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6
北大应用心理学备考资料前言应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与行为,以及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
在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和热爱。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应用心理学,我们特别整理了这份备考资料,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考试大纲概述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心理学基础知识2. 心理测量与统计方法3. 心理学领域相关知识4. 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第二部分:重点知识点梳理1.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体系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各种流派和理论,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
2. 心理测量与统计方法心理测量与统计方法是应用心理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熟悉各种心理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掌握问卷设计、数据分析等技能。
3. 心理学领域相关知识这部分包括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
4. 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组织与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备考策略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做到有条不紊地进行备考。
2. 多练习,多归纳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真题,巩固知识点,加深理解,培养解题的能力。
同时要多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认知。
3. 注重实际应用应用心理学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科,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多交流,多讨论与同学、老师以及行业从业者多进行交流,分享备考心得,讨论学术问题,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北大研究生心理学报考条件想考北大研究生的心理学专业呀,那可得好好了解下报考条件呢。
这就像是要进一个神秘又充满魅力的城堡,你得先知道门在哪儿,钥匙长啥样。
北大可是国内顶尖的学府,它对报考研究生心理学专业的小伙伴有着一定的要求。
在学历方面呢,你得有本科学历,这就好比你要搭高楼,本科就是那地基呀。
要是没有本科学历,就像盖房子没有稳固的地基,怎么能往上建呢?学习成绩也很关键。
你本科时候的成绩得拿得出手,就像你去参加一场武林大会,你的武艺高低是有记录的。
北大想招收的是那些在本科阶段就有扎实基础的学生。
你的成绩单就像是你的武功秘籍,上面的每一个分数都是你修炼的成果。
那成绩得好到啥程度呢?当然是越高越好啦,这就像你在江湖上的名声越响亮,越能被人认可。
英语水平也不能差。
英语在学术研究里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很多知识的大门。
北大的研究生学习中,你得读英文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啥的。
要是英语不好,就像你要去远方探险,却没有交通工具,只能干着急。
四六级成绩可能是个参考,不过有个不错的雅思或者托福成绩,就像给你的探险之旅加了个超级助推器。
说到专业背景,虽然北大欢迎各种专业背景的同学来报考心理学研究生,但是如果你有一些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学习或者实践经验,那可就像给你插了翅膀一样。
比如说你参加过心理学的实验项目,就像你在战斗中已经有了一些实战经验,这在报考的时候可是个加分项。
推荐信也很重要呢。
这推荐信就像是你的江湖好友为你做的担保。
你的老师或者导师给你写推荐信,就等于在说“这孩子不错,有潜力,北大可以考虑考虑”。
推荐信里的内容要是实实在在地能体现出你的能力、品德和对心理学的热爱,这就像你的好友在给你大力宣传你的优点。
再就是个人陈述了。
这就像是你的自画像,要把自己对心理学的热爱、自己的研究兴趣、未来的规划都描绘出来。
你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说“我喜欢心理学”,得像讲故事一样,把你是怎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是因为一次有趣的心理实验,还是因为看过一本震撼心灵的心理学书籍,都讲出来。
北大考研心理学好考吗吗
北大考研心理学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合理准备的情况下,仍然是可以顺利考取的。
以下是关于北大考研心理学的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内容:
1. 学科基础:考生在备考之前需要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包括心理学的各个分支、理论和重要概念等。
2. 真题研究:通过研究历年真题,了解考纲、考点和出题规律,可以更好地把握考试重点,有针对性地准备。
3. 阅读理解能力:考试中会涉及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文章,因此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考生平时多读一些心理学专业书籍和期刊,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 解题技巧: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度。
例如,合理分配时间、注意题目要求的关键词、注意答案选项的排除和推理等。
5. 综合实践能力:心理学考研不仅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还会涉及到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因此,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北大考研心理学的难度一般,只要考生充分准备,并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就有很大的机会取得好成绩。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单
下面是我整理的北大心理学考研书单,这些书籍都是考研复习中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
1.《认知心理学导论》:这本书是认知心理学的经典教材,对于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非常有帮助。
2.《社会心理学》:这是一本综合性的社会心理学教材,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体如何被社会影响,以及社会群体中的人际互动等内容。
3.《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人的发展过程,从婴儿期到老年期涵盖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
4.《心理测量与心理统计》:这是一本介绍心理测量和心理统计的教材,对于理解心理研究中常用的测量和统计方法非常重要。
5.《临床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对于对临床心理学感兴趣的考生非常有帮助。
6.《实验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对于理解心理实验的原理和操作非常重要。
7.《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准备从事教育工作的考生非常有帮助。
8.《心理学史》:这本书主要回顾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对于理解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派别的观点很有帮助。
这些书籍都是北大心理学考研中比较常用的参考资料,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北大心理学博士报考条件北大心理学博士报考条件包括学历要求、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下面将对每个条件进行详细阐述。
学历要求北大心理学博士报考要求考生具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且学位需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
这意味着报考者必须在心理学或相关专业取得硕士学位,而且必须是在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的基础上获得的。
这个条件确保了考生在报考北大心理学博士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基础。
