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空间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2
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的空间定位一、经纬网的区域定位经纬线是高考考查区域地理时最基本的要素,每一条经纬线的数值变化都反映了地理区域的变化。
在复习过程中,总结一些重要经纬线及其所经过的地区,进而以点线带面,掌握整个区域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一)中国地理的区域定位1.主要经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80°E经线依次穿过: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脉、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90°E经线依次穿过: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东缘、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罗布泊、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藏北高原、唐古拉山脉、藏南谷地、喜马拉雅山脉10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西部、祁连山脉、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滇南谷地11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陕南谷地、巫山、雪峰山西侧、两广丘陵西侧、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12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丘陵、黄海、太湖平原、浙闽丘陵、台湾岛西侧130°E经线依次穿过:三江平原、长白山2.主要纬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北回归线穿过:云贵高原南部、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峡、台湾山脉30°N纬线穿过:喜马拉雅山、藏南谷地、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舟山群岛、东海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50°N纬线穿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黑龙江3.重要的经纬线交点北回归线和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滇南谷地、西江中部平原、台西平原西缘30°N和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藏南谷地北缘、横断山区、巫山以南、钱塘江口西南40°N和80°E,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塔里木盆地西缘、罗布泊、河西走廊北部、鄂尔多斯高原、渤海50°N和120°E的交点为:大兴安岭西北部4.主要地形单元的经纬度范围青藏高原(78°E一103°E,28°N一38°N)内蒙古高原(100°E一120°E,40° N一45° N)黄土高原(105°E一115° E,35° N-40°N)云贵高原(100° E一110° E,23° N一28° N)东北平原(120°E一135°E,40° N一50° N)华北平原(115°E一120° E,33°N一40° N)长江中下游平原(110°E一120°E,28°N一33°“N)塔里木盆地(75°E一90°E,35°“N一43°N)准噶尔盆地(85°E一90°E,43°N一47°N)柴达木盆地(90°E一98°E,36°N一38°N)四川盆地(103°E一108°E,28°N一33°N)(二)世界地理的区域定位1.重要经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0°经线依次穿过:大不列颠岛、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阿特拉斯山脉、撤哈拉沙漠、几内亚湾30°E 经线依次穿过: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德拉肯斯山脉60°E 经线依次穿过:乌拉尔山、图兰平原、伊朗高原、阿拉伯海90°E 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天山、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120°E 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东侧、大兴安岭、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中下游平原、台湾海峡、马来群岛、维多利亚沙漠150°E 经线依次穿过:东西伯利亚山地、日本以东洋面、大分水岭180°经线依次穿过:白令海、太平洋中部、新西兰以东洋面150° W 经线穿过:美国阿拉斯加120° W 经线穿过:北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90°W 经线依次穿过:哈得孙湾、苏必利尔湖、密西西比河平原、墨西哥湾、中美洲60°W 经线依次穿过:格陵兰岛西侧、拉布拉多半岛、奥里诺科河口以东、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30°W经线依次穿过:格陵兰岛、大西洋中部2.主要纬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0°纬线依次穿过:几内亚湾、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南回归线依次穿过:纳米布沙摸、南非高原、维多利亚沙漠、大分水岭、安第斯山脉、拉普拉塔平原、巴西高原南部北回归线依次穿过: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恒河三角洲、我国华南、台湾岛中南部、墨西哥高原40°N纬线依次穿过: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里海、卡拉库姆沙摸、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本州岛北部、美国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60°N纬线依次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波罗的海、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哈得孙湾、拉布拉多半岛北部3.重要经纬线的交点0°纬线与0°,30° E,120° E,60° W的交点分别为:几内亚湾、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南回归线与30°E,120°E,150°E,60°W的交点分别为:南非高原东侧、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大分水岭、拉普拉塔平原北回归线与0°,30°E,60°E,90°E,120°E,90°W的交点分别为:撒哈拉沙漠西部、尼罗河谷西部、阿拉伯海、恒河三角洲、台湾海峡、墨西哥湾40°N纬线和0°,30°E,60°E,90°E,120°E,120°W,90°W的交点分别为: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小亚细亚半岛、卡拉库姆沙漠、塔里木盆地东部、渤海北部、密西西比平原北部60°N纬线与30°E,,60°E,90°E,120°E,150°E,180°E,150°W,120°W,90°W的交点分别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东西伯利亚山地南部、白令海、阿拉斯加南部、马更些河南部、哈得孙湾4.主要大洲的主体经纬度范围除了要记住这些重要的经纬线的交点外,还需记住一些大陆所跨的主体经纬度范围:如亚洲(50°E——150°E,10°N——70°N)、欧洲(0° E——60°E,40°N——70° N)、非洲(20° W——40°E,30°S——30°N)、大洋洲(110°E——150°E,15°S——35°S)、北美洲(70°W——120°W,30°N——70°N)、南美洲(40°W——80°W,10°N——40°S)。
世界分区定位研究研究一:各大洲、国家的控制经纬线(控制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1.亚洲:30°E ;90°E ;120°E ;北回归线;30°N ;40°N ;60°N 。
