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吃零食现象的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学生饮食健康调查报告(2)中学生饮食健康调查报告篇2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买零食基本情况以零食对健康的影响的认识,针对部分同学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调查方法:文献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
调查背景:由于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比例增多,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过程:一、对全级同学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同学们对零食与健康的认识。
对于这次调查,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涵盖各方面的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专门了解个人平日的购买零食的状况,另一块是调查个人对零食与健康关系这一观念的理解应用及关心程度。
此问卷共16道题,包括3道多选,10道单选和3道开放性问答题。
我们于2013年4月22日向初一级同学发放了228份问卷,回收了228份,下面就答卷内容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1、同学们的零食习惯从调查的情况看,中餐吃零食的较多占了58.2%,早餐占13.4%有部分同学不吃,晚上占28.4%。
主要原因是我校学生大多数学生在校搭食和午休,吃午餐在学校小买部内,方便购买零食。
同学每天买零食花费1-5元的学生占了73%,这部分学生每月消费30----150元。
其中有14%的学生每月消费是150---300元。
大部分的家长每天给孩子5-10元的零用钱。
造成了学生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有吃零食习惯的同学全级占了53%。
初一级同学经常吃的零食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有: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烧烤类食品。
我校同学经常购买的零食中80%是属于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学生吃零食的研究报告作文标题:学生吃零食的研究报告引言:零食作为一种方便食品,已经成为现代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学生们对于零食的消费行为是否合理,对于他们的健康是否有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进行一项对学生吃零食习惯的研究。
本报告旨在了解学生购买和摄入零食的频率、种类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引导学生们健康地消费零食。
一、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针对100名学生进行了一份关于零食消费习惯的问卷调查。
2.数据分析: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吃零食的频率、偏好和消费行为。
二、研究结果:1.吃零食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每天吃零食的频率在1至3次之间,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每天吃零食的次数超过两次。
2.零食的种类:薯片、巧克力、饼干和糖果是学生们最常购买的零食种类。
3.影响因素:学生购买零食的主要因素是味道、便利性和价格。
此外,同学间的影响也对学生的零食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三、研究结论:1.消费习惯不合理:每天多次吃零食可能导致学生获得过量的糖分、盐分和脂肪,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
2.营养均衡问题:学生偏好高脂高糖的零食,导致其摄入过多的空热量,而缺少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3.社交影响:同学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学生可能在追求零食品牌和味道上忽视了自身健康。
建议:1.合理口味选择: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低糖、低盐、低脂的零食替代高糖高盐高脂的零食,如水果、坚果、酸奶等。
2.定期食用:学生应当制定一个规律的零食吃食时间表,减少每天吃零食的次数,以确保主食的正常摄入。
3.教育宣传: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饮食教育,教导他们如何认识到过量的零食摄入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结论:学生吃零食的频率和种类普遍不合理,对于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学生应该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减少高糖高盐高脂的零食摄入,并通过饮食教育和宣传来引导学生选择更加健康的零食替代品。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一、现状现在,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
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
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
有一些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
据调查表明,我校200多名学生里98.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65.73%。
仅有3.37%的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二、危害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青少年最喜欢吃的食品。
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学生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
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油炸类,会引致青少年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
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和热量供给充足,脂肪和食盐过多,而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膳食纤维供给不足。
