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七巧板》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04.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一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初一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初一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目标预览】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摆拼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平行、垂直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范例精析】例1在下面的七巧板拼图中,找出三组互相垂直或平行的线段,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再分别找出其中的两个锐角、钝角、直角.分析找出两条线段所在的角是直角,即可得到互相垂直的线段,注意不靠在一起的线段如IG与GH互相垂直;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中相对的边平行,还有两条线平行于第三条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解:三组互相垂直的线段:AB⊥BC,AC⊥IG,FG⊥EG.三组平行线段:AB∥DC,AC∥EH,EG∥CJ.锐角:∠ACB,∠HEG,直角:∠IFG,∠ADC,钝角:∠ACH,∠FGJ.评注图中平行线段,不只3组时,要考虑不同类型的平行线,其余类推.例2用七巧板拼出字母丫的形头(如图所示)其中有一块阴影部分的七巧板放置位置已明确,请适当画线,找出其它六块七巧板.分析按七巧板的块子大小来选择,先挑块子较大七巧板放在字母的中间竖直部分,然后再考虑其它板块的位置.解:评注拼七巧板成图案时,注意不断调整七巧板的摆放角度、方向,便之符合题意要求.例3请用七巧板拼出山羊、猫及人的图案.分析山羊的特征:两尺竖直的角及向上翘起的尾巴要用到小三角形来表示,而山羊的头用到小正方形,山羊的前后脚分别用两个大直角三角形来表示,猫的两只耳朵用两个小三角形来表示,身子用两个大直角三角形来表示,尾巴用平行四边长、正方形和小直角三角形来示;人物的头用小正方形来表示,身子用大直角三角形来表达身子.解:评注在用七巧板拼图时要注意各种动物及人的基本特征,确定分别用什么板子来表示头部、躯干等.【误点警示】1.制作七巧板时最好用稍硬一点的纸板,并注上七种不同的颜色.2.同一种表达对象可以摆出不同的姿态,但必须符合这类对象的.基本特征.如猫的头与人的头,前者用大三角形来表示,而后者用小正方形来表示.【能力展示】你一定行!1.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三个梯形,并画出其图形.2.用七巧板拼出两个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3.如图,用七巧板拼出字母X的形状,指出图中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相垂直的线段,并指出其中两个锐角,两个直角、两个钝角.4.在右图中,请你适当画线,找出7块七巧板,并分别填上①②③④⑤⑥⑦等七个标号.5.用七巧板拼出一棵树.想一想,试一试!用七巧板拼出一匹马.【数学广角】四色疑题的始末四色疑题的由来,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它是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提出的,但更多的人倾向于以下的说法:公示1852年,毕业于化敦大学的F格里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多么复杂的地图,只要用四种颜色便能区分有公共边界的国家和地区.格里斯觉得这中间一定有什么奥妙,于是便写信向其胞兄佛德雷克询问,佛德雷克对数学造诣颇深,但绞尽脑计依然不得要领.只好求教于自己的老师,著名的英国数学家摩根(morgan).摩根对此苦苦思索几个昼夜,拿不准佛德雷克所提出的问题是对还是错,于是便写信给挚友,著名的数学家哈密尔顿探讨.哈密尔顿才华横溢,当时以发现“四元数”而饮誉欧洲.摩根在信中希望哈密尔顿,要么证明如果一件地图有公共边界的两部分除以不同的颜色,要么只要四种颜色就够了,要么构造出一个需要五种颜色的地图来.然而,智慧超群的哈密尔顿两者都没能做到.他耗费了13年的心血,终于一筹莫展抱恨逝去.后来,肯普、齐芥伍德、希什等若干数学家研究了一个多世纪,最终于1976年9月,由美国数学家阿佩尔和哈肯,在伊利诺斯大学的三台每秒运算400万次的IBM计算机上,运转了1200小时,检验了全部的1478种构形的可能性,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工作.。
关于《有趣的七巧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有趣的七巧板》。
通过学习七巧板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数学、几何、智力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起源、发展及其构造,掌握七巧板的基本操作。
2. 通过七巧板的拼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七巧板的拼摆方法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七巧板的基本操作、特点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七巧板模型、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组一套七巧板、白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七巧板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数学史上的地位,引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七巧板的构造及基本操作。
(2)讲解七巧板的特点及其在数学、几何、智力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3. 实践操作(10分钟)(1)让学生观察七巧板模型,引导学生发现七巧板中的几何图形。
(2)学生分组进行七巧板拼摆,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七巧板拼摆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七巧板的拼摆技巧。
5.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拼摆出指定图形,检验学生对七巧板拼摆方法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七巧板的构造及基本操作。
2. 七巧板的特点及其应用。
3. 例题及拼摆方法。
七、作业设计(1)正方形(2)长方形(3)三角形答案:见附件。
2. 课后思考:七巧板还能拼摆出哪些有趣的图形?如何用七巧板解决实际问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七巧板,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七巧板拼摆方法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在拼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益智玩具,如:华容道、孔明锁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七年级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示自己的思考结果。
3、本节内容的重点是七巧板的制作和拼摆,难点是拼图所要表现的几何图形,对已学过的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有机联系和语言表达。
