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7
药物相互作用是什么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一个药物与另一个药物或者食物一起使用时,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效应或者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和毒性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强药物的疗效,也可能会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会导致毒性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药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和药物-疾病相互作用等几种类型。
1.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由于它们各自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的改变、相互间的化学反应或代谢各种因素而产生的效应。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浓度升高或降低,改变药效,甚至导致中毒。
2.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指药物与某些食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效动力学环节。
例如,柠檬汁和葡萄柚汁可以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途径,从而改变药效。
3.药物-疾病相互作用:指疾病状态对药物的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疾病状态下的患者对药物的代谢或排泄可能存在异常,从而影响药物的功效。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的代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通常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进行。
在某些情况下,两种药物可能会竞争同一种酶进行代谢,导致其中一种药物代谢受阻,从而增加其浓度。
2.药物的吸收:某些药物在肠道中可能与其他药物或食物发生结合,影响其吸收率。
另外,某些食物也可以影响肠道内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3.药物的分布: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从而改变其在体内的分布。
4.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进行。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在肾脏中的排泄速率,导致其滞留时间延长。
预防和管理药物相互作用为了预防和管理药物相互作用,医疗保健提供者需要注意一些核心原则:1.综合评估:在给患者开具处方药时,需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用药史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充分评估,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名词解释前言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多种药物一起用药时,其中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产生影响的现象。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强或减弱药物的效果,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相互作用的种类1.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多种药物相互影响,改变彼此的药效或毒性的现象。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可分为药物对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与药物之间结合的共同作用。
2.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指药物在与某些食物一起摄入或使用时,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3. 药物-疾病相互作用指某些疾病对药物的代谢、作用机制或药物本身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4. 药物-化学物质相互作用指药物与其他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5. 药物-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指个体遗传差异导致对药物代谢或作用敏感性的不同,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互作用的影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以下影响:•增效作用:指两种药物一起使用后,其效果比单独使用时更强。
•拮抗作用:指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后,彼此相互抵消,减弱效果。
•协同作用:指两种药物一起使用后,效果比单独使用时更加协调。
•不良反应:指两种药物一起使用后,产生意外的身体反应,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预防药物相互作用的措施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在用药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
2.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擅自更改药物用量或用法。
3.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混合使用。
4.定期检查用药情况,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语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医学领域,合理用药对于预防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至关重要。
