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49.19 KB
- 文档页数: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成为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现为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基本正常。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对心脏和血管造成的危害较大,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抑制钙离子的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来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而依那普利则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减少周围血管的收缩,降低外周阻力。
这两种药物在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方面的疗效如何?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又有何影响呢?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
一、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
这是因为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使得心脏工作更加顺畅,从而有效降低血压;而依那普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减少内源性血管收缩物质的产生,进而降低血压。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互补作用,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控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血压值,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临床上进行的一项研究中,选择了200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患者的心脏负荷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异常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其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方面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的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负荷,从而降低血压。
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显著降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减轻心脏负荷,有助于减少心脏病发作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依那普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降压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还能改善心脏和肾脏功能,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全面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血管内皮细胞是构成血管壁的一种细胞,它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功能。
而在高血压患者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常常受到损害,导致血管功能异常,加重高血压的发展。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作为降压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减少内皮素的释放,调节血管张力,改善血管舒张功能,对保护血管健康有益。
而依那普利则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调节血管张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血管损伤。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均能够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及对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影响分析程江(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人民医院甘肃武威733100)【摘要】目的:评价予以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舒张压、收缩压的影响。
方法:遴选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高血压患者为探究主体,全部患者诊疗资料均完整保存且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名称包括研究组(29例)、对照组(29例)。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压水平、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0.05;研究组治疗后E T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N O、e N O S水平显著较对照组高,<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9%,<0.05。
结论:予以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改善机体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指的是血管中血液流动致使管壁压力持续升高的一种情况,大部分患者在无症状下发病。
且管壁受长期高压影响,极易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故常被称为是“无声杀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指出,高血压指的是未采取降压措施下,连续3次血压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且3次测定时间均不在同一天,一般指的是舒张压≥90毫米汞柱,收缩压≤140毫米汞柱[1]。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7.9%,且农村发生率高于城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疾病发生率呈现为不断攀升趋势。
药物为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缬沙坦为常用药物,但是不良反应较多,相关研究表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具有更为理想的效果。
本文实施对照性研究,遴选我院治疗的58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旨在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于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的影响蒋妍【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24(22)7【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高血压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以阿托伐他汀+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方案进行治疗下的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变化。
方法:纳入南京市江宁医院接收的98例高血压患者,均合并颈动脉斑块。
对于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9)、对照组(n=49)。
两组采取常规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3个月。
针对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且就发生不良反应记录(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进行安全性的评价。
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两组经3个月的治疗,其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的各种指标发生明显改善,具体是在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ET-1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在HDL-C、NO方面观察组则比对照组更高(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总页数】4页(P95-98)【作者】蒋妍【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医院普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粥样斑块的影响2.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观察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分析4.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探讨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0年09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实验组(n=61),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实验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指标。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且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evo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122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0 to Nov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a controlgroup (n = 61)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n = 61).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ifedipine controlled-release tablet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evo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levels of endothelin (ET-1) and nitric oxide (no)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levo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hypertension, and can improve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 L-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hypertension;Nifedipine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脑血栓、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水平控制效果不佳,会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
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室肥厚的影响王俏俏,王苹莉,陈雪静(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10只,高血压组采用安慰剂治疗,氨氯地平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大鼠10只作为。
观察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以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结果用药,氨氯地平组较高血压组收缩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氨氯地平组LVW和LVW/ BW较高血压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高血压组比较,氨氯地平组HR、LVSP、+dp/dt m…、-dp/dt m…降低,+dp/dt ma/LVSP与-dp/dtm…/LVSP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与高血压组比较,氨氯地平组大血清NO、SOD平有所升高,血浆ET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抑制左心增,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动物实验;原发性高血压;左旋氨氯地平;内皮功能;左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多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
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降压药物是左旋氨氯地平叫但其研究仅局限于临床降压效果,而对靶器官和血管的保护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
因此,研究左旋氨氯地平保护高血压患者受损血管内皮的机制以及评价药效有利于临床正确、安全用药。
1材料与方法材料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温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YXK(浙)-20180013),雌雄不限,体质量200~220g,周龄8~11周;左旋氨氯地平由先声药业有限提供;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采用澳大利亚AD Istrument;BP-6无创血压测量系统由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essential hypertension)是指没有明确病因的血压持续升高,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
为了控制高血压,医生通常会选择给患者使用药物治疗。
其中一种药物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本文将对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该药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可以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来降低血压,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其次,它还可以抑制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少心脏对氧需求的需求。
这些特性使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成为治疗高血压的理想药物之一研究表明,在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中,该药物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水平。
一项针对100名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95%的患者在服用药物1个月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另外,其它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疗效,且疗效持续。
除了其疗效持续且可靠之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研究显示,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时会出现不良反应,且这些不良反应一般是轻度的,并且可以通过减少剂量或停用药物来解决。
大多数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它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抑制心脏收缩力和心率来降低血压。
该药物的疗效持久、可靠,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因此,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择中,医生可以考虑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标。
但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个体的情况是不同的,我们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指导来使用药物。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其主要特征是收缩压增高,舒张压正常或减低。
该疾病常伴有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衰、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因老年人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其多种潜在慢性病的叠加效应,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难度较大,对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作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但对其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具体影响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旨在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的效果,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促进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探讨其是否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2. 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是否能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减轻血管损伤和改善血流动力学。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具有科学依据的参考。
1.3 研究意义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而呈上升趋势。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作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方案,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该联合用药方案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关于这一联合用药方案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