二、自学感知七巧板起源于宋代,最早称作“燕几图”,创始人是黄伯恩,后经演化又称为“七星”“易方”等.七巧板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成的七块几何图形,它可以拼摆成为千变万化的许多图形,形拟各种自然事物,“纵横离合变态无穷”.它的特点是巧、变、复、补、实、合,渗透了中华文化的易理.在英文中,七巧板被称为“唐图(tangram)”意即“中国的图形”,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1、动手试一试:七巧板的制作:板.步骤:(1)先制作正方形ABCD.(2)连结BD,并取BD的中点O,连接AO.(3)分别取BC、CD的中点E、F,并连接EF.(4)分别取BO、DO、EF的中点G、H、I,并连接EG、OI、HI.将这个图形沿所画线剪开,得到的即为七巧板.2、利用你做好的七巧板分别拼出(1)直角三角形(2)长方形(3)梯形(4)平行四边形。
然后把拼出的图形画在下面,并在图中各找出一对平行线段及一对互相垂直的线段.除了前面给出的图形外,你还可以用七巧板拼出什么?三、七巧板拼图欣赏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吗?四、达标测试1.七巧板是我国祖先创造的一种智力玩具,它来源于勾股法,如图①整幅七巧板是由正方形ABCD分割成七小块(其中: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组成,如图②是由七巧板拼成的一个梯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cm,则梯形MNGH的周长是____cm(结果保留根号).2.如图,将标号为A、B、C、D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P、Q、M、N的四组图形,试按照“哪个正方形剪开后得到哪组图形”的对应关系连线:。
有趣的七巧板的导学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一、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它源于生活,是由古代家具演变而来的。
宋朝有一个叫黄伯恩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而且他为人特别的热情好客,他发明了一种用六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成由七张桌子组成的“宴几”,这样可以根据用餐人数的不同,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来了三人拼成三角形,四人拼成四边形,六人拼成六边形等,这样人人用餐方便,气氛更好。
再后来,有人把它缩小为只有七快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因为它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的创造。
19世纪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方模板”或“唐图”,即来自中国的拼图。
七巧板虽然仅有七块板组成,但是它们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
作为我们则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学好七巧板。
二、七巧板的构成:三、有关七巧板的知识:(1)七巧板起源于唐代,它是用一个_______裁剪而成的,由七块大小不同的基本图形所组成。
(2)一副七巧板拼出的图案中角的度数只是、、___三种。
(3)七巧板中最大板(三角形)是最小板面(三角形)积的_____倍,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七巧板总面积的。
(4)七巧板的七块板只有种不同的图案,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有对。
(5)在整体图中找出三组互相平行的线段?三组互相垂直的线段?四、拼有趣的图形。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七巧板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智力七巧板》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七巧板的起源、分类、基本组成及其拼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起源,感受我国传统智力玩具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 让学生掌握七巧板的基本组成和分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七巧板进行创意拼图,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七巧板的拼图技巧和创意拼图。
教学重点:七巧板的起源、分类、基本组成及其拼图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七巧板教具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每人一套七巧板,白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七巧板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七巧板。
同时,引入实践情景,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图形是由什么拼成的呢?”2. 背景知识介绍(5分钟)介绍七巧板的起源、分类、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历史和特点。
3. 拼图技巧讲解(10分钟)(1)展示七巧板的拼图方法,如:平移、旋转、对称等。
(2)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拼图技巧。
4. 例题讲解(10分钟)(1)给出一个七巧板图形,让学生分析如何拼出该图形。
(2)逐步讲解拼图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自行拼出一个指定图形。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创意拼图(10分钟)(1)鼓励学生运用七巧板进行创意拼图。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拼图心得。
(2)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七巧板的起源、分类、基本组成。
2. 拼图技巧:平移、旋转、对称。
3. 例题及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指定图形。
(2)运用七巧板进行创意拼图。
2. 答案:(1)指定图形的拼图步骤。
(2)创意拼图的示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趣味拼图游戏,它由七个不同形状的木块组成,可以组成各种图案。
在教学实践中,七巧板的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三类:游戏体验、拼图竞赛和创意设计,通过这三类活动深入探究七巧板的奥秘与趣味。
一、游戏体验游戏体验是七巧板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它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无压力的情境下感受七巧板的趣味。
在游戏体验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设计:1.场地布置:合理的场地布置能够为游戏添上趣味,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
建议在教室或者操场等场地摆放一些木制的七巧板,或者在墙上贴上一些七巧板的拼图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
2.结构设计:七巧板的结构设计是游戏体验的关键,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拼图,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进入对七巧板的认识。
3.游戏规则:游戏规则的设计应简单易懂,能让学生迅速上手。
比如,在给定的时间内尽快拼出给出的图案,或者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最多的七巧板拼图。
