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酱香型白酒研究报告引言: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之一,以其浓郁的酱香味而闻名于世。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酱香型白酒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酿造工艺、特点以及市场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酿造工艺1. 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麦和豌豆,其中高粱是最主要的原料。
通过精细的加工和发酵工艺,将这些原料转化为白酒。
2.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主要包括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和陈酿等环节。
其中,陈酿是酱香型白酒独有的工艺环节,通过长时间的陈酿,白酒的风味得以进一步提升。
3.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以确保酒液的稳定和品质的一致性。
二、特点与品质评价1. 酱香型白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酱香味和浓郁的口感上。
酱香味是由酱香型白酒独特的发酵工艺所形成的,具有浓郁的香气和复杂的层次感。
2. 酱香型白酒的口感柔和细腻,入口顺滑,余味悠长。
其酒体丰满,酒液清澈透明,色泽金黄。
3. 酱香型白酒的品质评价主要从香气、口感、色泽和陈年度等方面进行。
优质的酱香型白酒在香气上具有浓郁、独特、持久的特点;口感醇厚、丰满、平衡;色泽金黄透亮;陈年度越高,酒体越醇厚。
三、市场发展前景1. 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的传统名优白酒,一直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对文化传统的重视,酱香型白酒市场前景广阔。
2. 酱香型白酒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
除了传统的口感和品质,品牌形象、文化内涵和产品创新也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3. 酱香型白酒的国际市场拓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正逐渐被国外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
结论: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以其独特的酱香味和浓郁的口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酿造工艺的精湛和品质的优异是酱香型白酒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重要原因。
随着消费升级和国际市场的拓展,酱香型白酒的市场前景广阔。
酱香型白酒的执行标准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白酒,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而备受青睐。
为了保证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和标准化生产,国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执行标准规定。
以下是关于酱香型白酒执行标准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原料选用。
酱香型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
这些原料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且在采购、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要保持干燥、无霉变、无异味等特点。
同时,应当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原料的新鲜和纯度。
二、酿造工艺。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包括曲水、蒸煮、发酵、蒸馏、陈酿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要求。
特别是在曲水和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时间,以保证酒体的风味和品质。
三、产品质量。
酱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是执行标准的重点内容。
产品的酒精度、色泽、透明度、香气、口感等指标都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同时,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卫生、安全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酱香型白酒的质量稳定,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这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测等环节,确保每一瓶酱香型白酒都符合标准。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对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记录和归档。
五、市场监督。
国家对酱香型白酒的执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且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相关部门会对生产企业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执行标准。
对于违反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总之,酱香型白酒的执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都需要严格遵守执行标准的要求,确保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和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美酒。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优质酒类之一,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其生产工艺也颇为复杂。
下面将介绍一下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1. 糖化发酵:首先,选用高质量的高粱、小麦、玉米等谷物作为原料,经过深加工处理后,将谷物蒸煮糖化,使淀粉转化为糖。
然后,加入黄曲霉等曲菌发酵剂进行发酵,使糖转化为酒精。
2. 一次蒸馏: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得到的液体进行一次蒸馏。
在蒸馏锅中,将这个发酵液体加热,使其中的酒精沸腾,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使其变成液体,这样就分离出了酒精和水。
