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精练新版北师大版-可编辑
- 格式:doc
- 大小:495.55 KB
- 文档页数:5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一、单选题1.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孩子的措施是()A. 晚婚B. 晚育C. 少生D. 优生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我国人口已经趋于老龄化,因此,国家正在逐渐取消计划生育政策B. CO2的大量排放,使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形成了酸雨C. 水中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不会危害人体健康D. 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3.对于人口的增长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B.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不会产生巨大影响C. 人口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D. 发达国家经济好,所以人口增长较快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A. 近亲结婚的后代肯定会患有遗传病B. 近亲结婚的后代将全部患有遗传病C. 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大D. 人类的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所控制的5.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生物界就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影响的烙印,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B.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无法修复C. 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D. 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破坏环境6.计划生育技术之一是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可以达到避孕的目的,原因是()A. 不能产生生殖细胞B. 阻止精子和卵细胞结合C. 阻止产生生殖细胞D. 杀死生殖细胞7.以下是小明对计划生育中“优生”的理解,你认为错误的是()A. 男女青年婚前进行身体检查B. 要保证低生育水平C. 孕妇定期检查身体,科学分娩D. 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8.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就是计划生育,它包括了()A. 少生B. 优生C. 晚婚、晚育D. 以上都是9.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根本原因是()A. 近亲结婚,子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大大增加B. 近亲结婚不能生育后代C. 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D. 近亲结婚的夫妇不会长寿10.沙特、巴基斯坦等国的一些人为了保护家族财产而近亲结婚,其后果是()A. 后代成活率低B. 后代易得传染病C. 后代得遗传病机会增加D. 后代都会得遗传病11.下列关于计划生育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B. 人口太多,国家负担太重C.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2.到2049年,我国控制人口的总目标是()A. 14亿B. 16亿C. 18亿D. 20亿13.从科学角度看,下列哪一对人物不适宜结婚()A. 林黛玉和贾宝玉B. 罗密欧和朱丽叶C. 纣王和妲己D. 梁山伯和祝英台14.人口的急剧增长,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A. 农业生产B. 工业生产C. 城市环境D. 生态平衡15.在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优生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B. 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C. 晚婚、晚育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和学习D. 晚婚、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16.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A. 地球上的物种太多了,不堪重负,我们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B. 人口剧增,过度获取自然资源,让地球无法承受C. 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D. 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17.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A. 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B. 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多C. 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D. 近亲结婚的家庭不稳定18.小王和小张到民政部门咨询关于结婚年龄的问题.如果你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你给他们的答复应该是下面的()A.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B.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C. 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3周岁D. 男不得早于28周岁,女不得早于25周岁19.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A. 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B. 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C. 人类的疾病都是有隐性基因控制的D. 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20.下列亲属中,与你属于直系血亲的是()A. 伯伯B. 姑姑C. 父亲D. 堂妹21.我国计划生育要求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几年结婚()A. 一到二年B. 一到三年C. 二到三年D. 三到四年22.下列属于优生优育措施的是()A. 禁止近亲结婚B. 遗传咨询C. 产前诊断D. 以上均是23.人口增多,环境就会遭到破坏的原因是()A. 工业的废弃物的污染B. 人类垃圾的增多C. 人类所需资源都来自环境D. 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动植物活动范围相对缩小24.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A. 近年来,我国及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B. 人口倍增期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快C. 单位时间内人口增长速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相关D. 我国属于低生育率国家,所以我国的人口状况不严峻25.当前国际粮价上涨,一些国家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A. 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B.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品种C.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D. 多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二、非选择题26.我国婚姻法规定:________和________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27.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________ 已被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鼓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________和提高________.29.当前,世界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与地球有限的容纳量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________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30.有人说“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免礼的重大问题之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就可以不收限制了.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说法的?________ .31.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________、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32.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带来许多环境问题.(1)请说出人类面临的一些常见的环境问题?3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中国总人口已达1370536875人.科学家曾经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右图所示.请你分析图中四条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1)人口剧增必然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是________ 减少而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2)人口过度增长,会使________ 被大量破坏而逐渐枯竭.(3)________ 日益严重,会直接危害人类健康.(4)图中显示,进入21世纪世界人口会逐渐下降,试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导致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 .3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1)从以上数据看,我省人口性别比例基本接近1:1,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________染色体。
