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特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特征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差异较大,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人口聚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增进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一、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地貌的总称。
不同的地球地区由于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地貌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1. 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一般指海拔较高、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气候条件较稳定,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高原地区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铜矿等,这为该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山地地区山地地区是指地势较高、崎岖不平的地区。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导致其农业生产和交通发展相对困难。
然而,山地地区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林资源,这促进了其发展水电、旅游等产业。
3.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指地处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地区。
沿海地区地势较低,水文条件丰富,具有良好的温湿气候,适合农业、渔业和工业的发展。
此外,沿海地区还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港口、海鲜等,这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气候特征分析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差异很大,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人口分布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
1. 干燥地区干燥地区一般指水分供给不足的地区。
干燥地区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内陆地区,由于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干燥地区的草原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
2. 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是指气候温湿度较高,降水充沛的地区。
湿润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因此粮食生产较为丰富。
此外,湿润地区的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等产业。
3. 寒冷地区寒冷地区一般指气温较低的地区。
专题13 区域特征与区域定位1.区域的位置特征①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只说经度范围即可,纬度位置除了说明纬度范围外,还要说明纬度带和温度带;②半球位置:要分清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③海陆位置:如果是沿海既要说明陆地位置也要说明海洋位置,若是身居内陆则不用说明海洋位置;④相邻位置:中国的区域必须要回答相邻位置,世界区域若图中未标明相邻地区或国家可以不答。
2.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特征应从地势高低、主要地形类型、各地形类型的分布及地势起伏、海岸线特征以及典型地貌分布等方面回答;②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光照条件以及水热配合等方面回答;③气温特征应从气温高低、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方面回答;④降水特征主要包括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年变化以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⑤河流特征主要包括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河流水文特征主要答题要点为:径流量(说大小,看降水和流域面积)、水位季节变化(说大小)、含沙量(说大小、看植被覆盖率和流速流量)、结冰期(说有无及长短,看气候)、汛期(说有无、汛期类型以及汛期长短)、流速(说大小,看落差);河流水系特征主要答题要点为: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以及支流分布特征等。
⑥生物特征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以及植被类型等;⑦土壤特征主要包括:土壤厚度、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高低)、颜色以及酸碱性、发育程度等。
3.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4.区域差异分析①自然地理差异分析应从气候、地形、河流水文、植被及土壤等方面分析。
②人类活动因素差异5.区域定位①经纬网定位法:要求记住七大洲的经纬度范围、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大致即可,例如澳大利亚大陆的经度范围大致是120°E—150°E;一些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大洲、地形区也是要记住的,例如:90°E 经过横河入海口,60°E经过乌拉尔山脉等。
②轮廓定位法:要求记住各大洲的轮廓以及世界主要岛屿、半岛、海峡的轮廓以辅助我们进行地图的定位。
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之《区域位置分析和确定》1.区域图分析策略(1)大局观:从其所在地的大的区域范围来考虑(2)地理位置的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等(3)区域图中地理位置的推测:特殊经纬线、特殊地理事物、海陆轮廓等2.区域空间定位(1)区域空间定位的基础知识①极点与赤道的空间定位:这是区域空间地位的原始起点。
②经线与纬线应注意高、中、低纬度经纬网投影后的形状变化,逐步建立起图形的基本感觉是提高解题效率的手段。
