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审美智慧树慕课MOOC期末考试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6.40 KB
- 文档页数:7
注:12改卷为80 卷3单 2、4、20、33 不确定多 2、11、17 不确定1A【单 】(2)下面哪一 关于人生境界 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 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 艺术爱好,一直到他 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 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B.一个人 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精神境界,反映他 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C.一个人 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 人生层面上。
D.一个人 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 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胸襟和气象;2D【单 】(2)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创造冲 ,培养和发展人 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审美活 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这一个”,具 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 本质;B.美感 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 、逻辑 框架内进行 ,美育亦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 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3A【单 】(2)以下哪一 不是中国古人 讲 人精神境界内在心理状态表现?A.胸次胸襟C.怀抱D.格局4D【单 】(2)“苹果” 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启示是?A.只 多学科教育背景 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 产品;B.最简洁 产品设计才是最好 产品设计。
C.商品必须 醒 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D.最永久 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嫁接;5D【单 】(2)《艺术与错觉》一书 作者是()。
A.阿瑟·丹托B.克莱夫·贝尔C.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D.恩斯特·贡布里希6A【单 】(2)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 表述顺序是()。
A.逸格、神格、妙格、能格B.能格、妙格、神格、逸格C.妙格、逸格、能格、神格D.神格、能格、逸格、妙格7A【单 】(2)西方历史上艺术形式论 主张 艺术观念是()。
A.形式为艺术根本B.形式是思想结果C.形式表达思想D.形式从属于内容8D【单 】(2)中国历史上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 艺术观念 :()。
艺术与审美绪论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0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A.冯友兰——“乐道”;B.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D.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A.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5【多选题】(20分)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 A.】经济的头脑;【B.】技术的眼光;【C.】文化的头脑;【 D.】美学的眼光。
1、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4、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5、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A.经济的头脑;B.技术的眼光;C.文化的头脑;D.美学的眼光。
1、《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C.恩斯特·贡布里希2 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3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D.逸格、神格、妙格、能格4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B.艺术为道之文5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A.形式为艺术的根本6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D.艺术表达人的心灵7 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的艺术观念的?B.魏晋至唐代8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A.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9以下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的表述有:B.艺术表现想象力C.艺术表现自由的感觉D.艺术表现情感E.优秀艺术品总是天才的创造10 以下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的意思的词语有:B.余味C.余音D.余意E.余韵1 “春蚕吐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A.顾恺之2 “曹衣出水”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B.曹仲达3 “屈铁盘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D.尉迟乙僧4“吴带当风”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C.吴道子5 “锥画沙”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A.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全章节答案艺术与审美绪论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0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A.冯友兰——“乐道”;B.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D.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A.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5【多选题】(20分)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 A.】经济的头脑;【B.】技术的眼光;【C.】文化的头脑;【 D.】美学的眼光。
《艺术导论》期末测试返回1单选(4分)以下哪一种说法属于关于艺术本质的“异质同构说”()得分/总分•A.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B.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C.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
4.00/4.00•D.艺术是一种表现,但不是情感的表现,而是人的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2单选(4分)埃及艺术具有什么特色()得分/总分•A.遵循严格的准则,采用几乎千年不变的手法进行创作,不以眼前观察所见为基准,而是以艺术家所知之固有物为创作基础。
4.00/4.00•B.赞美人性,注重情趣,神话题材,自由色彩,现世欢乐。
C.理想化地模拟自然,写实风格,均匀和谐。
•D.在风格上表现出宏伟、壮丽、傲慢、崇高、冷峻,并以力取胜。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3单选(4分)希腊柱式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这时又被称为()时期。
得分/总分•A.古典•B.古风•C.希腊化•D.古朴0.00/4.00正确答案:A你错选为D4单选(4分)比萨大教堂是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作。
得分/总分•A.拜占庭B.罗马式4.00/4.00•C.哥特式•D.范特式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5单选(4分)以下哪一幅是壁画而非油画()得分/总分•A.蒙娜丽莎•B.入睡的维纳斯•C.最后的晚餐4.00/4.00•D.向日葵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6单选(4分)以下哪一项判断不属于印象主义艺术()得分/总分A.主张到室外,在阳光下根据眼睛的视察和直接感受作画,表现物体在光的照耀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B.主要代表画家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
•C.主要代表画家包括G.库尔贝、柯罗、米勒、戈雅、杜米埃、伦勃郎、夏尔丹等。
4.00/4.00•D.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重视绘画的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性。
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答案2022 .1、中国当代舞蹈具有独特的面貌,以下不属于导致这种独特面貌的因素是:CA、中国传统舞蹈没有留下鲜活的动态性资料,在建国初期,要建设中国当代舞蹈,除了关于中国传统的文字和图像外,没有其他参照。
B、在相对封闭的历史背景之中,中国舞蹈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C、西方现代舞发展出了抽象表现主义风格D、中国当代舞蹈在建国后开始建设,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无法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2、“曹毅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屈铁盘丝”等表述了中国古代画家线描笔法的体色,这些特色体现出了南朝的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中的:DA、随类赋彩B、经营位置C、转移模写D、骨法用笔3、"折钗股"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CA、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
B、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
C、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
D、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4、美育最根本的性质是:CA、美育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B、美育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人文、艺术知识C、美食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人性的完满D、美育可以使人获得美妙的人生经历5、关于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许多宗教遗产被今人看作艺术作品,比如宗教绘画和宗教建筑等;在这种情形中,从根本上说,宗教和艺术无法完全区分B、当宗教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以前那样作为人们主要的精神生活方式了,艺术成为了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人们由膜拜宗教领袖转为敬重艺术,例如人们对卢浮宫展馆之物《蒙娜丽莎》的珍重之情C、面对同一件宗教艺术作品,信仰这一宗教的人与不信仰这一宗教的人所获得的信息是一样的D、欧洲的艺术从宗教中独立出来,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例如出现了非宗教题材的绘画6、西方的一种古者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是虚假的,因为"理念”是最真实的,事物是对理念的模仿,术是对事物的模仿,"和真理隔了三层”。