因此,应适当减少肪供给,如炸薯片、薯条、炸鸡翅、炸羊肉串、锅巴以及油炸方便面等食物应少吃;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类食品都应该少吃。
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第二,高糖食品。
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
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
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
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引言零食是指作为食用的且维生素、蛋白质和其他重要营养元素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
在学生中,零食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对学生们吃零食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总结这些调查结果。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随机选取10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分发问卷进行调查。
每所学校的学生人数为100人,总共调查了1000个学生。
问卷涵盖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对零食的喜好和消费习惯等内容。
调查结果1.学生对零食的认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零食是一种装满糖分、高热量食品。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仅有约60%的学生知道零食含有较少的营养元素。
2.学生吃零食的频率学生对零食的消费频率各不相同。
大约有30%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25%的学生每周吃零食2-3次,20%的学生每周吃零食1次。
还有15%的学生每月吃零食1次,剩余的10%的学生很少或几乎不吃零食。
3.学生对零食的偏好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对甜食的偏好更高,百分之60的学生喜欢吃甜食类零食。
其次,有35%的学生喜欢薯片、口香糖等零食,而只有5%的学生倾向于吃坚果类零食。
4.学生购买零食的途径大部分学生选择从超市或便利店购买零食,占总数的70%。
此外,有15%的学生选择从同学或同班同学那里购买,还有10%的学生选择从家人或亲戚那里购买。
5.学生吃零食的原因学生们吃零食的原因多种多样,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吃零食是因为感到无聊或在休闲时间需要娱乐。
另外,有30%的学生吃零食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甜食的学生来说。
有15%的学生吃零食是为了放松自己,而剩下的15%学生则认为吃零食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6.学生对零食的健康认知令人担忧的是,只有30%的学生意识到过量摄入零食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另外,75%的学生没有意识到吃零食会增加他们的体重。
结论通过这项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对零食的认知存在欠缺,不了解零食中营养元素的不足。
中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为了详细调查有关在校中学生“吃零食”习惯的现象,笔者不仅在班上开展了一些“问卷调查”,还暗中查访学校小卖部及学校周边零食店,以期能获得完备的一手资料。
现就以多次的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一、中学生吃零食的原因1、生活水准的提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80%的学生的家庭比较富裕,父母要么是有固定的高收入者,要么家庭中都有合法的经济的来源。
平时的节气,特别是春节期间,子女都能获得很多的“压岁钱”。
据统计,103名学生中,“压岁钱”达500元以上者有25%。
2、家长的溺爱。
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常年没有回家,很少对子女的身心有贴心的关怀,常常以金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愧疚。
这样的学生达到40%以上。
3、环境的影响。
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大人人们随意地啃食零食,而且随意地乱扔,学生看到眼里,记在心里。
学生有句口头禅:他都在吃嘛。
有这种想法的在9%左右。
4、深受请客风的影响。
由于受到社会请客风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头脑里,也产生了今天你请我吃了一包,明天我就得请你吃一袋,以还人情。
5、受广告、电视等媒体的影响。
调查中看到学生常常受广告、电视食品广告宣传影响,看什么包装希奇,色彩鲜艳就选购什么,却不过问它的营养!6、享受型。
有这种想法的学生虽然不多,但也不可忽视它的影响力。
追求物质的享乐,是他们整天关注的事情,吃零食也不在话下了。
7、放松心态。
部分学生认为吃零食,特别是甜食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悦,心里感到轻松自然,于是,久而久之,所谓“放松”也成了学业沉重的学生们吃零食的原因之一。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上几点原因。
那么,如何看待中学生吃零食这一现象呢?中学生吃零食究竟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二、中学生吃零食存在的危害1、影响食欲。
如果经常吃零食,如以饼干、方便面等替代一日三餐,必然会造成孩子胃肠消化活动的规律的破坏,严重影响子女的食欲。
最后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2、影响味觉。
零食中的酸、甜、咸各种味道都非常的强烈刺激,经常吃,会造成对孩子味觉的破坏,如某些牌子的方便面里,有极其辛辣的调料,经常食用,会导致孩子的味觉迟钝,进而对一般的饮食根本不足以引起食欲,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关于吃零食的研究报告1. 引言吃零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对零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对吃零食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探讨人们吃零食的原因以及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的影响。
2. 吃零食的原因2.1 方便性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们的时间变得宝贵,吃零食可以节约人们的时间,便于随时随地食用。
同时,各种包装精美的零食也增加了人们对其的吸引力。