3. 混合酒精:将一次蒸馏得到的酒精与其他一些口感独特的酒精混合,这样能够使酱香型白酒具备更加独特的风味。
4. 二次蒸馏:将混合酒精再次进行蒸馏,这一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纯酒精,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良物质。
通过二次蒸馏,可以将酒液中的不良成分去除,使白酒更加纯正。
5. 洗涤沉淀:将二次蒸馏得到的酒液放置静置,通过沉淀等工艺去掉酒液中的颗粒状杂质。
这样能够使酒液更加清澈透明。
6. 储存发酵:将洗涤沉淀后的酒液放入大缸或大桶中进行储存发酵。
储存发酵的时间长短和储存方式会对酱香型白酒的口感和香味产生重要影响。
7. 桶贮老熟:经过储存发酵后,酱香型白酒可以进行桶贮老熟。
通常是将白酒放入大木桶中进行贮存,并且在桶中进行长时间的浸泡和发酵,这样能够使白酒更加醇厚和香气四溢。
8. 定型熟成:经过桶贮老熟后,酱香型白酒还需要进行定型熟成,这个过程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经过定型熟成后,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和口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上就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操作和合理的控制,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代表了中国白酒工艺的精髓和传统。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其生产工艺流程一直以来都遵循着传统工艺,并有着独特的工艺要求。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酿造、蒸馏、陈存、勾兑和瓶装。
第一步是酿造。
首先需要准备好高粱、小麦等原料,并进行淘洗清洁。
然后将淘洗干净的原料进行加工,一般为研磨,研磨后的原料称为醏曲。
接着将醏曲拌入水中,调整出合适的湿度,进行发酵。
发酵一般需要10-15天,发酵完毕后,将发酵液倒入发酵池中,即可进行蒸馏。
第二步是蒸馏。
蒸馏是将发酵液中的酒精和香味分离出来的过程。
将发酵液导入蒸馏锅中,加热并蒸馏,将蒸出的酒汽经过冷却得到白酒。
第三步是陈存。
新酿出来的白酒需要进行陈存才能使其更加醇厚。
一般的酱香型白酒都需要在陈贮罐中陈贮至少1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在陈贮期间,白酒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更多的香气成分。
第四步是勾兑。
陈存完毕后,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的白酒进行勾兑。
勾兑的目的是使不同批次的白酒达到相似的风味和品质,保持白酒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五步是瓶装。
勾兑完毕的白酒需要进行瓶装,以便销售和储存。
在瓶装过程中,需要将白酒倒入玻璃瓶中,并进行严格的瓶封和贴标操作。
总结来说,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酿造、蒸馏、陈存、勾兑和瓶装。
这些步骤的完成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不断的实践,才能保证酒质的优良和口感的独特。
同时,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要求,比如控制发酵温度,严格蒸馏流程,合理陈贮时间等等。
只有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才能生产出更好的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1. 引言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之一,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细操作才能获得理想的品质。
本文将介绍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发酵、蒸馏、陈酿等环节的详细步骤。
2. 原料选择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麦和玉米。
其中,高粱是最为重要的原料,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适合用于发酵和蒸馏过程。
小麦和玉米则是用来调节酒液的口感和口感的。
3. 发酵过程酱香型白酒的发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
3.1 固态发酵固态发酵是将高粱与酒曲进行混合,通过温湿度控制,使高粱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和酒精。
首先,将高粱进行破碎和成型,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和酒曲,进行搅拌混合。
混合物放置在发酵窖中,控制温度在50-60摄氏度,湿度在60-70%左右。
持续发酵时间通常为3-4天,期间对发酵过程进行适时的搅拌和通风。
3.2 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后的混合物被称为酒糟,需要将其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经过搅拌和过滤得到酒液。
酒液的酒精浓度通常在15-25%左右。
接下来,将酒液转移到发酵罐中,进行液态发酵。
液态发酵的时间通常为7-10天,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湿度在70-80%左右。
期间需要进行适时的搅拌和通风,促进酵母的生长和糖的发酵。
经过发酵得到的原酒需要进行蒸馏,分离酒液中的有机物和杂质。
酱香型白酒的蒸馏通常采用传统的豆腐渣式蒸馏器。
具体步骤如下:4.1 首次蒸馏首次蒸馏利用大型蒸馏锅,将发酵后的酒液加热,使酒液中的酒精蒸发并进入冷凝器,冷凝后得到初馏酒。
初馏酒的酒精浓度通常在30-40%左右。
初馏酒会留下一部分杂质和混浊物,需要进行二次蒸馏。
4.2 二次蒸馏二次蒸馏利用小型蒸馏锅,将初馏酒加热并再次蒸馏,进一步提高酒液的纯度。
二次蒸馏的过程中,需要适时调节温度和流速,控制酒液的冷凝和收集。
最终得到的酒液称为清馏酒,其酒精浓度通常在50-60%左右。
什么是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又称为茅香型白酒,是以贵州茅台镇的茅台酒、老台贡酒等为代表的,属大曲酒类。
酱香型白酒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酱香型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香味细腻、回味悠长,最显著的是,酱香型白酒还是具有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醉后不上头的特性。
酱香型白酒是有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香酒等勾兑而成的。
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酱香型白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跟酿造的工艺、季节、原料、水质、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等有直接的关系,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
如何品鉴酱香白酒?