30°E 控制黑海土耳其海峡(欧洲波罗的海东岸、巴伦支海); 90°E 控制恒河三角洲、拉萨、乌鲁木齐、亚洲高压、西西伯利亚平原; 120°E 控制中国东部、勒拿河;北回归线控制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口、恒河口、珠江河口。
30°N 控制阿拉伯河口、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40°N 控制土耳其海峡、里海、帕米尔高原、渤海、朝鲜半岛、日本海; 60°N 控制乌拉尔山、俄罗斯“毕业了”三条河流、白令海。
2.欧洲: 0°;10°E ;30°E ;40°N ;50°N 。
3.非洲:0°;30°E ; 45°E ;0°;30°N ;30°S 。
4.北美洲:90°W ;120°W ;30°N ;50°N 。
5.南美洲:60°W ;0°;30°S ;50°S 。
6.大洋洲:120°E ;150°E ;30°S ;40°S 。
7.南极洲:60°W (南极半岛);南极圈(长城站、中山站)8.南极圈:南极大陆外围。
北极圈:欧亚大陆北部、北美北部。
9研究二:世界分区定位研究 1.东亚及其日本的定位研究 点:120°E 、140°E 和40°N 的交点、120°E 、和30°N 的交点。
三个交点一在渤海,二在本洲北部、三在杭州。
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特点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第三大国家,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处于北半球的东部。
中国陆地东临太平洋,西界与14个国家接壤,南连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北通俄罗斯、蒙古和朝鲜。
中国地理位置独特,具有多样的地理特点。
首先,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平原、高山、丘陵、盆地、河流等多个地理类型。
其中,中国拥有特长于农业的养分丰富的平原地区,如长江和黄河流域,提供了广阔的耕地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此外,中国还拥有世界著名的盛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和金属矿产的地区,为工业和能源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其次,中国地理位置的多样性导致了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西部则主要是高原和山地,气候类型各异,有高寒气候、干旱气候和沙漠气候等。
这种气候差异带来了不同的植被和动物物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生态系统,如亚热带森林、草原、沙漠和湖泊。
第三,中国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全球的投资和贸易。
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亚和中亚之间的交通枢纽,连接着世界上主要的陆上和海上贸易路线。
中国的港口和陆路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发达,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
同时,中国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还使其在地缘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认识中国地理位置与特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边界、地貌、气候、生态系统以及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地位。
这些特点和位置的独特性使中国成为一个多样而重要的国家。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东临东海和黄海,南界琼州海峡与南海相望,西濒中亚的帕米尔高原和阿尔泰山脉,北至东北平原和阴山山脉,同时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高山地带。
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东临太平洋,是连接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桥梁。
它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相邻,地处世界经济发达地区,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
中国的地理位置还使其成为气候、生态和地质多样性的宝库,有世界上最大的冰川、高原和河流。
中国的地貌特征丰富多样,包括了平原、高原、山脉、丘陵、湖泊、河流等。
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是广大的平原地带,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这些平原地区非常适合农业发展,拥有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资源。
中国的西部则是高原地区,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这些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较为险峻,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植物物种。
中国还拥有众多的山脉,著名的有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秦岭、太行山等。
这些山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壮丽的自然风景,还对中国的水资源和气候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中国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达到了8844.43米,是世界著名的登山胜地。
除了山脉和平原,中国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著名的有长江、黄河、西湖、洞庭湖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重要支撑。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总的来说,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非常丰富多样,这使得中国既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国家。
专题一空间定位一.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洲大陆A、中国海陆位置:我国位于_____半球和_____半球_____东部,_____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面积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位。
在下图中填出我国的临国。
中国临国位置:省区临国个数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我国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其中内海有_____、_____,边缘海有_____、_____、_____,为此我国还有六个隔海相望的海上临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理坐标定位法(绝对定位法)解题中往往需要确定(判读或计算)地理坐标,常见的方法有:①直接从(区域)经纬网图中读出经、纬度;②利用时间求经度(时间差-经度差);③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求纬度(公式:H=90°-纬度距);④利用实地距离估算经度差和纬度差(110千米110千米•cosφ) 。
A、中国四至点位置:B、中国经纬度大致范围:C、重要经纬线:三.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通过其面积、突出的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它的区域位置。
包括河流、山脉的走向、长度,河流的源地、注入的海洋,大洲、世界分区、世界主要国家、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面积大小、轮廓形状等。
