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解析1
- 格式:ppt
- 大小:11.10 MB
- 文档页数:70
质谱基础知识汇总质谱,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经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等途径形成带电粒子,某些带电粒子可进一步断裂,形成离子,每一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称为质荷比(m∕z, 曾用m∕e),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离器一一分离后,由检测器测定每一离子的质荷比及相对强度,由此得出的谱图称为质谱。
不同离子的概念1、分子离子分子被电子束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称为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用疗表示。
分子离子是一个游离基离子。
在质谱图中与分子离子相对应的峰为分子离子峰。
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就是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用质谱法可测分子量。
2、同位素离子含有同位素的离子称为同位素离子。
在质谱图上,与同位素离子相对应的峰称为同位素离子峰。
3、碎片离子分子离子在电离室中进一步发生键断裂生成的离子称为碎片离子。
4、重排离子经重排裂解产生的离子称为重排离子。
其结构并非原来分子的结构单元。
在重排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同时发生,并丢失中性分子或碎片。
5、奇电子离子与偶电子离子具有未配对电子的离子为奇电子离子。
这样的离子同时也是自由基,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无未配对电子的离子为偶电子离子。
6、多电荷离子分子中带有不止一个电荷的离子称为多电荷离子。
当离子带有多电荷离子时,其质核比下降,因此可以利用常规的四极质量分析器来检测大分子量化合物。
7、亚稳离子从离子源出口到检测器之间产生的离子。
即在飞行过程中发生裂解的母离子。
由于母离子中途已经裂解生成某种离子和中性碎片,记录器中只能记录这种离子,也称这种离子为亚稳离子,由它形成的质谱峰为亚稳峰。
8、准分子离子比分子量多或少1质量单位的离子称为准分子离子,如:(M+H) + , (M-H)+o其不含未配对电子,结构上比较稳定。
分子离子峰1、分子离子峰强度分子离子是质谱图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但是测定化合物分子量的依据,而且可以推测化合物的分子式,用高分辨质谱可以直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一般来讲,从分子中失去的电子应该是分子中束缚最弱的电子,如双键或叁键的π电子,杂原子上的非键电子。
1,6-己二醇质谱解析一、物性数据1.性状:白色针状结晶2.沸点(ºC,101.3kPa):2433.沸点(ºC,2.27kPa):1524.沸点(ºC,1.2kPa):1325.熔点(ºC):41.56.相对密度(g/mL,50ºC):0.9657.相对密度(g/mL,104ºC):0.9278.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4.079.折射率(25ºC):1.457910.黏度(mPa·s,48.0ºC):46.8611.黏度(mPa·s,104ºC):6.9112.闪点(ºC):10113.蒸气压(kPa,25ºC):0.000514.燃烧热(KJ/mol):53.1015.爆炸上限(%,V/V):1616.爆炸下限(%,V/V):6.617.溶解性:易溶于水、甲醇、丁醇、乙酸丁酯,微溶于热醚,不溶于苯。
18.常温折射率(n20):1.4434d19.相对密度(20℃,4℃):0.990d20.溶度参数(J·cm-3)0.5:25.90721.vanderWaals面积(cm2·mol-1):1.102×101022.vanderWaals体积(cm3·mol-1):77.46023.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817.424.液相标准声称热(焓)(kJ·mol-1):-544.425.晶相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791.9226.晶相标准声称热(焓)(kJ·mol-1):-569.9527.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900.728.气相标准声称热(焓)(kJ·mol-1):-461.1二、毒理学数据急性毒性:大鼠(口服)LD50:3730mg/kg;小鼠(腹膜)LC50:1738mg/kg;兔子(皮上)LD50:>10mg/kg;由于食盐的LD50是3000mg/kg,BPA的急性毒性程度与食盐同。
第四章:质谱法第一节: 概述1.1 发展历史1.1886年,E. Goldstein在低压放电实验中观察到正电荷粒子.2. 1898年,W. Wen发现正电荷粒子束在磁场中发生偏转.3.现代质谱学之父: J. J. Thomson(获1906年诺贝尔物理奖).4.1922年, F.W.Aston[英]因发明了质谱仪等成就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2年, 第一台商品质谱仪.5.50年代起,有机质谱研究(有机物离子裂解机理, 运用质谱推断有机分子结构)6.各种离子源质谱, 联机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CI, FD, FAB, ESI-MS等)1.2 特点:1.灵敏度高(几微克甚至更少的样品, 检出极限可达10-14克)2.是唯一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方法.3.分析速度快(几秒)4.可同色谱联用.第二节: 基本原理2.1基本原理质谱是唯一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方法。
而分子式对推测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质谱法的灵敏度远远超过其它方法,测试样品的用量在不断降低,而且其分析速度快,还可同具有分离功能的色谱联用。
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态有机分子,在离子源中通过一定能量(70ev)的电子轰击或离子分子反应等离子化方式,使样品分子失去一个电子产生正离子, 继而还可裂解为一系列的碎片离子,然后根据这些离子的质荷比(m/z e)的不同,用磁场或磁场与电场等电磁方法将这些正离子进行分离和鉴定。
由此可见质谱最简单形式的三项基本功能是:(1)气化挥发度范围很广的化合物;(2)使气态分子变为离子(除了在气化过程中不产生中性分子而直接产生离子的化合物);(3)根据质荷比(m/z e)将它们分开,并进行检测、记录。
由于多电荷离子产生的比例比单电荷离子要小得多,通常取z等于1,e为常数(1个电子的电荷),因而就表征了离子的质量。
这样,质谱就成为了产生并称量离子的装置。
由于各化合物所形成的离子的质量以及各种离子的相对强度都是各化合物所特有的,故可从质谱图形中确定分子量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