2023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3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答案: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答案: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答案: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4、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答案: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5、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答案:经济的头脑;、技术的眼光;、文化的头脑;、美学的眼光。
第2章单元测试3、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答案:逸格、神格、妙格、能格4、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答案:艺术为道之文5、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答案:形式为艺术的根本6、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
答案:艺术表达人的心灵7、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的艺术观念的 ?答案:魏晋至唐代8、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
答案: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 9、以下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的表述有:( )。
答案:艺术表现想象力、艺术表现自由的感觉、艺术表现情感、优秀艺术品总是天才的创造10、以下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的意思的词语有:( ) 答案:余味、余音、余意、余韵第3章单元测试1、“春蚕吐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2、”曹衣出水”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 答案:曹仲达3、”屈铁盘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 答案:尉迟乙僧4、“吴带当风”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 答案:吴道子5、“锥画沙”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答案: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
2023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3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答案: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答案: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答案: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4、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答案: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5、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答案:经济的头脑;、技术的眼光;、文化的头脑;、美学的眼光。
第2章单元测试3、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答案:逸格、神格、妙格、能格4、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答案:艺术为道之文5、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答案:形式为艺术的根本6、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答案:艺术表达人的心灵7、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的艺术观念的?答案:魏晋至唐代8、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答案: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9、以下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的表述有:()。
答案:艺术表现想象力、艺术表现自由的感觉、艺术表现情感、优秀艺术品总是天才的创造10、以下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的意思的词语有:()答案:余味、余音、余意、余韵第3章单元测试1、“春蚕吐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2、”曹衣出水”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曹仲达3、”屈铁盘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尉迟乙僧4、“吴带当风”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吴道子5、“锥画沙”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答案: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
1【单项选择题】(2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B.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C. 一个人的审美兴趣、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表达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D.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2【单项选择题】(2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开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B.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C.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D.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展的,美育亦是;3【单项选择题】(2分)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A. 胸襟B. 胸次C. 怀抱D. 格局4【单项选择题】(2分)“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A. 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B. 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C. 最永久的创造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D. 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那么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5【单项选择题】(2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A.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B. 阿瑟·丹托C. 克莱夫·贝尔D. 恩斯特·贡布里希6【单项选择题】(2分)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A.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B. 神格、能格、逸格、妙格C. 能格、妙格、神格、逸格D. 逸格、神格、妙格、能格7【单项选择题】(2分)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艺术及审美期末试题答案一、定义艺术及审美艺术是一种通过创造性和想象力来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人类活动。
它可以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
艺术作品通过感官的刺激,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从而产生审美体验。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人们通过观察、聆听、感知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结构、节奏、色彩等元素,发现其中的美感,并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进行评价。
二、艺术与审美的关系艺术与审美是密不可分的,艺术作品是审美经验的产物。
艺术作品的创作旨在引起观众的审美情感,而观众的审美能力和经验也决定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艺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刺激,激发观众的情感体验。
审美体验包括对作品所表现的美感的领悟和享受,以及观众内心产生的情感共鸣。
观众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作品之间形成一种互动与连接,艺术作品通过观众的感知和理解得到了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三、艺术与审美的影响艺术与审美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个人层面:艺术作品能唤起观众的情绪和思考,提供了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引导。
审美体验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好、愉悦和满足,从而增强自我认同和幸福感。
2. 社会层面:艺术作品通过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文化的独特性和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艺术和审美成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四、艺术与审美的培养艺术和审美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高。
1. 学校教育:学校可以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
2. 美术馆和音乐厅: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音乐演出,让他们亲身感知艺术作品的魅力,培养艺术审美的直接经验。
3. 多样化的艺术表达: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演奏、舞蹈等,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艺术家的引导:鼓励学生与艺术家、作家等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思考方式,拓宽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