A、填注各省区名称:B、填注各省区简称及其重要山脉名称:C、填注下列湖泊名称:D、填出图中37条河流的名称1 23 45 67 8 9 11121314151617181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29303132 333435 3637E、我国的国际河流、国界河流(找出并完成表格)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
地理中国介绍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地理景观和多样性的地形特征。
从北方的辽宁到南方的海南,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到东部的华北平原,中国的地形变化多样,独特而迷人。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以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临大海,西濒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这个庞大的国家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的地形和地貌。
中国的地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其气候形态和自然环境。
北方的河北、内蒙古等地主要是平原和山地,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
西部的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且干旱,同时也是亚洲水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南方的广东、海南等地气候温暖湿润,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相对常见。
其次,中国的地理特点对其国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农业大国,地形和地貌的各异导致了不同的农业模式。
南方的温暖湿润气候适宜水稻、茶叶等作物的种植,而北方的干旱气候限制了农作物多样性,主要以小麦、玉米等为主。
此外,中国的山水资源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黄山到长江三峡,从敦煌莫高窟到西藏布达拉宫,中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在中国的地理介绍中,还不能忽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
从煤炭到铜矿,从稀有金属到石油天然气,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的分布与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
例如,中国北方的山西、河北等地区是煤炭资源的重要产地,而沿海地区则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重要开采区。
最后,中国的地理特点也对其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影响。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城市和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成为其地理特点的体现。
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是工商业集中的地方,而西部地区则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迎来了城市化的机遇。
地理条件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综上所述,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这些特点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从农业生产到旅游业的发展,从矿产资源的开采到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地理特征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有壮丽的山脉、广袤的平原、丰富的水域和独特的气候。
本文将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临欧亚大陆,南临印度洋,北濒北冰洋。
东、南、西三面环海,南海、东海和黄海是中国主要的海域。
中国还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朝鲜、俄罗斯、越南、蒙古等国家。
自然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非常明显,从地貌、气候、水系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
地貌中国的地貌非常多样,主要可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和山地等。
中国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也有雪域高原、水草丰美的内蒙古大草原和风景秀丽的丹霞地貌。
气候中国的气候类型也非常多样,从亚热带、温带到寒带等气候区域都有。
中国的气候地带横跨东西六千公里,南北五千公里。
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
中国南方雨水充沛,北方雨量较少。
中国还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春夏秋冬分明。
水系中国的水系非常发达,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资源。
中国有长江、黄河、珠江、辽河等重要河流,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巴音布鲁克等大型湖泊。
中国还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赛里木湖,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人文地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赋予了中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包括多元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农耕文明和现代的城市文化等。
民族文化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饮食和传统习俗。
其中汉族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边疆地区。
农耕文明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灿烂的文明。
中国的农耕文明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手工业和贸易,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市文化中国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这些城市不仅是现代化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教育和旅游的重要地区。
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丰富地理资源的国家。
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使用方位及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展开论述。
一、自然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中国自然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的农业、工业、交通和能源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 农业利用方位和地理位置中国自然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的土地广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北方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南方则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
西南地区的高原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
