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楼油田注水系统优化改造
- 格式:pdf
- 大小:144.36 KB
- 文档页数:2
油田注水系统改造工程优化设计康晶【摘要】随着吉林油田的开发发展,某厂最大日注水量将不断增加,其注水系统能力严重不足,需要扩建改造.本文通过对注水系统改造工程的研究,优化了注水系统总体布局及工艺设计,解决了已建注水站扩建改造困难及站外注水管网注水半径大、压力损失严重等难题,为油田地面工程配套技术提供了经验.【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41-42)【关键词】注水;总体布局;工艺设计;站外管网【作者】康晶【作者单位】吉林油田勘察设计院吉林1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某厂油田东区、西区、中区各自建有地面注水系统,三座联合站各自建有注水站及站外注水管网,三座注水站之间建有联络干线以平衡各站之间压力和水量。
均以净化污水作为注水水源,不足部分补充清水。
随着油田的开发发展,预测全厂最大日注水量将不断增加,东区、西区注水能力严重不足,而中区注水能力较为富余。
站外部分注水管网注水能力不足。
结合总体规划及某厂油田注水系统现状,在注水系统改造工程中,中区注水站及站外管网能力富余较大,无需改造,而东区及西区改造存在诸多难点。
1.东区东区联合站注水站建有注水罐2座,建有注水泵房1座,内安装注水泵3台及增压泵3台,清水过滤间内建有注水泵1台。
东区联合站注水站已经满负荷运行。
随着注水量的增加,东区注水站能力严重不足,注水罐罐容及清水能力亦将不足,需要扩建。
经实地考察,站内已建设施布局紧凑,空间狭窄,扩建余地小,征地困难。
工程的改造建设既要满足扩建规模的需求,又要满足各建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及设备日常维护管理操作空间。
这些都给注水站的扩建带来了困难。
东区站外注水管网为枝状管网,建有注水干线4条。
1#干线管径φ219x11,注水半径3.8公里,管网末端压力6.5MPa;2#干线管径φ159x8,注水半径3.1公里,管网末端压力7.0 MPa;3#干线管径φ219x11,注水半径4.6公里,管网末端压力6.0 MPa;4#干线首段为φ273x14,后段为φ219x11并设有φ159x8复线,注水半径8.9公里, 管网末端压力5.7 MPa。
梁家楼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实践赵淑霞 谢绍敏 蔺明杰(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纯梁采油厂) 摘 要 针对梁家楼油田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严重、稳产难度大的矛盾,充分运用动、静态资料进行精细油藏地质研究,认识油水运动规律及油藏水淹特征。
根据剩余油分布状况,区块整体调整、零星完善、油井堵水、不稳定注水、水平井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相结合,进行剩余油挖潜,提高油藏采收率,形成了一整套特高含水期挖潜技术系列。
关键词 微构造 储层 底水锥进 水平井 堵水 不稳定注水 产液结构 采收率 梁家楼油田位于纯化镇—草桥断鼻带向北倾没部及中央隆起带向西延伸部位上。
主力含油层系沙三中,构造简单,自南向北7条近东西向北倾的断层,将地层切割成向北依次降低的10个含油断块,油藏埋深2500~3150m,含油面积2719 km2,地质储量29168Mt。
该油藏1970年投入开发,1989年进入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不断加大。
为此,应用开发测井、三维地震、动态监测等资料,利用数值模拟、油藏描述等技术,在对梁家楼沙三中油藏地层、构造、储层、沉积相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深化油藏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挖潜技术措施,提高油田采收率。
1 精细油藏综合地质研究111 沙三中油藏微构造精细认识梁家楼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认识,总体构造格局已基本落实,三维地震出站后,利用三维地震和开发测井资料,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微构造精细研究,发现内部构造形态有所变化。
梁35、43断块原认识分别由近东西向断层切割的断鼻和单斜构造,重新描述后发现梁43块北界断层在梁31井东部附近消失,两块合并为两条北倾断层所夹持的断鼻构造,构造高点分别位于梁35-2、梁43-2井区。
纯56块南部断层东段南移且有3个微构造高点;纯47块西北部发育一构造平台及2个微构造高点,这些区域由于断层的遮挡,井网控制程度差。
112 储层精细认识11211 平面上储层受沉积微相影响明显梁家楼油田沙三中储层原认识为湖底浊积扇沉积,发育2个亚相带:补给水道和水下天然堤,通过对钻井、地震、测井和测试资料的精细分析,认为梁家楼油田是一个由水下河道控制的、具有牵引流和浊流双重沉积特征的湖底扇,自南向北呈树形放射状撒开,南窄北宽,东西两侧尖灭于暗色泥岩中,纵向剖面上呈透镜体状、中间厚,两边薄,发育8个微相单元:水下主干河道、水下分支河道、末梢河道、河道侧缘微相、河道间朵叶体、河道间泥坪、河口朵叶体和席状砂体。
三门峡梁家渠改造方案1. 引言梁家渠是三门峡市的一条重要灌溉渠道,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关键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逐渐衰老,梁家渠的设施损坏严重,导致渠道的输水效率低下,需要进行改造以提高其功能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门峡梁家渠改造的方案。
