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1(下)-居住区设计任务书最终稿
- 格式:doc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8
城市设计任务书一城市设计背景:随着成都现代田园城市理念的实施,即将成为成都一区的华阳也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支撑,全力打造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
设计地段位于成都市与华阳县交界处,东临天府大道,西临府南河有着美好的滨河风光,是城乡交接的核心。
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发展机遇将带动该片区的开发建设,具有塑造城市特色空间的潜力。
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成都市某区域城市设计2项目背景该地段位于成都市与华阳县交界处,东临天府大道,西邻府南河,规划功能以住宅为主。
总用地面积:12.3407公顷。
见地形图一、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应满足城市规划编制有关规定和国家、省、市、县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成果需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方案阶段),符合滇中新区与寻甸的实际情况,课操作性强,便于规划管理,指导新区建设。
2、规划应挖掘和提升城市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充分体现整体与局部、现代意识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既考虑全局又注重局部,既体现时代特征又突出地方个性。
3.注意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以及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与整合。
把握人的行为模式和活动规律,展现公共空间场所精神和安全保障,从历史、环境、文化等角度入手,确定清晰合理的功能结构,塑造富有特色的建筑群整体空间形态;4.组织基地内外有效的交通系统,尤其是步行体系与机动车疏散问题的解决;提供安全宜人的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营造错落有致的景观界面。
风格、功能、区域上要相互协调,品味高雅,有艺术特色。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居住功能设有不同大小的高,中,底层住宅用房,解决城市人口居住问题,同时提供安逸,舒适的居住条件。
总建筑面积:166599.45㎡(2)商务办公功能设有大型商场,办公楼,人性商业街。
会所等商务办公空间,提供居民购物,办公等日常生活需要。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带动该片区的经济发展。
总建筑面积:77129.375㎡(3)文化休闲功能设有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博物馆,体育馆,学校等),还设置一些室外休闲娱乐空间。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地址: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锦绣路、永昌路、绿博大道、大有路的区域,地块被玉溪路分为两块居住规划用地。
2.设计范围:规划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主要有道路、绿化、市政、环保等)、规划设计说明,户型、单体建筑平面、立面、底商平面、立面等。
二、设计指标1 、总体规划面积: 132575平方米。
2 、建筑容积率要求:小于2.83 、建筑高度或层数:低于80米4 、建筑层数:住宅以小高层、高层为主。
5、建筑密度:小于22%6、绿地率:大于35%7、人口容量:10000~10500人(以3.2人/户)8 、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可上下浮动20%。
设计要求1、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提出居住区规划的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功能结构、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2、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
每个居住区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
必要时,步行、车行出入口可分开设置。
3、小区内的道路交通系统可分为三级:居住小区级路(红线宽为10-14m,车行道路宽度为5-8m)、住宅组团级路(红线宽为8-10m,车行道为5-7m)、宅间小路(3-4m),另可布置步行道。
各级道路应相互衔接,形成系统。
确定道路平面曲线半径,结合其他要素并综合道路景观的效果。
选定走向与线型,绘出若干典型道路横断面图。
4、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
住房建筑原则上以高层与小高层为主,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
5、分析并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幼儿园、会所、商场等;确定各类公建的规模和布置方式,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型和室外空间场地的设计构思。
公共建筑的配置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公建设施一并考虑。
6、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居住区功能和户外活动场地统筹考虑。
居住区设计任务书第一篇:居住区设计任务书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任务书2某居住区用地平坦,周围大多为居住及配套用地。
该小区用地19721m ,规划居住1874人,建筑密度23%,容积率为2.2,绿地率为30%,住宅平均层数为10层。
小区中,一号楼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二号楼为零居和一居室,两栋楼底层为商业配套。
七号楼、八号楼和五号楼楼层较低,户型较大,居住标准比较高。
三四五号楼南侧为消防通道,小区设有5200 m2的地下车库,其顶板距离地面1.5米。
由于小区位于某市文教科研区的重要地段,住户大多为年轻的知识阶层,整体建筑风格比较简洁明快,景观设计的风格应与建筑相统一,要求简洁、现代,应充分反映出住户的审美取向。
小区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居民休息、活动、交往的需要,设置适当的设施和场地。
同时,该区段地价昂贵,寸土寸金,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土地,既要通过设计提升小区品质,又要注意设计的实用性。
一设计要求:景观设计应满足居民多种户外活动要求;景观布局应适当考虑日照等因素;可以根据设计意图,调整原图中机动车停车位的位置,但保持原有数量不变。
在保持小区消防通道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弱化消防通道的线性形态。
