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与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44.86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技巧导入是指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
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
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效果。
可见,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要设计好一堂课的导入,首先要研读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目的,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并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
好的导入要尽量做到自然、有趣、有效,形式也要灵活多样。
同一堂课,不同的老师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即使同一个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导人,导入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绝不可以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1.歌曲导人法。
爱唱爱跳是小孩子的天性,通过演唱英语歌曲导入新课,不仅能渲染学习气氛,而且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进入新课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歌曲导人法在低年级课堂中很受欢迎,我们可以采取唱歌的形式让孩子的多项器官协调起来,以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
如在课前播放一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卡通片,里面有一些动物们为小猫过生Ff的片断。
那首朗朗上口的生日快乐歌会很快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很多学生会跟着哼唱,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并根据片中的内容直接提问,然后告诉学生本课就是学习BiahdayParty,激起学生迫不及待进入课文的欲望。
2.游戏导入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天性好动。
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通畅的情感交流。
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若能将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英语,学生就会乐学、快学、多学。
小学英语课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经常会利用对话、游戏、谜语、图片等导入新课。
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导入,都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相关性原则课堂导入是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为随后的课堂活动做好铺垫,所以用于导入的材料要与课文息息相关,即导入的内容要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紧密相关。
2.趣味性原则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了解学生,找出学生的兴趣点,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导入新课。
有趣生动的导入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不再回味喧闹的课间十分钟。
另外导入的形式要多样,长期运用相同的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而失去其原有的激趣作用。
3.参与性原则《英语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导入设计的目标和内容都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导入的目标和内容,导入的形式也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新知学习充满信心。
4.简洁性原则导入再好,也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不能让导入占去太多的时间,导致喧宾夺主。
小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兴奋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 北京代写论文要趁着学生的兴奋劲,趁热打铁,简洁快速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5.启发性原则导入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民主、融洽的互动形式,启迪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求知欲。
导入在结合文本话题的同时,也要适当引入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6.易操作性原则简单易操作是确保导入质量,真正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前提,也是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无完法,教无定法。
”没有约定俗成的导入方法,也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方法。
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材的内容等,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不断反思和总结,就能设计出许许多多精彩、有效的课堂导入。
综合2014·1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导入对一堂课教学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设计有哪些重要的原则?导入的实施有哪些有效策略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1.突出针对性。
教师要针对所要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导入;要针对新知识的重点,以及新知识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设计导语。
这样设计的导入才能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漫无目的的导入是毫无意义的。
2.追求简要性。
课堂导入可以说是开启一堂课的钥匙,也是一个简短的引子。
因此,导入占有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显然是不合理的。
为了提升导入的有效性,教师所设计的导入内容应该是简短扼要,能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集中精力,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的。
3.充满趣味性。
导入的设计要注意趣味性。
因为导入只有充满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起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讲究艺术性。
新课的导入有较强的艺术性,才能对学生发散出强大的“磁性”。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在语言上追求艺术性,在形式上体现多样性,结合教学的内容,灵活选择导入的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1.通过对话进行导入。
在进入英语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结合所要学习的新内容,设计一个或多个与之相关的话题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
这些话题的设计要注意融入学生学过的英语知识,旨在通过对话交流让学生温习所学知识的同时,为新课的学习作出良好的铺垫。
例如,笔者在执教Unit 2“Nice to meet you ”这节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对话导入:首先我将准备好的一些头饰展示给学生看,有Mr Green ,Miss Li,Helen ……然后,我戴上Helen 的头饰向学生介绍:This is Helen.然后依次和学生展开对话:“Hello.I ’m Helen.What ’s your name ?”学生回答:“Hello !My name is Li Xiao li.”接着我回答:“Nice to meet you !”这样,通过对话自然导入了句型的运用,也使学生对新句型的出现产生了好奇心。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够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非常关键的。
一、导入的方式多样化导入是课堂的开端,那么如何进行导入呢?导入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可以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短篇故事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通过简短的游戏、问答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导入的目的都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导入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或者有趣的英语小游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英语。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家庭、食物、动物等,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英语的乐趣。
