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自然之道(解决课)
- 格式:ppt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25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四年级语文3、课时:一课时4、课前准备:图片、资料等。
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课《自然之道》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及同伴和一个生物学家的向导到加拉巴哥岛旅游,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要求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结果导致许多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后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对此,“我们”很后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学本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教学目标:(1)读准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2)教学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3、想象体验法:发挥想象,体会情感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1、从百度中搜索关于幼龟,食肉鸟的图片,做成课件。
/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ala0&pv=&word=%CC%AB%C6%BD%D1%F3%D3%D7%B9%EA&istype=2&z=0&fm=rs1/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B3%C8 %E2%C4%F1&in=20311&cl=2&lm=-1&st=&pn=5&rn=1&di=50651065500&ln=1129&fr= ala0&fm=rs1&fmq=133152128489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 e=&is=&istype=2#pn5&-1&di50651065500&objURLhttp%3A%2F%%2Fbig img%2Fnewbigimg1%2F3161000%2F88973127.jpg&fromURLhttp%3A%2F%2Fwww.getty %2Fshowmid%2F3161458%2Fhemis.fr&W506&H337&T7918&S60&TPjpg2、课前让学查找资料,了解太平洋绿龟的生活习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九课《自然之道》1、《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学常识为主的叙事文章。
它以事情发展为顺序,讲述了我和同伴去旅游时看到一只幼龟被嘲鸫啄食。
他们不顾向导的劝阻,让向导把幼龟放入大海,结果指使更多的海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截然相反的结果。
2、课内理解(1)《自然之道》讲述了一个发人深醒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向导,结队到南太平洋旅游,观察幼龟是怎么离巢进入大海的。
他们不顾向导的劝阻,拯救了一个侦察兵幼龟,安全地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错误的信息,就从巢中鱼贯而出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自然之道》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3)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言下之意是说,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幼龟防备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4)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
”“极不情愿”说明向导对同伴们善良的呼喊予以理解但又感到无可奈何。
(5)我们干了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说明同伴们后悔的心情。
(6)现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引号的作用是特别强调部分。
(7)“天啊!”说明我们对眼前的一幕震惊的程度。
(8)“赶紧”、“迅速”、“气喘吁吁”表明我们想尽办法减少自己酿成的惨剧带来的损失。
(9)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悲叹”突出了向导伤心难过的心情。
(10)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答:因为“我们”自认为是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违背了自然之道,导致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愧疚之中,所以作者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11)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答:我懂得了: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自然之道生字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而《自然之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自然之道》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自然之道》生字1【幼】读音:yòu巧记:用“力”掀掉玄字头(幺)。
字义:①年纪小,初出生的,跟“老”相对②小孩儿组词:①幼虫幼儿幼苗②扶老携幼造字:会意法造句:蝴蝶的幼虫,大多都是害虫。
笔顺:“幺”两个撇折斜势一致;“力”撇向左下伸。
2【滩】读音:tān巧记:“又”去“淮”河边。
字义: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组词:沙滩海滩河滩盐滩滩地造字:形声法造句:我在沙滩上拾了许多美丽的贝壳。
笔顺:左右笔画要紧凑。
“隹”左竖长,四横长短不同。