2.2 味觉满足零食通常具有浓郁的口味,能够给人带来短暂的味觉享受,满足人们对美食的渴望。
各种口味的零食种类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个体的味觉需求。
2.3 压力缓解吃零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压力。
研究表明,吃零食时嘴部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从而使人产生愉悦感。
因此,吃零食成为了一种缓解工作压力和情绪焦虑的方式。
3. 对个人健康的影响3.1 身体健康问题过度依赖零食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问题的出现。
零食通常富含盐分、糖分和油脂,摄入过量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3.2 营养不均衡零食一般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长期以零食为主要食物来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3.3 牙齿问题零食中的糖分容易附着在牙齿上,并被细菌转化为酸性物质,导致龋齿和牙龈疾病的发生。
4. 对社会的影响4.1 环境问题大量零食包装材料的生产和废弃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塑料袋、包装盒等都是常见的零食包装材料,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4.2 资源消耗零食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水和能源等资源,而这些资源的过度消耗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4.3 社交影响吃零食常常与社交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聚会、看电影时吃爆米花等。
这种社交模式可能导致人们更多地依赖零食,并对正餐产生厌倦。
5. 合理吃零食的建议5.1 适量为宜吃零食应该保持适量,不宜过多。
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零食的摄入量。
中学生零食的调查报告中学生零食的调查报告引言: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饮食的需求也较为特殊。
零食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中学生对零食的喜好和消费习惯,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一、中学生对零食的喜好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对零食的喜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大部分中学生表示他们喜欢甜食类的零食,如巧克力、糖果和蛋糕等。
这类零食的甜味能够给他们带来愉悦的口感和满足感。
此外,有一部分中学生喜欢咸味的零食,如薯片、坚果和饼干等。
这类零食多为方便携带,可以满足他们在学校或课间的口腹之需。
二、中学生对零食的消费习惯中学生对零食的消费习惯也值得我们关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普遍存在过度依赖零食的现象。
他们往往在无聊、压力大或情绪低落的时候会选择吃零食来缓解情绪。
这种消费习惯可能会导致中学生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三、中学生零食选择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在选择零食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广告宣传的影响。
中学生普遍容易受到各种零食广告的诱惑,这些广告往往夸张其口感和美味,让中学生产生购买欲望。
其次是同伴的影响。
中学生往往会受到同学的影响,如果某种零食在同学之间流行,他们也会跟风购买。
最后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零食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普遍喜欢健康的零食,中学生也会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零食。
四、中学生零食的健康问题中学生过度依赖零食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首先是肥胖问题。
过多的糖分和脂肪会导致中学生体重增加,增加患肥胖的风险。
其次是牙齿问题。
大部分零食含有高糖分和粘性物质,容易导致蛀牙和口腔疾病。
此外,长期食用高糖分的零食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五、中学生零食的合理选择为了保护中学生的健康,我们应该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零食选择。
首先,中学生应该适量摄入零食,避免过度依赖。
告别零食——初中生吃零食现象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我们学校门口的马路上,每到放学的时间,马路两侧就会冒出很多流动的摊位:鸡翅、爆米花、臭豆腐、糯米团、糖葫芦……,现做现卖。
小贩的吆喝声吸引了饥肠辘辘的同学,把小摊围个水泄不通;校附近的一家早餐店里,香肠、汉堡、牛肉、饼干、饮料……物品多得眼花缭乱,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呼喊声彼此起伏;学校旁边生意兴隆的文具店,什么时候也摆上了饮料、香肠等等。
瞧,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左手汉堡,右手可乐,吃得多么津津有味。
有零花钱的同学掏钱随手就买了,潇潇洒洒地扬长而去;没零花钱的同学只得眼巴巴的看着迟迟不肯离去;马路上已是拥挤不堪,果皮和纸屑随处可见……,这种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上学和放学的交通安全和原本稳定的周边秩序,而且也不符合饮食卫生,严重地危害我们初中生的身体健康。
加之校门前这条路比较窄,人车流量又大,很容易造成事故。
于是我决定对本校学生的吃零食现象进行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通过调查,引导同年龄的初中生认识爱吃零食的危害,纠正他们的这种不良饮食习惯,向吃零食的习惯告别,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四、调查分析调查之一:基本情况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从调查中得到的一些数据: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只有13.3%的同学不喜欢零食,将近86.7%的同学都不拒绝零食。
喜欢或非常喜欢吃零食的同学已超过一半,而且特别喜欢在放学后或看电视时吃。
价格一般在1-3元左右。