一、观色:饮用高档酱香型白酒一定要用薄、透、亮的玻璃杯,以高脚杯为宜,便于观酒之色。
二、闻香:酒香饱满,香气纯正,香气与酒体融为一体,酒香似雾、成团状,成股状扑面入鼻,泌人心腑。
取数滴滴酒与掌心,细搓粘稠,原始芳香。
三、品尝:入口绵,不燥辣,满口香,幽雅甘美,下喉爽,不顶喉,回味久,纯香反流,舒筋活血,不上头。
四、饮后感:饮后,只有饮酒的快感,心情舒畅,情绪高涨,没有熏人的酒气。
胃腹部毫无不适之感,毫无头晕头疼之感,睡眠后更神清气爽。
五、留香:由于高档酱香型白酒五斤粮食才能酿一斤酒,又加之工艺繁杂,数年窖存,故酒提粘稠,在斟酒时,其酒丝可拉至二、三米高而不分叉,不断流,其酒香弥散持久,空杯尽夜留香。
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区别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区别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口感不同:酱香型白酒: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
以茅台酒、郎酒、武陵酒为代表。
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口味丰满,入口绵甜干净,纯正。
如以泸州特曲、五粮液、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为代表的四川派,以洋河、双沟、古井、宋河粮液为代表的纯浓派。
酱香型白酒可以说80%以上的好的酒都是酱香型的白酒,要经过八九道酿造出来的,价位低的是串出来的,意思第一次酿出来的拿点存放2年的酒来勾出来的,而不是酒精勾对出来的,好的那些酒要经过八九道的酿造然后再如窖而老熟。
以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为代表。
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
浓香型白酒可以说80%以上的都是酒精来勾对的,所以说大家在选择购买白酒的时候要选择好。
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
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这也是判断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
白酒的功效有哪些白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并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几乎不含维生素、钙、磷、铁等。
白酒的功效比较多,具有活血通脉、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御寒提神的功效。
饮用少量白酒,尤其是度数较低的白酒,有扩张血管、提升血液循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酱香型白酒的优点第一,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特殊,迥然不同于浓香和清香。
一瓶酱香酒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至少经过五年,在这当中,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并要加曲,高温堆积,入池发酵,取酒、存贮、勾兑等,在漫长、特殊而神秘的生物反应过程中,在窖池和空气中庞大的微生物群的共同作用下,各种有益的微生物尽数罗置于酒体中。
于是防病治病的可能性也就蕴含其中了。
第二,易挥发物质少。
酱香酒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它酒接酒时的温度高达近一倍,高温下易挥发物质自然挥发掉的多,而且酱香酒要经三年以上的存贮,贮存损失高达2%以上,很显然容易挥发的物质又被挥发掉了很大一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刺激少,有益于健康。
2024年酱香型白酒(酱酒)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酱香型白酒,又称为酱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之一。
酱香型白酒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本报告旨在对酱香型白酒市场进行分析,揭示市场的发展态势和现状。
2. 市场规模及趋势目前,酱香型白酒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根据行业数据,过去几年,酱香型白酒的年销售额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率。
市场份额方面,酱香型白酒一直稳居白酒市场的主导位置。
3. 市场竞争格局当前,酱香型白酒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知名白酒品牌和地方白酒厂家。
这些竞争者通过品牌推广、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等方式展开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4. 消费者需求与趋势酱香型白酒的消费者需求主要集中在品质和口感方面。
消费者对于酱香型白酒的品牌信誉、酒质口感以及包装形象有较高的要求。
此外,随着年轻消费者的增加,消费者对于时尚包装和个性化酒品也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5. 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酱香型白酒市场存在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白酒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对于高端品牌白酒来说。
挑战方面,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为酱香型白酒带来了竞争压力。
6. 市场发展策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酱香型白酒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市场发展策略。
首先,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声誉。
其次,企业应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口感体验。
此外,企业还应积极开拓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市场份额。
7. 结论酱香型白酒市场在持续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通过制定合理的市场发展策略,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酱香型白酒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但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酱香型白酒工艺酱香型白酒工艺(一)酱香篇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