字歌:原本是个难出手来分摊水退沙滩露病重人易瘫3【侦】读音:zhēn巧记:一人(亻)坚“贞”不屈。
字义:探听,暗中察看组词:侦察侦办侦讯侦探侦破侦察机侦查案件造字:形声法造句:小白兔从笼子里探出头来,好像在侦察情况。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撇伸展,末笔点有力,稳住重心。
4【嘲】读音:cháo巧记:嘴巴(口)“朝”前,专揭人短。
字义:讥笑,取笑组词:嘲笑嘲讽嘲弄嘲谑自我解嘲冷嘲热讽造字:形声法造句:嘲笑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
笔顺:左部偏小,位置偏上;“月”形长,中间两横短。
5【啄】读音:zhuó巧记:一“口”吃去家半边,剩下一点落中间(豖)。
字义:鸟类用嘴叩击或吃食组词:啄食啄米啄木鸟造字:形声法造句:啄木鸟是益鸟,我们要保护它。
笔顺:“口”要小,位于“豖”左边中上部。
6【企】读音:qǐ巧记:行“人”“止”步盼望着。
字义:①希望,盼望②踮着脚跟组词:①企图企盼企望②企足而待造字:会意法造句:企图分裂国家的人一定没有好下场。
笔顺:“人”撇捺宜伸展,盖住下部;“止”底横稍长。
7【愚】读音:yú巧记:有“心”求偶没人(禺)理。
思我的课堂——《自然之道》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3月18日,我借班上了一节课,四年级下册第九课《自然之道》。
记得之前试讲的时候,并没有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一节课下来,听课饿老师感觉开放不够。
其实,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一切都在预料之内,决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于是,我修改了教案中的部分环节,在初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时,我选择了“开放”。
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主要讲一只朝鸫啄幼龟的头,向导极不情愿地将其抱向大海。
在初步感知这部分的内容时,“请学生一边默读三、四自然段,一边思考,读到哪句话,心里产生了疑问,就在这句话旁边画上一个小问号。
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有深度。
”学生拿起笔,静心读书,我在学生间穿梭,时刻地关注学生,我想了解一下学生在哪些句子旁画上了问号。
几个学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小问号,其中一个男孩的提问给每一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一,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为什么向导不给大家讲讲道理呢?其二,向导为什么不把幼龟抱回归巢。
评课的时候,有位老师说,书中的文字,学生读进去了,只有读进去了,他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也有同感,这位学生的思维很不一般,提出的问题更不一般了。
这个学生提问之后,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他说:“一开始嘲鸫啄幼龟的头,向导抱走幼龟,为什么颓丧地飞走了?怎么不去吃向导手中的幼龟?”他说完,我的心“咯噔”一下,怎么还问这个问题?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这句话没敢说出来,说出了什么,记不太清楚了。
总之一句话,含含糊糊地滑过去了。
我一直认为嘲鸫根本不会伤人,根本没有这个胆量去抢向导手中之食。
下课了,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回答学生的提问,会更自然,更恰如其分。
有过几个想法,但总觉得不太理想。
四天过去了,我仍旧在思考。
上网的时候,也在想着。
不知怎的,竟然在百度里搜索起“嘲鸫”来。
呀!这么多的资料啊!我逐句地阅读着。
“嘲鸫长23---25厘米,长着小嘴和尾巴,羽毛呈灰褐色。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精选8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1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这就是自然之道。
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紧抓“道”字,做了如下设计。
一、导入,引出“道”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二、学文,领悟“道”1、预习质疑: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2、筛选问题: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3)汇报交流: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
四年级《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七篇四年级《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搜集大自然的启示故事一.问道文题1.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什么意思?2.平时父母怎么讲道理?本文作者也通过一个故事讲道理,从故事中明白一个道理,对故事有什么要求?(板书:关注细节)二.问道文章1.复习读词语。
2.故事中哪几个自然段藏着自然之道?(4.8自然段)三.悟道细节(一)学第4自然段。
1.出示4自然段,自由读,道藏在哪儿?(藏在对话细节里)问:我们为什么着急甚至呼喊?向导为什么若无其事?为什么向导不坚持自己的想法?2.分角色读。
(二)学第8自然段。
1.出示8自然段。
2.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自由读8自然段。
你此时心情怎么样?道藏在哪儿?有感情读向导说的话。
文章所说的自然之道是什么。
如果我们早知道这个道,会怎么说怎么做?3.学5-7自然段。
大家之因此有这样的体会,就全靠作者的描写。
作者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教训,对这个惨痛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⑴自由读5-7自然段,哪些让你过目难忘,给你心灵震撼,或许一个词,一个句,一段经历。
⑵这些都是正面描写,明确提出反衬的写法。
出示:食肉鸟的欢乐与小海龟的惨状对比。
四.说道出文1.本文的自然之道是什么呢?(板书:不违背自然的规律)2.说你了解的跟自然之道有关的故事。
3.文章怎样才能让读者明白故事讲述的道理呢?总结写法。
五.道出细节。
树上,蜗牛爬得慢极了,我蜗牛摔下来了。