第2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具体实例和统计数字的分析与讨论,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认识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并学习查询资料的方法。
情感目标:在讨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协调等问题的基础上,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控制人口的意义。
难点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有关中国和世界人口资料以及资源资料的查询。
查询方法:(1)到有关单位,如国家、市、区计生委了解情况。
(2)查找有关书刊、报纸、环境公报、人口公报。
(3)计算机检索,输入关键词,可获得相应的资料。
查询内容:(1)中国人口数量的有关资料以及世界人口状况。
(2)中国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以及世界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
(3)人口对资源的影响。
(4)人口数量与住房、交通、升学、就业等社会问题的关系。
2.复习上一节课,引入新课:利用池塘生态系统教学挂图提问:在这个池塘中,若饲养的鱼过多,池塘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什么?一个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
若鱼类过多,鱼呼吸消耗水中的氧气会造成水中氧气不足,最终危及鱼类自身的生存。
所以,鱼类密度过大,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维持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与其他生物相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本小节讨论的主题就是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3.关于“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的教学: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人口众多是怎样形成的?根据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l)从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什么?(2)这个示意图只记录到1989年,10年过去了,目前中国人口数量是多少?(3)结合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看这张表,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知识点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1.世界人口迅速增长(1)倍增期:人口数量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2)现状: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
(3)19世纪前:人口一直在10亿以下。
(4)19世纪的100年中:人口从10亿发展到16亿。
(5)20世纪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几乎翻了两番。
2.世界人口日:每年的7月11日。
知识点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3.粮食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我国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处于比较薄弱的平衡状态。
在解决粮食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节约粮食。
4.水资源问题: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激增将引发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危机。
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节约用水。
5.其他问题:人口激增使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知识点三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6.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1.下列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D)A.多子多福B.儿孙满堂C.人多力量大D.人口危机2.与人口增长较快无关的因素是(D)A.科学技术的发展B.医疗水平的提高C.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D.克隆技术的成熟3.世界人口日是指(A)A.7月11日B.4月17日C.12月1日D.8月22日知识点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4.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对地球造成的压力是(D)A.人类生活空间的狭窄及城市的拥挤B.人类掠夺开采及环境污染C.粮食问题、土地问题、淡水问题、能源问题D.包含以上说法,还包括更多方面5.在解决粮食问题上,作为中学生,我们力所能及的是(D)A.开发出产量高的新品种B.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C.控制人口数量D.节约粮食6.据历史记载,我国的黄土高原曾经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A)A.人口增多、过度开发B.人口大量减少C.北方寒流长期侵袭D.地壳运动频繁7.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问题是(A)A.粮食问题和水资源问题B.黄金资源问题C.矿产资源问题D.空气质量问题知识点三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8.计划生育是指(B)A.每个人要有计划地进行生育B.国家对人们的生育实行统一计划C.一对夫妻一定生育一个孩子D.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1.在下列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中,我们中学生目前还不能做到的是(D)A.节约粮食B.节约用水C.节约用电D.节约用汽油2.导学号80654049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B)A.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B.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我们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粮食和人口仍然是处于比较薄弱的平衡之中D.在生活上应该讲究营养平衡,但更应注意节约粮食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C)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4.《增长的限制》一书,报道了某些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
2022--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案课题名称: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2、举例说出地球的承载是有限的能力目标1、通过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提高有效读取信息及分析能力2、通过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及学校食堂粮食浪费现象,提高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形成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的意识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2、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教学难点1、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教学方法学生小组汇报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直接引出新的章节学生立刻学习状态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出示世界人口数据图,引导学生探究世界人口增长趋势:1.完善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感受世界人口增长速率。
2强调倍增期的概念,推算:世界人从10亿加倍到20亿、20亿加倍到40亿、30亿加倍到60亿需要的时间?思考:为什么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从世界人口增长的数据,再次学生观察数据,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完善曲线图,进行推算、思考回答给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所需时间表,引导学生讨论:1、世界人口2050年大约是多少?2、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世界人口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讨论回答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粮食问题将学生回答内容进行归纳:人口增长不给予控制,就会超越了地球的承载力,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要就是粮食问题。
