示该地区的热门景点和相关信息。
课程编号:1300657 课程性质:必修地图学基础课程设计实习报告学院:测绘学院专业:测绘工程地点:班级:组号:姓名:学号:教师:2015年7月6日至2014年7月10日目录1实习概述 (1)1.1 实习目的与实习要求 (1)1.2 实习内容与技术流程 (1)2地图设计 (1)2.1点状符号的设计 (1)2.2 线状符号的设计 (1)2.3 面状符号的设计 (1)3地图编绘 (1)3.1点状符号的自动替换 (1)3.2线状符号的属性复制 (1)3.3面状符号的智能填充 (2)4地图整饰 (2)4.1图名设计与图廓整饰 (2)4.2图面配置与图例编排 (3)4.3数据整理与图层调整 (3)5实习心得 (3)6实习成果 (4)1 实习概述1.1 实习目的与实习要求实习目的:通过一周的集中实习,加强对前导课程《地图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够更好地将本课程实习和《地图学》基本理论结合起来,熟悉数字环境下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掌握地图数据结构及有关制图软件,提升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习要求:能运用《地图学》的符号设计理论和制图综合理论,结合指导书的帮助,顺利使用CorelDRAW软件设计地图符号,实施地图符号化、地图整饰等流程,编制1幅A4幅面的1∶300万《湖北省地图》,并完成实习报告。
1.2 实习内容与技术流程2 地图设计2.1 点状符号的设计点状要素点状符号注记(磅)省级行政中心9地级行政中心9县级行政中心72.2 线状符号的设计线状要素线状符号注记(磅)省级界线0.5mm地级界线0.2mm县级界线0.15mm铁路 5国道 5经纬线 6高速公路 52.3 面状符号的设计面状要素面状符号 C M Y K 主区颜色1 20 0 50 0 主区颜色2 20 30 0 0 主区颜色3 25 2 12 0 主区颜色4 0 30 10 0邻区颜色0 0 0 6晕带1阶40 60 0 0晕带2阶无- - - -3 地图编绘3.1 点状符号的自动替换把设计好的省、地、县3种圈形符号全部【复制】【粘贴】到“符号”层,并依次将符号名称更改为相应的被替换图层名称。
计算机地图制图实习报告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指导教师:姓名:学号:2011年12月11日目录一、实习目的 (1)二、实习数据 (1)三、实习内容 (1)1、运行 MAPGIS6.7 (1)2、数据格式转换 (1)3、数据输入 (2)4、建立矢量化要素 (2)5、地形图矢量化 (3)6、等高线赋值 (3)7、等高线检查 (4)8、建立格网 (5)9、生成等值线 (7)10、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 (8)11、录制三维场景 (10)12、创建图例 (11)四、实习心得 (14)一、实习目的1、掌握MAPGIS的基本操作方法2、掌握利用MAPGIS对点线面要素的矢量化3、掌握利用MAPGIS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4、掌握利用MAPGIS进行计算机地图的制作二、实习数据平武县地形图(5×5裁剪区)三、实习内容1、运行MAPGIS6.72、数据格式转换(1)在主界面中选择“图象处理”下的“图象分析”(2)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数据输入”后,设置好转换的数据类型并选择需要转换的文件,然后选择“转换”3、数据输入(1)在主界面中选择“图形处理”下的“输入编辑”(2)新建一个工程,比如取名为 004(3)将界面右边的地图窗口激活后,选择菜单栏中“矢量化”下的“装入光栅文件”,将需要输入的地图文件导入4、建立矢量化要素(1)在左边的“工程文件编辑区”单击右键选择“新建线”,再按下图所示操作然后选择“创建”,这样就生成了一个“等高线”要素(2)同理,继续选择“新建线”和“新建点”后,可以生成“地名”、“河流”、“乡村路”、“时令路”和“高程点”要素5、地形图矢量化(1)勾选“工程文件编辑区”的“等高线”(2)选择工具栏中的“输入线”,进行所画等高线的各种参数的设置,然后确定(3)然后在地形图上画线就可以完成对等高线的矢量化(4)同理,设置好其它要素的参数,完成“地名”、“河流”、“乡村路”、“时令路”和高程点要素的矢量化6、等高线赋值(1)在“工程文件编辑区”中对“等高线”要素单击右键,选择“修改属性结构”,在弹出的“编辑属性结构”对话框中增加“高程值”属性(2)在工具栏中选择“高程自动赋值”(3)在地形图上选择好需要赋值的等高线,确定后在“高程增量输入”输入所需参数,最后确定即可7、等高线检查(1)拓扑检查:打开菜单栏“其它”下面的“拓扑错误检查”中的“线拓扑错误检查”,然后根据拓扑错误类型右键修复(2)赋值错误检查:在主界面中选择“空间分析”下的“DTM 分析”,然后导入等高线,在菜单栏的“处理点线”的“等高线错误检查”下设置相关参数后,检查出赋值错误并修改8、建立格网(1)在主界面中选择“实用服务”下的“投影变换”(2)将“等高线”文件导入到该工作区(3)选择菜单栏中“系列标准图框”下的“鼠标生成矩形图框”(4)用鼠标生成矩形图框(5)在“矩形图框参数输入”中输入各种所需参数,确定即可(6)生成格网(生成的格网不上传)9、生成等值线(1)在主界面中选择“空间分析”下的“DTM 