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及消防规范中对绿地的相关要求;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国家无障碍强制性规范。
二设计深度:1.设计总平面图比例1:3002. 主要节点或能反映设计意图的主要区块的剖面2个,比例1:100-1:200,标出关键部位相对标高3. 鸟瞰或者局部透视效果图若干4.简要的设计说明所有图排布在2-3张A1图纸上,平面表达方式建议为电脑线稿,手工上色三计划安排第一次:布置作业,调查第二次:调查讨论,设计一草,要求确定功能布局和基本景观结构第三次二草,方案深入修改第四次三草,方案深入修改,直至定稿第五次正图绘制四交图时间:1月1日上午第二篇:居住小区设计任务书居住小区详细规划与设计任务书2011-2012学年第2学期(城规09班适用)一、教学目的1、培养为大众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和健全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居住环境规划设计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统一的整体概念,探索21世纪的人居环境。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班级:建筑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系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一.基地见附图,占地10公顷左右。
二.课程要求1.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条例、定额指标,依据基地的综合环境现状,结合当地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水平,学习拟定适宜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技术经济指标。
2.熟悉分析基地建设条件、基地与周边环境关系的方法,使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与基地周边环境有机融合。
3.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具备居住小区设计的基本能力。
在规划中处理好建筑、道路、绿地、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满足居民文化教育、体育健身、购物交往、游憩娱乐等活动要求。
体现绿色、方便、舒适、安全、经济、实用的规划设计理念。
4.鼓励对生态危机、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等社会、经济、环境问题进行思考。
运用规划设计方法,在改善生态环境、延续地方文化、创造适宜居住环境、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居住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三.主要技术指标1.低层小区:容积率0.7左右,绿地率>30%,建筑密度<30%2.多层小区:容积率1.5左右,绿地率>30%,建筑密度<30%3.高层小区:容积率2.0左右,绿地率>30%,建筑密度<30%4.其余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公建指标根据规范计算自行拟定。
四.图纸成果(规格594cm*841cm 数量共3张)1.分析和构思说明图(1:2000或自定)现状分析和构思分析图构思简要文字说明(300字)住宅选型平面2.规划总平面图(1:1000)3.表现图小区全景鸟瞰或轴测主要街景立面局部小透视五.教学进度安排六.参考书目《居住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指导丛书)重庆建筑大学朱家谨编著建工出版社;《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居住区规划设计图集》邓述平王仲谷建工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3)建工出版社;《十年住宅设计精选》程述成建工出版社有关杂志:建筑学报住宅科技城市规划建筑师等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区设计任务书居住区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专业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的意识,使学生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通过本次设计,初步掌握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与理解,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
3、做到功能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具有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内涵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规划用地位于xx大学附近,图形见后。
要求结合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空间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实惠的现代化居住小区。
设计适宜的住房类型,适宜的住宅组群。
住宅应功能合理,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采光、通风条件。
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
户型设计以高层(16层以上)为主,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
在顺应房地产市场的同时还要能够导引市场需求,帮助人们形成新生活、新思维。
2、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用地详见附图,附图用地面积约10公顷,四周现状如图。
其中,西边为北顺城街北路,北边为凤仪街,东边与南边为108国道。
规划区域为以上3条干道围合的近似不等边四边形。
(2)、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提出居住区规划的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功能结构、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3)、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
居住区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
必要时,车行、步行出入口可分开设置。
(4)、小区内的道路交通系统可分为三级:居住小区级路(红线宽为7—9,车行道宽度为4—5)、住宅组团级路(红线宽为5—7,车行道为3—4)、宅间小路(2—3),另可布置步行道。
