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手册1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5.01 KB
- 文档页数:27
现代汉语作业1一、名词解释(20 分,每小题4 分)1、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
普通话共有21 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 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题(20 分,每空1 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 和n 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三类,韵母iao 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字拼音是yua 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u an)三.单项选择题(20 分,每小题2 分。
)1 .下列各种说法只有(C)是正确的。
A. 口语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
B.书面语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口语的发展。
C. 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发展的动力。
D. 口与是书面语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
2. 普通话是以(A)为基础构成的。
A.北方话B.天津话 C.东北话D.河南话3 .北方话是以(A)为代表点的。
A.北京话B.天津话C.河南话D.山西话4 .下列条件(C)不是北方话成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理由。
A.政治文化影响大B.通行地域广C.语音标准统一D.使用人口多5 .汉语声调是由(A)变化形成的。
现代汉语作业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名词说明〔20分,每题4分〕1.一般话:确实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
一般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一般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要紧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要紧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是〔一般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能够分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字拼音是yuan,那个音节的韵母是〔üan〕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C 2.A 3.A4.C 5.A 6.C 7.D 8.D 9.B 10.A三、综合分析应用题〔40分,每题10分〕1,分析下面的元音的发音特点:{1}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2}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3}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4}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5}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2 .分析下面的辅音的发音特点:{1} k舌根音、塞音、清、送气音。
{2} t舌尖中、塞音、清音、送气音。
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字拼音是yua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üan)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C 2.A 3.A 4.C 5.A 6.C 7.D 8.D 9.B 10.A三、综合分析应用题(40分,每小题10分)1,分析下面的元音的发音特点:{1}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2}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3}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4}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5}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2 .分析下面的辅音的发音特点:{1} k舌根音、塞音、清、送气音。
{2} t舌尖中、塞音、清音、送气音。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普通话:2.方言:3.声调:4.音节:5.复韵母: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洋、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和()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其中字母()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和()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2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3.iou、uei、uen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
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
5.韵母ü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
6.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7.韵母iang的韵腹在中间,所以这是中响复韵母。
8.普通话声母Z和zh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
9.语音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汉语声调是由音长变化决定的。
10.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20分)1.描写下面的音素的发音特点(5分)。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
3.声调: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4.音节: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
5.复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
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
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方言)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洋、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海岸)和(海鸥)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其中字母(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和(w)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uei)、(uen)。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2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
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播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2•普通话是以(A )为基础构成的。
A •北方话 B .天津话 C .东北话D .河南话 3. 北方话是以(A )为代表点的。
A . 北京话B .天津话C .河南话D .山西话4. 下列条件(C )不是北方话成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理由。
A .政治文化影响大B .通行地域广C . 语音标准统一D .使用人口多5. 汉语声调是由(A )变化形成的。
A.音高 B .音强 C .音长D . 音色 6.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C )OA .生理属性E .物理属性 C .社会属性D .自然属性7. 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是(没答案) 。
A . iB .uC . uD .o 8. 舌根、不送气、清、塞音是(D )。
A . bB . dC . hD .g9. 根据拼写规则,下列音节拼写有错误的是( B )。
A . xiwang Bguenshuei C . yuanwang 10.下列成语(A )的平仄格式是按照平平仄仄方式构成的。
A .山明水秀 B .万水千山 C .自相矛盾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 40 分,每小题 10 分)1 .分析下面的元音的发音特点:{1}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2}a 舌面、 央、低、不圆唇元音。
{3}e 舌面、后、半高、D .众志成城 {4}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2 •分析下面的辅音的发音特点: {1} k 舌根音、塞音、清、送气音。
