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42.36 KB
- 文档页数:16
温州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专业学位)一、教育硕士(专业代码为:045101——045109,045111-045118)333《教育综合》由我校统一命题,参考书目:1.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4、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045101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罗双凤、叶安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ISBN:9787300116273复试参考书《学校管理学》(第四版)萧宗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版,ISBN:9787107210495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ISBN:97875617645272.《外国教育史》贺国庆、于洪波、朱文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版,ISBN:9787040266931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等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刘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2.《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伦理学引论》,章海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45103学科教学(语文)《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数学教育概论》(第二版),张奠宙宋乃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考书:1.《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大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常微分方程》第二版),东北师大,高等教育出版社4.《复变函数》(第三版),钟玉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1.《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第二版),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电磁学》(上、下册)(第二版),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朱铁成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2.《理论力学》,周衍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热学》(第二版),李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045106学科教学(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钟国清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陈迪妹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研究》,陈迪妹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7月3、《普通化学》,王延安、梅冬、原健安等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045107学科教学(生物)《普通生物学》(第三版),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复试参考书:《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普通动物学》(第3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2.《植物学》(上册,第2版),陆时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3.《植物学》(下册,第2版),吴国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045108学科教学(英语)1、王蔷主编. 2006.《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Stern, H. H. 1997.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10th ed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045109学科教学(历史)仝晰纲主编:《历史学基础》(中国史部分),山东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9年版。
一报考条件:根据文件规定,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本次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具有本科专业对口,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4.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5.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安排。
二报考事项: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各相关专业成立考试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综合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按照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进行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
每个要点段落安排以真题为主,时间布局以精读的方式对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
温州大学2017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简介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7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6人:张靖龙,王小盾,俞为民,张一平,饶道庆,罗筱玉。
现已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研究方向集中、特色突出的学术梯队。
近年来,本学科致力于学科发展建设。
目前有“先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研究三个特色鲜明、成果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20多项,获得地市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出版著作20多部,在海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本专业现招收先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和元明清文学三个方向的研究生。
研究方向的学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文史哲结合、重视文献考据、重视多学科的交叉比较研究、重视宏观把握长时段文学现象和规律。
在三国及《三国演义》研究、《红楼梦》研究、诗话词话研究、南戏研究、话本小说和文言小说研究、《诗经》研究、辞赋研究、小说评点研究等领域都取得较大的成绩,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教师简介:张靖龙张靖龙,男,一九五六年七月生,浙江奉化人。
一九七八年二月进杭州大学中文系读书,一九八二年一月毕业,到温州师范学院(后与原温州大学合并)中文系工作至今。
现任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温州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CSSCI)指导委员会委员。
曾被评为浙江省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1991)、温州市首轮优秀青年专业人才(1992)、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6)、教育部科研管理(人文社科)先进个人(2001)。
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努力尝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著作2部。
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专著《赤壁之战研究》被海外高校列为参考书目。
学术研究概况一、主要学术论文1、《乱世情怀:纵横风尚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2、《元代妇女再嫁问题初探》,《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1期3、《谢灵运佚诗考辨》,《文学遗产》,1989年第2期4、《赤壁战役时间考论》,《学术月刊》,2004年第2期5、《逐鹿时期的纵横情结:论陈宫》,《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2期6、《纵横岁月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1期7、《烈士驰骛与东吴西进》,《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期8、《赤壁之战气象问题刍议》,《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2期9、《曹操“哭奉孝”初探》,《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10、《皎然生卒年考》,《唐代文学研究》,广西师大出版社,1990年10月11、《试论袁枚的仕途进退观》,《浙江学刊》,1993年第4期12、《明清的闽南移民与温州模式》,《明史论丛》[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13、《海洋文化与温州模式》(教育部“九五”社科重大项目结题成果),《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14、《景德传灯录中的唐五代佚诗考》,《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15、《金钱崇拜与金瓶梅词话》,《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16、《延寿及其佚诗:唐五代佚诗辑考续》,《温州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二、学术著作1、《赤壁之战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2、《文史丛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三、主要研究项目1、《乱世尚纵横:<三国志通俗演义>研究》,教育部2001年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主持2、《赤壁之战研究》,浙江省2004年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主持3、《温州模式研究》,教育部“九五”社科重大项目[1999年],文化块负责人四、主要科研获奖1、《赤壁之战研究》,浙江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独立;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年,独立2、《温州模式研究》,浙江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主要成员3、《乱世情怀:纵横风尚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浙江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独立4、《元代妇女再嫁婚俗初探》,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1997年,独立5、《元代妇女再嫁婚俗初探》,“《社会学研究》创刊十周年”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1996年,独立王小盾王小盾,男,1951年7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