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的读音》微课.ppt
- 格式:ppt
- 大小:828.00 KB
- 文档页数:10
咬文嚼字1:“薄”到底怎么读?今天我们语...今天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围绕着“薄”的读音发生了分歧,一个习题要求根据拼音写汉字,拼音写成“dānbáo”,但有老师坚持认为是“dānbó”,到底怎么读才算正确读音呢?为此,我查了词典和有关资料,感觉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薄”一共有三个读音:①báo②bó ③bò。
对于③bò的读音,比较容易分辨,只有在“薄荷”一词中读bò。
争论的焦点在①和②的读音上。
从字典和各种资料来看。
下列几种情况读①báo:1、做形容词,表示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跟“厚”相对)。
如:薄片、薄纸、薄被等。
2、用于口语,作为单音节词出现,尽管意思各不相同,但都可以读báo。
如:①这本书很薄。
(不厚)②我对待他不薄。
(感情冷淡)③这种酒,酒味很薄。
(味道不浓)④这儿地薄,产量低。
(不肥沃)⑤家底儿薄。
(家产少,不富裕)以上几个例子,“薄”的含义各不相同,但在句子中都是以单音节形式出现,所以都读báo。
3、在“薄脆”一词中读báo,做名词用。
以下几种情况读②bó:1、作“轻微,少”解。
如:薄技、广种薄收2、作“不强健,不壮实”解。
如:薄弱、单薄3、作“看不起;轻视;慢待”解。
如:鄙薄、厚古薄今4、作“不厚道,不庄重”解。
如:刻薄,轻薄5、作“迫近;靠近”解。
如:日薄西山薄暮冥冥6、姓。
如:薄太后对于一个多音字的读音,我们一般可以根据词义去判断,但“薄”的读音,有时候词义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读音也会发生变化。
如“薄”的含义中有“土地不肥沃”和“味道不浓”的解释,这两种意思,当“薄”以单音节词出现时读báo,而以双音节词出现时读bó。
如:这块地很薄,产量低。
(báo)这是块薄地,产量低。
(bó)再如:这酒很薄,不好喝。
(báo)这是种薄酒,不好喝。
这个字(薄)音怎么读?肖焕民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第一实验小学063600这个字(薄)多次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如冀教版教材《匆匆》中“薄雾”一词,《观潮》中“薄雾”一词。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对于词句中它(薄)读什么音,同事们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莫衷一是。
拙文《不是薄(báo)雾,是薄(bó)雾》,于2008年12月在《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上发表后,更是引起了一些教师的评论,今就这个字的读音谈一下自己的见解:翻开《新华字典》,我们发现该字(薄)有三个读音:báo,bó,bò。
第三个读音bò,好理解,专指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入药。
打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薄(báo)字有以下解释:(1)扁平物上下两面的距离小(跟“厚”相对):~板,~被,~片,这种纸很~,家底~。
(2)感情冷淡;不深:待他的情份不~。
(3)不浓;淡:酒味很~。
(4)不肥沃:变~地为肥田,这儿土~,产量不高。
例词有薄饼,薄肥,薄田。
薄(bó)字的解释(1)轻微;少:~技,广种~收,这份礼太~。
(2)不强健,不壮实:~弱,单~。
(3)不厚道;不庄重:刻~,轻~。
(4)看不起;轻视;慢待:菲~,鄙~,厚今~古。
(5)姓。
薄bó。
以及(书)迫近,靠近:日~西山,~海同欢。
例词有薄产,薄地,厚薄,薄田,等。
从以上解释中人们很难区分出báo和bó的迥异,并且它们还有近义之处,如báo义项:感情冷淡,不深。
不浓,淡。
bó义项:轻微;少。
两者都列举了词语――薄(báo)田,薄(bó)田。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那里呢?.翻开吕叔湘、李荣、许嘉璐任首席顾问,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第41页对薄(báo)的解释:(1)(形)扁平物体的厚度小:这本书很~;~棉袄;~板。
薄的多音字组词意思薄是一个多音字,拼音有 báo、bó和bò,组词有:一、báo1、身薄[shēn báo]解释:谓徒手搏斗。
例句:项昊一听,只恨自己身薄力弱,走起路来都比别人慢,又看见鳌淩看自己的目光丝毫没有催促的意思,反到停下来等他,大生知己难遇,相逢恨晚之意。
2、奇薄[qí báo]解释:数奇命薄。
谓命运不好。
例句:他真的是奇薄,只怪自己倒霉。
3、闇薄[àn báo]解释:昏昧短浅。
例句:他真的是闇薄,让人无语。
4、愚薄[yú báo]解释:浅薄无知的人。
例句:他就是不想做一个愚薄。
二、bó1、薄技[bó jì]解释:微小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在身。
例句:他今天愿献~。
2、稀薄[xī bó]解释:(空气、烟雾等)密度小;不浓厚。
例句:高山上空气~。