A.高纬度的经纬线彼此垂直,极投影图纬线圈呈闭合圆形,经线圈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直线。
B.中纬度的经纬线彼此垂直,纬线圈呈弧形,经线圈呈放射状直线。
C.低纬度经、纬线皆为彼此垂直的直线。
③经度与纬度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和空间分布规律。
A.以0度和180度经线为中心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
B.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度的分布规律。
④重要的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东经160经线、西经20度经线、西经90度、东经90度经线(乌鲁木齐所在的东6区的中央经线)经纬线穿过的地区、及东经120度经线(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中央经线)等13条。
⑤重要的图例与注记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家和省区界线。
⑥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方法可以确定范围或区域的大小,辅助定位;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⑦熟悉世界地图──重要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及组成的经纬网;熟悉大洲、大洋及各大洲的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的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与重要经纬线的关系;关注热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考,熟悉它与周围地理事物的关系,如方位、距离等;从大小、形状、长度上将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岛屿、水系和国家等。
⑧熟悉中国地图明确中国的范围,在世界政区中的位置及领土的四至点;明确中国的海陆位置、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熟悉主要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及组成的经纬网;掌握主要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点与主要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及其与周围各区域的位置关系;掌握中国一些主要地理界线与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沿线的地理事物。
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看空间定位地理空间定位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准确地进行地理空间定位,是学生准确的获得地理信息并准确答题的依据。
这样就要求学生能掌握空间定位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地理知识的储备。
地理事物是人类社会出现以来,根据人们的观察、认识和需要,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以共同约定的语言文字的代号,表征的是地理实体。
那么,如何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去进行空间定位呢?我认为应该掌握以下方法。
一、根据地理景观特征定位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
通过这些地理景观可以确定其所在地区的位置。
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进行空间定位的重要线索。
1.自然地理景观定位法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地貌景观,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它们的气候、植被和动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成为确定区域位置的重要依据。
如日本的富土山,非洲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斑马,热带地区的椰子树、天然橡胶,南极洲的企鹅,干旱地区的仙人掌,沙漠地区的绿洲等。
2.人文地理景观定位法不同的区域因为气候,植被,降水等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导致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地理景观,如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中国北京的长城、广州的五羊雕塑、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都可用来确定区域位置。
二、根据地理事物典型的轮廓或形状定位面状地理事物,如世界和中国主要区域的轮廓特征;线状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水系、交通线、海岸线分布等;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矿产地等。
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
三、根据文字资料、图例和注记等定位利用相关文字资料进行空间定位,这需要学生读懂文字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
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的空间定位一、经纬网的区域定位经纬线是高考考查区域地理时最基本的要素,每一条经纬线的数值变化都反映了地理区域的变化。
在复习过程中,总结一些重要经纬线及其所经过的地区,进而以点线带面,掌握整个区域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一)中国地理的区域定位1.主要经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80°E经线依次穿过: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脉、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90°E经线依次穿过: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东缘、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罗布泊、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藏北高原、唐古拉山脉、藏南谷地、喜马拉雅山脉10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西部、祁连山脉、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滇南谷地11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陕南谷地、巫山、雪峰山西侧、两广丘陵西侧、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12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丘陵、黄海、太湖平原、浙闽丘陵、台湾岛西侧130°E经线依次穿过:三江平原、长白山2.