二、拼图竞赛拼图竞赛是一种更加强化竞争性的教学形式,它能帮助学生增强集中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有趣的竞赛中学习七巧板知识。
在拼图竞赛中,应注意以下设计方面:1.拼图难度:拼图竞赛的难度应适当提高,能够在保证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的前提下,挑战到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极限。
2.时间限制:对于拼图竞赛,时间的限制应适度,能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压力,同时保证他们不会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而出现失误。
3.评分标准:评分的标准应该合理,既能够考虑到拼图的效果,也能够评价超过其他同学的表现。
三、创意设计在掌握了七巧板基本技能后,学生可以开始尝试创意设计,将多个七巧板拼接成一个编程的结构。
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性思维,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心和组织性。
在创意设计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主题:创意设计的主题应有限度地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又要给学生足够的启发,如让学生参考著名建筑物或人物形象等。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五章《有趣的七巧板》。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历史起源、拼图技巧以及其在数学和几何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七巧板的历史起源和拼图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七巧板的拼图技巧和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七巧板拼图中的几何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七巧板一套、PPT课件学具:七巧板一套、练习纸、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课件,引导学生了解七巧板的历史起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操作:教师示范七巧板的拼图技巧,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拼图方法。
3. 实践应用:教师提出实践问题,让学生运用七巧板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几何观念。
4. 发现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七巧板拼图中的几何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5. 创意拼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意拼图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有趣的七巧板板书内容:1. 七巧板的历史起源2. 七巧板的拼图技巧3. 七巧板在数学中的应用4. 七巧板的创意拼图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
答案:将七巧板中的四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2. 题目: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三角形。
答案:将七巧板中的三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3. 题目: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答案:将七巧板中的两个小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七巧板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七巧板的拼图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引导学生发现七巧板拼图中的几何规律时,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七巧板比赛,鼓励学生自主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及反思简介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智力玩具,由七种不同形状的木块组成,可以通过拼凑这些木块来形成各种图案和形状。
本文将介绍一个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七巧板的起源和基本玩法;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教学准备1.七巧板;2.讲台;3.布告栏;4.纸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向学生展示一些已经拼凑好的七巧板图案,激发学生的兴趣;2.介绍七巧板的起源和基本玩法,让学生对七巧板有一个初步了解;3.引导学生思考七巧板能够拼出哪些图案和形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拼凑实践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七巧板和一张拼图模板;2.让学生根据拼图模板拼凑七巧板,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教师和助教巡视各个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步:展示成果1.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拼凑好的七巧板图案,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2.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七巧板拼凑出更多的图案和形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第四步:总结和反思1.让学生总结七巧板拼凑的基本规律和技巧;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拼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3.分享学生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学反思本次七巧板教学设计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互动和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激情。
他们通过拼凑七巧板,不仅锻炼了大脑的思维能力,还增强了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拼凑的技巧和规律。
通过这次教学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影响。
然而,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导入新知的环节,我可以更好地设计问题和引导学生的思考,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七巧板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玩具,它由七个不同形状的小木块组成,可以拼成各种有趣的图案。
下面是一个有趣的七巧板教案,适合小学生学习和玩耍。
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辨认七巧板的各个形状和颜色。