分析”(2)将等高线文件导入到该工作区(3)在菜单栏中打开“处理点线”中的“线数据高程点提取”,输入参数,然后确定(4)然后在菜单中打开“Grd 模型”中的“离散数据网络化”(5)然后在菜单中打开“Grd 模型”中的“平面等值线图绘制”(6)生成等值线图10、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1)在主界面中选择“图象处理”下的“电子沙盘”(2)选择菜单栏下的“装入高程文件”,打开高程文件(3)选择菜单栏中“模型”中的“平面显示”,得到平面数字高程模型(4)取消选中菜单栏中“模型”中的“平面显示”,得到三维数字高程模型11、录制三维场景(1)在三维场景的“局部显示”模式下,选择“场景”菜单下的“场景录制”(2)在接下来的“录制设置”和“选择飞行方式”后完成飞行场景的录制12、创建图例(1)在主界面中选择“图形处理”下的“输入编辑”(2)在“工程文件编辑区”单击右键选择“新建工程图例”,然后全部保存,再确定(3)在“工程文件编辑区”单击右键选择“自动提取图例”,选择自动提取后退出(4)在“工程文件编辑区”单击右键选择“创建分类图例”(5)在“创建分类图例文件”对话框中,单击“预览”,再选择自定义范围,手工绘出图例的位置,然后点击“参数应用”,最后关闭(6)在“创建分类图例文件”对话框中单击“创建”(7)在“工程文件编辑区”单击右键选择“编辑工程图例”,双击修改各图例参数(8)修改完所有图例参数后,全部保存并退出(9)删除已生成的图例文件,然后在“工程文件编辑区”单击右键选择“创建分类图例”(10)重复上述类似操作后,再添加“注释”要素得到最终的地形图(最终地图不上传,请自行完成)四、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基本掌握了 MAPGIS 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并掌握了计算机制图的基本流程和步骤,更为以后自己的学习乃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地图设计与编制院系: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 7月9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测绘学院2015年 6月29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前言地图是人类创造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工具,它是载负与传输信息的最有效形式和最基本的工具。
地图制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近2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地图制图行业的影响是有日共睹的。
ARCGIS是一个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
通过他的桌面软件DeskStop中的ArcMap、ArCcatalog 、ArcToolbox的3种应用环境协调工作来完成数据管理、投影转换、数据转换、地图编辑、地图打印、拓扑处理、空间分析和三维建模等GIS系列任务。
GIS地图制图属于机助地图制图技术的一种,其基本制图流程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数据采集与分析地图制作与编辑地图输出四个阶段这两周时间我们系统地熟悉ArcGIS 10.2的基本制图环境——ArcMap、ArcCatalog。
关于地图设计与编制的流程我们都要系统的走一遍,数据采集,数据输入,制图区域范围确定,比例尺及页面大小的确定,地图投影设计,确定地图内容及其表达程度,地图内容表示方法设计,制图综合与图层显示,内容更新,注记设计与配置,地图整饰,质量检查与地图输出,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我们都要引起重视。
我选取的制图区域是宿州市地区,我编制的是1:45万的地图。
利用我们采集的数据,完成地图符号化的设计与表达、版面设计和地图输出。
目录一.制图区域的位置大小概况 (6)(一)基本介绍 (6)(二)区域大小 (6)二.制图区域范围分析 (6)三.数据采集分析 (6)(一)数据采集 (6)(二)建立数据库 (7)(三)数据源 (9)(四)分层 (9)四.制图综合 (9)(一)地图内容的制图综合顺序 (9)(二)地理要素的表达 (9)五.符号化与符号库 (10)(一)符号化 (10)(二)符号库 (10)六.排版输出 (11)(一)地图整饰 (11)(二)地图输出 (12)七.总结 (13)一.制图区域的位置大小概况(一)基本介绍宿州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地图实习报告6篇地图实习报告篇1开学两个月以来,我们学习了旅游制图其应用、地图概括、旅游地图符号与色彩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着重学习了地形图方面的知识,如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三北方向、分幅编号。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长安集》包括求算点的位置、地面点的高程、圈定汇水面积并计算、量算长度等方面的室内量测任务。
