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5 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4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2
亲爱的爸爸妈妈(17分 2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10分)《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①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②“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③“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④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⑦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⑧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按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我”心理变化的语句。
(6分)①毫无信心:②有了信心:③信心大增:2.第⑦段中“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结合语境,揣摩“我”当时“啜泣”的原因有哪些?(4分)【答案】1.①毫无信心:“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②有了信心:这似乎能办得到。
③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5 亲爱的爸爸妈妈基础导练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谬()憧()悼()戮()幢()绰()缭()泻()粹()潦()泄()猝()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山路上的人,在伞下低着头,朝圣..一般向山上走。
(2)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
(3)安格尔在餐桌上写诗。
只见他写下第一行:“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3.选择下列句子引号的正确用法。
引号的作用有:①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作用。
(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 )(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4.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1937年,日本军队进攻南京时,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那一场屠杀受害者有30万人!我们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3)他们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形石碑。
()(4)1941年10月21日,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300个孩子被纳粹残忍地杀害了。
()5.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2)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4)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能力提升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
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
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
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5.亲爱的爸爸妈妈一、为下列字注音组词谬()________ 憧()________ 缭()________戮()________ 幢()________ 潦()________泻()________ 悼()________ 粹()________泄()________ 绰()________ 猝()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1.山路上的人,在伞下低着头,朝圣一般向山上走。
2.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
3.安格尔在餐桌上写诗。
只见他写下第一行:“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三、在括号内填写引用的作用引号的作用有:A.引用; B.特殊含义; C.强调作用。
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四、阅读(一)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
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1.上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国的哲学家、________、________家。
2.“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中的“温和”一词如何理解?3.第一段中作者所感觉到的痛苦是什么?4.为什么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5.结合全文,说说上文在全文的作用是________。
(二)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
《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肃穆()杀戮()蜿蜒()赤裸()裸2、为下列字注音组词谬()________ 憧()________ 缭()________戮()________ 幢()________ 潦()________泻()________ 悼()________ 粹()________泄()________ 绰()________ 猝()________3、在括号内填写引用的作用引号的作用有:A.引用; B.特殊含义; C.强调作用。
(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4.本文作者是美国华裔女作家________。
萨特是________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
5.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我遇难同胞达________人。
二、课内阅读所有的作家都看到和感染到克拉库耶伐次山谷中重现的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
历史是()的。
现实呢?中国大陆有三位作家在座。
杨旭站起来说话了:“我从南京来。
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那一场屠杀受害者有30万人!我们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37年,我五岁,我是那一场大屠杀的幸存者。
今天我对南斯拉夫人在受害者面前所表现的感情,完全理解。
我注意到:今天的仪式上有许多青年和少年。
我们这些大人应该对孩子们负责: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西德作家明赫白()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
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
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讲话了。
5《亲爱的爸爸妈妈》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注音或写汉字蜿蜒()()恍惚()()憧憬()()赤裸()荒miù _____杀lù_____liáo_____绕裤dōu____盟shì_____2、课文填空①__________风。
__________雨。
天__________。
地__________。
②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__________、真实而__________的画面。
③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__________了。
3、品味语言二、再读课文,理清重点三、探究思考,拓展延伸1、请你联系台独分子的嚣张言论,就“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展开讨论。
2、根据课文引述的死者遗言,任选一条,展开想象,描述被残杀者生前的留言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一、1、wān yán huǎng hūchōng jǐng luǒ谬戮缭兜誓2、①凄苦昏暗②现实美丽荒谬③愤怒悲哀记忆警告屠杀3、⑴①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
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渲染气氛,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②“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二、1、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全文回顾历史,面向现实,呼唤和平2、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
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
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
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5.亲爱的爸爸妈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恍惚.(hū)模.糊(mú)肃穆.(mù)纳.粹(nà)B.蜿.蜒(wǎn)残酷.(kù)屠.杀(tú)荒谬.miùc.屹.(yì)立憧憬.(jǐng)石雕.(diāo)韵.律(yùn)D.笼.罩(1ǒng)融.合(róng)云霄.(xiāo)杀戮.(lū)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纳粹杀戮荒谬恍惚 B.屹立残酷蜿蜒肃穆C.缭绕溶合笼罩赤裸 D.盟誓憧憬倾泻仪式3.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释义,并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 )A.流淌 B.发生 C.尽量发出 D.发展(2)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
( )A.神情兴奋 B.神志不清 C.神态激动 D.颤抖(3)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A.向往 B.设计 c.猜测 D.害怕二、语言运用4.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
对于老师的查问,李军既不能表现自己,又不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说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又显得自然得体呢?(不能撒谎)答:5.快期末考试了,你正在看世界杯球赛直播时,妈妈发现了,告诉你现在不能看,你会怎样和妈妈沟通呢?答:三、课内阅读读课文“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到“也有一片沉寂。
”完成6~9题。
6.六十几位作家在一起讨论,作者为什么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答:7.安格尔的诗“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其具体含义是什么?简要分析。
答:8.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发言,态度有什么不同?答:四、课外阅读彩蒲台的苇①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
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
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②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三步学练聂华苓第一步课前预习◎学法导引学习本文可从萨特的一段话入手,扣住“沉重”和“美丽”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文中引述死者的遗言是抒情的高潮,对控诉法西斯罪行起到了反衬的作用,可反复朗读体会。