科研能力北大心理学博士报考要求考生具有优秀的科研能力,这一点在申请过程中尤为重要。
学校通常会要求报考者提供个人的科研成果,如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等,以评估其科研能力。
此外,还可能会设置科研能力测试环节,考察考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因此,报考者在准备报名时需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能力,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综合素质除了学历和科研能力,北大心理学博士报考还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良好的学术品德、团队合作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等。
学术品德是指考生在学术研究中应当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有抄袭、剽窃等行为。
团队合作能力是指考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和他人协作完成科研任务。
学术交流能力是指考生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
这些综合素质对于考生在北大心理学博士学习和未来科研工作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北大心理学博士报考条件是一个综合考量考生学历、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过程,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要。
报考者在准备报名时应充分了解学校的报考条件,准备充分,以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准备报考北大心理学博士的考生有所帮助。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目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目如下:
1.《心理学原理》 - 康普顿
2.《心理学导论》 - 伯恩斯坦
3.《认知心理学》 - 斯特恩伯格
4.《行为主义心理学》 - 伍尔托
5.《发展心理学》 - 罗森塔尔、穆尔斯特
6.《社会心理学》 - 戴维斯、纳姆尔
7.《人格心理学》 - 克雷特鲁岑、哈尔维
8.《临床心理学》 - 表特
9.《教育心理学》 - 斯坦纳、斯科威特
10.《实验心理学》 - 罗杰斯、博尔
11.《心理测量学》 - 安迪巴克
12.《心理统计学》 - 瑞兹
13.《心理咨询与治疗》 - 凯恩斯
14.《心理学研究方法》 - 洛夫莱斯
15.《儿童心理学》 - 佩克斯
这些书籍涵盖了心理学考研的主要领域,对于备考考试以及进一步了解心理学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超级详细的北大专硕各科备考经验--四战北大毕业两年多,我只工作过不到一年,而且放弃了本专业,选择了心理学领域。
第四次考研,听起来并不吉利,对自己来说也是最后一次尝试,结果很惊喜:北大初试前几名,最终顺利被录取。
回顾考研历程,我体验过很多次失败,然后又重新振作,这一路上要感谢的人太多,父母、朋友、勤思老师,还有不少陌生人,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我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记得一次吃饭时,我偶然听到一句话:如果一条路是你认为值得自己一辈子去走的,那走几年弯路又何妨?我们都希望人生之路可以平坦顺畅,但假使不能,也不要轻言放弃,走到一定阶段,很多选择都殊途同归,我们可以暂时停下来把自己的生活捋清楚准备得更好再整装启程,也可以有梦想有目标就just do it,重要的是你对生活永葆热诚,那不管做什么,都会成为令自己和他人尊重的快乐的人。
·准备资料从大二开始我便经常旁听心理学本科的各种课程,包括几乎所有基础学科和其他颇具吸引力的选修课。
关于择校,我一开始就瞄着北大去的,没有花费什么时间搜集信息和比较。
选择北大有三个原因:一是北大心理学专业很棒,师资强,学风好,重科研,而我作为跨考生就是想有一个深入和专业的学习,也对科研比较感兴趣;二是北大是个综合性大学,除了本专业我还有很多机会来丰富和提升自己;三是北大在北京,交通方便,未来就业机会也多。
简单总结就是专业—学校—地理这三个角度,重要性依次减低。
确定好专业和院校,搜集资料就很明确了。
前期资料的准备就相当于读一本书的绪论,了解大致信息,然后将目标具体化,此时可以把各种信息汇总整理并记下来,制定一个完整的复习计划,进入下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初试复习1.专业课对初试来说,专业课无疑是最具决定性的。
通常专业课的复习分三个阶段或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都是看书打基础,时间也比较长,至少三个月。
第二阶段看讲义补充知识,建立大致框架并自己整理笔记做总结。
做笔记非常花时间,如果没时间可以适当舍弃一部分,只做重要的或内容纷杂的科目。
北大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下面是北大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
1、心理学实验教程:作者:崔新山
2、现代心理学:作者:崔新山
3、解剖学:作者:马克·毕肖普斯
4、生物心理学:作者:詹姆斯·凯利
5、分子神经生物学:作者:斯皮尔曼
6、社会心理学:作者:史蒂夫·怀特
7、心理评价与测量:作者:乔治·贝尔
8、认知心理学:作者:鲍勃·雷纳
9、教育心理学:作者:乔治·贝尔
10、儿童心理学:作者:马克·布雷克
11、发展心理学:作者:杰克·克劳德
12、行为主义:作者:约翰·B·弗洛伊德
13、行为管理:作者:罗伯特·L·艾伦
14、应用行为分析:作者:罗伯特·L·艾伦
15、变态心理学:作者:杰克·福尔曼
16、精神分析:作者:弗朗索瓦·勃拉克
17、认知行为疗法:作者:奈利·塔森
18、症状认知疗法:作者:唐纳德·霍金斯
19、非常规心理学:作者:真田登志夫
20、认知行为治疗:作者:乔治·S·卡尔文。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心理学系名师寄语: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精神世界和行为模式的科学,是一门综合使用行为测量和最先进技术手段的、文理交叉的科学,是一门进可研究艰深科学问题、退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学问。
——方方教授(系主任,麦戈文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学习心理学,了解他人,理解自己,创造幸福人生。
——韩世辉教授(认知神经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选择心理学是我人生中做出的最正确和最重要的决策。
我强烈建议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心理学,很可能你会爱上她!——谢晓非教授(副系主任,工业与经济心理学教研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一、院系简介国内最早的心理学系:北京大学是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其心理学本科教育始于1900年。
1917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校长倡导下,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即心理学系的前身。
列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学科:近年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一直紧扣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开展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培养基础与应用心理学高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唯一进入世界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学学科。
雄厚的师资力量: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汇集了一批心理学科顶尖学者,现有教授11人,研究员6人,副教授16人,讲师9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5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5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973课题组长4人,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1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国际学术刊物副主编、编委10人),人均发表的国际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超过了北京大学平均水平,在全国心理学界处于领先地位。
北大心理学选科要求北大心理学专业是中国著名的心理学专业之一,其选科要求较为严格。
下面将详细介绍北大心理学选科要求。
1. 必修课程北大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心理学概论、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评估与测量、心理治疗等。