三、导入的形式活泼多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的形式应该活泼多样,充满趣味性。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声音、表情、动作等动态元素,使得导入更加生动有趣。
老师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和语调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老师还可以借助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形式,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只有形式活泼多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导入的环节循序渐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的环节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可以先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互动交流,快速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和互动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这种逐步引导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吸收英语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导入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变得越来越普及。
好的英语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浅析小学英语课堂导入。
一、教师的角度
1. 要选择具有开放性的导入方式,比如问答、小组讨论、游戏等。
2. 尽量选用真实、情景化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
3.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挖掘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让学生参与到导入环节中。
4. 切合学生的年龄、程度和兴趣,选择适宜的导入方式和内容。
5. 注重语言输出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学生的角度
1. 导入方式要具有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参与进来。
2. 导入要和实际生活相关,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有意义,容易接受。
3. 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加入导入环节。
5.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要及时调整导入方式和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
以上就是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对小学英语课堂导入进行浅析。
好的导入方式不能仅仅是:看课本上的单词图片然后读音,这样的方式比较死板,会让学生感到枯燥。
因此,教师要有创新,注重多种导入方式交替使用,每次导入都能带给学生新的体验和玩法。
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为后续课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原则和方法摘要:一节优秀的课先用导入来拉开帷幕,它为培养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弦,优化学生心境及新知识的探求、运用做了准备,一节课开始课程导入就吸引了观众,那这节课也成功了一半。
新课导入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小学英语课前导入而言,方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来充分激活课堂,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在教学中要保持学生学习新鲜感和兴趣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因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课堂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必不可少,想要做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就得先了解课堂导入的原则,课堂导入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讲求符合小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方法。
导入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课堂导入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教学艺术。
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一)要有针对性并且目的性要强,不能漫无目标教学,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具体的清晰的导入方式。
(二)注意简洁性和灵活性,切忌拖沓,导入的语言要简洁,尽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导入。
新颖的课堂导入,更能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课堂导入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中去,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三)体现直观性和启发性。
导入要尽量以生活、学习中具体的实物和事例为基础,引入新知识。
同时要讲究启发性,要让学生从浅显易懂的事例中发现问题,进而从问题着手,引起学生认知,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学习。
教师在导入时要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探求的欲望。
(四)要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平淡无奇不吸引人,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紧紧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的心理,从与教材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绘画与游戏出发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一、引言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学好英语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而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孩子接触英语的开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孩子的英语学习成绩。
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问题。
二、课堂导入的概念课堂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导入方式的选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种好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开课之初就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常见的导入方式包括:1. 提问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的知识点。
老师可以用发音标音方式提问学生认识什么是”cat”(猫)和”dog”(狗),也可以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先猜一猜是什么,再来讲解。
2. 课前小故事导入:老师可以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引入新的课程。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3. 视频导入:在今天这个多媒体时代,利用视频来进行课堂导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英文动画片或英语歌曲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游戏导入:小学生天真活泼,他们喜欢玩游戏。
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英语单词卡片,让学生们玩翻翻卡片记单词的游戏等。
以上这些导入方式都是十分实用的,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下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导入方式的注意事项选择好导入方式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注意导入方式,因为导入方式的选择是多样的,要注意导入方式不能过于繁琐,要简单易上手,不能使学生难以理解;还要注意导入方式不能太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导入活动内容;导入方式还要注意不能耽误课堂时间,更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动起来。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及有效策略