居住区(⼩区)规划设计课程任务书、指导书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任务书、指导书陈扶云编写⽬录⼀、居住组团设计任务书(⼀)1. 设计内容2. 图纸要求3.时间安排⼆、居住⼩区设计任务书(⼆)1. 设计课题2.建设⽤地3.设计条件4.设计成果5.时间安排三、居住组团规划设计课程指导书(⼀)1.设计步骤2. 图纸内容深度要求3.参考图集及资料四、居住区⼩区规划设计课程指导书(⼆)1.设计步骤4-1-1 构思4-1-2 进⾏结构分析图的设计4-1-2-1 ⽤地功能分区4-1-2-2 道路⽹布置4-1-2-3 绿化后组织4-1-3 住宅单元设计4-1-4 住宅组团布置4-1-1-1 住宅类型不同处理4-1-4-2 居住组团布置形式4-2 图纸内容深度要求4-2-1 功能分区4-2-2 住宅公建的布置4-2-3 效果图4-2-4 绿化规划图4-2-5 编写规划设计说明书4-2-5-1 规划意图4-2-5-2 有关指标4-3 参考图集及资料居住⼩区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1、该居住⼩区为昌北开发区详细规划的第⼀期⼯程,占地⾯积为22公顷。
2、规划现状图(图⼀)3、第⼀期居住组团的⼏项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总⾯积为:22公顷总建筑⾯积为:264150平⽅⽶住宅建筑⾯积为:247500平⽅⽶公共建筑⾯积为:16650平⽅⽶居住⼈数:16042⼈居住户数:4583平均每户建筑⾯积为:54平⽅⽶住宅平均层数为:5层居住建筑⾯积密度:11250平⽅⽶/公顷居住建筑净密度:1200平⽅⽶/公顷⼈⼝⽑密度:729⼈/公顷平均每⼈绿化⾯积为:1.5平⽅⽶公共建筑指标:邮电、银⾏:1200平⽅⽶各类商店(菜场、饭店、修理、服务、粮店等):4200平⽅⽶托⼉所(1-2所):1200平⽅⽶幼⼉园(2所):2000平⽅⽶⼩学16班(1所):5200平⽅⽶卫⽣站:250平⽅⽶⽂化娱乐:1500平⽅⽶废旧物质回收站:800平⽅⽶会所:1800平⽅⽶合计:16650平⽅⽶⼆、图纸要求1.1/200住宅单元设计平、⽴、剖⾯图2.1/1000居住⼩区规划图3.居住⼩区中⼼鸟瞰图⼀张(表现图)4.结构分析图(⽤地功能分区、道路⽹布置)5.⼩游园平⾯设计图6.说明书(规划)三、时间安排:三个星期第⼀阶段: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完成结构分析图。
浙江农林大学建筑学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1一、课程名称及阶段教学目标1.1课程名称——《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1.2阶段教学目标(1)培养处理单个建筑与群体建筑、建筑群体布局与道路系统、建筑与场地、建筑与绿化环境之间的能力,完成从住宅单体的建筑设计(住宅设计)——→简单建筑群体+简单环境组合(住宅设计中总平面布置)——→复杂功能建筑群体+复杂环境组合(居住小区规划)的高年级规划设计教育过程,提升学生认知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能力,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2)了解我国的居住区发展历史、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巩固和加深对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3)初步了解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在内的相关城市规划规范在规划设计的要求与作用。
(4)提高手绘及计算机绘制设计图纸能力,合理运用图、文及口头介绍等多种方式来综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2.1概况本项目用地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古固寨镇。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北纬35°18′,东经113°54′,南临黄河,与省会郑州、古都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安阳毗邻;西连煤城焦作,与晋东南接壤;东接油城濮阳,与鲁西相连。
新乡市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原城市群及“十字”核心区重要城市之一。
现辖12个县(市、区),总面积8249平方公里,总人口591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
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管理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中国企业成长环境十佳中小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和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连续三届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居住区规划设计完整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良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谐宜居的社区。
本文将以____字篇幅,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选址和土地利用规划1. 选址:优先考虑距离城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区域。
这样便于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压力。
2.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居住区的用地比例,确保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区域的平衡发展。
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的绿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三、社区布局与交通规划1. 社区布局:以功能分区为主,将居住区划分为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商业服务区和休闲娱乐区。
同时,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综合配套设施,合理规划社区内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2. 交通规划: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合理规划社区内的地铁、公交线路,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同时,保证社区内道路的连通性,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四、住宅区规划设计1. 住宅布局:以小区为单位,规划出合理的住宅单元,保证每个住宅单元附近都有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注重社区的人文景观设计,使小区环境美观宜人。
2. 住宅类型:结合实际需要,规划不同类型的住宅,包括公寓、联排别墅和独立别墅等。
确保住房供应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 公共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社区健身器材、篮球场等。
这些设施能够促进邻里关系的融合,增加居民的社交活动。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1. 教育设施:规划社区内的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等。