在吃的零食当中有近50 %的零食是油炸、膨化食品;饮料类、甜糖类的比例也不少,这对身体很不利,他们也十分清楚吃零食对身体不好,但就是很难改掉吃零食的毛病,这项调查给我们同学们敲响了警钟,看来吃零食的同学还不在少数,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才行啊!原因探究而再深入调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吃零食,我们发现:有7%的同学觉得包装好看,尝试新鲜,28%的同学看见别人吃受诱惑,33%的人吃零食的心情是解闷,无所事事;还有32%的人吃零食的原因是:以成习惯,说不清原因。
关于零食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中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我们人类进行其他生命活动的首要条件。
每个人的饮食安全都有赖于个人和社会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而我们青少年的饮食安全和膳食营养搭配更是个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关系到人生命运,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因此,中学生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小视。
说到食品安全, 可以说人人都会非常重视,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掉以轻心,或者以传统的不良习惯来对待它。
而中学生更是容易受到问题食物的侵害。
由于学校食堂有限的资源和服务条件,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选择到校外吃饭,这不禁让人想起这几年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1.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
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
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
如今校外小摊上所用的油多半都是地沟油,没有任何安全保证,但不少同学仍然怀着侥幸心理在校外饮食,危险性极大。
2. 一次性餐具,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一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餐具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一次性饭盒在受热后融化会释放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3. 其它在食品原料方面的问题,如爆炸西瓜、绝孕黄瓜等。
从资料上查到,全球成千上万的人生病,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每年约有180万儿童死于腹泻,而大多数腹泻者都是因为食用了不洁的食品和不合格的水。
由此可见,中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应积极努力,为中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
中学生“吃零食”习惯调查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吃零食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尤其是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零食的需求更加旺盛。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学生对于零食的习惯以及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中学生的“吃零食”习惯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向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发放了1000份问卷,他们来自于不同类型的学校。
我们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并保证问卷的匿名性。
三、调查结果1.零食种类中学生吃零食的种类种类丰富多样,但以辣条、薯片、饼干等为主。
这些零食的重口味特征或许能带给他们独特的口感享受。
2.吃零食的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每周吃零食的频率在3-4次之间,约占50%;而每周吃零食的频率为1-2次的中学生约占40%;只有极少数中学生每周吃零食的频率超过5次。
3.时间和地点中学生吃零食的主要时间段为课间休息和晚自习间隙,约占调查对象的80%。
而吃零食的主要地点则是教室(60%)和家里(30%)。
4.好处与问题绝大多数中学生认为吃零食可以提供能量,并且增加学习的效果。
然而,也有约30%的中学生意识到吃零食对身体健康有害,并且可能引发不良习惯。
5.零食选择在选择零食时,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方便携带的食品,如小包装的薯片和饼干。
而健康型零食的选择较少。
四、讨论1.增加营养型零食的宣传考虑到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营养型零食的宣传,引导中学生选择更为健康的零食。
2.提高零食的品质许多中学生吃的是劣质的零食,其中添加的调味剂和防腐剂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零食市场的监管,提高零食产品的质量。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中学生吃零食的频率一般较高,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应该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吃零食,并且要选择相对更健康的食品。
五、结论中学生对于零食的需求是旺盛的,他们更偏向于选择具有方便性和口感特色的食品。
中学生“吃零食”习惯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中学生群体中,有高达80%的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
这表明,吃零食已经成为中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们喜爱的零食种类多种多样,包括薯片、糖果、巧克力、饼干、
果冻等。
其中,薯片和糖果是最受欢迎的零食种类。
关于中学生吃零食的原因,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吃零食是为了消遣娱乐,缓解
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吃零食可以增加能量和满足口腹之欲。
调查还发现,中学生吃零食的频率较高,有超过60%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其中20%的学生每天至少吃两次以上。
这说明,中学生们对零食有着较强的需求和依赖。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10%的学生承认自己吃零食过量,导致身体变得肥胖。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放学后容易购买高糖、高脂肪的零食,这给他们的健