3、薄酒[bó jiǔ]解释: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谦辞:~一杯,不成敬意。
例句:略备~,为先生洗尘。
4、单薄[dān bó]解释:指天凉或天冷的时候穿的衣服薄而且少。
例句:冰天雪地的,穿这么~,行吗?三、bò1、薄荷脑[bò he nǎo]解释:从薄荷油中提取的一种芳香清凉剂。
无色晶体,有薄荷香气。
常用于牙膏、食品及医药品等。
例句:薄荷脑的味道真的让人不喜欢。
2、龙脑薄荷[lóng nǎo bò he]解释:水苏的别名。
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水苏》。
例句:龙脑薄荷是他们常用的药。
浅析“薄”字的读音作者:姜刚良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第04期“薄”字的读音老师们年年教,年年在讨论,也是年年有困惑,把遇到的有关“薄”字的内容拿出来分析一下,希望能解决教学中的这一疑难点。
1 薄的三种读音(báo;bó;bò)薄(bò)荷:组成唇形科的各种芳香植物中的任何一种;可入药。
这个音最好识别。
薄báo ~片。
~饼。
~酒。
~田。
薄bó~礼。
~产。
~命。
~寒。
~酬。
菲~。
2 不同语境中的“薄”的读音,剪不断,理还乱2.1 出示有关“薄”字的课文片段《观潮》片段。
原文是: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片段。
原文是: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故乡》这首小诗有句话: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日月潭》这一课有句话: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2.2 学生出现的不同选择,师进行讨论有一道题:请给文中的“薄雾”一词中的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题中提供了薄的三种读音(báo;bó; bò),请从其中选出正确的一个。
选择读音既有(báo),也有(bó),且两个读音的选择人数大体相当。
关于薄字的读音,在教学《匆匆》和《观潮》这两课的时候,当然还有很多课内、课外阅读都能碰到,在朗读的时候是读成(bó)雾,此时和其他两个语文老师讨论了一下,看她们把薄雾念成了(báo)雾,我也觉得这薄雾说明雾轻盈与厚相对应,念(báo)。
也许还是觉得薄雾念(bó)雾比较恰当,念起来也比较顺口,虽然不能做出完整的分析,但(bó)音侧重于书面语的读法,而(báo)音侧重于口头语的表达还是刻在心底的。
薄的读音和组词语薄,属于常用字。
“薄”是古入声字,现代汉语有三个读音有:báo、bó、bò,。
本意是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挨得很近,读作b ó。
1、引申指迫近、接近;2、又引申为轻微、少、轻视、看不起;3、假借指厚度小,读作báo,此音多用于口语;4、bò仅用于薄荷。
一、读音为[báo],薄字组词薄片:厚度小的片。
薄饼:厚度小的饼。
薄待:冷淡,不热情。
薄酒:味道淡的酒。
薄田:不肥沃的田。
二、读音为[bó],薄字组词浅薄:肤浅。
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不深厚,很浅显薄礼:意为不丰盛的礼物,多用于自谦。
薄产:微薄的产业。
薄命:指命运不好;福分差(旧时多指女性)。
薄寒:微寒。
薄酬:数量不多的报酬或补偿。
菲薄:轻视,瞧不起。
薄夫:刻薄的人。
薄幸:用于形容对爱情不专一的男人。
轻薄:指轻佻浮薄的人。
刻薄:是对别人过于尖酸,冷酷无情,不厚道。
含贬义。
鄙薄:轻视;看不起。
薄弱:单薄而不坚强:薄弱环节|基础薄弱|身体薄弱|经济状况薄弱。
厚今薄古: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
重视现代的,轻视古代的。
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三、读音为[bò],薄字组词薄荷:组成唇形科的各种芳香植物中的任何一种;尤指薄荷属(Mentha)的成员,可入药。
扩展资料:薄雾1、拼音:bówù2、释义:淡薄的雾气;霾。
3、造句:1)古寺的周围青山掩映,薄雾缭绕,美得如同一幅画。
刻薄1、拼音:kèbó2、释义:待人处事挑剔、无情。
3、造句:1)由于她待人的态度尖酸刻薄,大家都不喜欢和她来往。
薄弱1、拼音:bóruò2、释义:指思想意志不坚定;单薄脆弱;单弱无力。
3、造句:1)金钱的诱惑使一些意志薄弱者迷失了方向,成了金钱的俘虏。
薄荷1、拼音:bòhe2、释义:组成唇形科的各种芳香植物中的任何一种;尤指薄荷属的成员,可入药。