出示图片及数据,引起学生对粮食问题的关注,思考: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2、请学生交流对学校食堂(或班级)浪费粮食现在的调查补充袁隆平的介绍倡导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学生听老师介绍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水资源问题介绍地球水资源,引起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学生交流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和交流节水小窍门倡导节约水资源,从我做起除了粮食问题和水资源问题,人口增长还带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人口增长与学生看图倾听学生讨论回答学生交流地球有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呢?下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A. 粮食B. 土地 C. 淡水 D. 能源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采用结扎输卵管的措施,其作用是()A. 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使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B. 使精、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C. 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D. 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达到节育目的3.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是()A. 人们的经济收入过高B. 国民经济增长过快C. 加快人口老龄化 D.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4.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的目的是为了()A. 晚婚晚育B. 少生优生 C.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D. 优生优育5.我国现行的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手段是()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 晚婚、不生C. 早婚、晚育、优生D. 早婚、早育、优生6.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为119.92:100,这将导致男女性别严重失调,为此应当()A. 禁止产前进行性别鉴定B. 加强婚育新观念教育C.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D. A、B、C都进行7.人口的急剧增长,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A. 农业生产B. 工业生产 C. 城市环境 D. 生态平衡8.地球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是()A. 自然界中的动物增长过快 B. 毁林开荒、乱砍滥伐C. 植物增长缓慢,物种在退化 D. 人口过度增长9.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9.92:100.如果让这一现象持续下去,将导致男女性别严重失调.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应当禁止的做法是()A. 进行婚前检查B. 加强婚育新观念教育C. 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D. 产前进行性别鉴定10.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A. 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 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C. 人类的疾病都是有隐性基因控制的D. 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二、填空题(共5题;共11分)1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________ 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描述世界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2.阐明地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3.解释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措施;4.分析说明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方面对世界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1.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2.通过对给出数据的比较,得出结论;3.能够设计并实施关于浪费粮食情况的调查、家庭用水量的调查等活动;4.能够将调查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世界人口问题、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2.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等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影响是本小节学习的难点。
学生理解了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控制人口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引入。
生态系统中由于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达到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失去了自动调整的能力而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位置,是生态系统中最有智慧、最能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成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对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带来什么影响?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请学生分析人类对环境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正确认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地球是它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各种生物在地球上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和可能性,人类应该很好地与各种生物共同生活,人类不能因为自身的发展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所以人类必须考虑自己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必将影响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
近年来,中外电影界拍摄了一些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电影,如《侏罗纪公园》、《与狼共舞》、《横冲直撞》等等,这些电影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人类如何与其它生物共存,告诉我们人类在采取一些活动时必须考虑对环境、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第2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第2课时)课堂·精要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1)世界人口增长得如此之快,是因为人的________大大超过了________。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控制了很多种疾病,并有效地提供了食物来源,人类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因此世界人口呈现________的状态。
(2)人口出生直接导致人口增加,人口死亡直接导致人口减少,单位时间内人口的________与出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
面对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世界人口问题日益严峻的局面,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控制人口的增长。
降低________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
实行________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
(3)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要控制________,提高________。
具体地说就是:晚婚、晚育、少生、________。
(4)我国政府坚决执行________政策,现在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稳定在2%以下,并且还在不断下降,按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属于低生育率国家。
(5)从全球环境来看,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就一定会降低人口的数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________。
提示:出生率死亡率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出生率计划生育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素质优生计划生育和谐发展课堂·精解例1 控制人口增长的唯一措施是降低()A.死亡率B.出生率C.老年率D.男女比率【解析】人口出生直接导致人口增加,人口死亡直接导致人口减少,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出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