此外,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中心,有利于国内外农产品的运输和贸易。
2. 工业利用方位和地理位置中国自然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对工业发展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东部地理位置靠近沿海,便于海上贸易和资源运输。
长江流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水路和铁路交通发达,有利于原材料的供应和成品的运输。
3. 交通利用方位和地理位置中国的自然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影响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了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
陆地上,中国通过铁路和公路网络连接东南亚、中亚和蒙古等国家。
水上,中国的河流和运河系统为内河和海上交通提供了便利。
4. 能源利用方位和地理位置中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自然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直接影响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南方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北方则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
同时,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热带和火山带,为地热和地热能的开发提供了条件。
二、人文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中国的人文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对于人们的生活、文化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居住和生活方位和地理位置中国的人文地理的使用方位和地理位置决定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方式。
小学三年级社会教案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一、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字数:约1000字)我国位于东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首先,我国东临太平洋,总面积7,694,000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同时,中国东南濒临黄海、东海,西南部邻近南海,南部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接壤。
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中国许多独特的地理优势。
其次,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有高山、丘陵、平原、台地、盆地以及海洋等地形类型。
山脉主要有长江中下游的巴山蜀水、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
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台地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沿海地区。
盆地则广泛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
还有我国海域广阔,拥有东海、南海、黄海等重要海域。
最后,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山区有大量的森林、水能等资源,平原地区则有肥沃的农田资源,并且沿海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发展潜力。
以上是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一个简要介绍,地理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字数:约1000字)我国的行政区划是指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以便于管理和统筹发展。
首先,我国的行政区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分为四级:省级行政单位、地级行政单位、县级行政单位以及乡级行政单位。
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地级行政单位包括333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单位有2837个县;乡级行政单位则有40000多个乡镇。
其次,我国的行政区划还包括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是在我国大陆法治体系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管理形式,主要指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再次,我国的行政区划还涉及到民族自治地区。
民族自治地区是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特殊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而设立的,主要有5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最后,我国的行政区划不仅以行政区域为划分依据,还考虑到了经济、社会和民族等因素。
中国地理填图集一、填写特殊的经线与纬线的度数二、填写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填写省级行政中心名称四、填写五类地形名称五、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六、中国地理空间定位 训练一: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的重要城市训练一: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的重要城市训练二: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所在的地形区训练二: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所在的地形区●40ºN 116ºE ●40ºN 120ºE ●40ºN 113ºE ●40.5º110ºE ●40ºN 95ºE ●44ºN 88ºE ●46ºN 127ºE●47ºN 125ºE●35ºN 114ºE ●34ºN 109ºE ●36ºN 104ºE ●30ºN 92ºE ●31ºN 104ºE ●20ºN 110ºE ●30.5º120ºE ●2222ººN 114ºE ●31ºN 114ºE ●23.5º104ºE ●25ºN 103ºE ●23.5º113ºE ●25ºN 122ºE ●23.5º117ºE ●2727ººN 107ºE ●23ºN 108ºE ●38ºN 107ºE ●40ºN 85ºE ●39ºN 100ºE ●41ºN 108ºE ●45ºN 85ºW ●34ºN 108ºE ●30ºN 105ºE ●45ºN 125ºE ●35ºN 115ºE ●31ºN 122ºE ●37ºN 95ºE ●37ºN 102ºE ●25ºN 103ºE ●27ºN 99ºE ●38ºN 110ºE ●42ºN 110ºE ●23ºN 114ºE ●36ºN 112ºE 训练三: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所在的山脉训练三: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所在的山脉训练四: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所在的河源与河口的名称 训练五: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所在的湖泊名称训练五: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所在的湖泊名称训练六:写出下列经纬线交汇处所在的近海、海峡或海湾●46ºN 120ºE ●43ºN 130ºE ●41ºN 110ºE ●38ºN 113ºE ●38ºN 111ºE ●36ºN 106ºE ●34ºN 108ºE ●33ºN 108ºE ●31ºN 110ºE ●27ºN 111ºE ●27ºN 117ºE ●23.5º121ºE ●37ºN 100ºE ●38ºN 106ºE ●43ºN 85ºE ●35ºN 85ºE ●48ºN 90ºE ●35ºN 95ºE ●33ºN 90ºE ●31ºN 121ºE ●35ºN 96ºE ●38ºN 118ºE ●35ºN 115ºE ●24ºN 104ºE ●32ºN 120ºE ●34ºN 118ºE ●29ºN 117ºE ●28ºN 114ºE ●25ºN 104ºE ●45ºN 132ºE ●38ºN 120ºE ●35ºN 125ºE ●30ºN 123ºE ● 23.5º120ºE ●22ºN 110ºE ●20ºN 108ºE A ;B ;C ;D ;E ;F 。