在各方面理论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前往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5天的地图学实习。
11.11日上午,我们乘校车到达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下午2点准时开始定向越野比赛。
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鹫峰1:10000地形图上的基本地形单元、如何通过直长地物进行读图对照,然后大家分三组开始开始分头行动。
我所在的第二组抽到的点号为0-1-2-27-24--20-21-22--26-0。
我们首先对各点位置进行了分析。
其中0号点为原点,2、1、26、22、21沿京张铁路从北向南分布,27、24、20分布在东部居民区。
我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在2139423-2139424之间。
所以,我们首先北上利用铁路定向,很快找到了1号点的位置。
但是因为距离计算不对的缘故我们顺着铁路走过了2号点,走上公路的准备返回的时候,才又发现了2号点。
秉着有路不越野的原则,我们返回1号点,从1号点向东沿公路前进标准地图学实习报告模板标准地图学实习报告模板。
但是居民区地形复杂,岔路繁多,我们凭着对路的大致方向感,在指北针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四十七中,并小憩了一下,补充了能量,然后继续向对的方向前行,我们找到了我们心中的27号点。
在此途中,我们看见了一名党员户和邮局,农家乐、飞机场、凤凰关爱残疾人疗养院、47中、阳台山养老院、部分果园林地边界等要素,并测量出了居民区中三条明显的东西走向的主干道。
并对景点普照寺进行了量测。
体会到了这里人们的淳朴。
后来继续在整洁的小巷子中穿梭。
凭借着方向感,我们不知不觉的经过了24、20号点吧。
一路西行我们走上了铁路,沿铁路顺利找到了21,22,26号点的准确位置,此时天色已晚,我们加速返回,最终5点之前回到驻地。
地图编制实习报告
我在地图编制实习中主要负责制作数字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工作。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地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制作地图样式、添加数据和文本标注等操作。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掌握了GIS
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些地图制作的项目,例如制作城市交通地图、土地利用地图等。
通过项目实践,我更加熟悉了地图的制作流程和规范,也提升了自己的地图制作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一些地图数据的处理和整理工作。
通过对各种地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清洗,我深入了解了地图数据的来源和质量控制,对地图制作的整体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地图编制的技能和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深感收获颇丰,对地图编制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学习和提升,在地图编制领域有所建树。
地图实习报告3篇两个月,不长不短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但我却受益匪浅,实习过程中酸甜苦辣,点点滴滴,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实习外业调绘期间,南宁的天气大多属高温酷暑天气,赤热的太阳光无情地照耀着,偶尔拂过的几缕秋风,就如冰激凌放进嘴里滑下肚子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
路面更是热得发烫,烫得可以穿透鞋子烫伤你的脚板,整座城市就象个火炉。
虽说很多的女生都叫苦但是没有谁说要退出过....我们这次是去x院做电子地图调绘实习,分内外业。
内业主要做的是在电脑上钩画出道路河流湖泊建筑等...外业的就比较辛苦,要拿着遥感影象图要求每个地方到要跑道走到看到,然后在把路名、门牌号、栋号、单元号、单位的范围注释到相应的图上,有新曾地物的话也得在遥感影象图上画出来然后在标明是什么建筑以后做什么用的。
这些对我们外业的来说的是个多方面的挑战。