医生、药师和患者应共同努力,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的互相作用名词解释药物治疗是目前常见的医疗手段之一,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可以缓解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互相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降低治疗效果。
因此,了解药物的互相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1. 药物代谢互相作用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通过肝脏酶的作用进行化学变化的过程。
有些药物能够影响肝脏酶的活性,从而干扰其他药物的代谢。
这种作用被称为酶诱导或酶抑制。
酶诱导会增加药物的代谢速率,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降低,可能减弱疗效。
而酶抑制则会降低药物的代谢速率,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发生反应,相互影响彼此的药理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产生增强或减弱的效果。
例如,某些药物能够增强其他药物的疗效,被称为协同作用;而有些药物则可能减弱其他药物的疗效,被称为拮抗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还可能导致两种药物共同产生新的效果,称为叠加作用。
3. 药物副作用与交互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有些副作用可能是因为药物的本身特性引起的,但有时也可能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产生的。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存在时,可能会相互增强或减弱各自的副作用。
这种现象被称为药物的交互作用,需要特别注意。
4. 药物同类增效作用药物同类增效作用指的是同一类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产生的增强效果。
例如,利尿药和抗高血压药在合理使用下可以相互增强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血压。
这种作用在治疗某些疾病时是非常重要的。
5. 药物对特定人群的影响不同的人群可能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
例如,老年人、儿童和孕妇对药物的代谢和药理作用可能与普通成年人不同。
因此,在给予这些特殊人群药物治疗时,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互相作用的发生。
综上所述,药物的互相作用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同药物相互影响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科普
1. 药效增强或减弱:有些药物会增强或减弱其他药物的药效。
例如,同时服用华法林(一种抗凝血药物)和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为阿司匹林会增强华法林的抗凝血效果。
2. 药物代谢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会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
例如,某些药物会抑制或诱导肝脏中的药物代谢酶,从而改变其他药物的代谢速度。
这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增加或减少,影响其药效和副作用。
3. 药物吸收相互作用:药物的吸收也可能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
例如,某些药物会改变胃肠道的 pH 值,从而影响其他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速度。
4. 药物排泄相互作用:药物的排泄过程也可能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
例如,某些药物会竞争肾脏中的排泄通道,从而减缓或加速其他药物的排泄速度。
为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同时,应及时告知医生或药师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
他们可以帮助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用药建议。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在体内相互影响,导致剂量效果发生改变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药物与疾病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强或减弱药物的疗效,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分类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不同药物同时应用时,由于它们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导致其中一种药的药效增强或减弱。
药物-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药物-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是指多种药物通过影响相同的代谢酶或转运蛋白,导致其中一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受到干扰,影响其药效。
药物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药物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药物与食物、饮料、疾病等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在进食前或进食后的不同时间点使用时,由于食物中的成分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与疾病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的相互作用是指由于疾病本身的风险因素或症状进展,而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导致药物的剂量调节或疗效改变。