{3}z 舌尖前、塞擦音、清、不送气元音。
3.给下面的古诗注上汉语拼音:远上寒山石径斜, Yu Ji sh m g h d sh a n sh j ing xi d 停车坐爱枫林晚,T ing ch e zu o d f e ng l in w J ,4 •分析下面句子重音位置变化所表现出的意义差别:①我明天到大会堂看话剧 {2} t 舌尖中、塞音、清音、送气音。
{4}r 舌尖后音、擦音、浊音。
{5}q 舌面音、塞擦音、清音、送气音。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 答案(电大)作者: 日期:《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普通话:2.方言:3•声调:4.音节:5.复韵母: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洋、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和()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其中字母()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和()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o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2分)1 .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3.iou、uei、uen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5.韵母u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6.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7.韵母iang的韵腹在中间,所以这是中响复韵母8.普通话声母Z和zh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9.语音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汉语声调是由音长变化决定的10.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四、综合分析应用题(20 分)1描写下面的音素的发音特点(5分)2•给下列词语注上正确的读音(15分)露富作料凿子床笫皈依发酵龋齿脍炙掌喑哑光烨獭小觑把柄咀嚼鹿茸喟然砧茶毒谧号水板刹那憧憬造诣嗾使蘸水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有什么现实意义?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现代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1-4)作业答案语音部分【名词解释】1.白话文运动:白话文运动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旨在以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的运动,是一场书面语的变革。
2.前响复韵母:指没有韵头,韵腹位这个韵母前面的韵母,例如ao、ei、ai就是前响复韵母。
3.韵基:一个韵母,除去韵头,剩下就是韵基,包括韵腹和韵尾,韵基是组成韵母的基本成分。
例韵母iang,其中ang就是韵基。
4.隔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中起分隔音节界线作用的字母,例如y和w就是隔音字母。
5.强辅音强辅音指发音时有较强气流呼出,这样的音素是强辅音,例如普通话声母p、t、k。
=============================================================================== 1.固定语:固定语是词汇中结构固定、内容固定,以词作为结构成分、作用相当于词的单位。
固定语包括专门用语和熟语,例如“北京大学”、“鹬蚌相争”。
2.概念义 :概念义就是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例如“老”表示年纪大就是概念意义。
3.反身指代义:反身指代义指一个词在使用中不是使用它具有的意义,而是指代这个词本身。
例如“妈妈”是个双音节词,这里“妈妈”一次表示的是它在音节方面的特点。
4.类词语:用定义式或准定义式方式解释词语意义时,其中表示词义类别的成分叫类词语。
例如“法网”的意义是“严密的法律制度”,其中“法律制度”就是类词语。
5.词群:词群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群。
例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舅舅”就是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群。
=============================================================================== 1.准谓宾动词:所带的动词宾语还失去着动词的基本特征,这样的动词就是准谓宾动词,例如“进行讨论”,其中“进行”就是准谓宾动词,它带的宾语“讨论”不能再带宾语了。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作业 1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 4 分)1.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
普通话共有21 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 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字拼音是yua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uan)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C 2.A 3.A 4.C 5.A 6.C 7.D 8.D 9.B 10.A四、综合分析应用题(40 分,每小题10 分)1.分析下面的元音的发音特点:{1}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2}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3}e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4}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5} e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2.分析下面的辅音的发音特点:{1} k 舌根音、塞音、清、送气音。
现代汉语作业1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字拼音是yua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üan)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C 2.A 3.A 4.C 5.A 6.C 7.D 8.D 9.B 10.A三、综合分析应用题(40分,每小题10分)1,分析下面的元音的发音特点:{1}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2}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3}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4}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5}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2 .分析下面的辅音的发音特点:{1} k舌根音、塞音、清、送气音。
{2} t舌尖中、塞音、清音、送气音。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参考答案2011年09月18日星期日18:25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
3.声调: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4.音节: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
5.复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
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
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方言)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洋、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海岸)和(海鸥)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其中字母(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和(w)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uei)、(uen)。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2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
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播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不对。
使用y、w的主要目的是分隔音节界线,避免音节混淆。
3.iou、uei、uen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
不对。
这三个韵母在使用中与辅音声母结合时省略韵腹,自成音节时韵头元音要换成y或w,没有省略韵头的情况。
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
不对。
注音时,无论i是不是韵腹,只要上面有声调符号,i上面的一点就要省略。