1.薄雾中“薄”的读音为bao还是bo释义:淡薄的雾气,多用于写海景,林景时的雾的描写. 薄雾”一词,究竟是读báo雾还是读bó雾?近来,这个读音成了许多老师争议的焦点.尤其是在冀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参考书上注明读báo时,有的教师愈加困惑了.转来一贴,也表明我的观点. 《现代汉语词典》在这两个读音的解释上是这样的:薄 báo ①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反:~被、小~册子.②(感情)不深;冷淡:他可待你不~啊!③淡:酒味很~.④(土地)不肥沃:~地. 薄bó①轻微;少:力量~.②不厚道;不庄重:轻~.③看不起;轻视;慢待:菲~.④迫近:日~西山.⑤姓. 从词典上,我们很难清楚的分辨出究竟是读báo还是bó.有很多老师同意读báo,因为“薄雾”的“薄”似乎有“不厚”的意思.也有“不浓,淡”的意思.从这两个层面上说,似乎读"báo"更有道理了.然而,进一步翻看《现代汉语词典》,在“淡薄bó”这个词条中,明显有这样的解释“1、密度小:朝雾渐渐地淡薄了.2、味道不浓:酒味淡薄”. 在许嘉璐(著名语言学家,国家语委主任,人大副委员长)主编的《现代汉语模范字典》中,有这样的解释:薄bó与薄(báo)同,用于复合词或成语:薄田、淡薄、如履薄冰. 在李屹之主编的《咬文嚼字全集》中,对“薄”做了这样的解释:(1)báo独立成词或用于口语性的合成词,表示厚度小、感情淡、不肥沃等.(2)bó用于合成词或成语,表轻微、少、不厚道、不庄重.轻视以及迫近等. 在吕叔湘、李荣、许嘉璐、李行健等著名学者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书中,则有“薄雾”这一词条,明显的注音为“bó wù”.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如下,báo和bó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可以互用的.他们近义项的区别可以表述如下:独立成词的时候读báo,比如,纸很薄.在成为合成词的时候,口语化的合成词读báo,比如《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薄薄”读“báo”书面语化的合成词和成语读bó,比如薄(bó)雾.。
课时: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汉语拼音》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正确发音拼音“bó”。
2. 让学生理解“薄”字的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1. “bó”的发音。
2. “薄”字的意义。
教学难点:1. “bó”声母“b”与“p”的区分。
2. “薄”字书写时的笔画顺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薄”字卡片。
3. 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薄”字卡片,引导学生说出字的名称。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薄’字的意思吗?”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薄’字的意思是物体表面或内部组织比同类物体或标准要薄。
”二、拼音教学1. 教师播放“bó”的音频,让学生听音跟读。
2. 教师讲解“bó”的发音:声母“b”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用力呼气;韵母“o”发音时,嘴唇收圆,舌尖轻抵下齿背。
3.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4. 教师出示“bó”字卡片,让学生模仿发音。
三、练习环节1. 教师出示带有“bó”的词语卡片,如“薄饼”、“薄雾”等,让学生读出这些词语。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带有‘bó’的词语?”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薄’字的拼音‘bó’,知道了它的意思,还学会了读一些带有‘bó’的词语。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请同学们用‘薄’字造句,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查字典了解‘薄’字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薄’字的拼音‘bó’,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2. 学生示范发音,教师点评。
3. 教师出示“薄”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薄”字的意义。
二、书写教学1. 教师讲解“薄”字的笔画顺序:横、竖、撇、捺、横折、横、竖、横、撇、捺。
薄多音字意思及组词
【汉字】薄
【拼音】báo bóbò
【部首】艹
【释义】
●薄báo
◎厚度小的:薄片。
薄饼。
◎冷淡,不热情:薄待。
◎味道淡:薄酒。
◎土地不肥沃:薄田。
●薄bò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和叶有清凉香味,可入药。
●薄bó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轻微,少:薄礼。
薄产。
薄命。
薄寒。
薄酬。
菲薄。
◎不庄重,不厚道:薄夫。
薄幸(负心)。
薄情。
轻薄。
刻薄。
◎轻视:鄙薄。
厚今薄古。
◎不充实,不坚强:薄弱。
◎迫近:薄近。
薄暮(傍晚)。
日薄西山。
◎古同“箔”,帘子。
◎姓。
【组词】
瘦薄羞薄相薄修薄行薄终薄隘薄薄技薄晩薄眉鄙薄嘲薄残薄淡薄丹薄寡薄雕薄节薄浇薄谫薄降薄困薄酷薄醨薄廉薄凉薄林薄阙薄诮薄盘薄埤薄纰薄剽薄弃薄蟠薄滂薄优薄鱼薄窳薄躁薄佻薄伪薄侮薄嚣薄脆薄驰薄蚩薄蚕薄凡薄幡薄衡薄构薄奢薄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