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学生在吃零食方面存在着普遍的习惯。
虽然吃零食可以带来一定的享受,但也需要注意适度,避免过量引发的健康问题。
为了维护健康,中学生应该在选择零
食时更加关注其营养成分,并合理安排吃零食的频率和数量。
中学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中学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想要清楚地了解一件事情,一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写调查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学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方便大家学习。
中学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篇1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及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现象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
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
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钱,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费、节省开销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
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费,便知他们如何理财。
二、调查报告研究目标:1、通过活动,调查初中生学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们当今的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研究内容:调查初中生的零花钱的数目、来源、用途,以及零花钱使用时的消费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注意科学性,遵守题目制定的准则——越简单越好,使题目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为确保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方法,问卷上不写姓名,问卷结果不会对各位同学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请同学们如实回答。
研究对象:对某中学初二(1)班43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调查结果某中学初二(1)班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统计42人调查内容调查结果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2、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可多项选择)A勤工俭学 B父母 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D其他亲戚 E其他来源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3、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多项选择)A买书籍 B 储存起来 C买零食 D打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朋友聚会 H 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 F:12,28.6% G:7,16.7% H:12,28.6%4、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5、你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A 不会因价格贵而放弃B 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 C没什么看法 D不应该 A:1,2.4% B:28,66.7% C:5,11.9% D:8,19.0%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自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 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 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 B无所谓C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 D反对A:34,81.0% B:3,7.1% C:3,7.1% D:2,4.8%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A. 向父母要B. 借C. 不正当方式D. 自己赚A:22,52.4% B:5,11.9% C:4,9.5% D:11,26.2%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你会如何处置?A. 用于学习B. 用于娱乐C. 人际交往D. 储蓄E. 其他A:6,14.3% B:6,14.3% C:20,47.6% D:9,21.4%四、调查结果分析1.每月的零花钱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学生的零花钱很多。
陇西一中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再加上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买零食基本情况以及买零食的原因,针对部分同学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三、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法。
四、研究时间:五、小组分工:六、研究问题:1.同学们每月的零食的消费数目的调查;2.导致同学们买零食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改掉偏爱零食不良习惯?七、研究过程:1.实地察看;2.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看,早餐和中餐买零食的不多,而晚自习结束后买零食的就多得不得了,同学每月买零食花费25元左右。
通过问卷得出同学买零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零食的味道好,就像上瘾一般,无法离开它;(2)有人请客,不吃白不吃;(3)看到别人在吃,当然自己忍受不住;(4)由于部分同学存在着偏食的习惯,不喜欢有些饭菜,没有吃饱,到小店买零食填肚子;(5)买零食可以边走边吃,节省时间,又美味可口,实在一举两得;(6)零食的外面包装,很有吸引力,不得不买来尝尝。
早餐有部分同学进餐厅还不到5分钟,就出来到学校商店买零食,原因是偏食造成的,椐我们调查组了解,我们学校供应的早餐是能够满足普通中学生的,有包子、面条,米饭等。