2. 改造目标梁家渠的改造目标是提高渠道的输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并提高渠道的可靠性和运行效果,以满足该地区农业用水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尽可能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优化渠道的水力设计,确保流量均匀分配;•提高渠道的结构强度,减少渠道损坏的风险;•引入现代化的监测和控制技术,实现渠道的智能运维。
3. 改造方案3.1 渠道清淤和修复由于长期使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梁家渠的底泥淤积严重,对渠道的输水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首要任务是对渠道进行清淤和修复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使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对渠道进行清淤,彻底清除底泥和堆积物;•对渠道的破损部分进行修复,包括填补裂缝、加固渠壁和渠底等;•使用防渗漏材料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2 渠道水力设计优化为了确保渠道的流量分配均匀,并减少能量损失,需要对梁家渠的水力设计进行优化。
具体措施如下:•对现有的渠道进行流量测算和水力模拟,找出瓶颈和不均匀流速的地方;•根据水力学原理,对渠道进行改造,包括加设节制闸、坡道和分流结构等;•使用现代化的水力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确保改造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3 渠道结构加固为了减少渠道的损坏风险,需要对渠道的结构进行加固。
具体措施如下:•对渠道的渠底和渠壁加设保护层,提高渠道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刷能力;•使用高强度材料对渠道进行加固,确保渠道的长期稳定性;•对渠道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处理渠道出现的裂缝和漏水问题。
3.4 智能监测和控制系统的引入为了实现渠道的智能运维和精细管理,可以引入现代化的监测和控制技术。
具体措施如下:•安装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渠道的运行状态,并提供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建立远程控制中心,通过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渠道的远程监控和控制;•使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渠道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优化的运维决策和管理建议。
23优化注水模块化设计 助力油田建设大提速魏 星 李海军 崔茂林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设计分公司【摘 要】在油田建设中,注水工程落实模块化设计,能够提高注水作业的效率。
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油田注水工程中采出水处理、注水站、注水管网、配水间、注水井、注水作业这几个模块的设计,深入分析了注水工程的模块化设计,希望能够为油田建设的加速推进提供助力。
【关键词】注水模块;油田工程;水源采水注水工程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使用注水设备,将质量合格的水从注水井中输入到油层中,确保油层压力能够满足开发作业需求的油田建设工程,有助于油田采收率的提高,因此,设计人员应深入分析油田注水工程的模块化设计,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注水作业效果,促进油田建设工作的发展。
一、注水水源处理模块设计在注水作业中,注水水质是影响注水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做好注水水源处理系统的设计,并积极利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突出设计重点、降低设计复杂性,助力油田建设工作的发展。
在该模块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以“不腐蚀注水设施、不堵塞油层”的水质标准来选择注水水源或者对注水水源进行相应的处理,并采用悬浮固体含量测定、总含铁量分析、游离二氧化碳分析等水质测定方法,对选取注水水源进行相应的分析。
之后,还要设计出一套完善的水处理系统,实现该模块的设计。
设计人员应根据注水水源的水质以及处理指标搭配和组合不同的水源处理工艺模块以形成完整注水水源处理模块,并根据处理规模的不同合理地对注水水源处理模块的规模进行扩大或者缩小。
二、注水站模块设计在整个注水系统中,注水站模块的作用主要是为水井施加稳定的泵压,并向水井中持续注入经过处理的合格注水水,确保注水可靠运作。
一般来说注水站由注水水罐、注水泵组和加药系统组成。
若进行模块化设计应统筹考虑注水量、注水罐罐容及数量、注水泵组排量、扬程和数量以及加药系统的加药规模。
因此可以总结油田注水井日均注水量,统筹考虑所需注水规模,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已完成或者正在完成的注水设计任务,按照规模形成如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注水的注水站模块,这样可以在后续新的注水任务下达后,直接套用已形成的注水站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