例如zhu ī,字母i并没有充当韵腹,因为有声调符号,所以省略了一点。
分析说明:有些同学根据声调标在韵腹上面的规定,认为本题说法正确,其实不对,i充当韵腹,如果是轻声不标调,上面的一点也不能省略。
5.韵母ü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
不对。
ü行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上面的两点不能省略。
6.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不对,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典范。
7.韵母iang的韵腹在中间,所以这是中响复韵母。
不对。
普通话的中响复韵母共有4个iao iou ua ue,都属于复元音。
这些韵母发音的共同点是舌位由高向低滑动,再从低向高滑动。
开头的元音音素不响亮,比较轻短,中间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糊。
8.普通话声母Z和zh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
正确。
这两个声母从发音方法上讲,都是塞擦音,发音时,发音器官的相关部位先是闭合,阻塞气流,然后打开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但是它们的发音部位不同,Z是舌尖前音,zh是舌尖后音。
因为发z的时候,舌尖部位比较平直所以也叫平舌音,发zh时,舌尖向上卷起或者叫翘起,所以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
9.语音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汉语声调是由音长变化决定的。
不对。
构成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四要素。
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
10.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
不对。
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成分,发音时开口度较大,声音最响亮。
但并不是每个韵母都具备韵头、韵腹、韵尾这三部分。
有的只有韵头和韵腹,如韵母ia、uoüe,其中的i、u、ü是韵头,a、o、ê是韵腹;有的只有韵腹和韵尾,如韵母ai、ei、ao、en,其中的a、e、a、e 是韵腹、韵腹后面的为韵尾;而单韵母只有韵腹,没有韵头和韵尾。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20分)1.描写下面的音素的发音特点(5分)。
①b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②q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然后气流把堵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③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④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a发音时,口腔大开,舌头前伸,舌位低,舌位居中,嘴唇呈自然状态。
如“沙发”、“打靶”的韵母。
⑤ü舌面、前、高、圆唇元音ü发音时,口腔开度很小,舌头前伸,前舌面上升接近硬腭,但气流通过时不发生摩擦,嘴唇拢圆成一小孔。
发音情况和i基本相同,区别是ü嘴唇是圆的,i嘴唇是扁的。
如“语句”、“盱眙”的韵母。
2.给下列词语注上正确的读音(15分)(答案略)露富作料凿子床笫皈依发酵龋齿脍炙掌喑哑光烨茶毒谧号水獭小觑把柄咀嚼鹿茸喟然砧板刹那憧憬造诣嗾使蘸水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有什么现实意义?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第一,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这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规定了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这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代汉语方言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趋势?答:现代汉语方言发展由过去的相对封闭变得相对开放。
一方面受共同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发展服从于普通话的发展,呈现出向普通话集中靠拢;另一方面,各个方言区内部的差异正日益缩小,呈现出互相集中的趋势,第三方面,相邻方言有互相交融的趋势。
原因是近几年我国人口的大流动,特别是上亿人口的民工,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流动,这些流动人口把方言带到全国各地,又通过互相接触,与当地方言或别的民工群体方言交融,形成新的方言变体。
3.为什么说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iou uei uen在实际中永远不会出现?答:iou uei uen这三个韵母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会出现,因为在给汉字注音拼写出音节时,这三个韵母无论以何种身份出现,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都要发生变化,而不是直接使用。
第一,它们同辅音声母相拼时,为了使拼式简短,要省略韵腹,韵腹省略后,声调符号的位置要作相应的调整,例如diū(丢)、zhuī(追)、gún(滚)。
第二,它们自成音节时,不同辅音声母相拼,因为是以i、u开头的音节,所以根据前面介绍的y 和w的使用,这里也要作相应变化,写作you、wei、wen。
4.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答:整个北方全归为一种方言,因为北方一马平川,经过多次战乱、迁徙,即使有各地不同的音,也都相差不大,融合了。
北方话区域一直是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方话通行地域辽阔,使用人口众多。
所以普通话以北方话作为基础。
5.普通话语音有哪些特点?答:(1)北京语音从听感上会觉得清亮,高扬;另一方面却又舒缓,柔和。
主要体现在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没有复辅音,衬托元音的清亮,清辅音多,音节较舒缓;声调高扬转降,自成节奏。
这些,都使普通话的语音具有一种音乐美,说起话来就显得特别动听。
(2)音系比较简明。
在与方言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普通话浊音声母少,辅音收尾的韵母只有两类(-n -nɡ),声调数目较少。
学习普通话的法宝就是掌握21个声母,39个韵母和四个声调的发音。
6.方言今后是向普通话靠拢还是不靠拢?谈谈你的看法?答:从正反面阐述都可以。
正面: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会进一步向普通话靠拢。
第一,方言在一定的地域中使用,普通话不会对其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第二,方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地蕴,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不容易受外来语言(包括普通话)的影响;第三,根深蒂固的语言使用习惯,方言更具有使用上的亲和力。
反面: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向普通话集中、靠拢。
第一,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第二,普通话有统一的书面语,方言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只能采用共同语的书面语,必然要受到普通话的影响;第三,普通话作为共同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等,都是使用全民共同所书面语,这些都对方言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第四,当前经济大潮中我国各方言间的流动人口很多,为了相互沟通,他们都要借助于普通话。
这样,使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人口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方言的使用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范围将日渐缩小。
所以,方言的发展向普通话靠拢是必然趋势。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二)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10分,每小题2分)1.词缀:根据语素的意义和构造词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语素又可以分为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量大类,前者简称词根,后者简称词缀。
2.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3.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也有称作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
4.派生式:由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方式叫派生式。
5.称谓: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
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始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现代汉语语素在语音上以(单音节形式)为主,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