其酒体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等特征。
在所有的白酒中,酱香型白酒所含的总酸是相当高的一种,可达2.0g/L(以乙酸计)以上,有着广大的消费群体,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其发酵容器是石壁泥底窖池,酒体主体香成分不明确。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 酱香型白酒生工艺说明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长时间贮藏,精心勾兑而成。
两次投料指下沙和糙沙两次投料操作。
有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特点可以概括为:四高两长,一大一多。
四高是: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两长是指:生产周期长,历经一年;贮藏时间长,一般需要贮藏3年以上。
一大指的是用曲量大,用曲量与粮食质量比达到1﹕1;一多指的是多轮次发酵,即八轮次发酵。
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中,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
1. 下沙于每年的9月重阳开始下沙。
将原料高粱按比例粉碎好后,堆积于晾堂甑桶边,将堆积润粮后的高粱拌合,拌合均匀后上甑,蒸粮2h~3h,使粮食有7成熟,在出甑之前,泼上热水(称量水)后出甑。
将蒸好的原料铺于晾堂摊凉至适宜温度,撒适量酒尾,加入高温大曲粉,进行发酵;2. 糙沙取出窖内发酵好的生沙酒醅,与粉碎、润好后的高梁(高梁润粮操作与生沙相同)按照1∶1拌和均匀后装甑,混蒸,蒸粮蒸酒,所得的酒即为生沙酒(生次酒因其酒体杂、涩味重、带有霉味等原因而回窖发酵)。
将蒸好的原粮摊凉后加入适量酒尾(生沙酒加水配成)、高温大曲粉拌匀,入窖池发酵后开窖蒸酒。
3. 七次取酒将糙沙轮次入窖发酵好的糟醅从窖内起出,堆于甑桶旁,糟醅不再添加新料,按照窖内糟醅的不同层次,分层蒸酒,高温流酒,掐头去尾。
蒸酒结束后,将糟醅出甑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后起堆堆积发酵,高温堆积后入窖发酵,一个月后开窖,按窖内上、中、下3层将糟醅分别起出,分层蒸酒,高温流酒,掐头去尾,量质摘酒,分等存放。
清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的区别清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两种主要白酒类型,它们在制作工艺、风味特点和适合的饮用场景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就清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的区别进行探讨。
首先,清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的制作工艺存在差异。
清香型白酒的制作主要采用茅台工艺,使用高粱为原料,经过浸泡、蒸馏、发酵等工艺制作而成。
而酱香型白酒的制作则以绍兴为代表,使用高粱、小麦等为原料,采用黄酒式发酵、糟制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因此,从制作工艺上来说,清香型白酒的制作过程更为繁琐复杂,而酱香型白酒则注重糟制和长时间的陈放。
其次,清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在风味特点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别。
清香型白酒具有香气高雅、口感清爽的特点,呈现出浓郁的花香、果香、糯米香等多种香气,在口中留有持久的回味。
而酱香型白酒则注重酱香和糟香的融合,具有丰富的复合香气,尤其是酱香的浓郁、复杂和独特,给人一种独特的风味愉悦感。
另外,清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适合的饮用场景也有所不同。
清香型白酒通常被视为高档白酒,适合在正式的宴会、商务场合等场景下饮用。
其香气雅致、口感舒爽,在与海鲜、烤鸭、清汤等食物搭配时能够凸显出其独特的风味。
而酱香型白酒常常作为餐酒,适合在餐饮场所、家庭聚餐等场合下饮用。
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酱香能够与各种美食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此外,清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所需的陈放时间也存在差异。
由于清香型白酒采用的是茅台工艺,经过多次蒸馏和原料的严格筛选,因此要求陈放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3-5年。
而酱香型白酒则注重糟制和陈放,一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陈放和发酵,以便让酒体更加丰满、醇厚,陈放时间一般为5-10年。
综上所述,清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在制作工艺、风味特点、适合的饮用场景和陈放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两者各具特色,给人不同的口感和香气享受。
无论是在酒水市场还是在消费者的审美和口味认知上,清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都有着广泛的受众。
对于喜爱白酒的人们来说,尝试不同类型的白酒,品味不同风味的乐趣,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
酱香型白酒
一、专业名词介绍
1.酒曲
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是发酵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菌种)的分生孢子(常指由真菌产生的一种形小、量大、外生的无性繁殖体。
多为单细胞、色较深、不运动、抗干燥),然后保温,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
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
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
同时, 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酒曲的质量决定了酱香酒的基本品质。
大曲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豌豆。
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
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小曲
小曲酒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
多是小曲酒。
麸曲
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
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2.原料粉碎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
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
