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26
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概述●冷却是钢热处理时的最关键工序,冷却工艺不同可造成钢的热处理组织和性能有巨大差异,合理制订热处理工艺需要准确的理论依据。
●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是冷却工艺的理论依据。
●实验研究建立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的方法是本学科典型的研究方法之一。
内容1.引言2.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的建立3.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分析重点难点1.引言2.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的建立•3.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分析目标掌握建立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曲线图的实验方法;掌握过冷奥氏体转变中的相变驱动力及原子扩理解热处理工艺的全过程及关键;能利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分析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各种组织变化。
初步形成实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工科专业学生。
●学生对奥氏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转变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铁碳相图这一阶段。
同时实验条件的不足使得用实验方法建立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只能通过课堂讲授来理解,这对课程学习均产生不利影响。
设计●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学,合理引导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线图、表格、金相照片等多种总结手段对比、归纳进行教学。
●精心设计课堂引言,动学生积极性,交代清楚本课堂要讲授和讨论的问题。
●注意讲授法和其他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热处理的三个步骤:-Step1.加热-Step2.保温-Step3.冷却图1-1 两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1.连续冷却转变-2.等温冷却转变-Step1.加热到高于A1的某个温度。
-Step2.在高于A1的某个温度长时间保温。
-Step3.以不同的冷却速度和方式冷却,其目的为获得不同的组织,使得钢具有不同的性能。
-Step1+Step2=奥氏体化-Step3 则是热处理的关键步骤1. 引言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Step1+Step2=奥氏体化获得微观组织: 均匀、稳定的奥氏体组织Step3.当温度降低到低于723℃时:1.稳定奥氏体→ 不稳定奥氏体2.然后,不稳定奥氏体→?(unknow)2.1. ?=珠光体可以!这从相图中也可以直接看出2.2. ?=暂时未知图1-2. 简化铁碳合金相图●等温热处理试验◆共析钢等温热处理实验步骤:Step1.加热;Step2.保温;Step3.淬火;Step4.盐浴保温;Step5.淬火;2134562. 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的建立◆步骤Step1.加热Step2.保温Step3.淬火Step4.盐浴Step5.淬火Step6.观察微观组织◆目的1+2.奥氏体化,获得均匀稳定的奥氏体组织;3.迅速降温至低于A1线的某个温度;4.在3步所给定的温度下盐浴保温;5.淬火以保留4步所获得的热处理微观组织;6.观察区分第5步所获得5506502s5s10s30s40s过冷奥氏体+珠光体过冷奥氏体+珠光体过冷奥氏体+珠光体珠光体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托氏体过冷奥氏体+托氏体托氏体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将获得不同的组织;如图,从上至下依次为:珠光体(P);索氏体(S);托氏体(T);上贝氏体(B上);下贝氏体(B下);马氏体(M);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每一种组织在不同的温度下都有转变的开始和终了点,将开始点和终了点依次相连就得到了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奥氏体冷却转变曲线是制定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也有助于了解热处理冷却过程中钢材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1) 可以利用等温冷却C 曲线定性地近似地分析钢在连续冷却时组织转变的情况。
例如欲确定这种钢经某种冷却速度冷却后所得的组织和性能,一般是将这种冷却速度画到该材料的C 曲线上,按其交点位置估计其所得组织和性能。
(2) 等温冷却C 曲线对于制定等温退火、等温淬火、分级淬火以及变形热处理工艺具有指导作用。
(3) 利用连续冷却曲线可以定性和定量地显示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所获得的组织和硬度,这对于制定和选择零件热处理工艺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可以比较准确的定出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v K ),正确选择冷却介质。
利用连续冷却C 曲线可以大致估计零件热处理后表面和内部的组织及性能。
二、 钢的热处理工艺根据热处理时加热和冷却方式不同,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大致分类如下: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
根据热处理工艺在零件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热处理又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1、钢的普通热处理退火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以后,以缓慢的速度冷却,使之获得近平衡 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是钢的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种工艺,根据钢的成分和退火目的、要求不同,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再结晶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各种退火的加热温度范围和工艺曲线如图3.11所示。
(1)完全退火将钢件或毛坯加热到A c3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使钢中组织完全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到500~600℃以下出炉,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方式。
目的是细化晶粒、降低硬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消除铸件、锻件及焊接件的内应力。
(2)等温退火等温退火是将钢件加热至 A c3(或A c1)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后,较快地冷却至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鼻尖”温度附近并保温一定时间(珠光体转变区),使奥氏体转变为珠 光体后,再缓慢冷却下来的热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