主要纬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北回归线穿过:云贵高原南部、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峡、台湾山脉30°N纬线穿过:喜马拉雅山、藏南谷地、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舟山群岛、东海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50°N纬线穿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黑龙江3.重要的经纬线交点北回归线和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滇南谷地、西江中部平原、台西平原西缘30°N和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藏南谷地北缘、横断山区、巫山以南、钱塘江口西南40°N和80°E,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塔里木盆地西缘、罗布泊、河西走廊北部、鄂尔多斯高原、渤海50°N和120°E的交点为:大兴安岭西北部4.主要地形单元的经纬度范围青藏高原(78°E一103°E,28°N一38°N)内蒙古高原(100°E一120°E,40° N一45° N)黄土高原(105°E一115° E,35° N-40°N)云贵高原(100° E一110° E,23° N一28° N)东北平原(120°E一135°E,40° N一50° N)华北平原(115°E一120° E,33°N一40° N)长江中下游平原(110°E一120°E,28°N一33°“N)塔里木盆地(75°E一90°E,35°“N一43°N)准噶尔盆地(85°E一90°E,43°N一47°N)柴达木盆地(90°E一98°E,36°N一38°N)四川盆地(103°E一108°E,28°N一33°N)(二)世界地理的区域定位1.重要经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0°经线依次穿过:大不列颠岛、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阿特拉斯山脉、撤哈拉沙漠、几内亚湾30°E 经线依次穿过: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德拉肯斯山脉60°E 经线依次穿过:乌拉尔山、图兰平原、伊朗高原、阿拉伯海90°E 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天山、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120°E 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东侧、大兴安岭、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中下游平原、台湾海峡、马来群岛、维多利亚沙漠150°E 经线依次穿过:东西伯利亚山地、日本以东洋面、大分水岭180°经线依次穿过:白令海、太平洋中部、新西兰以东洋面150° W 经线穿过:美国阿拉斯加120° W 经线穿过:北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90°W 经线依次穿过:哈得孙湾、苏必利尔湖、密西西比河平原、墨西哥湾、中美洲60°W 经线依次穿过:格陵兰岛西侧、拉布拉多半岛、奥里诺科河口以东、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30°W经线依次穿过:格陵兰岛、大西洋中部2.主要纬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0°纬线依次穿过:几内亚湾、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南回归线依次穿过:纳米布沙摸、南非高原、维多利亚沙漠、大分水岭、安第斯山脉、拉普拉塔平原、巴西高原南部北回归线依次穿过: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恒河三角洲、我国华南、台湾岛中南部、墨西哥高原40°N纬线依次穿过: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里海、卡拉库姆沙摸、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本州岛北部、美国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60°N纬线依次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波罗的海、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哈得孙湾、拉布拉多半岛北部3.重要经纬线的交点0°纬线与0°,30° E,120° E,60° W的交点分别为:几内亚湾、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南回归线与30°E,120°E,150°E,60°W的交点分别为:南非高原东侧、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大分水岭、拉普拉塔平原北回归线与0°,30°E,60°E,90°E,120°E,90°W的交点分别为:撒哈拉沙漠西部、尼罗河谷西部、阿拉伯海、恒河三角洲、台湾海峡、墨西哥湾40°N纬线和0°,30°E,60°E,90°E,120°E,120°W,90°W的交点分别为: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小亚细亚半岛、卡拉库姆沙漠、塔里木盆地东部、渤海北部、密西西比平原北部60°N纬线与30°E,,60°E,90°E,120°E,150°E,180°E,150°W,120°W,90°W的交点分别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东西伯利亚山地南部、白令海、阿拉斯加南部、马更些河南部、哈得孙湾4.主要大洲的主体经纬度范围除了要记住这些重要的经纬线的交点外,还需记住一些大陆所跨的主体经纬度范围:如亚洲(50°E——150°E,10°N——70°N)、欧洲(0° E——60°E,40°N——70° N)、非洲(20° W——40°E,30°S——30°N)、大洋洲(110°E——150°E,15°S——35°S)、北美洲(70°W——120°W,30°N——70°N)、南美洲(40°W——80°W,10°N——40°S)。
世界地理知识点一、世界重要区域空间定位1.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熟记其经纬线穿过的海陆分布情况.2.世界重要海峡的位置、轮廓特征知识点二、分析世界大洲自然地理特征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于大洲复习的主要策略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具体来说就是突出亚洲,抓其他大洲的主要特点。
