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知识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30.3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计算技巧运算律方法介绍及例题解析一、加法:1、加法交换律:几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a+b=b+a例如:248+175+252+825引导孩子观察发现248与252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52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48+252+(185+815).注意要改变运算顺序得添上括号。
即:248+175+252+815=(248+252)+(175+815)=500+1000=1500539+572+361 引导孩子观察发现539与631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572和361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539+361+572即:539+572+461=539+461+572=1572小试牛刀1158+262+138 375+219+225 276+228+324375+1034+966 378+114+222 732+580+268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例如:365+458+242观察发现后两个加数可以相加成整百数,于是变成365+(458+242)。
即: 365+458+242=365+(458+242)=365+700=1065小试牛刀21034+780+966 375+219+381+225 2214+638+286 (181+2564)+2819 78+44+114+242+222 276+381+224+219二、减法的性质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减数,再减去第二个减数。
例如:895-342-458 解析:孩子在理解方法后,=895-(342+458)如果先算342与158的和最后再减,=895-800 比较简便也比较容易。
=952、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第一个数,也可以先减第二个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0的性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
2、0的相反数是0,即-0=0。
3、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一、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1.定位法: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相加或相减时,从小数点对齐,按列相加或相减。
2.零位法: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或相减时,将小数点对齐后,补齐小数位数,然后按列相加或相减。
例1:0.21+0.035=0.245例2:0.72-0.15=0.57二、小数的乘法运算定律:1.先把小数乘数和被乘数的数字按乘法运算,然后从右往左,逢十进一,保留小数点后与被乘数和乘数小数位数之和相同的位数。
例3:0.25×0.4=0.1例4:0.68×0.02=0.0136三、小数的除法运算定律:1.先将除数小数转化为整数,再进行整数除法运算,在商的末尾加上小数点,并在被除数的左边补零,使商的位数和余数小数位数相同。
然后把商转化为小数,即除法结果。
例5:0.72÷0.06=12例6:0.35÷0.07=5四、小数的转化与简便计算方法:1.小数转为分数:将小数去掉小数点,分数的分子是小数的数字,分母是10的幂次方。
例7:0.32=32/100=8/25例8:0.025=25/1000=1/402.分数转为小数:将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
例9:3/5=0.6例10:7/8=0.8753.分数的四舍五入:当分数的小数部分大于或等于5时,进位;小于5时,舍去。
例11:6/7≈0.857例12:8/9≈0.8894.百分数转换为小数:将百分数去掉百分号,除以100得到小数。
例13:45%=45/100=0.45例14:75%=75/100=0.755.小数与整数的运算:每个整数位上的数加减小数点后的数时,不动小数点。
例15:2.3×4=9.2例16:1.25+6=7.25小数的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将小数与分数、百分数相互转化。
此外,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小数运算时快速得到近似结果,提高计算效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三、简便计算(1)连减的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注意这种方法的逆向运算)a-b-c=a-(b+c) (2)连除的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a÷b÷c=a÷(b×c)(3)加减法、乘加、乘除法的灵活应用a-b+c=a+c-ba÷b×c=a×c ÷b四、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小小法官(判断对错)1、25 х102 =25 х100 + 2 ( )2、132-(32 + 47)= 132 –32 + 47 ( )3、350 ÷5 х2 = 350÷( 5 х2 ) ( )4、68 х99 + 68 = 68 х100 ( ) 典型错误分析:错误一:对运算定律混淆不清如:18×101=18×100×1=1800(101变成了100×1,所以错误。
)125×48=125×(40+8)=125×40+8=5008(应该8与125再相乘)125×48=125×(40+8)=125×40×125×8=5000000(40+8)中的加号“+”看乘了乘号“×”,25×64×125=25×(60+4)×125=25×60+4×125=2000(60+4)的括号直接去掉了,把原来的连乘变成了乘法加法。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班级:姓名: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ba+)c(cab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题:(1)50+98+50 (2)488+40+60 (3)165+93+35 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bca-ac例题:(1)198-75-98 (2)528—89—128 (3)226-58-26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b(cca例题:(1)369-45-155 (2)896-580-120 (3)528—(150+128)(4)126-(26+88)4、加减法的“符号搬家”: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字母表示:b-=+a+-abcc例题:(1)256-58 +44 (2)123 + 38 - 23 (3)146 -78 +54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a⨯⨯bb例如:85×18=18×85 23×88=88×232、乘法结合律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表示:)ba⨯⨯=⨯⨯a(c)b(c运用:①使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熟记25×4=100,125×8=100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篇1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篇2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运算顺序:同级运算调换顺序,需要把数字前边的运算符号一起调换。
注意:1、只能在同级运算内调换顺序。
2、算式最左端的运算符号为“+”或“×”可省略,“-”或“÷”不可省略。
3、调换在算式最左端数字的位置,省略的运算符号必须重新写出来。
4、优先运算的结果可以当做一个具体数字。
括号:1、括号是用来规定运算顺序的符号
2、括号左边的运算符号是括号的运算符号。
添括号:1、添上“+()”,放入括号的数字都不改变运算符号;
2、添上“-()”,放入括号的每个数字都要改变运算符号;
3、优先运算的结果可以当做一个具体数字。
去括号:1、去掉“+()”,括号里的数字都不改变运算符号;
2、去掉“-()”,括号里的每个数字都要改变运算符号;
3、优先运算的结果可以当做一个具体数字。
添括号:1、添上“×()”,放入括号的数字都不改变运算符号;
2、添上“÷()”,放入括号的每个数字都要改变运算符号;
去括号:1、去掉“×()”,括号里的数字都不改变运算符号;
2、去掉“÷()”,括号里的每个数字都要改变运算符号;
常见算式:4×25=100 8×125=1000 5×12=60 4×15=60
等差数列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某项=首项+公差×(项数-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
等比数列公式:求和公式:(末项×公比-首项)÷(公比-1)
例题:
例1. (1)9999×7778+3333×6666 (2)765×64×0.5×2.5×0.125
例2.399.6×9-1998×0.8
例3.654321×123456-654322×123455
例4. 2+4+6+8……+198+200
例5. 0.9+9.9+99.9+999.9+9999.9+99999.9
例6.2008×20092009-2009×20082008 7.21111.07.09999.0⨯+⨯
例7:6.375.108.245⨯+⨯ 7786.21.1152⨯+⨯
例8:8.562.108.148⨯+⨯ 6.738.109.272⨯-⨯
例9:2.33.198.168.6⨯+⨯ 6.53.458.574.4⨯+⨯
例14:5.465.782.435.533.355.53⨯+⨯+⨯ 3.541352.422351.12235⨯-⨯+⨯
例15:5.622.165730375.073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