认识纳粹的凶残,感受前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思考德国、日本作家对这场侵略战争的不同态度对我们的警示。
◎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聂华苓,女,美国华裔女作家。
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2、写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在欧洲很多国家实行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
1941年10月21日,纳粹在南斯拉夫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
二战结束后,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
聂华苓于1988年10月21日来到这里参加了悼念活动,并写下了她的所见所感。
◎识记字音聂华苓(líng)呵护(hē)杀戮(lù)悼念(dào)憧憬(chōng jǐng)蜿蜒(wān yán)明赫白(hâ)荒谬(miù)屹立(yì)恍惚(huǎng hū)缭绕(liáo rào)执著(zhuó)◎词语积累【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
【憧憬】向往。
【肃穆】严肃安静。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健忘】容易忘事。
【恍惚】①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②(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呵护】爱护、保护。
【稚嫩】幼小而娇嫩。
【灭绝人性】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人味。
灭绝,完全没有。
发泄:尽量发出。
【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
比喻境遇悲惨凄凉【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屹立】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亲爱的爸爸妈妈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
悼()念蜿蜒()()屹()立恍惚()荒谬()憧憬()()2.请根据拼音填汉字。
杀lùliáo绕裤dōu盟shì3.请根据原文填空。
①风。
雨。
天。
地。
②历史,,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真实而的画面。
③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只有,只有,只有——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了。
4.安格尔写下:“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以这句话作引子,谈谈自己的读后感想。
二、阅读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
南斯拉夫小说家莫马•迪密其为我撑着雨伞,我们在窄窄的山路上边走边谈。
“自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克拉库耶伐次,悼念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
”莫马告诉我。
“纳粹为什么要选克拉——”“克拉库耶伐次。
”“克拉库耶伐次。
纳粹为什么要选这个小城杀人呢?”“克拉库耶伐次是我们塞尔维亚的中心。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为什么呢?”“纳粹要灭种呀!孩子们就从课堂里被抓走,还有十几位老师。
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雨哗哗地下。
山路上的人,在伞下低着头,朝圣一般向山上走。
走不完的人,望不断的路。
“7000多人呀!”莫马继续告诉我,“一天之内,全杀光了!尸首染红了350多亩的土地。
每年这一天,我们到这儿来纪念他们。
诗人,画家,雕刻家,剧作家,演员,音乐家——各种艺术家,用各种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
你看!”莫马指着前面。
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一拐弯,只见一座巨大的白色V形石雕屹立在山坡上。
“那V形石碑象征被害孩子们的班级——五年级。
”莫马说,“孩子们就在那儿被纳粹杀死。
”人已满山满谷。
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5 亲爱的爸爸妈妈人教新课标版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肃穆.( ) 健.忘( ) 纳粹.( ) 荒谬.( )蜿蜒..( )( ) 同胞.( ) 屹.立( ) ..( )( ) 恍惚2.根据拼音写汉字。
dào ( )念 huǎn huǎn( ) 赤luǒ luǒ( ) 杀lù( )ménɡ( )誓云xiāo( ) liáo( )绕放zhú(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荒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响遍山谷。
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赤裸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填空。
孩子们对未来的_________,对生命的_________,对死亡的_________,对亲人的_________,父母失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_________和对自由的_________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_________,响通_________。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
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1) 2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2) 3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3) 4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4) 5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5) 6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6) 7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7) 8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8)
怎么样?上面的题你会了吗?希望看了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可以帮您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亲爱的爸爸妈妈
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
1、挑战你的基本功(注音或写汉字)
蜿蜒()()恍惚()()憧憬()()赤裸()
荒miù _____杀lù_____liáo_____绕裤dōu____
盟shì_____
2、挑战你的记忆(课文填空)
①__________风。
__________雨。
天__________。
地__________。
②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__________、真实而__________的画面。
③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______ ____;只有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_ _________了。
3、挑战你的理解
⑴品味语言
①、“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 一句中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②、“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 一句中“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③、你怎样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一句?
④、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的含义。
⑵体会修辞
①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
②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
③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
④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
二、再读课文,理清重点
1、概括起来说课文写了纪念活动的几个片段?
2、.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4、.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
5、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6、你对这两位作家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三、探究思考,拓展延伸
1、请你联系台独分子的嚣张言论,就“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展开讨论。
2、根据课文引述的死者遗言,任选一条,展开想象,描述被残杀者生前的留言的心理活动。
3、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各国人民都在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但也有不和谐的音符。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还是固执地去参拜靖国神社,歪曲
历史,粉饰日本在二战期间给亚洲各国造成的巨大灾难。
请你联系文中日本记者的言行,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1、wān yán huǎng hūchōng jǐng luǒ谬戮缭兜誓
2、①凄苦昏暗②现实美丽荒谬③愤怒
悲哀记忆警告屠杀
3、⑴①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
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渲染气氛,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②“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二、1、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全文回顾历史,面向现实,呼唤和平
2、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
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
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
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3、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4、“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5、前者是真诚的忏悔,后者是自私的狡辩。
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狡辩,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6、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前提是正确认识历史。
西德作家的态度是那样诚恳,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样的态度赢得人们的宽容和尊重。
那个日本人跟日本极右势力相比,还算好的,他还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他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安格尔的三个问题辨清了侵略与反侵略,尖锐地指出了那个日本人狡辩的要害。
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就称“日本人”,也表明了对他的鄙弃。
作者写许多人走过去与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各国作家对那个日本人的反感和那个日本人在会场上的孤立。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