预防与管理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用药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预防和管理药物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预防药物相互作用预防药物相互作用的最有效措施是充分了解有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性,合理选择药物,并密切监控患者的用药情况。
管理药物相互作用在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调整药物的剂量、更换药物、延长用药间隔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语药物相互作用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生和患者应该充分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用药选择和管理,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的相互作用名词解释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身体的化学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之间在体内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减弱或改变药物对身体的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可能会对疗效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一、药物的相互作用分类1. 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它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
- 互相增强:当两种药物相互作用后,可能会导致药效增加。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抑制另一种药物的代谢,从而增加其浓度和药效。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使药物效果更强,但也有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 互相抵消:有时,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效应相互抵消。
这种抵消作用可能会减弱药物效果,使治疗效果不佳。
- 互相干扰:另一种可能是两种药物同时存在时,它们可能互相干扰对身体产生的作用。
这些干扰作用有时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风险,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 互相无关:有时,两种药物之间可能并无相互作用,它们分别对身体产生独立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同时使用可能是安全的,但仍需警惕潜在的不良反应。
2. 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食物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也可能产生影响。
某些食物可以促进药物吸收,从而增强药物的作用;而另一些食物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吸收减少或降低其药效。
- 增强吸收:某些药物需要与食物一起服用,以提高它们在消化道的吸收。
例如,某些抗生素与食物同时摄入可以减少其胃肠不良反应。
- 抑制吸收:另一些食物可能减缓药物的吸收速度。
例如,红酒中的鞣酸可以与某些降血压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减慢药物的吸收速度,降低其疗效。
- 食物约束:某些药物需要在空腹服用,以避免与特定食物相互作用。
例如,某些降胆固醇药物需要在空腹时服用,以充分发挥其降低血脂效果。
- 避免食物:有时,某些食物需要与特定药物避免同时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是啥意思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在体内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药效、毒性、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理学参数,从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分类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药物-疾病相互作用等不同类型。
1.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增效作用:两种药物一起使用,能够提高药效的作用称为增效作用。
比如,应用两种降压药物可以协同作用,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拮抗作用:两种药物相互抵消或减弱作用称为拮抗作用。
如镁剂和氯化钙可以互相抵消。
2.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药物与某些食物一起进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导致疗效减弱或不良反应增加。
3.药物-疾病相互作用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可能会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产生影响,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发生原因1.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相互影响。
•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药物作用靶点相互影响,影响对作用效果的响应。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代谢能力差异、肝肾功能差异、基因型、性别等因素均可能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的差异。