1。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独特性。
2.其他大洲要抓住最主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1)欧洲: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温带植被为主。
(2)非洲:高原大陆;热带气候;河湖少;草原为主。
(3)北美洲: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河湖多;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4)南美洲: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区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
(6)南极洲:海拔高,冰盖;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
知识点三、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分析知识点四、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知识点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知识六、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国家及其某个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同时区位条件又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下面以典型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区位条件分析的一般方法。
高频考点一世界地理总论例1、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图7(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8分)(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一、空间定位(一)根据点、线、面判定区域地理位置1、根据点来确定区域地理位臵:在区域地图上有许多重要的点,如重要的城市、矿产地、山峰、旅游景点等等。
需要掌握(识记)这些点的地理位臵(经纬度位臵、海陆位臵和相对位臵)。
我国的四至点:漠河(53°31′N)、曾母暗沙(3°51′N)、帕米尔高原(73°22′E)、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03′E)。
我国的四个极地考察站:长城站(62°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黄河站(78°55′N,11°56′E)、昆仑站(80°25′S,77°07′E)北京:40°N、116°E附近,华北平原北部长春:125°E 、44°N附近,东北平原中部包头:110°E 、40°N附近,黄河“几”字型北侧乌鲁木齐:87°E、 44°N附近,天山北侧,准噶尔盆地南部兰州:104°E、 36°N附近,河西走廊东南部,黄河上游干流穿过西安:109°E 、34°N附近,秦岭北部,渭河平原中部武汉:114°E、 30°N附近,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江汉平原杭州:120°E、 30°N附近,钱塘江入海口附近重庆:30°N、106°E附近,四川盆地东部,长江沿岸拉萨:30°N、90°E附近,雅鲁藏布江谷地昆明:103°E、 25°N附近,云贵高原中部广州:113°E、 23°N附近,珠江三角洲北部海口:20°N、110°E附近,海南岛北部,琼州海峡南岸汕头:23.5°N、117°E附近,南海沿岸台北:122°E、25°N附近,台湾北部,东部部有基隆港遵义:107°E、 28°N附近,云贵高原北部东京:35°N、140°E附近,本州岛东部,太平洋沿岸新加坡:1°N、104°E附近,马六甲海峡东南端达卡:90°E、24°N附近,恒河三角洲北部,南部为孟加拉湾开罗:30°N、31°E附近,尼罗河三角洲北部,北临地中海乞力马扎罗山:3°S、37°E附近,东非高原,东非大裂谷附近好望角:34°S、18°E附近,非洲南端伦敦:52°N、0°附近,英国中南部,东临北海和多佛尔海峡摩尔曼斯克:69°N、33°E附近,临北冰洋纽约:40°N、74°W附近,东临大西洋旧金山:38°N、122°W附近,西临太平洋,东南有“硅谷”新奥尔良:30°N、90°W附近,,地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南临墨西哥湾巴拿马城:10°N、80°W附近,巴拿马运河南端圣保罗:23.5°S、47°W附近,巴西东南部,大西洋沿岸圣地亚哥:33°S、70°W附近,安第斯山脉西侧,西临太平洋基多:0°、78°W附近,安第斯山脉西侧,西临太平洋第 1 页共2 页第 2 页 共 2 页2、主要地形区:亚洲——中国三大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图兰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区域地理的定位研究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往往从地理空间入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
如果空间判断错误,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联系的规律,已成为地理应考的首要问题.区域地理的定位是学生在复习时遇到的最大问题,一般可根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根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定位:如面积、轮廓和形状、气候、地形、植被、工业、交通、人口、城市等;根据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定位;根据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一般以经纬网定位为主,其它为辅,综合定位。
掌握空间定位的过程:一要多看图,多描图填图绘图,建立自己的“心理地图—区域控制经纬网图”;世界区域中的东南亚“马六甲海峡”;西亚北非的“一、二、三、四、五”;巴拿马运河区;非地带性的雨林气候区;亚洲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阴—贺-巴–冈”;地中海气候区;东非高原区;大分水岭东西两侧地区;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区;五大湖地区等等. 中国地理的长江沿岸、黄河沿岸、沿海地区、河西走廊(含祁连山)、四大工业基地、天山南北、九大商品粮基地、22个比较小的地形单元区(见后图)。
世界重要海峡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⑤直布罗陀海峡四.要熟悉重要地物(含景观)的分布、轮廓形状特征及其空间联系;世界和中国主要地形单元的分布、轮廓形状特征及其和周围相邻单元的相对位置。