这些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学生需要在大二和大三的学期中完成。
2. 选修课程北大心理学专业还要求学生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的内容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心理学知识,如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的数量和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学年和学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 实践要求北大心理学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参加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如心理咨询实习、实验室实习、社会实践等。
这些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术研究要求北大心理学专业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
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导师指导的科研项目,或者自己发起并完成一个小规模的研究。
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学分要求北大心理学专业对学分要求较高。
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通过相应的考试或评价来获得学分。
学分的要求可以根据学年和学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6. 英语要求北大心理学专业对英语能力有一定要求。
学生需要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或者具备相应的英语水平才能毕业。
总结起来,北大心理学专业的选科要求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要求、学术研究要求、学分要求和英语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大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可以在心理学领域和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咨询等工作。
北大心理学博士北大心理学博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其在心理学领域具备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以下分步骤阐述北大心理学博士的相关信息。
第一步,了解北大心理学博士的背景及特点。
北大心理学博士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国内心理学领域的全国重点学科,其博士生培养规模是国内最大的。
北大心理学博士注重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致力于培养既具备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又具备应用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心理学人才。
第二步,了解北大心理学博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北大心理学博士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阶段、培养计划和培养管理等五个方面。
在课程设置方面,北大心理学博士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第二阶段侧重于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进行独立科研、完成学位论文和学术交流等。
第三步,了解北大心理学博士的研究方向及成果。
北大心理学博士的研究方向涵盖许多心理学领域,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治疗等。
北大心理学博士在各个研究领域都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
如在心理健康促进、心理障碍治疗、认知神经科学等方向的研究中,北大心理学博士获得了多项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和各种荣誉。
第四步,了解北大心理学博士的就业和发展前景。
北大心理学博士的毕业生可以在许多领域找到合适的职业岗位,如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等。
在就业的同时,北大心理学博士也可以考虑继续深造或走向学术领域,其在能力、知识和背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北大心理学博士是一个高层次、专业化的心理学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其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旨在培养既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又具备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成为北大心理学博士,将为未来的个人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课程:
1. 基础课程: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和发展心理学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专业方向: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设有脑与认知科学系、管理与社会心理学系、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等四个学科方向的学系,覆盖了心理学的多个分支领域。
3. 应用心理学:北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分为应用方向和临床方向。
应用方向包括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等领域,而临床方向则主要集中在变态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领域。
总的来说,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涵盖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还包括了多个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北大心理学导师介绍北大心理学导师是指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任教的导师,他们是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他们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心理学人才,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位北大心理学导师。
第一位是王教授,他是北大心理学系的主任,也是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他曾在多个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并且担任多个学术组织的主席和副主席。
第二位是李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
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曾获得多个学术奖项。
他的研究成果对认知过程和儿童发展的理解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对学生的培养非常关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位是张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心理测量学和实验心理学。
他对心理测试的设计和应用有着丰富的经验,曾参与多个心理测量工具的开发和改进。
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他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第四位是赵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心理治疗和临床心理学。
他有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
他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他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让学生在心理咨询领域获得了很多实践经验。
北大心理学导师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在教学和指导学生方面也非常出色。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讨论和实践活动。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和指导者。