预防措施1.认真阅读说明书在服用药物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信息。
2.遵医嘱用药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建议,避免自行更改用药方式和剂量。
3.避免多药同时使用避免在不同医生处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4.药物间隔时间在服用不同药物时,避免同时服用,可以适当错开时间间隔。
总结药物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合理的用药原则可以有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对药物相互作用的了解,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从而有效预防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药物的相互作用名词解释一、引言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同时使用时产生的效应或效果的变化。
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引起药效增强、相互抵消甚至产生副作用。
了解和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药物管理和治疗选择至关重要。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相互作用类型,指的是两种或更多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相互影响的情况。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中相互影响的情况。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另一药物的吸收速度,从而改变其疗效。
(2)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药物-受体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在体内与同一受体结合,产生相互影响的情况。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非竞争性的。
竞争性的相互作用会降低一种或多种药物的效果,而非竞争性的相互作用则可能导致药效增强。
(3) 药物-酶相互作用药物-酶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可以影响另一药物的代谢途径,从而改变其在体内的浓度和药效。
药物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或诱导体内的酶系统,从而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
(4) 药物-转运体相互作用药物-转运体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可以影响另一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从而影响其吸收、分布和排泄。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竞争性地与转运体结合,降低其他药物的进入细胞或排泄速率。
2.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与特定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食物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过程,从而改变其药效。
例如,某些药物需要在空腹时服用,以确保其最大吸收。
3. 药物-饮品相互作用药物-饮品相互作用是指饮品对药物吸收和代谢的影响。
饮品中的成分可以影响药物的活性和疗效。
4. 药物-疾病相互作用药物-疾病相互作用是指疾病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某些疾病状态可能会影响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药物相互作用名词解释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彼此共同作用的现象。
它是指两种以上药物在一起作用时,其中一种或多种药物的药效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有害。
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时可以改善治疗的效果或提高药物的有效性,而有时则可能降低或抑制药物的有效性,或者引起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物可溶性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相互作用、药物抗药性相互作用等几种。
药物可溶性相互作用是指两种以上药物之间的溶解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引起不同程度的修饰,从而影响到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
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内共同作用时,其中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
药物代谢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内共同作用时,其代谢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后,药物抗药性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内共同作用时,有时会影响药物疗效,对治疗无法起到预期的作用,甚至可能引起不良的副作用。
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一般来说,应避免一次服用多种药物,以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
如果服用的药物较多,必须详细了解每种药物的性质,特别是高浓度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以免服药出现问题。
此外,应根据个人药物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状况,结合药物的性质和服用原则,服药前向医生咨询。
另外,药物的服用还受到饮食的影响。