在世界地理的定位中,地中海、红海、波斯湾、黑海、里海、咸海、维多利亚湖、五大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是区域定位符号中典型的面状水域定位符号;台湾岛、海南岛、九州岛、四国岛、斯里兰卡岛、马达加斯加岛、塔斯马尼亚岛、火地岛、古巴岛、纽芬兰岛、冰岛夏威夷群岛等是区域定位符号中典型的面状陆域定位符号;(玉兔)青海、(军帽)湖北、(男人头)湖南、(女人头)江西、(飞鸟)黑龙江、(孔雀)云南、(鞋子)西藏、(奔犬)江苏、(蝙蝠)安徽等是区域定位符号中典型的面状轮廓定位符号(甚至世界地理中的八个国家也是面状轮廓定位符号);黄河、长江、珠江、辽河、松花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阿拉伯河、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莱茵河、伏尔加河、“毕业了”、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墨累河、重要的铁路线、海岸线是区域定位符号中典型的线状河流定位符号;五.要熟悉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与特殊分布.地震—火山带;农作物分布;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分布;森林资源的分布,典型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6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亚热带季风区和亚热带湿润区的分布;六.要建立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年轻的褶皱山脉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等;任意一个地区首先采用点的定位,这个点可以是经纬交叉点,可以是区域内的特征点(如河口、最大的城市、海拔最高或最低的点或地形地势的特殊点),点的定位要求精确。
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与范畴世界地理,作为研究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涵盖着广阔而复杂的内容。
它既是自然科学的范畴,也是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
在世界地理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是理解和研究世界地理的基础。
本文将对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探讨。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位置与方位:地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地球上事物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位置指的是事物在地球表面上的坐标,方位指的是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或地理要素的方向。
通过位置与方位的确定,可以建立地理坐标系统,进行地理定位和导航。
2. 地理空间:地理空间是指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一切事物所构成的空间。
地理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和连续性,它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和地下等各个空间层次。
地理学通过研究地理空间的结构、格局和变化,揭示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3. 地球系统:地球系统是由地球的各个部分和相互作用组成的动态复合体。
它包括地球的地壳、大气、水圈和生物圈等多个要素,地球系统之间存在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与传递。
地球系统研究了地球上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世界地理的范畴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学科,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自然地理关注的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和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及其空间分布的学科,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人文地理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地关系的演变,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3. 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区域差异和区域特点的学科,包括分区、区域类型、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区域地理关注的是地球上的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以及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
4. 实证地理:实证地理是基于实证研究方法,以数据和实证证据为基础的地理研究。
实证地理强调采集和分析地理数据,通过统计和模型等手段,研究地理现象的规律和变化趋势,揭示地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考试地图》P68~89或《中学地理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P95~131一、东亚1.朝鲜半岛(中朝边界)的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中朝界河,②重要的地形区,③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④重要的城市与港口,⑤相关的历史事件(热点问题),⑥周边的海洋,⑦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2.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的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区域内国家(韩、日)的经济特征,②海峡与岛屿,③区域内气候特征,④重要的港口。
3.日本濑户内海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海域名称,②区域内重要城市与工业区的分布及成因,③地壳活动频繁的原因,④日本自然资源与经济特征,⑤日本文字的创造与唐文化的联系,⑥遣唐使的历史事件。
4.蒙古框图考查内容、①自然地理特征(地形——高原、气候——蒙古高压),②畜牧业。
二、东南亚5.菲律宾群岛的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两大岛屿名称,②首都的位置,③著名特产,④与我国南海海域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问题,⑤地质地貌特点。