作为北大心理学导师的学生,我们有幸能够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和成长。
他们的教诲和激励将使我们在心理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学术经验将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倍加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努力成为优秀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北大心理学导师们是北大心理学系的骨干力量,他们在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北大心理考研科目
北大心理考研科目包括以下内容:
1. 心理学基础知识: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包括心理学的定义、范畴、发展历程等。
重点内容还包括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2.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学派:考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学派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历史背景等。
常见的心理学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
3. 心理统计学: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学以及心理统计推断等内容。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于心理学研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 心理评价学:此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心理测量学方面的知识,包括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和技术、心理测量的设计和分析等。
5. 心理学专业课程:除了上述基础知识外,考生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知识,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结合参考书籍、教科书等学习材料,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此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和模拟考试,巩固已学知识,并提升解题能力。
最后,要注意
及时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并进行复习巩固,以确保能够熟练掌握考点内容。
北大心理学硕士考研科目北大心理学硕士考研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心理学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的掌握程度。
题目可能涉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常用研究方法等。
考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技能。
2.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考察的是考生对心理学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的能力。
题目可能涉及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统计分析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解读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
3.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考察的是考生对人类思维和知觉过程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题目可能涉及注意力、记忆、学习、思维、语言、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
4.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考察的是考生对人类心理发展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目可能涉及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社会认知发展、性别角色认同、老年人的心理发展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5.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考察的是考生对群体行为、人际关系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目可能涉及社会认知、群体决策、人际关系、社会认同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
6.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考察的是考生对心理学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应用能力。
题目可能涉及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和管理心理学、广告与营销心理学等领域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应用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实践应用。
以上是北大心理学硕士考研的科目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加模拟考试、做题训练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大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心理活动B. 心理现象C. 心理过程D. 心理状态答案:B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是潜意识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A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A. 行为B. 情感C. 认知过程D. 社会互动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功能?A. 诊断B. 预测C. 治疗D. 评价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心理测量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局限性,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7. 解释什么是情绪智力,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智力高的人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例如在团队合作中有效沟通,解决冲突。
8.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指的是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例如,一个吸烟者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继续吸烟,此时会产生认知失调,可能会通过否认吸烟的危害或寻找理由来减轻这种不适。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答案: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学习理论、教学方法、学生评估、教师培训等。
例如,应用认知心理学原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课程;应用发展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 讨论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现象,并分析其对决策的影响。
答案: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决策过程中,为了维护群体的一致性和和谐,成员可能会压制异议,导致决策质量下降。
北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难度分析人们常说心理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而作为北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也会对考试的难度有所关注。
北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考试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考试,其考试难度自然也备受考生关注。