设计原则:
1.与学生的兴趣相关: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设计
与其相关的话题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简单明了: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帮助
学生理解和记忆重点内容。
3.多样化: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例如PPT、视频、游戏等,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好奇心。
有效策略:
1.图片导入:在课堂开始前,利用一张有关当天课程内容的图
片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情境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场景,把学生引入到当天的
学习主题中,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3.问答导入:利用简单、生动的问题和答案,引导学生进入学
习的氛围,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视频导入:利用教育视频片段,把学生引入课程内容,为学
习打下基础,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谈谈小学英语课堂如何导入在小学阶段,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课堂的导入环节是整堂课的关键,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因此,本文将浅谈谈谈小学英语课堂如何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一、互动式导入在导入环节,互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以下是一些互动式导入的方法:1.问题导入法在课堂即将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你知道在英语里,小猫怎么说吗?”学生可以回答“cat”,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狗怎么说呢?”学生可以回答“dog”。
这样一来,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增加了互动与趣味性。
2.图片导入法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通过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描述、猜测、提问等方式,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展示一张关于食物的图片,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的内容来猜测主题是关于食物的,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食物,从而进一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音乐导入法音乐在英语课堂中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入作用。
教师可以选择一首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英文歌曲,播放给学生听,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歌曲中的单词、短语、句型等,逐渐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跟着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情境式导入情境式导入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堂内容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境式导入方法:1.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动物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关动物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们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情节,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2.角色扮演导入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切身体验英语的使用。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医生、老师、学生等,然后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新课导入策略
1、故事活动法:故事是一个语言学习者最容易接受和理解信息的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故事,把新课动态化,使学生生动引导和学习新课程,调募学生的情绪,使学习具有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的口语学习。
2、想象活动法:此法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创造性地进行表演,激发学生想象和创造力,激起学生学习和思考,使单调乏味的新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
3、口头提问技巧:在导入新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口头提问的技巧,把新的信息和知识放在不同的语境中,通过口头提问的各种形式展示出新课程,以便学生理解新课程的各个方面;
4、图片活动法:图片活动是一种非常高效、有效的导学方法,可以利用地图、昆虫、植物、动物或其他图片进行描述,和学生根据图片进行交流或练习,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可以很好地突出新课程内容。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与方法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与方法【摘要】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是全部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俗话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是优化学生学习心理和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步骤。
小学英语的课堂导入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讲求符合小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导入导入原则导入方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好的导入犹如乐师弹琴,第一个音符就悦耳动听,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英语课堂导入的功能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一个精彩的导入常常能在课堂中发挥重要的功能:1、集中注意、激发兴趣从心理学上来说,注意是指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正如着名科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
”对学生而言,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让他们以一种期待的、迫切的心情渴望这堂英语课的到来。
2、过渡旧知识,承接新知识导入,实际就是设计一个与新授内容紧密结合,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被引到即将新授的内容上,新课的导入就是建立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之上,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知识,为新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课堂导入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教学艺术。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既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要遵循新奇、多样、热闹和参与的原则。
(一)、追求针对性和目的性,切忌漫无目标教学导入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具体、简捷、有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入方式。
如果导入与教学内容脱节,盲目地为了导入而导入,甚至于离题万丈,这都是违背教学目的和教学宗旨。
(二)、体现直观性和启发性,切忌导而不入导入要尽量以生活、学习中具体的实物和事例为基础,引入新知识。
同时要讲究启发性,要让学生从浅显易懂的事例中发现问题,进而从问题着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其积极思维和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三)、强调参与性和全体性原则,切忌演独角戏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入设计的目标和内容都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导入的目标和内容,导入的形式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新知学习充满信心。