确保居民的子女能够就近上学,减少通勤时间和家长的精力负担。
2. 医疗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医疗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诊所等。
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少外出就医的时间和费用。
3.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图书馆、文化中心和博物馆等。
居住区综合设计一、课程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1、起止时间:10-13周2、进度安排:二、项目基本情况该小区位于主导风向为某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的徐州,属二类气候区,寒冷地区。
地形方正,地势基本平整。
四面临街,均为城市支路。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占地面积:15公顷2、人数:5000 平均每户3.5人3、建筑容积率1.454、建筑高度或层数≤62.0米(西侧限高62.0米,东侧限高66.0米)区内住宅以6层为主,低多高层搭配设计。
5、总建筑面积:不限6、停车位要求:机动车停车位包括小区住户停车车位、商务酒店及小区商业配套所需停车车位、其他临时停车车位。
①小区住户机动车停车位按标准小型车位设计,数量按小区设计住宅户数1:1.5比例确定;②小区商业配套所需机动车停车位数量按100辆考虑;③其他临时停车位数量按100辆考虑;7、绿地率:不小于30%。
四、项目定位1、客户定位:客户群主要集中在35-50岁之间,以二次置业为主,在企业工作的管理阶层和高级职员以及政府官员。
2、建筑风格:在建筑外立面的一些主要部位通过一些传统的中式设计手法如对中式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外立面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精心选择和设计,体现“尊贵的”、“伟大的”、“精制的”、“可以传承的”的建筑品质。
3、主题定位:自行设计某种景观文化主题,倡导自然生活理念,通过对会所等物业管理项目的精心设置全方位诠释这一体现休闲、时尚的生活方式。
五、规划原则1、详细规划,确定规划结构,深入考虑空间环境的序列,功能、道路、绿化景观及公建系统的布置以及景观风貌,进行公建和住宅组团的详细布置。
2、建筑总体布局、造型、色彩应注重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周围地块的关系;3、应合理处理商业、会所、环境场地之间的关系。
商业、会所及商务酒店不仅为小区住户服务,还要对外经营,应具有开放性,而居住区将实行封闭式管理,私密性较强,两者在地域布置上应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
注意处理各种建筑空间的有机组合、过渡,做到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个人空间的私密性。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书范本1: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书1. 背景1.1 目的本书旨在规划设计一个高品质的居住小区,提供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和期望。
1.2 背景该居住小区位于城市发展新区,面积约为100亩,预计将建设为综合性小区,提供住宅、商业、公共配套设施等功能。
为确保小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制定详细的书来指导整个过程。
2. 目标2.1 总体目标规划设计一个现代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居住小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2.2 具体目标2.2.1 区域规划设计目标- 合理划分不同用地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区。
- 设计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确保良好的交通连接和流动性。
- 充分利用地形、景观等优势资源,打造宜居的自然环境。
2.2.2 建筑规划设计目标- 设计适应不同居民需求的住宅单元,包括多种户型和面积的住宅。
- 提供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等。
- 设计合理的商业区域,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等需求。
3. 内容3.1 区域规划设计3.1.1 土地利用规划- 划分不同用地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区等。
- 合理安排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确保充足的绿地和公共空间。
3.1.2 道路交通规划- 设计合理的道路网络,包括主要交通干道和次要道路。
- 考虑交通流量和车辆安全性,确保交通畅通和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3.1.3 自然环境规划- 利用地形、景观等优势资源,打造宜居的自然环境。
- 设计合理的绿化、景观、水域等元素,增加小区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3.2 建筑规划设计3.2.1 住宅区规划设计- 设计多种户型和面积的住宅单元,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 考虑户型布局、采光、通风等方面的因素,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3.2.2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设计- 设计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 注重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可达性,确保居民的便利性。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建筑设计技术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4.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实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
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
(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低层住宅及多层单元式住宅,局部可布置小高层),面积控制在50—120M2/户(低层独立或联立式可适当增加面积)。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
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年 11 月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本次规划的住宅小区位于苏州高新区,基地原为建于80年代的三元二村,总用地面积约为25公顷,南临临城市干道干将路,东至城市河道,北临城市干道金门路;西抵西环路高架。