板书设计:自然之道不违背自然规律细节描写反衬四年级《自然之道》教学设计2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自然之道》板书题目,你是怎么理解自然之道的“道”的?预设:学生能回答的: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中存在的道理。
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中存在的规律。
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自己的规律的。
师:你们理解的很好,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确都有他自己的规律。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自然之道呢?同学们都进行了课前的预习,通过预习,你都读懂什么了?还有哪些不懂的?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然后小组长带领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自然之道说课稿(精选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自然之道说课稿(精选10篇)自然之道说课稿(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自然之道》讲述了作者和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课文原文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
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在筑巢孵化小龟。
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
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
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
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自然之道课后题答案自然之道是描写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生态的文章。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自然之道课后题答案,欢送阅读参考。
临近黄昏,我漫步在两边都是灌木的林荫小道上。
慢慢地,我觉得心中有点闷,看来,是要下雨了。
我想自己走得太远,一时半会儿是回不了家了。
想想,夏天的雨虽急虽暴,但下不了多久,等雨停了再回去吧,并且还可以看看雨中风景,多好!在不远处,有一棵茂盛的树。
于是,我便来到那棵树下避雨。
夏天下雨之前是最难熬的,闷热的空气简直令人窒息。
这时,我的目光被一只小蚯蚓迷住,它探出头,但始终没钻出来。
曾听大人说过,蚯蚓在下雨之前,它们会蠕出土外。
但这样会被一些麻雀、燕子之类的掠食者盯上,然后成为它们的美餐。
我向四周瞧了瞧,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又隐蔽又不会被雨淋着的小角落,那是一些淘气的小孩子用砖搭成的连猫都钻不进去的“小房子”。
我便想用手把这只蚯蚓从土里拉出来,然后放到那座“房子”里。
可是,眼前那一幕却使我吃惊:当第一只蚯蚓被拉出来后,其他蚯蚓便收到一种错误的信号,也纷纷钻了出来。
周围的蚯蚓,慢慢地,越来越多了。
我惊魂未定,林子深处便传出了几声兴奋而急促的鸟声,接下来就飞出了两三只,一齐扑向这从地里冒出来的“美食”。
我为自己刚刚的行动缓慢感到懊悔。
我脱下短衣,拼命地这些无辜的“小生灵们”,用短衣赶跑那些鸟们,又拼命地将一些蚯蚓放入“房子”里。
“屠杀”之后,空中满是刽子手们饱餐后的庆贺之声。
有两只麻雀盘旋在我的上空,希望能叼住一只落伍的小蚯蚓。
此时,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空荡荡的土地。
“轰”,终于一声闷雷,雨倾然而泻。
我并没有在树下躲雨,而是任雨“洗刷”着我。
想自己奋力施救又有什么用呢,大多数蚯蚓还不是被鸟们“抢”了去!是的,我要让自己明白,蚯蚓本来就是鸟们的食物,没有这些食物,乌们又如何生存?自然之道是相生相息的,谁要是违背这个生存之道,谁就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1.给本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眼前那一幕却使我吃惊”后面的冒号起什么作用?3.违背自然之道行不行?为什么?1.自然之道2.提示下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自然之道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自然之道》教案(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已生存的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谁能说说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 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二、统读全文,回顾内容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老师就找几名同学分自然节读课文。
指名读文后(选一个C类的学生汇报作者一行人的目的)说得真好,你们愿意看看可爱的海龟吗?(师点幻灯片,边看边说)看完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三、紧抓蠢事,引入探究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出句子)理解:“愚不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面对我们的表现,向导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第三到第八自然节,边读边画边思考,并标注你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深入研读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重点了解C类学生掌握情况:(出示幻灯片)思考: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向导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2、汇报交流:⑴学习三—四自然节:①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联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看见探头小龟有危险,就焦急起来,让向导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