6.中南半岛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湄公河流域及其开发(热点问题),②泛亚铁路(起止点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开发的积极意义),③湄公河源头(澜沧江)的山河大势,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④缅——泰——马——印尼的巨大锡矿带及旅游资源等,⑤克拉地峡及克拉运河有望开通后对泰国经济的积极意义和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⑥马六甲海峡及航线,⑦马来群岛的地质地貌特点及成因,⑧区域内自然资源与物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农业),⑨气候特征、旅游业等,⑩主要城市及首都的区位选择因素(华人、华侨对该区域的贡献)。
7.马六甲海峡框图考查内容:①交通区位,②新加坡的工业区位,③气候——气压带和风带。
三、南亚8.孟加拉国与喜马拉推山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喜马拉雅山的成因,②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③青藏高原的地势及太阳能资源,④恒河河口多洪涝灾害(风暴潮)的原因及防御措施,⑤沿90°E的地形剖面图,⑥95°E 附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察隅)的河谷农业(西藏的江南)及自然条件。
⑦种植业(粮食和经济作物)9.印度半岛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沿75°N自北向南印度三大地形区的剖面图,②德干高原起伏和缓的原因、物产及分布,③班加罗尔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区位分析,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⑤城市、港口与工业中心,如孟买、加尔各答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气候特征与半岛西侧的制盐工业布局。
⑥印度与中国工业的互补。
10.巴基斯坦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克什米尔问题,②印度河流域的地形、气候及灌溉农业、物产,③印度河下游的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④阿拉伯海(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及对航海的影响。
四、中亚11、咸海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干旱为主的环境特征,②咸海面积减少和沙尘暴,③灌溉农业,④经济作物。
12、里海沿海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石油、天然气资源,②油气管道运输的建设。
13、巴尔喀什湖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湖水和河水的补给,②山地牧场,③湖水盐度的变化,④亚欧大陆桥。
五、西亚14.波斯湾沿岸框图考查内容:①波斯湾沿岸的主要国家,②石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③两河流域及其古代文明,④区域内热带沙漠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⑤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伊朗的山地高原地形等。
15.巴勒斯坦与以色列框图考查内容:①地中海气候,②民族与宗教。
16.土耳共海峡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两端的海洋,②海峡的三个组成部分,③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④土耳其物产(安卡拉羊毛)及该国的地形特征(山地高原为主),⑤气候特征。
六、非洲17.苏伊士运河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沟通的海洋,②西奈半岛,③尼罗河两岸及下游三角洲的灌溉农业,④古埃及的文明,⑤城市与港口,⑥阿斯旺大坝对埃及下游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注意与我国长江三峡工程对比),⑦红海的航线、盐度、船只的吃水深度等。
18.直布罗陀海峡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两岸的国家,②摩洛哥的矿产资源及气候特征,③阿特拉斯山脉,④城市、港口、民族与宗教,⑤航线及西侧的洋流。
19.撒哈拉沙漠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位置,②沙漠直逼西海岸的原因,③资源,④区域的生态问题。
20.毛里塔尼亚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北回归线与20°N纬线地形剖面图,②西海岸的洋流(加那利寒流)对该区域气候的影响,③该区域是我国大西洋远洋渔业捕捞基地,其航线问题、日期、时间的换算和季节等。
21.几内亚湾沿岸区域框图考查内容:尼日利亚的气候、物产、河流。
22.刚果盆地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沿赤道和20°E的地形剖面图,②刚果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两次穿过赤道),③区域内气候类型及成因,③森林资源。
24.东非(索马里半岛)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区域内国家、地形区及湖泊,②气候类型和自然带,③埃塞俄比亚高原。
25.沿赤道的非洲大陆剖面图考查内容:①地形区、裂谷、湖泊、海洋,②沿剖面自西向东气候类型与植被的变化。
26.南非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经纬度范围,②德拉肯斯山脉,③矿产资源,④好望角与开普敦的气候类型,⑤航线(盛行西风),⑥相关历史知识:郑和下西洋没有到达非洲西海岸可能的地理原因(绕过好望角逆风逆水)。
⑦沿25°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剖面线所属国家、山脉名称,⑧气候类型与畜牧业。
27.马达加斯加岛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海峡名称,②东西两侧的气候类型及成因,③洋流。
七、欧洲28.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框图考查内容:①周边海洋,波罗的海盐度最低的原因,②主要山脉、国家及半岛,地形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注意与朝鲜半岛比较),③西海岸典型地貌的成因,④资源分布,⑤奇特的自然景观(极光、极昼、极夜的现象)。
29.英国框图考查内容:①大不列颠岛的三个组成部分,②以伯明翰为中心的英国中部工业区布局的条件及大气环境污染对西欧的影响,③英吉利海峡,④经济特征与旅游资源等,⑤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