由于部分学生存在着浪费现象,包子只吃里面的肉,而把包子皮剩下,造成浪费,导致早餐没吃饱,而到小店买零食。
晚自习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买零食呢?原因是肚子饿了,其实睡觉前吃零食是很不好的。
因为睡前因饥饿吃些零食,在吃完以后又不及时刷牙或漱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很容易引发龋齿。
八、调查后我们小组提供如下建议:1.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发倡议书;节约型校园倡议书:1、无论大海多么广阔,也是由每一滴水汇集而成。
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
中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中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中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为了详细调查有关在校中学生“吃零食”习惯的现象,笔者不仅在班上开展了一些“问卷调查”,还暗中查访学校小卖部及学校周边零食店,以期能获得完备的一手资料。
现就以多次的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一、中学生吃零食的原因1、生活水准的提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80%的学生的家庭比较富裕,父母要么是有固定的高收入者,要么家庭中都有合法的经济的来源。
平时的节气,特别是春节期间,子女都能获得很多的“压岁钱”。
据统计,103名学生中,“压岁钱”达500元以上者有25%。
2、家长的溺爱。
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常年没有回家,很少对子女的身心有贴心的关怀,常常以金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愧疚。
这样的学生达到40%以上。
3、环境的影响。
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大人人们随意地啃食零食,而且随意地乱扔,学生看到眼里,记在心里。
学生有句口头禅:他都在吃嘛。
有这种想法的在9%左右。
4、深受请客风的影响。
由于受到社会请客风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头脑里,也产生了今天你请我吃了一包,明天我就得请你吃一袋,以还人情。
5、受广告、电视等媒体的影响。
调查中看到学生常常受广告、电视食品广告宣传影响,看什么包装希奇,色彩鲜艳就选购什么,却不过问它的营养!6、享受型。
有这种想法的学生虽然不多,但也不可忽视它的影响力。
追求物质的享乐,是他们整天关注的事情,吃零食也不在话下了。
7、放松心态。
部分学生认为吃零食,特别是甜食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悦,心里感到轻松自然,于是,久而久之,所谓“放松”也成了学业沉重的学生们吃零食的原因之一。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上几点原因。
那么,如何看待中学生吃零食这一现象呢?中学生吃零食究竟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二、中学生吃零食存在的危害1、影响食欲。
如果经常吃零食,如以饼干、方便面等替代一日三餐,必然会造成孩子胃肠消化活动的规律的破坏,严重影响子女的食欲。
中学生买零食情况调查报告5篇中学生买零食情况调查报告篇1一、立题起因:现在全国得“紫癜”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真想知道为什么得“紫癜”的小朋友会越来越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原来问题出在零食上。
二、观察调查:我们班共有50人,吃零食的情况如下:从上面可以看出吃零食的小朋友很多,有的小朋友不停地吃零食,那么,吃零食对小朋友的危害有哪些呢?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调查和访问。
三、调查访问:1、对科学老师的调查:我们对科学老师进行了调查。
老师说:“小朋友如果吃零食太多,会影响正常吃饭,这样,小朋友就不能健康成长。
”2、对医生的调查:我们问医生吃零食不当会得什么病。
医生说:“小朋友如果吃了过期、变质、不卫生的零食,就会引起肠胃疾病。
而且,小朋友如果吃零食不当,还会得一种叫‘紫癜’的病。
得这种病的`小朋友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失去生命。
就算治好了,也不能像正常的小朋友那样,可以在操场上欢蹦乱跳。
因为得这种病的小朋友是绝对不能出汗的,如果一出汗,治好的病就很有可能复发。
这样,又耽误学习,又让亲人担心。
”四、实地调查:1、小卖铺,调查零食卫生状况和生产日期。
有一次,我们看见一个小朋友在一个小卖铺买袋装零食,小朋友说:“生产日期在哪里?”卖者说:“边上一个一个数字就是生产日期。
”只见上面是这样标注的:1、10、20、30、40、50依次排列。
小朋友说:“可我不知道这代表什么呀,你告诉我好吗?”卖者想了想说:“哦,对了,这是今天刚刚进回来的。
”小朋友便买上走了。
第二天,小朋友的家长过来痛骂了一顿那个老板。
原来昨天那个小朋友吃了从这里买的零食后,一晚上又吐又泻,肚子痛了整整一个晚上。
经过一番调查,原来零食是老板自己做的。
零食放在一个房里,周围苍蝇飞来飞去,屋里又脏又臭。
难怪小朋友吃了以后会闹肚子。
2、调查小型食品加工厂。
我们对西河村的一个零食加工场进行了调查。
只见工厂院里垃圾成堆,厂房里地面脏脏的。
中学生“吃零食”习惯调查报告标题:中学生“吃零食”习惯调查报告引言:零食作为一种食品,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生活规律不稳定等原因,他们的零食消费量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
为了了解中学生“吃零食”习惯的现状以及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我们在某中学选取了100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每周吃零食的频率、零食种类以及吃零食的时间段等。
调查结果:1. 个人基本信息:参与调查的100名中学生中,男生与女生比例大致相等,年级分布均匀,涵盖了初中和高中生。
2. 每周吃零食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平均每周吃零食的频率为3-4天,其中有20%的中学生每天都吃零食,有30%的中学生每周吃零食的频率低于2天。
3. 零食种类:调查发现,中学生最喜欢的零食种类包括薯片、巧克力、饼干、果汁等高糖、高脂肪食品。
4. 吃零食的时间段:绝大多数中学生选择在课间或放学后吃零食,其中有15%的中学生会在上课时暗中食用零食。
讨论:中学生“吃零食”的习惯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高糖、高脂肪的零食对中学生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易导致肥胖、牙齿蛀牙、血糖波动等问题。
其次,吃零食可能会影响中学生的饮食均衡,降低对正餐的需求,导致营养不均衡。