在服用药物前,应遵守服药的服用原则,服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吃任何食物,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特别是碱性或酸性食物,可能会导致药物的排泄失调,导致药物易受到酸性或碱性反应,影响药物的有效性。
特别是一些药物,如降压药、抗凝药等,必须避免吃含有肉毒林或其他谷物含量较高的食物,以免药物不能正常分解而导致服药后不良反应。
总之,药物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治疗的效果或提高药物的有效性,但也可能降低或抑制药物的有效性或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服用药物时,应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质,严格执行医生的指导,遵守服药的服用原则,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说明1.本表列举了一些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2.联合用药栏中分A、B两个小栏,即A药与B药合并给予(包括同时或先后,通过相同途径或不同途径给予A、B两种或两类药)。
3.相互作用栏包括合用后药物作用(包括疗效和副作用)所起的变化。
本栏说明后附有括号,其中的数字记号系表示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类型:Ⅰ.促进胃肠蠕动而引起的相互作用;Ⅱ.减弱胃肠蠕动而引起的相互作用;Ⅲ.竞争血浆蛋白;Ⅳ.酶抑作用;Ⅴ.酶促作用;Ⅵ.尿液pH改变而引起药物重吸收的变化Ⅶ.竞争排泌Ⅷ.协同或相加;Ⅸ.拮抗。
此外,尚有一些不属于上面九类或作用机制不够明确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栏亦包括对相互作用提出处理意见的内容。
联合用药相互作用AB吸入性全麻药筒箭毒碱吸入性全麻药(除氧化亚氮外)均能增强B的肌松作用吸入性全麻药胺碘酮可致低血压和房室阻滞乙醚巴比妥类中枢抑制作用加强,应减少A的用量(Ⅷ)乙醚氨基糖甙类或多粘菌素类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强,有引起呼吸麻痹的危险,避免并用(Ⅷ)乙醚抗胆碱药B可克服A引起的呼吸道分泌增多、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乙醚单胺氧化酶抑制药B可能加强A的作用,引起呼吸抑制,应在术前两周内停用B(Ⅷ)乙醚β-阻滞药心脏抑制加重,心博量明显下降,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应避免合用(Ⅷ)氟烷苯妥英钠A有强力的酶抑作用,并用肝毒性增强,甚至可引起肝坏死(Ⅸ)氟烷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A使心肌对B的反应性增强,易诱发心律失常(如需用升压药,可选择用甲氧明、美芬丁胺)氟烷阿托品类B可减轻A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因此常用为术前用药(Ⅸ)甲氧氟烷氨基糖甙类神经肌肉阻滞加强,可引起呼吸肌麻痹,禁忌合用(Ⅷ)甲氧氟烷四环素类加重肾损害甲氧氟烷β-阻滞药心脏抑制加重安氟醚三环类抗抑郁药服用B的患者用安氟醚麻醉时可出现阵挛性四肢抽动。
有癫痫病史者也不应用A安氟醚β-阻滞药可出现心率减慢,需加用阿托品调整心率肌松药安定类A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强,可引起呼吸肌麻痹(Ⅷ)(琥珀胆碱除外)肌松药新斯的明B可对抗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筒箭毒、加拉碘铵)的作用(Ⅸ),但与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合用,反而加强肌松作用(Ⅷ)肌松药奎尼丁B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效应,引起呼吸肌麻痹(去极化肌松药是否受B的影响尚无定论)(Ⅷ)肌松药镁盐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增强(Ⅷ)肌松药利尿药排钾性利尿药引起血钾降低,可能加强肌松药的作用肌松药皮质激素长期用B引起血钾降低,A的作用可能加强肌松药普萘洛尔B有较轻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A并用可致肌松作用加强(Ⅷ)肌松药阿托品类B可减轻A的致心律失常作用(Ⅸ)筒箭毒碱链霉类、新霉素B有非去极化肌松作用,使A的作用加强而引起呼吸肌麻痹(Ⅷ)琥珀胆碱多粘菌素、卡那霉素两种B都有去极化肌松作用,使A的作用强度和时间均延长(Ⅷ)琥珀胆碱钾盐A可使血钾升高,应慎用B琥珀胆碱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竞争同一药物水解酶,A的作用加强并延长。
必须并用时应减量慎用(Ⅸ)巴比妥类单胺氧化酶抑制药B对其它酶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的代谢可能受阻,而效应增强(Ⅸ)巴比妥类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阿片类镇痛药、抗组胺(H1)药、镁盐(注射)、乙醇加强中枢抑制(Ⅷ),乙醇还可增强A的吸收巴比妥类解热止痛药加强止痛作用巴比妥类三环抗抑郁药互相增强作用。
还可使B类的呼吸抑制作用加强,禁止并用(Ⅷ)巴比妥类麻黄碱B的中枢兴奋作用与A的中枢抑制作用相对抗。
两者配伍适用于抗哮喘(Ⅸ)巴比妥类磺胺类、氯霉素A代谢减缓,作用可能加强(Ⅳ)苯巴比妥皮质激素、口服抗凝药、维生素K、西咪替丁B代谢加速,作用减弱(Ⅴ)苯巴比妥脱氧土霉素、灰黄霉素B代谢加速。
半衰期缩短,药效降低(Ⅴ)苯巴比妥吸收性抗酸药A排泄增多而降效。
常用B来解救A中毒(Ⅵ)苯巴比妥β-阻滞药烯丙洛尔与美托洛尔的消除加速而降效(Ⅴ)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并用可加强抗癫痫效果(Ⅷ)A可能使B加速代谢(Ⅴ)。
对此配伍是否合理有争议格鲁米特(导眠能)维生素D3A有肝酶诱导作用,可使许多药物的代谢加速。
B的半衰期明显缩短(Ⅴ)苯妥英钠单胺氧化酶抑制药B对其它酶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A的代谢减慢,作用增强,也可能造成中毒(Ⅳ)苯妥英钠异烟肼A代谢减慢,似与B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有关苯妥英钠氯霉素A代谢受阻,作用增强,可致中毒(Ⅳ)苯妥英钠磺胺药A代谢可为B所阻抑(Ⅳ),B还可使A的游离血浓度升高(Ⅲ),可致中毒苯妥英钠甾体激素、口服避孕药、脱氧土霉素、维生素D2B代谢加速而降效(Ⅴ)苯妥英钠茶碱(氨茶碱)B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清除率加快,用药剂量应为原量的1.5~2倍,注意监测(Ⅴ)苯妥英钠乙醇(嗜酒者)A代谢加速(Ⅴ),若因嗜酒而致肝功能受损,A代谢则减缓,注意监测苯妥英钠叶酸A有抗叶酸作用,可致叶酸缺乏症(Ⅸ),长期用A,应配合用B和维生素B{12}苯妥英钠丙戊酸钠B从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A;使代谢加速(Ⅲ),A可加速B的代谢(Ⅴ),两药不宜同用吩噻嗪类安定类、吗啡中枢抑制显著增强,有致呼吸抑制的危险(Ⅷ)吩噻嗪类抗组胺(H1)药中枢抑制增强(Ⅷ)哌替啶中枢抑制增强,可引起心脏毒性反应和冬眠加剧,全身明显虚弱无力。