它不紧是挑战我们的体力判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口才与外界交流的技巧与忍耐性。
内外业两个对比明显外业比较辛苦艰难,但是我还我选择了外业想锻炼一下我自己证明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
从10月29号跟着地图院有经验的员工学习了一天后,也就是11月1日我们开启了第一次外业城市的实习。
因为我们还不是太熟练,前几天都是两个两个同学去的。
因为我们两在下面得到的图都又是最大最远又是最难分辨的没办法我们两也只能认倒霉咯。
11月1日早上9点钟在地图院做好一切工作的准备后我们开始出发了。
我们先坐公交车来到我们要做的范围后急忙拿出影象图找明显的定位点,很快我们就以火车站为定位点找到了我们在图上的位置,然后我们开始作业。
我帮拿图另个同学帮记录单位名称,记完火车站后我们继续往西边走。
第二要几地点是跌道饭店我们左顾右盼了一圈后还是找不到门牌,本来是打算走了的但是想想还是硬着脸进去问了一下,结果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
没办法我们也只能往下走了。
这一路过来到是没有什么要记的主要是门牌号,但是有点难点就是我们判读的能里还是不够快准确,导致我们做的速度不仅慢而且错的地方非常多改得图都红了一大片。
一、实习任务:根据掌握的《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知识,实际应用,学习操作绘图软件CORELDRAW,并利用深圳市龙岗区人口的各种数据资料,设计编绘一幅龙岗区人口专题地图,从而全面熟悉并掌握地图设计与编绘的整个过程。
二、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掌握地图设计与编绘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包括地图设计阶段,数据输入阶段,数据处理阶段以及地图输出阶段。
根据编图任务书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加工,同时要求进行地图的内容设计、图面设计、符号设计色彩设计等,并学习使用corel draw绘图软件编绘出一幅完整的地图。
三、实习概况:a)实习时间:17至18周b)实习地点:421机房c)指导老师:马晨燕四、实习内容与步骤:1.地图设计阶段1)资料收集与分析地理底图1:50万~1:80万龙岗区无邻区的岛状底图专题地图资料资料包括:各区域户籍人口、暂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划生育率;分年龄、性别人口数;各区域分性别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数;全区总人口;2002年户籍人口构成;历年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数情况;各区域分性别的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数;各区域分性别、民族的人口情况;各区域分性别、婚姻状况的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
2)类似地图分析阅读地图设计前,我们到资料室参阅了相关地图资料。
借阅了各地人口专题地图,分析其地图设计,包括地图配色,统计图表设计,相关符号设计,图幅配置等内容。
从中学习赏析,获取灵感。
因为之前没有太多地图设计的经验,而且多数统计图表是比较经典的设计如饼图,柱状图等。
因此在后期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还是借鉴其他地图的设计,经修改后应用。
因此,看到觉得设计得好的表达方式,我会拍摄下来以供参考。
3)地图内容选择和设计本次实习的各种资料数据由老师直接提供,资料种类很多。
但由于设计版面大小和实习时间的限制,我们只能选择一部分数据进行专题地图绘制,因此对于数据要进行筛选,选择一部分在地图上表达。
本次实习我选取的数据有“各区域户籍人口、暂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分年龄、性别人口数;各区域分性别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数;全区总人口;各区少数民族人口情况”。
专题地图制作实验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专题地图制作实验报告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课程设计任务 (2)三、课程设计方案 (2)四、设计过程和成果 (2)(一)、设计思路 (5)(二)、准备工作 (5)(三)、实验步骤 (5)五、课程设计总结 (11)(一)、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1)(二)、心得体会 (11)六、附件附件一:数据资料附件二:专题地图专题地图制作实验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在学习过《地理信息系统》这门专业课程之后,我们初步学习了一些GIS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深入学习和掌握GIS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如何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利用本学期末一周的时间进行GIS课程设计。