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4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2022-2022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进度表(参考)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进度表(参考)1.5.1有理数的乘方(1)(2)、1.5.2科学记数法51.5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单元测试(二)1、章节系统复习612、达标测试2.1.1一元一次方程(1)(2)、、72.1(3)2.1.2等式的性质(1)(2)、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82.2元一次方程(1)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92.3元一次方程(2)单元测试(一)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102.4程单元测试(二)1、章节系统复习1122、达标测试12期中期中达标考试试卷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2)133.13.1.2点、线、面、体单元测试(一)143.23.2直线、射线、线段211.6~11.10411.1~11.5310.27~10.30310.21~10.26310.17~10.20310.13 ~10.16210.9~10.12510.4~10.839.28~9.3059.21~9.27153.33.3角的度量3.4.1角的比较211.11~11.14163.43.4.2余角和补角单元测试(二)1、章节系统复习311.15~11.191732、达标测试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211.20~11.25184.1全面调查举例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411.26~12.1194.2抽样调查举例课题学习调查“你怎样处理废412.2~12.8204.3电池?”1、章节系统复习512.9~12.172142、达标测试212.18~12.2022期末期末达标考试试卷612.21~12.31。
2024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七年级(1)班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本班共有38名学生,其中男生19名,女生19名。
学生学习兴趣高,有强烈的探究欲,对数学世界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动作,有一定数学基础,善于发现新知,但对数学知识、理论的理解不深入,要弄清数学现象真正的涵义难度较大。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趣,注重学法指导。
在实践课上要及时指导、提醒学生。
注重通过资料分析、画思维导图和问题讨论等方式深化概念教学。
注重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托,借助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深化认知、提升数学素养。
及时监督作业的高质量完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代数式、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总复习,共7章。
第一章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中存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出负数和正数的概念。
让学生体会到数的范围由非负有理数扩充到有理数的必要性。
给出数轴概念,建立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为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学习绝对值、相反数和有理数大小比较做好铺垫。
第二章教材利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逐次讨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重点抓住加法与乘法。
有理数的减法与除法则是利用逆运算,根据转化的思想分别转化为加法和乘法运算。
教材把对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学习分别安排在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中。
这样设计,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运算律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学生明确算理,提高运算质量。
第三章教材要求学会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
能通过学习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深化对相关数学本质的认识。
会求代数式的值。
第四章教材要求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能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在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数学及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符号既是解决数学问题又是描述现实世界的有力工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课程概述
本教学进度表涵盖了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单元和课时
安排,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教学进度顺利进行。
教学进度
单元一:有理数
- 第一课:有理数的概念与表示
- 第二课:有理数的比较与排序
- 第三课:有理数的加法
- 第四课:有理数的减法
- 第五课:有理数的乘法
单元二:代数表示
- 第一课:字母的秘密
- 第二课:字母之间的关系
- 第三课:用字母代表数
- 第四课:字母代数式
单元三:方程与不等式
- 第一课:方程与方程的解
- 第二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 第三课:常系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第四课:不等式的概念与解集
单元四: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一课:统计调查初步
- 第二课:调查数据的整理
- 第三课:用图表示数据
- 第四课:统计图的应用
单元五:数据的分析与判断
- 第一课:平均数
- 第二课:中位数
- 第三课:众数
- 第四课:一次统计调查
单元六:图形的认识与运用
- 第一课:图形的认识
- 第二课:图形的绘制
- 第三课:图形的运动
单元七:二次根式
- 第一课:二次根式的概念
- 第二课:二次根式的运算
- 第三课:二次根式的性质
单元八:函数
- 第一课:函数的概念
- 第二课:函数的表示与性质
- 第三课:函数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进度表。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祝教学顺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目标本教学工作计划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掌握人教版数学下册的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划安排第一单元:有理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有理数相关的问题。
- 教学步骤:- 课程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 练演练:学生完成一些加减运算的练题。
- 问题解决: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有理数的知识。
- 预计时间:2周- 进度表:第1课时至第8课时第二单元:代数与方程-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代数表达式的运算,解决代数方程。
- 教学步骤:- 课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代数的概念。
-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代数表达式的运算方法。
- 练演练:学生完成一些代数运算的练题。
- 问题解决:学生解决一些代数方程的问题,应用代数的知识。
- 预计时间:2周- 进度表:第9课时至第16课时第三单元:几何与图形-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关系,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 教学步骤:- 课程导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常见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 练演练:学生完成一些与图形相关的练题。
- 问题解决:学生解决一些与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 预计时间:2周- 进度表:第17课时至第24课时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将全面覆盖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并提供充分的练习与问题解决的机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单元的进度表都详细列出了教学步骤和预计时间,以确保教学工作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2022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我继续担任的七年级(1)班和七年级(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中七年级(1)班学生有48人,七年级(2)班学生有44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
上学期末数学平均分66分,最高分115分,及格(72分以上)65人。
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三、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学期是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
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一、学情分析:1、有利因素经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也较好。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也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
上学期大部分的学生在数学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了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
学生能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使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不利因素有一部分学生欠缺自主学习的动力,单靠教师的“盯学”,效果不显著,部分“后进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较缓慢,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甚至出现“空白”面。
这些学生课堂上参与度不甚理想,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而且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同时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有待发展,学生手中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
据平时的了解,有相当部份的学生借口不会做为理由,不及时完成当日的作业。
对此,教师必须继续努力,力争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另外在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回家作业独立完成方面做得很不够,早晨来校抄作业的现象极其普遍。
因此如何培养“优等生”与“后进生”、及时落实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作必要的笔记、指导学生及时复习、总结、课堂上专心听讲、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等问题急需老师的解决,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开展学习。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包括角、平行线、图形与坐标、二元一次方程组、走进概率、整式的乘法、平面图形的认识,共七章内容,还有课题学习“掷币中的思考”等内容。
涉及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及“课题学习”四个领域。
全书的教学约需63课时。
三、教学目标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角”、“平行线”、“图形与坐标”、“二元一次方程组”、“走进概率”、“整式的乘方、“平面图形到认识”。
最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教学计划含进度
表
目标和背景
本教学计划旨在指导教师在七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有效地组织课程,并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该计划基于最新的人教版数学教材,涵盖了本学期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机。
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包括以下主题和内容:
第一单元:有理数