但也有认为剂量恰当可产生有益的中枢抑制而不引起呼吸抑制。
如为止痛目的,不宜合用吩噻嗪类乙醇加强中枢抑制(Ⅷ),并抑制B的代谢而延长其作用(Ⅳ)吩噻嗪类肾上腺素B的α-激动作用受阻,β-作用表现突出,使小动脉扩张,而致低血压(Ⅷ)抗胆碱药抗胆碱作用增强(Ⅷ)吩噻嗪类解热止痛药B的作用加强,有体温急剧下降的弊病氯丙嗪苯海索B可对抗A的椎体外系反应。
但是,两者均有抗胆碱作用,可加强周围反应;B还可降低A的血液浓度;两者并用还有促进和加重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可能。
并用是否合理须视临床实际情况而定Ⅳ氯丙嗪普萘洛尔B代谢受阻,加剧对心血管的抑制,可致严重低血压(Ⅳ)抗焦虑药中枢抑制药、抗组胺(H1)药中枢抑制加强(Ⅷ)抗焦虑药三环抗抑郁药加强中枢抑制。
剂量合理则可加强对抑郁-焦虑综合征的疗效抗焦虑药抗癫痫药合同一般认为可加强疗效(Ⅷ)安定西咪替丁A的消除速率降低(Ⅳ)(氯羟安定和去甲羟安定不需经肝代谢,而不受B的影响)安定利福平A代谢加速而降效(Ⅴ)安定类氨茶碱B对抗A的中枢抑制作用,可用于A类药物引起昏睡的催醒(Ⅸ)吗啡阿托品类B可对抗A所致的平滑肌痉挛,增强镇痛作用(Ⅷ)吗啡西咪替丁有引起呼吸骤停、癫痫大发作的报道,可能是由于B的酶抑作用所致吗啡乙醇加强中枢抑致,可引起呼吸抑制(Ⅷ)美沙酮利福平A的镇痛作用减弱(Ⅴ)哌替啶、吗啡烯丙吗啡B对抗A所致的中枢抑制(Ⅸ),但不能对抗A的惊厥作用哌替啶、吗啡喷他佐辛(镇痛新)B减弱A的镇痛作用,并加强中枢抑制,禁忌并用哌替啶、吗啡镁盐(静注)加强镇静作用,但有加深呼吸抑制的可能左旋多巴维生素B6B为一种辅酶,能增强许多酶的活性。
少量的B就可促使A在外周组织中脱羧,增强A的不良反应,并使A进入中枢减少而减弱A的中枢作用(Ⅴ)局麻药吗啡加强中枢抑制(Ⅷ)局麻药麻黄碱B可对抗A所致的血压降低并减轻呼吸抑制普鲁卡因磺胺药、对氨基水杨酸钠B的制菌效能降低(Ⅸ)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引起心动过缓或停搏,宜慎用(Ⅷ);A的代谢加速,作用消失加速(Ⅴ)利多卡因苯巴比妥B加速A的代谢(Ⅴ)肾上腺素α-阻滞药A的α-激动作用为B所阻滞,而β-激动作用相对加强,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Ⅷ)肾上腺素普萘洛尔B阻滞了A的β作用,使α作用相对加强,可引起血压骤升(Ⅷ)肾上腺素三环抗抑郁药B可加强A的效应。
即使A量很小也可出现瞳孔散大、震颤和心动过速等反应(Ⅷ)去甲肾上腺素三环抗抑郁药同上去甲肾上腺素单胺氧化酶抑制药A的正常代谢受阻抑,血压异常升高(Ⅳ)多巴胺α-阻滞药A在低浓度时显示α-激动作用,高浓度时则兼有β-激动作用麻黄碱氨茶碱一般认为有协同的止喘效用,但中药麻黄可使茶碱的体液浓度降低,两药联用毒性增大,此配伍的合理性特定麻黄碱吩塞嗪类A可拮抗B所引起的低血压(一般不出现肾上腺素与B并用时的不良反应)麻黄碱苯海拉明、羟嗪B可拮抗A的中枢兴奋作用,苯海拉明与A常并用于抗哮喘成药中间羟胺利血平、胍乙啶B可使交感神经末梢囊泡中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耗竭,因而可使非直接作用的交感胺的作用降低或消失(如有升压需要,可用去甲肾上腺素)β-阻滞药全麻药心脏抑制加重β-阻滞药强心甙B可减轻A对心的抑制,但并用也可能出现心动过缓,应慎用β-阻滞药噻嗪类利尿药加强降压作用,但可使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升高β-阻滞药降压药降低作用加强,要警惕血压过低(Ⅷ)β-阻滞药胰岛素、口服降糖药非选择型β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阻抑肝糖的代偿性分解,而延长B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过程,并可掩盖心搏加快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有相当的危险性。
心脏选择型β-阻滞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的前一作用不明显,但也掩盖低血糖症状氨茶碱B可拮抗A的血钾升高和血糖降低作用,但A有诱发哮喘的可能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利多卡因B的清除减慢,血浓度上升、加重对心脏的抑制普萘洛尔维拉帕米两者均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均对心脏抑制。
并用时,此种效应加强,可引起心脏骤停。
普萘洛尔的效应持续期长,在用A后的两周内不可用B胰高糖素A抑制B的升血糖作用(Ⅸ)普萘洛尔麦角胺B的血管收缩作用为A所加强,周围血管收缩,有出现肢体末端发绀、疼痛等的可能,甚至引起肢体坏死(Ⅷ)普萘洛尔氯丙嗪两者血浓度都升高(Ⅳ),联合的降压作用可致低血压(Ⅷ)普萘洛尔硝苯地平联合应用可加强降压效果,但要警惕血压过低和心力衰竭(Ⅷ)氢氧化铝、氧化镁A的血药峰浓度和AUC均降低,应分开服用阿替洛尔氨苄青霉素A的血药峰浓度和AUC均明显降低,药效下降普萘洛尔,吲哚洛尔吲哚美辛B可降低或取消A的降压作用。
此作用可持续3周,机制不明利血平镇静催眠药中枢抑制增强,常可出现倦怠、思睡症状利血平吩噻嗪类锥体外系症状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血压下降幅度加大(Ⅷ)利血平抗焦虑药中枢抑制与降压作用均增强,可减量合并应用(Ⅷ)利血平单胺氧化酶抑制(呋喃唑酮、异烟肼等)A加快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B阻挠去甲肾上腺素的破坏,使在体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可出现血压升高利血平拟交感药A使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耗竭。
因此,一些间接的拟交感药(间羟胺等)不能使已用过A的病人升压。
但直接的拟交感药(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等)仍有作用利血平普萘洛尔交感神经抑制加强,可出现心动过缓、心肌收缩力减弱等情况可乐定噻嗪类利尿药起协同降压作用。
B可使A引起的水、钠潴留得到减轻可乐定普萘洛尔合用可使心脏抑制加强(Ⅷ)。
停用A可引起严重血压反跳性升高可乐定三环抗抑郁药B可拮抗A的降压作用肼苯哒嗪利血平降压作用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