接下来,我们将对北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的难度进行深入分析。
1. 考试科目北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考试主要涉及到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测量与统计、研究方法、心理学专业课程等多个方面。
其中,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内容;心理测量与统计则主要包括统计学基础、心理测量方法等内容;研究方法则考查了实验设计、问卷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心理学专业课程则根据学校设置的不同专业方向进行考查。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得到较好的成绩。
2. 考试形式北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包含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不同形式的题型。
而面试环节则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背景等方面,以及对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工作的认识和态度。
考试形式的多样性使得考试更具有全面性和灵活性,也增加了考生的考试难度。
3. 准备策略为了更好地备战北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考试,考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准备策略。
首先,要对考试科目有清晰的了解,确定重点、难点内容,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一个考试科目都能得到充分准备。
其次,要注重实践与练习,通过做题、模拟考试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此外,考生还要注重提升专业素养,多参与学术讨论、实践活动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4. 综合评估综合来看,北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难度在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科学的准备策略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应对考试挑战,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希望上述关于北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难度分析的内容能够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章:导言本章的重点提示与解读: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二、信度与效度研究效度指一项研究的有效性,即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基于事实或证据的,是可以被证明的。
信度指研究的可靠性,即研究的前后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不同的研究者之间的一致性;二是一个研究者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进行重复研究时的前后一致性。
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四、主试效应在心理学研究中,当主试对被试有某种期望时,就会于无形之中对被试的行为产生微妙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主试效应(Experimenter effect)五、被试效应(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1927~1932年间,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西部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工作条件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研究者发现,工人的生产力随着照明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然而,当照明强度逐渐降低时,工人的生产力仍在提高。
研究者很快意识到,工人生产力的提高,并不是因为照明强度的变化,而是因为工人知道自己正在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自己正在被研究。
后来,人们把被试的行为改变不是因为实验处理,而是因为被试意识到自己正在被研究这种现象,称作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实际上是一种被试效应,反映了被试对自身的某种期待对实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六、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学的研究情景中,当行为反映受到个人对作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预期的影响,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产生某种反应程序的影响时,安慰剂效应就发生了。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本章的重点提示与解读:一、感觉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有关的名词:绝对阈值与相对阈值、韦伯定律、感觉适应、感觉后像等。
(1)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绝对阈限:能够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作此感受的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50%的机率被觉察到的最小的刺激物理量的差别或变化,叫作差别阈限,它的量值又叫最小可觉差。
(3)差别阈限与刺激量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适合中等强度的刺激。
(4)感觉适应: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感觉的适应。
嗅觉:入芝兰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
视觉:暗适应: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感受性下降的过程(5)感觉后向: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感觉后像。
其又包括正后像和负后像,分别表示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和相反的情形。
二、知觉的概念,知觉过程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过程的涵义。
(1)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
知觉是以感觉作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2)自下而上的过程:这表示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
(3)自上而下的过程: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一般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知觉的过程和结果。
三、错觉、似动及其表现形式。
(1)错觉知识经验与引起知觉的刺激特征之间不一致的现象。
(2)当视野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点以每秒4-5次的频率交替出现就会感知到光点在两点间来回运动。
四、知觉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对象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尽管感觉到刺激在变化,但知觉相对稳定。
(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方位恒常性)第三章: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本章的重点提示与解读一、意识的内容和功能(1)意识的内容:首先,意识是一种主观觉察。
它是一种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其内容是正在觉知的信息;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将自己与其他个体和物体区分的觉知;意识是许多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它起着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第三,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状态分为清醒、睡眠、警觉、无意识等最后,意识控制着我们注意什么和思考什么;意识使我们能够将感觉与学习记忆相结合来认识世界;意识帮助我们选择和存储有意义的信息;意识帮助我们记忆经验,回忆过去和预测未来。