-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 有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 有理数的比大小和大小顺序
第二单元:代数式
- 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 代数式的化简和展开
-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
第三单元: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 带有绝对值的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 一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第四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
- 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性质
- 平面图形的分类和判定
第五单元:数据的分析
-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方法和评估
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练和问题解决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评估将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式进行。
学期进度表
下面是本学期的教学进度表,具体日期和内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教学计划的内容和进度安排。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要。
2024年春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本班数学学科教学工作。
本学期本班共有X名学生,其中男生X名,女生X名。
学生学情相对平衡。
一方面,以前的数学学习为学生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成为学生向更高阶学习突破的基石。
另一方面,教材难度加大,一些思维定势不利于后继学习,学生面临着从过去“接受式”的教育,转向更多自觉、自主和探究式的学习。
本学期我将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学法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培养。
夯实基础,提高技能,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科活动中去。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六章:实数,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共6章。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学习内容是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在以前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首先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可以得到对顶角、邻补角以及它们的性质,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垂直,重直的定义以及垂直的两条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垂线段最短,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及应用。
进一步又学习了三条直线相交(三线八角)。
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的概念,以及会在复杂图形中辨认它们,会区分被截直线和截线,为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做准备。
两条直线平行,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及平行线的性质,会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以及平行的应用平移。
平移两个要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平移的性质以及平移作图。
命题,公理,定理,证明概念,命题的组成和分类,并对假命题要会举反例。
学生接触到简单的数学符号推理证明。
本章的重点是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因为这些知识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使学生理解相交线平行线有关的角的知识,因为直线的位置关系是通过有关角的知识反映出来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2022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期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根据学校要求,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班数学教学,共60人。
从上学期期末统考的成绩来看,学生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存在的现象是一部分学生什么都不知道,较差学生占的比例比较重,中等生和优生人数相对较少。
总之,七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
在这种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还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不爱学习,学习态度不好,很是担心。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培优辅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辅导的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取得好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4章内容。
分别是“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
第一章有理数。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习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7~9年级)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代数”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中学阶段“代数”内容的重要基础。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教学目标依据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材,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运用教材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初二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有理数1.1 数的概念与分类1.2 整数与负数1.3 分数与小数1.4 数的运算1.5 数的估算第二章:命题与定理2.1 命题与定理的概念2.2 命题的分类2.3 定理的证明2.4 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的关系第三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1 不等式的概念3.2 不等式的运算3.3 不等式组的解法3.4 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函数的概念4.1 函数的定义4.2 函数的性质4.3 函数图像4.4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应用第五章:平面图形的认识5.1 线段与射线5.2 直线与平面5.3 角的概念5.4 平行线的性质5.5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分类5.6 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及分类5.7 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三、教学进度安排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教学评价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总结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初一数学上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学生应能熟练运用教材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初二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涵盖了数与式、图形的初步认识、线性方程组、比例与相似、数据的初步处理等方面。
这些内容是学生初步认识数学的基础,也是将来研究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础。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以及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
此外,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惯,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
六、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实验、讨论、练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同时,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共有20周,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1-2周:数与式第3-4周:图形的初步认识第5-6周:线性方程组第7-8周:比例与相似第9-10周:数据的初步处理第11-12周:复与测试第13-14周:数与式的应用第15-16周:图形的应用第17-18周:比例与相似的应用第19-20周:数据的应用以上是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将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This XXX content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Chapter 1: nal Numbers:1.By using practical examples。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XXX introducing negative numbers and be able to u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s to represent quantities in real-world problems.2.Students XXX them as points on a number line。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学习目标:巩固和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预计完成时间:2周•教学内容:–数的概念和分类–数的读法和表达–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游戏和竞赛,培养兴趣–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激发学习动力第二单元:代数与方程•学习目标:掌握代数表达式的基本概念,能够解决简单的代数方程。
•预计完成时间:3周•教学内容:–代数的定义和运算法则–代数表达式的加减乘除–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实际问题中的代数表达式和方程的应用•教学活动:–模拟实际问题,设计代数表达式和方程–使用游戏和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实际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第三单元:几何与图形•学习目标: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能够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预计完成时间:2周•教学内容:–点、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不同角度的分类和测量–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平面镶嵌和展开的认识•教学活动:–观察和描绘实际图形,培养几何思维–使用几何工具进行测量和构造–探究几何图形间的关系,发现规律第四单元:数据与概率•学习目标: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够分析和预测发生概率。
•预计完成时间:2周•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教学活动:–搜集实际数据,制作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运用概率进行预测和判断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整数与分数•学习目标:掌握整数和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预计完成时间:3周•教学内容:–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实际问题中的整数和分数应用•教学活动:–制作整数游戏和分数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巩固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第六单元:比例和直线函数•学习目标:理解比例和直线函数的概念,能够解决与比例和函数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