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 格式:ppt
- 大小:4.28 MB
- 文档页数:34
第三章奥⽒体在冷却时的转变第六节钢在冷却时的转变⼀、共析钢的过冷奥⽒体转变由铁碳相图可知,共析钢从奥⽒体状态冷却到临界点A1点以下时将要发⽣珠光体转变。
实际上,迅速冷却到A1点以下温度时,转变并不是⽴即开始的,在A1点以下未转变的奥⽒体称为过冷奥⽒体。
1.过冷奥⽒体转变曲线(1)过冷奥⽒体等温转变曲线图10—38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共析钢过冷奥⽒体等温转变动⼒学曲线,⼜称过冷奥⽒体等温转变等温图(⼜称TTT图或C曲线)。
图中左边的曲线是转变开始线,右边的曲线是转变完了线。
它的上部向A1线⽆限趋近,它的下部与Ms线相交。
Ms点是奥⽒体开始向马⽒体转变的温度。
由图可以看出,过冷奥⽒体开始转变需要经过⼀段孕育期,在550~500℃等温时孕育期最短,转变最快,称为C曲线的“⿐⼦”。
在⿐温以上的⾼温阶段,随过冷度的增加,转变的孕育期缩短,转变加快;在⿐温以下的中温阶段,随过冷度的增加,转变的孕育期变长,转变变慢。
这是因为共析转变是扩散型相变,转变速率是由相变驱动⼒和扩散系数D两个因素综合决定的(参看第三节)。
过冷奥⽒体在不同的温度区间会发⽣三种不同的转变。
在A1~500~C区间发⽣珠光体转变,转变的产物是珠光体(P),其硬度值较低,在11~40HRC之间;550~C~Ms点区间发⽣贝⽒体转变,产物是贝⽒体(B),硬度值较⾼在40~55HRC之间;在Ms点以下将发⽣马⽒体转变,得到马⽒体(M),马⽒体的硬度很⾼,可达到60HRC以上。
碳素钢的贝⽒体转变温度区间与珠光体、马⽒体转变的温度区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相互之间有重叠。
⼀般认为过冷奥⽒体有了1%的转变即为转变的开始,转变已完成99%即为转变完了。
在转变开始线和转变完了线之间,还可以划出转变量为10%、50%、90%等等⼏条⼤体平⾏的曲线(图中以虚线表⽰)。
转变开始线、终⽌线与A。
线、Ms线之间将等温转变图划分成⼏个区域,各个区域表⽰组织状态及转变量与温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等温转变图TTT 图,C 曲线。
连续转变图CCT 图。
过冷奥氏体转变图是对钢材进行热处理(确定冷却速率)的重要依据。
过冷奥氏体两种转变图0时间温度加热保温连续冷却临界温度等温冷却1. 等温转变图:概貌表示奥氏体急速冷却到临界点A1以下,在各不同温度下的保温过程中,其转变量与转变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也称TTT曲线,因为其形状象字母C,所以又称C 曲线。
共析钢的C曲线两条C 型曲线中,左边的一条与M s共析钢的C 曲线1. 等温转变图: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线线为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线。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右边的一条C 型曲线与M f 线为过冷奥氏体转变终了线。
1. 等温转变图:过冷奥氏体转变终了线共析钢的C 曲线1. 等温转变图:过冷奥氏体区A1~M s间及转变开始线以左的区域为过冷奥氏体区。
共析钢的C曲线1. 等温转变图:转变产物区共析钢的C曲线转变终了线以右及Mf线以下为转变产物区。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转变开始线与终了线之间及Ms线与M线之间为转变区。
f共析钢的C曲线鼻尖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的距离为孕育期,孕育期越小,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越小。
孕育期最短处称为C曲线的“鼻尖”。
对于碳钢,“鼻尖”处的温度为550℃。
共析钢的C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C 曲线左右位置)取决于相变驱动力和扩散这两个因素。
在“鼻尖”以上,过冷度越小,相变驱动力也越小;在“鼻尖”以下,温度越低,虽然相变驱动力增加,但原子扩散越困难,后者是相变的控制因素,因而使得孕育期延长,奥氏体稳定性增加。
1. 等温转变图:存在鼻尖的原因共析钢的C 曲线鼻尖此处的孕育期主要受相变驱动力控制此处的孕育期主要受原子扩散控制(1)含碳量的影响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最稳定,C曲线最靠右。
由共析钢成分开始,含碳量增加或减少都使C曲线左移。
而Ms 与Mf点则随含碳量增加而下降。
1. 等温转变图:影响C曲线因素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的C 曲线比较注意在下图中,与共析钢相比,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C曲线的上部还各多一条先共析相的析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