2. 能够使用七巧板拼出给定的图案。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七巧板。
2. 计算机或幻灯片。
3. 图案拼图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七巧板,并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用七巧板拼出的有趣图案。
询问学生们是否知道七巧板是什么,并激发他们对七巧板的兴趣。
2. 学习七巧板的形状和颜色:教师出示每个小木块的图片,并依次教给学生们它们的名称和形状。
同时,教师解释七巧板的颜色,并让学生们用手指指出每个小木块的颜色。
3. 图案拼图活动:教师出示一张图案拼图纸,并指导学生们用七巧板来拼出相同的图案。
在拼图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讨论和合作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巩固和扩展:教师可以出示更复杂的图案拼图纸,让学生们挑战自己并尝试用七巧板拼出图案。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用七巧板创造自己的图案。
5. 结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们继续在课外进行七巧板的练习和创作。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们拼图的过程和结果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留下一些作业,让学生们在家里继续拼图和创作,并带到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通过这个有趣的七巧板教案,学生们可以在玩耍中培养对几何形状和颜色的认知,锻炼细致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培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七巧板教案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分享自己创作的平台,激发他们对艺术和创造的兴趣。
《认识图形(二)有趣的七巧板》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会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案,加深对七巧板的认识、了解。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与同学的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教学重点】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小学生常常需要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七巧板是孩子们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的玩具。
七巧板空间,图形的变化又将引出无数个奇妙的图案,,这对处于好奇心年龄段的儿童来说,是激励他们主动探索、审视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
学生已经能够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形状的纸拼出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图形。
他们对动手拼一拼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
学生对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利用七巧板进行实例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图形。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有趣的七巧板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到了一位新朋友跟我们一起学习,想知道它是谁吗?它就在我们要欣赏的几幅图里,大家来猜一下它是谁好不好?生:好。
学生欣赏2、师:大家猜到了吗?生:七巧板。
3、师:对,刚才这些图案都是由七巧板拼成的(边说边演示),大家想认识它吗?生:想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有趣的七巧板。
(教师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1、教师出示七巧板⑴师:同学们看,这就是七巧板,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学生自由回答。
⑵教师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2、学生拿出一套七巧板⑴看一看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你能说出七巧板中每个图形的名字吗?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生1:三角形生2:正方形生3:平行四边形⑵说一说师:说的非常好!那么每一种图形都有几个呢?生回答。
师:你发现哪种图形最多?生:三角形⑶比一比师:好!那咱们就观察你手中的几个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有两个大的,还有两个小的生:两个大的一样大生:两个小的一样大生: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学生自由回答。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七巧板》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垂直、平行、角等有关概念
2、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加深对垂直、平行、角等有关概念理解和认识
【学习难点】七巧板的制作,拼摆。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回顾平行线、垂直的概念。
2、拿出自己准备的七巧板。
二、合作探究
1、请按图自行分割正方形,使之成为七巧板。
2、将七巧板中的7块图形分类。
3、七巧板中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的线段各两组。
4、请学生找出找出锐角、直角、钝角各两个
提供给学生的例图
三、合作交流
请同学用自己七巧板中的七块几何图形拼成喜欢的图形,并赋予其意义,在组内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所拼图形的内涵,并画出图形。
四、课后作业
1、在一幅七巧板中有____组相等的线段.
2、如图1是利用七巧拼成风的图案,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二组平行线是_________________.
(1)
E C F
M A H
D B
G
(2)
E
C F
A D
B
G
(3)
在一幅七巧板中,有我们学过的( )
A.8个锐角6个直角2个钝角;
B.12个锐角9个直角2个钝角
C.8个锐角10个直角2个钝角;
D.6个锐角8个直角2个钝角 3、在一幅七巧板中,有( )种不同形状的图形. A.1 B.2 C.3 D.4
4、如图3是利用七巧板拼成的数字3,这个图案中直角的个数是( ) A.5 B.9 C.7 D.8
5、如图,七巧板中小阴影的面积是大阴影面积的几分之几?
6、用七巧板拼几个你喜欢的图形,并赋予起诙谐幽默的含义。
7、利用图4-8可以制作七巧板.
(1)分别找出三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及互相垂直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找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直角,将它们表示出来,并说明分别是多少度角. (3)请你用这副七巧板设计一个图形
A
B
C
D
E F G
H
L
O
图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