(四)、具备简洁性和灵活性,切忌拖沓冗长导语要短小精练、简洁,尽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导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导入要精心设计,要画龙点睛,巧妙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五)、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切忌平淡无奇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紧紧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的心理,从与教材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导入的语言要准确、精炼,既要朴实自然,通俗易懂,又要生动活泼,饶有兴趣,给人以幽默感。
三、课堂导入的方法(一)、游戏导入法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
游戏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变枯燥的导入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通过游戏活动.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自然导入新词。
(二)、歌曲导入法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相辅相成。
英语歌曲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和轻松欢快的节奏,对于激发兴趣,激活大脑细胞,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如在教小学英语The Weather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唱英文歌曲Rain,rain,go away由rain一词导入新课。
再如,学习时间表达法What time is it' It' s 12o'clock.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唱Ten Little Indian Boys. 由数字导入时刻表达法的学习。
(三)、律动导入法律动导入法借助身体动作和其它直观手段积极创设语言情景,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原则,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加强动觉训练,提高形体智力。
如在教学Sports时,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边说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心之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绘画导入法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而简笔画、卡通画等色彩丰富、形象直观,可以成为沟通两种语言的中介媒体,可以一目了然地告诉学生教师的讲授内容。
如在教水果单词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个圆圈,让学生想象是什么,教师通过学生思维逐渐过渡到新词apple,orange,pear,peach等,(五)、复习导入法心里学研究表明:知觉有赖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迅速、越全面。
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也认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联结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
如在教小学英语What's your favorite food时,可以利用一张食物调查表,并运用以前学过的句型Do you like…(食物)”Yes,1 do. / No, I don’t 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调查对某些食物的好恶; 然后,导入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让学生针对自己最喜欢的食物作出正确的选择,由此开始呈现新课。
(六)、谈话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是指在新课内容呈现之前,师生围绕与新知有关的一个和多个话题,使用英语“自由”交谈,既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又为新知识技能发展做好了铺垫。
比如在family导入时,老师说Do you like your father and mother I haven’t seen my father and mother for a long and mother, I love you.引出今天的新课题family.(七)、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对故事有特殊兴趣的心理特征,教师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借助图片、动作、手势等辅助手段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或其中的精彩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其注意,为进一步学习故事作好心理准备。
(八)、情景导入法教学中教师布置生动具体的场景,模拟真实的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在导入What would you like时,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师布置成一个快餐店,自己扮演餐厅服务员,引发学生的食欲和兴趣后再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这两个句型,就会使句型的操练变得生动、形象、有趣。
(九)、悬念导入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产生疑问、关注疑问到破解疑问的学习过程。
恰当的悬念是一种兴奋剂。
”时,课前将几位学生的学习用品藏在了不同的地方,上课互致问候后.就问其中一位学生“Where is your book" 学生自己此时也感到奇怪,全班同学都将日光集中到了这位同学身上。
接着又比划着问“In your desk”这位同学找了找,摇摇头。
于是对全班同学说"Let' s help him together. " 全班同学都在好奇和疑问中兴奋地四处找起来。
有位学生迅速在自己书桌里发现了书本并把它举了起来,立刻引导他说"Oh! It' s in my desk.”新授单词"in”在教师步步的引导下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这种悬念式的导入.其效果不言而喻。
(十)、多媒体导入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教改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多媒体导入新课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多媒体导入是指用录像、投影、课件等电教媒体创设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画面,使认知活动与其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The bedroom”这课时.一张卡通片的bed.一张左右摇摆的desk.一个会说话的lamp,都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耳目一新并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四、课堂导入应该注意的问题1、导入时间不宜太长,形式不宜过于复杂,以免导致本末倒置。
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安排好导入的时间,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英语课程的设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导入的设计也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当中,积极为每一个孩子营造更多的学习环境。
3、如果一节课中涉及的新知识点比较多,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导入方式,做到有序合理安排,巧妙组合,多多提供小学生特点的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一堂课象一场戏 ,要有引人入胜的序幕;象一篇文章 ,要有妙不可言的开头。
精美的新课导入 ,像磁石、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像钥匙 ,悄然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良好的“开场白”往往能为所学新知铺石引路,为整个课堂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身心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获取新知亦变得轻松无比。
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出发,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遵循导入原则,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英语语言学习的世界中来,使导入成为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 月[3] 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3 月[4] 王蔷主编《小学英语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5] 惠幼莲宏子锐《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6] 王晓阳译《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