该地段河道纵横,地理位置优越。
随着城市更新的逐步推进,基地内现状居住建筑面临拆迁改建,拟升级成以“互联网+背景下居住空间变革”为主题的现代化生活居住区。
二、规划设计总体要求1、对基地现状作调查,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探求合理方案,并提出相应规划设计图纸(包括说明、规划指标等)。
2、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居住生活方式变革进行调查研究,居住区规划设计在尽量合理利用地块固有的景观生态及文化元素基础上,回应新生活方式的居住空间需求。
3、规划方案应符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该区域城市规划的有关要求。
规划方案应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合理,环境美观舒适。
建筑布局与设计应具时代感与标志性,建筑风格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并能充分尊重与利用现有条件。
4、本小区位于苏州高新区核心发展轴上,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将吸引以改善型需求为主的居住群体,规划布局应从户型,公共设施,景观布置等方面考虑居住对象的需求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以及建成后的管理都应该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较多地应用新技术,采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6、规划设计及建设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和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有关规定。
三、地块控制条件1、土地用途:二类居住用地(R2)。
2、用地面积:约25公顷。
3、建筑密度要求:≤25%。
4、容积率要求:2.05、绿地率要求:≥35%。
6、建筑高度要求: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
7、建筑退缩要求临主要城市道路红线≥10米,水体≥5米。
其他均按建筑设计规范及消防规范的要求后退用地红线。
8、建筑间距:用天正等计算机软件辅助计算,同时还应符合我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及相关建筑防火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五)任务书题目名称: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编号:114100078指导教师:秦楠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动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
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
(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可在小户型住宅、生态住宅及节能技术、适应性及可变性、标准化及多样化等方面做探索。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
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居住区详细规划任务书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培养学生的最后教学环节。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使同学们通过毕业设计提高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四年所学的知识做出系统的总结。
并培养同学们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毕业设计,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同学在熟悉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规范,结合当地的历史文脉、地方风貌、风土人情、建筑形式和空间环境等,完成规划设计,并绘制相应的设计图。
二、设计时间安排1、设计准备阶段1周2、方案设计阶段 4 周3、规划设计阶段9 周4、答辩前准备及答辩答辩时间为6月中旬合计14周1 设计要求与条件1.项目概况居住区规划是为居民经济合理的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居住区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区内各项建设做好综合全面的安排,并且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文化背景、经济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物质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同时注意近远期的发展。
为了早日将“水在城中走,城在水中游”的美丽画卷变成现实,西宁市秉承“治宁方略,水为大政”的战略思路坚定地“治水”,目前“清水入城”重大工程的子项目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工程已经启动,西宁市将努力把北川河流域打造成具有“高端休闲、商务配套、旅游服务”产业功能的西宁后花园。
北川河是湟水河一级支流,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工程不仅要大大提高防洪能力,而且要彻底改变北川河周边脏乱的环境面貌,建设一个山水与人文交融、灵动与活力迸发并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山水花园式新城区。
为此进行此次规划设计。
2.规划范围此次居住区规划用地范围位于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工程南端,即北起宁兴二路,南至宁兴三路,西邻宁张路、东至川河西路,总计约22公顷。
3.现状条件3.1用地概况用地内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现状用地较为平坦。
城市规划原理Ⅰ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城市规划三年级上学期设计作业)2013 . 10一、主题:郑州东区龙湖湾居住小区详细规划二、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步骤与方法,在居住区的规划构思、建筑群体空间表现、景观环境及设施安排等方面均有所提高,提升学生的概念创新、方案构思与成果表达等规划设计综合能力,加深对城市详细规划原理的理解。
2、训练学生感知城市住宅房地产市场发育状况与动态,了解居民的居住需求与意愿,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意识,并加深对人、建筑、居住区、城市及环境的系统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同时锻炼社会交往、群体协作的综合工作能力。