30.德国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十字路口”的交通位置,(2006年世乒赛举办地不来梅市的气候特征及相关时间换算,③基尔运河对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发展的意义,④鲁尔区的区位特点及整治措施,如何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⑤沿10°E德国的地形剖面图,⑥慕尼黑高科技产业园区位分析,⑦莱茵河的航运价值对德国经济的发展意义,⑧主要港口、城市的分布,人口再生产类型,⑨德国地形和农业生产特点。
31.法国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三面临海、三面靠陆的地理位置,②巴黎盆地工农业发达的优势区位分析,③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④洛林高原的铁矿,⑤农业生产特征及谷物类型。
32.南欧三大半岛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三大半岛的名称,②科西嘉岛、撒丁岛与西西里岛的轮廓形状及属地,③气候、植被及物产,④地质地貌特点及成因,⑤意大利沿10°E的地形剖面图,⑥波德平原西侧的三角形工业城市群,冬奥会举办地都灵(热点问题),⑦普拉托工业小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温州乡镇企业与之的比较及借鉴,⑧塔兰托钢铁工业区位分析(与上海宝钢的比较),⑨阿尔卑斯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⑩旅游资源。
33.冰岛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气候特征(冰岛低压),②地热资源,③旅游资源。
34.波罗的海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沿海临国,②盐度,③密度流,④气候。
35.里海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入海河流,②盐度变化。
36.英吉利海峡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临国,②气压带和风带,③洋流,④鹿特丹港口区位,⑤乳畜业和园艺业。
37.俄罗斯国家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乌拉尔山脉(60°E经线通过)、叶尼塞河、鄂毕河东西两侧的地形区,②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位置,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③三大河流的流向,地形特征,凌汛现象和沼泽地及产生原因(与我国黄河凌汛的比较),④俄罗斯工业(经济中心)向东转移的有利与不利的自然与人文条件(联系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⑤摩尔曼斯克、圣彼德堡和海参崴的港口区位,⑥重要工业区与工业城市,⑦ 第二亚欧大陆桥对俄罗斯亚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⑧白令海峡(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更),⑨重要资源的分布。
⑩河流航运价值的对比。
八、美洲38.纽芬兰岛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60°N沿穿过的格陵兰岛与拉布拉多高原,②纽芬兰岛形状,附近渔场的成因。
39.五大湖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五大湖的名称,②湖泊的成因,③沿岸的工业与城市的分布,④尼亚加拉瀑布,⑤美国东北部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
40.旧金山——华盛顿的地形剖面图考查内容:①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山脉、河流与地形区,②旧金山所在地的农业类型及气候特征,③“硅谷”电子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④大西洋沿岸美国的城市带,⑤太平洋沿岸的三大城市及我国唐朝文化的传播,华人聚居区,⑥美国中部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与我国东北平原国营农场的比较,我国的“三农”问题),⑦美国的农业地带。
41.墨西哥湾区域框图①墨西哥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②洋流,③新奥尔良的港口区位,④佛罗里达半岛的宇航基地和农业。
42.加勒比海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中美洲七国的分布,主要物产,②古巴的自然条件与物产,③资源(石油),④西印度群岛(相关历史事件)。
43.巴拿马运河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运河走向及交通地位,②运河的修建。
44.阿拉斯加洲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白令海峡,②极昼极夜现象,③阿留申低压。
45.夏威夷群岛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热带风光,②洋流,③夏威夷高压。
46.巴西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近年来该区的最大生态问题,②巴西的资源及工业,③城市与港口,首都的职能,④气候(从位置、地形、气压带、风向、洋流等方面分析其成因),⑤巴西高原地质地貌特征(与德干高原相似)和自然带,⑥亚马河的河流特征及河口盐度,⑦伊泰普水电站。
47.拉普拉塔平原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阿根廷的大放场放牧业,②巴西暖流的转向。
48.巴塔哥尼亚高原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荒漠的成因,②安第斯山脉的成因。
49.麦哲伦海峡附近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洋流,②气候类型。
九、澳大利亚与新西兰50.澳大利亚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117ºE~150ºE之间的陆地),②经济特征与动植物资源,③西部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④气候分布,⑤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原因,⑥大分水岭西侧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及限制因素和采取的措施,⑦大自流盆地及其丰富的地下永资源,⑧羊毛、煤和铁矿的出口,⑨旅游资源(大堡礁)。
51.新西兰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两大岛屿的经纬度位置,②气候和畜牧业,③东侧临近日界线的地理意义,④移民国家,⑤板块交界地带(对比澳大利亚),⑥自然旅游景观等。
十、北极地区和南极洲52.北极区域框图考查内容:①北冰洋区域沿岸国家,②极地日照图的判读、方向,③北极航线,④黄河黄河考察站,⑤北极地区的资源和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