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应掌握以下几点:1)通过对GIS软件的操作,加深对GIS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领会,能够熟练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2)掌握地图的基本操作方法;3)掌握GIS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基本方法;4)掌握属性数据的编辑方法;5)掌握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方法与专题图的制作;6)掌握制作专题地图的一般步骤;7)基于我国各省人口的数量和面积,制作人口密度的专题图,以反应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关系;8)基于我国各省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制作各省经济类型的专题图,反应各省中各个经济所占的比例;二、课程设计任务a.总体设计:明确制图目标,搜集专题图制作相关资料与数据,制定专题图技术路线与流程,要求技术路线完整,实施性强;b.详细设计:1)专题图制作所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数据的现势性好,精度高;2)地理地图的制作,要求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内容完整、符合制图规范;3)专题属性信息的整理与编辑,要求信息丰富,现势性好,数据完整准确;4)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制图设计方案合理,颜色协调、符号分级明确;5)专题图的布局与整饰,要求布局合理,要素完善,配置协调。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地图编制与设计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陈瑶
2011年7月5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课程学习的实践) (1)
二、实习内容(数据分析、分组、分图) (1)
三、各要素综合原则 (1)
四、实习步骤
1、图像数据校正(校正过程、抓图) (2)
2、数据采集准备(按照所分工,进行读图、数据采集前的准备) (2)
3、图例板制作(或图例板使用,1:5万、1:10万图示规范) (2)
4、GDB企业管理器数据管理(数据库或MAP的导入、导出处理过程) (3)
5、数据采集(按个人的工作,进行介绍) (3)
6、四幅1:5万地形图合并、接边处理 (3)
7、整图变换(比例变换:0.5) (3)
8、标准图框生成(1:10万,图幅号:H49D005007) (3)
9、工程输出(1:10万图内部分、1:10万标准图框)..4
10、打印出图(将工程输出文件——TIFF或JPG文件)4
五、实习小结
1、实习中的体会(成果) (4)
2、存在的缺陷 (5)
3、团队合作 (5)
4、展望 (5)
一、实习目的
使用MapGISK9软件对老师所给的灰度图进行栅格校正,并在校正的地图上进行点、线、区的绘制与修改,达到能够熟练运用MapGISK9软件进行部分地图的处理,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习内容
采用1:5万地形图为基本资料,其图名图号分别为高家堰镇(H49E009013)、猇亭区(H49E009014)、长阳土家族自治县(H49E010013)、枝城市(H49E010014)。
采用等大编绘法,每两个学生编上述1:5万地形图中的一幅(即1/4幅1:10万的地形图),最后将相邻的四幅1:5万地形图拼成一幅1:10万地形图(H49D005007)。
三、各要素综合原则
各要素的综合原则及指标规定如下:
a.控制点
图上的控制点,包括三角点、水准点及埋石点全部选取。
其高程注记精确至0.1米。
b.独立地物
优先选取表示第一类高大的方位物如烟囱、水塔、塔形建筑物、科学测站、电视发射塔、气象站、纪念碑、亭等。
对于没有方位意义的地物符号可大量舍去,如露天设备、棚房、窑、水磨房、水车、旧碉堡、旧地堡、敖包、麻尼堆等。
c.高程点
高程点选取指标为:5个/100cm2。
高程注记精确至1米。
选取原则:选取有控制意义的独立山头、山顶或重要地物的高程;选取全图最高点和最低点;每块山体的最高点;有山峰名称的高程点;一、二类方位物上的高程点;线状物体交叉点等。
选取后要求分布均匀。
d.水系及附属物
资料图上的单线仍以单线表示,线粗为0.1~0.4mm。
图上宽度不足0.8mm时,应以单线表示。
选取长度≥14mm的河流;