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
【答案】B例2 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A.晚婚B.晚育C.优生D.少生【解析】计划生育的措施中,晚婚、晚育、少生可以控制人口数量,单纯的晚婚、晚育不一定能达到少生的目的,所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少生。
【答案】D课堂·精练基础验收1.计划生育是指()A.每个人要有计划地进行生育B.国家对人们的生育实行统一计划C.一对夫妻一定生育一个孩子D.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由于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 500万至1 800万,仍属于高生育率国家C.人口激增与地球有限的容纳量产生巨大的矛盾D.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途径3.1950年世界人口是25亿,1960年是30亿,1950—196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是()A.1%B.2%C.3%D.4%4.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A.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B.鼓励贫困地区多生孩子C.晚婚、晚育、少生、优生D.提倡城市少生孩子5.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目标是()A.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B.加强婴幼儿的营养和青少年的锻炼,提高人口数量C.进行西部开发,减缓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D.按照环境和资源的情况,控制人口盲目迁移6.(泉州中考)下列做法中,违反我国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是()A.近亲结婚B.晚婚C.晚育D.少生7.《婚姻法》规定男女婚前体检,这项措施属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的()A.晚婚B.晚育C.少生D.优生能力测评1.我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其目的不仅在于控制人口数量,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
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1.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1)倍增期:人口数量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2)现状: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
(3)19世纪前:人口一直在10亿以下。
(4)19世纪的100年中:人口从10亿发展到16亿。
(5)20世纪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几乎翻了两番。
2.世界人口日:每年的7月11日。
知识点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3.粮食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我国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处于比较薄弱的平衡状态。
在解决粮食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节约粮食。
4.水资源问题: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激增将引发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危机。
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节约用水。
5.其他问题:人口激增使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知识点三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
6.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1.下列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D)
A.多子多福
B.儿孙满堂
C.人多力量大
D.人口危机
2.与人口增长较快无关的因素是(D)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医疗水平的提高
C.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
D.克隆技术的成熟
3.世界人口日是指(A)
A.7月11日
B.4月17日
C.12月1日
D.8月22日
知识点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4.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对地球造成的压力是(D)
A.人类生活空间的狭窄及城市的拥挤
B.人类掠夺开采及环境污染
C.粮食问题、土地问题、淡水问题、能源问题
D.包含以上说法,还包括更多方面
5.在解决粮食问题上,作为中学生,我们力所能及的是(D)
A.开发出产量高的新品种
B.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
C.控制人口数量
D.节约粮食
6.据历史记载,我国的黄土高原曾经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A)
A.人口增多、过度开发
B.人口大量减少
C.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D.地壳运动频繁
7.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问题是(A)
A.粮食问题和水资源问题
B.黄金资源问题
C.矿产资源问题
D.空气质量问题
知识点三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
8.计划生育是指(B)
A.每个人要有计划地进行生育
B.国家对人们的生育实行统一计划
C.一对夫妻一定生育一个孩子
D.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1.在下列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中,我们中学生目前还不能做到的是(D)
A.节约粮食
B.节约用水
C.节约用电
D.节约用汽油
2.导学号80654049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B)
A.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B.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我们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粮食和人口仍然是处于比较薄弱的平衡之中
D.在生活上应该讲究营养平衡,但更应注意节约粮食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C)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4.《增长的限制》一书,报道了某些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
设计并预测的变化曲线如右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人口的激增,导致土地过度利用,结果是粮食产量下降。
(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消耗加剧。
(3)人口激增,还会使环境污染加重,同时造成粮食严重不足,致使人口死亡率升
高。
1.导学号80654050(2017·黑龙江牡丹江中考)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B)
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C.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2.(2017·广东模拟)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因为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B.因为人口过快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圈
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3.导学号80654051(2017·安徽颍泉期末)对于人口的增长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我国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B.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不会产生巨大影响
C.人口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
D.发达国家经济好,所以人口增长较快
4.(2017·山东潍坊模拟)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本国禁止使用含磷的洗涤剂,而他们的“宝洁”“汉高”“花王”等公司却在中国大量推销、制造含磷洗涤剂,这给我们环境带来的危害是(B)
A.土地沙化
B.水质恶化
C.空气污染
D.垃圾增多
5.(2017·山西太原中考)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对保护生物圈不一定有利的是(B)
A.实施计划生育
B.引进和种植国外动植物新品种
C.垃圾分类,部分回收利用
D.节能减排,减少污染
分析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
(2)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3)图1漫画反映了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住房紧张。
(4)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人类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初中精品教案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