由于原料需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
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粱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
3.大曲粉碎
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
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
4.下沙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
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
5.糙沙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
6.窖池
一般在酿酒车间里面,用于白酒的发酵。
一般窖池的容积在8-10m3 ,以不超过12m3为限。
窖深在1.6-1.8m为宜,以不超过2m 为限。
长宽比在2.2:1为宜。
普通窖池一年可以生产白酒7到10吨左右。
7.酒醅
酿成而未过滤的酒
酒醅是指蒸煮过后发酵好的粮食。
这类粮食发酵好后,一般进行蒸馏是可以取酒的。
8.酒糟
为米、麦、高粱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
9.盘勾
盘勾工艺是指把不同的酒适量混合,并加添调味酒,进行配制。
酱香酒勾兑的具体工序是:陈酿满3年后,先勾基础酒,再调香、调味;先小型勾兑,俗称小盘勾,在按照小盘勾的各种酒的比例,同等放大勾调量,再进行大型勾兑,俗称大盘勾。
二、酱香型白酒的简介
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贵海酒、赖贵山酒、古赖酒、酱霸天下酒、天长帝酒、乌江酒、意水坊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
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
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
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三、酱香型白酒的酿造
1. 酱香型白酒“987”酿造工艺概括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
发酵、七次取酒的工艺过程。
茅台镇为酱香型白酒生产集中地,选用当地优质高粱为原料,严格按照节气,端午采曲、重阳投料。
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
由于其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巨大,能够严格按照这一传统工艺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
2.两次投料工艺流程
a.清蒸下沙――采用总投料量的一半,经润粮→配料→上甑蒸粮→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为清蒸下沙工艺流程;
b.混蒸糙沙――采用总投料量的另一半,经润粮→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蒸粮蒸酒(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泼回酒窖重新发酵)→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为混蒸糙沙工艺流程。
3.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为熟糟,熟糟经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4.八次发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封窖发酵,每加曲入窖发酵一个月,共八次发酵。
5.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
经七次取酒后的酒糟为丢糟。
6.各轮次酒质量各有特点,分质贮存,三年后进行盘勾。
盘勾后再贮存一年,经微调后出厂。
每轮次蒸馏得到的酒还可分为三个典型体,即窖底香型、酱香型和醇甜型。
四.酱香型白酒的特点:
1.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特殊,迥然于浓香和清香。
一瓶酱香酒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
在这当中,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并要加曲、高温堆积、入池发酵、取酒、贮存、勾兑等。
2. 易挥发物质少。
酱香酒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摄氏度以上,比其他酒接酒时的温度高出近一倍,高温下易挥发物质自然挥发掉的多,而且酱香酒要经三年以上的贮存,贮存损失高达2%以上,很显然容易挥发的物质已经挥发掉很大一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刺激少,有利于健康。
3. 酱香酒的酸度高,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
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
4. 酱香酒的酚类化合物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于选择干红葡萄酒,原因在于干红葡萄酒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酱香白酒中酚类化合物是其它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酱香酒与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5. 酱香酒的酒精度科学合理。
酱香酒的酒精浓度一般在53%(v/v)左右,而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结合得最牢固,加之酱香酒的贮存期较长,游离的酒分子少,所以对身体的刺激小。
6. 酱香酒是天然发酵产品。
由于这种酒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所以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做假也无从着手,这就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的可能。
7. 酱香酒中存在SOD和金属硫蛋白等物质,其中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明显。
五、酱香型白酒的分布地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生产白酒的企业已超过10000家,酱香
型白酒品种已超过400种,主要分布在贵州、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份。
贵州主要厂家集中在赤水河畔,赤水河畔已具规模厂家超过300家。
仁怀市拥有证照齐全的酒厂140多家,大多以酿造酱香型白酒为主,这是由于茅台镇独特的酿造环境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