选取图上面积≥16mm2的湖泊、水库;
河宽、河深、河底性质及桥的说明注记均不表示。
e.居民地
街区式居民地图形均以其轮廓形状来表示。
其轮廓形状可作较大的概括。
农村式散列式或街区周围独立房屋的选取指标约为1/2。
优先选取居民地的中心部分,其距离较远的房屋一律舍去,选取时应注意居民地的分布密度。
所选上的居民地均注出其名称。
f.道路网
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等外公路)除次要支叉可舍外,全部表示。
机耕路作为高级道路的补充,仅表示通往镇、乡、大居民地的机耕路。
小路一般不表示。
铁路车站、双线路上桥梁基本表示,不注站名。
隧道、路堤在图上长于12mm时可表示。
g.地貌
新编图采用的等高距为40m,200m之整倍数为计曲线。
山坡上两谷间的距离不应窄于6mm。
山脊上相邻很近的小山头,其间距小于0.5mm时,可以合并。
图上长于3cm的干河床应表示。
选取具有重要意义和有方位作用的山名注记。
适当选注等高线注记。
h.管线
包括高压输电线、通讯线和管道。
只表示通往城镇、厂矿、工农业中心的高压输电线路。
土城墙、砖石城墙应全部表示。
四、实习步骤
1.图像数据校正
打开MAPGIS栅格目录管理器子系统,从数据库里将需要校正的标准图幅影响数据添加进来。
切换到栅格校正视图,将影像数据设为当前编辑状态,点击栅格校正工具栏上的第一个按钮,开始栅格校正。
点击“图幅生成控制点”按钮,系统弹出“标准图幅生成控制点”对话框。
点击“输入图幅信息”按钮,根据读图的结果输入图幅号、网格间距和空间坐标系等信息。
点击确定,则对话框中自动出现图幅4个角点坐标。
将4个角点坐标值与图幅对应上去,确定图幅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角控制点坐标信息,点击“生成GPS点”,即控制点,弹出“是否删除原有控制点”,点击“是”,删除以后就会根据刚才的4个坐标点生成整个图幅的控制点。
按F5放大准确的将自动生成的控制点与网格交叉点对准,对准后点击鼠标并按空格键跳到下一个控制点,为了达到校正的准确度,要每个控制地点都检查一遍,如果对准的话就不必要再修改。
顺序修改控制点完成后,点击“逐格网校正”按钮,惊醒逐格网校正了。
注意象元分辨率一般不高于300。
检查校正结果。
2、数据采集准备(按照所分工,进行读图、数据采集前的准备)
读取图幅信息,包括
(1)图幅号:H49 E 009014
(2)坐标系类型:1980西安坐标系
(3)比例尺:1:50000
(4)网格间距:1KM
(5)等高距:10米
3、图例板制作
打开图例板,选择点类型图例,单击“图例参数”按钮,子图号选择497,子图高度和宽度都选择8.0,子图颜色选择K100。
点击确定,添加。
4、GDB企业管理器数据管理(数据库或MAP的导入、导出处理过程)
打开GDB企业管理器子系统菜单,右键MapGISLocal,有(1)创建数据库: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2)附加数据库:添加已经有的数据库文件进如本地数据库中(3)导出数据库:将数据库文件导出本地数据库。
5、数据采集
划分图层有利用图形的编辑与检索。
当我们对每个要素进行编辑时可以调入相应的图层,无关图层不调入,这样进入工作区的数据就可以大大减少。
地形图的分层如下:(只作参考)
第一层方里网
第二层测量控制点、独立地物及高程点
第三层居民地
第四层交通及其附属物
第五层水系及其附属物
第六层等高线
第七层特殊地貌
第八层境界、管线
第九层植被
第十层注记
6、四幅1:5万地形图合并、接边处理
添加所有的图层,右键点击“新地图”,点击“按约束类型排序”按钮,完成后还原显示,
再做平差检查。
7、整图变换(比例变换:0.5)
选择“通用编辑”菜单下的“整图变换(键盘输入)”,系统弹出“图形变换”对话框,设XY方向比例参数均为0.5,同时勾选“参数变化”选项,将原图缩小至1/2。
8、标准图框生成(1:10万,图幅号:H49D005007)
点击“工具”菜单,选择“生成梯形图框”列表,点击“选择1:10万图框”按钮,输入起点经度和纬度,单击“下一步”,输入图幅名称,并勾选“标记实际坐标值”、“输入并绘制接图表”、“绘制图幅比例尺”、“绘制图框外图虚线”点击确定,完成图框。
9、工程输出(1:10万图内部分、1:10万标准图框)
10、打印出图
五、实习小结
1、实习中的体会(成果:按照个人所负责的图层-两人一组的叠加结果-全组合幅结果贴图)
个人图层
小组合幅
全组合幅
2、存在的缺陷
3、团队合作(介绍小组与大组的分工情况)
小组:我和陈卓,做“猇亭区”图,我的任务图层是道路、水域和地物。
大组:郝飞,何育松负责“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向星宇,黄敏波,姬朱向宇负责“高家堰镇”
4、展望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加强了对于MAPGIS平台运用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从整体上对于各种功能的协调衔接掌握更加熟练彻底。
全程参与了一幅合格地图的所有制作过程,体会了所
需的细心和各种细节的一丝不苟。
无论是软件运用还是成图操作都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