(2)意识的功能意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监视自我和环境、控制思维和行为和有效利用心理资源三个方面。
二、睡眠和梦(1)睡眠障碍及原因原因多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临床上的抑郁病人睡眠过多或失眠,神经系统参与昼夜节律的调节;从心理社会的角度看,受创伤者容易出现梦魇或失眠等障碍。
经历战争、大灾难的人,投诉睡眠问题的比率更高。
(2)梦的解释精神分析观点:通向无意识最好的一条路;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表达无意识欲望。
梦的内容就是各种形式的性象征;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认知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蓄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检索,整合和巩固,这些活动一部分进入意识,成为梦。
生理学观点(激活-合成假说)认为,梦只是随机信号,高级的皮层系统对中脑部位随机神经信号的解释第四章:学习与行为分析本章的重点提示与解读:一、什么是学习?(1)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2)构成学习的要素:学习者,刺激情境,反应。
(3)学习的定义中的三个关键部分: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相对一致的变化,基于经验的过程二、经典条件作用(1)定义:将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和能够引起动物作出反应的非条件刺激(uncond itioned stimulus, US)同时多次重复出现,能够在CS和反应之间形成新的联系.(2)经典条件作用的规律(i)习得:条件刺激(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食物)相匹配,从而学会对铃声作出唾液分泌的过程是条件作用的习得。
(ii)泛化:新刺激越接近原刺激,越可能唤起反应这种对类似刺激的反应就是泛化。
(iii)分化:是对刺激差异的反应。
(iv)消退:CS不再与US一起出现,条件反应会减弱,这就是消退。
(3)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情绪反应的解释、抗药力现象、改变免疫功能三、操作条件作用(1)桑代克的效果律:行为倾向取决于该行为产生的环境效果;尝试-错误学习。
(2)桑代克的主要观点: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与错误从而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结。
在尝试--错误学习过程中,某一反应之所以能够与特定的情境建立联结是因为该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3)斯金钠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4)强化(i)定义:是一种操作,它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强化物是一些刺激物,它的出现或撤消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ii)强化分两类——正强化:提供奖赏——负强化:终止一个负面刺激(负面强化物)(5)操作性条件作用的4种类型(i)奖赏:自发作出某种反应后得到正强化物。
(ii)逃避条件作用:作出反应后逃避了厌恶性刺激或不愉快情境。
(iii)消退: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但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将降低。
(iv)惩罚: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目的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第五章记忆本章的重点提示与解读:1、短时记忆人们有时把短时记忆称为工作记忆,因为它的作用就象心理的概要记事簿,通过它人们某个瞬间在意识中保持有关的信息,记录和解决问题。
另外,将短时记忆看作是由两个成分组成∶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2、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特点是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并且信息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
长时记忆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3、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指有意识地回忆或表述。
例如,语义记忆:一般性世界知识和事实;情节记忆:个人体验的特定情节或事件4、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指意识不到,但通过行为表现的以及。
例如,程序记忆:如何做(驾驶、滑冰)5、回忆与再认回忆:从LTM中即刻提取信息;TOT现象(Tip-of-the-tongue)再认:明确某种事物是否遇到或学习过;填空与选择题的差别。
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详见讲义,掌握曲线特征,以及如何利用该曲线所揭示的规律来改进复习方法,进而改善记忆)(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曲线(见讲义哈)(3)遗忘的原因有:(痕迹)衰退;提取失败(没有适当的提取线索);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压抑(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4)复习的合理组织建议:(其它各种正确观点也可酌情给分)一是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
首先要及时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
二是复习中的尝试回忆。
尝试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
三是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
针对材料的长短:若材料长,部分复习效果更好;若材料不太长,整体复习效果更好。
四是复习的形式多样化。
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能提高复习效果。
7、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先学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材料的干扰作用。
8、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有时间复述。
近因效应:没有后来词的排挤干扰。
第六章认知过程本章的重点提示与解读:一、语言的结构语言的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音素(音位phoneme):语言的声音单位;词素(morpheme):语言的意义单位;词语(word):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phrase & sentence):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二、斯本内现象(Spoonerism)斯本内现象指在一个短语或句子中两个或更多个词首音的互换三、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内隐的或外显的动作或言语形式表现出来。
间接性、概括性、对经验的改组四、表象(image)表象指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五、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形式,是推理思维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基本单位。
六、推理推理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它包括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样本机率),源于观察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逻辑性推理,源于观念七、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指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转换以实现目标的过程(Gilhooly, 1989)。
问题解决的三种成分为初始状态、算子和目标状态。
八、问题解决的步骤Holland et al.(1986)的四个步骤(1)识别两种状态之间的差别。
(2)识别和选择可能的算子(3)应用算子(4)继续使用算子直到差异消失第七章智力与智力测验本章的重点提示与解读:1、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的是人的行为。
严格的讲,只是测验了部分有代表性的行为,以此来推论个体的贯穿全部行为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