第1课时中国的地理位置复习目标1.中国疆域的地理意义2.中国主要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3.中国地理的眼及其基本的地理环境知识大纲1.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1)中国的海陆位置及其地理意义①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②地理意义:✿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只在高山地区有终年冰雪带。
✿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使我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为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濒临太平洋是我国东部深受海洋的影响,雨量充足利于农业的发展。
✿便于发展海洋业及海外各国的交往。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和欧洲陆上往来,有利边境贸易。
(2)中国疆域的四极①最北点: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②最南点: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3°51′③最西点;新疆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部,东经73°22′④最东点: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的耶字界碑东南(3)中国疆域的相对位置①陆上邻国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②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4)行政区划①三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②省级行政区:省(23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4个)、特别行政区(2个)③各省级行政区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见地图)2. 主要经纬线(1)中国主要的经纬线分布经线80°E 天山、塔盆、昆山、青藏高原西部、喜山(印上游平原、德干、斯岛)90°E 阿山、吐盆、青高中、柴盆西边、喜山(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100°E 内高西、河廊、祁山、青海湖、横断山脉(中南半岛、马半岛、苏岛)110°E内高中、黄河、黄高、渭平、秦岭、巫山、长江三峡、雪峰山、西江、雷州半、海南岛、南海(马来群岛)120°E兴安、东华平界、渤海、山东半岛、黄海、长三角、浙闽丘、台海峡(马来群岛、澳西侧)纬线23º26’N 云南南部(云贵高原)、两广(汕头,两广丘陵)和台湾(山脉)30°N喜山、青藏高原、横断山、长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东海、舟山群岛40°N天山南、塔盆、河西走廊北、内蒙高原、贺兰山、黄河、黄土高原北、太行山北、北京、华北平原北、渤海、辽东半岛除外,武汉(115°E、30°N),哈尔滨(125°E、45°N),昆明(103°E、25°N),包头(110°E、40°N)可作为中国地理位置确定的第二级参照坐标系。
如何运用经纬网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中国地理如何运用经纬网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以中国为例经线和纬线是线,经纬线的交点是点,而一个国家(地区)是一个面。
在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经纬线穿过的“面”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其次要知道这个“面”里面有哪些重要的“点”(城市或者控制点);再次以这个“点”为中心,分析其四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即对地理事物进行准确的定位;最后,为了便于记忆,用“线”把这些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1. 在经纬网中“面”的划分在对我国进行区域空间定位时,用23°26′N、30°N、40°N三条纬线和120°E、100°E、80°E三条经线进行区域划分。
依据我国各地区位置、气候、地形、经济联系等因素,把我国共分成六个区域(如表1)。
表1 中国区域划分2. 以城市(控制点)为中心,确定其周围的地理事物在找到控制点后,我们就以控制点为中心,识记控制点周围的地理事物(如表2)表2 控制点周围地理事物3. 用经纬线把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在用经纬网对中国进行区域定位时,用80°E、100°E、110°E、120°E和23°26′N、30°N、40°N等经纬线为轴,把重要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如表3)。
我国的地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教学篇•学业评价一、地理空间定位的地位常言道:学习地理,得地图者得天下!更有人认为地图就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甚至是地理的灵魂所在!然而,要想灵活使用这第二语言,领略灵魂的精髓,就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在解题过程当中由于地理位置直接隐含关于该区域的所有区位信息,所以很多时候一旦空间定位出了差错,就会造成满盘皆输的后果!因此这种能力往往是高考考查的基本能力之一,也常常是解答地理试题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虽然高考题当中对区域定位的考查难度在降低,但是它仍然是很多学生的难点。
二、地理空间定位的一般方法区域空间定位方法琳琅满目,不同的研究人员对各种方法的命名也不一致,但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方法归结起来约有十余种:利用经纬网定位、依据海陆位置定位、依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定位、依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依据特定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依据特定的地理数据定位、依据特殊地理景观定位、依据地理原理定位、依据整体性的空间联系定位、依据文字信息定位,以及多种方法综合定位等。
笔者认为,所有定位方法根本上都要将区域落实到具体的世界经纬网地图当中去。
而且,众多方法当中只有依据经纬网定位的方法最全面,能涵盖整个世界,其他的定位方法都应该算作该方法的辅助方法。
所以,在区域定位方法教授过程中笔者一直主张以经纬网定位方法为主,其他定位方法为辅。
三、经纬网定位“三步法”虽然经纬网定位方法是基础的空间定位方法,但是传统的教授方法中繁多的背诵内容着实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并且各类教学资料中鲜有对该定位方法的具体操作指导,这无疑增加了学生掌握经纬网定位方法的难度。
因此,笔者通过几轮教学实践摸索和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后,对常规的传统经纬网定位方法进行了改良,删减了大量背诵内容,并归纳了必要的定位步骤,试图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经纬网定位方法。
现将经本人整理的区域定位方法称之为“经纬网定位三步法”,以下简称“三步法”。
(一)“三步法”的知识储备要求同传统的经纬网定位方法一样,要想灵活运用“三步法”,也必须在使用前储备必要的区域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