3、鼓励学生查寻现有居住区规划模式、住区景观及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房地产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规划设计中大胆探索,寻求创新与突破。
三、设计要求1、设计宗旨以人为本,从城市整体环境入手,综合分析、研究居住小区的规划结构、功能布局、交通及景观环境,在土地资源的限制条件下,使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达到最优化程度,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2、设计目标·以人为本,以人性化的空间环境营造,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塑造“安全、清洁、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宽敞、阳光、安静、文明”的生活质量,实现有归属感的社区氛围。
·住宅户型设计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相吻合,适应居民的不同弹性需求。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也应满足多样性、可选择性。
·环境设计一方面要尊重城市社会环境(包括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特色),注重创造适应各类人际交往的场所空间,一方面要尊重地域自然特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亲密关系。
·整体设计应符合艺术审美原则,在形体空间、比例尺度、材质色彩上相互协调,体现地方特色。
3、规划指导思想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郑东新区龙湖湾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龙湖湾地区将建成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园,生产环节无污染,无噪音,低碳绿色环保,其他配套设施(如商业,金融服务,餐饮,医疗,文化,教育等)均应遵照此项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1(下)-居住区设计任务书最终稿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肖哲涛、刘静霞、吴怀静、宋亚亭、宋海静、田伟丽
适用于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
1.课程设计题目:
城市规划设计1(下):居住区设计
2.立题目的和意义:
本设计要立足现代城市规划的原则,重点塑造片区特色,深化完善景观系统,对片区内土地使用、空间形态、建筑形体、广场绿地、道路交通、环境小品及人文活动场所等进行详细安排与设计。
基地周边环境比较复杂,考虑到未来人口聚集的因素,将基地各项功能进行合理布局。
按照上位规划要求,设计应该重视城市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满足高档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基地商业价值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3.技术条件:
基地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东接老城区,西接荥阳市,南邻马寨镇,北临高新技术开发区,
是郑州市主城区向西门户。
规划区位于郑州市西片区须水镇内,向东紧邻西三环和南水北调干渠,向西距常西湖新区3公里,是西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副中心。
规划的具体范围为:东至渠南路,南至芳菲路,北至陇海铁路南侧规划的顺达路,西至凯旋路,总用地面积为66.97公顷。
依据须水镇总体规划,地块内部共有五种用地,分别为康体娱乐、商业、居住、教育、绿地。
基地现状多为村庄建设用地,部分土地已开发利用,内部人群以常住村民和少量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由于靠近城市,村庄内部已接近城中村的形式。
基地现状周边条件较为复杂,东边紧邻南水北调干渠,西边常庄水库,内部有贾鲁河穿越。
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河南省及郑州市的有关法规、规范、规定,必须符合城乡规划部门的规划要点及符合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
在《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郑州市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指导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控制如下:
(1)容积率:娱乐康体4.0以下,商业5.0
风格特征,空间的出入口、流线的研究,提出空间系统组织、功能布局、形态设计、景观组织、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4)建筑群体形态设计:建筑群体组合要综合考虑形态、造型、位置、尺度、体量、层次等因素;
(5)景观设计:绿地应不低于30%的要求布置,并尽可能地增大绿地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包括垂直墙面、屋顶等,扩大绿化覆盖率,提高绿化质量;
4.设计图纸要求:
(1)简要设计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说明应包括背景分析、现状基础资料分析、策划分析、规划设计理念、空间形态等内容;并有具体的技术经济指标的数字,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位和不同种类的建筑面积等。
(2)总平面图(1/2000)
(3)局部地段详细总平面图(1/500—1/1000)(4)道路系统规划图
(5)绿地系统规划图
(6)开放空间规划图\功能分区图、规划结构图、前期区位分析图
(7)总体鸟瞰图
(8)其它现状分析、策划分析、理念分析等相关分析图纸
(9)所有设计图纸均为标准A1尺寸(841mmX594mm),符合制图标准与规范,在每张图纸上注明设计名称、页数、指导教师姓名、设计人姓名、班级、学号、设计日期。
(草图用A2拷贝纸)
5.详细工作时间安排:
(1)第9周
讲解任务书、讲解相关设计要点,收集相关
优秀案例(A2拷贝纸);
(2)第10—11周:一草
实地调研参观设计地块,做详细纪录,现场
分析,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内容有图片、文字,内容不能重复,制作调研报告ppt并
汇报;进行方案初步构思,方案初步构思应
该通过前期现状、策划等相关分析,确定规
划定位,完成规划结构、道路交通等初步设
计构思。
(3)第12—13周:二草
确定规划结构,细化总平面、道路交通
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图纸。
(4)第14周:三草
确定总平面,细化局部地段详细总平面
图、以及局部地段道路交通规划、绿地
系统规划等图纸;并完成整体鸟瞰和其
它相关分析定稿图。
(5)第15-16周:绘制正图,完成全部正图制作及提交,基本要求是手绘成图。
规划成果提交时间:2015-12-17 上午11:30
6.参考书目和规范: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场地设计》(多本)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20589-98)
《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