最后,吃零食可能会分散中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建议:1. 中学生应尽量选择低糖、低脂肪的零食,如水果、坚果等,合理控制零食的摄入量。
2. 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中学生的饮食教育,提倡健康饮食习惯,避免过度依赖零食。
3. 学校应加强对中学生的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4. 中学生应限制在特定时间段食用零食,避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结论:中学生“吃零食”的习惯存在一定问题,对健康和学习均有负面影响。
通过加强学校、家庭和个人的教育与引导,可以改善中学生的零食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有关中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5篇有关中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5篇生活毕竟不是为了吃饭这么简单,我为了心中的梦,所以我渴望着一种雅俗共赏的生活,愿今后即使荒芜,也甘愿品尝枯草下埋藏的美好。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方便大家学习。
中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精选篇1)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物质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我们中学生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高,大手大脚的消费似乎成为一种习惯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也越来越多。
导致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学变得自卑,和为了所谓的攀比,去做一些不理智的事。
作为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所用的都是父母所勤劳赚来的血汗钱,因此本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理财情况。
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理财、消费情况,以及中学生的消费观念。
研究内容:调查中学生的零花钱用途、来源、数量研究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来进行了解研究对象:临高二中高一年级学生二、调查问题及结果问题一:你每个月零用钱是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150元d、150元以上结果:a、40% b、25% c、20% d、15%问题二:你每个月零花钱的来源a、父母给的b、勤工俭学c、新年的储蓄款d、亲戚的资助结果:a、50% b、25% c、10% d、15%问题三:零用钱的用途a、购买学习用品b、去游戏厅c、存储起来d、其他结果:a、45% b、30% c、5% d、20%问题四:当你购买一件商品时,你最关心的是a、实用性b、外观包装c、是否符合潮流d、价格结果:a、20% b、40% c、30% d、10%三、调查分析:根据问卷的整理,了解到中学生大多都是父母给的,还有中学生的消费很高,大部分中学生的用处是购买学习用品,但也有不少的中学生把零用钱用在不恰当的地方。
当代的中学生的依赖性还是较强,大部分都是依赖父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自赚零用钱,但即使如此,中学仍是高消费人群。
陇西一中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
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再加上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买零食基本情况以及买零食的原因,针对部分同学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三、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法。
四、研究时间:
五、小组分工:
六、研究问题:
1.同学们每月的零食的消费数目的调查;
2.导致同学们买零食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改掉偏爱零食不良习惯?
七、研究过程:
1.实地察看;
2.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看,早餐和中餐买零食的不多,而晚自习结束后买零食的就多得不得了,同学每月买零食花费25元左右。
通过问卷得出同学买零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零食的味道好,就像上瘾一般,无法离开它;
(2)有人请客,不吃白不吃;
(3)看到别人在吃,当然自己忍受不住;
(4)由于部分同学存在着偏食的习惯,不喜欢有些饭菜,没有吃饱,到小店买零食填肚子;
(5)买零食可以边走边吃,节省时间,又美味可口,实在一举两得;
(6)零食的外面包装,很有吸引力,不得不买来尝尝。
早餐有部分同学进餐厅还不到5分钟,就出来到学校商店买零食,原因是偏食造成的,椐我们调查组了解,我们学校供应的早餐是能够满足普通中学生的,有包子、面条,米饭等。
由于部分学生存在着浪费现象,包子只吃里面的肉,而把包子皮剩下,造成浪费,导致早餐没吃饱,而到小店买零食。
晚自习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买零食呢?原因是肚子饿了,其实睡觉前吃零食是很不好的。
因为睡前因饥饿吃些零食,在吃完以后又不及时刷牙或漱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很容易引发龋齿。
八、调查后我们小组提供如下建议:
1.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发倡议书;
节约型校园倡议书:
1、无论大海多么广阔,也是由每一滴水汇集而成。
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
为此我班决定开展以“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张纸。
”为主题的“节约五个一”活动。
让我们同心协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后中校园蔚然成风,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2.多吃饭菜,因为零食没有营养,矫正偏食的坏习惯;
3.平时父母零用钱少给一点,把零用钱转移到精神消费上来;
4.建议学校食堂,在早上10点钟左右供应营养餐,因为吃早餐与午餐之间间隔时间过长,吃中饭时,我们肚子早就饿了,第五节课上课效率很低。
5、由于种种原因,早餐总是吃得急匆匆,造成早餐吃得少就匆匆去上课,而未到午餐就感到肚子饿了,直接影响第四、五节课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午10点左右吃一点零食,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
感想与体会:
1.部分偏爱零食造成早餐和中餐都不吃的同学,应及时改正饮食习惯;2.针对班级里买零食开销大的同学,我们将做同学之间的思想工作。